登陆注册
18679600000010

第10章 重重老例过大年

尽管而今的年味有些淡了,生活的优裕和联系的便利冲淡了相思之苦口腹之饥,聚拢人气的最能把放大到极致的还是年。

未来不可知,人们又企盼着能够天天顺吉,于是就编出一些说头,用掌故或者传说或者干脆就是祖祖辈辈口口相传的,捻成一根根的细绳,拴上祝福。

不能一概而论它们迷信,即便是些无厘头的说法,也是一种寄托,只是禁不得推敲的东西,不用谁去否定,传着传着,自己就没了气力,中途掉下队来。

谁定姑爷节?

年画怎么贴?

年是狂欢节?

小人剁成截?

拜年不得歇?

花灯也成节?

为什么天津喜欢过年贴大红纸写的福字、刻有福字的剪纸以及红吊钱儿呢?据说这是赶穷鬼的风俗。传说姜子牙帮助周武王讨伐商纣,胜利后归国封神。他好吃懒做的妻子也跑来讨封,纠缠道:别人都封了神,为啥不封我?姜子牙厌烦地回答:你走一家败一家,封你什么?妻子仍然不肯罢休,姜子牙无奈只得给她一个封号“穷神”,她还很认真地问:“我这个神住哪儿?”姜子牙告诉她:“凡是有福的地方你都不能去!”此事传到民间,家家过年都贴红纸写的福字和剪刻有福字的剪纸或是红吊钱。

天津还有一个传说: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有一天微服上街私访,见家家过年张灯结彩,贴春联贴吊钱,惟独没有对朝廷歌功颂德的内容。回宫下了一道圣旨,命令京师人家都必须在家门口贴红纸写的福字,违抗命令者全家抄斩。因“福”字与“朱”字谐音,“红”与“洪”音同,贴红纸写的福字,便象征着朱家的明朝天下“洪福齐天”。为了免遭杀身之灾,于是人们都在门上贴“福”字。一代传一代,时间长了,便形成了一种传统的风俗。

天津有句俗话:“二十九,贴倒有”,就是把福字倒过来贴,意思是“福到了”。现在,城市和农村里许多住户家里仍要赶在春节来临前在屋门上、门楣上、墙壁上、箱柜上等处,张贴大大小小的“福字”。这些“福字”或是剪成各式各样的剪纸图案,或是书写大字,色彩鲜明艳丽,形式丰富多样。

天津普通市民昔年喜欢张贴“天官赐福”、“财神叫门”,驮财宝奔来的“金马驹”等剪纸,祈望发财致富,连年有余,而很少见求官增禄、指日高升、荣华富贵,或是附庸风雅的剪纸,这是天津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特殊的风俗所形成的。

初二回门自古没有姑爷过节天津独创

解放前,媳妇今天不出门

今天姑爷挤满街

正月初二的马路上,到处都是一家三口的队伍,回娘家大军在这一天壮大起来。姑爷们在这一天不管有天大的事情,也要拎着点心水果,陪妻子回娘家报到,谁让这一天是天津特有的“姑爷节”呢。

往日清净的宅院,因为年的到来变得分外热闹,一个秀发高绾的女子坐在窗前,望着院子里正忙着放炮的儿子,一抹淡淡的笑容,爬上了嘴角。

“娘!娘!我们去街上买爆竹吧!我的爆竹都给妹妹了!”小孩子冲进门,扑到母亲怀里撒娇。“乖,让管家带你去吧!”她是深谙三从四德的女子,从做闺女时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到了婆家也鲜少出去,婆家富庶,什么事都有人伺候着,更让她减少了出门的几率。

今天是正月初二,也是她最不能出门的日子。初一、初二,向来是青楼女子的假日,她们通常会雇上一顶小轿,或是雇个人背着她们,到娘娘宫去拜菩萨,祈求一年身体健康,顺顺当当。青楼女子出行的日子,哪个良家妇女敢露头呢?

距离去年回娘家,已经过了快10个月了,说不惦记是假的。前几日,同胞姐姐打发人来说,她在年前已经去看过父母了,二老的身体都还安好,让妹妹别惦记着。

何尝不想回去看看父母呀,可是初六以前是根本不可能的。老例儿说,过年的时候出嫁女不能看娘家的灯,否则就会妨死娘家人。况且,过年时互相拜年都是不太欢迎已婚妇人登门的,自然女子的娘家也包括在内。

今天不再讲老例

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是解放后才有的。妇女翻身了,摆脱了种种禁忌,初二也就不避讳出门了。把回娘家的日子定在初二这一天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当年春节放假不像现在一样一放就是七天,最多两三天,初一在婆婆家过节,初二要是再不去娘家看看,就该上班了,于是初二回娘家就自然形成了。

昨天家家敬财神

窗前的女子让管家将孩子哄了出去,大年初二不回娘家,自然有别的事情做,这一天,是家家户户“敬财神”的大日子。天蒙蒙亮,她的公公——一家之主,在细心盥洗后,便开始参拜财神。清晨,早有挑水的水夫把一束用红绳捆扎,贴有“真正大金条”纸条的柴火掷到住户、店家院里或立在门前,表示“送财”(谐“柴”音),寓意主家新年大发财源。

旧时居民全靠水夫挑担挨家送水,所以挑水的还要给每家送一担水,在门前要喊“进财进水来了!”于是,接财水的人家热情接待水夫,一般当时都不给钱,须待初五之后再算账。

初六了,开市了,女子的禁忌自然也就解除了。晚上,叠好丈夫的外袍,轻声问道:“明天,我想回家看看,你陪我一起吧。”“好呀,选几样礼品捎过去。”礼品不外乎两样水果,两样点心,一共四样,取“四平八稳”之意。

水果不能乱送,必须有吉祥的谐音。苹果,平平安安;柿子,事事顺利;栗子,子孙得利……梨虽然好吃,但是绝不能送的,大过年的说“离”简直就是找打。祥德斋的点心选几样,豆馅的、枣泥的,上面刻好的“福喜”字,怎么看都是吉祥。在娘家待了一天,该回婆家了,母亲早已给女儿准备好了送亲家的回礼,拉着女儿的手再叮嘱几句,千万要做个好媳妇!

杨柳青年画传人披露:贴年画规矩大

杨柳青年画玉成号画庄传人霍庆顺一些日常的细节往往能够影响到贴年画的规矩。

水缸上面贴鱼画 窗户条上对活多

过去天津人喝水一般都从河里提水出来,由于河水较为浑浊,每家每户都要准备一套储存河水的设备,如一口大缸、竹竿、白矾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让缸里的水净化。据霍庆顺介绍,过年的时候,“缸鱼”年画成了必不可少的点缀。早年间过年时,每家几乎都要在水缸的上方的墙上贴上一条以鱼为题材的年画,一打开水缸,就会看见倒映在水里面的鱼在游动,取“连年有鱼”之意。

天津地区过年贴年画与本地区的建筑风格有关。地处北方地区的天津,盖房子时追求冬暖夏凉,房子大都是毛坯房,这样在盖窗户时,窗户很宽,形成了一个“窗户条”,在过年时,为了装饰美化房间,就会在“窗户条”这里,贴两张对开的年画。据霍庆顺介绍,这种习惯也使得杨柳青年画在创作时,“对活儿”比较多,如“福寿双全”等等都属于这类“对活儿”年画,烘托出节日的喜庆气氛。

文武门神分类贴 一对童子迎宾客

在现在的一些农家大院,过年的时候,门口都要贴一些门神。据霍庆顺先生介绍,门神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题材。门神分文武两种,文门神多为“天官赐福”,武门神多为秦叔宝与尉迟敬德两位盛唐名将,贴门神也有讲究。一般在大门口贴的是武门神,主要人物多为秦琼和尉迟公,进入院子后,在外屋的门上贴的就是文门神,跟戏曲里面包公的形象差不多。进门后,在屋子里面的门上,一般都会贴上一对门童,对开的年画,如刘海戏蟾等等。这种门童年画是杨柳青年画中较为常见的年画,寓意为多子多福。

过去,新婚夫妇过春节时,女方家长要送给男方家长一张大胖小子的年画,霍庆顺先生介绍,胖娃娃类年画种类非常多,“五子登科”、“观音送子”、“吉庆有余”、“连生贵子”等,寓意家庭美好,人丁兴旺。但女方家长在购买这类年画时,年画中的大胖小子一定要正脸的,让人能够看见两个耳朵,如果是个偏脸的,如果只有一只耳朵露出来,男方家长就会拒绝收这幅年画。

在屋子里面,人们贴的年画题材就更加广泛了。这种年画以财神类年画居多,如“福寿双全”、“四季平安”、“五路进财”、“聚宝盆”、“财神还家”等,这类年画反映了人们渴望过上富裕生活的美好愿望。这时,一些财神爷成了许多人家当时贴年画的首选内容。据介绍,财神也分文、武,文财神为传说中商朝的忠臣比干,武财神则为《封神演义》中的赵公明,当然也有以关羽为武财神的。

便民小水铺 开水送到家

水铺与水夫,两个陌生的名字,在上个世纪70年代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他们的故事,春节期间却是值得一说。旧时的正月初二早上,天津人还没有起床,脆声声的声音由远及近传入耳中:“送财送水来了!”打开门一看,一个年轻的水夫手拿一小把柴火(或者是苇子),扁担上挑着两桶水,喜笑颜开地站在主人面前。

这一幕是旧时天津的一道年景,也是送水的水夫得一笔外快的好时机,一年到头送水挣不了多少钱,但这一天可以抵上两三个月的收入。天津社会学家李世瑜先生告诉记者,旧时的水铺和水夫也是过节期间不歇班的忙人,一来有初二“进财进水”的讲究,二来市民吃水一天也离不开。

天津水源充沛,海河从东门外缓缓流过,但老城内却不见水源。明清天津老城内,文献记载的只有7口井,但到清初顺治十年,已经“城中不见井,俱外汲于河(明史家谈迁著《北游录》)”。城中四角的城隍庙水坑、水月池、黄家潭和碱台子水坑也都无法饮用。李世瑜说,天津人过去讲究喝御河(南运河)水,当年的南运河畔有许多木跳板,都是为水夫挑水准备的。水夫们挑满水后,推着水车走街串巷,挨家挨户送进门去。和水铺不同,送生水的有地域界限,每人有自己的势力范围,谁也不能越界。在自来水没有普遍进入家庭的年代,家庭用水只有两个途径:从水夫那里买生水,从水铺买开水。卖生水的一般都是世袭。那时送生水也讲究包月,每月底结一次账,平时只在主顾的门口画上送水的桶数,非常方便。即使到了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自来水管道铺设渐多,但也不是家家都能安装,水夫就不再去河边打水,而是在安装自来水的“把头”那打水送水。为了挣钱吃饭,安装自来水的“把头”还故意不让自来水公司向所在区域铺设管线,以便造成一家垄断的局面。

破五后这年就过了一半

忙于一年劳作的人们,即使是城里人,因为平时休息时间不多,所以也利用过年时间,痛快玩乐一番,从初一到初四,忙个不停,吃个不停,喝个不停。也就是这样,才有了“破五”的讲究。正月初五的时候就要吃饺子,而且破五的饺子馅必须要自己去剁,这样的话,就是预示着来年一切都很顺利,把不顺的东西都剁没了。

初一到初四妇女少上街

旧时的春节,民间讲究多种多样,但庆祝的时间则聚集在有限的几天,除夕、初一、十五(灯节)自不必说,这“破五”也受到相当的重视,现在人们知道的恐怕只有“包饺子,捏小人嘴”,其他的可能就不大了解,实际上,按旧时的习惯,“破五”也是家庭中妇女可以自由行动的象征。

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体现十分明显,即使在春节这样的节日,也体现了这一不平等现象。李世瑜先生说:“从初一到初四这几天,大街上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尤其是身着鲜艳服装的姑娘、媳妇,更是节日中的一道美丽风景。不过,在旧时的天津春节这几天,大街上很难看到这些靓丽的身影。因为,按照过去的风俗和习惯,初一到初四,良家妇女是不准上街,更不准到别人家串门拜年的,即使在这几天到别人家拜年串门,不但不会受到欢迎,而且搞不好还会让人家给‘请’出来。”

从春节前的准备,到过年时每天吃喝,无不是家庭主妇尽心操劳,怎么最后连门却不能出,拜年也得不到好脸呢?李世瑜说:无非是些封建迷信的东西惹的祸,旧时的人们对于这些迷信的说法特别忌讳,什么‘初一到初四不能让外人家的妇女来拜年’,‘自家有孕妇也不能见到别人家的妇女,否则会生女孩’。这样一来,别人家的女眷哪敢出门呢。另外,过年这几天,妇女在家还要下厨房,照顾一家的吃喝,一日三餐,一点也不比平日省心,再加招待来访的亲友,即使想出门转转也没空。不过话又说出来,中国的春节是商家休长假的最好理由,不要说到初六买卖家才开始营业,有些商号甚至要等到正月十五以后才开张纳客,满大街的买卖铺户全部歇假,又能到哪里散心呢。

开市剁小人这天好热闹

“破五”是妇女解放的日子,在破五之后,大街上的妇女又多了起来,所以,在旧时的天津城,妇女是最盼望这一天的。破五的这一天,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准备饺子馅儿,而是请一位“全和人”来给自己家破解愁事儿,带来好运。李世瑜说,所谓全和人就是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的妇女,这样的妇女能给请人的家庭带来好运,除了“破五”请全和人,一般的结婚、生小孩等喜庆事,也都能见到她们的身影。初五一大早,“全和人”就忙碌开了,走了这家进那家,常常忙得不亦乐乎,但忙碌的结果却也能收到一笔小财,这些都是人家的心意。“全和人”进得一家门后,嘴里总要念着“开市大吉,吉庆平安”等吉祥话,然后到这家的每个房间转上一圈,表示给每个角落都带来好运,并在每个房间内都说一遍吉祥话,这样才预示着这一家人就可以平平安安过新的一年。天津人把这个也叫做“开市”,虽然家庭住户不是买卖家。而且,即使到了初五,妇女准备到别人家串门时,在门口也要问一句“您家开市了吗?”如果已经“开市”,就能进,不然还得回去。

破五饺子是初五这一天的精彩节目,所谓精彩,并不是说饺子馅儿非常讲究,而是人们对于这个包饺子的认识。这一天的饺子称为“剁小人,捏小人嘴”,主妇一边剁饺子馅儿,一边念叨着“让你胡说八道,让你胡说八道”,包饺子时念叨着“捏住你的嘴,看你还胡说”。李世瑜先生把这种情形叫做“说腔、说过儿”,一些大杂院的住户难免有些磕磕碰碰,在这一天借机发泄,常常闹得全院的人都不得安生,大菜刀剁到案板上当当作响,特别是矛盾的两家人更是不甘落后,一个比一个卖力气,甚至一场大战就此展开,使原本和睦祥和的春节蒙上一丝不快。李世瑜说,这种现象既是民间的一种不良心态,也是一种陋习,现在的人们可以保持吃破五饺子的习惯,但千万不要把这种不良的心态再延续下去了。

初五的饺子要很好吃,但多数人家一般包素馅儿,鸡蛋、韭菜、粉丝、香干、木耳有的还放些小虾皮,天津人还特别加入一些碎果子或者果篦儿,这样才体现天津饺子的不同。市文史馆馆员许杏林老人特别喜欢这一天的素馅饺子,他说,从破五的讲法和含义,这一天的饺子更应该预示着“一切事情称心如意”,外地多有包肉馅饺子的传统,但天津人更喜欢包素馅。

红包老例 孩子开心

在众多春节“老例儿”里,大部分都是对人们的禁忌,只有一项,是十分吉利的“妈妈例”——给“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可笑老例儿实在多

李世瑜还告诉记者,还有许多陋俗和禁忌,其中有的毫无道理,甚至很可笑。明代习俗,新年五更忌讳在床上打喷嚏,如果在床上打了喷嚏,则今年要生病,若要打喷嚏时,须急速下床。除夕夜,外面有人叫你的名字,不可答应,说这是鬼在叫你。新年之始,洗漱后的第一件事,是到街门内偷听街上行人的第一句话,以卜来年之凶吉,谓之“听忏语”。将一枚小钱包在饺子里,谁吃到它,谁一年顺利。将门栓在院中连续抛扔三次,叫“跌千金”。有些习俗流传甚长远,如不动刀剪,动则凶杀或口角。像不准吃药的习俗,否则会一年生病。其实需吃药的人,已经生病了,耽误病情,岂不更重!至于大年初一须吃素,现在可能很少见了,谁家不是大鱼大肉。

而有些习俗更显无聊,如不吃稀饭,否则出门会遇大雨;出嫁后的女儿,此时不可回娘家,否则会将娘家吃穷。不许与人争吵,否则一年不交好运;不许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许骂街,否则今年要倒霉……这些禁忌虽属无聊,但可避免,只是小孩子们不懂事,不管禁忌不禁忌,一不顺心,难免口出“秽言”。如何对待这种“童言”,人们也想出了绝妙的解法,用毛草纸(现在的卫生纸)擦嘴。含意是把小孩嘴当屁股,说话如放屁,不算数。

总有些老例儿将被岁月遗忘

说话禁忌十个字

正月是一年的开始,人们往往将它看做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因此,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李世瑜说:“春节期间,老人们忌讳比较多的就是说话方面,不吉利的字、音都被视为禁忌。”凡是“破”、“坏”、“没”、“死”、“光”、“鬼”、“杀”、“病”、“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天津人讲话,这就叫“妈妈例儿”,也叫“老例儿”。李世瑜说:“这些字都是因为谐音不好听,所以被列进了被禁忌的范围内。”

孩子淘气不挨打

过年的时候,正是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玩啊,闹啊、放鞭炮,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难免会让大人们生气着急。但是,无论孩子们多么淘气,家长最多也只是呵斥一下,绝不会招一顿“皮带炖肉”,这是因为新春期间有个“老例儿”,忌孩子啼哭,因为啼哭是“没彩头”,兆示疾病、凶祸。所以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祸,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

“碎碎平安”口中念

新春期间,亲朋好友肯定要相聚相会,一壶酒,一桌菜,这是亲朋增进感情的好方式。这样,杯、盘、碗、碟也要一大桌,但在使用时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坏。不慎打坏时,在场的人就得马上说上两句吉祥的顺口溜,比如“缶(瓷器)开嘴,大富贵”等来弥补。还有就是高喊几声,“碎碎(岁岁)平安”,以图吉利。

米缸不空地不

李世瑜还说:“正月初一这一天,米缸不能空着,这个‘老例儿’意思是以免一年之中有断炊之虞。而且还忌洒水、扫地、倒垃圾,这叫做‘聚财’。因为在这一天,往往将水、土视作‘财气’,将垃圾、粪便视为‘肥水’,洒扫、倾倒垃圾,惟恐把‘财气’扫走、倒掉,所以就让家里的清洁用品全都放假了。过去人们吃井水的时候,在除夕还要将大小水缸装满之后,就举行封井仪式。即用一个大的簸箕将井面盖住,然后祭拜井神。初一不能揭开簸箕,因为人们往往将水视作财水,一揭开簸箕用水,岂不意味着财气外流。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盖井禁取水这一‘老例儿’已经被人们淡忘了。而禁扫地这一习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以讲究卫生出发,不少年轻人也就对这些传统禁忌习俗不怎么讲究了。一些老人还讲究这些‘老例儿’,就把扫地的方向改了,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屋子里面向外扫,在这个时候,就是从门口向屋子里扫,再用簸箕倒在门外,再没人不扫地了。”

债主过年不要债

过年的时候,“老例儿”还“规定”,债主不许上门讨债,人们认为这一天讨债对借贷双方均不吉利,也忌从别人口袋里掏东西,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大年三十虽说是个喜庆的日子,但又是一个“关口”,因为讨债人惯例必在年前讨债,若负债人挨过这一天(一般正月十五内不讨债)就等于逃过一关,好有喘息还债的余地。因此,一般商号都要派人提着灯笼去催账、天亮后仍不熄灯,继续催讨。有的欠债人无力偿还,则设法避而不见,直到大天亮后,街上行人渐多,由于已是大年初一,即使双方再见面,也不再提账款之事,须等到正月十五以后催要,所以民间有句俗话:“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李世瑜说:那个时候人们迷信,有许多现在看起来都十分可笑的禁忌,比如说,忌死人,也忌办丧事,因为这将给家里带来不吉利。同时,忌理发,因为人们在这一天总喜欢把理发同办丧事联系起来。这一天甚至忌杀生。杀生被认为会导致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的发生,但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吃东西图个新鲜,为了口腹之快,也就没什么顾忌了。另外,‘老例儿’还说,春节期间严禁吃药,否则,被认为会导致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还有初一早饭忌吃荤,暗喻指勤俭治家,不可铺张浪费。但随着现在时代的发展,各种禁忌也被新时代的年轻人所抛弃了。

拜长辈 打扮一新领红包

旧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

拜年一般从自己家里开始。旧时,都是一个大家族居住在一起,初一早晨,晚辈起床梳洗后,第一件事就是先向长辈拜年。

记者还原了当年天津城的拜年场景:娘一大早就把我从被窝里掏出来,说要去给爷爷拜年,昨晚上不是已经拜过了吗?爷爷还给了好大一个红包。今天是年初一,怎么还得拜呢?新棉裤、新棉袄,还有新鞋新帽,娘把我打扮一新,便拽着我跟在爹的后面向主屋去了。

爷爷的屋外挤满了叔叔婶婶弟弟妹妹,他坐在那张太师椅上,笑呵呵的,等待着各房儿孙祝他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娘把我拉到前面去,因为爹是大儿子,我们是长房。我跪在爷爷座前的蒲团上,突然想起来,去年、前年和大前年我都是这样跪在爷爷的面前磕上3个响头的。

拜亲朋轻装上阵赏仆人

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也开始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依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旧时拜年,男人出门很简单,不用带礼品,因为礼品早有仆人先一步甚至先几天送到了亲朋好友的家中。那是府里的女人们精选的礼物,用来表达心意,交流感情。

清朝始吹团拜风

有些人拜年,根本就不见面。因需拜的人比较多,为节省时间和减少打扰,对于与自己关系一般但又有一定地位的人,拜年时只把一张写有“某某恭贺新禧”之类字样的“拜年帖子”送到受拜者家门房,人并不进去,也算是既不失礼又简便的方式。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这场“团拜”风也刮到了天津,一直到现在仍是如此。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大家聚在一起,一杯清茶、一把瓜子,说说笑笑、蹦蹦跳跳,又乐呵轻快,免去了半天下来,串来串去的脚疼、腿疼、腰疼。

作揖打千道万福 亲朋好友紧忙乎

清代天津人拜年跑断

古人拜年嘛礼节?

如今过年过节登门造访少不了些礼节,相熟者搭肩推背让进屋来,不相熟者第一件事就是先行握手。握手这个礼节,在欧洲最为普遍,逐渐传入中国。而在我国古代,情况却不一样。《史记》《滑稽列传》所谓“握手无罚,目眙不禁”,实际上是把它看做轻佻的举动。三国时代著名的诗人阮籍,在《咏怀诗》中写道:“携手等欢爱,宿昔同衣裳。”古人对于手拉手的举动,都认为是特殊感情的表现,而不是一般的礼节。

那么,古人相见用什么礼节呢?

揖是简单的礼仪表示,由男子进行,与现代的敬礼相仿。拱手向前伸的动作叫做“揖”,亦称“作揖”、“揖礼”,起源于周代以前,至周代,作揖的形式已有多种,视双方的地位和关系而定,如王者之揖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而稍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周礼·秋官·司仪》:“王]南乡(向)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周礼·夏官·司士》:“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

作揖的姿势是先双手抱拳前举。这抱拳可不能乱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这称作“吉拜”,相反则是“凶拜”。大过年的,来上一个右手握左手,就是触人霉头了。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相见第一句话,多问:“食昧。”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吃了吗。”

妇女与亲属、熟人见面,双手手指相扣,放于在左腰侧,弯腿屈身,款款道一声“小女子万福”、“小妇人万福”、“侄女儿万福”。

万福礼,作为传统的女性礼节,我国史书很早就有记载,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呼,但动作基本相同。我国是礼仪之邦,在古人眼中,男女有别是礼的基础,男子阳刚之美,女子以阴柔为美,女子行万福之礼,正体现了女子的温柔可爱,若常依此节而行,则自然会变化气质,则妇道可行,家庭美满。

清代的天津,比邻京师,满人不在少数,在名目繁多的见面礼中,稍逊于作揖的要算是请安礼、打千礼和蹲安礼。

请安为小礼,垂手站立,鞠躬唱喏:“请某某安。”打千为大礼,其形式男女有别。男人见到长辈,先哈腰,左腿前伸并弯屈,右腿曳后;左手扶膝,右手下垂,与此同时唱喏:“请某某安。”女的头微低,双手贴腹相交,膝下蹲,同时唱喏:“请某某安”。《红楼梦》第八回有描写家人见宝玉时请安、打千的情景,它这样写道:“一见了宝玉,赶来都垂手站立。独有一个卖办名唤钱华,因他多日未见宝玉,忙上来打千请安。”

“蹲安”则是清代女子的行礼方式。行礼时双腿平行站立,两手相握放于左腰间,膝略屈成半蹲状,口称“给XX大人请安”。已婚妇女在早晚向婆婆问好及见过客人时,均行此礼。

百岁年历卡 细刻天津年轮

收藏年历卡是董达峰的最大爱好之一

每一张小小的年历卡,里面都会有一段故事;一堆年历卡,就是一段历史。从年历卡中,能够看到社会变迁的身影;从年历卡中,可以读出社会的走向……

年历卡是从国外传入的舶来品,目前发现的最早一张年历卡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印制的,而本市收藏家董达峰拥有的是一张清宣统元年(1909)的年历卡。从内容上看,这些清末的年历卡都是当时外国香烟品牌的促销广告,正面的内容有的是二十四孝图,有的是清末人们游园的情景。本报记者在董达峰家中看到的这张清末年历卡,印制精美,高20厘米,宽13.5厘米,正面是当时刀牌香烟和雕牌香烟的广告宣传画。画的正面左上方是3幅香烟外包装图,右下方是一个数字,图案的主体部分是几个女子在西湖上划船的情景。从人物的衣着上看,是清末流行的服装式样,远处的背景是已经倒塌的雷峰塔。这张卡片的背面就是年历,上面正中书写着“大清宣统元年岁次”、“公元1909年至1910年”的字样,下面就是中西历对照的年历。在1910年的年历上,公历纪年中,由“星期”取代了“礼拜”。

天津年味久 沽人好眼福

庙会人如潮空竹嗡嗡响大鼓伴杂耍跨鼓鼓点忙

天津卫老少爷们过年的时候,不但能够饱了口福,还可以借这个年劲,大饱眼福,各式的庙会、花会、法鼓、大戏,各样的游戏、杂耍把春节的这几天排得满满的——“娱乐”就是天津人春节的主题。

天后宫庙会敲响新春第一锣

从前,天津民间信奉多神,如财神、灶王、菩萨、玉皇等,但由于天津地处海边,民众一面强调航海技术一面祈求神灵保佑,所以在民间威望最高、崇拜最甚的要属“天后娘娘”——在南方称“妈祖”。同时天津又是航运枢纽,外来商人诸多,航运活动频繁,所以“天后宫”的香火也非常旺盛,并多有祭祀的花会活动。到了清朝初年,康熙皇帝巡视天津,视察了天后宫,并非常欣赏花会的表演,皇帝钦赐会旗,从此天后宫的民间花会成为了“皇会”。法鼓、狮子、中幡和花鼓等各种表演走街串巷,锣鼓声不绝,喝彩声不断。据《天津皇会考记》记载,“通宵如是,直至夜阑不散。烛灭香消,未觉东方之既已白。”后来,除了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诞辰大庆之外,农历腊月十五至正月初一还要举办盛大的庙会,慢慢地,天后宫庙会变成了春节最为重要的一个喜庆节目。

天津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尚洁说:“为什么在腊月这冰天雪地的寒冷季节举办规模宏大的娘娘庙会呢?说起来它与天津人传统的年节习俗有着很大的关系,天津人十分重视过年过节,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大城市中极负盛名,这与天津的历史地理环境、五方杂处的人群结构、多数人长期从事漂泊无定的海运和漕运职业有关。每到年节,人们企盼着能够与家人平安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共祝来年好运。这种买价与心理的浓烈程度是其他城市的百姓无法相比的。天后宫腊月庙会就是在这样一个热闹的气氛中应运而生的。从腊月十五开始,各种年货商贩聚集到天后宫内,形成一个声势浩大的年货交易市场。宫南宫北一带年节需要的杂货和庙内前院的儿童玩具,吸引了大量的游人,而这种形势至今未改。”

大鼓伴杂耍老少爷们乐一把

旧时的天津,人称唱大鼓的生意人为“吃江湖饭的”。据传,大鼓这种演唱形式的起源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尧舜时代朝堂里就设置谏鼓,虽是以下谏上,也有一种教化的意义。古代,周庄王为了“正风化俗”,曾“击鼓化民”,所以后世唱大鼓的就尊周庄王为祖师了。过年的时候,唱大鼓的不会在年货市场附近支棚设帐,三面摆上长板凳,一面平地设桌支鼓,当做演员演唱的舞台,谓之“拉场儿”。所谓的鼓曲都是成本大套的书,什么《呼延庆打擂》、《前后七国》、《杨家将》、《跨海征东》、《薛刚反唐》等等。

这一个年,几家大鼓棚子唱不同的曲目,老百姓在一饱耳福的同时,还能一饱眼福。因为过年的时候只要一有唱鼓曲,就必然会有“杂耍”,这种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以吸引不同爱好的观众,将相声、双簧、戏法(魔术)、杂技(如抖空竹、耍坛子、踢毡子等)一起演出,称为“十样杂耍”,意为将吹、打、拉、弹、说、学、逗、唱、变、练十门技艺集于一堂,让大家在年里好好乐一把。

空竹嗡嗡响花样抖出大年味

提起抖空竹,每个孩子、甚至大人都会兴致勃勃的,因为空竹随着棉线及两根细棍子发出“嗡嗡”的声音,伴随着左右挥甩、上下起伏,由简单的拉响,到繁复优美的花招,抖空竹的技巧是相当多的。由于它两头大,中间细,天津人叫它“风葫芦”。

在老天津过年的庙会上,都会有人表演。表演者用两根短竹竿系上白线绳,在空竹中间的圆轴上绕一圈,两手持竹竿抖动时,使轴头上的圆盘旋转起来,圆盘上有竹片隔开的小孔,旋转时有风进入孔中,因而发出“嗡嗡”的响声。抖得快,圆盘转得也就快,发出的声音也就越洪亮。抖空竹时,常常是几个人聚在一起抖,比赛谁的空竹抖得响亮,谁抖得花样多,最简单的花样是“扬高”,就是把空竹抖响亮,抛向空中,带着“嗡嗡”响声,再用竹竿接住,继续抖。抖空竹的花样还有“猴子爬杆”,即让空竹顺着手中的竹竿往上旋转。复杂的花样还有“攀十字”、“张飞骗马”等。春节的庙会、年货市场几乎都可以听到“嗡嗡”的声音,现在的孩子大概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简单的玩具,在两根小棒拴着的一根小绳上,一只竹子做的小玩意儿随着绳子的抖动上下翻飞,发出“嗡嗡”的声响。如今,年过六旬的老人都能清楚地记得,几只嗡嗡作响的空竹,“嗖嗖”地从人群中飞向天空,随后,急速落下,然后各自被稳稳地用绳子接住,又重新抖了起来。小小的空竹就像流星一样不断从人们的眼前划过,令人眼花缭乱。一会儿从背后飞上来,一会儿又从腿下钻过去,一会儿又在他们的手指间来回跳跃,他们舞出的“流星赶月”、“猴子爬杆”、“蚂蚁上树”等花式令人叫绝。

男女老少齐上阵秧歌扭起来

还有一种与高跷并列为节日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节日民间社火活动中的一种歌舞艺术,天津方言称为“地秧歌”。67岁的孙凤英老人说:“我是铁杆秧歌迷,一听见唢呐和鼓点声,手脚就痒痒。当你随着鼓点扭动的时候,连脚趾头都吃着劲。今年春节,我参加了宁河的秧歌队,好好地扭了一回新春大秧歌。扭秧歌的门道其实多着呢,一招一式,一行一动,都有许多讲究,把喜气洋洋的感觉带给看秧歌的每一个人,把新春的气氛带给每一个人。”“旧时秧歌都是男的闹,那时候的大年里,男人们装扮上身,吆喝着,欢笑着,在家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隔着门缝往外看,一起跟着欢笑。女子跳秧歌是现在才有的。”

孙凤英还告诉记者,在京津一带,地秧歌有两种区别:一是踩跷与否,踩跷者腿子也只1尺余;二是大扭大唱与只扭不唱之分。以上4种形式中,只有不踩跷、只扭不唱,也不扮演故事角色的人,仅配以服装彩绸,随锣鼓伴奏碎步舞扭。至于“跑旱船”、“跑驴”等艺术形式,在天津往往是和秧歌会附在一起,也有的是附在高跷会后,作为大剧目间的一种缓冲表演项目或短节目后的补充项目。热烈火爆之后,诙谐曼舞,使观众情绪为之一舒。

唢呐伴奏铛子响跨鼓敲起来

据尚洁介绍,相传天津最早的一个法鼓团体是“大觉庵金音法鼓会”。法鼓会乐器以鼓为主,放在中央,钹、铙、铬子、铛子都在鼓后。法鼓曲牌约十几套,常用的有《老西河》、《摇通鼓》等。著名的法鼓会还有龙亭的井音法鼓、芥园的花音法鼓、侯家的永音法鼓等。而中幡会是跨鼓和中幡两种艺术形式结合表演的会,由厨行同业所办,会名“乡祠前远音跨鼓中幡会”,跨鼓队是大鼓八面,用黄绳系于颈间,鼓手人穿黄马褂;铛子八面,击者每人穿黄坎肩;另有双髻文童12人,各着鲜衣,手托花篮;武童亦12人,手持对钹。演奏时,跨鼓声轻重缓急不同,铛子打点。文童轻歌,唢呐伴奏。武童则击耍对钹和人体摆字,常摆的吉祥词为“江山太平”、“天下太平”等,变换极迅速。中幡队最初是中幡三架,各由三丈长竹竿挂长幡,幡宽五尺,青缎面初是中幡三架,各由三丈长竹竿挂长幡,幡宽五尺,青缎面,红布里。幡顶斜插旗子两面、灯笼两个、伞盖三把,并系缀铜铃若干,每架各有长幌绳两条(较北京中幡少一至二条)。每架总重超过百斤,行会中或托手中,臂上或杠肩头。表演时则顶上额或伸臂托塔,表演者做各种惊险动作,但幡竿不能离身,不能倒地。逛庙会的人们会大声地给表演者叫好,表演者得到认可后,会更加卖力地表演。

跳高劈叉翻筋斗高跷踩起来

每当过年,还有一种娱乐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踩高跷”。高跷的表演者双足缚于1~3尺高木棍制成的“跷腿”上,边行走边表演。清代中叶高跷盛行时,高跷腿子曾有高5尺者。高跷有文、武之分:文跷以走唱为主,简单的舞扭动作;武跷则表演诸如倒立、翻筋斗、叠罗汉、跳高桌劈叉等惊险动作。

天津高跷多属武跷,其舞扭动作,如倒立翻滚、前奔下倾等均有固定模式,造型美观,气氛红火。清代以来,天津城郊高跷会最为普遍,多以戏曲名目相标榜。表演时按戏目分项进行,演员在锣、鼓、铙、钹击打伴奏中舞蹈翻跌。在高跷铿锵有力的锣鼓点中,年味越来越浓,喜气洋洋的春节也越过越有意思!

一年之计在今日春卷卷春四季青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一首二十四节气歌拉开了新年的开端,还在冬天美梦中沉睡的人们,赶快醒来吧。

一亩三分地 县官把犁扛

张仲说,“春打六九头”,打春也叫“鞭春”,就是鞭打春牛。作为立春时的庆祝活动,打春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唐朝时起,立春日,各州、县衙门用纸扎成一头“春牛”,由州、县官主持,用红、绿丝线或彩绸编成的“春鞭”打牛3下,称为“打春”。“打春”意寓让春牛勉于耕种,为人们换取好的收成。“打春”由官吏开始,后由百姓鞭打。

明清至民国期间,打春活动变得更加有趣。官府用彩纸扎成春牛,并在春牛的腹腔中装满核桃、栗子、枣等干果及五谷。打春的仪式除了抬春牛的8或16名青衣青年外,还跟随有翩翩起舞的舞狮、高跷、秧歌、龙灯等队伍,当然还少不了扶老携幼、前簇后拥看热闹的百姓。立春的时刻一到,在喧闹的锣鼓、鞭炮声中,州县官吏手执春鞭鞭打春牛的腹部,牛腹中干果及五谷顿时撒满一地。围观的民众在欢闹声中争先抢拾落地上的果和五谷。吃了干果自然分享到了春天到来的喜悦,而将捡到的五谷放到仓库里,当年必然五谷丰登。如果说打的是土牛,把打碎的土块捡回家和上水,涂大灶可使灶上不生蚂蚁,涂牛棚可使六畜兴旺肥硕。有人将碎块泡成稀泥在门上书写“喜”字,据说这样恶鬼就不敢进门了。

鞭打春牛的活动寄寓了民众对春天的美好向往,这种向往在县官鞭打春牛时的念词中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地肥土暄,三打三阳开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合同春,七打七星高照,八打八方吉祥,九打九域太平,十打十全十美。同时,县官还要赶着真正的耕牛在一亩三分地转几圈,预示来年丰收。天津人有句口头语“再能耐也出不了这一亩三分地”,就是指的这块象征天津范围的地方。

东方迎春神 古今变化多

天津农业专家况清凯告诉记者,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今天是立春。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为了迎接这个万象更新的节气,自古以来就有一个隆重的仪式,古人谓之迎春神。张仲介绍说,早在周朝的“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春神。迎春的队伍都是青车、青旗、青衣,吹着牛角号,唱着迎春的《青阳曲》,跳着迎春舞。当时历书还没有出现,官府为了提醒人们春耕即将开始,就于立春这一天,在城镇广场上用黄土塑一头象征耕种的春牛和一个农夫打扮的“芒神(即春神)”。迎春队伍的衣、帽、幡都用青色,象征严冬已去,万物复苏。按照阴阳五行的说法,东方属木,木是青色。“迎春神”,即向东方祈求草木葱茏,谷物茂盛之意。

立春吃素食 春卷最占先

中国作为饮食文化大国,民间对于每个节日或者节气,都有独特的饮食讲究。比如大年初一的饺子、八月十五的月饼,而立春这天,各地就有吃生萝卜和春饼、春卷的习俗。

立春日早上,无论男女老幼都吃一块生萝卜,据说这样可以消食、止咳、不生牙病,还可以避免春困。除了吃生萝卜,立春日还要吃春饼、春卷。春饼是用一张薄饼,卷上各种精美蔬菜食之,取“春到人间一卷之”的意趣。春卷亦是用薄面卷蔬菜而食,但与春饼不同的是,它要包馅油炸。张仲说,天津人在这一天主要以素食为主,素春卷,拌小菠菜。此外还讲究吃和菜,就是用时令菜的心,如韭黄、菠黄等切丝,叫炒和菜。另外,过去渤海湾中晃虾、梭鱼盛产之时,还有炸晃虾、熬梭鱼的食俗。

春卷算是传统的吃食,其馅料是绿的韭菜、黑的香菇、红的胡萝卜、白的绿豆芽、黄的蛋皮等,五颜六色的;用的皮非常薄,包好后可以隐约看到里面馅料的颜色,用“白云深处裹春色”来形容它再恰当不过。据说晋唐年间,当时有个书生为了应试,整天深居节斋,常常废寝忘食。他的妻子就想了个办法,把米磨粉制皮,加上菜、肉等馅包卷一起,既能当饭又能当菜,书生自此日日饱食。

《关中记》说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春之意。春饼薄如蝉翼,这里记载的是用稀面在一种平锅上抹一下,即成极薄透明的饼,用来包荠菜馅,然后用油炸出的春卷(又称春盘)。春卷已经在超市里随处可见,但老天津人还是喜欢自己做春卷,不过春卷皮的制作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糯米高粱粘幸福 今夜人圆闹花灯

正月十五到了,元宵店前又不可避免地排起了长龙,刚刚沉寂了几天的礼品店又迎来了年里的第二轮顾客满门的高潮,只因为,今天是月圆人圆的日子。

在大多数天津人的心目中,元宵节没出正月门儿,“闹元宵”也是过年,自然也要闹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要闹出“年味”来。

无灯不成节正月十五要闹灯

中国年的压轴大戏是元宵节,而元宵节贯通全场的大戏就是“灯”。“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一个“闹”字的中心没有别的,那就是——“灯”!

“天津人都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少了‘灯’就不成节了。”天津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的吴龙元告诉记者,如今的灯节基本以大型花灯为主,二龙戏珠灯、游鱼宫灯、彩莲船灯……矗立在老城里各个显著位置——鼓楼、文化街、天后宫,或者在几个公园开上几个灯展,就算是“灯节”了。

戴着小花帽,梳着小辫子,拎着小灯笼……那些被孩子们用来向小伙伴炫耀的鸭灯、鸡灯、兔灯、鱼灯……个个栩栩如生。这样的元宵之夜,孩子们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走玩耍。“有打的灯笼,都出来啦!没打的灯笼,抱小孩呀!金鱼拐子,大花篮呀!一打一个灯,俩打一个灯,三打卖个蒺藜灯。”伴着那红红的灯笼,童声的歌谣飘串在津城的大街小巷。

张灯又结彩旧时灯节闹三天

据清朝的《津门杂记》记载:灯节期间,天津“通衢张灯结彩,燃放花炬,遍地歌舞”。

吴龙元曾听祖父念叨,旧时天津人过灯节通常从正月十四到十六,历时3天。家家夜不闭户,门前张灯挂彩。繁华街道的两旁挂满各式各样的彩灯,形状各异,灯上画着花鸟鱼虫、民间传说。其中要数走马灯最神气了,“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灯灭则顿止矣。”一盏灯有多幅一面,画面多取材历史故事。随着画面不停地转动,其间的人也活动起来,像是舞台上的戏剧演出,吸引着众多游人围观。一些富有人家、商号更是争奇斗富。门前结彩,两侧高悬羊角灯,用楷书红字标出堂号。二门内大厅前,架着两盏做工考究、富丽堂皇的官样红灯——“气死风”,以示地位身份的显赫。廊下挂着各种寓意吉祥的灯,夜晚点燃蜡烛,里外通明,可谓满院生辉。至于公所、水会、寺庙、茶棚,都把平素所备的灯彩显示出来,滚龙灯、迎轿灯、走马灯、放水灯、展冰灯、宝莲灯……让路人目不暇接。

彩灯三十米天津中华第一龙

吴龙元的民艺文化中心曾制作过一条“中华第一龙”,长达30米,5个工人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才制成。“这条龙灯是不会动的,早年间有会‘舞’的龙灯。”吴龙元介绍,这种龙由竹篾扎成龙首、龙身、龙尾,上面糊纸,再画上色彩。龙身有许多节、节数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单数。

每节龙身中点燃蜡烛,有的地方不点蜡烛,而是用桐油、棉纱或灯草做成的“油捻”。油捻燃烧力很持久,龙灯舞动时五光十色,始终不会熄灭。“下面装着供舞者手持的木柄,龙前还有一个人手举红色绸珠指挥龙舞。夜晚表演起来,真如游龙在天。”还有一种布龙也称“彩龙”,主要在白天表演,节中不燃蜡烛,所以表演时腾飞欢跃,好似江海波翻浪涌,气势雄伟,别有一功。

古装狮子郎引狮助兴元宵节

正月十五,各民间花会组织年兴未尽,纷纷出动,沿街表演,把节日的气氛烘托得热烈红火。每天夜晚,城内繁华街道,游人如织,灯火辉煌,锣鼓喧天,非常热闹。

83岁的冯玉珍老人8岁时在南市看到的那场耍狮子,至今刻在她的脑海中。“那是只通体明黄的大狮子,两个人舞,一个人舞狮头,一个人舞狮身和狮尾。”冯玉珍回忆,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是古代武士的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一刻也不闲着,“还有走梅花桩、蹿桌子、踩滚球这些高难度的动作,围观的人一个劲地叫好。”

旧时元宵节天津例儿多

为外甥祈福——舅舅送灯

正月十五,当舅舅的人可千万别忘了一件事,一定要给外甥送灯。天津市民俗博物馆副馆长尚洁告诉记者,旧时天津民间有舅舅给外甥送灯的习俗。

“讲究送‘鸭子’形的灯,取其谐音‘押子’之意,为外甥祈福。也有预祝外甥长命百岁之意。”王文利说,至今此俗不衰,而且灯的种类日趋繁多,金鱼灯、蒺藜灯等取富裕有余和吉利的寓意。

结伴赏灯散逛——走百

据尚洁介绍,正月十六,天津还有一个习俗,这一天是走百病的日子,劳累一年从未离开婆家的妇女们,纷纷走出家门,或回娘家与父母团聚,或到庙里进香,或到繁华闹市逛一遭,消闲一番。但是,必须当日返回,不许隔夜。

妇女不仅要回娘家,而且多结伴出游,一边赏灯散逛,一边以行“走”除百病,民间认为在“走百病”时,必须越过3条河流,跨过3座桥,而且还要“摸钉”,方能求吉除疾。“摸钉”就是用手触摸桥梁上的铁钉或是庙门上的门钉。因“钉”与“丁”谐音,而“丁”又象征男子,所以妇女特别是未有身孕的妇女则必须诚心“摸钉”,以求子嗣,使家业兴旺,有传宗接代之人。好在天津河流多,桥梁多,庙宇多,不然走一天下来,女子们的小脚哪里受得了。

金银财宝驮回家——蒸老鼠

居民人家一般在正月十四就忙活起来,和面蒸制“刺猬、老鼠”。刺猬的周身剪出细三角尖儿,以高粱米做眼。老鼠则剪出四足和长尾,用黑豆做眼。刺猬、老鼠的脊背上和木铣头上堆着面做的元宝,两种为一对,分别摆放窗台角、门墩、厨房的灶台角处,头朝外。转天下午,把各处摆放的刺猬、老鼠头由向外转向屋内,以示把财宝驮回家中。至于神像前、祖先牌位前和灶王神像前所供的刺猬、老鼠则不转动。

十五晚间天黑后,撤下供品及各种摆放的刺猬、老鼠,由家中男性家长主持上香,供煮熟的元宵,全家男女老小叩拜尽礼,燃烛焚香焚黄钱、放鞭炮。香尽撤下元宵回锅煮热由全家分吃,谓“吃供尖”。吃供尖后正式吃晚饭,平时分家单过或者外出工作的,都要凑齐集中在家长的住处吃。因为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的日子,月圆家圆,象征着家庭和睦、美满幸福。

圆圆满满吃元宵

过元宵佳节,自然不能不提吃元宵。有糯米(津地叫“江米”)面和高粱面(津地叫“黍米面”)两种。糕点店出售的是糯米面的。元宵馅品种多样,故称“什锦汤圆”,制作时用畚箕摇制,煮熟后松软可口。一般家庭自制都是高粱面的,是包糖馅后用手制成,煮熟后略显硬实。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个正月十五,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再看元宵的品种和吃法。北宋以前的元宵是实心的,无馅,下在烧开的水中,配以白糖、蜜枣、桂花、桂圆等物。南宋时开始有了中间包糖的“乳糖圆子”,大概是较早的有馅元宵。其后,元宵馅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用白糖、红糖、桂花、果仁、芝麻等制作;咸馅多为荤馅,单包肉或肉、蔬合包。元宵大多以水煮食,但也有油炸食用的。

百年禁放鞭炮史 天津打响第一枪

1907年2月3日,天津《大公报》的新闻版上,赫然登着一则公告:“入冬以来,风高物燥,瞬届年节,竞放花爆。起花双响,高入云霄,遗火落下,贻害非小。贩卖燃放,均于禁条。特先晓谕,广为劝告……倘敢故违,决不宽饶。”

禁放鞭炮一纸激起千层浪

1907年2月3日,津城的年味儿渐浓,许多天津市民都在购买过年时燃放的烟花爆竹,就等着春节燃放了。就在这一天,《大公报》上的一则消息让许多人颇为吃惊。天津的马路上,手持《大公报》的报童们高声吆喝,“看报,看报,巡警总局有令,春节期间禁止燃放鞭炮!看报!”

“入冬以来,风高物燥,瞬届年节,竞放花爆。起花双响,高入云霄,遗火落下,贻害非小。贩卖燃放,均于禁条。特先晓谕,广为劝告,父戒其子,兄为弟导,子弟有犯,父兄枷号,倘敢故违,决不宽饶。”“大哥,你说有这么严重吗,这都放了几千年了,现如今为嘛不让我们放炮呢?”

天津巡警总局发出的这条公告意义非凡,成为近代以来官方在一个城市范围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开端。

1929年3月20日的《益世报》上有这样一则消息,题目是《妇女放足会宣传员今日出发》,内文选发了一篇“宣言”,曰:“敬告缠足诸姑姊妹们,你们曾受过缠足的痛苦,你们现在还记得么?当你们初缠足的时候,折断你们的筋骨,禁止你们的行走,不知流过了多少泪和血,不知耽搁了多少睡和眠,到如今弄得身体瘦弱,百病丛生,都只为了缠足的原故,现在我们不忍着看你们受这种痛苦,替你们想一个惟一救济的良方,只有赶快解放呵!”

同类推荐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 山水佳迹对联(下)

    山水佳迹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三凰山(澧县)”、“会龙山(益阳)”、“岳麓山(长沙)”等等。
  • 上海特色餐厅

    上海特色餐厅

    本书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极佳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这里,曾上演过一幕幕民族战争的历史话题;这里,流传着无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弃族:第七号角

    弃族:第七号角

    一个关于天使的故事。一次奇怪的学院面试,一场神秘莫测的旅行,一个朦胧孤僻的少年周念,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一切的谜团背后,指向不存在世间的远古生灵-------天使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神秘占星术

    神秘占星术

    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占星术就因其“预言”的超强功能而引起人们的兴趣。无论是古代巴比伦、希腊一罗马还是中国,许多占星家以及他们的“预言”都曾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影响。更重要的是,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在某些特殊时期,占星术还深深介入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历史的发展。所有这一切,都给占星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千百年来留下来的各种传奇故事,也长久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作为一本有关占星术的科普读物.
  • Louisa of Prussia and Her Times

    Louisa of Prussia and Her Tim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吴世勋之勿忘我

    吴世勋之勿忘我

    癌症女孩找到自己的青梅竹马吴亦凡,却却遇到了吴世勋……
  • 风云际会:三国战国

    风云际会:三国战国

    当东汉末年与日本战国碰撞,究竟会发生什么呢?当魔王降临,世界怎么安定下来呢?
  • 荏苒青春有谁伴

    荏苒青春有谁伴

    在那个单纯轻松,可以躺在草地上晒太阳,听风随意泡妞的年华里,是否有我们一生难以忘却的回忆
  • 蓝阁梦之薄命司

    蓝阁梦之薄命司

    花季少女李妍缨,陪死党顾湘陵进了一家精品店,无聊之余和老板攀谈,发现精品店内竟有一个非常不搭调的古旧书柜,老板说里面是家传的古书,并且愿意借给李妍缨看,归期为第二天。当晚妍缨打开书页时,却发现里面空无一字,失望之时,一道金光大起,妍缨由此开始了她的穿越之旅……
  • 谣啊谣,谣到外婆桥:童谣300首

    谣啊谣,谣到外婆桥:童谣300首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共收集了300首生动形象的小童谣。为了使小朋友能够更形象地了解童谣的意义,所以每首童谣都配有和主题相关的彩色图片,而且每首童谣后面都有“悄悄话”版块,这样可以让家长读给孩子听,帮助孩子增长知识和了解生活,和孩子一起成长!而且为了更好地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知识,我们在每页的页脚还附加了“小谜语”。总之这本书可以送给孩子读,也可以家长和孩子一起读,这本书可以使孩子的内心充满智慧,也可以使孩子的生活充满关爱。
  • 王妃万岁

    王妃万岁

    【特工王妃的逆转之路】二十一世纪,“碧城”一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萧南倾,萧家三小姐,却是因为背叛而死,啥!卧槽,美男出浴图?是过去打个招呼:“嗨,好巧啊,你也在这洗啊?”还是……变成这一世的羁绊?
  • SNS营销:网商成功之道

    SNS营销:网商成功之道

    本书针对如火如荼发展着的社会化媒体,从传统营销理念的角度,针对其所具备的传播特点一一进行印证;从其对应的营销学理论本质层面,深度挖掘社会化媒体所具有的营销价值。藉此希望能为互联网营销者带来思维方式的转变,从单纯的经验技巧层面跳出来,从营销学的本质发散开去,真正活学活用,利用社会化媒体打造全新的互联网营销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