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9000000002

第2章 灵枢经

经脉篇

肾足少阴之脉,是主肾所生病者,烦心心痛。

【注 水不济火也。】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注 烦心心痛掌中热,自内而外也。】

五乱篇

清气在阴,浊气在阳。荣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谓大悗。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

【注 清浊相干者,循脉之营卫与行阴行阳之营卫相干,是以乱于胸、乱于心也。】

金匮要略 【汉囗张机】

烦躁病脉证治

上气篇曰: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水气篇曰: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

太阳病,脉浮而紧,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然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不可发汗。

虚劳篇曰: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

病人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下利篇曰: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肺痿篇曰:上气喘而躁者,属肺胀,欲作风水,发汗则愈。

腹满篇曰: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黄疸篇曰: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腹满舌 【当作身】 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

脉诀 【晋囗王叔和】

脉法

心脉歌曰:溢关骨痛心烦躁,更兼头面赤骍骍。

杂病生死歌曰:内外俱虚身体寒,汗出如珠微呕烦。忽然手足脉厥逆,体不安宁必死拚。

虚脉歌曰:恍惚心中多悸惊,三关定息脉难成。血虚脏腑生烦热,补益三焦便得宁。

千金方 【唐囗孙思邈】

论证治

阴脉不濇,身体反冷,其内反烦,多唾唇燥,小便反难,此为肺痿。咳而上气,肺胀。其脉浮,心下有水气,胁下痛引缺盆。设若有实者必躁,其人常倚伏,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留饮,形不发作,无热,脉微烦满,不能食,脉沉滑者,留饮病。

骨实者,苦烦热。

凡人病脉已解,而反暮微烦者,人见病者瘥安,而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诊得心积沉而芤,时上下无常处,病胸满悸,腹中热,面赤咽干,心烦掌中热,甚则吐血,身瘈瘲,主血厥,夏瘥冬剧,色赤也。

心病烦满,少气大热,热上汤心,呕咳,吐逆,狂语,汗出如珠,身体厥冷,其脉当浮,今反沉濡而滑,其色当赤而反黑者,此是水克火,为大逆,十死不治。

伤寒病无热,但狂言烦躁不安,精彩言语,不与人相主当者,勿以火迫之,但以猪苓散一方寸匕服之,当逼与新汲水一升,若二升,强饮之,令以指刺喉中吐之,病随手愈。若不能吐者,勿强与水,水停则结心下也,当更以余药吐之。

诸虚烦热者,与伤寒相似,然不恶寒,身不疼痛,故知非伤寒也,不可发汗。头不痛,脉不紧数,故知非里实,不可下也。如此内外皆不可攻,而强攻之,必遂损竭多死,难全也。此虚烦但当与竹叶汤。若呕者,与橘皮汤一剂;不愈,为可重与也。此法数用,甚有效验。伤寒后虚烦,亦宜服此汤。

吐下不止,发热心烦,欲饮水,可少饮米粉水为佳。若不吐,与葛根荠苨饮服之。

济生方 【宋囗严用和】

总论

夫虚烦者,心虚烦闷是也。且人之有血气,分为荣卫,别乎阴阳。荣卫通适,然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摄养乖方,荣卫不调,使阴阳二气有偏胜之患,或阴虚而阳胜,或阴胜而阳虚。素问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胜则外热,阴胜则内寒。今虚烦之病,阴虚生内热所致也。但虚烦有数证,不可不辨。伤寒大病之后,霍乱吐泻之后,及妇人产后,皆使人心虚烦闷。又有虚劳之人,心火内蒸,亦致心烦。治疗之法,不可不详审也。

活人书 【宋囗朱肱】

伤寒烦躁证

伤寒烦躁,太阳与少阴经为多。阳明经或因不大便,中有燥屎,故烦躁耳。大抵阴气少,阳气胜则热而烦。故太阳经伤风多烦而躁。阳虚阴胜亦发烦躁,阳气弱为阴所乘而躁,故少阴病亦烦躁,当以外证与脉别之。然有汗之而烦者,有下之而烦者,又有病已解而反微烦者,此由病新瘥,不胜谷,损谷则愈。

河间六书 【金囗刘完素】

躁扰

躁扰躁动,烦热扰乱而不宁,火之体也。热甚于外则肢体躁扰,热甚于内则神志躁动,反复癫狂【一作颠倒,】 懊憹烦心,不得眠也。或心呕哕而谓胃冷心烦疼者,非也。故烦心心痛,腹空热生而发,得食热退而减也。或逆气动躁者,俗谓咽喉,由水衰火旺而犹火之动也。故心胸躁动谓之怔忡,俗云心忪,皆为热也。

懊憹烦心,反复颠倒不得眠者,烦热怫郁于内,而气不能宣通也。或胸满结痛,或头微汗出虚烦者,栀子汤主之。或气少者,加甘草一钱;或呕者及初误以丸药下者,加生姜半两。凡懊憹虚烦者,皆用凉膈散甚佳,及宜汤濯手足,使心胸结热宣散而已。心烦腹满,坐卧不安,栀子厚朴汤主之。或阳明病下之后,躁热而懊憹者。三一承气汤。汗后躁烦不得眠,五苓散或凉膈散。口燥呻吟,错语不得眠,五苓散、黄连解毒汤。烦心者,凉膈散。少阳证胸中烦而不呕者,小柴胡去半夏人参加(艹舌)蒌实主之。

东垣十书 【元囗李杲】

总论

《黄帝针经》五乱篇云:气乱于心,则烦心密默,俯首静伏。又云:气在于心者,取少阴心主之俞。又云:咳喘烦寃者,是肾气之逆也。又云:烦寃者取足少阴。又云:烦寃者取足太阴。仲景分之为二,烦也,躁也。盖火入于肺则烦,入于肾则躁。俱在于肾者,以道路通于肺母也。大抵烦躁者皆心火为病。心者君火也,火旺则金烁水亏,惟火独存,故肺肾合而为烦躁。又脾经络于心中,心经起于脾中,二经相搏,湿热生烦。夫烦者扰扰心乱,兀兀欲吐,怔忡不安;躁者无时而热,冷汗自出,少时则止。经云:阴躁者是也。仲景以栀子色赤而味苦,入心而治烦;盐豉色黑而味咸,入肾而治躁,名栀子豉汤,乃神药也。若有宿食而烦者,栀子大黄汤主之。

阴躁之极,欲坐井中,阳已先亡,医犹不悟,复指为热,重以寒药投之,其死也何疑焉?况寒凉之剂,入腹,周身之火得水则升走矣。

火入于肺,烦也;火入于肾,躁也。烦躁俱在上者,肾子通于肺母也。发润如油,喘而不休,总言肺绝。鼻者肺之外候,肺气通于鼻,鼻中气出粗大,是肺也。发者血之余,肾气主之,发润如油,火迫肾水至高之分,是水将绝也。仲景以发润喘大为肺绝,兼其肾而言之。发在高巅之上,虽属肾,肺为五脏之至高,故言肺绝兼肾也。大抵肺肾相通,肺既已绝则肾不言而知其绝矣。或曰:烦者心为之烦,躁者心为之躁,何烦为肺、躁为肾也?夫心者君火也,与邪热相接,上下通热,金以之而烁,水以之而亏,独存者火尔。故肺肾与心合而为烦躁焉。此烦虽肺、躁虽肾,其实心火为之也。若有宿食而烦躁者,栀子大黄汤主之。

中热证,如修善常斋之人,胃气久虚,而因劳役得之者,皆与阳明中热白虎汤证相似,必肌体扪摸之壮热,必躁热闷乱,大恶热,渴而饮水,以劳役过甚之故,亦身疼痛。始受病之时,特与中热外得有余之证相似,若误与白虎汤,旬日必死。此证脾胃大虚,元气不足,口鼻中气皆短促而上喘,至日转以后,是阳明得时之际,病必少减。若是外中热之病,必到日晡之际,大作讝语,其热增加,大渴饮水,烦闷不止。其劳役不足者,皆无此证,尤易为分解。若有难决疑似之证,必当待一二日求医治疗,必不至错误矣。

论栀子豉汤

烦者气也,躁者血也。气主肺,血主肾。故用栀子以治肺烦,用香豉以治肾躁。烦躁者,懊憹不得眠也。少气虚满者,加甘草。如若呕哕者,加生姜、橘皮。下后腹满而烦者,栀子厚朴枳实汤。下后身热微烦者,栀子甘草干姜汤。

丹溪心法 【元囗朱震亨】

论证治

胸中烦热,须用栀子仁;有实热而烦躁者,亦用栀子仁。有虚热而烦躁者,宜参、芪、麦门冬、白茯苓、竹茹、白芍药。若脉实数有实热者,神芎丸。

证治要诀 【明囗戴思恭】

总论证治

汗下霍乱吐泻后,因渗泄而津液去多,五内枯燥者,皆能虚烦,以阴血不足以济阳,阳气偏胜,故虚热而烦,宜参苏饮去苏倍参,加麦门冬半钱。烦而渴者,独味人参汤。加以小便不利者,春泽汤。加以心经热而躁者,辰砂五苓散。烦而呕,不喜食者,橘皮汤。烦而睡不宁者,温胆汤。大烦身热甚者,竹叶石膏汤。血虚生烦见前诸证者,茯苓补心汤。外有一得病时节即恶寒,身不疼头不痛,但烦热者,亦名虚烦,内外俱不可攻,攻之必损竭,宜参苏饮去苏倍参,或更加石章半钱;不愈者,竹叶石膏汤。兼有上项证候者,于前药选用。其人虚甚,不宜专用凉剂者,茯苓补心汤。

医学入门 【明囗李梴】

总论证治

虚烦者,七情六欲,以致肾水虚而心火烦躁,或杂病后余热未凈而烦,或劳役气衰火旺而烦,或阴虚相火动而烦,有类伤寒初证,外亦发热,但头身不痛,脉不紧数为异,虽阴虚亦恶寒而不甚,脉亦能数而无力。大概病后虚羸少气,烦躁欲呕者,竹叶石膏汤;轻者小柴胡汤。痰逆恶心者,橘皮竹茹汤。阴证内寒外热,肢节痛,口不燥而虚者,阴旦汤。服凉药后,脉愈大而无力,热愈甚而躁渴者,单人参汤,或人参黄芪煎汤,下五苓散。劳役气虚者,补中益气汤。阴虚者,四物汤加知母、黄蘗。脾胃弱者,三白汤。惊悸痰盛者,温胆汤。心神不安者,朱砂安神丸。妇人新产挟血虚烦者,四物汤加人参、淡竹叶、麦门冬、甘草。表虚忌汗,里虚忌下,但宜和平之剂调理。《千金》云:虚烦不可大攻,热去则寒起。若用伤寒汗下重剂而治虚烦,重则津竭而死,轻则内消盗汗,变为痨瘵。伤寒有未经汗吐下而烦者,胸满膈实,烦热;有已经汗吐下而烦者,胸满烦躁懊憹,见各条。

心烦作渴,欲呕身热,睡卧不宁与发热,均属表热。但烦热无休歇,时发热,时发时止。凡烦热未经汗吐下,邪热传里而作。如未膈实,心中欲吐不吐,郁闷之状为虚,但当和解或微汗而已。经云:病人烦热,汗出则解是也。若心中骤满而烦者为实,则有吐下之异。赋云:微烦为阳之相胜,言当分表里而治之也。又云:烦极则反发厥者,乃阴所致,言热极则反,与阴盛发躁一同,必以四逆理中汤治之,宜与动悸条参看。

医学纲目 【明囗楼英】

论虚烦

烦热怔忡,知热在心肺也,故用竹叶、石膏、辰砂镇坠其热,使下行也。烦而下利,知热在上也,故用栀豉汤吐之。烦而汗出不解,知表里有邪也,故用表里饮汤。脉沉口渴手心热,知热不在表也,故用妙香丸下之。温胆、酸枣,治不得眠。

凡心虚则烦心,肝肾脾虚亦烦心。经云:夏脉者心也,其不及者,令人烦心。又云: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寃者,是知烦多生于虚也。

《活人》云:虚烦似伤寒,非伤寒也。成无己云:伤寒有虚烦,有心中烦,有胸中烦。二说不同。考之于书,成无己之言实出仲景,《活人》无据。然往往有非因伤寒而虚烦者,今故两存之。

虚烦身不觉热,头目昏疼,口干咽燥不渴,清清不寐,皆虚烦也。

起卧不安,睡不稳,谓之烦,宜栀豉汤、竹叶石膏汤。

伤寒六书 【明囗陶华】

论伤寒证

邪热传里,不经发汗吐下,则为烦热,与发热似同而异。经曰:病人发热,汗出则解。如未作膈热,但当和解微热而已。若心下满而烦,则有吐下之异,宜别其证之虚实而为剂之轻重也。先烦而悸者为实,先悸而烦者为虚。虚烦而心中欲呕吐郁闷之状。

诸虚烦热,与伤寒相似,但不恶寒,头不疼,身不痛为异耳。表既虚不可汗,里不实不可下。叔和云:虚烦有热不可攻。

肾伤寒,表里无热,但烦,惯不欲见光明,有时腹痛,其脉沉细,四逆汤。

烦为扰乱,而躁为愤怒,躁为先烦而渐至躁也。伤寒烦躁,则有阴阳虚实之别。心热则烦,阳实阴虚;肾热则躁,阴实阳虚。烦则热之轻,躁则热之甚也。有邪在里而烦躁者,有不烦便作躁闷者,此为阳盛隔阴,欲于泥水中卧,饮水不得入口也。

其或结胸证具而烦躁吐利,四逆汤。烦躁下利,发热厥逆,烦躁不得眠,恶寒躁挛,脉不出而躁者,皆为不可治矣。

阴极发躁,或阴毒火邪,投热药反剧者,不可用凉药。躁甚,仍与热剂,用四逆汤辈。

证治准绳 【明囗王肯堂】

辨证

先贤治烦躁,俱作有属热者,有属寒者。治独烦不躁者,多属热,唯悸而烦者为虚寒;治独躁不烦者,多属寒,唯火邪者为热。盖烦者,心中烦,胸中烦,为内热也;躁者,身体手足躁扰,或裸体不欲近衣,或欲在并中,为外热也。内热者,有本之热,故多属热;外热者,多是无根之火,故属寒也。

内外俱虚,身体冷而汗出,微呕而烦扰,手足厥逆,体不得安静者,死。

热病七八日,其脉微细,小便不利,加暴口燥,脉代,舌焦干黑者,死。

医门法律 【清囗喻昌】

论伤寒证

凡伤寒家服药后,身热烦躁发渴,冒瞀,脉两手忽伏而不见,恶寒战栗,此皆阴阳氤氲正邪相争作汗之征也。姑宜静以待之,不可因而仓皇,反至错误。

少阴病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有曰通加猪胆汁一法,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盖少阴不利,其人肾脏虚寒邪盛也。脉微者,与白通汤驱寒助阳,斯利止脉健矣。服之利不止,转至无脉,呕烦有加,此因以热药治寒,寒甚而格药不入,徒增其逆乱之势也。加猪胆汁为向导,斯药入而寒不为拒,阳可回,脉可出矣。然脉必微续乃生,暴出反死。甚哉,虚阳之易出难回也!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盖脉不至,阳已先绝;不烦而躁,孤阴顷刻自尽矣。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用茯苓四逆汤为救法。误汗则亡阳而表虚,误下则亡阴而里虚。阴阳俱虚,邪独不解,故生烦躁,用此汤以救之。此一证表里两虚,制方之妙,又非表里一言可尽。盖烦为心烦,躁为肾躁,故用干姜、附子入肾以解躁,茯苓、人参入心以解烦也。

下之后,复发汗,脉沉微,身无大热者,用干姜附子汤为救法。盖以其证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此证前一条云,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误汗亡阳,误下亡阴,故云内外俱虚。然不出方,以用附子回阳、人参益阴,已有成法,不必赘也。此复教人以深微之蕴,见亡阳一证,较亡阴倍多,然阳用事于昼者也,热烦躁扰不得眠,见于昼者若此;阴用事于夜者也,安静不吐不渴,见于夜者若彼。岂附子、人参阴阳两平之可施乎?必干姜、附子偏于辛热,乃足回其阳以协于偏胜之阴也。

石室秘箓 【清囗陈士铎】

伤寒证治法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此仲景原文也。夫伤寒阴证发厥,灸其厥阴之经,亦不得已之法,原不及汤药之神也。灸厥阴不还,听其死者,亦仅对贫寒之子而说,以其不能备参药也。傥以参附汤救之,未有不生者。今传一方名还厥汤,用白朮四两,附子、干姜各三钱,水煎服一剂而生。凡见有厥逆等证,即以此方投之,无不神效如向。盖白朮最利腰脐,阴寒之初入,原从脐始,吾利其腰脐,则肾宫已有生气,况佐之附子、干姜,则无微不达,而邪又安留乎?况白朮健脾开胃,中州安奠,四肢边旁,有不回阳顷刻者乎?

伤寒发热下利,又加厥逆,中心烦躁而不得卧者,死证也。身热未退,邪又在中,今既发厥,身虽热而邪将散矣,宜下利之自止,乃不止而心中转添烦躁,不得卧,此血干而心无以养,阳气将外散也,不死何待?又将何法以生之?亦惟有补元阳之气而已矣。方用参朮汤,人参、白朮各三两,炒枣仁一两,麦冬三钱,水煎服。此方参朮补气,气足而血自生,血生而烦躁可定;况又佐之枣仁以安魂,麦冬以益肺,有不奏功如神者乎?纵不能尽人可救,亦必救十之七八矣!

同类推荐
  • 东林本末

    东林本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禅法要解经

    禅法要解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遇恩录

    遇恩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伤寒寻源

    伤寒寻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香宋杂记

    香宋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上古世纪之东凌国度

    上古世纪之东凌国度

    上古世纪里纵横交错,从原大陆分散出来后的四大种族迁徙各分布到了两个新大陆中,其中以“太阳的子民”延续生活的哈里兰族人便转移到了靠东边的大陆“哈里拉大陆”,他们与日争辉,只为等待着重新崛起重返原大陆的机会。别问原因是为什么?因为窝囊少年柯凌正在玩《上古世纪》,雷电交加的黑夜里风雨大作,突然一个猛如狂蛇的雷电一下子打到电脑上,然后名叫柯凌的少年就眼前一黑了,等到再次忍着剧痛苏醒过来时,却发现自己身处异地,这是哪里?我之前不是被雷电击中了?过后才知道自己来到了上古世纪里,从此改命修炼泡女神,打情骂俏,走上人生的巅峰!
  • 我的可爱皇后

    我的可爱皇后

    她是洛雅,现代洛氏千金,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精通跆拳道,柔道,空手道......看咱们的女主是怎样玩转古代。。。
  • 无尽幻想空间

    无尽幻想空间

    卧病在床十年的邱宇死亡后进入了一个叫做幻想空间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得到强大的力量奢侈的享受但要得到这一切需要冒着死亡的危险这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地方不过对于邱宇来说他只想好好活下去
  • 武修帝途

    武修帝途

    苍茫大陆,以武为尊。武者,武士,武师,大武师,武星,武将,武王,武尊,武皇,武圣,武帝。且看谁以武登天,判众生之生死,掌乾坤之力,坐道九霄神天,武道天途!
  • 未央复生传

    未央复生传

    身为一名有用绝世天赋的修炼者,穿越至魔法大陆一切从零开始。
  • 重生之强盗

    重生之强盗

    一梦回到清末,虽无一技之长,但在这个乱世我一定要活得精彩,也不枉重活一次。
  • 复仇三公主的血色恋爱

    复仇三公主的血色恋爱

    复仇三公主回国,遇见从小到大真命天子,她们会遇到什么困难,什么挫折,会不会在一起,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我在最初等你

    我在最初等你

    “你觉得现在的我,好么?”“当然好了。要是早些遇见你,我就不必经历那种种挫伤了。”“也许我们早些认识,就不会在一起了!”奇迹般的逆转了时间,让我带着未来记忆,去经历那曾经的种种,可否让我提前预支我的爱情?好友可否躲避阴谋与爱情的陷害?历史是会重演还是改写?
  • 乌色江湖

    乌色江湖

    “乌色”比“黑色”稍淡一点的颜色。我之所以用“乌色”而不是用“黑色”命名,其实我也不知道我所选择这一条道路,到底是不是人们所说的“黑”色江湖。
  • 帝的天国

    帝的天国

    大纪元时期,太苍大陆四分五裂,渺渺苍穹,谁主沉浮,道宗与群魔乱舞,神佛与冥魂相克,三界之间战火连天,荒莽原传来凶兽阵阵的低吼,响彻天地,不死之海的鬼冥冤魂的如泣如诉的发出渗人的叫声,种族林立,朝代并存,三皇的消失,五帝的陨落,究竟这一切,冥冥之中有幕后灰色的大手在操纵?不死之海的彼岸究竟是理想的极乐?还是惨烈的阿鼻?一位少年高束黑发,头戴帝王冕,身穿紫金袍,俊朗的面孔流露出强大的自信,一双星目散发出狂妄的光芒,脚踏虚空,薄唇微微弯起一个好看的弧度:“我尊卢,捅破这天,踩踏这地!谁?愿意随我征战天下,成就不世霸业!谁?愿意成为我的兄弟,随我出生入死,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