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先生谓张绎曰。吾受气甚薄。三十而浸盛。四十五十而后完。今生七十二年矣。较其筋骨。与盛年无异。皆平日寡欲有以致之也。绎曰。先生岂以受气之薄而厚为保生耶。伊川曰。吾以忘生循欲为深耻。
蝶交则粉退。蜂交则黄退。可悟保身之法。
衡门寤言曰。人咸以无病为福。究而论之。病特不可多耳。亦不可无。多病身固难保。然太无病。则流于放肆。耽淫恣欲。而不自省。身亦乌乎保。故时或病苦缠身。知所儆戒。知所保摄。长年之道。未必不自有病中来。未可即以无病为福也。
娄水莲蕊居士曰。断欲有十种利益。反是有十害。一身心清净。往生正因。一正念历然。异诸禽兽。一气足精满。寒暑不侵。一面目光华。举足轻便。一礼佛对僧。无惭愧色。一岁省药饵所费之赀。可以周济贫乏。一屏绝女子小人。了无牵恋。一读书作字。俱有精采。一脾胃强健。能消饮食。一本地风光。自有真乐。
畜德录曰。世人无不欲急于生子。亦知生子之道。真精交媾。气清精浓。熔液成胎。故少欲之人。恒多子。且易育。气固而精凝也。多欲之人。恒少子。且易夭。气泄而精薄也。譬之酿酒然。斗米下斗水。则酒酽。且耐久。其质全也。斗米倍下水。则淡。三倍四倍。则酒非酒。水非水矣。其真元少也。今人不能节欲。精气妄泄。邪火上升。邪火愈炽。真阳愈枯。安能成胎。即侥幸生子。亦不能育。或伤于痘。或伤于惊。痘者热毒。惊者热风。毒者父母之真精不足。风者父母之真气不固也。过此二关。稍通人道。便有火症虚损。怔忡。五痨七伤等症。皆由于邪火炽而真阳虚。色欲逞而元精竭也。
昔有人艰于子息。医者教以节欲静摄。勿劳心神。心静则精不摇。神完则气不走。每妻经净。乃一交媾。否则各榻。如是半年。妻果有娠。娠后即异榻。足月之后,果生男子。后来天花只三五粒。彼求子而广蓄婢妾。不知节欲。岂有当哉。
夏冬尤须固精
人与天地相参。所谓人身小天地。天地以五行化生万物。人受五行之秀气以生。故五脏之气。即天地五行之气。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一定之理也。天地之木气。由闭藏而渐透达。是为春。由透达而渐发泄无余。是为夏。火。阳之极也。阳极则阴生。夏令已含阴气。三伏者。阴含于阳也。人身交夏。五脏之气。尽发泄于外。内里空虚。仅有微阴。为秋金收敛根本。一经走泄。必伤其阴。人于此时。宜顺天时。固精以养肺肾之阴。天地之金气。由发泄而渐收敛。是为秋。由收而渐闭藏至密。是为冬。水。阴之极也。阴极则阳生。冬令已胎阳气。九九者。阳胎于阴也。人身交冬。五脏之气。尽闭藏于内。外表空虚。仅有微阳。为春木透达生机。一经走泄。必伤其阳。人于此时宜顺天时。固精以养肝心之阳。
古人自立夏至立秋。独宿固精。保养金水肺肾二脏。以却秋冬疾病。若不能然。则夏时常致中暑发痧。秋凉即成伤寒疟痢。古人自立冬至立春。独宿固精。保养木火肝心二脏。以却春夏疾病。内经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即瘟疫也盖冬令真阳潜伏。当保其真以为来春发生之本。若冬令不能藏精。则春气发动。必生百病。冬则伤风咳嗽。春则温热斑疹。
上哲之士。于夏令三个月。冬令三个月。断嗜欲。固髓精。是以五脏平和。百病不生。身体康强。得臻上寿。其次。则于建子十一月建午五月两月内。勉力谨持。耐心静守。亦可却病延年。再其次。则于冬至夏至前七日后七日。计共十五天内。独宿固精。以求幸免疾病。盖五月十一月。乃阴阳相争之节。一有走泄。损伤最重。古云此两月内。有因犯色欲。而夫妇三年内双亡者。盖阴阳相争。五脏之气断而未续。适与触犯。其期约略三年而死。如挞人正值致命。不必当场即毙。其有不死者。幸未触犯五脏断续之期耳。可知人身气血。原与天地节气相应。倘冬夏之间。非时走泄。则气血不能合度。其伤精损气。实百倍于春秋之日。不可不于冬夏固精之理。笃信而谨守之也。
尤须谨避时日
一岁之中。有断宜斋戒之日。盖神明降鉴之期。而淫污冒渎。有阴被谴责而不觉者。故世有循谨之人。而阳受疾病夭折之伤。阴遭削禄减年之祸。往往皆由于此。与其追悔而莫挽。何如遵戒以自持。更可慨者。闺帏不知避忌时日。以致所生之子。非愚即夭。非邪僻下流。即凶狠恶逆。及至生子不育。或子大不才。每归咎于命运使然。而不知受胎之时。有所干犯。实以自致之也。敬录戒期。以免凶灾而育贵嗣。
正月初一玉帝较正人间善恶祸福犯者削禄夺算又天腊初三万神都会初七上会初九十四十五十六三元下降犯者得祸又十五上元节诸神校会犯者夺纪廿三廿八六神在阴宜于廿七日先戒廿七廿八犯者得病每月同三十如月小以廿九为晦犯者损寿
二月初一月朔每月同初三斗母诸斗神降每月同十五月望每月同十九观音诞廿七廿八同上三十同上
三月初一初三元天上帝诞初九牛鬼神出犯者产恶胎十五玉帝诞廿七廿八三十
四月初一初三初四犯者失初八犯者血死十四吕祖诞十五廿七廿八三十
五月初一初三初五地腊十三关圣诞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廿五廿六廿七此名九毒日犯之者夭亡奇祸不测若十五夜犯者男女三年内必亡十六为天地万物造化之神犯者同上廿八三十
六月初一初三初九准提诞十五十九观音成道廿三火神诞廿七廿八三十
七月初一初三初七道德腊初九大忌十五中元节廿七廿八三十地藏诞
八月初一初三灶君诞初五雷尊诞十五太阴朝元廿七廿八三十
九月初一初三初九斗母诞十五廿七廿八三十
十月初一民岁腊初三初五下会初十犯者得病十五下元节廿七廿八三十
十一月初一初三十一太乙诞十五十九太阳天尊诞廿五掠刷大夫降犯者大凶廿七廿八三十
十二月初一初三初七犯者得恶疾初八王侯腊又诸神降坛十五二十犯者促寿廿三廿四司命奏事廿五玉帝三清同降廿七廿八三十除夕犯者必死
以上日期。每月中之一定者。更有四立前后共三日。二分前后共五日。冬至夏至前后共十五日。社日。下弦上弦日。三伏日。甲子日。庚申日。丙丁日。父母诞日忌日。夫妻本命日。宜查明清楚。于历本上逐日注明。或暗用圈记。以备查点。是日即宜清心。断除色念。此乃要紧之事。不可忽视也。
房事禁忌日期。儒者未经道及。因是笑为迂拘。不知礼记所云。散斋七日。致斋三日。斋之日。不饮酒。不茹荤。不御内。即此谓也。少年性浮。往往不能自检。今既不知古人斋戒之期。幸有此编。以为模范。即宜于历本上开注。深信确遵。依日谨守。不畏人讥笑。不听人摇惑。庶令此心常时敬畏。不敢丝毫放纵。则自有所管束。亦养生保命之一大端也。
又凡大寒。大热。大风。大雨。大雪。大雾。日蚀。月蚀。地动。雷震。皆天忌也。日月之下。井灶之侧。庙宇之内。墓柩之旁。皆地忌也。大醉。大饱。甚怒。甚忧。悲哀。愁惧。劳行力乏。疾病初痊。皆人忌也。犯者。损人致病。贻祸不浅。
尤宜谨守限制
孙真人曰。人身非金铁铸成之身。乃气血团结之身。人于色欲。不能自节。初谓无碍。偶尔任情。既而日损月伤。精髓亏。气血败。而身死矣。盖人之气血。行于六经。一日行一经。六日而周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谓六经故外感之最轻者。必以七日经尽而汗解。盖气血一周也。人当欲事浓时。无不心跳。自汗。身热。神迷。盖因骨节豁开。筋脉离脱。精髓既泄。一经之气血即伤。一经既伤。必待七日气血仍周至此经之日。方能复元。易云七日来复。即休养七日之义。世人未及七日。而又走泄。经气不能复元。一伤再伤。以致外感内亏。百病俱起。人皆归咎时气。指为适然之病。不知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于未能谨守七日来复之义也。今立限制。以为节欲保身之本。二十岁时。以七日一次为准。三十岁时。以十四日一次为准。四十岁时。则宜二十八日一次。五十岁时。则宜四十五日一次。至六十岁时。则天癸已绝。不能发生。男子二八而天癸至十六岁也八八而癸水绝六十四岁也女子二七而天癸至十四岁也七七而天癸绝四十九岁也天癸者天一之水谓精髓血脉流通宣泄可以发生也天癸绝则不能发生矣。急宜断嗜欲。绝房事。固精髓。以清净闭藏为本。万不可走泄矣。以上限制日期。专指春秋两季而言。若冬夏两季。一则火令极热。发泄无余。一则水令极寒。闭藏极密。即少年时。亦以断欲为主。否则二十岁时。或可十四日一次。三十岁时或可二十八日一次。四十岁时或可四十五日一次。至五十岁时。血气大衰。夏令或可六十日一次。冬令则宜谨守不泄。盖天地与人之气。冬令闭藏至密。专为来春发生之本。尤重于夏令十倍也。依此者。可却病延年。违此者。必多病促寿。
问人于多欲时走泄。反不觉劳倦。节欲时偶有走泄。反觉困乏者。何也。答曰。天下凡有余者。方能自知不足。节欲而知困乏。尚系有余之时。今以治产业者喻之。譬一保家之子。田产金银。时时查检。衣服箱柜。刻刻防闲。深虞消乏。不敢放纵。或意外妄费。别致破财。便觉心内不安。歉然终日。此节欲而知困乏之故。尚系有余也。譬一败家之子。朝鬻一田以资酒食。暮质一屋以供狎游。甚至卖及小衣。亦所不惜。但求取携之便。不顾家业之消。并不自知其窘也。一旦百物皆空。而一蹶不可复振。此纵欲亡身者。当时反未觉劳倦之故。及精尽髓枯。而医药不能救命矣。世人愿为保家之子。愿为败家之子。可以憬然悟矣。
又曰。人于银钱。皆知吝惜。不肯妄用。独于色欲。则不知吝惜。岂爱自身骨髓。反不如身外之银钱乎。不知银钱本于事业。能办事业。方有银钱。而事业本于精神。能有精神。方成事业。色欲者。骨髓之漏卮也。骨髓者。精神之根源也。保养骨髓。方有精神。精神强。则事业成。而财用足。先须吝惜自身骨髓。以节欲为本。
少年中年俱以节欲为本
少年力能节欲。如富家先能勤俭。不但田产租息日见赢余。兼可别置产业。少年保养。不但体气充盈。可免疾病。兼且心思灵活。气足神完。可以做出绝大事业。亦如富家先俭。更可积财也。中年已不如少年。然力能节欲。尚亦未晚。如富家已遭破耗。非复旧规。赶紧量入为出。去奢崇俭。谨守余赀。虽比大富不如。究胜贫者十倍。中年及早回头。正在有为之日。可节则速节之。可绝则速绝之。虽不取效于一时。自能见功于日后。及至体气已衰。疾病时作。则如既穷之后。衣食渐亏。急宜俭之又俭以财。勤之又勤以生财。方可度日。方可救命。凡于少年中年时。自觉神气疲乏。精力不足。即系体气已衰之实据。速宜清心保养。自延性命。二十岁以外者。能绝欲六个月。不令走泄。自然一切复元。绝欲一年。则更为强固。中年能绝欲一年半。不动欲心。不泄精髓。亦可精神复振。事业必成。绝欲能至三年。则尤为健足。此乃的确不易之理。灵效异常。慎毋游移以致自误。且人鬼分途。生死岔路俱在此间。不可不笃信谨守也。若体衰而尚不能节欲。则如贫穷无以谋生。而又暴殄天物。必至一败涂地。不可复救矣。可不惧哉。
得意时不可不节欲
得意之时。事事称心。既无忧患。每贪安逸。因此恣情色欲。不能自节者多矣。不知今日之得意。皆由从前艰难困苦。深谋远虑而得之。得意而忘失意。已非载福之相。若不能节欲。则精神一散。事业即空。将又要不得意矣。故得意时。不可不节欲。
失意时不可不节欲
失意时。忧闷无聊。以色欲自娱者甚多。不知所以失意者。皆因精神疏忽不及防。心思笨拙不及虑。才至机缘阻。事业败。而成失意。推其所以疏忽笨拙之原。无不由多欲而起。今既失意。肝木已郁。郁极生火。易动欲心。速宜竭力防检。强持硬守。庶可清心寡欲。保养日久。则气血强。精神足。心思灵。而机缘可以复得。事业可以复兴。将又可得意矣。否则始而藉以自娱。继即因以自杀。不但事业无成。而多病身亡。终成失意矣。故失意时不可不节欲。
仕宦者不可不节欲
古人云。心坚石穿。精神一到。何事不成。又云。万物可爱惟精神。人生事业。无一不赖精神以成之。而仕宦一途。尤以精神为贵。有精神。方有心思。精神足。心思灵。则事业成。精神弱。心思钝。则事业败。一定之理也。嗜好之端。如赌。如酒。如玩好。如游戏。无一不耗神而败事。而惟好色不节者为尤甚。善相以面色光华为交运。面色光华之现于外者。乃精血充足之积中而发也。即如未经得意之人。举止端重。心思透澈。言语和正。神色焕采。未几即将得意矣。既经得意之人。举止草率。心思呆滞。言语狠。神色晦暗。未几即将失意矣。以此推之。历历不爽。盖心无二用。二则无成。一心在好色。一心在办事。是二用矣。以我力之半。当彼力之全。已万不能敌。况再有甚者。则更不若也。仕宦最为险途。精神一不周到。即酿祸端。人以全副精神办事。我以耗散精神当之。则应前者不能前。应避者不能避。应虑者不能虑。应防者不能防。因而窥伺者有之。排挤者有之。阴陷密害者有之。凡中途覆辙偾事者。无不嗜欲害之也。故欲仕宦者。不可不节欲。
治生者不可不节欲
治生之道。以勤为本。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筋力强。体气壮。能起早睡晚。能忍饥受冻。方能勤于治生。而其原则总在少年早节欲。中年早断欲耳。如或不然。其因色败家者。固无足论。即知勤谨之人。未能节欲保身。亦足害事不浅。盖多欲则伤生。多病则废事。人能往。我不能往。人能为。我不能为。事事后人。即事事折本。故治生者。不可不节欲。
坤道尤不可不节欲
妇道无欲可节。只在清心。为最要事。幽闲贞静。女德也。心之不清。不但误夫。兼致疾病。乡间力作之女。四体疲乏。终日勤劳。上枕即眠。无暇他想。心不乱动。病亦不多。衣食稍足之妇。常与疾病相连。动称肝郁。不知所郁何事。特医者未便明言耳。且清心则气机调畅。血脉流通。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七七而天癸绝。既不及四十九岁。天癸早断者。清心之验也。经期既断。腑脏充盈。虽有疾病。亦无妨碍。否则自贻伊戚。非但误其夫也。细玩色念尤足伤身各条。可以知之。
妻必劝夫节欲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为妇者无不知之。夫多疾病。妻必受苦。夫或夭亡。其苦尤甚。男子疾病。无一不由于多欲。所谓伤生之事不一。而好色必死。今日恣情之乐。即日后致死之苦也。凡夫妇间。每因恩爱而不忍劝。又不明其害而不知劝。或博贤惠之名。任夫恣纵色欲。而不肯劝。或系刚愎成性。不听人言。因而不能劝。又复不敢劝。及至气血亏损。致病致死。己身独守空闺。举目一无依靠。悔既晚矣。为妇者。须以好色必死之害。时时劝诫其夫。笃守冬夏固精以顺天时。见冬夏尤须固精节内恪遵七日来复以安经脏。见谨守限制节谨避时日以守斋戒。不犯三忌以合天人。均见尤须谨避时日节内即使夫怒难遏。夫兴正浓。总须婉色和言。详为规劝。持之以不动。惕之以危言。期于见听而止。夫既见听。清心节欲。自身即有依靠。齐眉偕老。岂不美哉。且妇人怀孕三月。即宜断绝房事。生育自能容易。生子亦少伤痘。若将足月而犹犯房事者。必有产难。致丧性命。非专为男子保身。实妇人以此自救也。
此一则。为有子有女之父母所必读。
节欲须先清心
不但妇女以清心为上。男子亦何莫不然。大凡人之欲事。必先有欲心。而后欲事随之。先清其心。清其本也。清心之法。勤四体。则心有镇伏。勤职业。则心有专一。勤读书。则心有归宿。上床未能即睡。则将昼之所为。夜更思之。某事合宜。某事不合宜。某事如何而成。某事如何而败。推本穷源。细心理会。再则吟咏诗歌。以恬养其心。默数鼻息。以调和其心。自然沉沉睡去。夜间偶醒。则深思报应感召之理。如有鬼神在旁鉴察。以摄其心。则自有管束。早间一醒。即速披衣而起。不许片刻停留。些须依恋。此最足误人。不可不防。日间心或偶动。则速办别事。速思别事。心之为用也最灵。一两次管束之后。自能渐入规矩。不致走闪。始虽勉强。久则纯熟。淫书万不可看。淫语万不可听。淫事万不可想。即遇匪友强聒。狎言既说。过后不可再为深想。留于心目。总以斩钉截铁为要。此皆清心之大端也。心不清。则少年时。难以节欲。中年时难以断欲。此乃人生第一紧要极大关头。不可不勉强而力行之也。
节欲尤须淡意
淡意之诀。惟在远色二字。色能远。则意能淡矣。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人不能无色。特不可近而好之耳。近则好之。好则必浓。浓则必伤身毙命。故清心寡欲者。以淡为本。深信好色必死一言。而细推其理。细绎其故。考古证今。潜心体察。自知畏惧。即可约束。则自然远而避之耳。凡人之好色。为可乐也。不知可乐者在一时。可哭者在一世。深明可乐之事。即可哭之事。自然色心渐渐淡去。毒药置于美馔。知者万不敢尝。何也。深知其必死而此心淡也。总之人生世上。专以事业为重。浓于色欲。必致懒于事业。勤于事业。即可淡于色欲。得失成败枢机。不可不察也。淡之之功。其初甚难。须于难处力加持守。始终不移。方可一生得力受用。今立箴言三则以自制。一曰看得破。二曰忍得住。三曰拿得定。看得破者。确信好色必死之理也。忍得住者。临时力加持守之功也。拿得定者。凛遵始终不移之节也。能此者。方是真正英雄。可以办大事业。
节欲断欲以早为贵
笃守冬夏固精之理。见冬夏尤须固精条内恪遵七日来复之义见尤须谨守限制条内谨避斋戒。见尤须谨避时日条内不犯三忌。同上乃节欲之实也。色心不萌。见色念尤足伤身条内清淡自守。见先须清心尤须淡意两条内毫无欲事。乃断欲之实也。少年急宜早节欲。中年急宜早断欲。少年如已损伤。急宜断欲一年或二年以补其陷。中年体已觉衰。急宜断欲三年。以充其体。从此永无色事。自可得臻上寿。蒲传正知杭州。乡老李觉来谒。年已百岁。色泽光润。有同婴儿。蒲公问摄养之术。李觉曰。某术至简易。但绝欲早耳。张翠九十余。耳聪目明。尚能作画。人问之。答曰。平生无他能。惟欲心淡。欲事节耳。包宏斋年八十八岁。拜登枢密。精神老健。首相某意其必有摄养之术。问之。包宏斋曰。予有一服丸子药。乃不传秘方。首相某欣然叩之。答曰。幸吃了五十年独睡丸。盖三十八岁而即断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