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27600000011

第11章

述曰。世亲云此为第二段释疑也。于中有三。一者于本宗上生疑。谓前说无有法发菩提心者。是则菩萨既无亦应无菩萨可成菩提。若无众生者教化谁令入于涅槃。若无菩萨者谁庄严净土耶。二者因此破疑而起说菩萨不见彼是众生不见存我为菩萨等者。是则如来不见故名为无众生等。为实无众生等故佛不见耶。三者有疑云。向说心住颠倒。若如是福德亦是颠倒。若是颠倒何名善法。为此疑故。如经若有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等。就初有三疑。一者若无菩萨诸佛亦不成菩提。二者若无众生亦不入涅槃。三者若无菩萨亦无严净佛国土。此则释初两疑。于中初标次释。此初也。此意云。若菩萨执云我得菩提有异众生可度即不名菩萨。以有我人等故。若尔者如何能得菩提。能令众生入涅槃耶。谓有假众生。譬如幻人为幻人说法故。谓有五蕴和合假众生故令得无余涅槃。无如所执实众生故不见有众生而灭度也。谓有假菩萨而求证故诸佛得菩提。而无所执实菩提故亦无菩萨也。故涅槃经十三云。五阴和合称言某甲。凡夫之人谓为实有称言某甲。有智之人解阴无有某甲名字离阴亦无有某甲名字也。

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述曰。此第二释也。无有法名为菩萨者。谓若有其实法。以法成其众生故可名菩萨。法既无有其实。亦无所成菩萨也。佛说一切法无我人等者。证真时达无我理。不见有人法二执故是为菩萨也。无著云。上来譬如人身妙大身等示入证道。此为第二明离慢。谓地前言我能修行等而障不住道。入地已去证达法界二空平等。分别我法一切都亡。永无我能之慢故云离慢也。论云若菩萨有众生念则不得妙身大身故。于中妙身者。谓至得身成就身得毕竟转依故。大身者一切众生身摄身故。子云转依者即谓所得菩提涅槃。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述曰。世亲云此破疑也。谓有疑曰。若无菩萨者不应严净佛土也。于中有二。初标次释。此初也。此意云如欲严净佛土必须严净自心。听经学慧证法真理蠲除二障。内心净故外土亦净。所以蠡髻见净舍利睹秽。但由内心有其垢净不同。外土亦有净秽两异也。故若严净佛土者。先除我法二执。我法分别亡故内具庄严外住七宝若言我当庄严者。是则我执未亡不名菩萨也。故论云智习唯识通也。又无垢称云心净故等。又云忍辱持戒等十善道等是菩萨净土也。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述曰。此第二释中有二。初明无相是真庄严。次明达理是真菩萨。此初也。如来说庄严者谓无相之庄严。即非庄严者非有相之庄严。是名庄严者是真实庄严也。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述曰。此第二文也。谓若菩萨达我法空证无我理。是真菩萨亦真庄严。若有我法本非菩萨亦非庄严也。无著云。自此已下皆求佛地。谓从此已下讫至经末。差别之中是第十八。住处之中是第六究竟住处。三地之中是第三佛地也。于中有六。一者国土净具足。如经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等。二者无上见智具足。如经如来有肉眼不等。三者随形好身具足。如经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四者相身具足。如经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五者语具足。如经汝勿谓如来作是念等。六者心具足。如经颇有众生于未来世等。此为初也。此意云。谓诸菩萨于前十地修行圆满。断除人法二执。成就菩提法身。名为国土净具足。于中文科为四。一者为国土净具足三摩钵帝故。如经若菩萨作是言等。二者为断彼故安立第一义。如经如来说庄严等。三者为二种无我故。如经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四者为于彼二种无我中二种正觉故。如经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此等云何显示。若言我成就即为人我取庄严国土者是法我取。此非菩萨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述曰。世亲云此破第二疑也。谓有疑曰。前说菩萨不见彼是众生不见我为菩萨不见清净佛国者。何以故。为诸法无故不见。为诸佛自不见耶。今此之文有其二。初明佛有能见故说五种眼。次如恒沙中已下明有所见。前中五眼即为五段。一一中初佛问次善现答。此初明有肉眼也。无著云自下第二为无上见智净具足故。于中文有其三。初明为无上见净具足故说佛有五眼。次如恒河中下明为无上智净具足故说佛知众生心。后若有人满下明为福自在具足故。初中五眼为五段。如前可知也。谓外有疑。向说以无分别智内证真理是真庄严。于诸外相证真理时都不见故。谓佛唯有慧眼观理无余眼也。为释此故说佛有五眼也。论意如此。又论云于中略说有四种眼。谓色摄第一义谛摄世谛摄。一切种一切应知摄。色摄复有二种。谓法果修果。此为五眼粗境界故。是初色摄。解云肉天二眼色根为性。谓净色四大所造或异熟长养说名肉眼。此谓法果也。此通余界及四禅。若修禅除拥而得者此谓修果也。唯四禅地有。谓于诸色内外两边里表上下皆悉能见也。论云第一义智力故世智不颠倒转。是故第一义谛摄在先。于中为人说法。若彼法为彼人施设。此智说名法眼者。谓要慧眼观理故。法眼知机说法得不颠倒为人说也。此意云所诠能诠观理观事观理知机如次慧法眼也。论云一切应知中一切种无功用智说名佛眼。龙树菩萨说约人差别。谓在凡夫名肉天眼。在二乘名慧眼。在菩萨名法眼。在如来名佛眼。此亦无妨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述曰。此明有后四眼也释义如上。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述曰。世亲云。上来说如来有五眼明有能见自下明知众生种种差别亦显有所见谓虽无遍计所执实众生而可度可见。非无因缘假众生而可见也。虽无作用缘。而有功能缘可得故。谓于因果之上不见彼所执实人法得。故名众生及国土空。非佛无眼而不见。亦非实无众生可见。有彼因缘颠倒虚妄假法故。就此之中文有其五。初佛问恒沙。次善现答是沙。次寄恒沙为喻问。次善现答甚多。第五佛广成。此初也。无著云。上来为应知中证故安立见。为教彼彼众生寂静心故安立智者。谓以肉天眼为其前导故。而起慧法眼观理知机为他说法故也。前说为见净者显证故。今说为智净者显教授故。谓众生中若有贪心无贪心等。如来悉观知而教授之令舍染进善也。言所有沙佛说是沙不者。谓于因缘沙中佛说为所执实沙不。问意如此也。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述曰。此第二答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述曰。此第三寄沙喻多也。谓此且举少分。谈实众生无有边限。非只如尔许沙也。

甚多世尊。

述曰。此第四文也。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述曰。此第五如来成。于中初标次释。此初也。若干种心者。谓六识差别颠倒心诸虚妄心皆颠倒故。以离实念故说名颠倒。离实念者。谓远离四念处故名不住彼实智。如是等心如来悉知也。无著云若干种心者应知有二种。谓染及净即是共欲心离欲心等。记如是等众生心如来知故。并教令断恶起善名为智净故。论云为教彼彼众生寂静心故安立智也。

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述曰。此释中初明颠倒心非真住。次显虚妄之相。此初也。如来说诸心住者谓虚妄心。皆为非心者谓非真住心。住四念处名真住故。住真如理名真住故。是名为心者谓是虚妄颠倒心也。无著云。此智净中说心住即非心住。如是见净中何故不说眼则非眼耶。以一住处故见智净后安立第一义故初亦得成就。子云凡夫之心初妄后可成真故。于智净中说心住非心住。佛眼一得已去圆满更无初后转异故。不说眼即非眼也。其论文难晓也。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述曰。世亲云此示彼相续颠倒也。谓以过去未来故不可得。现在心虚妄分别故不可得。如是示彼心住颠倒诸识虚妄。以世观故。无著云。过去未来已灭未生故现在者第一义故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述曰。世亲释云此为第二段疑第三文也。谓复有疑。向说心住颠倒。若如是福德亦是颠倒若是颠倒何名善法。为断此疑故。示现心住虽颠倒所行福德非也。以是佛智根本故。由行施时不著自身等但求无上菩提。所以功德甚多也此中初佛问。次善现答。后如来成。此初也。谓若将七宝等施。为求般若听闻修学。当成佛故其福甚多也。无著云。此即无上见智净中第三为福自在具足故也。谓若为般若行施等故福法成满也。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述曰。此第二答也。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述曰。此第三如来成也。若福德有实者。谓说若为般若故行施。如为自体故行施。实有者佛则不说为得福多也。以三事体空行施不同著果报等行施故。如来说福多也以此准知。前以财命等施校量不及受持此经者。谓不能亡相故不求菩提故也。谓若舍身命之时。但于少少饥饿众生有益非能广利。若持般若者。当得成佛济利甚多故功德胜也。若横望言之舍身极苦。望竖说者不及持经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述曰。世亲云。上来破于本处生疑竟。自下第二有四疑。展转释疑故生也。此为大段第三破疑显是展转中第一大段也。于中文三。一者以相好身为佛疑。二者汝勿谓下疑佛有说。三者颇有众生下疑无人信。此为初也。谓疑曰若诸佛以无为法得名。云何诸佛成就八十种好三十二相而名为佛耶。解云此于前说云如来者即诸法真如以生疑也。就此之中有二。初破于色身生疑。次破于相好生疑前中复二。初佛问次善现答。此初也。问意云法身真佛可以作报身形好而见不。又可圆光一寻等随好色身以见法身佛不。无著云。此第三为随形好身具足故。问意云。佛随机故而有报化随好之色身。真理法亦有色性无差别之好。今问法身可差别之形好以见不。为令众生内证法身圆满故外得形好之身具足。故有此文也。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

述曰。此第二答中初标次释。此初也。

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述曰。此释也。如来说具足色身者。谓报化随好之身。即非具足色身者。非是法性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者。是名报化身也。无著云。随机现形有报化之形好。内证无相而有法身之好色性。由内证法性色身故。外具形好之身皆得圆满。然形好之身即非法性之具足色身也。谓法身犹如虚空。虽无形相而于镜中现虚涣影像。法身亦尔。虽无形相而于镜智现报化身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述曰。世亲云。此第二破于相好生疑也。于中初问次答。此初也。问意云。可以三十二相见法身无相佛不。无著云。此第四为相身具足故。问意云。佛有三身。谓法身报化身。然报化身有三十二差别之相。法身亦有无差别法性之相。今问法身可以差别之相好以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述曰。此第二答中初标也。

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述曰。此第二释也。世亲云。如来非诸相具足者。谓差别三十二相也。即非具足者。非法身无差别相具足也。是名诸相具足者。是外形相也。无著云。法身虽无形相而有法性之相。谓理媚曰相也。于外化中亦有形相。为令众生得此种圆满故。谓内证真理无相之相故。而外具有相之相也。然有相之相即非无相之相。是名诸相具足也。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

述曰。世亲云此第三段疑第二文也。谓有疑曰。若如来具足色身成就不可得见。若相成就不可得见。云何如来说法耶。为破此疑故也。于中初敕勿怀疑。次人言谤佛。后总结成。此初也。佛告善现云。汝勿谓法身如来作是念言我当有所说。法身佛本无有念亦无有所说故。无著云此第五为语具足故。谓化报随机而有言说。法身幽寂无说无形。内证无言理外能为他说。为令得此故言为语具足故也。

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述曰。此第二文也。谓若有法身有所说法者。即谤法佛也。寂寞无言故。问若尔者何故前言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耶。答彼推功归本故。要内证真说于外可能说。所以唤法身无说。是真说也问何故楞伽经云。法身说离相离言法。报身说十地法六波罗蜜法。化身说三乘法耶。准此法身亦说故。答说有二种。一者起作说谓有说说也。二者无起作说谓无说说。前是报化后即法身。彼据不说之说。此约有说之说故不相违。云何法身为不说说。谓由众生证达理故了解一切名法身说。如闻说法而了达故名之为说也。犹如有人若语若不语令他解了名说法也。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述曰。此第三结也。说法者者谓总举说法也。无法可说者。谓真理中无有少法可说也。谓要达遍计所执空无而说。是名说法也。若执真如为实无说即非说法也。无著云。报化有说法身无说。若言法身有说如报化者。即为谤法佛也。

同类推荐
  • 宋人轶事汇编

    宋人轶事汇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Patrician

    The Patrici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净土决

    净土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效力篇

    效力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这个冥神很可爱

    这个冥神很可爱

    当许默穿越到了九霄大陆,却发现他竟然……
  • 千雪魔侣

    千雪魔侣

    末日天下,群雄争霸。九天九州.八阵星移。神墓遍布,魔鬼乱世。攻墓不盗,破享攻成。在这个神魔大陆,有这一对魔侣,看他/她们如何君临天下!魔又如何?妖又如何?神挡杀人,佛挡杀佛!——千雪凌峰
  • 在爱情中你睡醒了吗

    在爱情中你睡醒了吗

    女主人公是一个有着很高目标的人她渴望一段唯美的爱情她的目标是向戚哥那样做一名女强人她总是想象着自己的爱情是如何如何的美好喜欢用一些名言警句告诫自己应有这样爱情
  • 创世假骑

    创世假骑

    穿越多重世界,连接所有,破坏一切,一切尽在起点中文网。
  • 玩美人生

    玩美人生

    清纯可爱的学生妹,性感成熟的大御姐,还有制服诱惑的警花……“恭喜宿主开启任务:攻略江孟茜(一)。”“任务要求:在江孟茜不反抗的情况下,摸她的胸。”“任务奖励:宗师级格斗技巧。”“时限要求:一个月之内”系统,你还我节操!……苏凌一脸正直的样子:“能摸摸你的胸吗?”
  • tfboys之对不起,我爱你

    tfboys之对不起,我爱你

    多年以后,我们坐在院子里,看着儿孙满堂,对着他们讲我们的故事。不时看向彼此,相视一笑,如此,甚好。
  • 贵族校园之倾心绝世恋

    贵族校园之倾心绝世恋

    这是一本青春校园文,本书可长可短,最后是一篇复仇文
  • 符录神师

    符录神师

    符术师是华夏大国自古流传下来的神秘职业,不仅抵御着华夏大陆各大妖族、魔族的侵袭,还时刻守护着华夏大陆不受周边其他种族的入侵。虽然现代科技发达,妖魔一族没落,但仍然有一些强大的存在时刻影响着大陆的安危,大陆发生的人口失踪案,大部分都是妖魔残孽所做;在周边国家,也有其他种类的威胁,而且还存在半人半妖血统混在人群之中。
  • 要在世上撒点野:拒绝平凡

    要在世上撒点野:拒绝平凡

    人生在世,若没有撒过一点野,就像美食家一辈子没尝过变态辣,终究少了一点滋味……本书是哈尔滨出版社为广大女性读者带来的宝典,是新时代女性不可错过的一本书。书中提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它们和人们传统的认知有所区别,不是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它们颠覆了传统中应该颠覆的陈旧观念,打破了一切令你感到不甚愉快的陈规,让你置身反转的世界,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要在世上撒点野——拒绝平凡》旨在让你跳出思维的禁锢,撒一点野,拒绝平凡的人生。
  • 万界霸皇

    万界霸皇

    武者一怒山河震,王者一怒天地惊,皇者一怒苍生灭。玄幻界主女婿,第一青年高手林逸,骤然陨落。莫欺少年穷,莫道少年傻,林逸一朝重生,天赋冠绝天下,得无上道统,修逆天神通,万界无敌。斩强者,灭王者,诛皇者,敢将岳父拉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