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72200000010

第10章

镕。帅真定。自称赵王。一日。携诸子入东院。访从谂禅师。值师坐禅不起。镕礼拜讫。师以手拍膝云。会么。王曰。不会。师云。自小持斋今已老。见人无力下禅床。王尢加敬重。翌日。王命客。将传请。师下禅床接之。侍者曰。和尚昨见大王来。不下禅床。今将军来。为甚么却下禅床。师曰。非汝所知。这里下等人来。出山门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上等人来禅床上接。不可唤大王作中下等人。恐屈大王也。客将传语。王闻欢喜。即请师入内供养。师既届城门。阖城威仪迎之入内。师才下宝辇。王乃设拜。请师。上殿。正位而坐。是日斋筵将罢。各问佛法。师运慈悲。一一开悟。王赞师像曰。碧溪之月。青镜中头。我师化我。天下赵州。

昔北齐文宣帝。尝谒僧稠禅师。稠坐不起迎。侍者劝迎。稠曰。昔优填王。每至问询宾头卢尊者。尊者不下床迎。后为佞臣谗。王怀恶心来。尊者知。起迎七步。七日后。王失国位。吾今虽寡德。冀帝获福耳。宣帝俄受臣谮。帝衔之。将复入寺。按其不敬诛之稠冥知之。五更独出寺十余里候之。须臾帝至。怪问其故。稠曰。恐身血不净。秽污伽蓝。远来就刃耳。帝悚然悔谢。谓尚书令杨遵彦曰。朕不明。几妄黩圣师。帝乃躬负稠身还寺。稠罄折不受。帝曰。弟子负师。遍天下未足谢愆(云云)。因问曰。弟子前身作何等。稠曰。作罗刹王。是以今犹好杀盖余习耳。稠即以盘水咒之。命帝临观。见自形正罗刹状。仍有群罗刹随之。帝大惊。从受菩萨戒。自是绝荤。终日坐禅礼佛行道如旋风焉(出通载并高僧传)。

宋太祖

北山录并欧阳外传疏

建隆元年正月,受周恭帝禅,诏以是年二月十六日圣诞,为长春节,普度童行八千人,十二月诏于广陵战地,造寺曰建隆,赐田四顷(出年录)。

初太祖目击周世宗,镕范镇州大悲菩萨像铸钱,太祖密访麻衣和尚,问曰:自古有毁佛天子乎?麻曰:何必问古,请以柴官家,目击可验(世宗姓柴。讳荣。太祖圣后柴世兄之子也。太祖养为子。封晋王。即帝位。在位六年。寿三十九殂)。又问不知天下何日定?麻曰:甲子将大定。因问古天子毁佛法,与大周何如?麻曰:魏太武毁寺,焚经像,坑沙门,故父子不得其死。周武帝毁佛寺,籍僧归民,未五年,遽萦风疹,北伐,年三十六崩于乘舆,国亦寻灭。唐武宗毁天下佛寺,在位六年,年三十二,神器再传,而黄巢群盗并起。太祖曰:天下久厌兵,毁佛法非社稷福,奈何?麻曰:白气已兆,不逾数月,至申辰,当有圣帝大兴,兴则佛法赖之亦兴,传世无穷,请太尉默记之。及即位,屡建佛寺,岁度僧人,二年圣诞日,京师及诸郡县,咸令有德沙门升座祝圣,永为常准。三年诏,每岁试童行通妙法华经者,祠部给牒披剃。若特诏疏恩。如建隆。太平。兴国。普度僧尼。不限此例也。乾德四年,诏遣僧百人,往西域求经。开宝元年九月,诏成都府,造金银字藏经,各一藏,敕兵部刘熙古监视。五年,敕雕佛经版印一藏。计一十三万版,帝自用兵平列国前后造金银字,经数藏(出稽古略)。

八年,上自洛阳回京,手书金刚经,常自读诵,赵普因奏事见之,上曰:不欲甲胄之士知之,但言常读兵书,可也。

太宗

国朝会要并统纪

太平兴国元年,敕普度天下童子。三年,敕沙门赞宁,修僧史,四月敕往明州阿育王山,迎真身舍利塔,入禁中供养。得舍利一颗。造浮图十一级。下作天宫以葬之。五年,敕造万尊金铜文殊菩萨像,及普贤像高二丈。七年,诏立译经传法院于东京,如唐故事,宰辅为译经润文,设官分职,西天中印土惹烂陀罗国,密林寺,天息灾、与法天、施护,译经,帝制前序。诏普度天下童行为僧,不限有司常制,自即位至八年,度一十七万余人。敕天下诸路,皆立戒坛,凡九十七所。敕江宁府长干寺曰天禧,塔曰圣感,帝注四十二章经,入藏颁行(真宗之世,西域盛贡梵典,度僧二十四万人)。

真宗(太宗第三子)

稽古略

咸平四年。天竺三藏法师法贤。进新译经。帝制序。五年。西天三藏法师施护。译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帝制继圣教序。祥符二年。公主。太宗第七女。生不茹荤。恳求出家。赐名清裕。号报恩慈正觉大师。建崇真资圣禅院安之。帝赐译经院。修心偈曰。初祖安心在少林。不传经教但传心。后人若悟真如性。密印由来妙理深(出明理正宗记)。

诏天下立放生池。

仁宗

郑景重家集

帝常顶玉冠,冠上琢观音像,左右以玉重,请易之。帝曰:三公百官,揖于下者,皆天下英贤,岂朕所敢当,特君臣之分,不得不尔,朕冠此冠,将令回礼于大士也。嘉祐三年,契嵩禅师进正宗记二十卷,辅教编三卷,定祖图等书。帝览其书,至谋道不谋名,为法不为身,叹爱其诚,赐其书入藏(出僧宝传宸奎阁)。

英宗(仁宗之兄)

出统纪

治平二年,敕大相国寺,造三朝御制佛牙赞碑。翰林学士王圭撰文,太宗赞曰:功成积劫印文端,不是南山得恐难;眼睹数重金色润,手擎一片玉光寒。炼时百火精神透,藏处千年莹采完;定果熏修真秘密,正心莫作等闲看。真宗赞曰:西方大圣号迦文,接物垂慈世所尊;常愿进修增妙果,庶期饶益富黎元。仁宗赞曰:三王掩质皆归土,五帝潜形已化尘;夫子域中夸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埋躯秪见遗空冢,何处将身示后人;唯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那吒太子送佛牙与南山宣律师)。神宗。英宗子。诏中使梁从政。辟汴京。相国寺。六十四院。为二禅八律。起自元丰庚申。成是壬戌之秋。

徽宗

出南渡中兴小历并普灯

崇宁元年,敕书一件,应天下旧来名德僧为众师法。未曾谥名者,仰所属勘会闻奏谥给师号,诏天下军州,创崇宁寺,又改额曰:天崇寺,至高宗改报恩寺,光孝追崇严荐崇宁三年。敕迎相国寺,释迦如来牙,入内供养。隔水晶匣,舍利出如雨点,因制赞曰:大哉释迦文,虚空等一尘;有求皆赴感,无刹不分身。玉莹千轮在,金刚百炼新;我今恭敬礼,普愿济群伦。

孝宗

稽古略

隆兴元年。诏蒋山禅师了明住径山。明嗣大慧杲禅师。时杨和王敬之。舍苏州庄田。岁入二万斛。径山因是丰足增益(出明禅师行业碑)。

淳熙二年。夏六月一日。宣若讷禅师入对内观堂。帝曰。近看宝积经。其文何广。讷曰。华严。般若。宝积。涅槃。皆为大机说法。文长义广。帝曰。楞严深造渊微。何故说得如此好。又说得如此澜翻。讷曰。佛乃识达本源者也。从体起用。以无尽藏三昧。说默一如。中使奏未时。讷退。光宗绍熙初。帝居重华宫。许讷肩舆出入。注金刚般若经。进呈。光宗御制赞文。淳熙七年秋。帝召明州雪窦寺禅师宝印入对选德殿。帝曰。今时士大夫。学孔子者多。只工文字语言。不见夫子之道。不谈夫子之心。唯释氏不以文字教人。直指心源。顿令悟入。不乱于生死之际。此为殊胜。印曰。非独后世学者。不见夫子之心。当其孔门颜子。号为具体。尽平生力量。只道得个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如有所立卓尔。竟捉摸未着。而圣人分明八字打开。向诸弟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以此观之。圣人未尝回避诸弟子。而诸弟子自蹉过了。淳熙八年。御制论原道(略目)。朕观韩愈原道。言佛老之相混。三教之相绌。未有能辨之者。但文烦而理迂。揆圣人之用心。则未昭然。何则释氏专穷性命。弃外形骸。不著名相而于世事。了不相关。又何与礼乐仁义哉。然尚犹立戒曰。不杀。不淫。不盗。不饮酒。不妄语。夫不杀仁也。不淫礼也。不盗义也。不饮酒智也。不妄语信也。如此与仲尼何远乎。从容中道。圣人也。圣人所为。孰非礼乐。孰非仁义。又乌得而名焉。譬如天地运行。阴阳循环之无端。岂有意春夏秋冬之别哉。此世人强名之耳。亦犹仁义礼乐之别。圣人所以设教治世。不得不然也。因其强名。揆而求之则道也。道也者。仁义礼乐之宗也。仁义礼乐。固道之用也。杨雄谓老氏弃仁义灭礼乐。今迹老子之书。其所宝者三。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孔门曰。温良恭俭逊。(读避御讳)又曰。惟仁为大。老子之所谓慈。岂非仁之大者耶。曰不敢为天下先。岂非逊之大者耶。至其会道。则互相偏举。所贵者清净宁一。而与孔圣果相背驰乎。盖三教末流。昧者执之自为异耳。夫佛老绝念无为。修心身而已矣。孔子教以治天下者。特所施不同耳。譬犹耒耜而耕。机杼而织。后世徒纷纷而惑。固失其理。或曰。当如之何。去其惑哉。曰。以佛修心。以老治身。以儒治世。斯可也。唯圣人为能同之。不可不论也(出中兴治迹十三朝圣政录)。

吕蒙正(字圣功)

出武库

太宗淳化,真宗咸平间,两入相,封许国公,谥文穆。微时窭甚,尝谒人,有诗云:十谒朱扉九不开,满身风雪又归来;入门懒睹妻儿面,拨尽寒炉一夜灰。有僧怜,且奇之,给其食,弥月又尽。乃令就居房廊,随僧粥饭,遂得安心读书。获荐,僧复备装遣之,竟魁多士。后执政十年,郊祀俸给,皆不请,帝问其故?对以私恩未报。帝诘之,以实对,帝曰:僧中有若人耶?以恩俸与寄食之寺,以酬宿德。公尝晨兴礼佛,祝曰:不信三宝者,愿勿生我家,愿子孙世世食禄,护持佛法。公之侄夷简,简之子公着,并封申公,皆知敬佛法(今世传饭后钟,不但谤僧,而且冤屈吕公不少。竹窗。二笔云。诬枉贤者。则成口业。而世所传。出野史戏文中。不足信也)。

杨亿

出东都并普灯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婚宠,娇妻来袭

    婚宠,娇妻来袭

    她,襁褓之间突遭家庭变故,跟随母亲离开故里;他,才华横溢,却在家长的逼迫下娶了一个母夜叉为妻。在时间的流逝中,在命运的安排下,他们相遇在一起。他们一起走过非典,走过2000年,可最终,爱情却还是败给了现实!
  • 紫月啸天

    紫月啸天

    同是穿越,为什么别人的是人,叶天却是兽?同是修真,为什么别人花一年,叶天却是要花十年?同是渡劫,为什么别人的是千里,叶天却是万里?默望苍穹,叶天没有抱怨,只因为,生存,本就无道理!
  •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

    全面阐述了舆论监督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在目标、理念和实践意义方面与正义精神的高度一致性;分析了舆论监督作为现代社会的政治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论述了舆论监督之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义;揭示了舆论监督对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评价体系以及在价值传播系统中的作用;通过中西方舆论监督比较、舆论监督案例评析,试图解析舆论监督在促进中国法制建设、推进民主化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探索舆论监督方法的规范化、合法化,从而寻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监督模式,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法制体系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 销售精英在宋朝

    销售精英在宋朝

    销售精英宋朝生,是虫是龙自分明。有朝一日得风云,五湖四海皆太平!
  • 仙侠谭

    仙侠谭

    三百年前,天界第一神将伏魔星君莫生,受天尊之命,前往鬼渊诛杀入侵凡界试图盗取九神鼎的鬼王帝世,却不料与帝世大战九天九夜,不但没有分出胜负,反而互相欣赏,称兄道弟。天尊震怒,求助盘古大神,盘古大神出面,镇封三人,按照天界律法,当以抽其血,贬下凡界,经历三生三世轮回之苦。天尊为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整顿天界,更是施展神通,分身下界,创立‘轮回’组织,以用来监视惩戒莫生、帝世、离仙转生之人。
  • 原来乾隆

    原来乾隆

    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代天子,声名远播的乾隆帝似乎注定有着不平常的人生。身世之谜,生母之争,一世风流背后是怎样的挚爱?“十全天子”的文治武功是伟绩还是荒谬?谜团夹杂着正史,竟如层云,重重包裹。而究竟历史真相为何?隔着二百年的尘埃又该如何盖棺论定?本书作者以淡定客观的笔触,为我们剖画了一个真实而又多面化的乾隆。既非戏说,亦不避讳传奇,读来仿佛幽笪探秘,愈行景致愈妙。
  • Letters to Dead Authors

    Letters to Dead Autho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狂徒斩道

    狂徒斩道

    命运的捉弄,还是苍天的眷顾身患难以治愈之疾,肩扛无法追寻的身世之迷,但他从未放弃,他独自走上道途,一路披荆斩棘,为父母他九死一生,为兄弟他两列插刀,为宗门他赴汤蹈火,为爱情他孤注一掷,他筑金丹结元婴,他斩道途破虚空,可是当他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的时候,当他真正走入天道的时候,属于一个强者的世界才真正开始。
  • 后来我们都笑着遗忘

    后来我们都笑着遗忘

    原本是替闺蜜送情书的夏绿,在阴差阳错的情况下,被不可一世的乔磊看上,并拿下。如果不是那次邂逅,夏绿或许就不会发现男朋友劈腿自己,和闺蜜搞在一起。也是因为双重背叛的剧烈打击,夏绿彻底沦为了经常出入酒吧的不良少女。在一次机缘巧合中,突然出现的一个人把她从危机解救出来,等到第二天夏绿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孤身一人躺在上宾馆的床上,身上的衣服已经换成了浴袍。
  • 清明祭事

    清明祭事

    这是一篇系列文。主角陆涯是某公司小职员,这篇文写的是因为天天见鬼而与鬼与阴阳师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形态各异的鬼怪呈现出的新世界的大门,向陆涯敞开。当然分线有,主线也会有。(封面底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