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94500000111

第111章 戶政二十五鹽課四(6)

其轉運則皆自大清河泝流而上。大清河為濟水之支流。實汶水之故道也。由東平州戴村壩分洩汶河之水。西北至盧家村。與七里河會。古濟汶合流處也。北入東阿縣界。與三空橋五空橋水會合為一。是謂清河。謂之大清。因小清河得名也。北流經魚山南橋。迤邐東北入平陰肥城長清齊河縣境。又五十七里入歷城縣界。東逕馬家渡至雒口。有濼水入之。故亦名濼口。河北設有批驗所。有掣鹽廳。是為雒口關。又東經濟南府城陰。東北入濟陽齊東縣境。會淯河減水。河入青城縣界。又東至韋家口。入蒲臺縣界。東流經縣城北關。設有批驗所。是為蒲臺關。又東入利津縣界。至東關折而北。經永阜場豐國鎮。由牡蠣口入海。引商自場配鹽。築池裝船。先抵蒲關。由大使掣驗。濱樂分司稽查。再換撥船。逆流挽運。至雒口關。由大使掣驗。膠萊分司稽查。歸入鹽園。跨大清河兩岸。有順流通達四圍。建自明代。至今相沿。商鹽皆積於此。每年春秋兩季。鹽政親囗秤掣然。後分銷各引地。河南江南引地。謂之南運。引鹽由雒口運至東阿縣魚山南橋地方。卸地入園。易車陸運。至陽穀縣阿城鎮。豫省則自阿城裝船。由運河經壽張東平汶上。至濟甯之安居鎮。再由陸運。經金鄉至單縣之董家口。或至曹縣之劉家口渡黃。江省亦自阿城裝船。或由運河至魚臺縣之南陽鎮。轉湖車運。至碭山之李家口渡黃。或由運河至沛縣之夏鎮。轉湖車運。至蕭縣之管粥集渡黃。南運離場窵遠。理宜價貴銷暢。惟歸德八屬。地皆下溼。多出硝囗。民間刮淋。即成小鹽。豐沛六屬。又附近淮北海贛鹽場。私易充斥。故南運素稱滯岸。其本省腹地。東北兩面。灘池羅列。西北一帶。又與長蘆場地相近。向來緝私章程。北則於海豐余家港。撥駐守備一員。馬步兵百名。以杜蘆私。南則於兩省交界之大興鎮。添設沂郯海贛同知一員。撥駐千總一員。以杜淮私。中則於德州衛之桑園。派委衛弁兵丁。以查糧艘往來夾帶之私。故東鹽引額。與他處相等。而價廉課輕。以東省為。最自銀價翔貴。商人輸將。已非從容。歷次增價以資調劑。至嘉慶初年以後。帑利與河工遞增。而商力始形匱乏矣。先是帑本除完繳外。祇有本省撥船生息銀十九萬兩。又加賞借帑本銀五十萬兩。黃運兩河帑本銀五十萬兩。豫省料價帑本銀十萬兩。直隸水利帑本銀十萬兩。又撥船帑本銀四十萬兩。廟工帑本銀十萬兩。四女寺河工帑本銀十萬兩。共銀一百九十九萬兩。每年應交息銀二十一萬餘兩。較正課多增一倍。嘉慶十四年。因南河大工。加價二文。以助經費。計每年應交銀二十九萬餘兩。較正雜課又倍一倍。夫銷鹽祗有此數。而交納之款。有增無已。雖商人利獲三倍。亦不能不杼軸告空。或謂加價出之於民。於商何病。不知官鹽雖有定價。亦羈糜之而已。其實商民交易。仍計成本之輕重。為售價之乘除。即諺所謂定價活秤也。且價多銷少。亦物理之常。故於暢銷之時加斤加價。上下兩受其益。滯銷之時加斤加價。商民實兩受其病也。

由是交款難完。遞年積壓。嘉慶十七年。又議加價一文。以半文歸商。以半文彌補商欠。而商力愈不能支。當年課項不完。歸於次年帶徵。帶徵又不能完。歸於按年分限。或分十二限。或分二十限。遞年推展。迄未能依限清完。至道光元年。將河工加價奏明停徵。而商人積欠已至五百三十五萬餘兩矣。二三四年。因減去河工加價。商力稍紓。課額尚完。帑利仍多蒂欠。道光五年。因高堰大工。又議加價二文。此時銀價較貴。每年應交銀二十三萬餘兩。即所謂堰工加價也。奏明三年之後。以一半歸公報撥。一半歸商貼補積欠。其實三年之中。所完加價。不過一半。而正課雜款。因而拖欠者。又復不少。至道光七年。幾於全綱傾敗。不得不設法調劑。以積欠之多也。將五百三十餘萬兩并為一案。統俟堰工加價歸商後。漸次彌補。以帑息之重也。將帑本酌留銀一百二十九萬兩。常川生息。其餘銀七十萬兩。至道光十二年起限。分二十限拔繳。以折耗之大也。將南運每引加鹽二十五斤。北運每引加鹽二十斤。其嘉慶十七年歸補舊欠之半文加價。壹并歸商。以輕成本。以口岸之滯也。將南運之十三州縣。與票地利津壽光樂安霑化海豐臨胊六屬。免徵堰工加價。以敵私販。如此多方調劑。似宜日有起色。第核計商人應交之款。仍未見輕。不惟舊欠不能依限歸補。并現年應交帑利十七萬餘兩。亦難清完。於是將報撥之一文堰工加價。全數歸商。以貼補現年帑利。并將一分息銀。減去三釐。此道光十五年也。維時銀價日昂。以錢易銀。暗中虧折甚多。漸至臨胊等九州縣。票商倒乏。無人承充。不得不改為官運。前此欠款雖鉅。引票尚能勉強運完。至是則額引積壓。日積日多。十八年又議加價二文。二十三年將引票停二成。以八成作為正額。餘引停領。二十七年。又議引地加價二文。票地加價一文。十數年以來。兩次加價二成。減引三釐減息。終莫救其罷敝。引票各岸。相繼倒懸至二十餘處。此道光二十八年。所以有 欽差查辦之舉也。當時新舊積欠。統計八百餘萬兩。而十五年以後。所欠正雜課銀又九十餘萬兩。十九年以後。積引八十餘萬道。二十七八兩年。皆未奏銷。若不截清界限。勢難措手。於是將兩年奏銷。免其造報。積引停運。積欠停徵。以二十九年為始。改為先課後鹽。除有商辦運之州縣。勿庸更張外。其無商之德州冠縣莘縣臨清鄆城金鄉城武滕縣壽張朝城德州衛觀城范縣引地十四處。及票地罷乏之日照莒州沂水利津濰縣昌樂六處。改歸官辦。南運懸岸之歸德府七屬暫行委員辦理。勿論官運商運。皆於領引時。將正雜交清。不准絲毫蒂欠。甲運之鹽。即於甲年奏銷。與新舊積欠。另行籌款抵補。

查有每引商捐釐頭二錢。以一錢貼補現年帑利。以一錢抵完新欠課項。又面封公費項下。可節省銀二萬五千兩。提出二萬兩。歸補歷年積欠。以五千兩存庫。備完參商無囗之款。面封與釐頭。本係私款。緣散商領引。皆由綱商查驗加戳。然後呈堂用印。於當面封發時。每引交銀二錢三分。以為一切辦公之需。故謂之面封公費。釐頭一項。原於莒日參商欠款無囗。公議於運鹽到雒口時。按引捐釐。彌補前欠。謂之拔取進關釐額。欠完即止。嗣因公費不敷。即將此項。於領引時一并捐交。每引二錢。故亦謂之商捐。不敷公費。屢經官商揭控。查訊實係公捐公用。並非勒派肥己。惟內有餽送鹽官節壽鋪墊。未免浮濫。將受收之鹽政運使。革職罰賠。故兩項酌提歸公也。堰工加價一項。仍照案彌補。帑利舊欠。惟原定交額稍重。每引減去一錢。交銀二錢五分。將十八年二文加價。減去一文。以便民食。從前引鹽雖有定斤。然暗中夾帶。多至六七十斤不等。此時明定章程。每引加鹽七十斤。以歸畫一。經此次查辦之後。引則加輕。若遇時和年豐。當可年清年款。乃至咸豐三四年間。即值捻匪滋事。引地被擾。南運各處。幾於片引不行。奏銷則展緩矣。而正課拖欠愈多。引票壅滯愈甚。商捐釐頭。亦於咸豐十年奏明停緩。八年再行起徵。至同治三年。共計未運積引一百三十餘萬道。分為八年帶銷。南運口岸。從新委員整頓。亦未見有成效。當時引地多匪。永阜場亦被潮災。毫無可乘之機。又議提撥道光十八年一文加價。解充京餉。每年加徵銀七萬餘兩。在議者原以京餉為急。第恐因此致敝。得不償失。所以商捐釐頭。已屆限起徵。又經停緩也。現在奏銷。報至同治四年。引四十萬五百道。徵正課銀九萬八千一百五十四兩零。票四兩零。票商額運票十一萬二千九百七張。徵正課銀二萬四千八百十二兩零。民運額餘票三萬九百十五張。未減二成額攤。徵銀五千四百十九兩零。皆不能全完。餘票空領空繳而已。十數年以來。積欠不知又有幾許。引地現已肅清。振淹導滯。當存乎其人矣。夫東鹽行票之州縣。與行引之州縣相等。而票額僅及引額三分之一。此票商所以易於引商也。自交款遞加。遂致引票皆困。故按籍稽欠。河工帑息居其八。正課雜課各居其一耳。迨受病既深。然後調劑於加斤加價。提私濟公。此皆揚湯止沸。莫能為釜底抽薪之計。蓋商課例無豁免。不敢議蠲。支銷歲有常經。不敢議減。亦無可如何者也。然鹽志載明萬歷間甘德夫之治東運也。當極罷之時。水旱頻仍。前後八年。不但新舊欠課全完。且賑囗丁者數萬金。濬清河者數萬金。人皆詫為神異。究其致治之由。惟以無欲為主。凡商人一絲一粒之餽。不入運署。由是貪者廉。侈者儉。官商一體。惟正供是急。故人竭蹶而不足者。彼獨從容而有餘。東商交款。固稍重矣。若盡裁去上下浮費。第納惟正之供。尚不至竭澤而漁。安得人人如甘德夫者。與之論鹽法哉。

遵籌山東鹽務酌議先課後鹽章程疏道光二十九年 欽差大臣

竊查東省商散引碎。辦理拮据。前已將疲敝情形。相沿積獘。體查明確。酌議除獘緝私各條。於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具奏在案。茲復督同隨帶司員及委員等。博訪囗諮。並查據各州縣切實稟覆。臣等公同商酌。擇善以從。期於救獘扶偏。仰副我  皇上整飭鹺綱之至意。伏思東省鹽務。受獘已甚。以致額引積滯。奏銷遞展。上而 國課有礙。下而商累日深。當此力求變通。惟有於恤商之中籌先課之法。庶帑項稍有把握。而額引不至虛懸。一月以來。確查遠近地方。綜覈古今成法。如課歸地丁攤徵。係雍正七年以後辦理成案。東省惟行之安邱等濱海十八州縣。此外山河間阻。西南引地。距場各千有餘里。販運不前。若按畝攤徵。賦有加增。民皆淡食。設遇偏災。又不能不隨正供蠲緩。且各商積欠帑利。更復無所歸著。至就場收稅。其法始於劉晏。近年淮北票鹽設局驗貲。即參用其意。惟淮北河湖水運。節節可通。東省則水陸俱艱。運本數倍。若行票課。招商恐至無人。未便過事更張。惟就商運之外參以官運。臣等通盤籌畫。除安邱等十八州縣。向係課歸地丁。臨胊等九州縣。已歸官辦。及商辦之票地引地裕如各州縣不計外。其商運尚能行銷之泰安等十州縣。參懸僅止一萬九千餘引。已飭運司先就本邑殷商融帶。一面招募接充。以免懸額。其商力疲乏。多半參革之德州冠縣莘縣臨清鄆城金鄉城武滕縣朝城德州衛。以及全引俱懸。無人舂運之菏澤觀城范縣等十四處。並濱海票地。而為通綱藩衛。現在商辦實形竭蹶之日照莒州沂水利津濰縣昌樂等六處。必當量為變通。查道光十七年。臨胊等九州縣。因商累不能承運。改為官辦。十餘年來。該員等應交課款。既無虧缺。而於應辦公事。亦無貽誤。其鹽務與地方交代。向有定章。各清各款。不相牽涉。似可倣照辦理。即將德州等二十州縣衛。統改官辦。至河南之商邱等九州縣。內惟甯陵一處。無誤課款。餘則或銷不足額。或課已全懸。疲敝異常。若另行招商。一時難得其人。臣等再三熟商。惟有委員專辦。應由臣徐澤醇督同運司遴委明白曉事之員。前往董率妥辦。並責成引岸地方官。加意巡緝。查東綱應完正雜各款。歷係甲運乙銷。先鹽後課。迨道光二十四年奏銷。本應二十五年十一月奏報。因潮災案內。奏准推展一年。竟變為甲運丙銷。商人視正雜課為可緩。輾轉騰挪。得遂其拖延之計。加以銀價增昂。動即藉口賠累。雖參革追比。懸課終未能全完。現經臣等奏請將浮費各加裁汰。商力已覺稍紓。至每引鹽包。額定二百四十五斤。而商人惟利是圖。往往賄通場役。加重至三百餘斤然。暗增而多虛糜。何如明定而得實惠。臣等酌擬每引加鹽七十五斤。此外不得再有私添。以示限制。今該商等成本既輕。獲利較厚。所有臣等酌定先課後鹽之處。劄飭該運司詢明各商。僉稱情願。並取具各商甘結。加具印結。送呈附卷。查先課之法。

同类推荐
  • LYSIS

    LYS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Flame and Shadow

    Flame and Shado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楼梦

    青楼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婆罗岸全传

    婆罗岸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解老

    解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黄河的秘密

    黄河的秘密

    黄老祖守护黄河进一千五百年,于是便将秘密传与下一代,此时黄先守护秘密已经30多年,却将昆仑镜给了黄强,之后黑道抢劫,珠宝行被盗,考古探险之旅,却引起了一场仙,人大战。
  • 开店必赚72招

    开店必赚72招

    如果你是一个已经厌倦了朝九晚五生活的上班族,不妨开店去! 如果你是一个已经不想再做上下级之间“夹心饼干”的部门经理,不妨开店去!如果你是一个刚走向社会,但早就有创业志向的大学毕业生,不妨开店去!如果你是一个赋闲在家,但仍雄心不减当年的退休者,不妨开店去!如果你是一个没有任何阅历,且求职无门的失意者,同样,不妨开店去!
  • 轮神回通

    轮神回通

    作品介绍。。。这。。。想不出来啊!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扯到你想哭的小说,呵呵。
  • 成大事者思维101技巧

    成大事者思维101技巧

    我们人之所以成为人,我们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们自身的思想。为什么我们会说思路决定出路呢?因为我们不成功,大多数不是因为能力不够,也不是因为努力不够,而是因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偏差。所以他无论如何努力,只要思路得不到改变,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人,有的人大有作为,而有的人却一生碌碌无为,到底是什么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呢?是身高吗,长相吗,体重吗,家庭背景吗,学历吗,认真思考回答都是否定的。
  • 三本主义:引领中国式管理

    三本主义:引领中国式管理

    本书探讨三本主义引领中国式管理,对于解决中国企业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时,采取的策略和手段都一一做了细致深入的论述。
  • 不忍看你那么幸福

    不忍看你那么幸福

    你那么幸福,可不可以匀出一些来给我?少一些也可。
  • 神印记

    神印记

    没有武脉的支族少年,识海意外融入一枚太古神印,从此鲤鱼跃龙门,踏上传奇的修行之路!
  • 凰定天下倾世女皇

    凰定天下倾世女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他说:待我城破之日,红妆花轿娶你可好?她靠在他胸前,巧笑嫣然,答曰:好城门打开之时,他却被迫迎娶她人新房之内,红烛燃烧,她的面前却是一碗黑色汤药他的新婚之夜,她却心痛腹痛一整夜,他却不知他说:待我统一天下,便封你为后她微笑,并不置否一朝圣旨如下,后位依旧是她人她却被封为公主,成为她的妹妹………重生之时,风云骤起,内心的封闭能否打开?谁才是能与她携手之人?
  • 勾引客户

    勾引客户

    在当今“消费者为王”的时代,销售就是生产力,能销售就是硬道理。任何营销乏力、没有系统营销管理的企业都将被市场淘汰。做好营销,甚至可以掩盖由品牌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跳跃式发展。
  • 收藏入门

    收藏入门

    “常常责怪自己当初不应该,常常后悔没有把你留下来。”这原是一曲脍炙人口的爱情歌词,可是用它来形容收藏者错失一件心爱的藏品却是再生动不过。当然错失的情形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人是因为吃不准“货色”不敢拿,有的人是因为囊中羞涩“拿不动”,而更多的人则是因为犹豫不决错失良机。于是只有落寞惆怅、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