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94500000120

第120章 戶政二十六鹽課五(4)

此次更章以後。商人以銀納課。本無銀錢兌易之事。鹽行既撤。經理皆商。遇有惟利是視之徒。不顧行地廢弛。銷數短絀。竊恐囗價加斤之獘。不在鹽行。而轉在綱商。此尤非暫留府局就近稽查。不足以昭約束也。應請俯順商情。裁行留局。使商有經理之責。官有監察之任。通力合作。互相考核。仍於各屬委員認真遴選。該局用款加意嚴芟。以節糜費。復將釐訂課額之案。斟酌損益。再辦二三年。果能漸有規模。官既無事察查。商亦無從推諉。然後先課後鹽。事事歸商。除員撤局。以復舊制。而免中隳。此二三年中。如金嚴腹地。口岸本小。認額較輕。設有結實可靠之商。情殷包認。仍可次第辦理。如紹之諸義浦。杭之臨富新於昌等縣。亦皆綱鹽。而歸商認辦。惟在事機有濟。決不泥定成案等情。會銜詳請核奏前來。臣查兩浙克復以後。不特舊商窘乏。即新商亦鮮殷實。是以改票之初。議收半課。又以創辦伊始。不得不由官經理。兼收後半之課。內惟徽州廣信兩局。地屬隔省。專司鹽務。其餘各府。均由釐局并辦。迨整綱之際。循用票章。迄今八九年來。商民相安。茲欲遽責先課後鹽。商力實有未逮。且鹽行既裁。領運完課。無不責之於商。若更撤局。無官過問。權盡歸商。墮銷誤課。夾帶重運。難保必無。查核該司等所詳。均係實在情形。所有兩浙辦理綱鹽。相應懇  恩准予暫行留局以資稽查。仍照現行定章。先收半課以卹商力。從前所設鹽行。概行裁撤。由商辦理。以符原議。除咨明戶部查照外。理合恭摺覆奏。伏乞  聖鑒訓示。

上鹿春如觀察論票鹽書庚戌二月

湯成烈

前徐雲門大使奉制臺委查閩浙鹺私。計籌通變。竊思兩省鹽務之壞。非自近年。今處官商交困之時。有積重難返之勢。原其所自。蓋有數端。一則課重而商本虧也。課非加重。銀價日昂。鹽之賣於民者錢。課之輸於官者銀。以今較昔。課不加增。而暗中輸納維倍。以致商本日虧。則不得不引請加重。并攙雜以售於民。又輕其分兩。民既苦官鹽之貴。又苦似鹽非鹽者半雜於中。常憂淡食。遇有私鹽。價賤觔足而貨良。買之莫不爭先恐後矣。是以引愈滯銷。商愈虧乏。然以情理揆之。官與商患私鹽之充斥。而民轉患私鹽之少也。故欲救其獘。莫如疲乏之商聽其退。而以輸納之課責之民。一丁力乏而場鹽日少也。閩多曬鹽。浙多煎鹽。曬則無須薪貲。宜其日旺。而浙場囗丁類多貧窶。買薪無貲。坦荒囗廢。煎鹽日少。官課漸虛。民食不足。則曬鹽浸灌。源源而來。年復一年。其途寖廣。始由陸路負販。繼且由海而江而溪。舳艫成隊。青田關縱有委員。不能不土木其形骸。而束手坐視其私鹽之過。又不囗據情上稟。設法通籌。徒戀戀於數千差費而已。故欲救其獘。必須裕鹽丁。而後曬私不侵。一生齒繁而貧民藉資餬口也。溫處兩郡貧民。不下七八萬。土無可耕之田。人無可作之業。惟持綑運挑負。藉以養贍一家。此皆安分良民。不敢為匪犯法。天生此鹽。本以養民。民藉此鹽。得以自食。若徇商之情。盡奪民食以暢官引。勢既有所不能。情亦有所不可。銷引未見其效。事端必致叢生。當此經費支絀之時。何可顧目前之乏。而貽他日之患。增額外之防。而費公家之帑哉。故欲救其獘。莫如化私為官。而使貧民皆衣食於官。是欲圖杜私而救獘。非力行票鹽不可。竊謂票鹽之法。似不便於商耳。於 國便於納課。於民便於謀生。可使遠近皆通。地無遺利。并無所不便於商。惟經始之際。眾口囗訾。若無堅定之力。主持於上。鮮有不中撓者。蓋有恃鹽商以養命。恐法變而己無生活。遂愚商以上控者。此在縉紳中有之。有見行票鹽之利。而己不得分肥。遂借風影以進間者。此文員中有之。有得受私規。因改法而出息頓裁。遂從中阻梗以擾害者。此武弁中有之。此皆罔顧國計民生。惟圖自潤。雖明鏡高矚。不得售其奸欺。而雨露所濡。當亦無分苗莠。從前溫守劉煜曾經試行。果有裨益。惜其專利自封。故中讒而被議。票既止而私之浸灌自如。金屬遠至蘭溪金武永湯。囗地皆是。衢屬西龍江常。由漸而及。皆係紹商引地。乃紹商不慮私鹺之充斥。但慮改法之病商。法尚未行。遽爾逆控。紹商未必人人皆愚。實因藉商養活者。播弄其間。與官相難。必須剴切曉諭。票行。則囗界既清。金衢引地不得攙越。自可暢銷。緝私亦有頭路。較私販之橫行無忌。可金可衢。千百成囗。日夜絡繹。緝捕既兵役不敷。防堵則經費莫措。浸久而越私台私又將侵引。孰得孰失。必能辨之。是於商並無所不便。所不利者。三五縉紳。衣食於紹商。恐停其修脯。妄加訾議耳。

若票旺引絀。 國家課額有常。不妨挹茲注彼。如淮北之協濟淮南。有例可援。無庸顧慮。裕丁之法。在煎鹽之速售。若果就囗起課。給票聽民販賣。其售必速。薪貲有藉。場囗之煎熬日多。貧丁實沾潤非鮮。曬鹽利薄。自不越境銷私。閩私不入浙倒灌溫鹽。而僅旁及處州。則甌建等處官運閩鹽。自可暢銷。金衢引地。無憂侵越矣。劉守之行鹽也。盡上下之利。歸於一己。故怨讟深而讒謗起。防緝多而費用繁。譬如平陽瑞安樂清等協營員。莫不各有私規。由來已久。各弁亦藉資補苴。票鹽行。人持一票。私者皆官。無須納費。武弁出息大減。生計無聊。必思生事敗壞而後止。今莫若細詢各營員。歲計多少私規。無庸掩諱。毋准濫開。照數給與。名為巡防公費。不奪其人之利。較私受尤覺光明。苟有天良。必能認真巡防。即惰員怠懈。亦斷不出而阻撓矣。綑運負販之貧民。仍各事其所事。在官則不須另募丁夫。在民則仍得自食其力。默化潛移。其心自帖。溫處各商有成本者。亦可聽其改引為票。不必票引兼行。作為調停之說。事歸畫一。職有專司。從此私化為官。梟化為良。丁力舒而民食裕。 國課完而緝費省。檮昧之見。是否有當。因徐大使與浙省委員彙稟。未能暢所欲言。謹此肅陳。

福建鹽法議略

王守基

福建惟汀州一府。為粵鹽口岸。其餘皆食閩鹽。當初本係商辦。僅徵鹽課銀七萬六千九百餘兩。至雍正元年。經督臣滿保查出鹽官得受陋規銀八萬餘兩。歸入正項。此正課十五萬九千餘兩之所由始也。將鹽官鹽商裁撤。各場委官監管。按擔抽稅。其附近場囗之處。每擔抽錢一百五十文。按九申易銀一錢六分六釐六毫。以一錢五分作為正課。以一分六釐六毫。作為錢水。遠於場囗者。抽稅加重。更多收錢二三十文或四五十文不等。名為長價。與錢水皆以供委官人役薪水之用。改章伊始。抽稅尚旺。每年除報正課外。常盈餘銀十二三萬十七八萬不等。行之日久。獘即叢生。至乾隆七年。經總督那蘇圖奏明。復設鹽官。招商認辦。將盈餘銀兩。酌中定額。作為溢課。此溢課十四萬餘兩之所由始也。一正一溢。部中按銀頒給引目。每年發給正額引五十四萬五千六百六十二道。盈餘引四十萬一千四百二十三道。商人領引運鹽。分東西南三路。福甯一府建甯之松溪政和兩縣福州之羅源古田屏南三縣在會城東北者為東路。延平建甯邵武三府在會城西北者為西路。福州之閩縣侯官等縣及興化泉州漳州三府永春龍巖二直隸州在會城西南者為南路。東南兩路。謂之擔引。每引載鹽一百斤。徵課銀一錢五分。惟漳州屬之龍溪南靖海澄長泰平和及龍巖漳平甯洋八州縣。每引徵課銀二錢三分二釐。至東路所行細鹽。每引徵課銀七分五釐。西路謂之篷引。篷引。船也。西路地居上游。祗建水一溪。泝流上達。灘高路狹。皆用小船挽運。因此得名。每引載鹽六百七十斤。徵課銀二兩八錢三分三釐零。三路以西路為大宗。西路尤以邵武府之光澤建甯兩縣為精華。蓋通省課額三十萬兩。而西路三府。應完二十五萬兩有奇。二十五萬之中。而光建兩縣應完十六萬兩有奇。二縣額大課重。實居全省之半。福建鹽務。所以最重光建幫也。課既定額。將長價錢水兩項。裁去浮濫。編入額徵。每年徵長價銀二萬六百五十九兩零。徵錢水銀九千八十五兩零。此外尚有應徵鹽規引費及額外盈餘名目。鹽規者。各州縣所收商人規禮。乾隆十年。經總督馬爾泰奏明年定鹽規。內酌留津貼州縣辦公撥補委員薪水。外餘銀充公。每年徵銀四千九百二十兩。引費者。即部中刷辦鹽引之紙硃銀也。每引三釐。共徵銀三千一百六十六兩零。額外盈餘者。各處報完正溢兩課外。多銷鹽斤。照則納課。年無定額。惟古田羅源漳浦惠安等縣。報完銀八百八十一兩零。臺灣府約完銀一萬餘兩。統計閩鹽正溢雜課共銀三十四萬七千七百餘兩。而坵折帑息不與焉。坵折即囗課也。鹽田所納錢糧。謂之鹽折。埕所納錢糧。謂之鹽坵。閩省近海之縣十有一。統煎曬之場十有六。在福清縣者曰福清場江陰場福興場。在莆田縣者曰莆田場下里場前江場。在晉江縣者曰潯美場。在同安縣者曰浯州場祥豐場。在南安縣者曰蓮河場。在詔安縣者曰詔安場。在惠安縣者曰惠安場。在漳浦縣者曰漳浦場。凡此八縣所轄之場。曬滷成鹽。而迤於東南沿海之地。

此外如甯德縣之漳灣場。羅源縣之鑑江場。霞浦縣之囗管場。其地漸折而至於極東。其鹽皆煮海所成。形質較細。故謂之細鹽場。以上十六場。皆設場官主之。臺灣府尚有五場。在嘉義縣者為洲南場洲北場瀨東場。在鳳山縣者為瀨南場。在臺灣縣者為瀨北場。鹽皆出於曬。其地在省東南。孤懸海外。故場無場官。各曬丁自行設立頭目。按年輪值。名曰甲頭。商人辦鹽。不領引目。其鹽祗行銷本府及噶瑪蘭一廳。鹽課雖在額徵之內。亦不解鹽庫。就近抵充臺餉。一切鹽務。由臺灣府經理。曬鹽之場。有鹽坵鹽埕鹽坎鹽之分。囗土作埂。四圍周築。名為鹽埕。以埕截而為坎。以坎折而為坵。名雖異而實則同。即曬鹽之池。因地異其制耳。至於鹽。則空土為窟。其下承以溜池。擇鹹鹵之地。刮取白霜。實之於。沃水淋之。滲入溜地再淋之。滷即可用。挹入埕坎。日暴成鹽。煎鹽之法。築土為斛畎於囗旁以盛滷。接以竹管。注之旋盤。如畎澮之流。盤用篾織。以蠣灰塗。由盤注之於釜。釜上亦織篾為釜牆。周圍繞之。堅以蠣灰。蓋取其受滷之多。海物異名記云。編竹為盆。熬波出素。南越志所謂織篾為鼎。和以牡蠣。即指此而言也。其煎鹽三場。與臺灣五場。皆無囗課。惟曬鹽十三場。徵坵折銀一萬四千五百五十六兩零。專款解部。莆田縣應徵貝皮引五百三十七兩一錢。貝皮引者。囗丁本應辦鹽以供商支。其遠於海濱不諳辦鹽者。折銀交商另行買鹽。嗣商裁革。此款本經豁除。其後濱海囗戶。情願完交以充公項。想緣其地又可以產鹽也。至於帑息。惟曬鹽帑本銀十三萬兩。不徵息銀。其餘款目繁多。共帑本銀八十餘萬兩。每年徵息銀九萬餘兩。以閩鹽三十六萬兩正雜課銀。帑息幾至十萬。商之疲乏。多緣於此。現抽釐課銀四十餘萬兩。或異謂加增於前。其實猶是當年額徵之數耳。其運鹽掣驗則以三關為要。海運場鹽進省港者。由浦下關掣驗。赴泉州府者。由南水關掣驗。赴漳州府者。由石瑪關掣驗。皆設有大使主之。至西路鹽船過浦下關後。所歷西河水口延平建甯等關。皆有盤驗。而水口一關。為東西路之分界。稽查尤嚴。此福建鹽務成法。可謂詳且備矣。無如日久廢弛。緣法滋獘。如發帑本以養囗。原以防其賣私也。久則半歸無著。發帑本以借商。原以寬其營運也。久則空賠利息。場官不問煎曬。弁丁甚至庇私。南路各幫。多鄰近場囗。私鹽充斥。商不能運。則改為官辦。又謂之縣澳幫。縣澳者。以鹽歸州縣辦理。而閩清縣所屬有壺江一澳。蓋海島上之村落也。於是閩鹽遂分為官商兩幫。官幫滯銷。則歸於西商勻代。惟縣澳課輕。西路課重。商幫既運課輕之鹽。部中即議陞西路之課。課重利微。商銷亦滯。一商倒歇。則責令眾商代運。一年欠課。則責令分年帶完。負累愈重。商力愈不能支。鹽商成為危途。遂流而為簽商之舉。簽商者。即舉報富戶充鹽商也。每簽一商。地方官擇殷實之家。肆意婪索。谿壑既盈。然後以一二戶塞責。鹽務之獘。莫甚於此。維時少司農王雁汀。閩人也。深悉其獘。因奏請捐免充商。上戶捐銀三萬兩。中戶捐銀二萬兩。給予山東司員外主事職銜。永遠免充鹽商。然捐者亦屬寥寥。河東捐免充商之案。即源於此。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黄花梨把玩艺术

    黄花梨把玩艺术

    《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是一部关于黄花梨的专著。在《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中,读者将会跟着我们对黄花梨进行一番回溯式的探究,深入了解它的历史渊源、惑人魅力和高昂价值的内在原因。不仅如此,阅读《把玩艺术系列:黄花梨把玩艺术》,读者还将对当前黄花梨市场的趋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从而为您的把玩、保养、收藏乃至投资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 惩戒之圣殿骑士

    惩戒之圣殿骑士

    天下七心,得一可问鼎至尊。无数豪杰纵横八荒,只为寻求极致之道。他,顺应天运,承接命理。只为在乱世中保护自己所珍爱的人。
  • 无良锦衣卫

    无良锦衣卫

    大明锦衣卫是为酷吏,纪商是一名基层锦衣卫,他没有背景,既要面对如狼似虎的外敌,又要提防尔虞我诈的内部碾压,身边只有一个傻大个,只能依靠他比别人稍微聪明一点的头脑,借他人权势,狐假虎威,保得一命。
  • 无极邪少

    无极邪少

    家族弃子,真相究竟如何!古武至上,救人伤人,抉择一念之间!双眸散发幽幽之光,是否能看穿这红尘一世!且看叶尘逆转帝都,青云直上!
  • 蘋归何处

    蘋归何处

    她是他大雪天捡回的孤女,从此她不再如无根的浮萍漂泊无依,他是她的天。只是命运的手掌翻手为云,覆手雨,他和她都逃不出这场作弄,七年光载,他们是否能越过茫茫生死与事世变迁,咫尺想念也相见。
  • 胡子衡齐

    胡子衡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屌丝神尊

    屌丝神尊

    一个地地道道的穷屌丝。在古玩市场无意间买到了女娲关押九天神龙的五彩石。带他穿越到了无极大陆。在这陌生的世界,强者为尊,残酷的世界里。用他那天骄的魅力尽收所有的美女,妖女,神女,等等。看他用至高无上的绝技,在这残酷的世界里叱咤风云,独霸天下………………
  • tfboys王俊凯的爱

    tfboys王俊凯的爱

    一次车祸让这对恋人相遇,他们会发展出怎样的爱恋呢?
  • 璃城:古城

    璃城:古城

    我是一个大龄单身女,在一场朋友聚会上认识了他,然后竟然我出现了一次让我哭笑不得的事件,在另外一个地方我过的感觉上是滋润了,但在古代那是哪都有心机婊啊!哎!
  • 傻瓜,怎能不爱你?

    傻瓜,怎能不爱你?

    “辛澜,欢迎回家。””辛澜同学,迟到请坐第一排……正中。”“辛小姐,别告诉我,你移情了。”“他的意思是,让你快点嫁给我。”高中,他送暖,她依赖,他不辞而别。大学,她不够勇敢,他隐忍徘徊,她悄然离开。从别后,再相逢,彼此依然相爱……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