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94500000013

第13章 戶政十一屯墾(13)

擬開海運各處引河試辦屯墾稟

周盛傳

竊盛傳前將本年拔隊詣新城。擬量移營基開挑引河各情形面稟。回防後。據量地委員稟稱。自歲內攜帶水平尺長竿。由運河沿起。順新闢大道左近。節節較量。計馬廠高於新城四丈七尺五寸。盛傳復親行逐段履勘。見夫津靜之交。俗所稱南窪水鄉。今年悉已涸出。而彌望荒廢。百里內外。盡為石田。益慨然於土曠民稀。非所以衛津輔。而屯政與海防相為表裏。誠不可以一日緩矣。查海河引潮灌田。用淡水刷囗。去年城工之暇。試墾萬畝。雖布種不多。穫稻不下數千石。成效已有可觀。竊嘗咨考舊聞。相度形勢。以為欲溉新城附近之田。非在鹹水沽建閘。增挑引河。導之東下。以資澆灌不可。欲大墾海河南岸之荒。非由南運建閘。另闢減河。分溜下注。以滌積鹵不可。蓋水勢太平。則游波寬緩。沖盪之力亦微。惟自高趨下。勢若建瓴。引溜之勢捷。故刷囗之力猛。乃能去鹹留淤。漸成沃壤。此水土之性固然。而南運河會漳河濁流。本有石水斗泥之喻。其肥尤可化鹹而成腴也。惟前人屢議添開減河。皆於靜海所屬權家口。其意在多一支流。殺伏秋盛漲。保運隄。使無潰決而已。此次盛傳愚見。則擬馬廠之北。唐官屯之南。遙傍新墊大道。裁直河形。徑引而東。於河頭建立大閘。以時啟閉。再於下流分灌處所。節節建閘束水。以取衝力而免停淤。似於昔賢成議。稍有不同。所以然者。前人祗議分流以疏水患。故必就迆北窪下之地施工。使用力省而銷路暢。盛傳兼欲引甜以興水利。故不妨就迆南平衍之地開浚。使河槽高於低窪。水小則便引溉。即遇積潦暴漲。就中塘窪。囗一挑濬。使自行入海。亦不難疏銷。萬一海潮泛溢。即於二十里外遙築攔潮土壩。亦可抵禦。此盛傳兩年來往還津靜。相度已審之情形。以為欲興水田。非得海河運河兩水縱橫貫注盪滌澄清不能大著成效者也。至減河宜閘而不宜壩。則沈聯芳邦畿水利條議中分析言之。河身宜直而不宜曲。則潘季馴逢灣取直遇嘴切沙之說。確鑿不爽。盛傳體察至再。竊以歷年津靜積苦水災。南糧多歸海運。似無事蓄水送漕。引河之開。囗無窒礙。其波水留軸等窪。即可因勢相制。圈為圩田。永除巨浸。為利更非淺鮮。惟平地生開一河。延長百餘里。即以寬八丈計之。土方不下五六百萬。工役煩鉅。卑軍月半後拔至新城。擬先將鹹水沽下引河先行挑挖。達於新城外河。分注各溝。寬約五丈。深約丈餘。拉長四十餘里。每營攤作二里許約須五十餘日竣工。又附城營壘。上年倉猝布囗。但取便於做工。逼城而勢局促。現在拓地漸南。就耕不便。擬於距城十餘里。貼新道小站旁。擇定空廓大營基一所。現派弁分投搬運囗木料物。擬到新城後。即率諸將踹定地址。分築牆壘營房。星碁聯布。與新城遙連一片。以張遠勢。新開引河甜水。縈繞於旁。設立行營買賣街。以便約束。將來春去秋還。歲以為常。即為久駐之基。期於一勞永逸。

計各項布置就緒。亦約近一月。加以展拓新墾。糞治已成熟田。一切土工層出。南運引河。本年似無餘力興辦。若夏秋騰挪有暇。或可在下游再行試挑一段。以後分年代挑。不求速成。幸而防軍無他更調。或可因端竟委。以竟全功。此區區愚慮。不得不先事陳明。以求裁定於中堂者也。歷考畿省河道水利。所以屢興輒廢。其難約有數端。一在經費。國帑豈能數頒。民捐亦難久繼。則籌款難也。一在人工。雇之於官。則計方授值。為費過多。派之於民。則閭左為虛。其勢易擾。則集眾難也。一在土質浮鬆。積潦所趨。泥沙隨之而下。大汛甫過。河身因而墊淤。則抉壅去滯難也。一在風水牽制。本河道應行之地。愚民以傷損墳脈。妄肆阻撓。勢家以吝惜田廬。騰為浮議。致美利隳於一旦。大計阻於片言者。何可勝道。則力排眾惑以求濟事之尤難也。盛傳以為四者雖難。而尤難於久任。前明徐尚寶貞明。汪司農應蛟。皆以任事未久罷去。致抱志而不克竟行。今卑軍以防海之暇。試行屯墾。藉勇力以代役夫。人工之難既可徐辦。至土鬆沙淤一節。尚有逆制補救之法。若挑河悉用坦坡。即少崩陷。浮土不堆河干。可免墊壅。至水行以灣緩而沙停。直捷則沙隨水去。亦少積淤。今河形既取直徑。再於閘之啟閉。視水高下。審定章程。更定為水涸時。挑取閘旁浮泥以引溜。則泥沙之患亦鮮矣。惟經費一節。現庫款既艱。餉源亦絀。再四籌維。計惟於卑軍下年米價銀內。先請挪濟。除置辦農器耕牛修閘料物各件。業於上年先行墊辦外。此後工料。動輒需款。擬請札飭揚州糧臺分局銀錢所。賜將卑軍來年米價酌提數成。於二三月內分批撥解。俾得通融挪辦。俟秋收有穫。即將子粒分年抵還。仍搭購南米。軍士可無乏食。每歲提前借給。均於頭年二三月解津。俾得逐漸經理。設法招徠。地闢民聚。或收功於數年後耳。至風水牽制一節。海岸漫衍寥闊。本無風水可言。愚民自私其土。恐亦不免。恭讀雍正五年   上諭云。自古治水之法惟在因其勢而利導之但恐徑直之路湮塞年久或民間既已起造室廬開墾田畝或且安葬墳墓人情各顧其私不知遠大之計今見於此開濬河道則因循規避百計阻撓遂致遷就紆迴別開溝洫苟且從事此治水之通獘也今江南興修水利若水勢必由之路有破墳墓即於興修水利錢糧內動支銀兩給與本人令其改葬等因。大哉   王言。實能洞燭至隱。卑部擬挑南運引河。如蒙批准興工。擬請中堂先行奏明立案。預杜浮言。此次所開鹹水沽引河。約有民田二里許段落。將來丈清折價以後。擬懇俯賜撥發。以順輿情而示體恤。或亦破除囗疑之一道乎。

上浙撫論清糧開荒書

劉汝璆

兵興以來。百姓之失業多矣。 國家之賦稅缺矣。衢州號為完善。然而所保者。僅一城耳。其四鄉之被害者。不可勝視也。去歲署理金華。蒙蔣方伯詢及芻蕘。因亂後情形未能周悉。未敢以對。嗣今署金衢嚴道顧道又以清糧之事屬為擬議。亦未有以對也。迨六月間。蒙大中丞復以清糧開荒之事下問。竊思凋敝之後。復囗昇平。正 國家勵精圖治之際。地方守令。皆兢兢以 國計民生為念。此甚盛事。汝璆到浙三年之久。本地情形。亦已頗有見聞。若不獻其芻蕘以備採擇。何以對上官。何以對下民乎。是以就其所知。略具數條。呈請顧道斟酌可否。不意顧道即據以上達。且感且愧。茲聞大中丞批令再詳細妥議。務於清釐之中。寓恤民之意。所謂仁人之言。其利溥哉。此誠大君子為 國為民之盛意。不特汝璆之所瞻望惟恐弗及。凡此地方百姓屬在帡幪。孰不以手加額哉。竊以清糧開荒。事雖二端。實為一理。固不可離而二之也。夫凡事必察情形。就浙省大概而言。金衢固不同於嘉湖。就金衢而言。衢又不同於金。就衢州而言。西安之與龍江常開。亦不可以一概論也。故凡辦事者。章程條目。不過舉其大綱。其間因地制宜之道。亦視行之者何如耳。所謂有治人無治法也。請以西安之情形。敬為大中丞陳之。西安土薄水淺。百姓藉田為業。非若嘉湖兼有蠶桑之利也。自乾隆四年清丈以來。迄今百數十年。其久而必敝之勢。有胥役分灑。加減輕重。傳寫舛謬。而莫能辨者。有若奸民以智欺愚。占田多而收稅少。挽合朋比。售田少而增稅多者。有若忿爭之產。重售之業。欺蔽目前。久而始覺者。有若苟免差徭。懼胥吏之需索。以己之業。寄於他人者。有若素封子弟。不知稼穡。親黨奴僕。蠶食瓜分。田去糧存。而茫然不知者。有若巨川蕩潏。溪澗漂流。無田賠糧。而莫知紀極者。此在未遭兵燹以前。固已不可勝原。而既遭兵燹以後。其獘更有出於此數端之外者。則有若素封之家。連阡累陌。亂後而耆老無存。子弟不知生產。徵其稅則尚有十百。而問其家。則饑寒交迫。不能圖存者。有若寡婦孤兒。任人欺隱。而莫能過問者。有若絕戶所餘。逃民所棄。奸徒因利乘便。田則據為一己之私。稅則遺為里甲之害者。有若典押之業。無力回贖。豪右有田無稅。安坐而享其成。貧民有稅無田。賠糧而重其累者。有若業主未能周知。刁佃買耕入己。此問則以為彼業。彼問則以為此業者。有若外來遊民。十百成囗。欺業主人丁稀少。而恃強霸種者。諸如此類。或究詰而無從。或申訴而無路。輸將之未能踴躍。職此之由。由今察之。西邑之田。其逐漸開種者。已十之五六。即其荒蕪未種者。尚有十之四五。而此十之四五中。非盡由於人力之不足。蓋由於產業不清者實居其半也。然則以今日而言。西安之開荒。與他邑之全藉招徠者。固判然不同矣。璆故曰清糧開荒雖有二事實為一理不可離而二之也。

夫所謂不可離而二之者何也。蓋制賦以地。制地以人。不開荒則賦懸無著。固也。然不清糧而但言開荒。則豪強者。皆得藉開荒之名。以為侵佔之地。勢必爭競滋起。訟獄繁興。強者獲兼資。弱者無再食。其害將無所底。是欲恤民而反以擾民也。若清而開。則賦既有著。而民亦可以無爭矣。議者所謂現在荒田無數。未開之先。無人過問。既開以後。胼胝者習其苦。安坐者享其成。恐開荒者之不甘也。以為此即不清而開之獘也。若清而開。則自無此獘矣。不然。則開荒者不過費數日之力。而即慮其不甘。彼服先疇之畎畝者。以祖宗數代之積累。一旦而奪以與人。其又誰甘之耶。且夫普天率土之說。特據理而言耳。然王道本乎人情。 國家律例。亦有人戶以籍為定之條。是土著之與客籍。固微有分焉。是故以理而言。則有分土無分民也。以情事而言。則士食舊德之名氏。農服先疇之畎畝也。且此非異視乎外來之民也。亦非不欲招徠也。誠以事必謹始。不得不先清而後開。以為他日主客相安之計耳。孔子曰。無欲速。欲速則不達。今議者第見開荒之利。而未察不清而開之獘。毋乃近於欲速乎。夫隨清隨開。固亦未嘗不速也。議者或曰。此就無主之田而言耳。然不清。則此以為無主者。彼以為有主。未開荒之先。視為無主者。既開之後。則忽又有主。將辯之不勝其辯。毋乃啟民之爭乎。且所謂無主之田。其情形亦不同矣。有業主流亡。而親族為之經管者。有業主流亡。雖現在無人經管。而確知其人之未絕。第一時未能歸者。有確知其為絕戶無人者。汝璆竊以為有親族經營者。即責成親族開荒納稅。確知為絕戶者。即當召領。由領種之人。開荒納稅。惟現在無人經管。而又確知其人之未絕。此等田產。若遽令易主。則既無以泯將來之爭端。若留地以待人。則賦又懸而無著。再四思維。不得已而有暫存諸公之一說。夫所謂暫存諸公者。非謂以此田竟歸諸公也。蓋據現在而言。可以由公召佃。而田不致聽其荒蕪。據後日而言。業主來歸。可以向公呈領。而不致別啟爭競。至數年之後。無人來領。則另行召人領種。無不可矣。然此數端者。非先行清釐。則固無由而知也。故驟而觀之。似乎開荒急而清釐緩。細而察之。則清糧本而開荒末。外本內末。則爭民施奪。是誠不可不深思而熟計之也。璆故曰。開荒清糧實為一事不可離而二之也。是以今日者。百姓聞清糧之說。莫不延頸企踵。願觀德政之成。而胥吏之傑。奸猾之雄。務欲阻撓其事。倡說不根。翕訿異已。是無他故蓋不清則可以恣其肥己之欲。一清則不得肆其侵佔之謀耳。孔子曰。有國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若清糧之舉行。則均且安。則荒田不患其不開矣。伏查康熙年間。耿逆之亂。西安龍游同被其災。西安催徵棘手。逋負稠囗。無可如何。龍游有盧令者。銳意為清糧歸戶之法。立科條。明疆界。核名實。抑浮議。甚或舉國非之不顧。卒以告成。於是舊逋以次就緒。而新糧咄嗟立辦。無他。均故也。均則法紀明。爭訟息。事簡而功集。民樂而糧完也。後西安令陳公鵬年立舉行清糧之法。而西安百餘年享其樂利。至今民傳誦弗衰。是其前效矣。璆於他府州縣之情形。未敢周知。若為西安之賦計。則莫如清糧之舉。今若舉行清丈之法。則西安百四十二莊之錢糧。復何患其有缺額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至尊神葫

    至尊神葫

    此神秘红色葫芦不知由何物炼制而成,似木非木、似金非金、似石非石。神葫当中有一种神奇药液,不但能够修复身体,还能够修复灵魂、金丹、元婴,甚至还能够修复…
  • 智慧咖啡在飘香

    智慧咖啡在飘香

    本书通过幽默、机智的文字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并向读者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普通的哲理,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才能活出真的自我。
  • 当幻想变成现实

    当幻想变成现实

    她朝思暮想着他,每一次都幻想着他能出现在这个偏僻的地方。这是每位千纸鹤的幻想,让我们把它续写。
  • 娱界王子

    娱界王子

    林天宇是一个被钢琴大师赞誉的少年,是未来世界的钢琴天才,一次意外,武功全废。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当了一个小球童,没想到少年的头颅上坐着小爱神,在这个俗物宝座上美女笑盈盈。操社会,化解世间磨难,不失天才之智。各种奇缘随之而来,娱乐艳遇能力超强,一个强大邪神与缪斯之合体,打造出一个无敌娱乐王子。
  • 安徒生格林童话中的人生智慧(二)

    安徒生格林童话中的人生智慧(二)

    本书分为:“劝勉篇”、“修身篇”、“处世篇”、“超越篇”、“技巧篇”、“奋发篇”、“行动篇”、“进取篇”八部分内容。
  • 淮海决战

    淮海决战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穿越之为后计

    穿越之为后计

    轩辕王朝,承安三年二月十九日,承安帝元后崩。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四妃争后,各施计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异世之伴魂

    异世之伴魂

    浑浑噩噩生活的李子无意间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在蕴含着各种各样的伴魂世界里开始新的人生。
  • 邪魅武妃:吃定腹黑王爷

    邪魅武妃:吃定腹黑王爷

    五年前的噩梦再次缠身,华服女子,面具男。她,将军府四小姐,拥有绝色容颜,天赋异禀却敛藏光辉,五年前失忆,身世扑朔迷离。他,迟炎国翎王殿下,嗜血冷酷,霸道邪魅,是帝国最为卓越的少年。逃婚之时,她遇见他,从此缘起,共谱凤求凰华丽乐章。看二人如何叱咤风云,睥睨天下。他霸道地说:“你只能是本王的。”她邪魅一笑:“谁是谁的还说不定呢。”他将她轻拢入怀:“丫头,看你往哪儿跑。”[男女主身心干净1v1宠文]
  • 万古主宰

    万古主宰

    一代剑神萧锋头顶造化玉碟,脚踏混沌青莲,携开天神剑临异界,从此一人一剑纵横九州无敌手。一剑西来神鬼惊,一剑寒锋万古寒。吾之道,主宰大道。吾之剑,万剑至尊,吾乃万古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