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94500000077

第77章 戶政二十二鹽課一(2)

通論唐以後鹽直貴賤

孫鼎臣

鹽法至唐以後寖密。民食之貴賤。視榷課之輕重。治平之世。用以養民。則法均政平。而國亦不失其利。衰季之世。則禁令煩苛。而民常受其害。自唐以來。消息之故。可得而言也。唐天寶至德間。斗鹽五觔纔十錢。至第五琦始變鹽法。斗鹽一百一十。是觔為錢二十也。劉晏繼琦榷鹽。天下鹽利歲四十萬緡。至大歷時。已六百餘萬緡。德宗益務聚斂。相盧杞。用陳少游。斗鹽增至三百七十。計之觔為錢五十。順宗始減鹽價。斗錢二百五十。河中兩池鹽斗錢三百。視天寶貴猶三十倍也。五代唐莊宗任孔謙為三司使。凡鹽鐺戶。斗納白米一斗五升。晉初令折錢收納。海鹽界歲收錢一千七萬貫。城坊官自賣鹽。鄉村按戶配食。依田稅輸錢。高祖知其病民。計戶納稅。自一千至二百文為五等。聽商人販鹽。民自賣食。時頗稱便。出帝時。又令諸州稅鹽。過稅觔七錢。住稅觔十錢。蓋按戶出稅之外。復徵商矣。漢乾祐中。青鹽一石。抽稅一千。鹽一斗又加重焉。周廣順中。青鹽一石。抽稅八百。鹽一斗。白鹽一石。五百。鹽五升。一鹽二稅。衰季之世。苛暴如此。宋平諸國。河北諸州所產曰課鹽。京東河南兩浙淮南福建廣南六路所產曰末鹽。亦皆五觔為斗。顆鹽之直。觔自四十四至三十四錢。凡三等。末鹽之直。觔至四十七至八錢。凡二十一等。至道三年。顆鹽鬻錢七十二萬八千餘貫。末鹽鬻錢一百六十三萬三千餘貫。祥符中。陝西轉運使張象中言。兩池當有遺利。望行條約。真宗曰。地利之阜至矣。過求增羨。慮有時而闕。不許。其後乃行鹽鈔之法。其法積鹽於解池。積錢於京師。榷貨務。積鈔於陝西囗邊諸郡。商以物斛至邊。入中請鈔以歸。徑請鹽於解池。解鹽通行地寬。有數倍之息。或請錢於京師。每鈔六千二百。即時給予。以此貿易者眾。蔡京始令商先輸錢請鈔。赴產鹽郡授鹽。先至者增支以示勸。售給纔通又變其法。名曰對帶。季年又變對帶為循環。已賣鈔。未受鹽。復更鈔。既更鈔。鹽未給。復帖輸錢。凡三輸錢。始獲一直之貨。民無貲更鈔。已輸錢。悉乾沒。數十萬之券。一夕為廢物。朝為豪商。暮儕流囗。其法惟務罔民而已。而政和六年。以鹽課通及四千萬緡。官吏皆得進秩。其時京專任魏伯芻。用巧法。張虛數以誑人主。非其實也。南渡之初。軍用竭囗。紹興二年。四川總領趙開變鹽法。置合同場收引稅。觔輸引錢二十五。土產稅及增添約九錢四分。所過稅錢七分。住稅一錢。有半引別輸提勘錢六十有六。其後又增貼輸等錢。四川歲產鹽約千餘萬觔。稅至四百餘萬緡。而泰州海鹽一監。支鹽三十餘萬席。席一百十六觔。為錢六七百萬緡。一州之鹽。敵唐大歷間舉天下之數。寶祐元年。都省言。囗祐十二年。收趁鹽茶等錢。一十一千八百一十五萬六千八百三十三貫。今新額四千萬貫。增一倍以上。有旨推賞。四年五月。以行在務場。比新額增九千一百七十三萬五千九百一十二貫有奇。職事之人。視例推賞。後以為常。嗟乎。宋莫盛於元祐。其時末鹽解鹽並行。歲不過四百萬緡。而南渡既失解池。鹽利乃反十倍於昔。商民之困敝。主計之奸欺。可勝道哉。

元初鹽直。每引中統鈔十二貫。觔為錢三十。頗為廉平。至元十五年。定鹽額。兩浙運二十萬引。歲課至中統鈔二萬四千八百六十餘定。二十四年。桑哥為相。滅里虛張鹽額。為四十五萬引。僅辦至三十四萬八千餘引。得中統鈔一十一萬八百七十餘定。明年奏減為三十五萬引。其初自十二貫增為十五貫。又自十五貫增為一定。至是歲辦三十五萬定矣。大德間。又增額十萬引。增價十五貫。至大四年。又增十貫。續又增二十五貫。通為百貫。官價一觔。至錢二百五十。豪強商賈。乘時射利。又取五百文一觔。市間居肆。復徼三分之利。民持鈔一貫。乃得鹽一觔。賤亦不下八百。皇慶二年。又增兩浙額鹽一萬引。延祐二年。又每引增價一定。通唐以來。鹽之貴至是為極。明之開中。商輸粟二斗五升。給鹽一引。準銀八分。商屯日開。邊粟充積。石直銀二錢。商利甚厚。而民食亦賤。葉淇建議。以為商之為利已泰。更其法。以銀代粟。輸之運司。銀四錢一分。乃支一引。每引獲八倍之利。驟增帑百萬。而鹽法遂壞。至嘉靖中。梁材為戶部。欲復開中之舊。定兩淮鹽觔。每包五百五十觔。內以二百八十五觔為正引。價銀五錢。以二百六十五觔為餘鹽。淮南價銀六錢。淮北五錢。兩浙正鹽一引二百五十觔。價銀三錢五分。餘鹽一引二百五十觔。嘉興批驗所銀五錢。杭州紹興批驗所銀四錢。溫州批驗所銀二錢。山東長蘆二百五觔為正引。長蘆價二錢。山東一錢五分。二百二十五觔為餘鹽。長蘆南掣鹽所銀三錢。北掣鹽所三錢五分。山東三錢五分。以上正鹽。皆報邊開中。兩淮兩浙俱納本色糧草。長蘆山東聽折價。而舊制卒不能復。總而論之。唐之劉晏。明之太祖。榷鹽之法最善。而其直皆平。宋之政和用蔡京。紹興用趙開。元之至元用桑哥滅里。則皆重為科斂。厲民以益國。而究不收其利。其法極敝。五代苟且之政。又無足言矣。開元不倚榷鹽而國富。大歷鹽利僅六百萬緡。已居歲賦之半。當時軍國無乏。政和宣和之間鹽利饒矣。而土木花石兵革耗之。用常不足。有國家者。立有常之制。而毋逞無藝之欲焉。有撫四海而患貧者哉。傳曰。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孔子曰。節用而愛人。能節用而後能愛人。能愛人然後能有財。後之言利者。盍亦求其本乎。

鹽法議

丁履恆

今日鹽法之獘。在於官引滯銷。私鹽充斥。商力疲乏。課額多虧。窮窘之商。至於欲罷不能。而興販之徒。往往聚眾滋事。大為地方生民擾害。揆厥所原。皆由行鹽各分地界始。夫鹽者。天地所產。以佐租稅之入。裕國計而厚民生者也。普天率土。莫非臣民。盛世大同。初無此疆爾界。何為使什伯逐末之商。各占行鹽地方。以為己業。名為官鹽。實開私釁。昔人嘗謂天下皆私鹽。則天下皆官鹽。又謂鹽之產於場。猶穀之產於地。宜就場定額。一稅之後。不問其所之。則國與民兩利。唐劉晏為轉運使。亦以為鹽吏多則州縣擾。但於出鹽之鄉置官。收鹽戶所煮之鹽。轉鬻於商人。任其所之。其去鹽鄉遠者。轉官鹽於彼貯之。或商絕鹽貴。則減價以鬻。謂之常平鹽。官獲其利。而民不乏鹽。史稱江淮鹽利。始不過四十萬緡。季年乃六百萬緡。然則其效可囗矣。往者嘗罷河東運使。歸鹽課於地丁。聽民自便。所以行之數年重復設官者。緣所罷止河東一方。而毘連之直隸河南官商仍設。不免越境侵漏之獘故也。若各省盡撤官商。不分疆域。自無慮此。今請通計長蘆山東兩淮兩浙廣東五運使。河東福建四川廣西甘肅雲南貴州各鹽道。年額應徵正引課稅銀若干萬兩。均分於十九布政司額徵地丁正耗錢糧內。按數攤徵。其餘引課稅則。入於商人領告項內攤收。令各省運司鹽道確查現年所銷引目。與額徵餘引課稅。以及加價帑利羨餘規費。一應正雜款項。通盤核計。由戶部議奏。定以中數。每領一引。應交領告銀若干。令行鹽之商。赴各該衙門照數納銀。告領官引。持赴產鹽場囗。置買鹽觔。仍令批驗監掣等官。照例摯掣。印用某年月日照驗戳記。將引截角放行。聽便運赴各路銷售。不必定以售價。但不得以此省官引。越赴他省買鹽。亦不得以當年所領之引。遲至隔年買運。本年領引。許於下年買運。再下一年。即為隔年。關津盤查。以舊引為私論。所過關津。查明所運之鹽。有引即為官。無引即為私。雖有引而係隔年舊引亦為私。於引內印用盤驗戳記。以杜舊引復運之獘。鹽商姓名。仍於運使鹽道衙門置冊稽查。其曾經領引之商。告領新引。必將截角舊引繳銷。凡繳舊引若干。准領新引若干。其未經領引之商。取具現商互結。即准入冊告領。運司鹽道於每年四月。將上年所銷引目。及領告銀數。造冊申報該管鹽政督撫題本奏銷。仍將各商所繳截角舊引。隨時彙解戶部。再行請領新引。存庫發商。其現在行運官商所有借過運本。領過帑本。及歷年未完課利銀兩。先將各該商自置引地。報部窩價。按數扣除。如不足抵。則分限隨引帶交。其有不復領引行鹽者。則查其家產賠補。其家產已盡者。即概予豁免。如此。則官私款項。俱歸有囗。而行運地方。無分畛域。行鹽之商。各自量力。可無疲乏欠課之累。民間食鹽。隨時定價。亦無居奇貴售之患。平日私販之徒。既有本販運。自無不願納告費。私商悉變為官商。行見官引暢銷。告費充足。地方官既無督銷鹽課處分。又無巡緝私販之擾。官與民與商交便。而 國用愈臻饒裕。非第鹽法之善而已。宋仁宗從何鬲王嘉麟之議。罷給茶本錢。縱園戶貿易。而官收租錢。與所在徵算歸榷貨務。以償邊糴之費。遂以疏利源而寬民力。其詔書曰。歷世之獘。一旦而除。著為常經。弗復更制。此說可通於鹽課矣。試觀米酒茶煙。皆生人日用必需之物。非皆當地所有。雖山僻小縣。不聞有無米無酒無茶無煙之患。何獨至於鹽而疑焉。如果有商絕鹽貴之地。則劉晏常平之法。猶可酌而行之。現在閩省各州縣無商處所。大抵官為行運者也。

鹽法議上

周濟

鹽法之不可廢也。其粗在於利國。而其精在於安民。唐之初。兩淮鹽利數十萬。及劉晏筦之。歲六百萬。此利國之說。而非其精也。如但以利而已。則曷不徵之產鹽之地。曷不榷之所道之關津。曷不均之食鹽之人。三者皆足以取利。三者並用之。利且不止於常額。其事較省。其獘較少。其利孔較寬而可恃。然而聖君賢相齗齗然不為之者。誠惜乎其所精也。鹽者。取之於海而甚易。非如穀帛有樹藝之勤。終歲之久也。易成故利厚。利召爭。爭召殺。殺召盜。不統之於少府。是海濱皆盜藪也。河灘江洲。歲有囗訟。大者至於殺人。而況濱海斥鹵。無蓋藏之露積哉。無賦則必爭。有賦則必漏。賦所自起。漏即因之。斷斷然也。漢以來。歸之官。其後官商半。我 朝度越前古。悉歸商。官者。所以治人也。名之曰官。而任之商賈之事。漢史所以刺均輸也。若夫商者。市井賤丈夫耳。鮮恥而嗜利。利苟集焉。則惟上之所使之。且夫利之所在。獘之藪而怨之府也。惟賤丈夫為能與獘相安。而與怨相貿。鹽法之書。於商曰囗。以富厚而蒙鰥寡之惠。以燕安而被罪辜之名。職是故也。然則國家曷取乎賤丈夫而用之。曰。此深意之所寄也。今夫桀驁不馴之氣。未嘗一日不流行於天地之間。夫固必有所鍾矣。唐虞之隆。尚有凶頑。苟無其權。雖亂弗肆。用世之大權。曰位曰財。位者。榮辱之所生。財者。聚散之所繫。位專於上。財布於下。財之大積莫若鹽。既不可以是辱吾治人之官。而又非士君子之所能為也。則與其委之凶頑之亂民。無甯委之賤丈夫焉。賤丈夫而獲利。上可以佐非常之需。粉飾太平之盛。下則老疾幼孤有所賴。游食之士有所依。州縣以上辦公之費有所集。極其所至。不過奢侈踰制。自底於貧匱而止耳。夫奢侈者。一身之孽也。奢侈而所積散。散則百工雜伎。乘而瓜分之。固有所養也。苟大局之無損。則彼踣而此起耳。若使委利於凶頑之亂民。則其害豈待言而後明哉。是故我 朝之論鹽法。曰囗商以裕課。曰緝私以疏引。皆其粗也。言其粗而精者固已括乎其中。

鹽法議下

周濟

成本者。鹽法之原也。賣價者。鹽法之委也。原委相權而盈虧見。盈則商聚。聚則紀綱法度秩秩然。否則商散。散而劫之以威。則愈散。此今日之勢也。夫成本賣價者。運司所宜日計旬計月計歲計。且逆料其將然而豫為計者也。舍是則皆吏胥之事。曷貴乎運司。計之而有餘。則優柔而取盈焉以佐國。計之而不足。則言之鹽政。鹽政為求其所以不足之故。因而補救之。或奏或咨。或飭行。或參處。一二大端舉。而其末應矣。非是則曷貴乎鹽政。是故鹽政之局量。必寬且決於運司。運司之心計。必敏且密於商人。而後鹽法治。問今日之成本。猶是志載之成本乎。百物皆貴。而獨成本數十年不變乎。有以知其不然也。是必先求實在之成本。而後可以定賣價。問今日之賣價。猶是志載賣價乎。成本益增。而賣價顧能益減乎。曾不聞一言及之。是為無運司也。商之稟。自言其情而已。可否決之運司。運司所不能決。或雖決而恐其未當也。是以詳之鹽政。是鹽之有政也。以鹽政主政者也。若一切委之商稟。豈商所云云。其是非成敗。固宜燭照數計。百不失一乎。是為無鹽政也。愚謂今日講求鹽法。必先責運司以會計。如何則盈。如何則虧。如何則虧復為盈。不得委之於商。而聽其自為。鹽政總其大綱。以督率之。有所不通。則從而補救之。運司之精神注於商。鹽政之精神注於梟。注於商故運利。注於梟故銷利。運利故原不竭。銷利故委不積。因原竟委。相維而不相閡。則得其體矣。

同类推荐
  •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宋学渊源记

    宋学渊源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维摩经义记卷第四

    维摩经义记卷第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WAVERLEY

    WAVERLE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楼复梦

    红楼复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青涩花开,再见青春

    青涩花开,再见青春

    踢球踢中校级名花的美胸之后,她赖上了我。精彩片段:我从A栋二楼的最后一个教室出来,走了几步,我听到有个女生叫住了我:“嗨,用足球踢我的那个人等一下......”这是命令式的俏皮口吻,我听了故意不理她,脚步依然没停。没想到那女生跑来拦住了我,呶呶嘴说:“我正叫你呢,难道你没听见,你怎么不睬人家。”我说:“我可不认识你,你没称名道姓的,谁知你是在喊小猫还是在叫小狗。”那女生哼了一声:“你还好意思说,你上次用球砸得人家那么痛,你连个道歉也没有。”
  • 面具女孩很倾城

    面具女孩很倾城

    她后天形成的疤,让她对世界失望,是她点亮了她的世界。
  • 七异妖龙

    七异妖龙

    这个异能世界所有种族都以能力来分为:神、祖、帝、皇、王、圣、君、爵、极、者几种类别,按照等级他们的整个待遇都会不同,主人公由于双亲的去世“继承”了皇,称号七异妖龙……
  • 冷魅三公主的复仇

    冷魅三公主的复仇

    她,冷漠,她,腹黑,她,温柔;他冰冷,他,傲娇,他花心。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
  • 天机

    天机

    从人类诞生起,我们就处于无穷无尽的谜题之中。抛弃一般的科学和历史常识,想不到竟然会找到如此可怕的蛛丝马迹。本书通过八大章节分别介绍了最新的考古发现、西方宗教演化史、近现代科学发展史、濒死研究、20世纪物理学和纯粹数学成就、古典哲学、以及中国、古印度和古埃及宗教玄学等内容。
  • 鸿蒙武仙

    鸿蒙武仙

    涅槃重生,屠天壮举在现!石族一个执着的少年郎,修仙决,踩小人,招小弟,揽美人,势要凌威天下!
  • 管理员工有绝招

    管理员工有绝招

    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有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办公司就是办人。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赢家。”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才是企业之本。所谓企业管理,其实就是员工管理。人心不一,招法不一。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或手段才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更加忠诚于企业,尽心尽力地完成工作,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都希望解决的问题。不错,管理员工确实有难度,但并非没有办法,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找准规律,遵循规律,以心养心。按照规律管理员工,那么,“刺儿头”员工也会变成得力助手,低效的团队也会变得生机勃勃。
  • 英雄联盟之战神无敌

    英雄联盟之战神无敌

    他,一个平凡的学生;他,也是一个LOL的神话;请看战神皇锋如何在LOL界大杀四方作者是个初中汪每天只能一更或两更星期六星期天会尽量多更的各位请见谅
  • 注重落实,真抓落实: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注重落实,真抓落实: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落实,就是把政策、计划、措施等等,落在实处,达到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目的。抓落实是领导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任何组织成员的一项重要职责。任何一项决策或者工作能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落实。
  • 时光入梦

    时光入梦

    时间就是可以减轻伤痛的药,冲淡了岁月带来得伤痛,你与我,本来就相差着一条银河,真的还要去争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