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5400000019

第19章 终极技巧,让你的话题备受欢迎(2)

故事中的乔建国在介绍系统工程师这一职业时,如果用专业术语来解释的话,应该是:“在网络中设计、构筑并运用各种系统平台和服务器软件的工程师。”这样的解释,恐怕除了专业人士能听懂以外,其他人很难理解。但是,他使用一个简单的比喻,用“是一种类似于电脑医生的职业”来介绍系统工程师,大家的脑海中不知不觉就有了一个形象的认识,并能轻易理解这一职业的性质。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比喻随口而出呢?这固然跟一个人的思维灵活程度有关,但是,更重要的是日常的练习,如果每日进行类似“就好比……一样”“总之是……”“简直就像……似的”的换句练习,就可以逐渐提高我们打比方的能力。

要是感觉这样练习有难度的话,也可以用“比如说……”来举一些具体的例子,跟普通的解释相比,这样说要更容易让听话者理解。

4.适当透露自己的隐私,迅速与对方建立深厚感情

人们不仅有倾诉的欲望,而且对他人的隐私有浓厚的兴趣。在跟人关系不深的时候,如果能适当透露一些自己的隐私,就可以迅速与对方建立起深厚的感情,自然能让沟通顺利进行。

在生活中,很多女人都擅长“诉苦博同情”的招数。尽管有些人对此很不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不失为打开对方话匣子的好方法。只要跟对方说出自己所遭遇的不幸事,准保立刻就能换来别人的同情和好感。

无数事实证明,即使之前这个人对说话者存有的全是敌意或恶意,一旦说话者说出了自己的苦恼,似乎从此双方就站在同一阵营了。这种办法之所以会如此有效,并不仅仅基于人们“同情弱者”的心理,还跟人人都有的“窥私癖”有很大关系。

几乎所有人都对他人的隐私感兴趣,就算嘴上说“不关心”“不在意”,心里也会蠢蠢欲动地想要窥知一二。如果能知道一点儿别人的隐私,就意味着自己能得到对方的信任,而且说明双方关系匪浅。

在对话的时候,假如你对某人透露出一点点个人隐私,立马就会对他形成一种吸引力,同时,也等于将他拉入了自己的阵营。对方心里也会有这种想法:自己已经知道了别人的隐私,所以我有义务做他的知心朋友,否则,我就是无情无义的人。

李娜是一位化妆品推销员。有一次,她在公交车上看见了一名时不时拿出镜子擦粉底的年轻女子。她认定这名女子一定需要一套化妆品。

于是,李娜坐到这名女子旁边的座位上,很苦恼地说道:“唉,这干燥的天气真让人受不了,瞧我这张脸感觉特干燥!”

“是呀,我的皮肤也特干燥,感觉都不能出去见人了!”对方愁眉苦脸地回答道。

“嗯,深有同感。”

“咦,我感觉你现在的皮肤还可以!”对方看了她一眼继续说道。

“哎呀,这几天好多了,前几天真是让人受不了。”

“这么有效?你是怎么保养的?”

“瞧!我就是擦了这个。”李娜拿出一套化妆品来。

“感觉不错,我也来一套试试。”

在我国的传统中,隐私往往代表着友谊。彼此交换了隐私,便能得到对方的友谊,这似乎成了一条定律。

某人不经意间把隐私说出口,看似只是无意间说漏了嘴,甚至说漏之后又立刻显出紧张的神色,并不停地说:“拜托拜托,千万别说出去啊!”事实上,他说漏的这句话的确不具有可传播的价值,但凡能漏出来让别人听得到的话,都是事先想好了的无关痛痒的小事情。之所以故意装作紧张,不过是为了博取对方的好感,赢得对方的真心。

无论世界怎么变,只要人类还活着,大家最感兴趣的对象永远是“人”。假如对方不喜欢你,那就试着跟他聊聊你自己吧,聊聊关于你自己的那些鲜为人知的琐事,你说得有趣,就可以慢慢软化对方的心。

当然,那些要紧的隐私还是不要轻易出口的好。对那些暂时摸不准底细的朋友,“显得”真实就行了,过分真实,也许会害了你的前程。

5.引出封闭式问题,让客户开口就说“是”

我们在与对方沟通时,如果能让对方不断地点头说“是”,那么接下来的沟通自然畅通无阻。因为每问一个问题对方都能说“是”,那么这就意味着听者对你的认可度在提高,反之也是这样。

然而,生活中有些人在与他人沟通时,一开口就说一些让对方回答“不”的问题,比如:“您喜欢骑马吗?”

“不喜欢!”

“请问您对这款产品感兴趣吗?”

“不!”

……

像这样的问题,听者显然会回答一句很简单的“不”或者“没有”。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无话可说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自己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所以,我们在引出话题时要抛出封闭式问题,不让对方说“不”,因为封闭式问题具有以下特点:①只用“是”或“不”就能回答;②可以控制问题的方向。了解了问题的特点后,我们就要运用封闭性问题来引出话题,以便顺利沟通。

阿里森是一家公司的业务员,他们公司想与一家大公司合作,希望这家大公司能买他们公司的产品。在阿里森去联系这家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之前,已经有一个业务员用了10年的时间去推销,可是一笔生意也没谈成。

阿里森自己也用了3年的时间去跟这家公司周旋,希望他们可以买自己公司的产品。这样前后加起来13年的时间,对方只买了几个发动机。

阿里森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当那位大企业家发现他们公司的发动机很好用时,就一定会向他们大量订货。

因此,过了一段时间以后,阿里森很高兴地去探访这家公司,可是他高兴得似乎太早了,因为那位负责发动机的工程师史密斯先生对他说:“阿里森,你们公司的发动机太不理想。虽然我需要几百台,但我不打算要你们的。”

自信满满的阿里森大吃一惊,问:“为什么?”

“你卖给我们的发动机温度太高了,我根本不能把手放在上面。”

阿里森知道,跟史密斯先生争辩是不会有什么好处的,于是急忙采用另一种策略。他说:“史密斯先生,我想你说的是对的,发动机太热了,谁都不愿意再买。你要的发动机的热度,不应该超过有关标准,是吗?”

“是的。”

“电工协会规定,一个标准的发动机要比室内温度高72℉(华氏度),是吗?”阿里森又问道。

“是的。”

阿里森继续问:“工厂的温度是多少?”

史密斯先生想了一下说:“大约是75℉。”

阿里森说:“工厂温度是75℉,再加上应有的72℉,那么一共是147℉。如果你把手放在147℉的热水里,是不是会把手烫伤?”

史密斯先生依然回答“是”。

阿里森微笑地说:“史密斯先生,你只要不用手碰那个发动机就行了。”

史密斯先生接受了阿里森的建议,并且说:“嗯,我想你说的不错……”

他们谈了大约一个小时后,史密斯先生决定购买阿里森公司的发动机。

原一平在这方面就做得特别好,他在向客户推销保险时,总是喜欢问一些让客户说“是”的问题。每次都是问完客户说“是”的问题后,他再和他们谈论保险,由于客户已经习惯了说“是”,因此当原一平和他们谈论保险时,他们仍会点头说“是”,客户也自然地投了保。原一平正是因为利用此种方法,才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还获得了“日本推销之神”的美誉。

也许有些推销员会问:“客户说‘不’的态度为什么会不利于推销呢?”美国心理学家阿弗斯特在《影响人类的行为》一书中说道:“一个‘不’的反应是最难克服的障碍,一个人一旦说出‘不’以后,那么出于自尊心,他总是会固执己见。当他冷静下来时,他可能会觉得当时固执己见的‘不’是不恰当的,但当时他还是必须坚持。所以,一开始使人采取肯定的态度极为重要。”

让客户一开始就说“是”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客户一开始就说“是”呢?以下两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谈话内容要同步,找到与客户谈话的共同语言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你说的话让客户感觉不舒服,那么他自然就会说“不”了。所以,推销员在推销的过程中就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不给客户说“不”的机会。要与客户实现语言同步,首先就要掌握客户前几句话所用的“术语”,只有掌握了客户的语言特点,然后采用特点相同或者相似的语言与客户沟通,这样才能够产生很强的语言感召力。

与客户的表现要同步,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彼此的共同点

如果推销员想找到与客户的共同点,那么就必须学会用客户的表征系统来跟客户沟通。然后,趁机传达我们的信息,减少对方说“不”的机会。

推销员让客户说“是”的方法还有很多,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与创新。

6.去直就弯,软硬兼施

在通常情况下,很多推销员一见到客户,就开门见山地对客户说:“你好,我是来推销某某产品的,请你购买我们的产品。”一般的人对上门来推销产品的推销员都没有多少好感,当你直接提出来时,你们不仅没有展开沟通的机会,他们还可能将你拒之门外。这种开山见山、直奔主题的方式也会让客户产生恐惧心理,因此越发地拒绝购买你的产品。

所以,推销员在开口前,要学会采用去直就弯、软硬兼施的方法来赢得客户的好感,然后再向客户推销产品,这样客户更容易接受你的产品。我们来看看下面的故事:

威伯先生是华尔菲亚电器公司的推销员。他曾在一个富饶的农业地区做过一项调查,但调查结果显示,当地的人们几乎都不使用电器。

威伯先生感到十分好奇,便咨询该地区的销售代表:“这里的人为什么都不使用电器呢?”

那位销售代表很生气地回答道:“他们一毛不拔,我们根本就无法卖给他们任何产品。除此以外,他们对公司的意见非常大,我曾经试着向他们推销产品,他们不仅不买产品,而且还将我拒之门外,大骂一通。想起来,都觉得气愤。”

威伯先生听了销售代表的话,经过一番思索,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尝试一下,弄清楚他们不买电器的根本原因。于是,他鼓足勇气敲开一家农舍的门。最开始时,那扇门只打开了一个小缝,一位老太太探出头来,一看见威伯先生,就立即把门关上了。

遭到拒绝的威伯先生又继续敲门,那位老太太又打开门来,她这次没有立即关上门,而是把对他们公司的不满,一股脑儿地说了出来。

同类推荐
  • 圆通的人际智慧

    圆通的人际智慧

    本书从圆通处世是一种大智慧、藏而不露真聪明、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敢于突破自我、轻松赢得好人缘、圆通处世成就自已等六个方面,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精彩的点评,向读者诠释了做人处世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及如何掌握相关的处世技巧,使自己能够得到不断完善,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 礼仪的力量:让你脱颖而出

    礼仪的力量:让你脱颖而出

    礼仪是生活的需要,是工作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需要。随着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和交往层面的拓宽,社会文明礼仪规范愈加显示出其特有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尤其对年轻人而言,缺乏礼仪修养,必然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效果。
  • 活着,就为了灿烂:我的青春从60岁开始

    活着,就为了灿烂:我的青春从60岁开始

    网络红人励志婆婆讲述了自己参加第一次选美、数次整容、相亲、隆胸寻初恋等在网络反响巨大的各种非凡经历,以及她如何冲破各种非议一步步迈向梦想的舞台。作者更是首次勇敢而真实地揭露了自己前半生鲜为人知的苦难岁月。昔日往事,今朝梦想,看当今最时尚的励志达人是如何不屈不挠,追求梦想,将励志进行到底的!
  • 为人的学问·处世的技巧

    为人的学问·处世的技巧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从赢得朋友,让同事愿意和你交往与合作,和上司搞好关系,做一个称职的领导,自如地与陌生人相处,成功恋爱,促进夫妻关系和谐,做一个合格家长,注重品德、修养,充满自信,认真工作和学会幽默等方面,生动展示了得体为人、轻松处世的方法。
  • 幸福正能量

    幸福正能量

    在《幸福正能量》这本书里,罗素不依靠任何高深的学说,而是把一些经由他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证实过的通情达理的意见归纳起来,制作出一张治愈不幸的良方,希望那些对生活感到困惑和郁闷的男男女女,能够在此找到医治他们病案的方子,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获得幸福。
热门推荐
  • 界妃:冥王殿下不好惹

    界妃:冥王殿下不好惹

    “哥哥,遇到坏人怎么办?”晨曦从哥哥兜里掏出一颗蜜蝉吃掉。“揍他!”“哥哥,遇到坏人打不过怎么办?”小手又掏出一颗蜜蝉,吃掉。“告诉哥哥,让哥哥揍他!”“好!”小晨曦抹抹嘴,走了。某日,晨曦指着门外的轩辕子幻生气地说道:“哥哥,打坏人!”轩辕子幻轻敲下晨曦的头,宠溺说道:“小蛮子,别闹!咱们有事回屋说,乖……”顺毛状大舅子晨幕咬着小手帕默默垂泪:你俩考虑下单身狗的感受好不好!
  • 傲古符帝

    傲古符帝

    “符公子?”“不是!”“你是符公子!”“符公子只是传说。我不是传说。我只会御符杀人!”话音方落,风声骤紧,天地间,白线骤闪!“千古符道第一人,管你是否符公子!”符仲嘴角边上溢出一丝讽意,转身投入暗夜。风雨之夜,符仲自紫焰宗破门而出,成就赏金大陆有史以来第一位符道帝尊!
  • 斗皇纪

    斗皇纪

    雷蒙大陆,一个以强者为尊的大陆,这里的一切武技都以斗气为基础,实力强大的斗者拥有着毁天灭地的力量,他们掌握着这片大陆的至高权利。雷蒙大陆也是一个魔兽横行的地方,横贯整片大陆的魔兽山脉里生活着数量多到无法计数的魔兽,它们是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雷林,一个来自深山老林的少年,从小无法修炼斗气的他,机缘巧合下成为了一名盗墓贼。一座座上古时期的古墓被雷林一一打开,古墓中遗留着失传已久的远古修炼秘法和绝世珍宝,从此他踏上了一条通天大道!这是一个盗墓贼踏破星辰的故事,一切精彩尽在《斗皇纪》!
  • 经济法(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教材)

    经济法(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教材)

    本书是应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之邀编写的一本关于中国经济法的简明教程。关于中国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可以说是观点林立。
  • 蒙鞑备录

    蒙鞑备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君饶命啊

    神君饶命啊

    夏妩刚刚飞升成仙便被妖女一击毙命,再度醒来时,却发现自己成了妖女!这也就算了,为什么仙魔两界的人都要杀她?害得她只能每天都过着亡命天涯的日子!这也就算了,为什么那个凤卿神君明明第一次见她就要把她打入天牢?为什么那个树妖朱槿明明救了她却又一树枝把她刺了个透心凉?为什么那个不知道是谁的离羽每次出现都没什么好事还莫名其妙给她换了脸啊!苍天啊!她生前行善积德,只是为了好好做个小神仙而已!为什么……这么倒霉……
  • 雏雀:贵门少女

    雏雀:贵门少女

    一位聪颖少女。在她看似纯洁,美好,幸福的世界里,混沌的存在于爱情,亲情及个人梦想所编织的一张华丽金丝网下的高贵生活!
  • 轮回的谎言

    轮回的谎言

    万物交替,尽皆轮回,千百轮回,不过一个谎言!我们对这个世界了解多少?世界的真相是怎样的?灵异鬼怪是怎样的存在?地狱到底真还是假?。。。。。一切一切都在轮回的谎言之中!
  • 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

    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

    本书既将钱氏家族的历史当作一个既存的过去,努力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历史的还原。也将叙述当成是立足现在与过去不断对话的过程,过去不是一个被动的研究对象,而是一个被不断开掘的意义源泉。在对历史意义的不断阐发中,所有的叙述既映照着当下的思想焦虑和问题意识,也必将丰富着对于人自身及其所构造的世界的理解。
  • 会凌于仙

    会凌于仙

    人生在世,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唯有仙人,方可永生!若要成仙,唯有修仙!看秦林如何一步步成为强者,会凌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