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09100000077

第77章 理论(22)

小结

匆匆一览,近二十年的军旅小说从建构辉煌到对抗消解,走过了大半个马鞍形的发展道路:80年代中前期处于高点,80年代末开始走低,八九十年代之交跌至低谷,90年代中期又逐渐攀升,另一个高点已隐约可见。如果有人硬要提出问题:80年代与90年代的军旅小说究竟孰高孰低?我想这个问题不好简单作答,比较需要参照系,需要坐标,纵向而言,军旅小说(具体到每一个作家)可以自己和自己比;横向而言,军旅小说可以和同时期的其它题材小说比。笼统看来,一“辉煌”,一“消解”,一“高点”,一尚未达到“高点”,似乎是优劣互见,高低自明。其实深究起来,也不尽然。虽然不能说90年代一定是“后浪推前浪”,但也不敢以“辉煌不再”就否定90年代或在某些方面(比如长篇小说)对80年代有所突破,有所超越,有所发展,有所深化。“形势”上的辉煌与黯淡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举例来说,80年代的“经典”还有多少能经得住今天的“重读”就是一个殊堪深思的问题。再举一例,80年代的军旅小说以中短篇最为繁茂,而90年代的长篇似乎更有势头。这种体裁的转换背后究竟又潜藏了什么样的意味?当然,循着此一思路前推,我们很容易在“纵向”上比出“毕竟是时代前进了”的结论。但是,再“横向”一看,90年代的军旅小说在整个当代中国小说格局中酌定位比之以前是有所提升还是更见下沉了呢?这样一想,我们也许又会哑然失声。如此等等亟需深入研究的诸多课题,我们恐怕只能留待在另外的场合再作讨论了。

9.“中篇合为时而著”——序《新中国军事文艺大系.中篇小说》

小引

也许有一个当代文学现象长期为学界所湮没不闻——在建国以来的前三十年(1949—1979)、尤其是前十七年(1949—1966)里,作为一种文学体式,中篇小说与她的“姊妹”——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发展相比较,存在着巨大的落差。当长篇蓬勃繁荣成为文学主流,当短篇佳作迭出引领一时风骚,中篇却还在蹒珊学步,呈现出严重发育不良的衰势。就此一情形而言,军旅小说亦不能例外甚或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不妨从质与量两个方面分而述之。

先说质的一面。军旅长篇小说有一般人们公认的《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红岩》、《铁道游击队》、《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苦菜花》、《战火中的青春》、《欧阳海之歌》等诸多名震一时的“名著”。短篇小说亦有《党费》、《七根火柴》、《百合花》、《柳堡的故事》、《黎明的河边》、《英雄的乐章》、《古堡烽烟》、《开顶风船的角色》、《五十大关》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以及由此而成为名家的王愿坚、茹志娟等人。而中篇小说呢,似乎就不大好说了。名家(以中篇名世者)没有,名篇亦少,而且或是儿童文学,或是借助电影等传媒形式才获得广泛声誉(比如《上甘岭》、《小兵张嘎》和《闪闪的红星》)。再说量的一面。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此番选编当代五十年《新中国军事文艺大系.中篇小说》时,才真正发现前三十年的军旅中篇小说是何等的少啊。尽管我们努力搜寻,最终的结果仍然是,前三十年的作品仅占总量(二百部作品约近一千万字)的不到十分之一,而后二十年(1979—1999)的作品则超过了十分之九。

横向与长篇、短篇不能比,纵向与新时期的后二十年没法比。那么,当代前三十年军旅中篇小说严重滞后的原因何在?

当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与复杂的,但依我看来,当代前三十年(其实主要是“前十七年”,“文革”十年自不待言)军旅中篇小说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乃在于先天不足。换言之,当代军旅中篇小说这种特定题材的文学体式缺乏良好的承传与深厚的传统。“承传”一面我指的是现代文学,“传统”一面我指的是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

所谓“承传”不足,并不是说现代文学的中篇小说遗产还不足以让当代来继承传接。恰恰相反,中篇小说这种新式的小说体裁曾经在三四十年代迅速生长,获得过一个旺盛的生机勃发的早春时光。据不完全统计,在新文学的第二个十年(1927—1937)期间,共发表、出版中篇小说达二百部之多;而在第三个十年(1937—1949)期间,虽屡遭战争动荡之灾,出版的中篇小说也仍然达到了一百五十部以上。且不说这两个十年的中篇之和就可能远远超过了当代前三十年的中篇总量,更为难能可贵的还在于,继鲁迅的《阿Q正传》之后,还逶迤出现了茅盾的《林家铺子》、巴金的《憩园》、老舍的《月牙儿》、沈从文的《边城》、柔石的《二月》、萧红的《生死场》、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等一批堪称经典之作的中篇精品。毫无疑问,这些小说都以其独特的价值成为了现代文学的宝贵遗产,应该说直接滋润了当代文学的发育生长。至于进入当代以后,中篇小说的良好势头为什么突受遏制,乃至严重萎缩,我想和相当多的作家尤其是久居“国统区”的作家的水平无关而和心态有关,和他们与新政权、新体制、新的文艺思想之间的磨合、调适不畅有关。要说起来这也是一个大话题,须有专论方可能说清,在此姑且存疑。

显而易见,“承传不足说”并非泛指,而是特指,特指特定的军旅题材领域内的中篇小说创作。以此观之,方才说的现代文学中的相关遗产实有不足。上述诸经典中均与军旅题材无涉,其余名家名作涉足此一领域者亦少。此间原因倒并不复杂,盖缘于这一批学植深、修养高的成熟作家基本都无从戎经历或军事战争。与此情形恰成对照的是,建国初期的军旅小说家们,多是从战火硝烟中走过来的小知识分子(中、小学文化者居多),他们多以战士、干事、文工团员、文化教员的身份在战斗中成长,战争经验丰富而文化(文学)修养欠之乃为其基本特点。战争结束之日正是战争文学开始之时。他们对于战争的歌颂、咏叹、回忆、倾诉大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两种形式(体裁)。一是长篇小说,带有相当浓郁的自传或纪实色彩,艺术上也许幼稚、粗糙,但以生活扎实,感情真挚胜出,成功者如《林海雪原》、《保卫延安》、《红日》、《红岩》、《铁道游击队》等等。二是短篇小说,因其篇幅短小,毕竟易于学习和掌握乃至藏拙,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毕其功于一役者亦不乏其人,成功者如王愿坚、茹志鹃、刘真等等。如此一来,那不长不短、既需要生活(一定篇幅的容量)又需要技巧(如结构与语言)的中篇小说反而变得更难以驾驭了(君不见,一些五六十年代以单行本形式发表的十万字左右的大中篇,其实就是长篇的容量和架构,只是因为写法还不够丰富和细腻而无法深入和展开,从而把长篇写成了中篇)。简言之,正是现代文学军旅题材中篇小说作品和作家两方面的“承传不足”,从或一方面造成了当代前三十年长、短、中篇小说三种体裁之间严重失衡的奇特现象。

所谓“传统”不足即可泛指,它指的不仅仅是军旅题材,也不仅仅是当代,它指向的是新文学运动以降六十年(1917—1977)的中篇小说。到此,也许有人要问了,你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前面你刚刚肯定了现代文学的中篇小说成就,现又何出此言?是的,任何判断都是比较而言的,是相对而言的,现代文学的中篇与当代前期比,堪称辉煌,但与同一时期尤其是同一作家的长、短篇艺术成就相比又如何呢?《阿Q正传》作为新文学中篇小说的开山之作,自有其崇高地位,但鲁迅短篇小说技巧的圆熟老到则恐怕还要胜出一筹;而茅盾、巴金、老舍的主要成就当以长篇小说为代表则是无疑的。如此等等。当然,作家驾驭、擅长、收获何种文学体裁,与其气质、个性、才华特点诸多因素相关,但也必定与某一体裁的传统浸润的深浅相关。如果我们放开眼光来看,将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一整体观照,则很容易注意到,在长、中、短三种小说体式中,中篇小说是最缺乏传统的。就中国古代文学而言,从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到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从干宝的《搜神记》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从唐宋传奇到明清笔记,从“三言二拍”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短篇小说的历史足足有两千年之悠久。而长篇小说一路,从史传文学绵延发展而来,俟到明清之际,《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逞一时之盛,标志着中国长篇小说已臻于炉火纯青之境。就外国文学而言,从古代的英雄史诗脱胎而出的长篇小说和从小故事、小笑话演变而成的短篇小说,似乎一开始就在两条轨道上并行发展,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一新生面。短篇小说方面,意大利和英国相继收获了薄伽丘的《十日谈》(1353年)与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1400年);长篇小说方面,则在法国与西班牙先后出现了拉伯雷的《巨人传》(1534年)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1610年),开始了各自走向辉煌的历史。等到19世纪果戈理、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雨果、梅里美、福楼拜、莫泊桑、狄更斯等一批大师奉献出一批长篇巨著和短篇精品之时,既创造了叙述文学中一座座难以逾越的高峰,也给后人留下了取之不竭的丰富宝藏。

而中篇小说则不然。在中国古代文学长河中,只有唐宋传奇庶几近之,然终于擦肩而过,向着短篇一路径自去也。而在外国文学传统中,中篇小说也似乎从未独立门户,它和短篇小说之间的篇幅界限也始终是模糊的相对的。比如近代第一篇心理小说《克莱芙王妃》,在当时算为短篇,但在今天看来,则是近乎于小长篇的大中篇了。再比如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那些相对于长篇小说而言的短篇小说,于今算来,也都是中篇小说的规模了。这种形式(篇幅)上的模棱两可,至今使那些谙熟外国文学的专家学者难以给中篇小说准确定位,以至于在与世界“接轨”时,不得不将一些素来在我们观念中堪称中篇经典的著名作品(比如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以及《阿Q正传》、《红高粱》、《棋王》等等)都当做短篇小说给处置了。为了避免此中尴尬,目前国内文学界通常采用了一个中篇小说的裁定标准,那就是篇幅在三至十二万字之间。显而易见,这恐怕也是一种出于操作(譬如评奖)需要的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它的幅度广阔的灵活性和两端(短篇与长篇)边缘的模糊性,是否也说明了人们对中篇小说特定规律认识上的灵活与模糊,因而还有待于深化研究与把握呢?——就像短篇的“横切结构”或精短意识与长篇的“长河结构”或史诗风格一样,中篇小说最鲜明的质的规定性(决不仅仅是篇幅)究竟何在呢?

遥想本世纪之初,一批新文学的先驱,立足本土,胸怀世界,在对域外新文学影响进行民族化改造的同时,大力推进中国传统小说艺术的革新。正因为此,鲁迅成为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一方面,他非常重视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尤其对《儒林外史》和《红楼梦》这一短篇一长篇的经典文本有着独到而真切的理解,得其神韵和精髓;另一方面,又自觉地取“拿来主义”态度,认为他写小说“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我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传统根深蒂固而又博取域外精华,因而别开生面,自创新局而又迅速圆融老到蔚成大家。就像茅盾所说:“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毫无疑问,鲁迅也罢,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也罢,他们从拓荒到收获,从继承、借鉴到创新,中国现代小说能在短期内获得高度成熟,与中外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精深传统是密不可分的,而中篇小说的稍逊风骚亦与此点暗合。我们至少可以说,缺乏传统,正是导致当代前期中篇小说赢弱的远背景和潜因素。我们指出这一点,恰是由于它向来不被人们所注意和论及,在此多花笔墨略作梳理,意在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以助力于问题的深入研讨。

同类推荐
  • 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

    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

    她是萧红。她将她的翅膀与生命,定格在属于她的风暴之中……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在文学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被鲁迅所推崇,被后世所敬仰。她为爱情飞蛾扑火,她为创作倾其所有。爱情之于她,是空气,是养分,是她生发的土壤;创作之于她,是信念,是光亮,是她生存的渴望。她一生经历过三个男人:汪恩甲之于她,是走投无路之下的慰藉;她与萧军,相识于危难之时,原本同舟共济的两个人因为人生目标不同而分道扬镳;端木蕻良,是萧红生命中最后的守护。她闯过一次比一次更猛烈的风暴,走过了她的万丈红尘,走过了她的寂寞喧腾,最终驻留在她的黄金时代……
  •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

    《林徽因全集》收录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剧本、译文以及建筑方面作品,共分四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林徽因全集》。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昔日重现

    昔日重现

    在这套《中外名家精品荟萃》中,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洗礼,作者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内涵在岁月中不断沉淀,最终成为最美丽的琥珀。本书为其中之一的《昔日重现》分册,所选的文章都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展现了名家们的经典构思。
  • 回眸中的感悟

    回眸中的感悟

    本书坦诚地回忆了作者的追求和梦想、情趣和爱好、事业和奋斗。写下对故乡的眷恋,对工作的热情,对幸福的追求,对真理的探索,对梦想的执着,对家庭的责任,对子孙的关怀,对父母的奉养,对岗位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等。
  • 指点江山

    指点江山

    本书精选毛泽东诗词36首,从言志、战争、爱情、友情、乡情、咏物、山水和建设等方面,解析诗词的丰富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成就,同时从诗、书、画、景等入手,结合马泽东诗词背后的故事以及对这些诗词的赏析,展示了马泽东的伟大精神世界和革命领袖风采。
热门推荐
  • 球徒

    球徒

    中国的足球他是我的一个梦。这本书重要的不是故事,是我眼中,中国足球的出路。本书别无他求,我争取就这样免费写完。另手残,争取周更,请谅解。无地自容!
  • 神代次元游戏

    神代次元游戏

    一个少年,一群凡人,进行了一次诡异的仪式,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一次次位面之旅,一场场争斗厮杀,活下去,骄傲的活着,变得更强,是脱离这深若苦海的世界,还是在无穷的历险中求胜求强。我的努力,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不似真实的一切,仅仅只是不知名的神魔们的一场娱乐秀?到底是为了什么?
  • 宠妃逆袭:腹黑王爷溺宠妻

    宠妃逆袭:腹黑王爷溺宠妻

    【正文+番外全部完结】特种部队女军官一朝穿越为庶出七小姐。当昔日懦弱无光的双眸闪耀着耀眼光芒时,欺她,辱她,算计她之人,势必会付出血的代价!美妾,打出去。陷害自己的嫡姐,阴回去。设计自己的皇孙贵族,杀回去……百毒不侵,医毒无双,异能,系统……涅槃重生,废材惊天逆袭!她说,放眼天下不管是谁,只要惹到她,势必百倍奉还!【女强男更强,一对一宠文】*推荐小夭完结宠文:《爷的宝贝:腹黑王爷萌宠妃》推荐小夭女强宠文:《盛宠医妃:狐狸王爷腹黑妻》群号:夭里妖气214091753喜欢的可以加进来玩哦~
  • 传奇猎魔人

    传奇猎魔人

    老者吁了口气,轻轻地合上了手中的古书,侧身拍了拍身边小女孩的脑袋。“马斯爷爷,这就结束了吗?”小女孩扬起稚嫩的小脸,眼中带着点点泪花,“猎魔人不会死的,对不对?”“当然了,我亲爱的阿妮雅……”老者慈祥的面容上露出缅怀的神色。“记住,猎魔人的传奇,永不完结。”这是一个猎魔人玩家穿越到游戏世界,书写属于自己传奇的故事。
  • 慧深还俗

    慧深还俗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祸水倾城

    祸水倾城

    小时候不懂事,总跟着小姨!在我人生最灰暗的时候,小姨接走了我,后来我变成了一个男人!
  • 邪王专宠:惊天大小姐

    邪王专宠:惊天大小姐

    她,二十四世纪全能杀手,五岁入组织,无知天真,慢慢的,在无尽的杀戳之下,她渐渐认识了世面。就在这时候,她穿越到了没爹疼没娘爱的废材大小姐墨雪馨身上。他,寒国明王殿下,冷酷邪魅嗜血睿智,武道天赋更是无与伦比。莫名其妙的身世,玉之铃的诞生,一道道谜团围绕着墨雪馨,她到底是谁?他,又是谁?沐云族的传人?看威武霸气的明王殿下如何被墨雪馨大小姐耍得团团转,看英明神武的墨雪馨大小姐如何绝处逢生。
  • 缘来是你:邪王俏妃

    缘来是你:邪王俏妃

    新文《世子太嚣张:王妃要造反》正在连载中,希望大家可以支持一下。唉,出个车祸也能穿,不过这个身份还不错,丞相家千金。可是她对这个不在历史上出现的国家一无所知,怎么办,失忆?这个主意不错,她看过的几本小说里,女主都是这样的。什么,她爹娘知道她失忆了,那么就让她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绎这个身份吧!
  • 剑舞今方

    剑舞今方

    我欲踏破红尘,横断万古,这世间谁能阻我?
  • 王进喜

    王进喜

    《“红色英雄榜丛书”系列:王进喜》讲述英雄王进喜从儿时成长至成熟起来的一生。作者以朴实无华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英雄王进喜憨厚、率真、直爽的个性。内容详实,语言生动、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