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11600000047

第47章 感受红军——重访长征路手记(1)

5月30日;晴

中国作协组织的《重访长征路讴歌新时代》采风二团今天在贵州报到,一团从南昌出发,过井冈山经湖南到遵义;二团从遵义接续,经娄山关、赤水、过大渡河、康定到成都;三团从成都接班,走诺尔盖,翻折公山到达终点延安。我是二团成员,二团的团长是黄亚洲和田滋茂。黄亚洲是中国作协副主席,党十六大代表,写过《日出东方》《开天辟地》等影视作品,是位家喻户晓的名人;田滋茂是作协书记处书记,慈眉善目,一位大哥式的人物。两位都是能谈得来的熟人,这就注定了这一行的顺畅和愉快。队伍中还有四川作协副主席傅恒、山西作协副主席吕新,其他各省作家张慧敏、胡学文、魏薇和作协的刘涓迅、邢春以及《光明日报》《文艺报》、现代文学馆的记者们。这个团的少数民族作家比重很大,我是满族,刘涓迅是回族,包尔吉原野是蒙古族,倮伍拉且是彝族,而我们要行走的地区基本也是彝藏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走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得到“重访长征路”的消息,我认真做过一些准备,对地图上的红军长征路线进行逐段推进,却终因红军在川黔那盘肠般的,虚虚实实行军线路所迷茫。跟朋友探讨这些路线,朋友的回答很干脆:“红军是被国民党追得满世界胡跑呢,你难道还要找出什么规律不成!”我对这个回答之所以存疑惑,是不相信一支军队会“满世界胡跑”,却又无法解释,关键是红军离我们太遥远了,甚至只是一个概念,一个符号,我们对红军的了解不比《三国演义》《水浒传》更多。

谜一样的红军哪!

乘中午的飞机离开西安,动身前给市文联党组书记周大鹏打了电话,周大鹏说这个机会太难得,不是谁都能有的,让我一定好好珍惜,注意身体。司机小张送我去机场,走到半路,拿出一封信来,是文联的办事员小施写来的,原来听说我这次出差与往日不同,是去走长征路,几个人商量着要来送行,走不开,就写了信让司机带来,让我回来一定要给大伙讲讲红军长征的事情,他们都很想知道。我想,这回走长征路,表面看起来西安是我一个人,其实我的后头还有一大群。他们让我“一路走好”,好像我成了真的红军……心里立刻也满是豪情,仿佛真的要去爬雪山过草地,所哼的歌也是“一送哩格红军,盖吱个下了山”。

自个儿给自个儿送行。

下午到贵阳,中国作协的邢春和贵州文联的李雯来接,与两人均是第一次见面,客气地寒暄,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天气。邢春说北京、河北、辽宁、广东的团员全到了,只缺了一个团长黄亚洲,黄亚洲乘晚上的飞机,十点到。邢春年龄不大,清纯快乐,细致认真,初识的感觉很舒服。

下榻在花溪宾馆,团员们在晚间到齐了,一共十三个人。

5月31日;阴

天气阴沉湿闷,人像是泡在水里,让从干燥北方来的我感到憋气。气温并不高,也没有太阳,身上却黏糊糊的,沤得难受。贵阳到处是山,景致秀美,青翠欲滴,地理课上学过,贵州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果真如此。早餐将我们拉到市区一牛肉米粉馆,一人一碗米粉,说是味道最正的小馆。对我这个吃惯了北方抻面的人来说,米粉实在不是东西,粉不能进味儿,只好以汤来佐,汤粉分离,终没有一统融合之感。南北口味的差异,是米和面的差异,沿途将进入少数民族地区,不知还会出现什么吃食,不要显得太娇气,太格色了。红军大部分是吃米的,那时候他们大概没吃过牛肉米粉,滚着浓油的汤,对他们可能是奢侈。

上午到花溪东、西舍参观了周总理和巴金的住处,1944年5月巴老和萧珊女士在东舍举行了婚礼,度过了蜜月。东舍是座竹丛掩映的小楼,古色古香,很有些情致,只是门上两副对联甚不着调,“水如碧玉山如黛,酒满金樽月满楼”,字里行间满是酒肉之气。一问,原来东舍已经改为饭馆,只将一间小屋辟为巴老展室,展出一些照片。如此来看,作为饭馆的东舍又是金樽又是酒,也在情理之中,经济与文化撞击,文化常常是输家,像这样还能为文化划出一隅,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下午乘着大轿车往遵义走,途经息烽镇,参观了国民党军统的息烽集中营。“息烽”这个地名是后来改的,为熄灭烽火的意思,息烽集中营恶名在外,早就听说这里是个比重庆渣滓洞、白公馆更要命的地方,是个魔窟。重庆的望龙门监狱被国民党称为“小学”,渣滓洞、白公馆称为“中学”,息烽则是“大学”。案情重大者从“小学”转囚于“中学”,转于“大学”,特务们说这是“升学”,被处死就是“留学”了。

来到息烽集中营,由小角门而入,才知道里面是个面积很大,树木蓊翳的大园子,园子里有礼堂,有池有亭,还有一座座南方风格的木板瓦房,庭院和房内有木笼,是关押“犯人”用的。息烽集中营对外的名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1938年从南京迁来,1946年撤销,一共7年,先后关押过共产党和进步人士1200多人,这1200人,被杀死了600多,下落不明(其实就是死了)400多,至今集中营周边的刑场还留下了座座无主坟茔。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一家和黄显生将军等都在这里关过,“计划生育”的倡导者马寅初先生也在这里关押过。园子的东北角紧靠山崖有大洞,深入底下十余米,阴暗潮湿,据说过去有虎出没,虎,大猫也,故又叫“猫洞”。猫洞是特务对革命者施刑之处,洞内有各样刑具,有审讯的桌椅,在这里,任你怎样喊叫,声音都被岩壁吸收,外面一点儿也听不见。我站在洞口,一股股凉气从下往上冒,让人的皮肤发疹。在这个山洞内因酷刑而死的冤魂有多少,没人能说得清。讲解员说,集中营撤销时,特务们用两辆美制十轮大卡车,连续两周,从30里外运来瓦泥,把洞封死。解放初期和“文革”时候两次挖掘过洞内填土,除了一些被害者遗骨外没发现其他物品。97年息烽市又进行过一次挖掘,终因洞太深,加之积水,没能进行到底。

我想象着挖出的那些尸骨,在今日阳光的照耀下,该是怎样的情景,它们承载过鲜活热烈的生命,承载过信仰,承载过快乐和爱情,却去了,无怨无悔地去了,连姓名也没留下,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的下落,现在大概没有谁还能细致具体地想起他们……烈士不苟营,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着残旧却仍旧狰狞的老虎凳,我拷问自己,如果换了我,我将如何?

这个问题是以前从未思考过的。

6月1日;阴

来到了乌江边。

小时候看过电影《突破乌江》,黑白片,只记得红军在这儿有过一场战斗,红军要过江,就打,当然是红军胜了,雨夜里,红军硬是用小竹筏子过了江。还记得电影里的黔军个个长得都很猥琐,他们有两杆枪,步枪和烟枪,很不经打,可是那江给我的印象很深,黑水哗哗地翻滚,像条不驯的龙,小筏子在水里一起一伏,险象环生。

我们乘船来到红军强渡的梯子岩渡口,陪同的宣传部干部说,为了取道金沙入川,1935年3月29日,红一军团一师三团从这里渡河。那是个风雨大作的黑夜,红军在乌江三个渡口同时用竹筏抢渡,狂猛的夜雨中,江水奔腾咆哮,浪花翻滚,惊涛拍岸,素有天险之称的乌江显得更加险恶莫测。梯子岩,以两岸陡峭如削的岩壁而得名,两山夹峙一水,这水便显得更加激越湍急,难以逾越。但它是渡口,渡江之处非它莫属。雷电雨水夹裹着如林的弹雨,小竹筏上的红军们危系一线,是毛主席的如神用兵,也是老天爷的相助,终于是过去了。

70年的空间,曾经激荡山谷的枪炮声连回音也消失殆尽。如今,江上修了数座电站,将水高高拦起,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乌江已不是江,是一片平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山的倒影,云的倒影。我站在船头,寻找梯子岩渡口的遗迹,企图在岩壁上看到红军的灰色军装,还有那帽徽和领章……鸟儿们相约着从江面掠过,在船头打了个旋,直冲峰顶。几声清脆鸟啼,啼出了一谷清幽。绿水中,一条机船逆流而上,男人裸着上身在仓里操纵船舵,女人背着娃儿坐在船头,男人在向女人喊着什么,女人不睬,一下一下地梳理着头发,她背上绣花背兜里的娃娃睡得正酣。见我用相机瞄她,女人不好意思地跑进仓里,躲在男人的身后,用眼睛偷偷地看我。这山这水这船这人是一幅画,一幅恬静幸福的画,我想,再过多少年我大概也会记得这山水,这一家人,他们莫不是当年红军的幻化,莫不是山水间的精灵?我相信,突破乌江的红军们,人人心里都揣着这样一幅画,揣着这样一个憧憬,怀着这个憧憬,他们倒下了,血渗进了石崖,洒进了江水。

载着男人女人的船不是虚幻。

洒在乌江的血也不是虚幻。

下午参观娄山关,晚上到达遵义,与采风一团的同志们汇合。一团二团一块儿吃了晚饭,陈忠实将他的防蚊水给了我,说他的行程已结束,用不上了,我的下一程才开始。都是来自陕西,自然多有照顾,在遵义,我体会到一种乡情的温暖。

6月2日;晴

采风团一二团在遵义会议旧址前举行了交接仪式。签满作家名字的红旗由一团传到了我们手里,这情景还真有点儿激动人心。东南西北的作家,相聚于遵义会议旧址,这里是红军胜利的转折,也是一二团作家的纽结,现实的缘分,历史的缘分,都让人倍感珍惜。短暂的相聚之后便是分离,大家都有些依依不舍。早晨十点,我们乘车去赤水,他们回贵阳解散。

中午路过怀仁,这里是茅台酒的家乡。到底是酒乡,整个县城弥散着一股淡淡的酒韵,连坐落在山颠的大楼,造型也是硕大无比的茅台酒瓶子。在茅台的故乡不能不喝茅台,“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真到了“酒泉”,岂能不喝?一杯下肚,酣畅耳热,意气飞扬,想的是文王饮酒千种,孔子百觚,却是都没有饮茅台的福分,彼时的怀仁地处“蛮夷”,茅台是在明代发展起来的。飞觞醉日,三杯茅台使我迷迷瞪瞪,豪气如云,饭后立刻上路,坐着大轿车行走在山间公路上,摇摇晃晃,无思无虑,有说有唱,一副八仙过海的模样。

赤水河是一条酒的河,沿路多是酒厂,河水是红色的,红军过怀仁的时候喝过茅台的酒,用茅台酒疗过伤,应该说茅台酒也是为革命做出了贡献的,被首推为国酒,进入人民大会堂,应是当仁不让。

太阳快下山的时候我们来到了一个叫丙安镇的渡口,1935年1月19日到4月9日,红一方面军四渡赤水,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在这里和敌人进行周旋。河边,红军渡河的旧址犹存,有碑石以记。对岸的渡口是一道石阶,弯曲而上,进入丙安镇。如今,在旧址的旁边修了铁索桥,往来顺畅如平途,再无需摇橹颠簸。小镇一条石板小街,两排老旧板屋,有吊脚楼,有店铺门面,出售杂货和当地吃食,全是旧时模样,让人恍惚不知今夕是何年。有背砖的女人从桥上走过,都做少数民族装扮,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甚是吃力。拦住询问,说是替盖房者从桥对面公路将砖背过河,再上山,到达坡上,背一篓砖给两块六毛钱。问一篓砖有多重,说是80公斤。几个女孩也在背砖行列中,为的是给自己挣出学费,问一学期学费所需多少,说是百余元,但以目前这样背法,大概不会挣够,因为这样的活不是老有。问还差多少,对方没说话,眼里分明有泪光在闪了……

还是穷啊。

在红军浴血奋战的地方,老百姓还过着苦日子,让人的心里挺不落忍。先辈的流血牺牲,为的大概不是让孩子为缴学费而背砖。

是我们的后继者没有把工作做好。

6月3日;雨阴

中雨,南方的雨水也是热的。

我们冒雨上山。

赤水的山多,水多,瀑布也多,有千瀑之市的称号。沿途所见,瀑布不下数十,“高岩迸似珠,半壁洒如雾”,山色奇美,一步一景,转瞬变化,出人意料。雨中,我们来到了十丈洞瀑布,当地人将瀑布称之为“洞”,十丈洞就是十丈瀑布的意思。这个大瀑布是我看到的瀑布中最大的一个,也许是下雨,河水暴涨的缘故,那瀑布从极高处坠下,俨然是一条河的直立,瀑布下处,不能靠近,水雾迷蒙,声如擂鼓,彼此说话也难以听清。瀑布高76米,宽80米,比黄果树瀑布高8米窄1米,气势之大,是赤水的重要景观。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雇短夫遵大道南行”,考察了黄果树大瀑布,却因交通梗阻未能发现十丈洞瀑布,故仅只推举黄果树瀑布为中华瀑布之最。直到1986年,中央电视台向世界宣传十丈洞大瀑布,十丈洞才为外界所知,它的成名比黄果树晚了四百年。

风景美的地方,往往是生存艰难的地方,赤水的水色山光,为我们保留了一块没有遭受现代文明侵袭的净土,包括昨天看的丙安古镇在内,当地百姓以他们的贫穷和闭塞为代价,维护了这片地域的原始与美丽,这是矛盾,我不知这原始与美丽能持续多久。其实也未必就是落后,有位作家朋友说过这样的话,“不要以为远离都市,远离那些水泥制品就是落后,总有一天,人们会发觉自己搞错了方向,他们会慌慌张张地掉过头来,追你。”

雨越下越大,四川作协的傅恒和杨明照来赤水接,下午坐车,经泸州、内江、资阳,沿高速公路到达成都。

同类推荐
  • 郁达夫自选集

    郁达夫自选集

    本书收录了《采石矶》、《离散之前》、《烟影》、《迟桂花》、《过去》、《在寒风里》、《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微雪的早晨》、《海上通信》、《一个人在途上》、《病闲日记》、《钓台的春昼》等文学作品。
  •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新释

    《人间词话》最早发表在《国粹学报》上,是王国维自己删定的,共64则,可分成两大部分:一至九则是总论,标举王国维论词的一个纲领,就是“境界说”。十至六十四则是具体批评,以“境界说”为理论基础,融合中西文艺美学思想,具体评论从李白一直到宋代的许多诗词名家。这是《人间词话》的正文。被王国维删掉的49则后来重新整理刊印出来,叫《人间词话删稿》。此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之外的著述中的一些论词语录,被人摘编成《人间词话附录》,共29则。本书注析《人间词话》,收录范围包括正文和删稿共计113则。
  • 宋辽金元文学

    宋辽金元文学

    本书采取文学史、作品选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一书在手,即可掌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古代文学经典作家及作品。
  • 刘云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刘云若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在天津租界中一家旅社里,某年的初春,夜里一点多钟,大明旅社里的一家烟馆,正在榻上客满房里烟浓的时节,人多得简直有些旋转不开。烟容满面的烟馆掌柜佟云广,被挤得攒到账桌后面,正办着一手钱来一手烟去的交易。他那鬼脸上的表情,时时的变化不定,这时正向着烟榻上卧着的一个穿着狐腿皮袄,三十多岁大白胖子道:“徐二爷,昨天给你府上送去的八两清水膏子,你尝着怎样?”那徐二爷正喷着一口烟,喷完喝了口茶才答道:“好的很,明天你再给熬十两送去!真个的,那八两该多少钱?”说着从怀里把很大的皮夹拿出放在床上,预备付钱。佟云广笑道:“二爷,你忙甚么?只要你赏脸,我供你抽到民国六十年再算账也不迟!”
  •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

    《胜日寻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庄电一踏访神州记》主要内容包括“中枢”在变革、改革,从国务院开始、西部开发亮点多、西部开发新气象、无边光景一时新、发达国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等。
热门推荐
  • 豪门夺婚:黑帝的无赖少奶奶

    豪门夺婚:黑帝的无赖少奶奶

    “怎么玩完就扔席小姐的品味也不过如此”“别把你的把戏带到现实生活中不过是我玩剩下的你骄傲什么”六年前在墨尔本的初识向来外表放荡的郁恩遇到了自己这辈子的情劫向来桀骜不驯的她如何驯服妖孽邪魅阴柔的靳公子当腹黑总裁vs无赖少奶奶会擦出怎样的花火呢
  • 爱情的魔法:恶魔冷少别惹我

    爱情的魔法:恶魔冷少别惹我

    她是皇甫家的小宠儿,是野蛮、喜欢帅哥的十七岁千金小姐,他是夜家唯一的长子,是霸道、有着多重人格分裂症的夜氏集团准董事长的十八岁千金少爷。他们两个相聚在世界顶级的圣·优契亚贵族学院,她在入学的第一天就吃了他的“豆腐”。在第二天他就扬言在三个月内把她追到手。“你喜欢我么?”“当然喜欢!”某男用邪魅的声音触动着某女内心的最深处,某女冷眼看着他身后娇小的女人,嘲讽道:“那就滚出我的生活,我不需要你!!”两年后,他们又相聚,她变得有女王气质;他却死皮赖脸的跟着她,死死不放开:“别走,听我解释!”某女一巴掌,“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乾坤破碎

    乾坤破碎

    自天地初开,传说众神皆陨,而后武者崛起,天地虽大,却也从此五分,而一个无名小子,凭借自己的天纵奇资,在此乱世之中,步步崛起,逐渐揭开万古蛮荒的神秘面纱,叱咤寰宇······
  • 何求

    何求

    此间花已落,君与谁相知。独坐千古,守一树落花,卿已魂归天涯......
  • 住在手机里的男朋友

    住在手机里的男朋友

    她是一个被催婚的大龄剩女,他是一个工作失意的设计师,她在南方的小城,他在北方的大城,隔着万水千山的距离,原本毫无关联的两人,却因网络产生了交集。她以为他是骗子,他以为她是傻子,却因她的真情而感动。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要如何才能修成正果。他们是否能走到一起?……
  • 无盐六夫

    无盐六夫

    怎么刚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就是盖着大红盖头?还让她遇到了劫亲的。而那个打劫的人说什么?丑女?自己竟变成了一个丑女。到底是谁有胆量娶自己这个丑女?噗,皇帝?重口味啊。腹黑皇帝不好惹?谁怕!看她扮猪吃老虎,搅乱后宫再出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腹黑皇上来逼婚:女人我只想宠你

    腹黑皇上来逼婚:女人我只想宠你

    【全文完】“忠心于朕,朕许你六宫无妃!”高位上的他眼眸里隐匿的是霸道的邪魅。“天堂地狱,本王也要与你同在!”堂堂一国的王爷,竟然霸道的将已为皇妃的她揉进怀里。“主人,我活着,你活着;我死了,你也得活着!”有着琥珀色眼眸的温柔男子深情款款的望着她。当绝情冷血的杀手掉入一群美男的陷阱里,究竟是她成为了别人的棋子,还是别人臣服于她的石榴裙下?
  • 嫡女当道:面瘫神君太腹黑

    嫡女当道:面瘫神君太腹黑

    放下过去,蔺九只想一门心思扑到修炼上面。什么蔺家嫡女,什么废材灵根,都不在她考虑范围内。修真界不是信奉强者为尊吗?好,那她便用实力说话!只是那个一脸忠犬的大师兄,来,我们好好谈谈,面瘫冷艳的人设是被你吃了吗?容某人一脸无赖:只要能追到娘子,人设都是浮云……
  • 月下三绝曲

    月下三绝曲

    最痛苦的回忆,成就了最完美的音乐;最伤心的离别,换回了最幸福的人生!一个幸福的家庭,突遭横祸;一个阳光的少年,变得淡漠。被命运掌控的人生,到底是福是祸?
  • 一杯子两世缘

    一杯子两世缘

    魏笑笑二十二世纪密警,首席女密警不看什么任务只看多少报酬,从不带枪出任务缺每次都可以全身而退,按照魏笑笑所言,枪妨碍行动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子弹速度就是蜗牛速度。魏笑笑此生什么没遇见过,穿越都碰上了,在二十二世纪接了个任务,“取回”一个青铜酒杯,祸不单行穿越到某王朝,为了回到这个科技发达的世纪,想方设法偷皇帝手上的酒杯,跨越千年的爱恋,是缘分还是孽缘,是命中注定还是阴差阳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