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11600000006

第6章 戏缘

我爱戏,爱得如醉如痴。

这种爱好,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

我父亲有本叫《梦华琐簿》的书,闲时他常给我们讲那里面的事情,多是清末北京梨园行中的轶事,很有意思。我大约就是从这本书,从父亲那颇带表演意味的讲述中认识了京剧,迷上了京剧,同时,将那本书看作神奇得不得了的天下第一书。“文革”破四旧时,这本发黄的线书又被翻腾出来,我才知该书出自蕊珠旧史之手,知道“旧史”便是清末杨懋建氏。翻览全书,发现并无多少深刻内容,盖属笔记文学之类。文字也嫌粗糙肤浅,我遂明白,当初对它的崇拜,很多原因是因了父亲的缘故。

我的父亲在美院从事陶瓷美术的教学与研究,艺术造诣甚深。不惟画儿画得好,而且戏也唱得好,京胡也拉得好。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几重的四合院幽深幽深,晚饭后,父亲常坐在石榴树前拉胡琴自娱。那琴声脆亮流畅,美妙动听,达到一种至臻至妙的境界。几位兄长亦各充角色,生旦净末丑霎时凑全,家庭自乐班就此开场,热热闹闹一直唱到月上中天。我在其中充任裹乱的角色,所以不太受欢迎,往往开戏不久,就被母亲哄进屋去“睡觉”,声称晚上院里有狐仙,且以白胡子老头的形象出现,专跟小孩子过不去。躺在床上,听着外面悠扬的乐曲,我的心一阵阵发痒,以致怀疑父亲是为狐仙之化身,因了他的白胡子,因了他与兄长们的亲热——这不是跟我过不去么。

日常我最企盼的莫过于回姥姥家。姥姥家在北京朝阳门外坛口,那里有个剧场,经常轮换演出一些应时小戏。我常常跑到剧场后面,隔着门缝看一个名叫李玉茹的演员化妆。现在看来,李玉茹不过是京郊戏班的一个普通旦角,但当时在我眼中却是辉煌至极,伟大至极的人物。开演前半个小时,李玉茹来到后台,从画脸贴片子到上头面穿戏衣,我都看得特别仔细,想象那些东西装扮到自己身上也一定不会逊色,于是就有些莫名的嫉妒。后台门缝的宽度容不下一只眼,所以看李玉茹如同看今日之遮幅银幕,不过那银幕是竖着的,恰如徐悲鸿画的那幅“吹箫”写生画,细长的一条,大部分被黑遮盖着,给人留下了无穷无尽的遐想。一天奇热,后台的门大大地敞开了,整个后台连同李玉茹便一览无遗地暴露在我面前,我终于看到了一个全面、完整的李玉茹。那天她演的是《穆柯寨》寨的穆桂英,一身锦靠扎得匀称利洒,一对雉尾在头顶悠悠地颤,威风极了。李玉茹看了我一眼,使我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看过我之后,她走到水池边朗朗吟道:“巾帼英雄女丈夫,胜似男儿盖世无;足下斜踏葵花镫,战马冲开摆阵图。”对李玉茹来说,这或许是上场前的情绪酝酿,或许是一般的发声练习,但我则认为她这一举止是专门为了我的,是专做给我一个人看的,我在门缝里向她张望了这许多时日,她自然是知道的。总之,为了她吟的那两句诗,我丢魂落魄般,整整激动了一天。后来我问父亲,全中国,戏唱得最好的是不是首推李玉茹。父亲说他不知道李玉茹,他只知道马连良、裘盛戎、叶盛兰、谭富英……这都是当今名角,他们合演的《群英会》是名副其实的“群英会”,集中国京剧艺术之大成,称得上千古绝唱。我问父亲喜欢谁,他说谭富英唱腔酣畅痛快,他喜欢谭富英。我说那我就当谭富英,何况这人的名字跟李玉茹一样的好听。父亲就教我唱谭富英的《捉放曹》,大意说三国时曹操刺杀董卓未遂,被下令捕拿,曹操行至中牟县被捕获。中牟县令陈宫私自将曹释放并与曹同逃。途中过吕伯奢家,承吕热情款待,曹却疑心吕要害他,杀死吕之全家,陈宫怨曹操心狠不仁,乘夜丢下曹操自己走去。父亲教的是陈宫见曹操杀死吕家数口后的大段唱词“听他言吓得我心惊胆怕,背转身自埋怨我自己作差。”我唱不好,用父亲的话说是生吞活剥走过场,又说这两句西皮慢三眼并不是谁都能把谭老板那“云遮月”的韵味儿唱出来的,叶家门里除了老四,谁都不行。父亲说的老四是指我的四哥,四哥整大我二十四岁,我们都是属耗子的,性情上就有些贴近,他在故宫博物院工作,长得帅气,人也清高,三十多了,还没对象。老人们常为此事操心,我想,恐怕只有李玉茹那样的漂亮姐儿才配得上他。有一回他业余演出《四郎探母》,将演出剧照拿回家来让大伙看,母亲和大伯母举着照片细细地瞧,不是瞧四哥,是瞧他旁边坐着的铁镜公主,看“公主”跟“四郎”是否相配。两个老太太将“公主”姓字名谁家住何方兄弟几人父母作甚问了个遍,听说“公主”尚待字闺中又穷追不舍,问是否有可能真嫁四郎成为叶家媳妇。四哥说那女的个儿太矮,穿着花盆底鞋还不及他的肩膀,母亲说个儿高了不好,女孩儿家大洋马似的看着不舒坦。四哥说那女的才十八,母亲不再吭声了。是啊,岁数太悬殊了过不到一块儿去怎么办?我为四哥感到遗憾,安慰他说我将来一定长得很高,陪他去唱铁镜公主一定很般配,他对母亲说,丫丫这模样演刘媒婆不用化妆。我不知刘媒婆为何许人,想必与父亲喜欢的谭富英,与我喜欢的李玉茹一样,是个娇美俊俏的花花娘子。

每日跟父亲学唱“听他言”,并自报家门系谭派正宗。逢到我唱兄长们便撇嘴起哄,说刘媒婆的“痰”派的确唱得无与伦比,一遍跟一遍毫不相同,比天桥的绝活还绝。父亲的琴拉得很认真,托、随、领、带一丝不苟,并不因了我的稚嫩而稍有疏忽,我便也唱得极努力,信心不为兄长们的讽刺与挖苦所动,父亲说过,学戏与做人事理相通,凡事都得尽力,都得用心,不能投机取巧。

有一日随父母去吉祥剧院看戏,听说里面有谭富英,有刘媒婆,所以一整天都在盼着,不敢淘气,怕父母生气变卦而换了别的孩子。吉祥剧院在东安市场,老式的,我个子小,坐在椅子扶手上,垫着父亲的大衣,高出别人一头,就看得极清楚。台上有花花绿绿的男女在转来转去,我果断地推定那个穿粉衣的喂鸡小姑娘为刘媒婆,父亲说小姑娘是《拾玉镯》里的孙玉娇,刘媒婆是那个脸上有黑痣穿肥短衫的。肥短衫是个又丑又老的婆儿,扯着公鸭嗓,挤眉弄眼很不中看。我很生气,敢情憧憬了许久的刘媒婆竟是这般嘴脸,当下我眼里便含了泪。第二折是《捉放曹》,一个戴黑胡子的男人出场,唱出我熟悉的“听他言吓得我心惊胆怕”,我才知道这就是父亲喜欢的谭富英,数日来我效仿的竟不是什么美娘子而是这么个半大老头子,窝窝囊囊地追着个大白脸,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一个人站那里傻唱……现实与想象的错位对我是个沉重的打击,一种失望的悲哀终于使我失却了看下去的愿望,我将身子缩进座位,盖着大衣,在“背转身自埋怨我自己作差”的慢板中昏昏睡去……按说我的“戏剧生涯”到此该划个句号打住,孰料,一个出乎意外的转机将我对京剧的热爱推向了更新的高度。还是那天晚上,一阵紧锣密鼓将我催醒,直起身见台上一着白甲英俊男子正平地跃起,横身悬空又旋转落地,游龙似的洒脱,比穆桂英更有吸引力。我马上问这是谁。父亲说那是《长坂坡》里的赵云,独闯重围,单骑救主,是个了不得的英雄。我说我就当赵云了,再不更改。父亲说你怎么能当赵云?武生可是不好演的。看戏回来问遍兄长,果然无一人会演赵云,都说没那功夫。我很瞧不起他们,决定自己练,遂脱了小褂,掂来根扎枪,嘴里给自己打着家伙点儿,围着院里的金鱼缸跑开了圆场。不知是谁按下了快门,至今给这个家庭留下了一张小丫头光着膀子耍扎枪的照片。二十多年后,我领着还未成亲的爱人进门,便有好事者将此照片拿给他看,倒把他弄得很不好意思。

八九岁时,中国戏曲学校招生,我决计去报名。那时父亲已去世,便与母亲商量,她不答应,一气之下我在墙上拿大顶抗议,声称不答应就决不下来。母亲不睬我,也不让大家睬我,人们从我身边过来过去,任我头朝下用胳膊支撑着身体,竟没有一个肯为我说句话的。我下不来台,开始寻事,喊着七哥的小名开骂。七哥过来,揪着我的两腿把我摔在砖地上,使我一颗门牙脱落,我嚎啕不止,扯住老七让赔牙。母亲说我们不懂事,她一个寡妇拉扯我们已经很不容易,我们却还要这样让她为难,说着掉下了眼泪,七哥在母亲的泪中认了错,我也在母亲的泪水中绝了唱戏的念头。这一念之差是否使中国京剧界失了一个角儿,我不知道。

“文革”时都唱样板戏,我也进了文艺宣传队,人们赞赏我这一口脆亮京白,就让我演阿庆嫂。有小时的戏曲功底,演阿庆嫂也没费多大力气,那大段的二黄慢板“风声紧雨意浓天低云暗”唱下来也很自如,自我感觉颇为不错。给兄长们写信,告知演阿庆嫂的事,以期得到祝贺,然而却如同当年在墙上拿大顶一样,没得到一个人的反响。演出在即,队长找我谈话,说让我演沙奶奶,将阿庆嫂角色交一王姓女子担任。王系广西人,说话带有明显的嘶嘶腔,而且台形也略显粗短,与阿庆嫂形象相差甚远。我谈了自己看法,队长似无商量余地,我则只好由青衣改唱老旦。临上戏前,队长又让我改演革命群众,即初场迎接伤病员,末场迎接新四军……后来,我得知这一串的更改是因了我的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时,我便离开了宣传队,自此再不唱戏,连口也懒得张了,紧接着是一场大病,嗓音被彻底摧毁,由此唱戏的二颗心终究是冷了。

转眼年已不惑,一切也都看得开了。现今五彩缤纷的舞台和电视屏幕较几十年前丰富多了。我的女儿当然再不会出现当年刘媒婆、谭富英一类的错位,这个追星族所追的星星也已不是她母亲当年推崇的穆桂英与赵云,而变作郭富城、张学友之类。其热烈程度较我有过之无不及。我还是爱看戏,爱看谭富英、梅兰芳后代传人们演的戏,从那些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中,体味到中国古老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体味到昔日无数个甜酸苦涩的梦。

前不久,有人说我长得与某历史人物相像,就有人想邀我去演电视剧。照例写信给诸兄长,征求意见,哥哥们的回信如出一辙,均持反对态度。我亦就此罢休。

我的家庭使我认识了戏,爱上了戏,却又阻碍了我与它的亲近,有时把我推入很尴尬的境地。遂得出结论:此生与戏无缘。

同类推荐
  • 从一个微笑开始

    从一个微笑开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逃离鉴定、正眼看它,正面迎它、幸福人的座右铭(节选)、鼻子底下就是路、没有天生的傻瓜、羊蹄甲、从一个微笑开始、我很矮,可是我不蠢(节选)等等。
  • 陆游文集3

    陆游文集3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诗建设17

    诗建设17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数种不定期诗刊,《诗建设》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这不仅因为它的诗,也是因为它的一些文章。本刊的好处,在于收入的诗作比较注重美学与思想、社会价值的均衡,诗人立足复杂的现实给予诗与之相对称的面貌,而不是使之简化或将其降低到社会口水的层次上;而其中的一些诗学文章也常有新的发现,不是停留在某种文学成见上的自言自语,颇具建设性。《诗建设·17(2015年春季号·总第十七期)》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最新的生长,见证与完成现代汉语真正意义上的成熟。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百姓闲聊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百姓闲聊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温润一生

    温润一生

    这是一本散文集,这是一本励志向上的智慧美文集,厚厚的、沉甸甸的,像秋后的庄稼,读着,不忍放下。在今天,有一些人还能独守本心,固守心中那份执著,这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而本书作者便是这样的人。
热门推荐
  • 青冥劫世

    青冥劫世

    夏朝历112年,道祖广成子于昆仑山巅引得神雷渡劫,适时天裂巨阙,鸿蒙真气泄于人间,从此山石草木皆可蕴气通灵,人虫鸟兽皆能历劫修道,修真纪元开启,修真门派如雨后春笋冒出……
  • 时夜行

    时夜行

    在死神的领域,时间仿佛静止,他悄悄设下黑色陷阱,等待着猎物走近……这是个关于时间的秘密,故事从一块石头说起。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明白人不做糊涂事

    明白人不做糊涂事

    这是一本励志类通俗读物。告诉你生活中、事业中如何把握自己,获得成功。
  • 极致,倾城的霓裳

    极致,倾城的霓裳

    她是妖娆宫宫主,是不可一世的第一杀手,落入绝情宫宫主之手,她不甘,在梦中愤愤不平的说,寒泠晗,敢封印本宫,敢让本宫做女佣,做苦力,冲破封印后,本宫要扒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喝了你的血!打打闹闹间,情根已然种下了。她用她的心脏救活了他,她濒临生死边缘,他却对她不管不顾,甚至嘲笑她。她九死一生,时隔两年,满怀期待的回来见他,看到的却是他和另一个女人的订婚典礼,听着他嘲笑的话语,心一点一点的碎掉。一切已了然,不过都是她自作多情罢了。她临死前对他的最后一句话:“寒泠晗,下辈子我不要再爱上你了。”终于他抱着她的尸首,痛苦悔恨恨涌上心头,他泪流成河,一切都是他自作自受,他不应该去报仇的,但后悔已经迟了……
  • 带着二哈游异界

    带着二哈游异界

    一个女性孤儿作者叶蝶一朝穿越,稀里糊涂的成为了魔法师和炼药师,然后带着一个二哈旅游的故事。空间有,没有随身老爷爷,但有随身二哈。顺便说一句,异界的生活很精彩。
  • 挽歌轻吟

    挽歌轻吟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躇。被家族驱逐一年后,十岁的上官黎携母亲遗物希望在父亲入土之日完成母亲遗愿,却遭到拒绝,悲愤中他决定毁掉整个家族,却不想落入妖、魔、神、天四方漩涡之中,未来该何去何从?一首挽歌轻吟,荡尽世间尘埃。
  • 修真之重生都市

    修真之重生都市

    “凌厉!你死了这条心吧,我才不会嫁给你,你不配!”未婚妻傲然道。“正好,我也觉得你不配。”凌厉冷笑,心中浮现了佳人俏影:“梓涵你一定要等我……”飞升渡劫饮人恨,重回少年时期。那时的他是个窝囊少爷,留下多少遗憾。但这一次,他是睥睨九天十地的修真界第一人,要亲手把遗憾统统都弥补回来!
  • 异世战皇

    异世战皇

    拳王穿越异界,前世所习武功突发异变,从此桃花转运,尽揽娇妻美妾;只手遮天,揍遍强者……异世大陆,唯我独尊,触我逆鳞者,统统一拳捣碎,一脚踩死!
  •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受食日月皇华诀

    洞真太上八素真经受食日月皇华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