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1800000001

第1章 引子

新疆对于我这样一个在西北工作了几十年的人来说,诱惑依然是巨大的。

新疆没有小气的东西,你听听那山的名字:天山,昆仑山,阿尔泰山……哪一个不气派得吓人;你再看那河:伊犁河,塔里木河,叶尔羌河……哪一条不骚动着冰冷的热情。当你走进无遮无拦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几天看不见一个人影时,你会怀疑自己:我还在地球上吗?就连吃饭,也显出新疆的大气,新疆人吃面,用的是搪瓷大茶盘,他们笑话上海人吃饭用的小茶盅。

这是占国土六分之一面积的新疆的气魄。

当然,新礙的诱惑还有很多。比如,白哈巴冬天的爬犁,传说中的哈纳斯水怪,巩乃斯草原的月夜,被岁月吞噬了的楼兰文明,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姑娘,还有漫漫天山路,茫茫昆仑雪……

1989年以前没有去过新疆,只有向往。

除了教科书,第一次把新疆的信息带给我的是军垦农场。五、六十年代,是个狂热的耽于幻想的年代,一曲“边疆处处赛江南”唱遍了大江南北,歌声响处,军垦农场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甘肃也成立了军垦农场,番号叫农建第十一师,是接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序号排下来的,新疆从农一师排到农十师。我是农建十一师最早的军黾战士。

我们师拉的战线很长,从武威一直到安西,贯穿了整个河西走廊,最西边接到了新疆。干部们都是新疆兵团调来的老军垦,从农一师到农十师的都有。用的工具也是新疆的砍土镘,把开荒也叫做“打荒”。老军垦们说,河西走廊荒野上长的植物也和新疆的一模一样:红柳、沙蒿、芨芨草和罗布麻。我们修灌渠,挖排渠,拖拉机突突突地跑着,一块块条田平整出来了,新疆的老军垦们带若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知识青年又依葫芦画瓤,在河西的处女地上造出了一个新的农场。

我的老连长姓吕,高个子,很黑,显得很老,河南人。吕连长是从农八师支援过来的,最早是六军的,随王震进疆后转到了生产建设兵团。我们用砍土镘打荒,砍到红柳墩上,一弹老高,虎口震得生疼。吕连长看到了,也不说话,接过砍土镘,狠狠砍下去,砍土镘稳稳地劈进树根里。我们问他窍门,他说没有窍门,靠时间,他说他进疆十五年,抡了十五年砍土镘。

吕连长文化不高,是个实干家,听人说在新疆也一天打过一千块土坯。问他,他说打一千块的人多了。他每次讲活时间都n短,主要是分配任务,提耕作要求,他爱说新通的经验。

有一天,工间休息的时候,望着戴着白帽儿的祁连山,吕连长竟说了一句很文学的话:“我咋有了看天山的感觉。”说罢,我听见他轻轻地叹了口气。

后来,我从他的老战友口中得知他的大女儿死在天山下的一个农场里,她的女儿死时才九岁,他们说那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小女孩,爱唱维族歌。小女孩先是腿疼,后来发展到浑身疼,怎么也治不好,后来就死了。现在看来,极有可能是骨癌。

以后,我也望着祁连山,找天山的感觉。

我第一次走进新疆,是1989年7月。坐火车到乌鲁木齐,再坐长途汽车到伊犁。因为时间很短,我只能去交通最便捷的地方。

我的目的是去霍尔果斯边防连,不巧的是边防连正住着一个上边来的工作组,谈情况、吃住都不方便。连长看了我的介绍信后,婉拒得合情合理。我想大概军分区接待我的那个志愿兵没有给他们打过招呼,临走时他曾信誓旦旦,说一定在电话上给我联系好。我只好离开了这个连队。我在伊宁街头徜徉,向一个卖冰棍的打听到什么地方能看见伊犁河,卖冰棍的指着满街的毛驴车说,你走不到,让他们拉你去。我雇了一个毛驴车,很便宜,两块钱。当毛驴车拉着我,在白杨夹道的石子路上轻轻地跑起来的时候,我的心却重重地被什么撞击着。

还没有看到伊犁河,就听到了伊犁河的呼吸,那声音很沉很稳很有力。穿过茂密的白杨树林,我终于看到了伊犁河宽阔的河面,我的心跳更剧烈了。望着河那边髙邈澄蓝的天空,想着一百多年前发生在伊犁河两岸的风风雨雨。对于中国来说,那是一段屈辱。

告别了伊犁河,我又回到了伊宁。

到新疆来一次不容易,还想去点别的什么地方。

就去喀什吧。

在伊宁的长途汽车站,很容易买到了去喀什的票。

那是一次难忘的旅行。昼行夜息,整整走了四天,才到喀什。翻越了整个天山,在电影上看到过的髙山牧场,雪,以及美丽的雪松,都近在咫尺,触手可摸。多少年过去了,我还记得车窗外画一样的景色,天真蓝,我没有见过那么蓝的天。

车上坐的全是少数民族的同志,有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吉尔吉斯族……他们兴奋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吃着在路边小摊上买来的无花果,嗑着葵花籽。我的旁边坐着一个巳经发胖的中年妇女,也在嗑葵花籽,我曾试着问了她句什么,她表示歉意地摇摇头,意思是她听不懂。我感到有点孤单,我是车上惟一的汉人。

沿途不断有人上车下车。在离开伊宁第二次停车休息的时候,上来了一个兵,车上人很多,他提着旅行包,一上车就很自觉地走到最后一排,找个地方坐下了。

再次停车休息的时候,我主动过去和那个战士说话。在交谈了一会儿之后,我得知他姓刘(以后我就叫他小刘),在伊犁当兵,眼下部队正为地方的一项工程挖涵洞。他老家来了三封电报,说母亲病危,要他回去。我问他老家在哪里,他说在喀什。

如果不是野外施工风吹日晒得黝黑,用俊秀来形容小刘大概不算太过分,他的普通话说得也很标准,几乎没有新疆味。我对他说的“老家”产生了兴趣,我问他,老家是在喀什吗?他说是呀。看我的目光还在询问,他又添了一句,你问的是爸爸的那个老家吗?那是山东。爸爸是跟王震一起进疆的,来了再没走。我没回过山东的老家。

你爸呢?我问他。

不在了,不在六年了。他说。

我没有再问他什么。

路上,小刘经常望着车窗外出神,显得有些忧郁。

从喀什返固乌鲁木齐,依然坐公共汽车,路上走三天,从上车到下车,再没有遇到一个汉人,这让我更加想念起那个叫小刘的兵来。

有几个穿长袍子的巴基斯坦商人从喀什一直坐到了乌鲁木齐,他们中有两个人的汉语说得很好,看样子他们经常往返于两国间做生意。

我们在阿克苏住过一夜,下榻的旅馆大而无当,上围墙围着几排长得好像望不到头的土房子,每间屋子不大,设施也很差,几张床,一张油滅的看不出顔色的两斗桌,价格便宜得让人难以相信。我排在接待室的窗口登记了之后,找到了我住的房间,推门进去,已经有三个巴基斯坦商人在里面了,他们正在吃一只鸡,桌子上还堆满了饼和葵花籽。见我进来,他们向我点点头,一个会汉话的指着一张床说那是你的。”然后,又邀请我吃他们的饼和鸡,我谢绝了。他们显得很亢奋,一直在说话,一边喝着一种我叫不上名字的饮料。看他们那样兴致勃勃,我想他们大概说的是发财的事。

他们说话,我无法入睡,就躺着,借着灯光看书,迷糊了,就合上书,闭上眼。如此翻来覆去十几次。已经夜里两点多了,他们还围着桌子在高谈阔论,嗑瓜籽,全然没有睡意,全然不顾屋里还住着别的人。我被他们的说话声和明晃晃的电灯弄得头昏脑胀,终于忍耐不住了,爬起来,对他们指指表,吼了一声,做了个睡觉的动作。他们歉意地“哦哦”着,立即拉灭了灯没过几分钟,就传出了如雷的鼾声。

我一夜没睡。

第二天一起床,那位会说中国话的巴基斯坦人很有礼貌地对我点了一下头,说:“早上好。”

我说:“早上好。”

第二次去新霣是1998年夏天,去边防部队深入生活。

这次我去的是阿尔泰。冬天,在中央电视台的气象预报图上,那一块地方总飘着雪。

不过夏天那里真好,空气洁净得让入两醉,草绿得让人两醉。我从一个边防连走到另一个边防连,结识了许多朋友。还结识了—只受伤后被某边防连收留的马鹿,几条狗,它们已成为边防哨卡有机的一部分,谁去了也决不会忽略他们的存在。由于我也当过军垦战士,对生产建设兵团有着一种独特的感情,我造访了兵团的—些团场,当年进疆的老军垦大都已年过古稀或年近古稀,他们中的很多人还不富裕,他们杀瓜给我吃,说起过去,说起当年住地窝子创业的情景,他们笑声不绝。往往我在一家待上不到半小时,就会招来许多邻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王震,说冬天镩到地窝子门口的狼,女的说男的咋样把她们骗到了手。他们说得很尽兴,看得出,垂老的他们,生活在过去里。

不过说到最后,他们总要说一句:新疆现在可是比那时好了不知千百倍。

望着他们皱纹密布的脸,我想象着当年他们的样子。

共和国最早的西部开发者,如今老了。

2000年,我第三次去新疆。

也是夏天,这次是到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某部去代职体验生活。这个部队被誉为高原劲旅,自成立就驻守在喀喇昆仑山下。而严酷的喀喇昆仑则是他们施展军威的大舞台。新糧解放后,奉中央命令进军藏北的"进藏第一连”就隶属于这个部队,这个后来被命名为“进藏先道英雄连”的连队有63名官兵的忠骨埋在了阿里的神山圣土上。之后他们又承担了喀喇昆仑山防区的一线守防任务,参与了新藏公路的施工,数次投入大兵力参加的高原寒区适应性训练现已为在海拔4000米以上地区作战和训练提供了宝贵的数据。1962年发生的那场边界战争,他们用碧血书写过辉煌,留下了一长串不朽的名字:司马义?买买提、罗哲根、潘发枝、秦政满、郝四海……

在夜的静谧里,多少次走在营区月光下的路上,透过白杨树“沙沙沙”的摇曳声,我还能听到久远的厮杀声。

我终于能去帕米尔高原了,能上喀喇昆仑山了。

我是怀着朝圣一般的热情走向那号称为“地球第三极”的群山之巔的。一个神仙湾哨所就是一本书,它大写在世界海拔最髙的几间军舍里,它使你过眼难忘;葱岭的诱惑无法抵御,不仅是它的壮美,身为军人,哪个不想破解东方汉尼拔高仙芝的征战之鍵?

顒着中巴友谊公路,我走到了知名度很高的红我拉甫口岸。

在那里,我遇上了三个巴基斯坦边防军人,十几名外国游客,大家都很友好,打招呼,互相邀请照像。一个荷兰女士说她刚参加完“乌洽会”(乌鲁木齐经贸洽谈会——笔者注),到这里来看看。我通过翻译问她参加“乌洽会”有没有收获,她笑着点点头,连着说了好几个“也斯'我问她对新疆印象如何,她说新疆真大,帕米尔真美。

她看到了陪同我们的几个战士,一定要和他们合影。

合完影,她拍拍她的照相机,对我说广这里面装的,都是最美的。”

对这话,我有点感动。

新韁是和兵联系在一起的,西部开发,是和兵联系在一起的。三次进疆,三次冲撞,三次感动。

我希望有第四次进疆的机会……

同类推荐
  • 一年之痒

    一年之痒

    我曾经说过,小的时候,理想之一,就是卖文为生。实现了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看来,特别单调。每日里就是看书,写字,看书像是从书页上把字一行行拆下来,而所谓写文章,按王朔的说法,就是码字,像小时候在农场砌墙一样,一块一块往上码。所以说,我的生活等于是一边拆字,一边码字。拆别人的,码自己的,码好了给别人去拆。 习惯了这样生活的人,除了读的写的,都非自家喜欢的东西,一般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的。因为拆字的时候,是生活在别人营造的世界里;码字的时候,则是生活在自己手工的世界里,总有新鲜可觅。足不出户,一样好玩儿。
  • 活着的学问

    活着的学问

    但我被自己雇佣了,这就毫无办法。被别人雇佣可以偷懒耍滑,可以请病假,被自己雇佣就只有拼命干了。
  • 好好读男人

    好好读男人

    女人要会读男人,读好男人,自己首先得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如果女人在阅读和欣赏的同时变得成熟和美丽,男人在被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日趋优秀,那便是达到了女人读男人的高境界。这样的女人和男人越多,我们居住的这个地球就越美好。
  •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阿莲:章衣萍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

    《为什么可可西里没有琴声》集中的19篇作品是作者数十次亲临青藏之后的真实生活记录和对生命的深刻体验。终年抗争在高寒缺氧的雪域高原的人们,特别是那些可爱可敬的解放军官兵,他们无私无畏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奉献着智慧和才华。雪域独特壮美的自然风光以及高原大地上如藏羚羊等稀有的动物,也在作者笔下有栩栩如生的描绘。
热门推荐
  • 负世记

    负世记

    和平?是虚无缥缈的吗?这是一个被诅咒的世界,凡是生活在这里的人民就永远与安定无缘!夜,神一般谜样的强大少年立志要解开这个可怕残酷的诅咒。战争改变了他们的生存方式!他们痛恨战争的残酷,他们感受了一般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所以!他们要改变这个世界,让这个悲惨世界达到所谓的和平!永不放弃是他们的信念!
  • 神魂空间

    神魂空间

    本是一次试探性的操控梦境中自己的行为,结果却意外地来到一处游魂聚集地。这里被称之为“神魂空间”“神魂空间”连接着另一个世界,那里被称之为圣界。那里有着飞天遁地的仙人,有着物种极多的妖兽,有着无所不能的天地大妖,更有着那些传说中的人物。主角在这仙侠的世界里,一步步地接近了神魂空间,结果发现了古今有好多人通过神魂空间来到了这个仙侠世界里。古往今来到底有多少人来往于神魂空间跟地球?主角又该如何寻找到归家之路。敬请期待。
  • 杀手帝妻倾天下

    杀手帝妻倾天下

    她是现代古武云家的嫡传血脉,一朝穿越,成了杀手。她恣意嫣然,笑看杀伐寰宇。因上古血脉,再入异世,显赫的身份,却处处受到排挤。当她红袍退去,一身风华,惊艳世人,迷了万千人的眼,却独独只留一人情。???他是无欲无求的无忧王爷,也是杀伐羽夺的一方城主,更是神秘残暴的君王。他嗜血情深,倾尽一生,护他想护之人。繁华尽,笙歌落,一舞倾城,凤绝天下。天地为媒,江山为聘,共赴白头。
  • 鬼医邪少

    鬼医邪少

    苏家医圣的传人,无意中得到了神农医皇炎帝的传承,他是少女的杀手,寡妇的救星,少妇的最爱!
  • 上香坟

    上香坟

    一百五十年前,金家曾收到一封书信,写道“葬世荒漠,活即为死,死即得生”。五十年前,金老九一行人带着一本旧书前往荒漠,从此音信全无。五十年后,断指老人带着一个孩子安居荒村,从此为巨坑添纸烧香。老人为何一夜失去双眼?金老九一行人为何离奇失踪?诡异的荒漠和那旧书到底有何关系?这一切的一切只等这孩子去寻找,也许他将找到自己,也许他会被......
  • 界之天

    界之天

    万年之前,百族并起,人族孱弱。无数人族先辈以血与泪为人族拼得一席之地。千年之前,兽族势大,欲绝灭人族,一统天寒大陆。人族残喘一息,幸得科瑞魔法成神,反败为胜,定下千年条约,同时,也开启了天寒大陆的魔法时代。
  • 贴身护美

    贴身护美

    在富二代美女家中游泳,却意外的撞到火辣美女“大小姐,你别再往我这边贴了,再贴我可就扛不住了!”李浮屠,一个世界顶尖杀手,没想到接到这次任务居然是当“京城第一美女”的贴身保镖,不仅帮她跟车神赛车,还要有令她满意的厨艺,全才的他能否通过“重重考验”,而美女们又能否“怜香惜玉”,让他成为自己的身保镖?
  • 锦官三少:小样,乖乖到碗里来

    锦官三少:小样,乖乖到碗里来

    这里,没有风花雪月,无病呻吟。这里,没有“小三”、“哥哥”。这里有的是...“这把枪,是我现在唯一能送你的礼物。”“我之所以拼命地赚钱,就是为了遇到你。”“你离开我了,以后谁保护你?”“我是一个执着如火的人,我说过你是我的男人,就缠定你了。”“你想要个温柔如水,娇小伊人的养在家里的女人。但是那样的我究竟要花费多少运气,才能让那个女人百分百是我?”我不想,有任何一丝可能,你的身边会站着别人。【注定he】【姐弟三个都是主角】【如有需要,请自行yy】
  • 将军夫人爱种田

    将军夫人爱种田

    现代特种部队高级指挥官一朝穿越,碰到一落水小娘子,出于军人的天性和使命,他急忙下水救人,又是挤胸按压又是人工呼吸,一番急救之后小娘子终于醒了过来,而他却华丽丽挨了个耳巴子,从此,他便和这小娘子……杠上了。望族嫡女苏浣纱一朝身死,重生在定国侯府庶女沈秋灵身上,却被冲喜完的将军府弃于小山村里。当她遇到他,懦弱人生从此改变,受气包变身女汉子华丽归来!(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萧统与《文选》

    萧统与《文选》

    萧统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太子,卒谥昭明,故世称昭明太子。萧统一生无甚重大政治成绩可言,但他却在做太子时主持编纂了许多诗文集,对保存和传承中国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中尤以《萧统与文选》最为著名。《萧统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文献价值,是学习和研究秦汉魏晋六朝文学的重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