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1800000018

第18章 “女人村”(4)

60年代,五个“支牧”的战士在“死人沟”睡了一夜觉,第二天早上起来时,其中的三个没有再睁开眼睛。

70年代,两辆军用卡车在玛扎达坂错车,外圈的司机稍稍迟疑了一下,汽车掉进了万丈深沟。兵们对她说,如今那辆车依然锈迹斑斑地躺在沟底里。

80年代,?对年轻的四川夫妇到阿里做生意,走到界山达坂,女的突然脸色发白嘴唇发紫,男的赶快掐人中搓胸口,还没弄清发生了什么事,女的就闭上了眼睛,男的在路边挖个坑,埋了结婚才三个月的女人,后悔不迭地哭诉着不该到这里来寻梦。

90年代,一个开牛头的司机在那路上得了肺水肿,南疆军用飞机接下去,保住了一条命……

还有很多很多。

从结婚到现在,13年过去了,内向的张树文像刀刻一般,在心里牢牢地记住了丈夫每一次上山的日子。她能准确地向你间忆起某年某月某日丈夫上山时的天气状况,晴还是阴;能回忆起那天她为他做的什么饭,走时给他带了些什么东西。她却没有出门送过他一次。

他们结婚以来,丈夫共上阿里81次。

每一次丈夫刚一出门,她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在为他放肆地抛洒泪水的时候,一遍一遍地祝福他一路走好。

别的女人都上过山了,她跟丈夫说她也要上山看一看口丈夫不让她去,丈夫说你那点胆子能上山。她说她上山看一下就放心了,丈夫不同意。一年一年推下来,直到2000年7月,她搭了个部队的便车独自上山了。

她经历了头疼胸闷,体验过撕心裂肺……

她目睹了七月飞雪,八月冷霜……

她看见了路边深沟里不知何年何月掉下去的汽车的锈迹斑斑的残骸,以及被高原风漂洗得惨白的白骨……

在宏图大坂,她坐的汽车陷在了狭窄的山路上,等了一整天,不见一辆过往的车辆,最后,还是阿里军分区的黄司令派车把她接了上去。

到阿里军分区所在池狮泉河,禀冽的高原风吹得她好像掉进了冰窖里。那吋正是高原雨季,她第一眼看见丈夫是在抗洪工地上,她看见丈夫和他的战友们光着身子,只穿条短裤泡在齐腰的水中挥镐舞锹,其中有年过半百的黄司令。她悄悄掉转身子,摔落了一把泪水。

在她站到丈夫面前的那一刻,她没有哭,她不愿让丈夫看到自己的眼泪。

有了上山的经历,她对丈夫的担心又增加了一层。

丈夫又一次上山了,她依然没去送,她用心为他送行……

没有丈夫的日子,张树文就尽心地照护他们的女儿,那是她和当兵的丈夫爱情和生命的延续,她默默守护着一个伟大的抱负,她说她要为他培养出一个大学生。

她说这话她没有跟丈夫说过。她说她自己暗暗地使着劲。她说这不容易,她说二十多年,阿里军人的孩子成百上千,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她说考不上大学不是这些娃娃不好,原因太复杂,比如男的常年在山上管不上孩子,比如教学质量不高,比如像医学研究得出的结论那样,常年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人会直接影响后代的质量,等等。她说这些时声音不大她说得有点悲壮。

他们的女儿叫蔺丽,已经12岁了,上初一,当地学校教育质量不行,上中学考到了农三师的中学。农三师的教育质量好。她说她要为老蔺培养出一个大学生。

从小学到中学,蔺丽年年都是三好生,她的奖状整整贴了一面墙,说到女儿的时候,张树文忧郁的脸上现出了笑意,那时,她的眼睛光彩照人。

胡亚红应该说是“女人村”里的小字辈,江苏人,人很精干。她是1997年和阿什奇边防连副连长王昆结婚的。一份杂志的征婚启示是他们的红娘,之后他们书信往来了四年,再以后,胡亚红就辞掉了家乡的正式工作,从5000里外的盐城来找王昆结婚。结婚那天是他们第一次见面。结了婚胡亚红就在家属基地住了下来。没有工作,她说她很想工作,她说年纪轻轻的就这么呆在家里没意思,她说看样子得这么永远呆下去,直到他转业。

说这话的时候,胡亚红一脸无奈。她也许能体味到一种长得没有尽头的等待。而她还是这么年轻。

胡亚红属于江南淑女型的那一类,穿件水洗布连衣裙,与你交谈时语言不紧不馒,分寸感极强。采访她时我怎么也不能和家庭妇女这样的字眼联系起来,如果在经济发达地区,她是不难找到一份工作的。

家属委员会主任庄玉菊说胡亚红不简单,她说她年纪轻轻拉扯一个孩子,又没有经验,让人看着心疼。

胡亚红的丈夫王昆工作的阿什奇边防连是阿里最边远的边防连,附近的什布奇村是中国至今惟一没有实行土改的地方,县。、乡各级政府的红头文件上把它称之为“未改村”。人民当家做主几十年这里竟没有实行土改,足见其自然环境的严酷。

什布奇冬天封山时间很长,有八九个月—年里能勉强出车的日子也就是两三个月。每年新兵在军分区集中训练后,分到其他单位的新兵闪月份就能到位,阿什竒得等到七月,那时才能完全解冻开山。在此之前的三四个月,新兵们先在扎达农场种菜,一直等到七月开山;而一年一度的退伍老兵,也要比其他地方的提前两个月下山,稍晚一下就又封山了。王昆工作在这样一个地方,回家的口子是很少的,家里出了天大的事也顾不上,别说赶不回来,光一个电话也得转五六次,漫长的封山期使快捷的电报完全失去了意义,一五六个月的电报哪年都有不少。

胡亚红生孩子时,王昆提前请了假下山,孩子没出月,他就上了山——没办法,再不走就要封山。他再回来,孩子已经一岁多了。他抱着胖乎乎的孩子惊讶得问胡亚红,孩子怎么这么大,怎么和我心里头的模样不一样?她说,你走了快四百天了,孩子一天一天长成这样了。他问,娃娃好带吗?她说,好带。他说,你还真有本事。他抱着孩子笑眯了眼,显得很幸福很满足。

胡亚红也笑了,笑得很甜蜜。

她把一年多的眼泪藏了起来。阿里军人的妻子们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决不当着丈夫的面流眼泪。她们说他们在山上够苦的了,下山后不能再拿眼泪来烦他们。

其实没有生活历练的胡亚红是端着眼泪碟户把孩子带到了一岁多。给孩子喂奶喂水,不是担心喂多了孩子撑着就是担心喂少了饿着;给孩子洗一次澡换一次尿布她都得累出一身大汗;尤其是穿衣服,月子娃软胳膊软腿,不会配合,她折腾半天套不上一只袖子,急得叭哒叭哒直掉泪珠子。左邻右舍的嫂子们知道了,都赶来帮她,劝她说慢慢就会好的。

孩子六个月,得了急性肺炎,烧得像个火球球,张着小嘴直喘粗气,她吓死了。孩子发烧是在夜里,医院离着十好几里,她又不好意思打扰别人,抱着孩子哭到天明。

天刚透明,她就抱上孩子跑到路边等车,截了一辆赶早的班车,赶到了医院。那次孩子整整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输液、打针,吃药、敷冰袋,开始两天孩子高烧不退,她又急又怕,不敢离开孩子一步,两天两夜眼皮没有眨一下。总算捱到孩子退了烧,胡亚红自己又累病了,也是发烧,又吊了两天瓶子。

她说那时她真希望丈夫在身边,但是她没有打电话找他。

这时的“女人村”,条件已经比庄玉菊刚来时好了许多,拉通了到阿里的电话线,一部军用电话就接在胡亚红的楼底下。虽说往山上打电话转来转去得五六次,但有个急事总能两下联系上了,大家都很高兴。经常能在电话机前看见抱着孩子打电话的胡亚红的影子,由于什布奇比哪里都边远,她有时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就这往往还是白站,打不通。徂是这次孩子住院,她没有打电话告诉他。

远在什布奇的王昆也惦记着山下的妻子孩子,自从有了电话以后,他也隔三岔五打个电话问问母子近况。胡亚红陪孩子住院后,芏昆来电话,邻居接了,邻居骗他说他们到乌鲁木齐去了。这是胡亚红给邻居交待的,说丈夫来电话千万别告诉孩子病了,就说到乌鲁木齐去了。

采访胡亚红时,恰逢她的丈夫王昆也在山下,王昆说当时他也有些疑惑,他想乌鲁木齐没有熟人,她去那里做什么。但邻居说的那么肯定,自己也就相信了。过后他问胡亚红,你怎么偏偏骗我说到乌鲁木齐,不说到别的什么地方?胡亚红说,说近了你天天打电话,找不到还不急死,还不如干脆说远点,我又不指望你回来侍候我。

王昆副连长说,过两天他又要上山了。他说的轻松,笑着。

这时,我发现胡亚红正低下头去,把嘴唇凑近已经在她怀里熟睡了的孩子的小脸蛋上,轻轻地亲着。

她的眼圈有点红,她没有哭。她显得很幸福。

同类推荐
  • 对联

    对联

    清高宗乾隆南巡时驻跸通州,出上联。纪昀以下联应对。下联末“东西”一词为名词,在此与上联方位词“南北”相对,是此联巧妙之处。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

    陈祖芬在她写的小说里要成立爱与快乐研究所,简称L&J。孔庆东教授说,这部小说是她的原形毕露,如果不是看到她的名字,一定以为是又一个少年作家新鲜出炉。他会对北大有关人士讲,要注意这个人,少年班招生时,如果差50分,也招来。张颐武教授说,是这个时代,提供了寻找优雅、寻找纯真的机会。那天席间轮到抽签游戏了,季羡林先生抽到的是:“看见你知道什么是美丽”。汤一介先生抽到的是;“仁者寿”。王蒙夫人瑞芳抽到的是:“你坐上了爱情幸运号”。陈祖芬抽到的是:“这也好那也好,因为你是青春宝”。
  • 画脸

    画脸

    本书以小见大,由小而大,虽小胜大……这些词道破了本书的文体特质与创作真谛,同时,也真切地勾勒出了抚州文学以小之大说汇大系、以小之文体成大势、以“小”之创作立大家的鲜明特色。《画脸》通过精巧的构思,片段性地撷取某个故事情节、某个生活场景,巧妚地高浓度反映出生活的种种……
  • 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天下美文校园卷)

    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天下美文校园卷)

    本文精选著名作家古保祥的校园生活类文章,内容以校园生活为主线,记叙了温暖的亲情、美好的友谊,还有纯真如月般的师生情感,讴歌了老师的辛勤付出、家长的谆谆告诫、学子的凌云壮志,是不可多得的学生阅读佳品。对陶冶情操、激励斗志、指导成长,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热门推荐
  • 穿越之三岁花魁戏郎君

    穿越之三岁花魁戏郎君

    一个三岁宝宝只不过脑子智商太高,突发奇想的要去跟姐姐学游泳,可谁知,不小心脚打滑,掉了进去,姐姐想要去救她,可怎么也走不动……三岁宝宝就这样嗝屁喽,哈哈!竟然穿越到炎耀国,更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宝宝的灵魂居然……居然附在一个青楼花魁的身上!oh!no!让一个三岁的宝宝去做花魁?还不如让本作者我去呢!且看我们的宝宝是怎么样玩转青楼,玩转帅男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猪八戒是个好男人

    猪八戒是个好男人

    一段段诙谐的故事,让你走进猪八戒的内心世界。一部睿智的奇书,一个现代的演绎,让你读懂猪八戒的出色人生。猪八戒—— 男人中的精品。多少个男人剥开放大了看,不是“劣迹斑斑”? 为什么无数女性网友高呼:“八戒,八戒,我爱我!” “嫁人就嫁猪八式。” 读过这部令人捧腹又令人回味的书,自会得出你的结论。一段段的诙谐的故事,让你走进猪八戒的内心世界,一部睿智的奇书,让你看透猪八戒的真我本性。一个现代的演义,让你读懂猪八戒的出色人生。
  • 现代性:批判的批判

    现代性:批判的批判

    本书对十余年来活跃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现代性批评话语提出了一系列的质疑,并且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学术发展的背景与方式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反思和追问,并提出了重新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框架。
  • 前人留下的谜案(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前人留下的谜案(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前人留下的谜案》编排体例合理,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可以满足青少年读者的求知欲,激发其探索“谜底”的兴趣。同时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科普教育的参考书,配合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青少年素质与思想素质。
  • 沧海传

    沧海传

    悠悠万载逝去,荡漾朗朗乾坤,苍茫大地始终流传着天之国的不朽传说,那万川汇海之上,依旧冲刷着地之都的战天血旗,震天恸地的厉吼千古难消,无穷无尽的血骨埋葬在了深邃无底的幽暗之界!古老的黑暗战纪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天地大秘?林楠,一个追梦的凡俗少年,偶然看到了天地间的异象,得到一块天外抛落的飞石,这一刻起,少年命运的轨迹悄然改变!这一天,平凡的小城中,来了一群几乎无所不能的人,这群自称有着伏魔师、猎妖师、鬼忍者、游侠、流浪剑客等等的神人异士掀起了一场惊世风波,揭开了这片璀璨大地的一角神秘面纱......
  • 仙裂神瞳

    仙裂神瞳

    少年右眼遭受仙人剑气所伤,后吞噬古树,化作右眼。至此不断破解神瞳之秘,追寻仙路。以神瞳成仙,以神瞳灭仙……(本书较为慢热,希望大家能够耐心多看几章,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一个温情激荡、神秘莫测,因而你不能不读的故事。格里那凡爵士拾获的鲨鱼腹中滚出了一个漂流瓶,里面有三张被海水侵蚀得残缺不全的分别用英文,法文和德文写的文字。航海者们分别把三张纸上所能看清的词汇翻译了出来,然后连猜带想地用一种语言将这些文字填补全,原来是一封求救信!是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两年前发出的求救信。求救信引动了航海者们极大的探险兴趣和蕴藏在心中的英雄主义情结。于是格里那凡爵士和他温柔贤惠的夫人海伦,还有他们的朋友麦克那布斯少校、地理学家巴加内尔,带上了格兰特船长两个坚强的儿女——聪慧的玛丽小姐和勇敢的小罗伯特,乘坐着“邓肯号”帆船,踏上了寻找、解救格兰特船长的冒险之路……
  • 呆萌丫头撞上冰山

    呆萌丫头撞上冰山

    自从遇见你,我的世界就变了一个样儿从前的简简单单到现在的不平凡,一切事情,都为你而改变
  • 掌控生命法则

    掌控生命法则

    他修炼的是全修界最垃圾的秘笈,面对犹如在历古洪荒的异界里,生命犹如一叶偏舟。他会丢失自已的理想吗?
  • 总裁恋人十八岁(大结局)

    总裁恋人十八岁(大结局)

    简介:她是电影学院刚毕业的才女,原本是前程一片大好,却被一纸契约彻底毁了自己。“裴妮,只要你能生下儿子,你就可以顺利得到这笔钱,完成你的梦想。”裴妮看着那张巨额支票,想着那一晚在电影展会上自己受到的委屈,义无反顾的在上面签了字。六年后,当他陪着宝宝在游乐场玩耍时,意外地看到一个身影如她相似的女人,牵着一个十分可爱的女孩的小手在开心的玩耍。此时的露天大荧幕上播放着最新的娱乐资讯‘大明星裴妮将会为新电影来江城参加主办方的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