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21800000006

第6章 走进新疆下(2)

说到喀昆仑山,不能不提到俄国中尉普尔热瓦尔斯基。这位不安分的年轻人从1870年到1888年,用了18年时间4次进人中国境内考察,行程3万多公里,是第一个到过罗布泊、柴达木盆地、黄河源头、唐古拉山、昆仑山和西藏那曲地区的欧洲人。不仅获得了地理学、博物学、人种学、历史学等多方面的成果,还向沙皇政府写了大量的报告、情报,为沙俄侵华政策提供依据。他从无名小卒成为国际知名学者,44个国家争相聘用;还从中尉跃升为将军,手上欠了44条中国人的命。1888年11月,普尔热瓦尔斯基整装待发,准备对中国西部进行第五次考察的时候,突然暴卒。沙皇敕令将他病故之地哈喇库尔更名为普尔热瓦尔斯基城。之后,以普尔热瓦尔斯基之名命名的探察队分为九个支认继续在中国西部考察,并把最先由普尔热瓦尔斯基发现的一种新疆野马冠名为“普氏野马”。1888年,英国探险家格里格尔受哈根贝克总督的派遣,前往新疆专门寻找“普氏野马”。他雇佣当地人组成一支捕获队,捉到了2头小野马,但许多死于归途,带到欧洲的仅有28头。这些野马后来巡回展出,成了杂技团和动物园的明星。

第一个成功穿越喀喇昆仑山进人藏北的外国人是瑞典人斯文?赫定。这是一个生来就乐于与大山和大漠交谈的硬汉子,他对严酷自然的怔服欲似乎与他矮小的身材极不相称。他曾八次到中国探险考察,1899年——1902年,他对罗布泊的考察迄今仍是最具权威的考察,其在塔里木河上的“处女航”充满了艰险和情趣。而楼兰古城的发现,则成为西域考察史上最伟大的事件。1901年3月,他穿越喀喇昆仑山,进人西藏。连同此前的1896年7月和此后的1906年8月,这位身材矮小的瑞典人曾二次把巍峨高耸的喀喇昆仑山踩在了脚下。旅途艰苦无比,一次他走了55天才见到“人类”一次走了84天才碰见两个猎人,一次走了81天才看见一个孤独的帐篷。

斯文赫定对喀喇昆仑的描写凄美而沉重,死亡是个永远追随着他的阴影:

到夜间阿尔达特(斯文?赫定的猎人兼向导——笔者注)更加软弱了。他呼吸得很快;他的脉搏觉不出来;他的体温很低。次日早晨,我们将动身的时候,尽力使病人安适地骑在他的骆驼背上。等那牲口刚要站起来,阿尔达特的火烧的面孔变成白色。他张开眼睛,便死过去了。我们肃静无声地站在那只骆驼四围。他凜然地直躺着,面向西藏的天空……我们起程了……这是一段惨淡的旅程。既听不见歌声,又没有人说话,只有铜铃丁当的响着如同丧葬的时候礼拜堂的钟声两个山洞在我们上面围绕着。牦牛、野驴和羚羊都注视着我们,并且比平常走得慢些。它们仿佛是预知荒野中的猎夫已经死了……没有青草了!没有野兽了!一匹马已经倒下而死,其余的马的情况也很不好。胳驼仿佛是犯了长眠症,眼睛半合着向前走。我们所有的玉蜀黍只够再吃两日……我们在第二个驻地宰了一只羊,如同谋杀一个同伴似的。我们继续向北行进。约尔达士追上一只羚羊,将它咬死,我们因此又有些肉吃。我们向另一道山前进,半途中死了两匹马。未到山顶以前,又死了两匹。其中有一匹是小灰马……次了早晨,帐篷间又躺着一匹死马……我们已经84天未曾见过人类了……两日之后,我们到铁木里克的时候,十二匹马只剩下两匹,七只骆驼只剩下四只……卡尔帕特的病更加厉害了。那可怜的人须躺在骆驼背上。我们再三地停下来伺候他。有一次,在东岸的一个村落附近停住的时候,他要饮一杯水。等下一次停留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1924年,斯文赫定的《我的探险生涯》一出版,就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先是在美国出了英文版,立即就有了瑞典文、德文版……两3年间被译成十几种文字,成为当时泽文最多的畅销。

遗憾的是,斯文赫定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站错了队,以亲德的立场受到社会抨击。这有点像那位德国的现代哲学大师海德格尔。

1906年,当斯文?赫定开始他对中国西部进行第六次考察的时候,前文提到的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第二次来到了新疆。当他翻越海拔5568米高的喀喇昆仑山口时,冻坏了10天的脚已经发黑发烂,腥臭难闻,这是坏疽的前兆。接下来的峡谷巨石峭岩,马驮的担架无法通过。此时他处于真正的绝望中。正在这时,一群西藏人出现了。西藏人把他背出了绝境,使他死里逃生。

10月14日,斯坦因终于到达了印度的列两天后,医生截去了他右脚中间的两个趾头,其余的三个也去了前面的关节……

不过,比起斯坦因此行的丰厚收获,他的残脚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他不仅探察了尼雅故城、楼兰遗址,发掘搜集了大量的古物和8000件文卷抄本,途经敦煌莫髙窟时,还以500两白银从王圆篆道士手里“买”走了570份珍贵的经卷文书。

斯坦因归国后,整理出一部三卷本的详细报告《西域》。他的“功绩”得到了英国女王的赏识,1910年6月,斯坦因被授予“印度帝国骑士”勋号,咨勋局给他发了如下通知:

受到陛下邀请的骑士应着礼服,佩勋章和徽饰。

进入皇家觐见厅后,他应走到陛下对面,首先鞠躬如常,然后右膝着地下跪。

陛下以权杖触其左胸以示封爵。

受封者右臂平举,王以手加之其腕,受封者行吻手礼。

礼毕起立,鞠躬如前而退。

注意:不许佩剑。

英国最著名的两所大学,剑桥和牛津都授予斯坦因博士学位。

由于连骗带懵地“买”走丫中国的29马车宝贝,因而这位世界级的探险家在中国老西姓心目中的形象,总有那么点不对劲的感觉。

荣誉和残脚都没有让不知疲倦的斯坦因停下来,1943年10月26日,他以81岁的高龄病死在阿富汗的探险途中。他太累了。他有没有再次翻越帕米尔或喀喇昆仑山到新疆的打算,成了一个永远的谜。

斯坦因的死没有引起什么震动。当时整个世界都在打仗,一个探险家的死显得微不足道……

1950年8月18日,这是那支136人的队伍从于阒普鲁村出发后的第十八天。

“8一18”按九十年代起民间流行的说法,是个吉利的数字。这一天,新人婚嫁,新楼奠基,新业剪彩……鞭炮和红绸会把这一天烘托得热闹非凡。但50年前的这个日子,在喀喇昆仑腹地艰难行进的那支队伍,却正在领教这条巨大山系对他们施以的淫威。

他们的身子弓得很低,步履沉重而迂缓,走两步停下来捶打胸膛,张开大嘴呼吸。没有人骑马,骡马只负着不多的给养就已走得气喘吁吁,口中流出的白沫拉成长长的白丝,它们站下来的次数比人更多。100多人和300多匹骡马组成的队伍漓漓落落拉了足有2公里长。巨大的山体把它们反衬得微不足道。一只兀鹰在他们头顶慢慢地飞着,它的神态傲慢而骄横,仿佛随时准备对眼皮下的某一个进行一次猝不及防的俯冲攻击……

天很快地暗了下来——太阳被急骤涌上来的云层吞没了。这是暴风雪的前兆。一个干部站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做出了指挥队伍立即靠拢的架势。

暴风雪没有给他发布命令的时间。就在他刚张开口喊话的时候,一声闷雪滚过,压住了他的声音。几乎与此同时,鸡蛋大小的冰禮铺天盖地倾泻而下。顿时,山道上的队伍被打得人仰马翻。走在队伍最前头的一位干部举起牛皮文件袋大叫着附近的战士:“往两头传,靠住石头,拉住马匹。”

冰雹持续了十几分钟。干部把部队收拢起来一查点,100多人的队伍竟有30多人被砸伤,重伤7人,两匹战马被活活砸死。

从冰雹中突围出来的部队重新起步没走多远,暴风雪就又追了上来。风雪襄挟着沙石,沙石搅拌着风雪,顿时搅得天地混沌一片。此时,无论前行还是后退,都有人马落崖的危险。带队干部发出了“人员马匹就地全部卧倒”的命令。

黑夜正在降临。

这支部队的正式名称是进藏先遣连。它隶属于新韁军区独立骑兵师第一团。

早在一兵团向新疆的西进途中,毛泽东就指示王震:“你们进军的任务,包括出兵西藏,解放藏北”。

1950年2月,党中央采纳了西南野战军政委邓小平的建议,正式向西南、西北野司下达了人民解放军多路向心进军西藏的命令。即以西南第二野战军18军为主力,沿川康线进军拉萨;以14军一部,沿滇藏线直扑喜玛拉雅山尾,解放藏南诸地;以第一野战军青海一部,经日月山,直抵后藏首府日喀则,解放后藏诸地;以一兵团一部,翻越昆仑山,挺进藏北阿里,占领噶大克,解放阿里全境。同时,中央还根据王震报告,建议新疆部队的进藏任务可由郭鹂、王恩茂所率二军迅速组成一支精干的骑兵部队来担负。

于是,就诞生了人民解放军这支首闯喀喇昆仑山的进藏先遣连。

先遣连连长由原骑兵一连连长曹海林担任、指导员李子样是原骑兵一连的指导员,副连长由独立骑兵师侦察参谋彭清云担任;同时任命原一团保卫股长李狄三仟该连总指挥兼党代表,代表团首长和团党委双電身份具体指导先遣连的进藏工作。

从党中央,到野司,到一兵团,再到二军,各级都关注着先遣连的这次前景未卜的远行。

在筹备进藏的过程中,一野彭德怀司令员专门把新疆骑兵独立师师长何家产召到了西安,当面听取他的汇报,详细了解了进藏路线和准备情况。

听完汇报后,彭德怀说防冬问题,王震来电说已基本解决了。听说藏北风大天寒,我让野司从西宁调来了150顶皮帽子,保证先遣连一人一顶。”

何家产心里感到热乎乎的。

彭德怀继续说:还有一个问题,我替你们想到了,但无能为力,那就是关于藏北的地图,没有地图,走路就是瞎子。野司没有这份地图,老蒋和马步芳没有给我们留下来。不过我想他们也未必就有。派人到处买,也买不到。最近陈毅同志托人从香港给买了一张,也只是幅分省图,还是英文版的,整个阿里上面只有一个首府所在地,打仗是用不成的。”

彭德怀请秘书取来了那幅四百万分之一的地图。这是东印度公司印制的,比巴掌大不了多少。彭总接过地图,指着地图上用红蓝铅笔圈过的地方说这就是你们要去的地方,这里就是阿里的首府噶大克,你们的任务就是在这里插上一面五星红旗。”最后,彭德怀把地图递给何家产,说。‘这份东印度公司的产物你先拿着去作个参考吧。”

后来证实,国民党也没有详细的西藏地图,整个阿頂地区在间民党的地图竟是一片空白,连噶大克三个字都没有。

直到10年后的196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才有了一支丈量“世界屋脊”的测绘队伍,先后牺牲了22名官兵,历时20多年,直到80年代,才完成了藏北高原的测绘任务,填补了共和国大陆上的最后一块空白。

何家产从西安回到迪化,王震又与他长谈5个小时。临别时,拿出了四支盘尼西林,让他转交先遣连。

盘尼西林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贵重药品,何家产不敢收此重物。王震说这是进疆时,毛主席托人带给我的,一个连队孤军深入陌生之地,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还是带走吧,用得着的。”

后来,在先遣连到达藏北的10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牺牲了60多位官兵,这4支盘尼西林推来推去,谁也舍不得用。为此,先遣连党支部不得不专门召开会议,用执行党的决议方式,强行使用了二支。

在喀什,二军军长郭鹏把自己的两件心爱之物:一具望远镜和一个指北针,送给了后来成为先遣连副连长的侦察参谋彭清云。

二军政委王恩茂脱下自己身上的皮大衣,送给了带队的团保卫股长李狄三。

骑兵独立师长何家产把自己最心爱的坐骑“黑流星”送给了彭淸云……

先遣连终于站在了海拔6200多米的界山达坂脚下。

翻过达坂,就是藏北。

此时,全连半数以上的人出现了严重冻伤,70%以上的官兵脸上脱皮,嘴唇暴烈,鼻孔出血,强烈的高原反应使一些战士像喝醉酒,走起来摇摇晃晃。由于马匹大量倒毙,每个人肩上背上负载的东西明显增多了。

翻越界山达坂无异于一次生死之战。

晚上,在李狄三的主持下,20多名党员围着一堆熊熊的篝火,一个特别的党员会议在达坂脚下开始了。

四周很静,只有夜风的“呜呜”声。

李狄山讲了开会的目的后,副连长彭清云首先发言界山达坂海拔6200多米,上下30多公里,我们必须当天翻过去,下到山底宿营,时间很紧,明天我带几个人打前站,安营后返回来接你们。

一个战士站起来说股长,我刚人党才一个多月,给我一项任务吧我能吃苦。”

“我也刚人党,明天交给我一个病号,我背着上达坂。”一个叫王培林的战士说。

指导员李子祥提议明天除了几个重病号外,都把马让出來,驮辎重,尽量减轻战士的负载。

卫生员徐金金说股长,我的腿消肿了,明天就让我照顾伤员、搞宣传鼓动吧。”

连长曹海林是起义人员,不是党员,只算列席会议。他一直没有说话,在大家热烈发言的间隙,他忍不住站了起来,瀲动地对李狄三说广李股长我能说几句吗?”

“行柄,你说吧。”李狄三说。

“我请求人党,明天把我的马也分给病号吧……”

“老曹T’李狄三、李子祥、彰清云几乎同时迎过去,紧紧握住了曹海林的手。

熊熊篝火中,泪花闪闪烁烁。

同类推荐
  • 流芳

    流芳

    作者对一百多位中外名人的传奇爱情故事,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一百多个催人泪下的爱情经典,尽现“流芳”的生动,不一样的经典诠释相同的真谛——最深的爱和最重的情,会随时日一起成长,永世流芳。我们都曾经拥有美好的、纯纯暖暖的、如淡蓝天空般清澈的爱情。现在,无论那份爱怎样,无论对方怎样,无论自己怎样,无论时空、际遇怎样,我们依然相信真爱的存在,真心爱过,就是高贵的。总有这样一个人,在你的生命里,在我们的生命里,流芳……
  •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梳理和总结了2013年我国思想随笔创作的实绩,编者在全年度大量的思想随笔创作中推荐编选了数十篇随笔佳作,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判断,从而把现实中受到普遍好平、具有广泛影响,富有一定的艺术性质的好作品选编出来,《2013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反映年度随笔创作全貌。
  • 童年论

    童年论

    近年来,学界对童年社会学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本书旨在介绍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发展情况。在当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建立了童年研究与社会学理论之间的联系,呈现了它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维度,并通过对童年的社会结构性特征及其日常生活背景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童年的社会建构特征。本书并不是根据家庭、学校和玩耍这样的传统类别,而是围绕空间、时间、文化、身体和工作这样的主体来组织内容的。通过这种方式,本书分析了近年来童年研究中新的研究方法的差异,以此为童年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走投无路

    走投无路

    1984年1月24日晚,一个并没有飘雪的冬天的晚上,我以一声长啼来到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六年半后,坐着爸爸的永久牌自行车开始了伟大祖国赋予我的神圣使命——上学。小学六年不学有术成绩卓著,奖状整了半墙壁。一不留神成了父母的骄傲和邻家孩子的楷模。上了中学自封天才目空万物,成绩自然是一落千丈一踏糊涂一去不返。在父母的长吁短叹中沦为邻家孩子的反面教材。走在路上总觉背脊发凉,人家指着我摇曳的背影:“当年名动村野的县级三好学生,某某镇中心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个县级三好学生,据说他的名字已被载入该校校史。现在,唉……!”
热门推荐
  • 负天荒:谁是真命天子

    负天荒:谁是真命天子

    累劫轮回,世世成殇。她,雪域圣湖女神最后的一轮转世,可否,与挚爱的男子,化劫共天荒?【她,可以辜负神山亿万年的守望吗?她,能够如愿与最爱的那个凡人,一生的时光一起走吗?死神和玉公子,谁,才是能给她终极幸福的男子?败帝、鹤君、皇上,可否放开对她的桎梏?这一场辗转万年的渎神之恋,可否,划上圆满的终止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皇城恨:复仇小宫女

    皇城恨:复仇小宫女

    她,钟无燕,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拥有异能的麻痹儿童患者。在妈妈冤死以后,重生于西门皇家‘小姐’西门燕的身上。西门燕,那日,血腥味弥漫的雨下,七岁的她目睹亲人被杀。一命归西,死前起誓:如果她能再活,他日必复灭门之仇。当两者灵魂融合,那被屠杀的没落家族必将强势崛起,无人可挡!在皇城里再次掀起一场惊涛骇浪!在这波谲诡异的后宫,修身养性,笑对仇人,一个一个她都不会放过。这一场盛世浮华下的宫闱倾轧。谁迷了眼,谁倾了心,谁动了情?
  • 一等宫女

    一等宫女

    八岁时,她沦为宫女,禀着一日为宫女,终身是宫女的宫女守则,在这个不见硝烟却充满阴谋诡计的后宫努力活出自己的一片天空。最终,她不是皇后,却拥有皇后的实权,不是妃嫔,却能独宠后宫。她的名字叫荀真。谁说宫女就不能和皇上做朋友,她就不相信凭她的才情,有什么事情是做不了的!
  • 名公书判清明集

    名公书判清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影魁

    影魁

    他和她无法违背这个世界的准则,只能不停息的变强。灵魂,战斗,各种危险都要克服,他发誓:要变强保护自己所爱的人,无所谓付出,,无所谓伤痕,我只要变强!!
  • 玄气逆天

    玄气逆天

    在只有玄武的大陆上,林天只是一位普通的世家子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得到了来自异界的修真者的帮助。林天是继续碌碌而为?还是登顶巅峰?玄气修炼分为两段,第一段是每个玄修者的必经之路,称为玄士,玄士分为一到九段,第二段是玄者,玄者之上分为玄者、玄师、玄王、玄皇、玄圣、玄尊。每级又分初,中,高三阶。..............呵呵,铺垫写完了。相信我第二卷肯定精彩。新人新书,点击、推荐就是给我最大的支持请大家收藏一下,养肥了再杀
  • 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南怀瑾讲述的99个人生道理

    本书系笔者悉心研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庄子讲记》、《老子他说》、《孟子旁通》、《禅宗与道家》、《历史的经验》等著作后,采撷南先生文慧,意有所至,心有所悟,结合平素所想,雕琢文字,恣意成文南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仿佛一颗颗光华闪耀的珍珠,笔者以一己浅见为线将其串联,滴水藏慧,将南先生的智慧箴言一一记录,以期留住智慧的芬芳。
  • 首席特工,夫人威武

    首席特工,夫人威武

    她是组织里的首席特工,完美强悍,冷漠无双。她是皇宫里的十三公主,胆小懦弱,怕人怕事。一朝穿越,低微的灵魂绽放出风华,丑陋的容颜蜕变成绝世,天下硝烟起,江山烽火乱,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当一个从现代世界穿越而来的特工,成为了这个拥有着世上所有卑微的公主。当那狠辣睿智的灵魂到来,一场计划之中的假死,巧妙地偷龙换柱后,整个皇朝,将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

    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遇见了就深爱

    遇见了就深爱

    一个才华横溢却内心孤独的教授作家,遇到了一个清纯至极的小才女,在错的时间里遇到了对的人,怎么办?两人不顾世俗伦理,一同坠入一场注定走不到阳光下的悲情之恋,她做了他的月光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