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33600000022

第22章 厌弃洛京游吴越(2)

襄州州府在汉江边上举行盛大的行乡饮礼仪式,襄州刺史崔志廉亲自来到江岸为即将入京的襄州举人送行,孟浩然作为襄州的博学多才之士,被崔志廉和卢僎邀请前来参加隆重的送行仪式。

当孟浩然看到崔志廉向即将离开襄阳前往长安参加朝廷进士科举的襄州举人们举杯道贺时,他的内心五味杂陈。本来在十几年前,自己就可以像这些即将入京的学子一样,入试长安的,可是,世间之事竟是如此的阴差阳错,这一晃十几年就过去了,自己当年的文不为仕,却把自己弄得与科举无缘。这种徘徊于心的苦楚,他又能向谁去诉说呢?

隆重的送别仪式结束之后,孟浩然把卢僎送过汉江,心中暗自惆怅,他想,也许在明年的二月之初,这些被卢僎带往长安的举人就会像娇莺一样,展翅高飞了。其实自己现在还正值芳年,其实在心里,自己多想也和他们一样入京应试,一样展翅高飞!

在卢僎登车临别之际,孟浩然向卢僎赠诗一首,表述自己的心绪:

送卢少府使入秦

楚关望秦国,相去千里余。

州县勤王事,山河转使车。

祖筵江上列,离恨别前书。

愿及芳年赏,娇莺二月初。

开元十二年(724),就在孟浩然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惶惑和迷茫之际,李隆基在长安也为是否前往泰山封禅心事重重。

封禅泰山,自三皇五帝而始,后来秦始皇灭六国,统一海内,为了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他亲自带领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地前往泰山封禅,从而开辟了仪式盛大的封禅之先河。随之后来的两汉和隋唐,皆有君王效仿秦始皇之举,前往泰山封禅。

泰山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神地祇的仪式。其仪式包括“封”和“禅”两部分,所谓“封”,就是在泰山之顶聚土筑圆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归于天;所谓“禅”,就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积土筑方坛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报福广恩厚。

当然,这封禅泰山,也不是每个帝王都能有这样的资格。

因为前往泰山封禅最主要的仪式就是告太平于天,以谢天助之功。所以,自三皇五帝之始,就只有那些开疆拓土、具有文治武功的帝王,才有资格前往泰山封禅。

自从唐高宗李治在乾封元年(666)正月封禅泰山之后,大唐王朝已经有近六十年没有君王前往泰山封禅了。李隆基觉得,现在大唐王朝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已经是国昌民泰,四夷臣服,他觉得他完全有资格前去封禅泰山。

封禅泰山是因中书令张说、秘书监徐坚等人提议而起,此议一出,虽然赞成者不少,但是,反对者却也大有人在。以宰相源乾曜、宋璟为代表的朝廷重臣认为,封禅泰山,徒伤民力,于国无益,特别是宋璟,他可是个敢于劝谏,只要认准了理,连死都不怕的主儿。

封禅泰山,毕竟是花朝廷的钱,做为自己添光加彩的事。尽管李隆基的心里很想去,但是,面对很多朝廷重臣的反对,他又不好把自己的意思明说。

为了实现自己封禅泰山的愿望,李隆基决定避开锋芒,离开长安,把朝廷迁往洛阳。

开元十二年(724)十一月,李隆基让宋璟担任西京留守,把他留在长安,而自己则是带着满朝文武,离开长安,浩浩荡荡地前往东都洛阳。李隆基把朝廷从长安迁到洛阳,无异于是在向那些反对泰山封禅的朝廷官员暗示,在他李隆基的心里,有着东行泰山的打算。

十一月末,李隆基带领文武百官来到洛阳之后,东都洛阳一转眼就取代长安,变成了国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闰十一月,中书令张说正式向李隆基表请封禅。李隆基的心里本来就想去,现在又有中书令张说呈表进奏,虽然有宰相源乾曜反对,但他还是以承奉高宗李治遗风为名,像模像样地写了一篇《允许封禅诏》,决定于开元十三年(725)十一月十日,正式前往泰山举行封禅仪式。

封禅泰山是一项重大的文化活动,为了广召天下的儒生博士跟随伴驾,显示大唐王朝弘儒重文、一派臻盛昌隆的气象,宰相张说代表李隆基自洛阳南下荆楚,宣告招贤海内,为东封泰山做好前期准备。

十二月,孟浩然闻知张说南下荆州的消息,非常高兴,他赶到荆州与宰相张说相见。

张说在荆州下榻之处,摆酒设宴,为二人的荆门相见举杯恭贺。

张说在与浩然的彻夜长谈中,说到了设立在长安的丽正书院。张说兴奋地告诉浩然,虽然朝廷迁到了洛阳,但是,丽正书院不久就会在洛阳重新设立。

孟浩然闻知消息,兴奋不已。在孟浩然的心里,能够进入张说力主开办的丽正书院,是他一直希望能够实现的人生愿望,如果有幸能够进入丽正书院著书讲学,在自己面前展开的肯定会是一个宽阔的人生舞台。

其实,孟浩然对丽正书院设立的过程,了解得实在是太少了。他能不能进入丽正书院,也不是张说所能左右的事情。

本来,作为一个文人,张说当初设想在京师设立的书院,是一座广召天下文人学士进行百家争鸣的学术殿堂,而李隆基最终同意在过去丽正修书院的基础上设立的丽正书院,实际上只是朝廷的一个官办机构,只有经过朝廷认可的官员,才能在这里著书讲学。如此一来,丽正书院其实已经把孟浩然这个民间的儒学之士排除在外。

但是,不管怎么说,孟浩然这次在荆州与张说相见,让他觉得自己已经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岁末将近,张说已经在荆州接到李隆基召还的旨意,第二天便自荆州动身往洛阳而回。

张说和孟浩然一起自荆州启程来到襄阳,只在襄阳稍作停留,便与孟浩然告别,自回洛阳而去。

张说回到洛阳之后不久,丽正书院就在东都洛阳明福门外的集仙殿正式设立。

就在这时,孟浩然却在襄阳听到了韩思复病逝长安的消息。

开元十三年(725)春,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人生准则恪守了一生的韩思复,如同一缕吹拂过梁州、汴州、滁州、襄州的和风,悄然无声地飘逝在了苍茫无垠的四海云际,享年七十四岁。

韩思复在长安病逝的消息传到襄州,整个襄州都沉浸在一片巨大的悲痛之中。

孟浩然在襄阳闻知韩思复在长安病逝,泪流满面,悲不自禁。孟浩然原以为,韩思复在挨过漫长的寒冬之后,随着春天的气温转暖,病也会慢慢地好起来,没想到,早春时节寒流未尽,他竟然与世长辞。

韩思复两赴襄州,劳顿于乡野河汉,忧顾于庶子黎民,他生为民计,死为民谋。孟浩然认为,昔有羊公德行天下,今有韩公恤民襄州。千百年来,入襄阳为官者芸芸无数,然可铭于岘山之石者,唯此二公。

为了表达自己对韩思复的无限崇敬,孟浩然决定在岘首山为韩思复刻石立碑,以示祭奠。

当孟浩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襄州长史卢僎时,卢僎非常赞同。于是,在卢僎的全力支持下,孟浩然提笔为韩思复撰写碑文,对他的功德,在襄阳城南岘首山的青岩之上,立碑以记。

孟浩然和卢僎一起在岘山为韩思复立碑之后,踌躇满志地离开襄阳,前往洛阳。在孟浩然看来,既然张说位居中书令,并且总知丽正书院院事,也许实现自己一腔鸿愿的机会就要来了。

孟浩然带着满腔豪情从襄阳来到洛阳之后,先是在洛阳城东的白社落脚安顿了下来。他觉得,自己是一个儒学之士,他不想被别人看成是个请人举荐、求官求仕的凡俗之人。除此之外,孟浩然认为,李隆基应该是个思贤若渴、喜尚高洁的人。开元六年(718),李隆基巡幸东都洛阳时,就曾慕名下旨召见隐居在洛阳嵩山的卢鸿一,赐其谏议大夫之位,卢鸿一婉言相拒,坚辞不受。李隆基无奈之下,向其赐隐居之服,并草堂一所,恩礼甚厚。卢鸿一因为被李隆基征召入东都这件事,被时人称之为卢征君。在孟浩然的潜意识里,他也希望能够得到像卢征君一样的礼遇和荣耀。

孟浩然在洛阳城东的白社安顿下来之后,除了拜访宰相张说之外,还急于拜访的就是如今在洛阳做官的襄阳人袁瓘。他早就听说,袁瓘在门下省做左拾遗。虽然左拾遗只是个八品官职,却是门下省谏官,肩负有掌奉讽谏、举荐贤才的职能。

然而几经打听寻访,孟浩然从袁瓘的哥哥袁十那里知道,袁瓘已经从洛阳被贬谪到岭南去了。失望之余,孟浩然赋诗一首: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孟浩然在洛阳寻访袁瓘,但是,袁瓘却被贬谪去了岭南。听说傲霜斗雪的梅花在岭南会开放得很早,但是,那里的梅花开放得再早,又怎么能比得上北方这温暖的春天呢?

孟浩然在诗中,既表达了他没有寻访到袁瓘的失落,同时,也表达了他初到洛阳时,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期待的乐观心境。

由于孟浩然是中书令张说的座上客,自然受到了不少洛阳官宦、文人的青睐和瞩目。但是,朝廷的官宦任用皆有定制,尽管张说身为宰阁首辅,但只要李隆基不点头,很多事他做起来,也是有心无力。所以,尽管张说在李隆基面前多次提起过孟浩然,但是显然,李隆基并没有把孟浩然这个人当回事。

如此一来,孟浩然来到洛阳之后,除了参加一些文人聚会,结识了不少才华横溢的官宦、士子之外,仕途对他来说,依然是一片渺茫。

虽然张说对孟浩然非常看重,但是,他身为宰辅,事务庞杂,见在李隆基面前数次提起孟浩然,皇上根本就没有回应,就渐渐把举荐孟浩然的事情放下了。

开元十三年(725)四月,张说作为封禅泰山的封禅使,把拟定好的封禅仪式呈递给李隆基,李隆基非常高兴,于是召集中书门下两省官员、礼官及丽正书院众学士到东都洛阳明福门外的集仙殿聚宴。酒过三巡,李隆基看到满座人才济济,非常高兴,他一时兴起,便对张说及群臣和众学士说道:“仙者凭虚之论,朕所不敢。贤者济理之具,朕今与卿曹合宴,宜更名曰集贤殿。”

李隆基的意思是神仙虚妄无据,尊贤重能才是自己治理国家的根本,所以,他要把集仙殿改名为集贤殿。随之,就因为皇上这一句话,设立在集仙殿的丽正书院,由此也被改名叫做了集贤殿书院,并且李隆基就此宣布,集贤殿书院,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在这里称为学士,六品及以下的官员,只能在书院称直学士。

张说没想到,自己苦心设立的丽正书院,竟被皇上一句话就改了名字,并且李隆基还进一步强调了其官办的本质,也就是,能在集贤殿书院著书讲学的,必须是朝廷的官员。

自从自己力主在京城开办书院,以此崇文尚学、重振文学之风以来,书院的设立和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先是在丽正修书院的基础上好不容易设立的丽正书院屡遭群臣质疑,几次欲撤欲散,是自己苦口婆心地对皇上进行劝说,丽正书院才艰难地得以保留。丽正书院名为书院,实则是成了皇上带领群臣附庸风雅之地。现在,想不到皇上一高兴,竟在酒宴之上,一句话就把设在洛阳的丽正书院改名叫做了集贤殿书院。集贤殿书院,一听这名字,就有些官府衙门的味道。虽说现在皇上是让自己总领集贤殿书院之事,其实这涉及书院的大事小事,还不都是皇上一句话说了算。

集贤殿书院与张说想要设立的书院,距离已经变得越来越远了。李隆基见张说似乎有些心情沉重,于是在酒宴上提议授予张说集贤殿书院大学士称谓,被张说婉言推辞。

李隆基在集贤殿进一步强调集贤殿书院官办的本质,已经把孟浩然这样一个民间的儒学之士,完全给拒之于门外了。

孟浩然来到洛阳之后,虽然长住在洛阳城东的白社里,但是,由于经常要在洛阳城内结识官宦士子,很多时候,也会在洛阳城内落脚。就这样,一转眼,孟浩然来到洛阳就几个月了,他除了结识贺知章、袁仁敬、张九龄、卢鸿一、包融、袁十等一些文人学士之外,在仕途之路上,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一点儿转机。孟浩然的心境,也由当初的满腔热望,变得黯然失落。

开元十三年(725)夏秋之际,袁瓘的哥哥袁十准备从洛阳动身,前往岭南探望袁瓘,孟浩然在洛阳为袁十送行,对袁十不惧路途遥远、前往岭南探望被贬弟弟的一片兄弟情深表示十分赞赏。然而,像袁瓘这样才华横溢的士子,却依然会被朝廷贬谪岭南,这让孟浩然的心里感到很是沉重。他开始越来越真切地感觉到,才华,其实并不是朝廷衡量选拔用人的标准。

时间转眼已经到了秋天,孟浩然的仕途依然无望,这让他的心情渐渐由失落开始变成了失望。

愁苦的心境难以排解。

孟浩然想到昔日在襄阳结识的洛阳香山寺僧湛然,他不知道湛然此时会不会在香山寺里。但是不管怎样,孟浩然还是决定前去寻访一见。

洛阳香山寺坐落在离洛阳城南近三十里伊河东岸的龙门山上。龙门山被伊河自南向北如刀劈斧削般一分为二,形成两山隔河对峙,伊河以东的龙门山因为盛产香葛,故此得名,又叫香山。香山寺就建在与龙门隔河相望的香山西山坳里。

香山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516),武则天天授元年(690),武则天在洛阳称帝,建立武周王朝,梁王武三思奏请武则天对这座寺院进行重修,武则天由此正式敕名该寺为“香山寺”。重建之后的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临游幸,御香山寺中石楼坐朝,由此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在唐朝时,香山寺建筑规模庞大,位居“龙门十寺”之首。

孟浩然一早从白社草堂出发,雇下一匹老马,前往洛阳城南的龙门香山寺。

同类推荐
  • 巨人神话:史玉柱

    巨人神话:史玉柱

    本书从史玉柱的个人特性出发,把他出道以来的成功得失与他的性格成长结合起来进行了深入分析。
  • 高原上的背影

    高原上的背影

    对于大科学家,人们难免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成功的?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的?书中关于科学家们业余爱好的描写,十分有趣和亲切,使人看到科学家们精神世界的另一个侧面,看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 慈禧大传

    慈禧大传

    作为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统治制度中最后一个手握皇权的女人,慈禧太后以垂帘听政的方式,高踞于皇帝之上,独揽朝纲长达48年之久。可以说,她所遭遇的是中国几千年不遇的大变局。其传奇一生,就是大清帝国、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 蒋筑英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蒋筑英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黑塞传

    黑塞传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厦添了不少砖瓦,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名字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可你听到过黑塞的名字吗?读过他的作品吗?黑塞何许人也?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人赫尔曼?黑塞的传记。作者带你浏览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德国学者一生的传奇故事和心灵的轨迹,让你了解艰难的时世和对哲理的执着思索,如何成就一个诗人、散文家、心理学家、社会批评家、预言家、人道主义卫士、和平主义者……与独立的人格为友,与优雅的格调为友,与黑塞进行精神对话,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我曾爱过你,想到就心酸

    我曾爱过你,想到就心酸

    那一年,在我最彷徨无措的时候,我遇见了陆逸尘我曾以为,他是我的救赎,不曾想,却是他推我入最无尽的深渊我哭着说:“陆逸尘,我再也不要当任何人的替身,求你放过我吧,放过我,也放过你自己......”陆逸尘笑着说:“放了你,我怎么舍得?我们,死也要一起......”仓央嘉措说: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我说:这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再也不要与你相见遇见陆逸尘是一场意外,也是我最刻骨铭心的无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到深处便是伤

    爱到深处便是伤

    临死前才看清渣男的目的只是为了要自己的这颗心脏,可哪有这么好的事,要死大家就一起死吧!谁知睁眼醒过来却莫名其妙的穿越了,也好,上一世从来没为自己活过,这一次就让我尽情的活出自己吧!“能不能请你不要跟着我!”“我有跟着你吗?这么宽的路莫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能走?”好,你走,让你走个够!褚炙寒满脸无奈的问道:“你为什么不能相信我一次?”“因为我被蛇咬过!”从此上天下地,褚炙寒只宠一人。第一次写文,各位多多体谅,多多支持啊,你的一个小小的收藏就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 霸海录

    霸海录

    从官家娇女到叱咤一方的女海盗,再到朝廷诰命,她的一生,就走了这样一个形状。“是吗?”淑瑛微微一叹,看向她的兄长,脸上的笑容依旧甜美说出的话却无比冰冷:“哥哥,你是宁愿我已经死了,而不是依旧活着吧。”从宁淑瑛变成郑十娘,她用了整整三年,而从郑十娘成为宁淑瑛,似乎一声叹息就够了。
  • 总裁,轻点疼

    总裁,轻点疼

    一次相遇,一纸契约,把他和她牵在了一起。结婚前他遇到她前任,他扔下前任去找她。而前任在他们结婚当天出现,他会怎样选择
  • 道德经的光亮

    道德经的光亮

    《道德经的光亮》:“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大道普爱世人,因而在苍茫天地之间,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发出自己的光亮。大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其工作既不会停止也不会无效,因而世间的一切难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大道传递给我们的光亮是爱之光,是信心之光,是希望之光,是智慧之光。
  • 绝品小神医

    绝品小神医

    校花又痛经?我来按摩!御姐乳脉癌?闪开,让我来!小萝莉病了?让叔叔瞧瞧!王老板癌症晚期?对不起,挂号排队去吧,今晚没空,嫦娥姐姐约了!
  • 我的美女特工老婆

    我的美女特工老婆

    身为杀手的我最近很烦恼。因为我娶了一个特工回家做老婆。不过我的特工老婆非常牛,不仅撑得起颜面,还能打得了坏蛋。
  • 秘书综合实训教程

    秘书综合实训教程

    《秘书综合实训教程》内容组合新知识、新技术、新内容、新案例、新材料,体现最新发展动态,具有前瞻性。编写体例新颖,主次分明;概念明确、案例丰富,同时安排了大量的便于教学过程中操作的实训方案,并有配套的习题和教学课件。
  • 臣密不可分

    臣密不可分

    师大高材生李蜜蜜,在迎接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不到两分钟时间就被一根电棒砸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吧竟然穿到了大中华历史上最混乱最多变的三国时期!!!!这下让我一个纯种逗比加米虫怎么活?!明明是女儿身却要扮作男儿?!哼!男儿又怎样,既来之,则要让这三国为我倾倒!!!且看我如何扬名天下!!!(作者:咳咳…蜜蜜,咱们这个不是女强文,只是单纯的逗比穿越记…虽然你不小白,但也是个狗腿的人…蜜蜜:…………………作者:你放心,你家不是还有个强的变态的大冰山吗,你安心做米虫就好~蜜蜜:我是那种欺软怕硬的人?某男:嗯?蜜蜜:有时候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况人家只是个小女子~)
  • 小女人隐私报告(第2季)

    小女人隐私报告(第2季)

    丢开形形色色的标签,女人第一需要的,除了爱自己,还是爱自己,这不是自恋,而是重视自己的实际价值。你是不是一个埋头于角色扮演的女人?是不是一个放弃自我的女人?是不是以男人好恶定位自己的女人?是不是误解性爱的女人?……也许,你在这些女人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俗话说:“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小女人隐私报告(第2季):那些乖乖宝贝不懂的事》探讨的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女性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爱情?假如一位女性注定成为一朵受伤的花,她还能不能有机会再次盛开?也许,这就是经历了婚姻或爱情挫败的女性必须面对的自我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