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45700000017

第17章 内篇四(2)

学问文学,聪明才辨,不足以持世,所以持世者,存乎识也。所贵乎识者,非特能持风尚之偏而已也,知其所偏之中,亦有不得而废者焉。非特能用独擅之长而已也,知己所擅之长,亦有不足以该者焉。不得而废者,严於去伪,(风尚所趋,不过一偏,惟伪者,并其偏得亦为所害。)而慎於治偏,(真有得者,但治其偏足矣。)则可以无弊矣。不足以该者,阙所不知,而善推能者;无有其人,则自明所短,而悬以待之,(人各有能有不能,充类至尽,圣人有所不能,庸何伤乎?今之伪趋逐势者,无足责矣。其间有所得者,遇非己之所长,则强不知为知,否则大言欺人,以谓此外皆不足道。夫道大如天,彼不见天者,曾何足论。己处门内,偶然见天,而谓门外之天皆不足道,有是理乎?曾见其人,未暇数责。)亦可以无欺於世矣。夫道公而我独私之,不仁也。风尚所趋,循环往复,不可力胜,乃我不能持道之平,亦入循环往复之中,而思以力胜,不智也。不仁不智,不足以言学也。不足言学,而嚣嚣言学者乃纷纷也。

知难

为之难乎哉?知之难乎哉?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知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知其言者,天下寥寥矣;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然而天下皆曰:我能读其书,知其所以为言矣。此知之难也。人知《易》为卜筮之书矣;夫子读之,而知作者有忧患,是圣人之知圣人也。人知《离骚》为词赋之祖矣;司马迁读之,而悲其志,是贤人之知贤人也。夫不具司马迁之志,而欲知屈原之志,不具夫子之忧,而欲知文王之忧,则几乎罔矣。然则古之人,有其忧与其志,不幸不得後之人有能忧其忧,志其志,而因以湮没不章者,盖不少矣。

刘彦和曰:“《储说》始出,《子虚》初成,秦皇、汉武恨不同时,既同时矣,韩囚马轻。”盖悲同时之知音不足恃也。夫李斯之严畏韩非,孝武之俳优司马,乃知之深,处之当,而出於势之不得不然,所谓迹似不知而心相知也。贾生远谪长沙,其後召对宣室,文帝至云:“久不见生,自谓过之”,见之乃知不及。君臣之际,可谓遇矣。然不知其治安之奏,而知其鬼神之对,所谓迹似相知而心不知也。刘知几负绝世之学,见轻时流,及其三为史臣,再入东观,可谓遇矣。然而语史才则千里降追,议史事则一言不合,所谓亦相知而心不知也。夫迹相知者,非如贾之知而不用,即如刘之用而不信矣。心相知者,非如马之狎而见轻,即如韩之谗而遭戮矣。丈夫求知於世,得如韩、马、贾、刘,亦云盛矣;然而其得如彼,其失如此。若可恃,若不可恃;若可知,若不可知,此遇合之知所以难言也。

庄子曰:“天下之治方术者,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夫“耳目口鼻,皆有所明,而不能相通。”而皆以己之所治,为不可加,是不自知之过也。天下鲜自知之人,故相知者少也。(凡对己护前不服善者,皆不甚自知者也。)世传萧颖士能识李华《古战场文》,以谓文章有真赏。夫言根於心,其不同也如面。颖士不能一见而决其为华,而漫云华足以及此,是未得谓之真知也。而世之能具萧氏之识者,已万不得一;若夫人之学业,固有不止於李华者,於世奚赖焉?凡受成形者,不能无殊致也。凡禀血气者,不能无争心也。有殊致,则入主出奴,党同伐异之弊出矣。有争心,则挟恐见破,嫉忌诋毁之端开矣。惠子曰:“奔者东走,追者亦东走;东走虽同,其东走之心则异。”今同走者众矣,亦能知同步之心欤?若可恃,若不可恃,若可知,若不可知,此同道之知所以难言也。

欧阳修尝慨《七略》四部,目存书亡,以谓其人之不幸。盖伤文章之不足恃也。然自获麟以来,著作之业,得如马迁、班固为盛矣。迁则藏之名山,而传之其人,固则女弟卒业,而马融伏ト以受其书,於今犹日月也。然读《史》、《汉》之书,而察徐广、裴囗、服虔、应劭诸家之诂释,其间不得迁、固之意者,十常三四焉。以专门之攻习,犹未达古人之精微,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又有推求失旨之病,与爱憎不齐之数。若可恃,若不可恃;若可知,若不可知;此身後之知所以难言也。

人之所以异於木石者,情也。情之所以可贵者,相悦以解也。贤者不得达而相与行其志,亦将穷而有与乐其道;不得生而隆遇合於当时,亦将殁而俟知己於後世。然而有其理者,不必有其事,接以迹者,不必接以心。若可恃,若不可恃;若可知,若不可知。後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嗟乎!此伯牙之所以绝弦不鼓,而卞生之所以抱玉而悲号者也。夫鹊啁啾,和者多也。茅苇黄白,靡者众也。凤高翔於千仞,桐孤生於百寻,知其寡和无偶,而不能屈折以从众者,亦势也。是以君子发愤忘食,ウ然自修,不知老之将至,所以求适吾事而已。安能以有涯之生,而逐无涯之毁誉哉?

释通

《易》曰:“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说者谓君子以文明为德,同人之时,能达天下之志也。《书》曰:“乃命重、黎,绝地天通。”说者谓人神不扰,各得其序也。夫先王惧人有匿志,於是乎以文明出治,通明伦类,而广同人之量焉。先王惧世有棼治,於是乎以人官分职,绝不为通,而严畔援之防焉。自六卿分典,五史治书,(内史、外史、太史、小史、御史。)学专其师,官守其法,是绝地天通之义也。数会於九,书要於六,杂物撰德,同文共轨,是达天下志之义也。夫子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汉氏之初,《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然而治《公羊》者,不议《左》、《》;业韩《诗》者,不杂齐、鲁;专门之业,斯其盛也。自後师法渐衰,学者聪明旁溢,异论纷起。於是深识远览之士,惧《尔雅》训诂之篇,不足以尽绝代离辞,同实殊号,而缀学之徒,无由汇其指归也;於是总《五经》之要,辨六艺之文,石渠《杂议》之属,(班固《艺文志》、《五经杂议》十八篇。)始离经而别自为书,则通之为义所由仿也。刘向总校《五经》,编录三礼,其於戴氏诸记,标分品目,以类相从,而义非专一,若《檀弓》《礼运》诸篇,俱题通论,则通之定名所由著也。(《隋志》有《五经通义》八卷,注,梁有九卷,不著撰人。《唐志》有刘向《五经通义》九卷。然唐以前,记传无考。)

班固承建初之诏,作《白虎通义》。(《儒林传》称《通义》,固本传称《通德论》,後人去义字,称《白虎通》,非是。)应劭愍时流之失,作《风俗通义》。盖章句训诂,末流浸失,而经解论议家言,起而救之。二子为书,是後世标通之权舆也。自是依经起义,则有集解、杜预《左传》、范甯《梁》、何晏《论语》。集注、(荀爽《九家易》、崔灵恩《毛诗》、孔伦裴松之《丧服经传》。)异同、(许慎《五经异义》、贺《五经异同评》。)然否(何休《公羊墨守》、郑玄《驳议》、谯周《五经然否论》。)诸名;离经为书,则有六艺、(郑玄论。)圣证、(王肃论。)匡谬、(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兼明(宋邱光庭《兼明书》。)诸目。其书虽不标通,而体实存通之义,经部流别,不可不辨也。若夫尧、舜之典,统名《夏书》;(《左传》称《虞书》为《夏书》。马融、郑玄、王肃三家,首篇皆题《虞夏书》。伏生《大传》,首篇亦题《虞夏传》。)《国语》、《国策》,不从周记;《太史》百三十篇,自名一子;(本名《太史公书》,不名《史记》也。)班固《五行》、《地理》,上溯夏、周。(《地理》始《禹贡》,《五行》合《春秋》,补司马迁之阙略,不必以汉为断也。)古人一家之言,文成法立,离合铨配,惟理是视,固未尝别为标题,分其部次也。梁武帝以迁、固而下,断代为书,於是上起三皇,下讫梁代,撰为《通史》一编,欲以包罗众也。史籍标通,以滥觞也。嗣是而後,源流渐别。总古今之学术,而纪传一规乎史迁,郑樵《通志》作焉。(《通志》精要,在乎义例。盖一家之言,诸子之学识,而寓於诸史之规矩,原不以考据见长也。後人议其疏陋,非也。)统前史之书志,而撰述取法乎官《礼》,杜佑《通典》作焉。(《通典》本刘秩《政典》。)合纪传之互文,(纪传之文,互为详略。)而编次总括乎荀、袁,(荀悦《汉纪》三十卷,袁宏《後汉纪》三十卷,皆易纪传为编年。)司马光《资治通鉴》作焉。汇公私之述作,而铨录略仿乎孔、萧,(孔逭《文苑》百卷、昭明太子萧统《文选》三十卷。)裴《太和通选》作焉。此四子者,或存正史之规,(《通志》是也。自《隋志》以後,皆以纪传一类为正史。)或正编年之的,(《通鉴》。)或以典故为纪纲,(《通典》。)或以词章存文献,(《通选》。)史部之通,於斯为极盛也。(大部总选,意存掌故者,当隶史部,与论文家言不一例。)至於高氏《小史》、(唐元和中,高峻及子迥。)姚氏《统史》(唐姚康复。)之属,则撙节繁文,自就隐括者也。罗氏《路氏》、(宋罗泌。)邓氏《函史》(明邓元锡。)之属,则自具别裁,成其家言者也。(谯周《古史考》、苏辙《古史》、马《绎史》之属,皆采摭经传之书,与通史异。)范氏《五代通录》,(宋范质以编年体,纪梁、唐、晋、汉、周事实。)熊氏《九朝通略》,(宋熊克合吕夷简《三朝国史》、王《两朝国史》、李焘洪迈等《四朝国史》,以编年体为九朝书。)标通而限以朝代者也。(易姓为代,传统为朝。)李氏《南北史》,(李延寿。)薛欧《五代史》,(薛居正、欧阳修俱有《五代史》。)断代而仍行通法者也。(已上二类,虽通数代,终有限断,非如梁武帝之《通史》,统合古今。)其馀纪传故事之流,补缉纂录之策,纷然杂起,虽不能一律以绳,要皆仿萧梁《通史》之义,而取便耳目,史部流别,不可不知也。夫师法失传,而人情怯於复古,末流浸失,而学者囿於见闻。训诂流而为经解,一变而入於子部儒家,(应劭《风俗通义》,蔡邕《独断》之类。)再变而入於俗儒语录,(程、朱语录,记者有未别择处,及至再传而後浸失,故曰俗儒。)三变而入於庸师讲章。(蒙存浅达之类,支离蔓衍,甚於语录。)不知者习而安焉,知者鄙而斥焉,而不知出於经解之通,而失其本旨者也。载笔汇而有通史,一变而流为史钞,(小史统史之类,但节正史,并无别裁,当入史钞。向来著录,入於通史,非是。史部有史钞,始於《宋史》。)再变而流为策士之括类,(《文献通考》之类,虽仿《通典》,而分析次比,实为类书之学。书无别识通裁,便於对策敷陈之用。)三变而流为兔园之摘比,(《纲鉴合纂》及《时务策括》之类。)不知者习而安焉,知者鄙而斥焉,而不知出於史部之通,而亡其大原者也。且《七略》流而为四部,类例显明,无复深求古人家法矣。然以语录讲章之混合,则经不为经,子不成子也。策括类摘之淆杂,则史不成史,集不为集也。四部不能收,九流无所别,纷纭杂出,妄欲附於通载,不可不严其辨也。夫古人著书,即彼陈编,就我创制,所以成专门之业也。後人并省凡目,取便检阅,所以入记诵之陋也。夫经师但殊章句,即自名家,(费直之《易》,申培之《诗》,《儒林传》言其别无著述训诂,而《艺文志》有《费氏说》、《申公鲁诗》,盖即口授章句也。)史书因袭相沿,无妨并见;(如史迁本《春秋》、《国策》诸书,《汉书》本史迁所记,及刘歆所著者,当时两书并存,不以因袭为嫌。)专门之业,别具心裁,不嫌貌似也。剿袭讲义,沿习久而本旨已非,(明人修《大全》,改先儒成说以就己意。)摘比典故,原书出而舛讹莫掩,记诵之陋,漫无家法,易为剽窃也。然而专门之精,与剽窃之陋,其相判也,盖在几希之间,则别择之不可不慎者也。

同类推荐
  • 石林诗话

    石林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edea

    Mede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

    大乘稻芉经随听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Vicar of Tours

    The Vicar of Tou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国史辨误

    三国史辨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冷情少爷

    冷情少爷

    前世今生,她遭受两次灭门之灾。重出江湖,她化身冷少。争锋大将军是他的属下,一国三皇子是他的徒弟,天下首富是他的随从……武林大战、皇宫斗计……她游刃有余。可身后跟着这么多人叫她偿情,她该先还谁的债?
  • 影的告别

    影的告别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梦自由人

    梦自由人

    我有一个好团队,好队友。队友凡子每次不开心时,总会对我们说“要是我当时高考考上了青海大学,哪需要来做雇佣兵。早就是国家的人才了。吃香喝辣的了。”队友周铭是个孤儿,在危及中,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我,并在死前将玉佩交给了我,叫我务必找到他的亲生父母。最后一个队友是女的,每次出任务时总会问我“叶深,我们什么时候归隐,过普通人的生活?”我每次都会敷衍说“这次任务做完就隐退。”其实每次这样说时,她知道这是做不得真的话。兄弟们,就由我来完成你们的遗憾还有梦想吧。
  • 一念承仙

    一念承仙

    寻仙练功,百般磨难。入世入情,感悟人生。
  • 魔宫,千雾山

    魔宫,千雾山

    传说中的魔宫:一道令出,草原拜服;一道令落,苍穹泯血。孤独的牧羊少年,在无尽的绝望中,踏入死地,挣扎求一线生机。
  • 依香雪

    依香雪

    从小便被卷入了一场异族武林势力的入侵的巨大阴谋中,在一次次大难不死和机缘巧合的经历中,逐渐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武艺和坚不可摧的心,可这一切却还只是刚刚开始,这段刀剑情仇的路到底会走向哪里,或许早就已经注定……
  • 重生之逆天邪后

    重生之逆天邪后

    真爱十年,换一朝挖心剖骨、灭满门,复仇不能。生生世世,此恨不灭,苍天有眼,还我十年重生。既然还我天下,便只能由我掌控,岂能容你再腥风血雨。他说:我做了个梦,梦见为了你,不得不放弃这大好江山,你却在别人怀抱里取暖痴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企业领袖教练

    企业领袖教练

    本书作者运用系统的丰富的理论知识,配以大量实践经验,通过借鉴跨国公司在培训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各个企业付诸实践且行之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工具以及培训效果工具,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领袖教练术。什么是教练技术?教练技术是一门通过完善心智模式来发挥潜能、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本书中,教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令被教练者有效达到目标。
  • 综漫里的特殊玩家

    综漫里的特殊玩家

    (本人没看过多少动漫,对于一些动漫的认知都是从别人的同人中了解的)被选为动漫(游戏?)里的GM了?还是一个开挂的玩家?(本人新书,第一次写,住宿生,别指望更多快,也就是周更了,字数也不敢保证有多少,觉得有意思就先收藏下吧)
  • 18号公馆

    18号公馆

    清末年间,坊间有一传闻,有一家神秘店铺坐落京师大街,听闻能寻得入口之人,不是被妖鬼缠身,就是被鬼怪附体,18号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