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拨千斤,以小搏大
适应人群:期望以小搏大的穷人。
致富指数:★★★★
穷人迷思:小弱大强,这是穷人普遍的看法。然而富人觉得,世上没有绝对的事,小有小的好处,大有大的难处。在一定条件下,弱小可以战胜强大,四两也能拨千斤。
穷人在没成为富人以前,都是一些小虾米。作为小虾米的穷人要想以小搏大是需要费一点头脑的。
在这方面,百事可乐给广大穷人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1886年,美国一位药剂师从可乐树的果实中成功地提炼出一种药物,经过多种配方后,制造出一种香甜可口的饮料,这便是后来风靡全球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是根据美国另一位药剂师的配方制成的饮料,1898年才开始生产。
相对于历史悠久、资金雄厚的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显得太弱小了,但他们精心研制,终于生产出新型饮料。其口感和功效等多方面与可口可乐不相上下。
没想到这小小的一招,竟然打乱了可口可乐公司的阵脚。
可口可乐开始反击,公司组织科研人员连夜攻关,研制出可口可乐的新型饮料,它一改过去的模式,口感更加浓烈,更注重提神和解渴效果。然而可口可乐没有料到的是采用新配方后,可口可乐引起众多老顾客的强烈不满,美国各地成千上万人纷纷来信或来电表示反对,有不少地方的可口可乐爱好者甚至还成立了俱乐部,要求可口可乐公司弃新复旧。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只得决定顺应顾客传统习惯,恢复原来的配方。
而百事可乐则乘势扩大市场,将企业做大做强,最终与可口可乐共享饮料这一蛋糕。
百事战胜可口可乐,其关键在于一个“拨”,“拨”就是智慧谋略,就是方法技巧,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通过智慧的“拨”,百事公司找到了发展的支点,捕获到可以利用的商机。敢以“小”拨“大”,本身需要勇气,需要过人的胆识。
穷人的以小搏大需要进行周密设计,使用它时要注意讲究艺术,给顾客小利,让人感觉没有一点虚伪蒙骗,在此基础上,再施展诱惑和极强的手法,这样就不怕鱼不上钩。四两拨千斤本身是个斗智游戏,穷人要是没有一个符合市场的创意头脑,四两拨千斤可能会招致失败。
思维突破:巧用智慧,四两拨千斤
四两能拨千斤,其奥秘即在于技巧上,即要巧用智慧、谋略,否则“四两”无论如何也拨不起“千斤”来。
一般来说,四两拨千斤有以下一些常用的手法:
1以小吃大
在美国,以小吃大是一种常见的四两拨千斤的方法。在一些大型廉价超市门口,有人专门在这个地方设置店铺,所售商品比超市更为低廉,借力打力,以更优惠的价格来吸引顾客。
2化整为零
本着一切为顾客服务的精神,将一些整体出卖的大宗商品化整为零出售,只要顾客满意,就可以为自己带来利润。使用化整为零的方法从表面上看,货物价格低了,实际上其利润率可能更高。
3提供免费服务
美国西部的一家电池公司,每逢当地举行盛大庆祝活动时,总要前去开展免费赠送电池活动。通过这种活动,该公司不但宣传了自己的产品,又征询了顾客的意见,还完成了市场调查,可谓一举三得。另外,有的公司还采用免费维修、免费使用、免费品尝等方法,目的在于赢得顾客的芳心,从而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其实,商场中的小和大是辩证的,没有绝对的小,也没有绝对的大,只要巧妙地运用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以小胜大是完全可能的。
巧用杠杆,就能让财富中的滑轮效应成为现实
适应人群:期望通过较小的代价获取较多的财富的穷人。
致富指数:★★★★★
穷人迷思:穷人不能致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巧用杠杆的力量,让别人为他赚钱,从而让财富中的滑轮效应变为现实。
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得(前287~前212)出生在地中海的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城,父亲是位天文学家,在父亲的影响下,阿基米得从小就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喜欢辩论。长大后漂洋过海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求学。他向当时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的学生柯农学习哲学、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知识,最后通古博今,掌握了丰富的希腊文化遗产。阿基米得一生的功绩莫过于他的“滑轮效应”。
有一回,阿基米得对叙拉古的国王说:“如果给我一个立足的地方,我将移动地球!”国王一听感到非常吃惊,心想阿基米得是不是病了,胆敢夸这么大的海口,于是跟他说:“好呀,那你给我表演一下吧,刚好那边有一艘大船,随便你用什么工具和机械,只许你一个人,把这艘船推下水吧!”
阿基米得让工匠在船的前后左右安装了一套设计精巧的滑轮和杠杆,并让国王拉动一根绳索,只见船慢慢地动了起来,最终移到了海里。岸上的群众见此情景欢呼雀跃。国王为此十分钦佩阿基米得的才识,并当众宣布:“从现在起,我要求大家,无论阿基米得说什么,都要相信他!”
在故事中,阿基米得利用的就是滑轮效应。他通过设计了一套杠杆滑轮系统,推动了大船。滑轮效应告诉我们,利用身边的一些“工具”,我们可以完成原本无法想象的难题。
穷人要想尽早摆脱贫穷的命运,单靠自己的努力是于事无补的,只有巧用杠杆,才能将财富中的滑轮效应变成现实。
思维突破:巧用杠杆的力量,创造出一个富有的未来
几个世纪以来,富人一直在进行尝试,尝试运用杠杆产生更大的生产力和更多的利润,使自己更聪明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花更少的时间来赚更多的钱。
经过实践,他们发现雇佣员工是其中最优的方式,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从福特汽车到索尼公司都由一个创业者开始,他们都是通过雇佣员工的形式来发挥滑轮效应的威力的。
福特虽然很有才华,但是仅凭他一人的力量,顶多一年只能造一辆车,收入顶多也就十几到几十万,但是通过教员工复制他的系统,从而利用他的时间和智慧,通过这一杠杆的力量,他每年造出数以千计的汽车,并且他又利用人——销售员,使他生产的汽车能够销往世界各地。这样,福特就成为历史上曾经最富有的人。
我们再来看一看一个汽车销售员迈克是如何运用杠杆来使他的时间成倍地“增长”的。
作为一名汽车销售的资深人士,迈克从事这一工作已经将近20年了。20年来,他每年平均可卖60辆汽车。由于每天能向顾客展示的汽车十分有限,不管迈克多么努力,他每周也只能卖出一辆汽车。经过仔细考虑,迈克决定开一家小公司。公司成立之后,迈克共招募了40名顶尖的汽车销售员,他们每人每年都可以卖出60辆汽车。这意味着迈克的公司每年的汽车销售量为2400辆。
现在,我们来看看杠杆对迈克的作用。凭他一个人的力量,迈克每年可以卖60辆汽车,通过公司这一杠杆,迈克卖了2400辆,效率是以前的40倍,也就意味着迈克拥有着相当于以前的40倍的时间,这就是“事半功倍”的含义。
由此可见,雇佣员工是商业中的最好杠杆,通过杠杆员工的时间和智慧,可以获取更多的金钱。当一个典型的穷人用时间来换金钱时,他的收入只会以线性方程增长,即一个单位的时间相当于一个单位的金钱,而富人们则会通过他的雇员来杠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他并没有单凭自己的努力来挣钱,而是赚每一个雇员创造价值中的一定比例,这也是美国石油大王保罗·盖蒂所表达的意思:“我宁愿赚100个人的1%,而不去赚自己的100%。”
可见,真正的财富创造由于有一个称为“杠杆”的概念的介入,避开了“时间换金钱”的陷阱。创造真正财富的唯一方式是“杠杆”——你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因此,穷人要想获取更多的财富,必须懂得巧妙借助杠杆的力量,借用别人的时间和智慧为己工作,从而创造出一个富有的未来。
富人深知小生意中蕴涵着大商机
适应人群:眼光只瞄准大生意的穷人。
致富指数:★★★★
穷人迷思:再坏的时机,也有人成功;再好的时机,也有人失败;再小的生意,也有人赚钱;再大的生意,也有人破产。穷人不明白,小生意中其实蕴涵着大商机。
穷人做生意,都将眼光投向高、精、尖产品,不愿意生产小产品,研究小项目,认为小产品、小项目市场小,利润低,小打小闹成不了什么气候。
然而无数的事实表明,小生意中往往蕴藏着大商机。小生意只要一以贯之,不断创新,也能获得令人羡慕的成功。
曾经的中国首富刘永好,是做猪饲料起家的!城里人别说是养猪,就是看一眼猪,都会觉得邋遢。猪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人的口腹之欲,所以猪只有变成猪肉了,新鲜干净地摆在市场上,才能被城里人正视。至于从猪到猪肉的过程,有格调的城里人是不屑于关心的。但是就是在这个他们正眼也不瞧一眼的行业里,却诞生了一个亿万富翁,雄踞在富豪榜首。
世界上最大的百货零售商是沃尔玛,世界最大的快餐店是麦当劳,他们每天的销售额数以亿计,但沃尔玛每天要卖多少的针头线脑,麦当劳每天要卖多少个汉堡,才能堆积出那样巨大的财富呢?不要以为你只是喝了一小瓶可乐,你那一两元的消费,相对于可口可乐的亿万资产来说,确实算不了什么,却是绝不能忽略不计的,它巍峨的财富大厦,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1元、2元垒成的!
世界500强中的美国吉利,其当家产品也不过是剃须刀的小生意而已。日本尼西奇公司则是凭借一块尿布闯天下,使不起眼的尿布成为畅销海内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宗产品。
还有中国一家生产蜡烛的厂家,每年的利润有数亿元,他们的蜡烛专供出口,一支蜡烛的利润就相当于一台彩电的利润。试想一下,彩电生产成本有多大,生产环节和科技含量相对蜡烛来说,肯定要大得多,但从利润角度来说,就不如蜡烛了。
很多穷人瞧不起小生意,但很多富人恰恰是从做小生意起家的,只不过他们做的不只是一个小生意,而是N个小生意的总和。
小生意之中只要蕴涵着大需求,终能成为大生意。
思维突破:用小商品造就大市场
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1973年提出了“小即是美”的理论。
这一理论在今天得到了证明,小生意中往往蕴藏着大商机。穷人要想致富,必须懂得用小商品来造就大市场。
丁大姐原是一家工厂的工人,夫妻双双都因企业倒闭而下岗。为了生计,夫妻两人到饭店打工、开排档、跑营销,尝遍了生活的艰辛,但始终没有找到恰当的位置。她通过认真分析,给了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初中毕业,没有文凭,没有技术,没有社会关系,身体还不好,做事情婆婆妈妈等。要是平常人,早就认为自己“死”定了,没有一点发财的希望了。但她思前想后,总结出了自己的优点:为人踏实,善于操持家务,做一些简单的事情还是可以的。然后,她再分析市场:由于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好多人没有时间去市场买菜,以及做洗菜、切菜等家务活。她便决定做净菜生意。她找了一辆旧三轮车,买了几把菜刀、几只篮子,和丈夫一起,开了一家净菜配送中心。业务就是替客户买菜、择菜,还送菜入室,只收取10%的加工费。由于她开展的业务填补了市场的空白,所以一开张就一传十、十传百,“丁大姐净菜配送中心”生意越做越红火,员工也由开始时的夫妻两人发展到现在的五百余人。后来,一些企业食堂、大宾馆、酒家都来找她做净菜生意。
有人问丁大姐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丁大姐总是告诫他们:“不要认为送净菜利薄就不去做,小生意一样可以赚大钱。我最瞧不起那些穷得叮当响,又总想赚大钱的人。小本生意做大了就成了大生意了嘛。”这就是丁大姐独到的生意经。
任何事别看小,小商品孕育着大市场,这是被许多富人证明了的真理。
“先赚小钱,再赚大钱”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适应人群:小钱不屑赚、大钱又赚不来的穷人。
致富指数:★★★★
穷人迷思:穷人没有资本,决定了穷人不可能一开始就有机会发大财,因此要抓住富人不愿意占领的市场,积累自己的“第一桶金”。
老子曾经说过:“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千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然而很多穷人并没有领会老子的教诲,他们总梦想自己有朝一日能财源滚滚而来,潇洒地做一回大老板。但大多数穷人终其一生,却难以梦想成真。
为何?就是因为这些人赚钱心太急切了,导致了致富心态的错误。他们只想发大财、赚大钱,能赚小钱的机会看不上眼,忘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道理。
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去南方打工,他理想的工作是环境好、挣钱多,而且又很体面,但是一直都没有找到。一天早上,他在街边的早点摊上吃早饭,与摊主大妈聊天时,大发感慨,说钱这东西真难赚,做小生意赚不了钱,自己又没有本钱做大生意,等等。摊主大妈听他诉完苦之后哈哈一笑,用手指着路边的石子,很认真地对小伙子说:“呵呵,不难!从现在起,你天天去捡路边的石子,等全部捡起来卖掉,你不就有本钱做大生意了吗?这不要你花什么本钱的。”当时小伙子对这个建议嗤之以鼻,并在心里嘲笑摊主大妈:“那得多少年?难怪你一直卖早点呢。你也只能靠做早点赚那点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