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00200000009

第9章 不负如来不负卿

1.别怪活佛仓央嘉措

《死亡诗社》中,有一位反传统教育的老师,在全美国最富盛名的一所学校,上演了一场反传统教育、倡导自由的斗争。这个名唤基廷的老师,他用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唤醒了一群学生沉睡的理想。在他的课堂上,没有学校教规的束缚,他用自由和不羁呼唤孩子们挣脱思想的枷锁,他交学生在诗的王国种自由驰骋。

他说:“我们读诗写诗非为他的灵巧。我们读诗写诗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员,而人类充满了热情。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但是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和仓央嘉措一样,他不仅是一个诗人,更是一个思想家,拥有至高无上的纯洁魂灵,只是特立独行的人注定要走一条异常艰难的路。

死后地狱界中的

法王有善恶的镜子

在这里没有的准则

在那里有相应的报应

让他们得胜

英国的威廉·威斯特莫兰德说:战争是勇气掩盖下的懦弱。胜利的那一个人,未必是真正的胜利者。踩在司西平措的大殿上,拉藏汉的得意像是注满水的容器,飞扬跋扈四处泼散。这个老谋深算的政治家看着端坐在王座上的仓央嘉措,年轻的活佛在他眼中是一面透明的琉璃,只要轻轻一捏,就会粉身碎骨。

第巴桑杰嘉措这个心腹大患已经消除,实现他独揽西藏政教霸业的路上唯一的绊脚石就是仓央嘉措。这个羽翼单薄的佛爷,失去了桑杰嘉措那个盘根交错的大树,他的王座岌岌可危。街头上传唱的情歌和关于他的流言,是他“丑陋”的罪证。

红山之巅,乌黑的云翳压制着布达拉宫的金顶,凛冽的朔风穿过寺僧们猩红的僧袍,一股寒气从脚底传到身体的每一处经脉。光影森然的日光殿,拉萨各寺院的活佛、三大寺的高僧云集一堂,拉藏汉在这里进行对仓央嘉措执行宗教会审。那个贪婪的野心家,磨刀霍霍指向那个手无寸铁、单纯稚嫩的年轻人。

审判刚开始,拉藏汉迫不及待罗列着仓央嘉措的“罪证”。和当年在康熙皇帝面前诋毁仓央嘉措名誉相同,他列出的罪状是:耽于酒色,不守清规,非真达赖。拉藏汉知道,要痛快的除掉仓央嘉措这个绊脚石,他要取得各位上师的认可。不守清规的仓央嘉措是佛门最深的忌讳。

日光殿的各大高僧犹如陈列在馆中的蜡像,他们静穆在佛像面前,没有只言片语。这个不守清规的佛爷,在西藏的宗教史上史无前例。只是,传说中关于活佛的放荡形迹,不是不可宽恕。他的多情更添了一个活佛的本真。木制的佛主面带微笑,只是少了世俗柔情,人们信仰的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佛爷。

再三斟酌,各位上师最终慎重的给这场会审一个严谨的答复:迷失菩提。

这头骄傲的草原狼,低估了西藏民众深沉的信仰。原以为只是轻轻一拨,这个佛爷会如烟尘一样轻轻飞散,他没有想到,他选择的一个最直接的路径却成为一条死胡同。

信仰不是知识,可是信仰是精神上的能力。一个迂腐的政治者,他不懂得生命中信仰的意义。那诗一样美好的爱情,是流淌在仓央嘉措心中的一股甘霖。对爱情的追求,不能降低人们对活佛的爱戴与尊敬。他的伤情和深情是宗教给予的最大的冠冕。

白拉姆女神教人们一遍一遍传唱:

别怪活佛仓央嘉措,

风流倜傥。

他想要的,

和凡人没什么两样。

带着黄边的黑云

这是天气寒冷严霜要来

非僧非俗的班第

是我佛教法的仇敌

佛陀慈悲,佛法的真意从来不是惩戒。政治的风云却是置人于死地。

迷失菩提。这个结论是西藏宗教界和民众对活佛的共同的态度。或许他们不认可仓央嘉措的形迹,但他们笃定自己的信仰。

政治上的失策,拉藏汉始料未及。原以为拿捏在手的僧人不曾想成了自己的反叛者。或许,是他的嚣张和张狂惹出了三大寺高僧的反感。在信仰和真理面前,他们愿意与名利场做一次公正的对决。

公元1706年,拉藏汉的奏折又一次送进了太和殿的暖阁。他宣称自己除掉了协助准格尔部葛尔丹谋反叛乱的桑杰嘉措,密折中他历数仓央嘉措不守清规、大肆挥霍修建园林、酗酒好色、放浪形骸的行为,并请求康熙皇帝废黜桑杰嘉措所立的假活佛,主张另寻真正的转世灵童。

政治的角逐中,一个单纯的活佛构不成清王朝的威胁。更何况,这个年轻的佛爷是人们敬仰的活佛。有如佛学中只有对错,政治场上只有利害。坐镇中原的满洲帝国,正是从利害关系出发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制度,坐稳了原本属于汉人的王座。拉藏汉的意图和吞噬西藏的野心,他远在千里看不到,可是在奏折密密麻麻的字眼里,他看的明白。这头在草原上横行无碍的狼,他的野心昭然若见。废黜仓央嘉措,拉藏汉会拥立一个新的宗教政权,以扩大自己的政治范围。黄教政权亦不会同意这样轻易废黜自己的宗教教主,这不是清王朝愿意看到的局面。不废黜活佛,仓央嘉措公然挑衅政治权威,无视清规戒律,过度放纵无论对仓央嘉措还是整个西藏政权都会酿成大祸。

利害清楚的摆在这个英明的君主面前,抉择却是左右两难。政治,注定会有流血牺牲。天真无畏的人,注定不适合做一个君主。

清圣祖四十五年,康熙皇帝派护军统领席柱和学士舒兰入藏。为了安抚拉藏汉,他册封其为“翊法恭顺汗”,并赐予他金印一颗。关于仓央嘉措,他的回复是:押解进京。这里有对拉藏汉的安抚,也是对仓央嘉措的庇护。

决策是开启门的一把钥匙,主动权还把握在当事人的手中。那天的冬天出奇的冷,怪事在西藏频频发生。拉萨的北郊,是仓央嘉措远赴北京的必经之地。初春的天气,高原上下起了拉萨罕见的冰雹。人们说,这是失传多年的黑咒术重现西藏,它用天气的力量向喧懈的蒙古人示警。更不可思议的,是坐落在唐古拉山的纳木错湖。

纳木错,藏语的意思是“天湖”,历史文献上记载,纳木错像蓝天一样降到人间,故称为“天湖”,湖滨的人们认为,这湖波是神的赐予。仓央嘉措进京的那段日子,纳木错湖湖水翻腾,犹如沸腾的开水。湖水平静之后,原来的淡水湖变成咸水,犹如离人的眼泪苦涩。人们说,湖中女神不忍西藏活佛进京,终夜哭泣,她的眼泪淹没了原来的淡水,湖泊溢满了女神的眼泪,淡水湖变成了咸水湖。

还有人说,驻扎在蒙古的兵营,突然爆发了一场怪病,一时死伤无数。军中的医者翻遍医书却找不到病的症结。拉藏汉怀疑他的将士中了一种古老的密术。他迫不及待的送走这位年轻的宗教教主。

公元1706年,还是初春时节,却是一片肃杀天气。飘了一夜的春雪,天亮时中止了飘逸的脚步。仓央嘉措踏出宫门,原本平静的脸木在原地,密密麻麻的人群匍匐在布达拉宫的脚下,白色的哈达虔诚的托在手中像落在空中雨的丝线。飘了一夜的雪花,累了就伏在人们的藏袍上、头发上、眼睛上,在温热的皮肤上变幻成水汽,滴在人们的脸上。模糊在仓央嘉措的眼中,他不知道那是雪水还是信徒们的泪水?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虔诚在人们的心中,永远不离不弃。无论他有多少次的离经叛道,无论拉藏汉强加给他多少肮脏的罪名,无论他多么的叛逆和任性,这些善良的人们从来没有离弃过他。他用一场放逐要抛却的宗教信仰,最后成为他的归宿。

从拉萨启程,他开始一个囚徒的生涯。

押解仓央嘉措的队伍缓缓前行,骑在马背上,穿着彩色锦服的是六世活佛仓央嘉措。他是第一个成为囚徒的活佛,也是唯一一个不带镣铐、不穿囚服的囚徒。汹涌的人潮推着护卫队前进,信徒们匍匐在队伍的两侧蜿蜒成一条长长的河流。这条河从布达拉宫流向拉萨城外的哲蚌寺。

哲蚌寺措钦大殿中,空气冰冷。身着猩红色僧服的寺僧齐聚在大殿前,他们双手合十,低诵法号,梵音沉重伤痛。人们的脸上凝结着寒霜,凝重而肃穆。他们为六世活佛默哀,也在为西藏的未来沉痛。

根据历史记载,护卫队路过哲蚌寺,仓央嘉措被二十多位强悍的寺僧涌进了哲蚌寺的大门,他们迅速敏捷,像高原上奔跑的羚羊,只是一瞬间他们带着仓央嘉措将皇家护卫队挡在森严的寺院门外。

破釜沉舟的惊变,寺僧们一定下了很大的勇气,他们无法阻止命运的浩劫,无法改变政治的变换,无法逾越生死的轮回。可是,他们愿意为信仰冒一次险,哪怕结局是粉身碎骨。

政治与宗教的对峙,在哲蚌寺门口剑拔弩张的进行。寺外的人虎视眈眈,寺内的人肃立在大门两侧枕戈达旦。信众像是洪流越过整齐的护卫队,像是海里的迅猛的浪,灌满了卫队和寺门的空隙不肯离去。

三天三夜,拉藏汉的人马把哲蚌寺围得水泄不通。愤怒涨红了原本红褐色的脸,他杀气腾腾。两军对峙,死伤无数。杀戮是一场残忍的屠刑,仓央嘉措不忍看到。不顾寺僧的百般阻挠和劝阻,他淡然走进凶悍的蒙古军队。

他不愿,红色的血弄脏佛门圣地。哲蚌寺的每一尊佛像、每一个佛塔、每一块砖瓦在他的记忆中那么明晰,那些曾经对他淳淳教诲的经师,那些为了他流血牺牲的喇嘛都是他奉佛地旨意要普度的万物,政治却把他推入罪恶的深渊。

淡然走出寺门,他第一次觉得自己生命的价值。这么多年,他辜负了西藏信众的虔诚,他辜负寺院上师的教诲,他辜负第巴桑杰嘉措的殷切期望,他辜负了一个活佛的嘱托。若肉体可以换取西藏的宁静,他愿意割舍。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2.直教生死作相思

藏族的老人常说,梦里常常回去的地方,叫做故乡。

青海是世界屋脊上一片荒凉而寂寞的土地。穿行在荒原中,那里有五彩的经幡随风而动。祭海台边,太阳白晃晃的一团,炙烤这灰白色的礁岩。石头和石块一堆堆的砌成玛尼堆,石头上刻着藏经文,石堆上束着五色的哈达。这里是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的祭海台。

据说,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进京觐见顺治皇帝,受封归返西藏时,宿营沙陀地区。按照藏传佛教宗教仪式,为祈祷海神保佑,在青海湖畔罗桑嘉措与随行僧众和地方官员绕湖传经。由于长途跋涉,人乏马困,转湖的人们口干舌燥。正在束手无策之际,达赖喇嘛指示随从在南坡丛草乱石之间,寻得一涓涓流泉。后来,人们为纪念达赖佛恩,青海湖畔垒起了高高的祭海台。这是一支大地和水的歌谣。因果的大网用细线编织着密密麻麻,青海湖畔,他邂逅前生后世的因缘。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轴上,不管经历千年还是百年,因果斩钉截铁的指向一个共同的终点。

仓央嘉措无数次梦到过那片青色的海。“不要说死亡的烛光何须倾倒,生命依然生长在忧愁的河上。”踩着湖泊清冷的水,一直走向湖水的深处。那里是他魂归之处。

那跑得最蓝的,抑郁最深;

那跑得最快的,最绝望;

那跑得最美的,最先毁灭。

那突然开始和结束的,要突然碎裂和忧伤。

这是诗人人邻的《风中玻璃》。蓝色的湖波辉映着蓝色的心情,白色的浪花碎在湖面上,粉碎的还有他残缺的忧伤。深秋苍茫的荒原上,寂寥的天空听不到飞鸟的振翅和撕裂的鸣叫,青海湖的一汪清潭,每滴水都是深情。最惨烈的总是最凄美的,毁灭的亦让人最绝望。宗教的哲学与文艺的美糅合在一起筑成一座美的城堡。

每一个藏族的信徒都在怀念他们的活佛。仓央嘉措离开之后,拉萨城里所有爱慕他的女孩子,将自己的房子涂成黄色,那个黄房子的酒馆,是他自由和爱的见证。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历史没有给爱情留下只言片语,仓央嘉措的爱情是他单薄而短暂的生命中绚丽的点缀。穷其一生,他追逐灵魂的自由和尘世间真挚的情感,却为其所累。美丽的故事不会完结,动人的传说亦不会湮灭,仓央嘉措的故事西域高原上一遍遍传唱。

犹如希腊神话中的悲剧英雄西西弗斯,他触犯了众神,诸神为了惩罚他,便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上陡峭的山顶,然而那巨石太重了,每次快到山顶,石块会自动滚下山去,西西弗斯前功尽弃,他就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地做这件事。命运的枷锁困锁着他,让他无法抗拒,他无力的被众神永无止休的惩罚着。仓央嘉措亦是被诸神惩罚的一个活佛。在高高的王座前,接受着芸芸众生的顶礼膜拜,他却更想佛陀能抛给他一把揭开囚笼的钥匙,让他做回真正的自己。

一个受人尊崇的活佛,一个至高无上的法王,却单纯的像个孩子。他的热情、他的真诚、他的痴情、他耀眼的才华让他走下璀璨的王座,走下金碧辉煌的王殿,走下红山,走进了诗的国度。他用心情谱写生命,用简单谱写灵魂,用诗歌谱写爱情。他无声的快乐是属于他的,只有在诗歌和爱情的国度里,他才真正属于自己。

想来,高原上那些虔诚的信众,一定是极怜惜他的,无论仓央嘉措怎样的叛逆和桀骜不驯,无论他怎样的离经叛道,他们以一个高原广袤的胸怀供养着他,信赖着他。无论是在他生前,还是在他逝后,人们虔诚的为他祷告,为他祈福。他是深夜中森林里的野火,是那样寂寂无言的燃烧着,他是英雄胸中刺出的鲜血,直喷洒在枯萎的花瓣上,是那样默默的射放着醉人心魂的娇艳。生命和着一切的光荣逝去了,但是如人们心头愿意永埋这个活佛的热情,把他那永远吹拂人类生意而殉身的精神记忆着。

青海湖埋葬过一切的光荣。无论幸与不幸,波涛汹涌的青海湖,仓央嘉措正享受着他一生中难得的宁静。

同类推荐
  • 文爱艺全集(3)

    文爱艺全集(3)

    文爱艺的诗被人称之为“青春流行诗”。它以忧郁、迷婉、清新、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语言对文爱艺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他的诗的语言,清新流畅、简洁凝练,配以喁喁絮语般的语调和参差的长短句,造成一种迷婉、绵延的语境,俘虏了读者的心。
  •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词与情

    苏轼的词另辟蹊径,于剪红刻翠外别立一宗,以清旷之气登大雅之堂。他不刻意为文,而文绝千古;不刻意为人,而名重九州。从他的笔端,我们感受他美丽而别有趣味的人生:年少的轻狂、与友人同醉的畅快、与手足聚散的不舍、大彻大悟的轻松;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面对命运的捉弄,他深得其乐、尽情享受,向世人演绎“宠辱不惊”的风华。读他的词,可以爽口,可以怡情,可以遣怀;品他的人生,感动、敬佩、怜惜相互交织。正是这种超凡的魔力,不管时光如何流逝,不管社会如何变迁,苏轼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喜爱,去思索,去体味。
  • 雪域放歌

    雪域放歌

    《雪域放歌》是黑龙江省第三批援藏工作队的重要学习成果和精神收获。这部诗文集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龙江援藏队员们对西藏的热爱眷恋和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豪迈情怀。
  • 戴望舒作品集(六)

    戴望舒作品集(六)

    一九二八年,戴望舒从法译本《西班牙的爱与死的故事》中选译十二篇小说(另有《良夜幽情曲》和《夏娃的四个儿子》二篇为杜衡所译),分别于当年九月和十二月,以《良夜幽情曲》(收入小说七篇)和《醉男醉女》(收入小说七篇)为题,分作上下两集在上海光华书局出版。上集有译者的《题词》,下集收录孙春霆所作《伊巴涅思评传》。一九五六年七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根据译者遗留的改正稿,并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润,以《伊巴涅思短篇小说选》(共十二篇)为题印行。本辑收入的十二篇小说和译者《后记》,即依据这个版本。
  • 七个才子六个癫

    七个才子六个癫

    《七个才子六个癫》是一部中国古代才子(主要是明清两代)的趣闻故事集。材料选自古代丰富的笔记小品、笔记小说、联话与诗词故事及有关的人物传记、民间传说,并用流畅生动的白话文改写而成;一小部分作品为了保存原作中的韵味,使用半文半白的文体。全书分四章:睿智、谐谑、讥讽、什锦,共250余篇,选编的着重点是在思想健康前提下的趣味性,其次是知识性。文字简洁,故事生动,饶有妙趣,老少咸宜。既可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更兼具欣赏与收藏价值。
热门推荐
  • 李氏天下

    李氏天下

    李士轩,唐高祖李渊第三子,从出生开始就注定被他那些才华横溢的兄弟姐妹的光华所掩盖,他是李家被遗忘的角落。李钰,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孤儿,却用他那孱弱的身躯和无以伦比的才华,造就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两个跨越千年的灵魂,在双子星发生异变的那一刻开始融合。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却在命运的安排下发生激烈碰撞,成就了一代帝王的不世伟业。本文纯属虚构,切勿与正史挂钩。
  • 轮回牵绊十尾十情

    轮回牵绊十尾十情

    第一世,她只有一条尾巴,还未修炼,对他确是一见钟情。第二世,她有了两条尾巴,而他却从未嫌弃过她。第三世,她有了三条尾巴,他为了保她周全,甘愿失仙身。第四世,她有了四条尾巴,他为了见她一面,千万轮回也罢。第十世,他们记起了前九世,萧萧熙攘……这一世,她有了八尾,他已是仙界最高战神。尘埃落定,但这一世她凭一己之力保护了他,元神毁灭也罢!轮回牵绊!十世十情!十尾十情!
  • 逝水流年只是一眼繁华

    逝水流年只是一眼繁华

    世上有一种喜欢叫暗恋。他喜欢她十八年,从初中一直到功成名就。惊艳的流光中,他为她拳打混混;为她违规校级;为她彻夜不归;为她埋醉苦等……然而,在命运的颠簸下,他们却只剩下一眼相望,再无半眼相对。直到此后的很多年,她未嫁,他亦未娶。他说,若一个人流浪累了,就躲进他的怀里,因为这里永久是她的家。她说,不是独一无二的温暖,即便富若天堂,也不愿有片刻逗留。十八年后的一个秋天,落叶凋零,百花尽枯。他们于最初的地方相逢,然而物是人非,一切都随着时光而沉淀。她成了别人的妻子,他成了别人的丈夫。直到某天,他们于落叶纷飞的季节再次相遇,在眉眼错对之下,竟泪眼婆娑地问:“还好吗?”
  • 扶桑战记

    扶桑战记

    殷商末年,攸侯喜率十万飞虎族安定东夷各族。帝国将倾,他将何去何从?大荒万族林立,群豪并起,纷纷觊觎失落的秘境扶桑之国。为了延续商族最后的希望,他只有一路杀过去!异兽遗种?杀!海外龙族?杀!神帝后裔?杀!若是杀戮能够延续大商,我愿为魔屠尽八荒六合。扶桑战记,带你走进一幅波澜壮阔的上古先民开拓美洲史。
  • 妖龙道

    妖龙道

    龙,乃万兽之首,妖龙,乃万妖之首,当一个普通人注入了妖龙基因后,成为一个不人不妖的异体时,这个世界将因他的意志所改变,且看妖龙纵横都市,人有道,妖龙亦有道。
  • 魔武神传

    魔武神传

    有搞怪木有——有!有热血木有——有!有激情木有——有!有辛酸木有——有!且看一个穿越到异界的小子为了回家,成长崛起称霸的经历,嘿嘿!恶魔对我说:每当夕阳沉落,那么我的黎明就到来了,精灵王子对我说,每当血月升起,我的黎明就来了,狼人对我说,每当夜过子时,狼牙笑残月,我的黎明就来了,我的嘴角勾起一丝弧度,几位,忘了自我介绍了,我叫——(未完待续!O(∩_∩)O~)啊心在这里请大家支持,俺杂食性动物,啥都要!!!
  • 凤怜月华冷

    凤怜月华冷

    他,白衣胜雪,有着闭月之貌,幽兰花般的清澈醇香,内心的炙热覆着清冷的外壳。他,红衣似伙,有着曼珠沙华般的妖娆魅惑,带着复仇的决心,踏上毁灭仇人的道路。他于他,是仇人之子,是玩物,是让仇人心毁、泄愤泄欲的工具。他于他,是突如其来的困惑,是内心不自在的彷徨,是那心动瞬间的毒药。他们相互吸引,相互欣赏,却也在对方的世界里丢心、残心。于是,白衣手执白玉笛,红衣手抚红古琴,两个心思各异的风华之人,最后一曲倾世恋歌《痴心殇》可是,我怎么舍得伤你,怎么舍得那就只让我心神毁灭,堕入轮回,来世再来你身边作陪你可愿等我,等我来世,等我作伴,你可愿......
  • 画个圈圈圈住你

    画个圈圈圈住你

    ‘我像是被你困在了圈圈里,四周的墙壁让我窒息,无论我如何逃脱,始终找不到出口,但是现在,我学会向上看了,因为那上面,没有你给我的束缚……’在你画下的圈圈里,究竟选择飞跃还是沦陷?第一部言情文,走温情轻松路线——希望用最朴素的文字带给大家最真实的感动!O(∩_∩)OPS:大家喜欢的话就收藏一下,打赏一下吧,Ugi拜谢啦!
  • 人生如鬼

    人生如鬼

    夜,入鬼屋。遇数鬼,初怕,以书击之,实者中之,人也;虚者不中,鬼也;人鬼为数者众,不怒皆笑,心感亲近熟悉……梦醒,一阵恍惚,也真也幻,心莫能辨;然思之有趣,所以我决定把这个梦写成一部小说,哈哈,哈哈,哈………………………………
  • 卧底女老师

    卧底女老师

    毒岛的黑道老大最爱搞老师,每次有要她去买‘杜蕾斯’!农民企业家的公子,今天要她替他给‘姜丝儿’写情书,明天要她给‘葱丝儿’写分手信。她总是不经过大脑思考就踹得‘全市首富的公子’差点断子绝孙。以开殡仪馆为生的‘死神’总是爱粘着她说什么等她去了给她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