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867200000022

第22章 改革开放后30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1)

一、改革开放后30年我国所有制政策的演变

我国30年改革开放,在改革理论探索中争议和分歧最大的是所有制,在改革实践中取得成就最大的也是所有制。我们可以形象地把中国所有制改革比喻成经济体制改革的“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就是说我国的改革深不过所有制改革,也高不过所有制改革。本章内容主要回顾我国所有制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总结所有制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成就和基本经验,分析了我国目前所有制结构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问题是整个政治经济学甚至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的核心,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不能回避、淡化和绕开所有制问题,恰恰相反,应该把所有制范畴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范畴之一。在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当中,进一步优化我国经济领域的所有制结构,形成更加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新型所有制结构,对我国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加速实现现代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实质上是所有制改革的历史,我国经济领域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过程,实际上也是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和非公有制经济崛起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所有制结构和所有制实现形式逐步多元化;同时,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也推动了所有制结构的完善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时期,国家发展经济的思路正在从政策推进转向制度保障,所有制结构调整也进入攻坚阶段。

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改革开始的,所有制改革也是以农村为突破口的。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农民第一个吃“螃蟹”,实行“分田到户”。在国家政策的宽容下,1980年底,全国实行包产或包干到户的生产队占生产队总数的比例,由年初的1.1%上升到20%。1982—1986年,中央连续5年每年制定一个一号文件(人称“5个一号文件”),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推向全国。到1986年,人民公社及其下属生产队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61766个乡镇政府和847894个村民委员会。中国农村经济改革还有一个预料不到的收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农村中可以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媲美的一大奇观。到1987年,乡镇企业个数从1978年的152万个发展到1750万个,增加10倍还多;从业人数也从1978年的2826万人猛增到881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1.4%,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乡镇工业产值就占到了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4(到1997年,乡镇企业产值已经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

这是中国农村经济一场极为深刻的变革,是中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我国自改革伊始,就开始了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探索。在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前,企业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放权让利,强化刺激。从1984年10月到1986年,国有企业先后进行了利改税、拨改贷、企业承包制和股份制等改革。

从1987年开始,国有企业改革围绕着重建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全面推行各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包括大中型企业的承包制,小企业的租赁制和股份制的试点。在1991年以前,国有企业改革最主要的手段是承包制。股份制改革的思路就是这时提出来的。在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也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1988年是私营经济的黄金之年。到这一年的年底,全国已有1000多万家个体企业和20万家私营企业,雇用的工人总计2480万人。至此,我国已基本上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讲话和10月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是中国改革进程中最伟大的里程碑之一。经过十多年的曲曲折折反反复复,我国最终走出了计划经济本位论的樊笼,步入了市场经济本位论的正轨,人们摆脱了姓“资”姓“社”的争论,把所有制理论创新迅速转化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的物质力量。

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1994年11月初,《关于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规范意见》和《关于选取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方案》等文件出台,标志着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正式开始。除国务院推行103家国家级企业试点以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又选定了2000多家地方企业试点。国务院要求试点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三法”、“两则”、“两条例”办事,实行“三改一加强”(改组、改制、改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1995年4月份,国家体改委在成都召开企业改革的试点工作会议,这次会议通过充实“三改一加强”为“五改一加强”,即“改组、改制、改造、改进、改善”和“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逐步完善。截至1995年底,经营性国有资本中有60%以上分布于工业、建筑业以及贸易、餐饮业等一般性竞争领域。

在工业领域,共有国有企业87905个,其中小型企业72237个,中型企业10983个,中小国有工业企业占国有工业企业总数94.7%,分布于其中的国有资产量达17576.4亿元。私营经济是填补国有经济退出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其迅速发展构成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条件。乘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东风,1993年中国私营企业发展迎来了第二个春天。1993年,私营企业迅速地超过1988年的水平,达23.7万家:1994年,大举增至43.2万家。至于私营企业的注册资金,在1989年和1990年间几乎没有增加,在1991年到1995年,增加了大约20倍,达到2400多亿元。1995年12月,国家工商总局列出中国30家最大的私营企业。它们年销售收入全部超过1亿元,其中位居第一的是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年销售收入16亿元。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报告中关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论述,应当说是理论方面最具突破意义的一段。这是党中央在正式文件中第一次对我们国家传统的公有制理论作出重大修正,进而第一次将经济改革的方向指向传统的公有制。中共十五大解除了人们多年关于“股份制”姓“公”还是姓“私”问题的顾虑,积极推进和规范企业股份制改造。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国有大中型企业开始做大做强。经过多年的国有经济布局调整、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全国规模以上的国有控股企业由1998年的6.5万户减少到2002年的4.3万户,但利润却从736亿上升到了2316亿,增长了2.5倍。其中,2002年税金达到4000亿,占全国工业上缴税金的65.6%,它们中的2/3仍是国有控股的。2001年底,我国基础产业占用国有资产总额为37235.7亿元,比1995年增长1.1倍;国有大型企业占用国有资产总额为45990.7亿元,比1995年末增长了1.5倍;国有净资产总量比1995年增长91.4%,但国有经济对经济总量(GDP)的贡献率则逐步降低,从1978年占56%降至1997年的42%,这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所有制结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到2002年,15.9万户国有控股企业中的50%以上实行了公司制改革。1998—200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重组上市的有442家,累计筹集资金7436亿元,其中境外筹资352亿美元。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场退出了市场。1994—2002年,全国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项目3080个,涉及核销银行呆坏账准备金1995.4亿元,安置职工约530万人。关闭破产政策的实施,不仅推动了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也促进了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放开搞活了一大批国有中小企业。1997年以来,各地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出售等多种形式加大了国有小企业改革的力度,改制面达85%左右。国有小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吸引外资和非公资本,实现了产权多元化。到2002年底,全国的中小企业有14.8万户,比1995年少了14.5万户。1999年以前,全国的国有中小企业连续6年亏损,2000年、2001年、2002年全国国有中小企业分别实现利润73亿元、109.8亿元、286.9亿元。国有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到2002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达到11.83万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7.69万亿元,占65%;非经营性国有资产4.14万亿元,占35%。15.9万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总额达18.02万亿元,实现利润3786.3亿元,上交税金6794.1亿元。1995—2002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户数从7.76万户减少到4.19万户,下降了46%,实现利润从838.1亿元提高到2209.3亿元,上升了163.6%。

国有中小企业户数从24.5万户减少到14.9万户,下降了39.2%,1997年国有小企业盈亏相抵后净亏损额达502亿元,2002年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286.9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到2001年底,我国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2433万户、4760万人,注册资金3435.8亿元。个体经济主要分布在商贸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个体工商户从事第三产业的户数占总户数的80%以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经过二十多年,特别是1992年以来的发展,私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89年,我国私营企业共有90581户;1998年,私营企业户数增至120.1万户,增加了13.3倍,平均每年增长33.3%;2001年,增至202.9万户。从业人员,1989年164万人;1998年增加到1709.1万人,增加了10.4倍,平均每年增长29.8%;2001年,增至2713.9万人。注册资金,1989年84亿元;1998年增加到7178.1亿元,增加了85.7倍,平均每年增长64%;2001年增至18212.2亿元。

非公有制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总量的贡献份额呈逐步上升趋势,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已经超过国有经济。1992—2001年,非国有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53.6%提高到62.32%,年均增长1.69%。1992—2001年,非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8.5%增至78.3%,年均增长5.47%。1992—2001年,在工业总产值中,集体工业产值所占比重从35.1%下降至30.1%,而个体和私营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则由5.8%上升到17.2%,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其他工业产值所占比重则由7.6%上升到29.5%。

所有制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焦点和枢纽。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两个“毫不动摇”,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2004年宪法修正案,把“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简称“非公有制经济36条”)出台;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经过多年努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已取得巨大进展。到2005年底,国家统计局统计的国家重点企业中的2524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已有1331家改制为多元股东的股份制企业,改制面为52.7%。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已达80%以上。作为国有企业主干的中央企业,已有19家企业按照公司法转制,开展董事会试点。截至2006年底,国有企业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801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已有785家启动完成了股改程序,占98%。截至2006年底,中央企业控股境内上市公司194家、股本总额3211亿元、市价总值23323亿元、流通市值6405亿元,分别占全部境内上市公司户数的14%、股本总额的22%、市价总值的26%、流通市值的27%;中央企业控股香港上市公司57家,流通股总股本和流通市值分别占全部香港上市公司的26%和18%。

1997年后,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中逐步退出,逐步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企业集中,但国有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加,经济效益、运行质量和竞争能力明显提高,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1998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共有23.8万户,2002—2007年,国有企业户数从15.8万户减少到不足11万户;1997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实现利润800亿元,而到2006年,全国国有工商企业实现利润达1.2万亿元,2002—2007年,实现利润平均每年增加2483亿元,销售收入平均每年增加18900亿元。国资委成立以来,共有77家中央企业进行了41次重组,企业户数从196家减少到157家;2000年,中央企业净资产3.07万亿元,到2006年,增长到5.39万亿元;2006年,中央企业销售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有21家,利润超过百亿元的有13家。2002—2007年,入选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从11家增加到22家;2006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2000大上市企业,中央企业有3家进入前100强。

同类推荐
  • WTO知识简明读本

    WTO知识简明读本

    本书描述了20世界即将结束时终于克服了最主要的障碍。中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 破局:资本和创意的厮杀

    破局:资本和创意的厮杀

    潮流商业模式看点:共享、合围、并购、速度战、技术壁垒……打破和重建,互联移动时代下商战厮杀。这些改变将如何影响我们?我们也可成为改变者!
  • 县级财政管理

    县级财政管理

    本书着重以市场经济下县级财政发展运行规律为序,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取分“专题”的形式展开阐述,共11章。
  •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本书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之一,主要内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地区石油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体现党和政府对此行业的重视和推动。书中讲述了北京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因而努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所做的多方面工作。书中特别记述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综合化学工业大发展时期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并予以弘扬。书中对北京集中力量建设燕山石化的历史、燕山石化的地位,以及改革开放后北京与外国合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历史,也记述较详。
  • 旅游房地产学

    旅游房地产学

    本书通过对房地产、旅游两门主要交叉学科的基本原理以及系统工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使读者了解《旅游房地产学》这门边缘学科形成的基础和原理。本书还介绍了旅游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程序,对可以作为旅游房地产项目开发的主题或者参与的相关学科及其参与方式作了阐述;对旅游房地产项目特有的经营管理,包括旅游房地产的物业管理和资金筹措也作了原理性的介绍。
热门推荐
  • 琅琊王妃

    琅琊王妃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尼姑庵,庵里住着一个小尼姑。有一天,小尼姑的师傅对她说:“妙玉啊,你天生富贵,命格如此,躲都躲不掉啊!”于是,小尼姑天天盼啊盼啊,就觉得天上有一天,会掉下一堆好吃的,她再也不用下山化缘啦。可是,事与愿违,妙玉等啊等啊,终于到了15岁,一天夜里,尼姑庵的小矮墙上掉下一个花美男,小尼姑觉得自己天生善良才会有福报,所以就把他救了。哪知道那男人竟对自己动了心,哭着闹着,要带自己走,小尼姑怕啊,这乱世,战火纷纷的,万一你把我卖了怎么办,于是,小尼姑坚决的拒绝了他。后来的后来,小尼姑后悔了,如果她早知道事情会变成那个样子,她一定一定,坚决不救他。
  • 天魔裔

    天魔裔

    身世成谜的孤儿少年踏入世间,从此大地再次风起云涌,作为风云源头的少年居然是……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战能大陆

    战能大陆

    一千年前,魔族肆虐人间,羸弱的人类几乎消亡殆尽。创世女神为保留人类最后的火种,携神界七大主神开辟空间隧道,将幸存的人类移送到遥远的另一颗星球上,并赋予人类强大的精神力量。人类的文明又在一颗崭新的星球开启,创世女神赋予的精神力量让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新力量--战能!故此,幸存的先辈们把这一片大陆称之为--战能大陆!!!
  • 围城:一树梨花压海棠

    围城:一树梨花压海棠

    山区里看似平静的职工家属大院,住着形形色色的女人,这样的地方少不了惊心动魄的恩怨,少不了鲜为人知的秘密,更少不了若隐若现的韵事。为了上一代的恩怨,她做了什么?而他又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一切都那么扣人心弦,一切都那么出人意料……
  • 不败武修

    不败武修

    在这个世界,想要保护自己,那么唯有一条出路,那就是自己的实力够强。冷语,昔日的天才,如今的废材,却因为得到了一枚神秘的圆珠以及一身神秘血液,成为盖世强者,踏上绝颠!手掌为天,手背为地,只手定乾坤!
  • 易烊千玺之夜未央,乐未殇

    易烊千玺之夜未央,乐未殇

    七年前雨诺和千玺是青梅竹马,自从千玺走后,雨诺伤心欲绝,生了病,失了忆,不再认识千玺,只是梦里隐隐约约的梦见他..........上了高中,千玺转学回来了,想重拾雨诺的记忆............
  • 重生之邻家有女

    重生之邻家有女

    平凡的生活中,有甜蜜有泪水,有冷漠的极品亲戚也有温暖的亲情,善良的软萌妹纸重生以后,与相爱的人一起平淡幸福地生活着,随手传播正能量的软萌妹纸幸福人生!
  • 搞笑王妃:王爷不好惹

    搞笑王妃:王爷不好惹

    一朝穿越,她变成了丞相府的嫡千金,集美貌与才情一身,有着天下第一女的称号。一不小心喝醉酒强吻了皇朝传说凌王后,便甩不开某男了,但是谁能告诉她这这婚约是什么时候有的事么。某男“其实,我喜欢你。”顾洛昭“我早已有婚约在身。”某男“你的婚约已经取消了。”顾洛昭“太后说把我许给了一个叫凌王的家伙。”。。。。某男“你愿意嫁给他么?不如我们远走高飞。”顾洛昭“我太喜欢凌王啦,一刻也不能等啦。”某男邪魅一笑。
  • 我的夫君是只鸟

    我的夫君是只鸟

    我是日,乃金乌太阳。上古时期,日月同出,普照大地。奈何本大神形貌昳丽,月君虽为男子却思慕于我,还经常对我毛手毛脚。我不堪其扰,便遁了金身下得凡来。不料却是一步一生火,差点烧了人间一条街。好在得一雪妖相助,并赠我寒玉伞,谁知竟开天价讹我。本大神拿了伞就跑结果被追了九条街。后与雪妖暗生情绪,月君却异常妒忌,设下计谋,令后羿射九日。我一朝酒醒却是兄长命断红颜老!怎一个惨字了得!
  • 都市奇缘

    都市奇缘

    不怒时他游戏花丛,一怒时五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他,平凡的都市小男人,没有梦想,随波逐流。他,武林至尊,让人闻风丧胆。都市红尘中,缘来缘去缘相聚。他就是刘锋,且看他执缘寻美,破掌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