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败露后,张胜担心与虞常密谈的话泄露,受到牵连,就将与虞常的事情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已经到了这般时候,你才告诉我,看来我也难以不受到连累,我是代表汉朝出使匈奴的,如果我受到了凌辱,就等于是汉朝的耻辱,辜负了皇帝对我的信任,不如早些死了好。”说完拔剑刺向颈部。常惠等人急忙拉住苏武,抢下佩剑。虞常在受审时,经受不住卫律的酷刑,不得已说出了张胜。单于听到汉使张胜参与刺杀活动,大怒,准备杀死张胜和苏武。匈奴左伊秩訾劝阻说:“处死汉使未免过分了,他们不过是想谋杀卫律,应该让他们全部投降。”单于命令卫律召见苏武,说明了单于的旨意,等待苏武的回答。苏武说:“我出使匈奴,是为了汉匈和好,如今让我投降,玷污了使命,纵然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国呢?!”说完拔出剑向胸膛刺去。卫律大惊失色,急忙上前抱住苏武。见苏武已经身受重伤,赶快召来巫医,进行一番救治。过了很长时间,苏武才苏醒过来。常惠等人痛哭着将苏武抬回营帐。
苏武忠贞不屈、视死如归的气概,单于深感钦佩,更希望能劝降苏武,为匈奴效命,早晚都让人去问候,以此软化苏武。苏武恢复健康后,单于命令卫律审问虞常和张胜,并将苏武带去听审,想借机逼降苏武。在审问中,卫律将虞常当堂杀死,苏武镇定自若地说:“只要你有胆量敢杀汉朝正使,我并不怕死,请杀吧。”
苏武面对威胁利诱,始终恪守为臣之道,忠君爱国,保持自己高尚的气节。所以尽管卫律使尽了各种手段,终未能使苏武有丝毫动摇,无奈,只好回报单于。单于听说苏武如此坚贞不屈,就越想得到苏武,于是命人将苏武关到一个大地窖里,不给饮食,想以肉体的折磨迫使苏武屈服。匈奴的气候很寒冷,北风夹着大雪呼啸不止。苏武躺在地窖里,渴了吃把雪,饿了就吞吃毡毛,居然活了几天没有死。苏武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没有饮食,还能活下来,使匈奴人感到很惊奇,以为苏武是神派来的。单于对苏武无可奈何,于是将苏武流放到北海牧羊,并对苏武说:“等到公羊下了小羊,就送你回汉朝。”苏武十分明白单于的用意,是决意不会放自己回汉朝的。
北海是一片原始大地,千里没有人烟,气候异常寒冷,积雪常年覆盖,鸟兽罕至,苏武来到北海后,没有粮食,没有饮水,饿急了就挖鼠洞,将洞中的草根、野果取出充饥。苏武手持节杖放羊,昼夜不肯放下象征汉使身份的节杖。时间长了,节杖上的旄、毛全部脱落,苏武仍然不肯丢掉。就这样,苏武伴着节杖和羊群,在这荒无人烟,与世隔绝的北海,度过了艰难漫长的岁月。
苏武在北海期间,曾经和苏武在一起做过汉武帝侍中的李陵,投降了匈奴。李陵很想去探望苏武,又怕单于怪罪,后来单于听说李陵和苏武有过交情,就派李陵去北海劝降苏武。李陵来到北海后,对苏武说:“单于一直在等待你回心转意,今生今世你恐怕再难回到汉朝了,在这万里荒原之中白白受苦,又有谁知道你的忠义呢?近些年来,皇帝年事已高,总是做出反复无常的事来,大臣中没有什么过错就被灭族的有几十人,您还为谁效忠呢?希望你能听我的劝说,不要再推辞了。”苏武说:“我甘心情愿以身报国,如果单于一定要我投降,那么,我只有一死示忠心了。”最后,李陵没有办法说服苏武,只好告别了他,离开北海。
此后,李陵让妻子给苏武送去过几十头牛羊,表示与苏武的旧情不忘。李陵再次到北海看望苏武时告诉他皇帝死了,苏武听后,面向南方大声痛哭,一连哭了几个月。
汉昭帝即位后,又过了几年,匈奴又向汉朝表示恢复和亲,汉朝要求匈奴放回苏武等人,匈奴谎称苏武已经死了。后来汉朝又派使者去匈奴,常惠设法买通了看守他的匈奴兵,趁着黑夜去会见了汉朝使者,将苏武被囚的全部情况告诉了使者,并献计告诉使者如何揭穿单于的欺骗。
第二天,汉朝使者面见单于,又提出了放回苏武的要求。单于说这件事我早已告诉你们,苏武已经死了。汉使者说:“你们明明是不讲信誉在欺骗我们,我们皇帝在打猎的时候,射中了一只雁,雁的一脚上系有一条绫绸,是苏武写给皇帝的信,信中说被押到北海牧羊,怎么说死了呢?!”单于听后,大吃一惊,只好说实话,并立即派人去北海将苏武接回来,送苏武回汉朝。
公元前81年春天,苏武带着剩下的9个人回到了汉朝京城长安。汉昭帝下令,为苏武准备了牛、羊等大批祭物,拜祭了汉武帝的灵位,将节杖交还到汉武帝灵前。
苏武出使匈奴时,年龄不过四十几岁,经过19年的磨难,头发已经全白了。苏武忍屈受辱,忠贞不屈,永不失节的感人事迹,震撼了朝野,汉朝的百姓。他那忠臣之道,传颂千年。
(4)梅花香自苦寒来
现实人生中有许多这方面的青年楷模供我们学习、效仿。腿有残疾不影响你成为一个电子专家;眼睛失明也许会促使你成为音乐家;个子高可以去当职业球员,个子矮可以成为造诣很高的儿艺演员。总之,人生道路千万条,不必去钻牛角尖,能忍善忍定会化腐朽为神奇,同样可以绘制一幅美妙的人生蓝图。
艰苦的情形,不利的环境,贫穷、饥饿以及种种缺陷,都是造就伟人的因素。著名相声大师侯宝林是个孤儿,很小的时候就被送人了。
养父先是在大宅门里当厨子,后来失了业,一家子穷得没饭吃。侯宝林从五六岁起就开始求职谋生了。他卖过冰棍、煮过豆汁儿,卖过报纸,拣过煤核,上粥厂排队打稀粥,还要过一年多的饭。最后他还是选择了卖艺的道路。
卖艺的最初动机并非出于“热爱艺术”,而是出于一个“饿”字。侯宝林先是拜师傅学唱京戏,除了学“唱念做打”之外,还得给师父做饭洗衣,端茶倒水、端屎端尿,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了两年半的京戏,侯宝林可没少挨师傅的打,因为当时学戏也叫“打戏”,不打不成材,挨打是天经地义的。从开始学戏后的第三个月起,侯宝林就上台演出了。不到一年就拿上戏份(酬金)了。不过戏份得全交给师傅,这是规矩。
唱戏挣钱也不容易,平地茶园的买卖是“刮风减半,下雨全散”,艺人饿得前心贴后心是常有的事。为了多挣几个钱,除了唱京戏之外,侯宝林偷偷地学起了说相声。相声有两人就能说,不比唱戏连演员带伴奏总得七八个人。
侯宝林开始学相声没有拜师傅,只靠听别人的,回去后自己再琢磨,头天听了第二天就能学着说。当侯宝林成为相声大师后,有人夸他“无师自通”、“聪慧过人”,侯宝林心里想:“哪儿啊?还不是饿逼的。要想吃上顿窝头、贴饼子,就得下苦功夫学。”
侯宝林让饿给逼成了相声大师,赵忠祥嗓子沙哑却成了自成一派的播音专家,都是因为残缺形成了特殊的刺激力量,构成反弹,并通过爆发发生作用。
当今,不知有多少人,他们的种种成功,都受赐于他们种种缺陷的刺激。这种缺陷刺激,使得他们发挥出75%以上的潜在能力;假如没有这种缺陷,则恐怕连25%的能力也发挥不出来。
当强大的动力、非常的变故、重大的责任压上一个人的肩膀时,潜伏在他生命最内层的种种能力,往往会突然涌现无往而不胜地做出种种大事来。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为了要补救自己身体上的缺陷,许多人因此而造成了可敬的品格、奇异的成功。感觉到自己其貌不扬、甚至丑陋的女子,往往能在学问事业上英雄般的努力奋斗,做出种种在平常的情形下绝不能做成的事业。
特殊缺陷的刺激不是人人都有,所以世界上真能发现“自己”,把内在的最好最高的能力发挥出来的人也不多见。我们总是不明白自己的“生命产业”的丰富。我们往往搁置我们大部分的“生命产业”,一辈子也不去发现利用它。这无疑是人生的一种遗憾。
5.要耐得住寂寞
人怀才不遇是经常的事情。一是由于自己的才华没有被人发现,所以也就不可能被使用;二是虽然胸怀大志,满腹文韬武略,但是生不逢时,像姜太公那样,不愿意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助纣为虐上,而要与明主相顾,像鸟要择木而栖那样,贤士要审时度势,择主而事。这样就要忍受一时的贫穷、困苦,忍受住自己的不得志,而不能为了眼前的功名利益放弃自己的追求。真正有大志的人,即使是平生不得志,也会廉洁自守,刚正不阿,不会依附权贵,更不会与奸人同流合污。不怕失败,也不畏惧别人的嘲讽,矢志不渝地向着既定奋斗目标前进,他就能忍受一切不公正的待遇,忍受别人无法忍受的精神折磨和肉体创伤,等待时机。
在时机不对,机遇不佳的时候,要沉住气,耐住性子,慢慢去寻找一个适于自己发展的环境,切不可操之过急。
南北朝时期,王猛慧眼识君,他不是见一个君主便要委身于他,而是经过耐心的分析,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上司,这也是怀才不遇之忍的一个重要方面。
王猛本来是汉族的知识分子,他出生在青州北海郡剧县,年幼时因战争动乱,随父母逃到了魏郡。而苻坚是氐族在长安建立秦之后的一位君王。当时,汉族人的东晋政权还依然存在,王猛为什么要投奔到氏族荷坚的手下去呢?
这是因为王猛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作了极为认真的选择。他心里明白:一个人再有才能,如果没有一个聪明能干的上司,其才能也是无法发挥出来的。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上司,本身就是一个人才能和智慧的体现。
王猛年轻时,曾经到过后赵的都城——邺城,这里的达官贵人没有一个瞧得起他,唯独有一个叫徐统的,见了他以后非常惊奇,认为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于是,徐统便召请他为功曹,可王猛不仅不答应徐统的召集,反而逃到西岳华山隐居起来。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应该干功曹之类的事,而是帮助一国之君处理国家大事的,所以他暂时隐居山中,看看社会风云的变化,等候时机的到来。
公元351年,氐族的荷健在长安建立前秦王朝,力量日渐强大。354年,东晋的大将军桓温带兵北伐,击败了荷健的军队,把部队驻扎在灞上。王猛身穿麻短衣,径直到桓温的大堂求见。桓温请他谈谈对当时社会局势的看法。王猛在大庭广众之中,一边把手伸到衣襟里面去提虱子,一边纵谈天下大事,滔滔不绝,旁若无人。
桓温见此情景,心中暗暗称奇。他问王猛说:“我遵照皇帝的命令,率领10万精兵凭着正义来讨伐逆贼,为老百姓除害,可是,关中豪杰却没有人到我这里来效劳,这是什么缘故呢?”王猛直言不讳地回答:“您不远千里来讨伐敌寇,长安城近在眼前,而您却不渡过灞水去把它拿下来,大家摸不透您的心思,所以不来。”桓温沉默了好久都没有回答,因为王猛的话正暗暗地击中了他的要害。他的心思实际上是:自己平定了关中,只得个虚名,而地盘却归于朝廷,与其消耗实力,为他人做嫁衣,还不如拥兵自重,为自己将来夺取朝廷大权保存力量。
桓温听了王猛的话,更加认识到面前这位穷书生非同凡响。过了好半天,他才抬起头来,慢慢地说道:“江东没有人能比得上你。”
后来,桓温退兵了,临行前,他送给王猛漂亮的车子和优等马匹,又授予王猛高级官职“都护”,请王猛一起南下。王猛到华山征求老师的意见后,拒绝了桓温的邀请,继续隐居华山。
王猛这次拜见桓温,本来是想出山显露才华,干一番事业的,但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考察桓温和分析东晋的形势之后,认为桓温不忠于朝廷,怀有篡权野心,未必能够成功,自己投奔到桓温的手下,很难有所作为。这是第二次拒绝别人的邀请和提拔。
桓温退走的第二年,前秦的苻健去世,继位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苻生。他昏庸残暴,杀人如麻。荷健的侄儿苻坚想除掉这个暴君,于是广招贤才,以壮大自己的实力。他听说王猛不错,就派当时的尚书吕婆楼去请王猛出山。
苻坚与王猛一见面就像知心的老朋友一样,他们谈论天下大事,双方意见不谋而合。苻坚觉得自己遇到王猛好像三国时刘备遇到了诸葛亮;王猛觉得眼前的苻坚才是值得自己一生效力的对象。于是,他十分乐意地留在苻坚的身边,积极为他出谋划策。
公元357年,苻坚一举消灭了暴君苻生,自己做了前秦的君主,而王猛则成了中书侍郎,掌管国家机密,参与朝廷大事。王猛36岁时,因为才能突出,精明能干,一年之中,连升了5级,成了前秦的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为苻坚治理天下出谋划策,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
公元375年,王猛因病去世,终年51岁。苻坚这时才38岁,他为失去这位得力的助手十分痛心,经常悲伤流泪,不到半年头发都斑白了。
古人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历史上多少有才能的人由于投错了主人而遗恨终生。王猛同诸葛亮一样在动荡不安的形势下,正确选择了自己的道路,所以才有他事业的成功,才有他一生的辉煌。他忍住一般人求遇心切,急于求取功名富贵之心,认定了真正的人选,才投身仕途,这是他获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也告诉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尽力去选择一个你认为合适的领导,这样你的事业才能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