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坚持发挥自己“神思遐想”的长处,坚持天天提一条创造性的建议,也即“日有一创”,仅仅两年,就使这张小报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的报业托拉斯,他本人也由于获得众多专利,成为拥有巨资股份的副董事长。
丰富的想象力帮助一个又一个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获得了成功,你呢?你挖掘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资源没有?如果没有,那么就从今天开始吧,相信你的生活会随着你的想法的改变而改变。
提升自己的胆量
胆量,往往才是承受生活中一切艰辛、做成一切事业的根基。
在日常生活中,谁没有事就想着去折腾,然后承受失败的恶果呢?精明人,有能力的人,大都不愿意这么做事,更不愿意这么生活。只有有胆量的人,不怕挫折的人,甚至是不怕死的人,才肯这么做事,从而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
1945年的春天,美国费城的一位乡村农场主皮特要在费城最大的报纸上刊登他的农场报道。记者以为皮特的生意一定十分红火,赶到农场,却大吃一惊,原来皮特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皮特听人说,加工牛奶非常赚钱,他就花了500万美元购置了机器,结果损失严重。皮特走投无路,想让记者为他做做文章,看看谁还能跟他一起生产牛奶。记者拒绝了皮特的请求。
当时人人都认为皮特是在胡来。可谁也想不到,皮特不知又从哪里听说加工牛奶的机器也可以生产氨基酸。皮特又冒着风险转向了氨基酸的生产。其实皮特同样不懂得氨基酸,但他却为此再次贷款了200万美元。
人们都觉得皮特做事不太谨慎,办企业怎么能像种小麦呢?果然,皮特的生产再次受到重挫,整个农场也因此垮了下来。正在大家为皮特叹息时,一个商人跑来,要与皮特合作,所谓的合作,就是要皮特的一半利润,条件是帮着皮特推销产品。但如果对方推销不出去,皮特也要付给对方相应的报酬。
人人都认为这是一个骗局,太不平等了,劝说皮特不要上当。可是皮特却又接受了这个近乎荒唐的合作。这次记者来了,将皮特如此鲁莽的行为报道了出去,大家都笑皮特胆子太大。这哪是办企业,明明是在砸锅卖铁。
但谁也没有想到,皮特的命运却从此被改变,他的产品迅速铺向全美。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皮特竟然成了亿万富翁和全美最大的氨基酸厂商。后来皮特又转向了房地产开发,他同样不懂得房地产是怎么一回事。投资房地产在美国风险很大。人们都说,这次皮特一准儿得赔得只剩下一条内裤。皮特因为不懂,而接手了一项谁都认为没有利润可赚的老人公寓。皮特当年确实赔了钱。可没想到,在过后的五年里,正赶上全美老龄化的高峰,费城也是一样,皮特的老年公寓大受欢迎,价格猛增,皮特不但狠狠赚了一把,还由此成为了当时最走红的房地产经营商。
皮特说的一句名言就是:“别人因为干什么都懂而发财,我是因为什么都不懂而成名。”这真是一句名言。耐人寻味的是,世上好多的成功人士并不在于他们懂得什么,而恰恰是由于他当初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顾虑才少,才会抓住瞬间而至的宝贵机会。当然,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大胆。
英国心理学家在调查中曾发现许多的能人、精明人,为了成就他们所面临的事业,长年学习和要去掌握的,原来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自己胆量的学问。他们终日在心里默默训练的那个东西原来也是胆量。他们说的要全面提升素质原来就是如何提升自己的胆量。
胆量,往往才是承受生活中一切艰辛、做成一切事业的根基。凡天下大事,必须要有胆量才能做得起,撑得住。而有胆量的人往往能成为最后的冠军。下面这个寓言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狮王年老体衰后,决定尽快选出一名继承人。
一天,狮王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在我眼里,你们三兄弟是一样的聪明、善良,谁都可以继承王位,但王位只能传给你们其中的一人,所以,我决定让你们通过竞赛的方式来公平竞争王位,胜者才能为王。”
三个儿子都同意了狮王的决定。
第二天,狮王在一帮大臣的簇拥下,带着三个儿子来到一处悬崖边,说:
“我的王冠就放在这个悬崖的下边,你们谁敢从这里跳下去,王冠就属于谁。”
三个儿子惊呆了,因为它们从小就接受过父王这样的训诫:
“你们千万不要到悬崖边去玩耍,万一不小心掉下去,肯定会摔得粉身碎骨!”
“父王,能否换个比赛的方式?这样跳下去,说不定你会失去所有的儿子。”狮王的大儿子跪在地上,满头大汗,战战兢兢地说。
“放肆!”狮王有几分恼怒了。
“父王,我自愿放弃王位,不参加这次比赛了。”二儿子说完,瘫倒在地上。
“唉!”狮王看着地上的两个儿子,禁不住失望地长叹一声。
“父王,我愿意跳下去。”三儿子说完,朝狮王跪拜了三下,便纵身跃下深不见底的悬崖。
一天后,狮王的小儿子手捧王冠回到了王宫。
原来,悬崖的下面,狮王早已命人垫上一层厚厚的干草,它此举只是为了试试儿子们的胆量而已。
怯懦往往使我们在机遇来临时,不敢伸出手去抓住,而白白错过。成大事者,除了要有常人不具备的智慧之外,还需要胆量,需要一点冒险精神。没有胆量,你便会畏缩不前;没有胆量,你就不敢迈出追求的脚步;没有胆量,机会女神永远也不会青睐你。
有了想法就行动
只有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才能获得成功。否则,想法再美好,如果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
未来对于你我来说都是无限美好的,只要你有想法,只要你敢于把想法付诸实际,成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傍晚,城市广场上来了一群学生模样的人,由一位教师带领。他们竖起一根三米高的竹竿,顶上用细绳挂着一套《红楼梦》,竹竿旁边立着一块大纸牌,写道:
智力小测验——不倒下竹竿而获书者,奖励此书。某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敬启。
很快来了一些看热闹的人,议论纷纷,觉得怪有趣的。而教师和学生们在附近坐成一圈,静观事情的进展。
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竹竿周围变得嘈杂了。他们抬头盯着书瞅,有的独自沉思,有的互相商量,但没有人想出办法来。教师对学生们说:“注意观察,给人群分类。”
这时一个观众问:“嗨,我说,我搬凳子来拿下书,算不算数?”教师点头笑道:“只要竹竿没倒,当然算数。”看客们大哗:“啊?这么简单?我以为好深奥呢!”于是散去一批人,但没有谁赶回家搬凳子来取书。
又一个观众问道:“是不是有更巧妙的办法?”教师回答:“应该有吧。但我们这里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也想请教大家,集思广益。”说话间,又聚拢一些看客,对着题目或沉思,或讨论。时间就这么流逝着,竹竿依然稳稳地立在那里。教师对学生们说:“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像这样,看似简单,但一时就没有人办到,所以,即使简单,在没有办到之前,就是一种困难。”
说话间,来了一位拄拐棍的老者,看见启事,他很高兴,问:“真的吗?这套书好啊,我倒是想要。”围观者起哄:“老人家,想要就拿去吧!”老者转身向旁边一个人借了支烟头,用线绑在拐杖头,举臂,烧断挂书的细绳——啪!《红楼梦》掉在了地上。
教师和学生们热烈鼓掌,围观者哈哈大笑,老者很不好意思的。教师上前拾起书,交给他说:“谢谢您,老人家,这书归您了。”在围观者或羡慕或奇怪的眼光中,老者拎着书走了。
收拾“实验器材”的时候,教师对学生们说:“大家看到了,围观者至少有50人,大部分人是在看热闹;少数人想出办法了,却不实施;而最后付诸行动的却是一位行动不便的老者。你们将来面对的人群,大体上也就是这三类。不要老是抱怨社会竞争激烈,从某种意义上看,那只是围观者在一旁议论纷纷时制造的假象。只要你愿意行动,即使自身条件像那位老者一样弱,也有可能收获最后的果实。”一个学生提出新想法:“老师,毕竟只是一套书的小诱惑,如果竹竿上挂的是金砖,我敢肯定,会有人抢着回家搬凳子。”教师一挥手:“错了!真正的行动者哪会那么迂腐,完全按照既有规则办事?他会直接打倒竹竿!”
不要把自己的行动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把想法付注实行。大胆地迈出前进的步伐,不要为周围人的行为所左右,要成功就得与众不同。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自己追求的梦想,也曾制定过目标,可那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制定完了就把它束之高阁,没有为此付出行动,最后仍然是一事无成。
卡拉·莉莉是美国纽约百老汇最年轻、最负盛名的年轻演员,她是这样讲述她的成功之路的。
几年前,当莉莉还是一名学生时,她参加了一次校际演讲比赛,她将自己的梦想告诉了在场的所有人:“大学毕业后,我要成为百老汇一名优秀的主角。”
演讲结束后,莉莉的心理学老师找到她,质问她:“为什么现在不去百老汇,非要等到毕业后才去呢?”莉莉想了一下说:“是呀,大学生活并不能帮我实现梦想。”于是,她决定一年以后就前往百老汇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老师又生气地问:“为什么今天不去,非要等到一年后去呢?”
听完老师的话,莉莉觉得很有道理,对老师说:“我决定下个月就出发。”老师又紧跟着问:“今天去跟下个月去,有什么不一样?”莉莉有些不知所措,那个辉煌的梦想出现在她的脑海里,她终于下定决心,下个月就前往百老汇。
老师又问:“为什么今天不去呢?”莉莉激动不已地说:“好,我现在就去订机票,马上出发。”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说:“机票我已经帮你订好了。”莉莉当天就飞赴她梦想中的殿堂。
当时,百老汇的制片人在酝酿一部经典剧目,正在征最佳女主角。要求是在100个人当中挑选10个,然后再在10人中选择最优秀的一个。挑选方式是让他们每人念一段剧本中主角的台词。
莉莉千方百计地从一个化妆师手里得到了剧目的剧本,然后闭门苦读,悄悄演练。正式面试那天,她是第40个出场的应聘者,制片人问她是否有过表演的经验,莉莉甜甜地一笑说:“我可以给您表演一段曾经在大学里演出过的剧目吗?”制片人不愿打击一个热爱艺术的青年的心。可是当制片人听到莉莉使用的台词正是将要上演的剧目中的对白时,被她那真挚的感情、惟妙惟肖的动作惊呆了,他立刻宣布面试结束,女主角已经找到了。
就这样,莉莉刚到纽约就顺利地迈出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穿上了她人生第一双红舞鞋。
要知道,一张地图,不论多么详尽,比例多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看它的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只有行动才能达到目标,让梦想变为现实。
上面这两个小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只有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才能获得成功。否则,想法再美好,如果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
勇敢地敲门走进去
成功与失败往往就在临门的那一瞬间。敲门就进去,是一种难得的精神,更是走向成功的敲门砖。
长时间的坚持,固然重要,但接近成功时的片刻决断,往往更为紧迫和珍贵。我们也许有长途跋涉的勇气,有长期吃苦的准备,但有时,缺乏的正是敲门就进去的精神。
一个姑娘经历了诸多的挫折,怎么也找不到成功的入口,很是迷茫。一次,她到德国旅游,在慕尼黑市政厅参观的时候,信步漫游到市长办公室门口,她不由自主地敲了门,谁知,一个壮实威严的保镖走了出来,惊问道:“小姐,我能帮你什么吗?”她愣住了,不知该怎么回答。顿了一会儿,心想,既然敲了门,那就进去看看吧。她精神十足地对保镖说:“我能进去看看市长吗?”。
保镖仔细打量了她一番,说道:“可以啊,不过,你得稍等片刻。”说罢,他用监视器和市长通话,联系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不一会儿,那个胖嘟嘟的市长大腹便便地走了出来,很高兴地和她一直拍照、聊天,像一对神交已久的忘年交。那一次,她特别开心,心情很好。
德国之行后,她悟出了一个理:敲了门就进去。再后来,她终于找到成功的入口,成为一家著名电视台的主持人之一。
成功与失败往往就在临门的那一瞬间。敲门就进去,是一种难得的精神,更是走向成功的敲门砖。否则,成功的入口永远在遥不可及的地方。向东生的成功,就是因为当别人都站在门外时,他能鼓起勇气走进去。
美国UT(中国)有限公司总裁、从海外归国的留学生向东生1986年曾应聘一位著名教授的助教。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收入丰厚,又不影响学习,还能接触到最先进的科技资讯。但当向东生赶到报名处时,那里已挤满了人。
经过筛选,取得报考资格的各国学者有30多人,成功的希望实在渺茫。考试前几天,几位中国留学生使尽浑身解数,打探主考官的情况。几经周折,他们终于弄清内幕——主持这次考试的教授曾在朝鲜战场上当过中国人的俘虏!
中国留学生们这下全死心了,“把时间花在不可能的事情上,再愚蠢不过了!”他们纷纷宣告退出。
向东生要好的一位朋友劝他:“算了吧!把精力分出来,多刷几个盘子,好歹挣点儿学费!”但向东生还是如期参加了考试,最后,终于坐在了教授面前。他很放得开,完全融入到助教这个角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