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混乱的时局,项梁早已觉察到自己的机会来了,也暗中开始作准备。一天,这位郡守来邀请自己去吃饭,项梁当然是欣然而至,毕竟在没撕破脸之前,这位还是不能得罪的。两个人仍旧像从前一样,喝酒吃肉,就目前的时事热点再作一番评论之类!郡守一看两个人喝得也差不多了,不能就这么一直喝下去啊,请你来是谈事的,我钱再多也不能平白请你喝酒吃肉吧!那个,兄弟啊,先别喝了,老哥这有事跟你商量下,你看这天下眼看就要又乱了,咱北边的叛乱眼看就要来到咱这儿了,我想咱也不能坐以待毙啊,老哥我是想发表个什么独立宣言之类的,表示会坚决拥护陈胜义军。到时,我弄这事时,你可得要支持我啊!项梁早就觉得不对劲了,一看原来是这么回事,心想老子本来就是要造反,再退一步说就算要支持也不会找你这个朝廷命官。不过这还真是个机会啊!于是就像电影演的,先假装答应他,然后说自己要上厕所之类,出来找到在外等候的项羽,没办法,估计项梁觉得还是自己侄子能砍人,怕自己打不过吧!叔侄俩回去就把这郡守给杀了。由于俩人很受当地人的支持,也没发生什么骚乱,大家很快就承认了项梁的统治,就这样项梁也算是创下了第一份政治资本,加入了当时的光荣的造反行列。这一年项羽才24岁!
项梁控制会稽后,并没有急于向外扩展,抢占地盘,而是积聚力量,储备粮草。他知道粮食的重要性,连饭都供应不上,谁来投靠你,谁替你卖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老子项燕的名气,大搞宣传攻势,弄得整个楚地人尽皆知,都知道当年那位项将军的后代跑出来要闹独立了!不过这招还是蛮有用的,实在是没法考证这人到底是不是项燕的儿子,又没DNA技术支持。所以很多人还是相信的,毕竟也算是个精神上的希望吧!于是,有不少人来投奔他们。像陈婴、英布等等大大小小的造反小团队都先后归附项梁的旗下。令他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力暴涨。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楚地已经出了个楚王景驹了,怎么又跑出个什么项梁来,跟我争楚地的老大地位。双方当然是互相看着不顺眼了!
看着不顺眼那就准备开打呗!毕竟没人愿意下野,失去权位。双方都在等机会,各等绝佳的机会把对方砍死!不过,项梁毕竟头上顶了个项燕的头环,从名正言顺来讲更容易被楚地的百姓接受;而那个景驹是谁啊!没听过,在名气上是无法比得上项燕的。明星的号召力在有时还是很大的,尤其是项燕这种“国际明星”!
没多久,陈胜兵败被杀。项梁立马指责景驹后面的支持者秦嘉说,咱老大陈胜兵败直到现在还没啥消息,你小子不救援不说,居然还背叛他,更绝的是还立了个楚王,真是个大逆不道的畜生啊,你这种人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我要为陈胜老大清除你这个社会败类。同时项梁还呼吁楚地人民要抛弃这个背信弃义的统治者,把他们赶下台去!
秦嘉和景驹一看都这样了也是开口大骂,双方边骂边打,可惜秦嘉他们打不过项羽,兵溃被杀。项梁收编了投降的军队。至此楚地全归项梁控制,逐渐成为抗秦的最为庞大的一股力量。
刘邦也造反
说了这么多事,介绍了这么多人,终于轮到我们的主人公刘邦了!但又不能不写,不能不介绍,一台好的戏剧需要好些演员来配合,主角要有还不能只有一个,配角就更多了,这样才精彩才让人值得回味。历史就是一出大戏,我尽量将其写得好看。
好了还是让我们再回到陈胜起义的那一刻。这时的刘邦还在大山里当他的山大王,虽说生活没有自己当公务员时的稳定潇洒,但最起码自己的小命能保住了,虽说还不时想起自己的老婆孩子!至于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吧。而且隔三岔五的不时有几个人来投奔自己,最后居然也聚集了几百号人。
这时,陈胜吴广的起义风暴逐渐波及到周围附近的郡县。沛县当然也不列外。这位沛县县令和上面那位秦朝的政府官员一样,生怕自己也被人们当成革命的对象,慌忙召集萧何等一帮手下商量对策,想自己也混个造反王当当,这样大家都是自己人了,就可以避免被农民军给咔嚓了。(真是墙倒众人推啊,没有丝毫政治立场!)可是萧何等人却不同意,理由就是您不是本地人,只是一“空降兵”,要造反,本地人也不会带你玩的,更不会服你的,更别说造反这种九死一生的大事!
县令一听觉得也蛮有道理,那我不行,你们中间应该有人行吧!平日里我对你们也不错,不管哪位做了老大,记得保护我就好了,我和嬴政也不认识,只是混口饭吃……萧何、曹参直摇头,我们也不行,咱都是朝廷命官,都不易出头做这事。县令一听你不行,我也不行,那找谁!
萧何说那位还在外流浪跑路的刘邦就可以,他又是本地人,人脉威望也足够,有他出面肯定会受到人们的支持。县令一看人们都同意,无奈之下就答应召回刘邦。
刘邦一听,大喜啊!谁没事喜欢整天钻在大山里,连个娱乐场所都没有。于是带齐一帮小弟手下,雄赳赳、气昂昂地开向老家沛县。不过,半路上刘邦留了个心眼。怕这位县令反悔,自己不就白跑了!那时候可不兴全副武装拉练!就让樊哙先行潜回县城,一不对劲,拉上以前的兄弟抄家伙给我把县令砍了,反正老子现在没后路了!
还真如刘邦所预料,这位县令还真后悔了。估计是想来想去,自己好好的县令,交权还交得这么憋屈,再怎么着,朝廷还在呢,事情怎么样还不知道呢……这刘邦一回来,我往哪儿搁?到时不会拿我祭旗吧,而且萧何他们这么热心,平常他们也是称兄道弟的,刘邦一回来我还不得靠边站!具体是想到哪一步才决定反悔,我们无法考证了,但是肯定的是他反悔了,并且很彻底。于是,下令紧闭城门,命人逮捕萧何那伙人。幸好,萧何人脉广,被人事先告知,慌忙逃到刘邦那里。
当萧何告诉刘邦,县令那老东西反悔的事后,刘邦只是微笑地说:“没事,咱里面有人!”刘邦那几年果然没白混啊,黑白两道那兄弟是一大片,反正都是个反,我们为什么要跟着你这个朝廷命官,跟着你造反,显得多没诚意,弄不好,两头受气,没人买账!刘邦老大多讲义气啊,没事就请我们喝酒,要跟就跟他了,你算哪根葱!
果然刘邦一出现在城外,城里就发生了暴动,在里应外合之下,沛县很快就落到了刘邦手里,那位县令也不知道被谁给砍死了!
而刘邦就这样辗转也成了当时抗秦大军其中的一员,这一年他48岁,虽然此时他的力量很弱小,很弱小。但总算是站了出来,从此他已经知道自己该走什么路了。
既然当了老大就要为手下人的生存着想了,每天最起码得管得起饭吧。大家出来混不就是为了混口饭么,在乱世更是如此。
于是刘邦带人四处去占个小地盘、抢点儿粮食,没事再给大家加几块肉,改善改善伙食。每次外出办差,就把大本营交给一个从小一块长大的叫雍齿的给看着。结果,有一次一个路过的造反王(那时大家流行这个,没事就拉几个人,扯上几块破布,就造反了),这位雍齿早就觉得自己在刘邦手下做事不爽了,凭什么你当头,我地位比你高,人长得比你帅(这个有点儿怀疑,好像没人主动把闺女送上门),家也比你有钱,凭什么啊!于是二话不说,把刘邦的大本营当成见面礼送给了这位过路的大哥,不是自己东西就是大方!
刘邦那个气啊,哪受过这委屈,自己最信任的人居然背叛他,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带上人马就回头砍他。但刘邦的人手还不足以去攻城略地,抢点儿东西还可以!于是,在城底下破口大骂了几句,“你别让我看见你,见一次揍你一次!老子还会再回来的……”
这样刘邦就成了没个根据地的游击队,这可不行啊,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吧,不能老睡在荒郊野外吧!听说出了个楚王叫景驹的,正招兵买马,自己怎么也有点儿人马的,去投奔他吧,以后就有人管饭了,总比自己操心这些强吧。
半路上,碰上了另一伙人。带头的叫张良!
你这是去干啥去啊!我是去投奔楚王景驹啊!你呢?真是巧了,我也是啊!咱可是一路的啊!那就一块走吧,路上还有个照应!好啊,好啊,一起走!
俩带头的没事就凑一块喝酒聊天,刘邦充分发挥了他那善交朋友的本事,几天下来,两个人就聊得很投机!现我们看来,刘邦太能侃了,连张良这种大知识分子都能被他忽悠得找不到北,以为自己找到了旷世名主!于是就把自己带的人交给刘邦统帅,自己成了刘邦的手下。前几天两个人还是平等的,几天过后就成了下属,这变化也太快了点。刘邦就有这能耐,不费一兵一卒,三言两语加上小酒花生就把别人的部队给收编了。
刘邦真的太强了,就凭这一招,他就比项羽强,这世界上什么最贵——人才!刘邦能不停地收集到各种人才,这是他日后能成功的关键所在!
就这样刘邦带着半路合并过来的部队投奔了景驹。这位楚王当然很高兴了,有这么多人要给自己当小弟,给谁谁高兴!等到景驹和项梁争夺楚地的最高统治权时,刘邦的力量还比较弱小,不会被世人所重视。等到景驹兵败,以刘邦的个性当然是毫不犹豫地归附了项梁集团。
对于刘邦来说,跟谁都一样,只是为了混口饭吃,跟谁混不是混啊!
整个楚地所有的抗秦力量全被整合到项梁的手里,并立原楚王室的后代为楚王,是为怀王。刘邦也成了目前楚国的一员大将。
唉,不如自己当山大王时潇洒;不如自己当沛公时自在,没人管自己多好!现在头上一堆上司头头,今时不同往日,拼命吧刘邦,把你的能力展现给那些人,机会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