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8300000031

第31章 宁远城永不陷落(1)

熊廷弼和王化贞在辽西折腾了大半年,带回来的只有四十万无家可归的辽东居民和好几万逃难的士兵。

又到了追究责任的时候!

熊大人和王大人双双被丢进了监狱。

有人下监狱,就有官位空出来。

这个官位就是辽东经略使。杨镐做过,现在在监狱;袁应泰做过,在辽阳自杀;熊廷弼做过,现在也下了监狱,眼看活不成了。

可见这不是一个好吃的果子。

虽然这个时候明朝有一堆官位空着没有人做,虽然这个时候大臣们还在泼妇骂街一样地争论着辽东到底要不要。

眼看着努尔哈赤就打进山海关了。要不要辽东是其次,首先是要守住山海关。

可以说不管情况怎么变化,这个辽东经略使都不能没人做。

以前的辽东经略使是个有权有地的大官,好几万军队掌握着,想死也不那么容易。

可现在,辽东经略使?经略哪个辽东?辽东都让女真人占领了。

二战时候,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偷袭了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全部沉入了大海,这个时候尼米兹被任命为太平洋舰队总指挥。当别人向他庆贺的时候,他说,这有什么值得庆贺的,我只是一个光杆司令而已,我的军舰全部沉到大海里面去了。

尼米兹的话只能当一个玩笑,因为美国人很快就重建了太平洋舰队。

可是,明朝去哪里再弄一个辽东出来?

但是,辽东经略使还是要有人来做!

谁来做?

抗旨,不做,是九死一生;接旨,做了,就是十死无生。

可是,对某些人来说,已经没得选择。

张鹤鸣的替班生涯

不得不去的人,首推张鹤鸣。为什么是他?因为他是当时的兵部尚书。国防部长不去谁去?

这当然是表面上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一直支持王化贞,贬低熊廷弼,熊、王二人闹矛盾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张鹤鸣在背后搞鬼。

现在的结果证明是熊廷弼不一定管用,但王化贞是一定不管用。张鹤鸣一直支持王化贞,现在王化贞出了娄子,张先生再不去补,也说不过去。

于是张先生主动请求前往山海关出任辽东经略使,皇帝很高兴,为了鼓励他,特意升了他的官,让他当了太子太保(负责太子安全的官),另外给他穿上蟒衣玉带(很贵的衣服,表示皇帝的重视程度,如果两个官员的级别一样,穿上这件衣服的人比没穿的人地位要高得多),佩带上方宝剑。

张先生这就出发了,从北京城到山海关大概600里的路程,我们的张大人走了17天。

我们计算一下,按照最无赖的办法,步行,双休日,周一出发,工作日一共13天,每天前进46里,23公里。如果每天8小时工作制,共有104个小时在赶路,每小时走5.8里路,2.9公里。

可是辽东的军情十万火急,肯定是骑马,昼夜兼程,没有休息,你张大人却花了十七天。

如果敌人在你出发的时候正在攻打山海关,等你到了,恐怕人家都攻下来好几回了。

花了十七天也就算了,你总该干点事吧?

张大人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整天抓间谍,到处抓,把山海关弄得鸡飞狗跳;第二件事就是每天和蒙古人大摆筵席,公款吃喝。

抓了几个月的间谍,吃了几个月的公款,张大人估计是腻味了,就递交了辞职信,他说我每天抓间谍,每天吃荤腥,把身体都给搞垮了,皇上你让我回家吧。

根据最新的劳动法,员工只要递交了辞职信,当场就辞职了。

不知道那个时候天启皇帝是不是学过最新的劳动法,也没有为难张大人,就让他辞了。

张大人辞了,还要再找人啊。

可是现在东北已经烂的不成样子了。如果这么说不形象,那就拿中国足球来比喻。

当时的东北就和现在的中国足球一样烂。这样你明白了吧?

这么烂,没有人愿意去,只好找不得不去的人。

这个替死鬼是王在晋。

王在晋会空想

王在晋也不想当这个要命的辽东经略使,可是没办法,该是他的,跑不掉。

王先生在张鹤鸣当辽东经略使的时候,接替张先生管理兵部,成了代理国防部长。现在张先生辞职,王在晋就扶正了,成了正式的国防部长,倒霉的就是国防部长。

和张鹤鸣的待遇一样,除了没有当太子太保之外,王在晋同志也穿着蟒衣玉带,手拿上方宝剑,快马出了北京城,直奔山海关。

这个人,虽然不一定会打仗,但是很勇敢,至少没有花十七天才到山海关。而且他很勤奋,到了山海关之后,立刻开始了自己艰巨而危险的工作。

和熊廷弼第一次经略辽东的时候一样,王在晋把山海关里里外外跑了个遍。

毛主席老人家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在这一点上,王在晋大人比朝廷里面大多数只会拿人品说事的官员要来得实在。至少,王大人能够亲身体验东北的局势,亲眼见到东北的环境。

现在,王大人已经在亲自准备防御东北的计划。

毛主席说过的话当然没有错,错出现在王大人身上。

王在晋的确很辛苦地调查过山海关的地形,敌我双方的实力等等。调查过自然有权利发言,可是,如果你调查过后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怎么办?

牛顿看见苹果落地想到万有引力,我看到苹果落地想到这苹果熟了可以吃。

一件事,每个人结论都不一样,不然也就没有熊廷弼和王化贞的意见不合。

很不幸,王在晋的结论就是错的。

他是一个空想主义者,计划看似很完美,可是却有着致命的缺陷。

他给皇帝的报告里面这样说:

“清河、抚顺的失败在于守将轻敌,萨尔浒的失败在于统兵将帅轻进,广宁失守在于边将轻易出战。”

三个失败的原因说的也马马虎虎,虽然不全对,至少有点道理。

“抚、清失守使辽东已经成了‘危局’,开原、铁岭失守使辽东已经成了‘败局’,辽沈失守使辽地成了‘残局’,丢了广宁使局面完全坏了,辽东没地方布置了。”

这话说得不错,好比一盘象棋,本来大家车马炮卒一应俱全,可是突然间小卒全被吃了,炮暴露在对手面前。紧接着炮又被吃了,只剩车和马(辽沈和广宁),现在车马炮都没有了,你还想挽回局势,的确有些不太可能。

不过,还有一个地方王在晋没有留意,从广宁到山海关还有一段距离,这中间有着狭长的地带——辽西走廊,左边是高山,右边是大海,这段地方为什么不能守?可能王大人没有去过,他一心想守住山海关,这也不能怪他。

基于以上的认识,他报告的结论是明朝必须退到山海关,关外不能要,也要不来。

守山海关这个决定是每个人都知道的,王在晋当然也知道。山海关一旦失守,明朝就要考虑迁都了。

但是,王在晋还知道,如果他的报告里面提到仅仅死守山海关,一定会被朝廷的官员们指责为不思进取、无所作为,这样以后回到北京城一定没有好下场。熊廷弼第一次被撤职就是因为熊同志总是防守。

所以,王在晋很聪明地提出一个建议,他说,这个山海关是不能丢的,所以一定要守住,但是如果敌军太强大,我们全部挤在山海关里也不是办法,迟早还是要被攻破,所以一定要在山海关的前面再修一个关口,这样新修的关口就是抗击努尔哈赤的前线,即使守不住,也能消耗掉努尔哈赤不少力量,山海关的压力就会大大地降低。

在王在晋的计划里,新修的关口在八里铺,山海关以外四公里的地方。

这个计划很狠毒,不死守山海关是正确的结论,但是修新的关口则是错误的结论,而且在四公里外修更是错上加错的结论。

四公里的缓冲地带能干什么?

士兵跑步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努尔哈赤是骑兵,十五分钟足够。万一八里铺被攻破,守卫的士兵往哪里走?爬山?跳海?回山海关?

说白了,八里铺就是一个为了掩人耳目的牺牲品。

或者说,八里铺只是一个不会打仗的官员空想出来的堡垒。

八里铺没有可以死守的条件,被攻破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八里铺一旦被攻破,山海关就直接暴露在努尔哈赤的面前,能否挡住,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是一个很危险的计划!

可是明政府偏偏对王在晋的计划很欣赏,拨了20万两黄金专门支持这个计划。

这个计划的缺陷,王在晋不知道,明政府不知道,可是有人知道。王在晋这个想法刚刚诞生,就遭到了下属的质疑,而当他不顾质疑将报告递交上去的时候,他的下属干脆也递交了一份报告给了中央,直接点明王在晋计划的幼稚。

递交报告的人是袁崇焕,他直接把报告交给了首辅(国务院总理)叶向高。

在袁崇焕的报告里,防线至少应该扩大到宁远。

后来,经过历史证明,袁崇焕的这个建议是正确的。因为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后金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谁也没有能够越过宁远城,进入山海关。

叶向高以前是杨镐的后台,可见也是个不懂辽东局势的人,但是能当上首辅大臣,就不会是个傻子。

他不知道情况,拿不定主意,所以他找来了一个人,专门咨询关于东北的问题。他找来的这个人叫做孙承宗。

现在的孙承宗是内阁大学士知兵部事(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他也没去过东北,当然也不能给出什么结论,不过他说了一句话。

他说,既然无法决定,不如让我去看看吧!

孙承宗这一去,使得明朝真正具备了固守辽西、伺机反击的能力。

而努尔哈赤郁闷的老年生活就此开始。

孙承宗出场

孙承宗,简单介绍一下。

现在的保定高阳人,离著名的白洋淀很近。

据史书记载,这个人长的不像当时一般的读书人斯斯文文,弱不禁风,面白无须。他长得高大粗犷,一脸的络腮胡子,很像猛张飞的样子。

他也不像普通的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年轻的时候就外出游历,这一点和写《史记》的司马迁很相似。

他不但在内地游历,还经常跑到边塞去教书,甚至沿着古代战场的遗址到处探访(这些地方很危险,靠近边塞,随时可能被蒙古人杀死)。因此,他认识了很多常年驻守边疆的老兵,也精通明朝边塞的情况。

他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了“旅游”上,直到42岁那年,才去参加科举考试。第一次考,他就考了第二名,叫做“榜眼”。古代的规矩,前三名都要进翰林院,这个地方类似于现在的党校,不是行政单位,但是潜在的规则是,没有进过翰林院,是不能当内阁大臣的,也就是不能成为部长。

后来,孙承宗成了天启皇帝的老师之一。天启皇帝很有趣,不喜欢当皇帝,喜欢当木匠,而且技术很好,连宫里的工匠都自愧不如。这个皇帝听别的老师上课都是睡觉的,只有这个孙老师上课,皇帝很有精神。

辽沈失陷的时候,有人提议让孙老师去辽东,但是天启皇帝不希望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去冒险,没有答应。

这一次去辽东,也不过就是去巡视一番。

用一句话来评价孙承宗——这个人很牛!

一个人是不是牛,要看他死后别人对他的评价。

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大家为了拍马屁或者面子上的问题,鼓吹他怎么怎么牛。可是当这个人死了以后呢,没有一个人再愿意提起他,这当然不算牛人。如果一个人死了以后,还有很多人说他牛,这个人才是真的牛!

有些人称呼有些人是“大师”,我们等着吧,等这个“大师”百年之后,要是还有很多人说他是大师,甚至是记住了这个人,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大师。

有些人说有些人学术水平深厚,写的书价值很高,好吧,我们姑且冷眼看着,看这书的作者死了以后,如果还有很多人看它,还有很多人引用,这本书才是真的有价值。

套用一句很俗却很有智慧的话来说,就是:时间,是一切东西的试金石。

我们还可以很臭屁地大声呼喊:让时间来证明这一切吧!

时间,真的能够证明一切,孙承宗死了整四十年以后,清朝的史官开始写明史,中国写史的传统,是按人来写,而不是按事、按时来写。

写皇帝的历史叫做本纪。写王族、后妃、著名人物、大臣的历史叫做列传。

明史一共二百二十列传,记载的人物上千,每个列传里面都有若干个人,少的两三个,多的十多人。

可是,只有一个列传里只有一个人,这就是《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里面住的人不是徐达(明朝开国第一武将),不是常遇春(明朝开国第二武将),不是李善长(明朝开国第一智囊),也不是刘伯温(明朝开国第二智囊)。

不是王守仁,不是张居正,不是袁崇焕,不是史可法。

他是孙承宗。

他的列传里面只有他自己,还有一段文字记录他的儿子,大约100个字。

这已经完全证明了他的能力和他的品格。

中国古代写史还喜欢在结束的时候加上一些评价。

《清史》给孙承宗的评价是:国是如此,求无危,安可得也。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而廷论纷呶,亟行翦除。盖天眷有德,气运将更,有莫之为而为者夫。

我们翻译一下:如果明朝按照孙承宗的办法,就不会出现危险。孙承宗想打败后金不容易,但是防守后金的进攻却是绰绰有余,他不一定能够收复辽东,却一定可以守住。但是明朝却不再任用他,这是因为上天眷顾我们清朝,借明朝的手将他除去。

再翻译一下:如果不是孙承宗被明朝开除了,我们清朝永远不可能打入关内。

清朝人写的历史,都认为自己打不过孙承宗,如果不是得到了清朝皇帝的默认,在清朝那么严酷的言论控制之下,这个史官恐怕要诛二十族,或者是对史官方圆百里的一切生物实施人道主义灭绝。

但是,史官不但写了,还安然无恙。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孙承宗的成绩无法歪曲。

孙承宗不知道后世会给予他这么高的评价,此时他正忙着赶往山海关。

孙承宗来了,他来了以后和王在晋一样到处转悠,观察地形,评估敌我双方的形势。

同类推荐
  • 文坛全才:苏轼

    文坛全才:苏轼

    苏轼心境恬淡,视若浮云,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蔑视身外的一切。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真实人生,现世性与超越性水乳交融。他拥有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永远令人怀想,永远给人启迪。《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文坛全才:苏轼》主要介绍了苏轼的身世、家庭、学习和生活经历,以及他一生最著名的文学著作,是研究苏轼的重要参考资料。
  • 直系教头冯国璋

    直系教头冯国璋

    冯国璋的一生,是充满了争议的一生。他是众人皆知的文武全才。他曾跟随过袁世凯,却在袁称帝之后发布“五将军密电”,与其决裂。他倡导革命,却依旧维护着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和名誉。他一生追求和平统一,却又拥兵自重,成为举世闻名的江宁霸主。他一生经历两次府院之争,却总是摆脱不了居间调解人的尴尬境地。正是这一个一个的争议,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冯国璋。
  •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苏东坡旷达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安珂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安珂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希尔顿(名人传记丛书)

    希尔顿(名人传记丛书)

    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酒店大王希尔顿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生。少年往事、早年经商、弃商从军、经营旅馆、艰难度过经济危机,成为世界旅店帝王。青少年通过阅读希尔顿一段段真实而又理智的故事,从他的坎坷履历中学习他乘风破浪的勇气和经验,为自己的未来做个规划,并为之而努力。
热门推荐
  • 天朝异能组

    天朝异能组

    我是有缘人?能成为北神的徒弟?机缘巧合遇上了异能者的打斗并加入了天朝异能组。这个世界上有神还有异能者,到底还有没有别的常人无法理解的存在呢······
  • 养殖:畜牧渔业并举

    养殖:畜牧渔业并举

    本书分为古代畜牧、古代兽医、古代渔业等三部分,介绍了远古时期畜牧业的产生、先秦畜牧业发展新阶段、秦汉畜牧业的迅速发展、隋唐至明清期间的畜牧业、先秦时期的兽医活动、明清时期兽医学成就等内容。
  • 不灭神体

    不灭神体

    王者,天道,霸道,自当百无禁忌!主人公生来被断定活不过十八岁!但是他的生命本源之中,充斥着浩瀚无尽之气!王者觉醒,修神功秘法,猎美逐艳!屠天灭地!此乃王者百无禁忌无上之霸道!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马后炮

    马后炮

    农民工刘傲因祸得福得到最新研制出的“拯救美女校花”系统,从此过上牛掰、刺激又烦恼的幸福生活。古有防火防盗防师兄,今朝谈情说爱防逆推;纯洁校花,明星天后,靓丽警花,白衣天使,婀娜空姐,冷艳总裁,美女教师,漂亮女主播……不救不好,救了更烦恼,美女,我只要处的!
  • 大唐笑女传

    大唐笑女传

    她来自21世纪,在这个世界上,她没任何依靠,却又能如此萌能。得罪她!她就能一拳把你打猪头,惹恼她,她挠你,咬你。她是谁?她是女强人,她会让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混世小魔女。她为什么这么狂?因为她来自21世纪一次意外!冯菲菲穿越时空,来到大唐,但是她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历史上的大唐,而是一个充满奇幻的大唐,什么大唐?“阿弥陀佛!贫僧来自东土大唐!前往西天拜佛求经”“圣僧哥哥!小女子有礼了。”你没猜错!正是西游记。新浪微博:夏金玉-玉儿
  • 狂后要休夫

    狂后要休夫

    从相府的小姐到皇后,宁相的眼里,她就是一根草芥,陪葬刚好是死得其所。可她才不要什么死得其所,越是要她死,她越是要活。还要活一个惊天动地泣鬼神。她嚣张,她冷漠,她以为老天怜她,这一世任她逍遥人间,却不知,她玩残的那一个个烂摊子,皆是有一人在背地里悄悄的替她料理着收拾着,乐此而不疲。顶着相府庶女的身份却越过了嫡女的尊贵,她狂,她傲,一夕性情变,怪只能怪那个一直只会睡睡睡的男人宠坏了的她,惯了她一身的毛病。好,既然不怪她,那她便在这重生的异世里玩转锦绣江山,写下一首盛世华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梨涡酒窝

    TFBOYS:梨涡酒窝

    易烊千玺看着眼前搞怪的某人,嘴角不由得抽搐了几下,修长的手指不禁扶了扶额头:“安黧梦,你注定是我这辈子的克星。”“易烊千玺,是我对不起你。我们开始只是因为意外,我们不能把这场意外继续下去了,我们...结束吧。”安黧梦一脸平静,没有丝毫痛心疾首的样子。她转身之际,易烊千玺是放手还是挽留?看他们如何演绎这场虐恋。“王俊凯,王源,我们要做一辈子的好哥们!”叶欷未的疯狂追爱,是茫然的他全然招架不住。直到有一天,她再也不敢去触碰不属于她自己世界的任何。她一再认为,自私如她,他是属于她的。看他们三人如何演绎这剪不断理还乱的三角恋,看王源是顾及兄弟情义还是儿女情长。五个人将会如何抉择?
  • 我家徒弟脑子有坑

    我家徒弟脑子有坑

    哈哈,这是一个无节操的宠文,不喜欢看别看就行,作者新人一个~经不起折腾,所以不喜欢的读者不看就好啦
  • 帝画眉:失贞王妃

    帝画眉:失贞王妃

    新婚之夜,她的夫君眼看她承欢于他人,自此心碎神毁。悲苦无人知,只得到夫君的一句“贱人!”还有一记响亮的耳光。白皙的肌肤上赫然印着一朵妖冶的红莲。他原本慵懒的目光捕捉到那一抹嫣红,骤然变冷。“不必找了!”他语气森寒,“今晚你侍寝。”常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在外漂泊了十余年的她,被迎回故国,却体会到了什么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父皇和母后的疼爱,皇兄的宠爱,还有他小心的喜爱,温柔的呵护,逐渐抚平她创伤累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