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了两个问题,一是“宠辱若惊”,一是“贵大患若身”。人是情感动物,对荣辱这种情感体验十分敏感,当我们得宠的时候内心是喜悦的,但这种喜悦是短暂的,因为人有患得患失的弱点,得到宠爱并不会令我们永远快乐;同样,当我们受到别人的冷眼、辱骂、轻视的时候,我们也会表现出不安、惊恐。人类自身的弱点,决定了人无论得到宠爱,还是得到屈辱都会忧心忡忡,惶惶不可终日。得宠就惊喜,受辱就惊惧;把心中的忧虑看得与自身的生死存亡同等重要。
世间常人会存在这种普遍的弱点,老子分析了产生这种弱点的原因,那就是世间常人还在念念不忘其自身利益,还去为自身利益患得患失。
产生这种态度的原因,是把身外之物看得太重,而把人的生命看得太轻。
老子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人应该宠辱不惊,将天下视为身外之物。
老子认为:如果以自身的患得患失去治理天下,那么你只配寄身于天下做个普通之人,而不配去治理天下;如果你像爱惜自身那样爱惜天下,那么就可以把天下事托付给你,让你去治理天下。老子所提倡的人生精神追求观,就是把自身融于天下之中,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天下的利益。
一般人对于身外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老子从贵身的角度出发,认为生命远远贵于名利荣宠,要清静寡欲,一切声色货利之事,皆无动于衷,然后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为万民所托。
故事
李泌避权让位
在唐代中期政坛上,李泌是一个很有点神秘色彩的人物,他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个皇帝。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奸臣当权,藩镇割据,许多大臣不是死于奸佞的谗言,便是死于武夫的刀剑。而他被四个皇帝所信任,虽屡被诬陷、谗毁,却能幸免于难,保全终身,其中的诀窍有两条,一条是避权让位,一条是功成身退。
早在唐玄宗时,他还是一个少年,因其出色的智慧而闻名于朝廷,唐玄宗要任命他为太子李亨的官属,他辞谢了,只愿以布衣的身份与太子来往,李亨称他为先生,对他十分尊重。后来因遭杨国忠的忌妒而遭贬斥,他干脆弃职而去,游于嵩山、颖水之间,避免了一次灾难。
安史之乱,新即位的李亨(肃宗)特意派使臣去请他出山,出则并驾齐驱,人则联床而卧,朝中事无巨细,全都请教于他,对他言听计从,甚至连元帅、宰相的任免,以至太子的人选,也都要听从他的意见,真是所谓不在其位而谋其政。每当朝中议事时,他和皇帝联袂而坐,大臣们在下面便指指点点地说:“穿黄袍的是圣人,穿白袍的是山人。”这样一种高级参谋的身份,使他即可参与决策,又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一旦发现有于己不利之事,进退也很自由。
当唐朝的军队收复了失陷的长安,平定安史之乱的斗争取得了巨大胜利之后,他便向肃宗请求还山归隐,他说:“我已经报答了陛下对我的厚恩,如今重新作一个闲散之人,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了。”
这使唐肃宗十分吃惊:“我与先生这几年来共同历经忧患,如今将要同享欢乐,先生为什么突然要离我而去呢?”
李泌严肃地说:“我有五条不能留下来的理由;恳请陛下任凭我离去,使我免于一死!
肃宗不明白,问道:“此话怎样?”
李泌说“我同陛下相知太早,陛下对我倚托太重,宠信太深,我的功劳又太大,行为又太不一般,这五条正是我不能久留的理由。”
肃宗没有表态,只是说:“该睡觉了,这事以后再说。”
李泌坚持说:“陛下如今与臣同榻而卧,臣的请求还不能得到批准,更何况将来在朝堂之上,公案之前!陛下不许臣离去,这无异是要置臣于死地!”
肃宗说:“没想到你对我疑瞑到这个地步,哪有像我这样对待你而又会干出杀你的事来呢?你简直把我看成是只可共忧患而不可共安乐的勾践了!”
李泌说:“正因为陛下不会杀臣,臣才请求归隐,若是陛下决定杀臣,臣又怎敢说话?而且杀臣不是陛下,而是我刚才说的那五条理由,陛下一向待臣如此之好,臣有些事情还不敢说,将来天下安定之后,臣就更不敢说话了!”
李泌对官场的风云看得可谓透彻,处理得也很得法,就是这样,仍免不了遭到奸佞之辈如宦官李辅国等人的忌妒、陷害,他终于坚决离开朝廷,隐居衡山。肃宗赐他三品官的俸禄并在衡山为他建了房舍。
宠辱不惊的欧根尼
一天,古希腊哲学家欧根尼在晒太阳,亚历山大皇帝对他说:“你可以向我请求你所要的任何恩赐。”
第欧根尼躺在酒桶里伸着懒腰说:“靠边站,别挡住我的太阳光!”
亚历山大托人传话给第欧根尼,想他去马其顿接受召见。第欧根尼回信说:“若是马其顿国王有意与我结识,那就让他过来吧。因为我总觉得,雅典到马其顿的路程并不比马其顿到雅典的路程远。”
有一次亚历山大问第欧根尼:“你不怕我吗?”第欧根尼反问道:“你是什么东西,好东西还是坏东西?”答:“好东西。”第欧根尼说:“又有谁会害怕好东西呢?”
征服过那么多国家与民族的亚历山大,却无法征服第欧根尼,他很佩服地感叹道:“我如果不是国王的话,我就去做第欧根尼。”
3.致虚极,守静笃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①。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②。
归根日静,是谓复命③。
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④。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有不殆。
《道德经第十六章》
译文
达到虚空的极致,持守宁静的坚实。万物都在生长发展,我观察它们的循环反复。
万物虽然变化纷纭,但都要复归到它们的根。
归根称为“静”,就是“回复到生命的原点”。
“回复到生命的原点”是一个“规律”,认识“规律”称为“明”。不认识“规律”,轻举妄动,必然凶险。
认识“规律”,才能包容。包容就能公允,公允就能全面周到,全面周到就符合自然,符合自然就是符合道,符合道就能长久,这样就终身不会有危险。
注释
①致虚、守静,使心境空明宁静,不为杂念所乱,不为外物所惑。
“致虚极”是说,自己如果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极虚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周易》把这种境界叫做“洁静精微”,叫做“洗心”,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欲。
笃,厚,笃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要坚守静寂。动与静是互为因果的,自己静才能感知外界的动,自己动就是要坚守静寂。动与静是互为因果的,自己静才能感知外界的动,自己动就无法感知外界的真实。
孔子说:“人皆鉴于止水,而莫鉴于流水。”就是说,人都是到平静的水面上才能照见自己的像貌,没有人能在流动的水面上照见自己。心灵如水一样,静下来才能观照真实,观照真实才能入道。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并”是一起。“作”是兴起,这里指生长。“万物并作”是说,万物都在生长变化,也就是都在运动。“复”是回到起点。《周易》里有个复卦,认为万物都在做周期性的运动,从起点发展到终点,从终点又返回到起点,周而复始。从终点返回到起点就是复,所以得利是返回到本源的意思。句谓,万物都在蓬蓬勃勃地运动,无时不在变化,观察起来很困难,这怎么办,我要看看它的落脚点在哪里,落脚点就在复上,这就找到了本源。
②“芸芸”是众多的样子。“复归”是返回。句谓,这么多纷繁复杂的万物,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要返回本源上来。这个“根”,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③此句字面义是,返回到本根上来就叫做静;内含义是,能返回到本源上来才能做到静。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谁能不让它运动?静是在万物的运动中找到落脚点,这才可能静。不是强制着静,那种静是根本不可能的。
④“知常日明”“明”是明智。句谓,懂得守住常道那才叫做明智。
在老子的书里,“智”一般指的是智术,即在人生的奋斗中使用的制胜技巧,把认识世界的智慧叫做明。老子不是不要智慧,而是不要智术。
解析
老子提出了“虚极”、“静笃”的概念。虚极、守静笃,是将身心置于静寂无极的虚空中。这是修行中的一种内觉状态,非修行的人很难理解这句话。修道者在修行中,内觉全身心融人太虚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之境,并非茫然一片,一点真我静守着湛然的纯一,这就是“守静笃。”
“虚极”、“静笃”,是认识“道”的基本条件,把所有修炼自我的方法、境界和层次,都说透了。心不静,就会有情绪变化,失去圆通的心,就不能容纳他人。
一个人只有守静,才能豁达,才能接纳、包容他人。这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而是一种修养,一种气度,一种智慧,一种恰到好处的处世策略。
老子认为遇事讲规律,认清事物的内在本质,摸清事物的规律,按规律做事,就能长久,就会终身没有危险。
故事
任章纵敌毁敌
智伯要求魏宣子将自己的领地划出一部分给他,遭到魏宣子的拒绝。
魏宣子的部下任章说:“是何原因使你拒绝划地给智伯。”
魏宣子说:“无缘无故要求我把自己的领地拱手让出,我不能给他。”
任章说:“凭白无故要别人的领地,这种做法一定使其他家感到恐惧。他这种无法满足的贪欲,一定使天下人感到害怕。君今日将自己的一部分领地送给智伯,智伯必然认为谁都不敢抗拒自己,从而产生骄傲情绪并轻视其他家。其他家因害怕智伯有朝一日也会侵吞自己的领地,必然要联合起来。用各家之军共同对付轻敌傲慢之国,那么智伯也就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周书》上曾有这样的话:‘如果希望消灭自己的敌人,不妨暂且去帮助他;如果希望从敌人那里取得好处,不妨暂且先给敌人一些好处。’由此看来,君不如割地给他,这样就可以使智伯产生骄傲的心理。君又为何放弃用天下之兵来消灭智伯之法,而单独使我们作智伯进攻的靶子呢!”
魏宣子说:“你说得十分有理。”随后就把自己领地中的一个超过万户的城邑划给了智伯。智伯十分高兴,继而智伯又向赵襄子索要土地。
赵襄子不给。智伯就派兵围攻赵襄子的晋阳城。这时候,韩两家、魏两家从外面进攻,赵襄子从里向外进攻,智伯终于自取灭亡。
不带着怒气作战
欧玛尔是英国历史上惟一留名至今的剑手。他有一个与他势均力敌的敌手,彼此斗了三十年还不分胜负。在一次决斗中,敌手从马上摔下来,欧玛尔持剑跳到他身上,一秒钟内就可以杀死他。
但敌手这时做了一件事——向他脸上吐了一口唾沫。欧玛尔停住了,对敌手说:“咱们明天再打。”敌手糊涂了。
欧玛尔说:“三十年来我一直在修炼自己,让自己不带一点儿怒气作战,所以我才能常胜不败。刚才你吐我的瞬间我动了怒气,这时杀死你,我就再也找不到胜利的感觉了。所以,我们只能明天重新开始。”
但这场争斗永远也不会开始了,因为那个敌手从此成了他的学生,他也想学会不带一点儿怒气作战。
4.自知者明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①。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译文
认识别人叫智,认识自己叫明。
注释
①“智”与“明”有区别,除具体所指有不同外,对比而言,老子说的智与明,大体上可区别为,智是小智慧,明是大智慧。老子对小智慧持批判态度,主张入要有大智慧。这两句用现代汉语表达,大致可以说成是,了解别人的人伶俐,了解自己的人明智。也就是说,能了解别人,懂得怎样去对付他,怎样对付更有效等,这只能算做小智慧。真正的大智慧是对自己的了解,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那才能无往而不利,才不至于为了对付别人损伤了自己。
“知人者智”二句,知人难,自知更难;老子以知人为智,自知为明。按老子的概念,“明”高于“智”。“明智”一词即出于此。“自知之明”亦由此而来。
解析
这句话看似浅显易懂,其实老子向我们展示的是极其深奥的道理。
老子强调指出能够理解判断外人和外物的人,只能称其为拥有世间的庸俗智慧,而通过外事外物反观自己,从而悟出生命的本来面目的人,才配称为有大智慧,也就是明。
一个人了解别人,慧眼识人,这种人了不起,但识人有术,这里面有经验成分。只有能够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明智者。有人有才华,可是人家却不给他机会,就是他身上的缺点让人感到讨厌,可他本人却不知道。这是老子对人的价值判断,这种判断在今天仍然有用。
故事
刘邦自知之明
刘邦在楚汉战争中,之所以能从劣势变为优势,最终打败项羽,统一天下,知人善任是重要原因之一。刘邦用人的基本政策是,凡是能为他的政治目标出力献策的,不管其出身经历如何,他都量才录用,并按功劳大小封爵授官。
彭越出身渔民,以后又曾为“盗”,英布因犯秦法,被处以面上刺字的黥刑,他俩都因功而封王;以屠狗为业的樊哙封舞阳侯;马车夫夏侯婴官至太仆;曾以编织谋生的周勃,后来担任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布贩子出身的灌婴做了御史大夫;农民起义领袖郦商封曲周侯。
刘邦称帝不久,在洛阳南宫的一次宴会上问群臣:“我为什么能得到天下,项羽为什么失去了天下?”文臣武将纷纷发言,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