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诚心和气、愉色婉言”,就等于佛教所谓的“功德”。诚心,就是真实不亡,表里合一的心;和气,也就是和悦的心情。愉色,指愉快的面容。如果心情愉悦,就会表现在言行举止上,于是乎,言语温婉、对人体贴,使人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因此,光有心地柔美还不够,必须实际地显现出来,这样不但能促进家庭的祥和,而且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济度。所以说,每个家庭只要有一个人具备佛心,而肯身体力行,这个家庭就会成为一片乐土。
齐家如此,治国亦如此。有一次,滕文公问孟子:“我们滕国是一个小国,又处在齐楚两个大国之间,我们依附哪一个好呢?”孟子回答说:“你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如果你硬要我说,我只能告诉你,挖深护城河,加固城墙,和你的百姓一道来保卫你的国家。如果你的百姓宁死也不肯离开,那你就谁也不用依附了。”
日常生活中,每个家庭都有一个真佛存在,也都包含着一种真道。因此,要想领悟佛法,不一定非得进入寺院修行!只要拥有一颗真诚的心,面容慈眉善目,言谈举止温和,父母兄弟,和睦相处。为此而付出,功德一定比调息观心的坐禅修行大的多!
【原典】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释义】指责他人的过错不要太严厉,要考虑其能否承受;教诲他人的善良不要过高,要顾及其能否顺从。
【解析】公元前265年,赵国的惠王病逝,年幼的孝成王即位。秦国趁机派兵猛攻赵国。赵国抵挡不住向齐国求援,齐国提出必须以长安君为人质才能出兵。而长安君是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太后不肯,大臣力谏。左师触龙说:“老臣有一个很不出息的小儿子舒祺,如今我年老了,很怜悯他,希望能让他到宫里来当卫士。”太后立即答应,问:“男子也喜欢小儿子吗?”触龙答道:“比妇人还要喜欢。太后虽然很爱儿子长安君,但对女儿燕后的爱护还更深些。”
太后不解其意,触龙解释说:“自赵国三代以前至现在,子孙封侯的又有多少?”太后答道:“没有了。”触龙说:“由此看来,祸患近的祸及自身,远的累及子孙。难道君王的子孙一定不好吗?原因在于他们地位尊贵却不让他为国家建功立业,一旦您逝去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我认为您爱燕后更甚于爱长安君,就是因为您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太后领悟其意,同意送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齐国如约出兵攻秦,于是赵国转危为安了。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责备别人的过失唯恐不全、把别人的缺点当做把柄,抓住不放,处理起来也不讲究方式方法,不想前因后果,而图一时之愤,恨不得一棒子打死。而诲人者要么期望太高,要么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要么成才心切不顾实际填充别人装不进去的东西,不考虑实际效果,这是责人或教诲时所不足取的。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当有些儒家思想。凡事都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宜,不可偏激,不能强求,要能“恕”,则“恕”。
【原典】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彩于夏月。故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也。
【释义】粪虫极其污秽,蜕成蝉而在秋风中吸饮露水;腐草毫无光华,化成萤而在夏夜里闪耀光彩。所以,要知道洁净常常出自污秽,光明常常在黑暗中产生。
【解析】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不论大小,不分贵贱,甚至是粪虫、腐草都各有其价值。也就是说,天地间没有一件东西是没用的。洁净的东西从污秽中生,光彩的物品从晦暗中出。比如,粪尿可以说是极其污秽的东西,但把它当作肥料施于田园时,绝不再是污秽的东西,而成为美味的食品。但五谷和青菜通过我们的身体,定会成为排泄的秽物。
禅林怪杰无三和尚,原是一个偏僻小村的村民,他21岁时做杂役,53岁时看破红尘出家为僧。他决心十足,不顾老迈之躯遍游全国各地,后拜宝香寺的洞泉橘仙和尚为师,他的刻苦勤勉感动了洞泉和尚,和尚把正法传给了无三。无三修得正果后,受萨摩藩主邀请,出任鹿儿岛的福昌寺住持。在出任住持的仪式上,无三展示了禅师高尚的品性。萨摩藩有一条规定,以贫贱的百姓身份不能出任佛寺的住持,要当住持就得改官姓。无三无意改姓。这时,有一位嫉妒无三的某寺住持向藩王进谗言:“一个土百姓怎么能当住持呢?”满座为之哗然。在大庭广众之下,无三面不改色,声如洪钟,说了一句震慑满堂的话:“我是泥中莲花。”净从秽生,当不难懂!
可见,我们切不可暴殄天物。应具备这样一种认识:出身微浅,不是有作为的决定条件,不能因此自艾自怨自卑,而要想方设法去改变命运的安排。不论生活环境多么恶劣,都要克服困难,战胜艰险。
【原典】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释义】一个人之所以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都是由于受外来血气的影响,只有把这股邪气抑制住,真正的勇气才能突显出来。一个人的所有欲望和想象,都是由于虚幻无常的妄心所造成的,只有把这种虚妄之心彻底消除了,然后纯良本性才能显现出来。
【解析】凡是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的人,一定心高气傲,总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谁也不如自己,自己比谁都聪明。时时都要标榜自己,小瞧别人;事事都得显三露四,出点风头。这样的人,在永无止境的欲望中忘了生活的真谛,被矜高倨傲的虚妄之气遮蔽了双眼,失去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说,无论他有多大的勇气,也只能是一时的血气之勇,并非真正的大智大勇。
杨修就因恃才傲物,不遵军纪,乱说军事机密而掉了脑袋;祢衡年纪轻轻,不仅不服人,还公然擂鼓大骂曹操,曹操也不是省油的灯,一气之下,摆平了祢衡;关羽败走麦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狂妄自大,自以为是,觉得陆逊年轻胆小,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最终导致败亡;大发明家爱迪生,虽然拥有“发明大王”的美称,但在晚年却因越来越严重的骄傲情绪,让他的声望大打折扣,是“英雄迟暮,骄则误”绝好的写照。在晚年,他被无数的成就和人们的奉承所陶醉,竟然无知地、固执地坚持用直流的方式输电,而坚决反对用交流的方式输电,从而成为一生的败笔。如果他能够虚心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就不会被别人所贬损。
做人,就得实实在在;处事,就要声色柔和。也许,你觉得你文凭高,可不一定你就有别人的阅历多;你觉得你是领导,可有些事就得需要手下帮忙;你觉得你的本事大,没人用你,本事再大也白搭。所以说,做人还是不要自以为是,应时刻提醒自己:人,不可能离群独居,是人都有自己的优势。
【原典】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常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释义】酒足饭饱之后,回想美酒佳肴的味道,所有的甘美已全部消失。房事满足之后再去回味性欲的情趣,那男女之间鱼水之欢的念头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可见,能经常把前事的悔悟,做为后一件事的参考,来打破临事时的痴迷,就能心性稳定,而保持行动的正确性。
【解析】生活中我们往往不能够满足于已有的东西,总想与别人攀比,或者盲目地追求一些不可能、不现实的事情。人的欲望无穷无尽,生理上的、心理上的、爱的欲望、成功的欲望,等等。有了欲望,就要求实现;部分实现了,又要求全部;一时实现了,又要求永恒拥有;一个欲望实现了,新的欲望又产生了。在一次次的满足之后,又会是一次次的不满足,正所谓“欲壑难填”。可见,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欲望的过程。
“狼来了”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小男孩一个人在山上放羊,闲得无趣,便给自己找乐,对着山下大喊“狼来了,狼来了”,看着山下的人扛着棍棒急急忙忙跑上山来,一脸焦急的样子,小男孩乐不可支,他觉得这样做很好玩。于是,小男孩便隔三岔五地就要捉弄一下山下的人们,以此为乐。时间久了,大家也就知道了小男孩的无聊,便没人再理会他。一次,狼真的来了,小男孩吓得放声大喊“狼来了--”。但是,再也没有人相信他了,一切都晚了…在商品社会的今天,人们对情感、金钱的需求无疑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社会就不会发展和进步。理想、追求是什么?说白了,就是欲望!虽然人的欲望是无止境,但凡事却要忌讳一个“贪”字。
【原典】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释义】身居高官,不可没有隐居山林的思想;隐居田园山林的人,必须要有胸怀天下治理国家的抱负。
【解析】诸葛亮的少年时代,是在战乱流离中度过的,直到他进入成年时,才在襄阳城西的隆中置了一片田产,建了几间房子,和姐弟三人一起定居下来,自此过着“躬耕垄亩”的生活。但是,他身居隆中,却胸怀治理国家的雄心壮志。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说他是人中之龙,劝刘备亲自屈驾迎请。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得与诸葛亮相见,相见后就在诸葛亮茅屋请教起天下大计来。刘备说:“汉室倾危,奸臣专权,皇帝蒙尘,我自不量力,欲申大义于天下,却因智术短浅,狼狈至今,虽然如此,我大志尚存。请问有何大计能使我完成宿愿呢?”于是诸葛亮对天下的形势进行了分析,为刘备指出了成就霸业的长远大计。理路清楚,明确中肯,足见其超人的政治、军事头脑。后来,刘备对关羽、张飞说:“我之得孔明,犹鱼得水。”诸葛亮也依靠刘备施展了自己抱负,成为辅佐蜀国的千古名相。
在这个世上,不论是人类,还是禽兽都“强中自有强中手”。所以,身为达官贵人,必须摆脱自以为是的心理。金钱之物本是“生不带来”,死后名誉定会“烟消云散”。因此,我们要舍去名利,学习山林隐士们的高风与雅量。“富贵于我如浮云”,才能领悟无上哲理,知道人生的真价值。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相反,过着自由自在生活的人,不可完全忘记国家,要卓识越见,高风亮节、明礼知义,时时刻刻关心国事。
【原典】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释义】为人处世不必去追逐名利,做到无过就是最大的功劳;帮助他人不要强求回报,只要别人没有怨恨,就是最好的回报。
【解析】生活中,当我们在为别人做事,为别人付出的时候,总是在潜意识地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感激或者是感恩。但很多时候又是难得所愿,其实站在接受者的角度,如果别人在关键的时候帮助了你,你的表现是什么呢?除了感激之外,更多的是“大恩不言谢”吧。如果我们从付出的一开始就不去任何奢求回报,只是享受付出的快乐,是不是也会少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呢!再说了,从奢求有回报的付出到不求回报,哪怕是别人的感激之词,也是我们个人境界的一种提高吧。
公元321年,石勒欢宴家乡父老,听取他们的建议。唯有邻居李阳没来,因为他曾与石勒为了争夺沤麻池而发生过斗殴,因此他害怕石勒报复。石勒得知后说:“李阳是个壮士,当年我们都穷困,打架这事不能全怨他。现在我当了王,要兼容天下,怎能斤斤计较呢?”于是派人把李阳请来,与他促膝对饮,并任命李阳为参军校尉。
石勒作为一国之主,他不计少年时的冤隙,反而将李阳给予重用,真可以说是雅量。他的此举消除了过去的冤恨,冰释了前嫌,这也是他施行德政的一种手段。“无怨便是德”,治理国家尚且如此,那么我们平时的为人处事就更不必说了。
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只要有一点成绩便沾沾自喜,得意洋洋地邀功请赏。真正的给予,绝不是施小惠,完全是一种自我牺牲。假如施恩图报,那就等于贪婪而不是给予。真正的给予应该是蜡烛、太阳,牺牲自己照亮别人,不望代价,不望酬劳,如此才符合施舍的真义。
【原典】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释义】忧虑勤劳是美德,过于辛苦就无从适合怡悦的心情;恬静淡泊是高风,过于枯寂就无从济人利物。
【解析】孔子说的“过犹不及”,也就是说的什么事都不要走极端。同理,过分轻视世间的功名利禄,就会被人误会缺乏匡世救人的精神。因此,凡事都要有一个维持均衡的状态。以淡泊为名而忘记对社会的责任,忘记人间冷暖,甚至演变为“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自利,就会被人视为没有公德,没有责任感而被社会公众所唾弃。
“采菊东篱,种豆南山”,一个“猛志逸四海”的有理想、有抱负、慷慨激昂的青年,最后还是痛苦地“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虽然向往林泉之趣的淡泊生活,但对于生计温饱的问题,他不可能不去考虑,因为这是人生活在世上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那种“吾尝醉于酒足矣”的做法,一般人是不敢恭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