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学院博士生马某,在寻求体现自身价值的职业时四处碰壁。他不抱多大希望来到广东某大型集团求职,没想到老板毫不犹豫地接收他。问及待遇时,马某说:我在大学是讲师,在这里不能降低。另外,我有失眠的毛病,必须有个单间住。老板悉数欣然应允。一个半月之后,马博士破译了国外同类产品先进的工艺原理,使集团的产品在短期内上了一个新档次。马某的待遇也随即提升,住房也得到调整。同时,还按产品的销售量提取“知识价值”。
一次,马博士在广州开完会准备回厂,“恰巧”有一辆高级轿车在宾馆门前恭候,“司机”声称是回顺德,可以顺路送他。待车到顺德,“司机”才告诉他,自己也是生产他所在集团同类产品的老板,如果马博士到他那里去,年薪30万元,这辆高级轿车马上归他使用;同时,他还告诉马博士,如果一时拿不定主意,日后只要打个电话,随时都可以去施展才华。马博士没有答应那位老板的请求,他以后也不准备打那个电话。
马博士的心怎么被勾住了?主要不是物质刺激的力量,而是他与所在的集团已经建立了相知的感情。可见,企业吸引、聚集人才,既要有一定的物质激励手段,更要重视情感因素,“攻心为上”。而所谓攻心与知心,就在于怎样进行人际交流了。事实表明,与朋友交往要正确对待“平等”。
这个世界上,人际关系存在着是否平等的问题,客观的看法是: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然而,当人们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来进行交往时,却并不总是能够“平起平坐”的。
然而,在饭店里,服务人员能够与客人“平起平坐”吗?显然不能。在饭店服务人员当中,早就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客人坐着你站着,客人吃着你看着,客人玩着你干着。”不管这种说法,带有什么样的情绪色彩,你都不能不承认,它的确反映了一个事实——服务人员不可能与客人“平起平坐”。
那么,在企业内部,在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呢?从“下级服从上级”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也是不可能“平起平坐”的。一个上级的“上”,一个下级的“下”,这两个字,已经把这个不能“平起平坐”的意思,说得很清楚了。
结论是,无论是在“服务人员与客人”的关系中,还是在“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中,如果大家都“平起平坐”,那就不存在“谁为谁服务”和“谁管谁”的问题了。
应该说清楚的是,人们由于扮演着特定的社会角色,而不能“平起平坐”,这和人与人之间是否“平等”,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平等”并不意味着总是能够“平起平坐”;而不能“平起平坐”,也并不意味着“不平等”、能不能“平起平坐”是“角色与角色之间”的问题;而是不是“平等”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人与人的交往,还要分清各种“角色”。
在交际的许多场合,我们只要弄清楚,一个人所扮演的是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就知道该怎么样去和他打交道了;人们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就有了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因此,人们一旦“进人角色”,就往往不能“平起平坐”了。但不管进入什么样的角色,人总还是人。如果你不承认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你就应该承认,不管扮演着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人与人都应该是平等的。
也许有人要问:既然不能“平起平坐”,又何以见得人和人是“平等”的呢?我们认为,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只能有一个含义,那就是“互相尊重”。不管你扮演着什么样的社会角色,我扮演着什么样的社会角色,只要我尊重你,你也尊重我,你我就是“平等”的。我们知道,人所扮演的“角色”,与扮演角色的“人”,既难解难分,又决不能混为一谈。可是有些人,却有意无意地,总是要把这两者混为一谈。例如,有些饭店服务员,想到“客人坐着你站着”,就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而有些管理者,一想到“我手里有权”,“我能管你”,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这正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所以总是“理不顺”的一个重要原因。
真正精明的人是那些懂得如何善待朋友,同时也懂得如何善待自己的人。
(四)吃亏是福,得失互补
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彼此信任,则没有互助互利;没有较深的感情则没有彼此的信任。在人际交往与关系中重视情感因素,不断增加感情的储蓄,就是聚积信任度,保持和加强亲密互惠的程度。
下面打一个很“功利”的比喻:与朋友的交往实际上也是一本账。只有那些肯吃眼前亏的人,才能争取到“长期客户”。
假如你在感情的账户上储蓄,就会赢得对方的信任,那么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可以利用这种信任。你即使犯有什么过错,也容易得到别人的谅解;你即使没把话说清楚,有点小脾气,对方也能理解。所以我们要强调请求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应该自信主动、坦诚大方地提出,尽管有许多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可以采用,然而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乐于助人,关心他人,不断增加感情账户上的储蓄。如果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人际关系有什么诀窍的话,那么这是惟一的可靠诀窍。反之,不肯增加储蓄而只想大笔支取的人是无人理会的,这样的银行账户是根本不存在的。你毫无储蓄,到需要用钱时,也就必然无钱可用,只有欠账了,但欠账总是要还的,到头来还是要储蓄。这就是社会与人生的大海上平等互利、收支平衡的灯塔。
在平时我们做某一件事情时,请人帮个小忙,习惯说劳驾、借光。帮忙和借光有什么关系?其实“借光”一词的来历就说明了求助也就意味着互利。据说,古代有个勤劳的女子,因家里太穷买不起灯油,夜晚无法纺线。村里有个大房子里有灯光,那里有许多妇女纺线。她便去请求帮助,借点光亮。为了让人家欢迎她去,她说,你们给我方便,我也要给大家做点好事,每天晚上我来打扫房间。于是,她就这样每天晚上和大家一起纺线了。
交际中的互助互利不仅指物质利益,而且还有精神利益。作为被求助的一方不一定非要你给他们什么帮助和好处不可,而且人际交往的互利互惠也不同于做买卖那样必须是等价交换,立刻兑现。但作为求助者最好能让对方了解助人也会助己,比如你要求人翻译或打印个材料,如果去找正在学练翻译或打字的熟人帮忙,这不是对他们提高业务技能也有好处吗?
假如你请某人来帮助粉刷装饰住房,说好干半天,他可能干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走掉了;你托某人为你办理申办什么公司的手续,他也许只起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具体的手续还要你自己去四处奔波……遇到这类情况,千万不可埋怨,不可责怪对方说话不算数。因为事实上人家已经帮了一点忙,这就值得你表示肯定和感谢。你感谢对方帮忙一小时,下回他也可能会帮忙两小时;你感谢人家为你办事,探明了路线,下回他也许会一帮到底。
你乐于助人,多主动帮助别人,会不断增加感情账户上的储蓄。一般不要轻易和过多地求人帮助,不轻易求助者最容易获得帮助。
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一些上司责怪下属不自觉,一些人对于朋友和同事不接受自己的劝告很不满意……改变别人实在是太难,怎么办呢?这就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强迫压制;一是撒手不管。这两种倾向只会使人际关系遭到破坏,而不是得到改善。
实践证明,改变一个人很难,看起来是这个人不通情达理,甚至不知好歹。实际上,大多数的情况不是这样,而是处于领导岗位、负有教育责任和好心规劝帮助亲友的人没有改变自己,甚至从来没有想过改变自己。只有那些愿意吃点小“亏”,首先改变自己的人,才能改变别人,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们应该知道,在人际交往与关系上一定要树立自由平等的意识,一定要观念开放,这不仅指我们自己自由主动与别人交往和相处,并在交流中发挥能动性,而且包括要尊重和承认对方的自由主动性。问题常常出在执意要改变别人的人只关心或更关心维护自己的权利、意图和感情,而不能适应和维护对方的自由主动性。即便是父母对待子女,也应像对待朋友一样,宁吃点“面子上的亏”,也要给孩子自由。
例如:有一位名牌大学的教授一直为他的儿子能在这所大学就读而煞费苦心地做准备。但当机会临近时,他的儿子却不肯去这所大学读书。这使父亲深感不安和恼火,他三番五次忠告说毕业于该校将成为儿子的一大资本,而且这也是他家的传统,三代人都毕业于这所著名学府。父亲多次劝告、敦促,甚至恳求儿子,一直希望儿子回心转意。
这个问题的复杂微妙在于,儿子早已感到父亲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要听从父母的旨意,父亲要求他就读于该校的愿望胜过将他作为一个人、一个儿子而给予他的重视。这就是结在儿子心头的疙瘩。因此,儿子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自主与个性而决心进行抗争。这种不肯给予对方以自由的守旧意识在我们这个习惯于“家本位”与“官本位”的社会里是许多人很少能意识到的一个可怕的误区。
好在父亲毕竟有较高的文化知识,他经过一番激烈的反思,决定放弃有条件的爱。他与妻子商定,无论儿子做出什么选择都将无条件地爱他。做到这一点当然很不容易,为了儿子的学历和前途,父母一直在筹划操劳,但现在只好改变自己。他们把这个新的决定对儿子坦诚相告,而且说明这样做并不是为了控制他,试图使他驯服,而是改变他们自己的观念的必然结果。
儿子在当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一周后,他告诉父母,他仍决定不去那所学校读书。父母对此已有精神准备,所以继续对儿子表现出无条件的爱,生活照常进行。不久以后,儿子的主意改变了,由于感到再也不必维护自己的自由和独立,他便进行了比较客观而深入的反思,他发现自己其实也需要有父母所希望的学历,便提出了报考该大学的申请,并把新的决定告诉了父母,父母当然赞同。
有时吃亏其实只是一种迂回策略,这种方法我们还会经常遇到。
历史上有这么一件事:楚庄王非常爱马,每当他的马有一匹死了之后,他都坚持按宫廷官员的葬礼操办,谁劝也不听,甚至下令谁再反对给死马举办官葬,一律处死。有个叫优孟的人听到此事,他便来到王宫大哭,连说这样的好马按宫廷的葬礼来办太轻薄了,有失楚国的体面,应该按国王的葬礼办,让各国使节送葬,还要用玉石作棺,修一座富丽堂皇的祠堂,立上牌位,长年用整牛整马供奉,追封谥号等等,说得楚庄王瞠目结舌。优孟把葬马之事发挥到顶峰后,话锋一转,点出了恶果:这样一来,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楚国把马看得很重,把人看得很轻。庄王一听,猛醒过来,想到重马不重人的恶名对他有害无利。他问优孟:“我该怎么办呢?”优孟说:“很简单,像对待其他牲畜一样,把肉煮得很熟,让大家饱餐一顿。”这就是重人不重马了。于是,庄王接受了他的意见。像楚庄王这样的人如今是没有了,但固守错误、主观武断的人和事还是到处都有。你遇到这种情况,不妨想想优于是怎么让楚庄王回心转意的。这种心理策略、独特思维只有自由主动意识很强的人才能运用。
由“吃亏”可以引申出很多办法,这只是其中的一个。
下面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一个刚退休的老人在学校附近买了一间简陋的房子。刚住的前几个星期还算安静。不久有三个孩子开始在附近踢垃圾桶闹着玩,一连几天如此,老人受不了这类噪音的干扰。老人出去跟三个孩子谈判,他没有制止他们,反而说:“好呵!你们玩得真开心,我喜欢你们这样踢。如果你们每天都来踢垃圾桶,我给你们每人一块钱。”
三个孩子很高兴,更加使劲地表演“足下功夫”。过了两三天,老人又忧愁地对他们说:“对不起,物价又涨了,这就等于我的收入又减少了。从明天起,只能给你们每人每天五角钱了。”孩子们显得不大开心,但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下午,继续来踢垃圾桶,已经不像开始那么使劲了。数日后,老人又对他们说“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对不起,每天只能两角了。”
“怎么,两角钱?”一个孩子气得不行,“太少了,我们才不会为了两角钱花费这么多时间,在这里撒野呢,不干了!”此后,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很多事情本无一定之规,守旧是产生怠惰之母,数十年从事同一种工作可能养成敷衍了事的习惯。那么同样,在人际交往与关系的问题上,如果失去了自由主动,也就没有什么活力可言。愈是被视为“禁忌”的方法,愈是含有能动性和创造力的要素在内。如果我们能够超越常规,不拘一格,就能从实际出发,充分运用心理策略,以独特的创造性去处理问题,转化矛盾。吃亏,就是其中的一种。
人都是爱面子的,因而认为嘲笑自己也是一种“吃亏”。其实,即使把这当作一种“吃亏”的话,我们仍能从中得到许多。
著名律师曹特是一位善讲自己笑话的人,有一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他登台演说时,把他介绍给听众说:“他算得是我国第一位公民!”
曹特似乎很可以立刻抓住个难得的机会,大模大样地开着玩笑说:“诸位静听,第一位公民要开始演讲了。”但是他如真那样做,他便是一个没人瞧得起的傻瓜了。
该如何说呢?曹特不但要利用这个介绍词幽默一下,并且还要从中获得听众的好感。他说:“刚才校长先生说的一个名词,我起初有些听不太懂。第一位公民是指什么呢?现在我才想到,大概他是指莎士比亚戏剧中常常提到的公民。这位校长先生一定是研究莎士比亚戏剧极有心得的人,他替我介绍时,一定又在想到他的戏剧了。诸位听众一定知道莎士比亚是常常把许多公民穿插在他的戏剧中,充任无关紧要的角色,如第一个公民,第二个公民之类,这些配角每人所说的话大都只有一两句,而且多半是毫无口才,没有高明见识的人。但他们差不多都是好人,即使把第一第二的地位交换一下,也根本不会显示有何不同之处。”真是一篇聪明绝顶、竭尽幽默能事的妙论!他把校长先生替他戴上的高帽子,丢给大家去戴,显示自己是与听众站在一样的地位,同时他的言语措词也是高人一等。如果他改用一种庄重的态度,简括地说:“校长先生说我是第一位公民,大概是在说我是一个舞台上的配角。”结果决不会那样生动有趣,使得听众笑逐颜开。
假如我们能够常常以自己可笑的地方,开开玩笑,一定可以赢得许多朋友的友谊,因为你尊重别人,取笑自己,正可以表示你是把自己看做和朋友一样处于同等地位,毫无高傲的习气,使朋友得到一个十分亲切的印象,对你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