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09900000073

第73章 修行究竟修的是什么

修行究竟修的是什么?大家通常都会说修的是这颗心,“心”指的又是什么?如果你对“心”不明了,怎么修心呢?“心”看不见,摸不着,你是怎么修心的?要修心,首先要了解“心”。既然大家对“心”都不了解,不知道何为“心”,说明大家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修这颗心,如何使用这颗心。

佛门里所说的心,绝对不是心脏这颗肉团心,也不完全是指思想(涵盖了思想)。如果大家说修的是思想,按常理,大家把思想修好了,就应该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了,就应该是佛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些人的思想非常好,但并没有开悟、成佛。

修思想实质上是修行的开始,也可以说是修行的基础。只有把思想修完善,修完美了,才谈得上修道,才能逐渐进入修心性的阶段。通常大家说修心,这个“心”指的就是大家的本来面目。但是目前大家距离找到本来面目太遥远了,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只能从最近的地方下手,也就是先把自己的思想修正过来。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你根本无法修道,更无法做人做事。实际上又有几个人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在做什么呢?真的太少了!这也就是大家感到迷茫的原因。

有些人以为自己在信佛,在修道,实际上并非如此。多数人信佛修道都是因为人生不顺利、家庭不顺利、事业不顺利,种种的不顺利促使他们转向佛门。他们以为学了佛,修了道,人生就顺利了。实际上绝无可能。这样的人即便到了佛门,也不可能知道学佛修道应该如何下手。因为他对人生已经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要做什么,又怎么可能知道如何学佛修道呢?

如果你的人生不顺利,你学了佛,实际上会更不顺利。至于为什么,我不敢多讲,讲多了大家就不会信佛、修道了!我只能鹦鹉学舌,别人怎么讲,我也怎么讲。

一个人在红尘里不会迷失方向,进入佛门也同样不会迷失方向。我常说一句话:老虎走遍天下都是吃肉的。你在红尘里失败了,进入佛门仍然是个失败者;你在红尘里很能干,进入佛门仍然很能干。

昨天从长春来了一个信徒,他非常激动,非常不安,非常急躁,非常无奈,又非常迷茫!一来就亟不可待地让我告诉他怎么修行,怎么成佛。我说:“以你目前这种状态,我无能为力,不会告诉你。就是告诉了你,也没有用!”万行没有胆量。如果有胆量,当时甩他几个耳光,臭骂他一顿,就把他的病态治好了。这种手法也许在古时候可以用,但在今天这个时代恐怕不能用。

他以为自己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信徒,实际上他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非常懒惰、非常失败的人。他以为自己放弃家庭,放弃工作,卖掉财产想修道是对的,实际上大错特错!你们说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不思进取,不能吃苦耐劳的人,能干什么呢?这样的人能修道吗?

所谓的“不执著,放下”是让心不执著,该做的还要做,该尽的责任还要尽。比如对金钱放下,不是把手里的钱放下,而是放下贪心。过去的高僧大德建寺安僧,没有钱,怎么建道场?但是他们确实未起过贪心。不贪的是这颗心,而不是有形有相的东西。要放弃的是你的贪心、你执著的心,而不是手中的钱财。如果手中的钱财放弃了,内在的贪心不放弃,又有什么用呢?

红尘里的功名利禄,你付出十分,会得到一分。而开悟成佛,你就是付出一百分,也未必能得到十分,也许只能得到一分。在红尘里不愿意付出,在修道上也不会付出。这些人是看祖师传记看多了,只看到这个祖师开悟了,那个祖师开悟了,却从不去看这些祖师是如何努力地修行,如何忘我地付出,如何吃尽别人不能吃的苦,最后才开悟成就的。他们都不看人家努力的过程与艰辛,只看人家得道那一刹那的辉煌;不看人家的耕耘,只看人家的收获!

昨天来的那个人,我敢肯定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来找万行。而且只要有人谈到万行,他都会说万行什么都不是,狗屁不是!除非他能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来,才会明白当初万行为什么不教导他,而且还骂他。

这种类型的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他说自己是多么多么的虔诚,为道付出了多少,对万行如何日夜思念,多么渴望见到!结果来了之后,连两个小时都待不下去就走了!这怎么能证明他真的渴望修道,渴望得到万行的指点呢?这样的人值得教吗?值得为他付出吗?

也许你们会说万行的分别心太大,应该发发慈悲,发发善心。你们认为此时对这个人发善心有用吗?既然无用,也就没有必要去做了。正因为他认为自己放弃了工作,放弃了家庭,卖掉了财产,做了常人做不到的事,非常了不起,很难能可贵,才趾高气扬地认为自己的道心有多强,远胜过别人。正因为他外表上这些有形有相的事情做得太多了,所以把自己给害了!

何况他做这一切的动机根本不像他所说的那样,而是因为条件不具备,因缘不具足,他想要的东西得不到,所以才不得不放弃。他却找借口为自己开脱,说是为了修道才放弃的!即便真是为了修道而放弃,也不值得放在心上,挂在口上讲给别人听。这是你自己想做的事,没有人强迫你。

就像万行闭了七年关,你就是闭了七十年,没有开悟成佛,又能说明什么?修行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有没有大彻大悟,有没有开悟成佛,有没有得到无上的智慧!就算你达到了,仍然不值得炫耀,古人早就达到了,有什么好炫耀的呢?何况真达到了,根本不会炫耀,因为已经彻底无我了!一个无我的人,怎么会炫耀“我”如何呢?

古人为法忘躯,为道舍弃一切,任劳任怨。为什么他们能这样?因为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现在的众生是受环境逼迫,不得不如此,是带着无奈、抱怨的心在做这些。既然是带着无奈的心在做,心量、内在的智慧永远都不可能打开!因为要打开心性的智慧,必须具备一种自发无为的力量,绝不是抱怨、有为、奢望的心所能打开。有为的心就如同一个有为的因,只能得到一个有为的果。

我们现在离学佛、修道的标准还远得很。大家连做人的基本思想都没有修正过来,人还没有做完善,怎么可能学佛呢?学佛先学人,人没有学通,怎么可能学佛?

有时候我也笑自己:做人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我都不愿意做,都做不好,还想去做最复杂、难度最高的事——成佛!

再看看祖师大德们,哪一个的人品、德行不都是经受了无数次的考验,最终才开悟成佛的?学佛哪有那么容易!当我明白这些道理以后,真的不敢再奢望自己能学佛、成佛了,只想老老实实、踏踏实实、安分守己地做人做事,活在当下。别弄到最后人不愿意做,佛又没做成,结果人不人,佛不佛!既然人也不是,佛也不是,大家说是什么?什么都不是!

如果你放弃成佛的欲望,安分守己地做人,你肯定是一个合格的人、完美的人。这样你也就成功了一半,大家也会认为你是一个成功的人。在把人做完善的基础上,你想成神就成神,要成佛就成佛,想成仙也一样能成仙!

万事万物都建立在大地上,五行中的金、木、水、火都离不开土,都是在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你把人做好了,就如同你有了深厚、肥沃的土壤,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寺庙里有两项工作最辛苦,一个是厨房,一个是财务。从古至今,到寺庙来发心的人都会到厨房去干活。厨房的工作是最磨练人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譬如今天突然多来了几个人,饭菜不够,厨房就得马上做。或者你原本准备了200人的饭菜,突然走了50人,剩下很多饭菜。下一顿吃剩饭菜的时候,大伙儿会不会抱怨你?又或者你原本准备了150人的饭菜,突然来了50人,大家没吃饱,还是会抱怨。而且寺庙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口味都不同,厨房里做菜要满足所有人的口味,所谓众口难调,又是一项很不容易的工作。

寺庙的财务工作则如同流水,永不间断,没完没了。而且来做功德的人都带着不同的愿望,有的想把钱捐在这个项目上,有的想捐在那个项目上。财务怎么办呢?只能满他们的愿。有时满不了他们的愿(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还得耐心地向他们解释。

但是,当你真正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时,让你做任何工作,你都会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地去做,而且还会做得很好。因为只有在做事的时候,你才会遇到境界,才能看清自己的起心动念。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接触,什么都不面对,你当然不会起心动念,不会生烦恼。

但是,如果你想把自己的这颗心磨练出来,就必须做事。除了这条路,没有第二条!所谓的“根本智”,假如以十年时间来计算,你花一年时间就能获得它。但是,要想把“后得智”修圆满,必须花上九年时间。

为什么古人讲修道、悟道、得道,最后还要养道呢?既然已经悟道、得道了,为什么还要养呢?而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这个东西,养什么呢?我们现在是处于修的阶段,只有把它修出来了,找到了,见到了,才能慢慢地保养它。修是修,养是养,这是两个不同的阶段。

同类推荐
  • 放下:快乐之道

    放下:快乐之道

    做人,要像一只皮箱,能够提得起,也要能够放得下。光是提起,太多的拖累,非常辛苦;光是放下,要用的时候,就会感到不便。所以,做人要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的时候放下。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要放下,要放下!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古兰经》注释研究

    《古兰经》注释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止。史料表明,《古兰经》问世以来文本从未变化,变化的是对它的注释。因此,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伊始,历代注释家基于经训教义原则,秉承注释学术传统,发扬文化创制精神,与时俱进地解读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揭示着《古兰经》的经义经旨,从而使伊斯兰教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使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 奇山:佛教道教名山

    奇山:佛教道教名山

    本书分为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江西龙虎山和四川青城山等四部分,内容包括:佛教的传入和灵鹫寺、清凉山佛教的极盛时期、藏传佛教的传入和兴盛、画中姑娘幻化的峨眉山、大上清宫中的百神传说等。
  •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天香:圣经中的女人

    这是一本比较特殊的书,我们在一个女作家笔下,第一次看到一组圣经里的女性群像圣洁的圣母、英勇的女士师、温柔幸福的妻子、沦落又皈依的女子、给人间带来灾难的少女、给民族带来福祉的王后……
热门推荐
  • 征程路

    征程路

    这是一个前期诙谐,中期感伤的作品。一个少年如何成长,自然不会一帆风顺,成为人中人,受伤也在所难免!
  • 王俊凯王源之我是吸血鬼

    王俊凯王源之我是吸血鬼

    她们是吸血鬼族的公主,他们是人类世界的大明星。她们来人类世界吸血祸害,却误打误撞遇到了他们。人与鬼之间,会发生什么?
  • 兴唐并肩王

    兴唐并肩王

    《新唐词典》注并肩王拼音:bìngjiānwáng释义:历经三朝、兴唐砥柱、不世名臣逍遥侯楚辞的专称。喻入朝不拜,与皇帝齐肩而坐之意。近义词:楚并肩、楚逍遥反义词:无出处:《唐史·楚辞传》:“德宗以辞屡建不世奇功,冠之逍遥侯。辞归隐,帝思不已,以并肩王号之,谓有唐一朝,必不负辞。然辞一别永年,终不复出,并肩王遂成绝唱。”例句:你们有人管他叫数学家、发明家,有人管他叫军事家、政治家,甚至于有人叫他思想家、预言家,更可笑的是还有人叫他阴谋家……可在朕看来,他就只是朕的好朋友、好老师、好兄长!朕信他敬他,封他个并肩王,怎么了?(德宗起居录)
  • 豪门婚宠:冷酷总裁的呆萌妻

    豪门婚宠:冷酷总裁的呆萌妻

    他,冷酷无情,豪门淑女都想傍上他。却殊不知她早已宠她入骨。“冷少,陆璐小姐说对面的房子很不错……”“买下来”“冷少,有人说陆璐小姐买不起礼服”“哦?把整个服装店给我买下来”报告冷少,这店本来就是您的……某天,陆璐哭着鼻子问冷少,“我哪里也不好,你为什么看上了我?”某男说,“因为你哪里也不好所以只有我要你。”……那尼读者群:554567937
  • 战斗异次元

    战斗异次元

    主角圣辉在5/2次元展开现实与玄幻的冒险,体会友谊与善良,结识志同道合的同伴,在新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霸域,用双手向世界的巅峰攀登。用心灵,铺设回家的道路。
  • 剑之妖邪

    剑之妖邪

    阴谋陷害,家破人亡,江氏遗孤。何为仙?何为道?仙道就可以随便制裁良人?何为权?何为力?权力就可以让人人面兽心?当孱弱之婴长大成人,当江姓之子学得杀人之技——手提利剑一柄,杀尽该杀之人!
  • 逍遥魔女传

    逍遥魔女传

    我是一个从来都倒霉到极点的人,连喝水都会塞牙缝。常常会希冀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会是什么样的。很不幸,在我还没准备好一切的时候,就光荣地牺牲在了车轮下,开始了一场奇遇,遭遇了一场爱情。看着他的眉眼,沉淀下幸福,或者这个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难道是因为上辈子太倒霉了,所以这辈子就注定得成为武林中祸害吗?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校园超级少爷

    校园超级少爷

    匪气少年回过校园,携众美展开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校园生活。
  • 我们的蓝色友谊

    我们的蓝色友谊

    六年级时候的我们,形影不离,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花园,我们称它为秘密花园,这里拥有我们所有的秘密,所以的快乐,童年也藏在这里,进入初中,我们不再是当年的乖乖女孩了,我们有着自己的梦想,有着自己最喜欢的人,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蓝曦,我们的梦想还在吗?当初的秘密花园,还能够重建吗?我们曾一起哭过,笑过,疯过,闹过,这些事,总会藏在时光的背后,忘不了啊~原谅我,还一直忘不了,还在乎,还去介入你与若灵的友谊。。。我们原本的青春,原本的梦想。。还有,一直一直都藏在心底的秘密,我们能否重新来过?忘掉,所有的不愉快,可以么?
  • 疫疹一得

    疫疹一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