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10000000023

第23章 身心双修方为究竟(1)

《楞严经》上讲:“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蒸沙怎么可能成饭呢?你用的材料就不是成饭的原料!

好多人都是两眼黯淡无光,没有神采,一看就是精、气、神不足。力量都到哪里去了?从六根漏掉了。都说要“打通任督二脉”,你凭什么打通任督二脉?用什么来打通呢?很多人认为开悟是“悟”到的。理论确实可以用心去悟,但功夫是用心悟的吗?思想境界是“悟”出来的,功夫是修出来的。

佛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位尊者,一个看到另一个洗内裤时,上面有遗精,就说一个得道的阿罗汉不应该有这种现象。另一个则说这是生理上的问题,与开悟无关。于是他们两个就去问佛陀,佛陀笑而不答。停了几分钟后,佛说,“证得”不仅是心理上的,也是生理上的。既然身心都证道了,就不应该出现这些凡夫的现象。只有凡人才有这些现象,圣人是没有这些现象的。

有些人认为学佛与生理无关,一谈到生理,就认为是亵渎自己的信仰。如果一个修行人不懂生理与修道的关系,想开悟成佛,绝无可能!过去的成就者都是生理学家,甚至是医学家。即便不通医术,也通医理。

一个修行人连基本的保健常识都不懂,连基本的生理结构都不了解,怎么修道呢?过去的医学家都是修证以后,拿自己的身心去验证的。现在的医学家多是通过书本来学习。

修行人一定要通一点医学。在修行的过程中,身体会有种种反应,如果不通一点医,就不会对治。过去的修行人,没有一个不通医学的。医学就是生理学。佛学不仅包含了生理学,还包含了心理学,身心都在其中。

世界上第一本讲生理的书,就是佛教的《禅观正脉》。第一个讲生理学的人就是悉达多——我们的佛祖!好多人还没有听说过《禅观正脉》这本书。修“白骨观”的人都是拿这本书作依据的。

不通生理,你就无法判断一个功法能不能修,能修到什么程度。如果你懂得人的生理运行规律,别人一说某个功法,你就知道可练不可练,可练到哪种程度。

社会上流传那么多气功,都是谁创立的?都是那些气功大师创立的。为什么有的人练了走火入魔,有的人练了身体健康,有的人练了没有反应呢?

如果一个功法符合人的生理结构和运行规律,你越练,身体就越健康,身心就越愉悦。如果违背了生理的结构和运行规律,你一练就走火入魔!

我们生理的气血是前面往下降,背后往上升。如果你创立的功法也是使气血从前面降,从后面升,你的身心就不会出现极端的现象,精神就不会错乱。反之,则容易出现问题。违背了生理气血的流向,你练得越多,精神越错乱!

可是往往违背了生理气血流向的功法(也就是让前面的气血往上升,后面的气血往下降),你一练,感觉会特别明显、特别强(也就是阻力特别大),你会以为这个功法好,感应强!实际上是害人的,练上一段时间,你的精神就错乱了!如果你练的功法是顺着生理气血的走向,刚开始练时,感应不强(没有阻力),但是练久了,感应就强了。

为什么佛祖发现了“吉祥卧”的好处呢?右侧而卧,腿和膝盖蜷曲起来,右手压在耳朵下面(师父示范),大拇指放在耳朵后,手掌置于耳前,你生理的气血就会从背后往上升。即便熟睡时,你的生理也是处于功态中!

虽然生理与修道没有绝对关系,但是在最初起步阶段是有直接关系的。你连自己的生理都降伏不了,怎么降伏自己的心态呢?要力气的时候,没有力气;想让身心安静的时候,安静不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降伏不了自己的身心!

大家都很虔诚,但是一个个都无明太重,所做的一切都与道相悖,想成佛,简直是妄谈哪!我们连最基本的福慧都不具足,怎么可能开悟、成佛、了生死呢?看看我们在座的,一个个都长得尖嘴猴腮,面黄肌瘦,哪有一个是相貌饱满的?哪有一个像大福大贵之人?

过去那些开悟的祖师,哪一个不是五官端正,法相庄严的?五官端正的人,身心容易健康,思想不会走极端。五官不端正的人,思想就容易偏激,走极端。

怎么才能让身心平衡地发展呢?一个得道的人,身体的阴阳是处于一种饱和、平衡的状态,阴阳五行都达到了协调统一,身体的气血绝对不会这一面多,那一面少。

而我们现在呢?六根天天在打架!古时候禅师把它叫做“六龙争舞”。也就是说六条龙在争斗、舞蹈。怎么争斗呢?眼睛想看好看的东西,耳朵想听好听的话,鼻子想闻好闻的气味,嘴巴想吃好吃的东西,身体、心理也有它的需要。这样一来,六个大门都争相打开,满足各自的嗜好,各取所需。所以六条龙昼夜六时都在争舞,搞得我们身心憔悴,身心的力量全被它们消耗掉了,哪里还有多余的力量来修道呢?

为什么佛教用莲花来比喻修道者?大家只知道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这种理解仅是一半。我们看到莲花开的时候,里面同时就有一个莲蓬,莲蓬里面有莲子,这就叫“花果同时”“因果同时”。

还有一重意思是让我们观想莲花是怎么开放的。如果没有充足的营养、水分从莲花杆输送给莲花苞,莲花苞怎么开放呢?要想莲花开,必须有大量的能量从莲藕、莲花杆输送给莲花苞。如果莲杆的中间破了个口子,浆液漏掉了,不往上供应,或者供应不足了,莲花苞怎么可能开放呢?莲花苞一定是长得干干瘪瘪的,可能还会枯萎。

为什么有的修行人修到一定程度,本来已经掉了牙齿,又长出新牙来呢?因为牙齿是由我们人体的骨髓长出来的,当身体精力充沛并往上输送时,就会重新长牙齿、长头发。

不懂修行的人往往会认为修行是迷信,不科学。科学仅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而宗教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两百多年的历史,怎么可能证明五千年的历史呢?所以科学永远证明不了宗教所讲的东西。科学是通过仪器来测验。而宗教是通过身心来修证、验证,是超科学的。

修到“功德圆满”,你就成就了。说得直白一点,你的福慧圆满了,你就开悟成佛了!这就叫做功德圆满了。你想开悟成佛,福慧不具足,不圆满,怎么会开悟呢?所谓“心想事成”,是因为你的福报、智慧圆满了,才可能有想必得。

世俗上能干大事业、有一番成就的人,哪一个是歪歪瘪瘪的长相?不都是五官端正,相貌堂堂?古人讲:“一官长好,十年好运。”如果你五官长得好,就有五十年好运!

为什么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呢?佛没有一相是缺漏的,全都是圆满的。大家都知道这是无量劫慢慢修来的。正因为他方方面面都具足了,这一世才能做佛祖。所以,如果我们想成佛,就必须具足成佛的福慧;如果不想成佛,只想了生死,也必须具足了生死的福慧。

从世间法来讲,如果你想当教授,你就必须具备教授的水平;你想当个高中生,也必须达到高中生的水平。道理是一样的。可是我们现在什么都不具备,仅仅只有信仰。信仰能代表什么?什么也代表不了。

我可以告诉大家,信仰保证不了你了生死。我信仰发财好,有钱是万能的,可是我口袋空空,你说有用吗?能把想要的东西买回来吗?只有等到口袋里有了钱,才能把想要的东西买回来。

为什么我讲“信,必须深信;行,必须力行”呢?因为信和行必须同行并进,就如同左脚和右脚的关系。祖师们都讲信、愿、行,并没有说只信就够了,或者只行、只发愿就够了。

不知道大家成天打坐,都坐在那里想什么。要正思维啊!想佛理佛法就叫正思维。不是不允许大家想,而是不让大家想歪门邪道、与修道无关的事。打坐时正思维,就是处在定中。你一心一意地想这些,与你一心一意地念佛,一心一意地诵经,有什么区别呢?毫无区别。

好多人认为只有诵经才叫修行。你诵经,是为了通过这个手段达到一心不乱。如果你坐在这里一心一意地思维佛法、佛理,也是一心不乱。可是,为什么都坐在这里胡思乱想,不抓住一件事情专心致志地深入思考呢?

你参话头是在做一件事,你诵经也是在做一件事,你观想还是在做一件事。既然都是在做一件事,此事和彼事有什么区别呢?

古时候有些祖师讲:把念头转一转,从这个念头转到那个念头才叫修道,从这个行业转到那个行业才是修道。这些都是邪见,都是没有开悟的祖师说的。开悟、得道的祖师绝对不会这样说。

安住当下就是在修道。无论你从事哪行哪业,只要你一心一意地做当下该做的事,你本身就是在道中。如果你还转个念头去“修道”,就是头上安头!

你本来在一心一意地诵经,为什么还要转个念头——我要一心一意地拜佛?你本来在一心一意地参话头,为什么还要转个念头——我要一心一意地观想?你本来已经一心一意了,为什么还要转个念头,去做另外一件事,以达到一心一意呢?当下那一念本身就是道了,为什么还要转呢?“当下是道何来转?有转更是头安头”!

同类推荐
  • 听圣严法师说佛

    听圣严法师说佛

    佛教倡导的慈悲心、放下、舍得、包容、上进等观念,永远是我们应该深思并奉行的人生准则。在浮躁、琐碎、焦虑的现代生活中,能让人从中寻得自己的一间静温禅房,让心灵得到宁静。鉴于此,笔者将法师对佛理的解析编撰成册,让更多人聆听法师的教诲。本书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对禅理的精辟见解入手,深层挖掘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并用一些经典故事加以阐释,让人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品味到禅带来的心灵洗涤与智慧指引,解除疑惑,透悟人生。
  •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给人欢喜(人间佛教语录)

    本书是大师依据佛陀的言说及其弘法多年的教化经验。主要包括生活观、伦理观、修持观、处世观、仪礼观、教育观等内容。
  • 中国神仙排行榜:民间信仰的花样解读

    中国神仙排行榜:民间信仰的花样解读

    本书以生动诙谐的文笔,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民间信仰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全书共分四辑:《人心不古,巫风日下》--巫术片,皇上你爹贵姓--宗教与社会篇,《人鬼情未了》——鬼怪篇和《我和神仙姐姐有个约会》——神仙篇。作者认为,隐藏在正统宗教之下的日常民间信仰,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方向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书中附有100多幅插图,形象的展示了作者的基本观点。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智慧之舟:金刚经参同契

    智慧之舟:金刚经参同契

    如同在深夜的每个时刻,心灵不可思议地洞开,月光如水一般漫进生命最黑暗的地方,于是整个生命通体透亮。生命最痛苦的时候,也就是心灵最黑暗的时候。当光明如血一般灿开的瞬间,会有怎样的惊喜与悚慄,滚过雷鸣般的静默!
热门推荐
  • 血凌月

    血凌月

    由几个学生展开.经过努力创建血凌月门派的故事
  • 校园之玄书呆神

    校园之玄书呆神

    “诶,又被罚抄书了。。。。”班主任发飙了,虽然他已经在这个学期迟到567次了,抄着论语竟然出现神秘白纸一张白纸正悄然改变这少年的命运,追回初恋狗血不剧情!逐开校园一波波。“虽然不能温暖这个世界起码能照亮你就足够了”
  • 萌妻逆袭:隐婚邪少靠边站

    萌妻逆袭:隐婚邪少靠边站

    他是她痴缠的眷恋,他却对她百般厌恶。一夜错乱,她饱受委屈,邪少却是眼皮底下跑了路。阔别三年,强势回归,萌宝萌妈齐上阵,扑倒还是反扑倒?谈谈恋爱调调情,花心邪少靠边站!
  •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过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过

    王瑜第一次见到白浩诚是在酒吧。王瑜第二次见到白浩诚是在医院。王瑜第三次见到白浩诚是在他家。王瑜一直在想如果当时自己不去参加简丽的婚礼就不会遇到白浩诚,也就不会发生那么多事情。可是白浩诚却不是这么认为。白浩诚第一次见到王瑜是在林凯中和简丽婚礼上。白浩诚第二次见到王瑜是在人民路的十字路口处。白浩诚第三次见到王瑜是在酒吧。
  • 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哈佛家训ⅱ:赢在起点的哲理

    追求成功的过程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奋斗的征途中,失败常常与人作伴。但强者总是不言失败,而是“屡败屡战”,最终取得成功。反之,如果有人一遇到困难便中途退却,一遭到挫折就灰心丧气,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那他就距离成功越来越远了。
  • 神幻岛——命运之人

    神幻岛——命运之人

    世事无常,是命运决定了自己,还是自我选择了命运。一切皆有定数,一切皆无定数,一切皆在定数。古老的预言,千年的谋划,究竟谁才是赢家……未来的道路究竟该如何抉择,或毁灭或再生……
  • 妃宠不可:冷王萌妻

    妃宠不可:冷王萌妻

    当花痴女遇上冰山男,到底谁主沉浮。要说倒霉,没人比秦思羽更倒霉,在家睡睡觉就穿越了,穿越就算了,还是正在坠崖的途中!谁来告诉她,穿越过来的她为什么只有穿越前的记忆?还让不让穿越的人活了!还有那个傲娇霸道的王爷,虽然坠崖不是他的手笔,可是为什么什么都要依着他!坐轮椅的很了不起吗?!长得好看很了不起吗?!有权在手很了不起吗?!好吧,就是很了不起。。。可是可是王爷,我能不能只爱男二号,霸道什么的最讨厌了!王爷很傲娇,王妃难扑倒~故事情节纯属虚构。
  • 剑霸武侠世界

    剑霸武侠世界

    名剑出,天下乱,谁主沉浮?穿越到武侠世界的南宫慕,又将踏上怎样的侠义征战路?手提‘银月’‘紫阳’神剑,身怀‘碧落’‘乾坤’神功,除恶扬善,英雄救美……开辟武侠世界新篇章。武林豪强?野心倭寇?统统都得跪!放眼江湖,主宰之路,唯我大英雄!
  • 重生小麻雀

    重生小麻雀

    当我会飞的时候,我一点都不高兴,因为我居然变成一只鸟,我选择狗带!!!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 封灵斗

    封灵斗

    奋斗,挣扎,成功。九九归一,封灵至尊。吾为天;吾为地;吾为法。君临天下,唯我独尊。以一人之力,战天下之群雄。打破空间的枷锁,尽其武道之极。一个少年的巅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