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410000000028

第28章 想成佛就要学会奉献

社会上许多人都把我们当修行人来看。如果我们真的知道一个修行人要具备哪些条件,就不敢自称是修行人了。我们跟世俗上的人没有什么两样!尽管我们在努力做到不同于世俗人,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做到。果真有一天做到了,也是我们份内的事,本应如此!

佛教讲“五戒十善”,难道仅是修行人应该遵守的吗?实际上,“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不是只有修行人才应该遵守。

所谓的“假”,不是外面的东西假,而是自己假。所谓的“好”,也不是外面的东西好,是自己好。众生有多少类型,就有多少类型的事物。因此众生在任何地方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事物。譬如既然有牛羊,就会有草木。

我们每天踩在脚下的泥土里就有黄金,可是谁能识别呢?等别人把黄金拿到你面前,你才认识。但这不是真智慧。甚至有些人,黄金摆在他面前,他也不认识。当一个人带着抱怨心做人做事的时候,他内在的智慧就关闭了,他就无法识别外在的事物。

学佛的人都知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知大家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何为“万法唯心”?不理解是无法修行的,哪怕做人,你也会做得很痛苦!西方心理学告诉人们,每天早晨醒来的时候,躺在床上告诉自己:“我很健康!我很快乐!我很成功!”每天早晨说一遍,不到一百天,你就真的变得健康、快乐,做事就容易成功了。

实际上几千年前我们的佛祖就已经告诉我们“万法唯心”。如果你带着嗔恨、抱怨的心做事,你眼前的一切、万事万物的气氛就改变了,它们也会用嗔恨、抱怨的气氛把你包围起来。如果你带着欢喜、感恩的心做事,你眼前的万事万物同样会向你释放欢喜、感恩的气氛。

因为人与万事万物是同一体的,就像一根完整的电线,不存在前一段的电压是二百伏,后一段的电压是五百伏。只要是同一根电线,每段的电压都一样。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完整而有机的生命体。

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是受我们的“灵魂”支配。譬如我在用“心”骂你,虽然你的“头脑”不知道,但是你的“灵魂”已经感应到了。你的“灵魂”就会把这个信息传达给你的头脑,你的头脑自然会对我不友好。甚至连你自己都会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我见到这个人会不友好呢?实际上是因为这个人的心态没有调好,他的磁场影响了你的灵魂。

单纯的人,“灵魂”的力量更大。佛教是反对“灵魂”之说的。我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而用“灵魂”这个词来阐述。

修行应当从哪里下手最容易成就,最容易与佛菩萨、与道相应呢?

明厚:从“慈悲”下手……

道惠:从“奉献”下手……

师:我发现我们这里,明厚的嘴巴特别厉害!真的,这里任何人的口才都比不过明厚。语言般若你似乎具备了,但你还缺少一大部分,还没有落实。你的头脑在我们这个团体里是最敏锐的,第二个是永清。但你们都缺少耐力。

学佛是要落实在行为上。今天你和道惠两个回答得非常准确,一个是奉献,一个是慈悲。你们两个回答的名词不一样,实际上是同一条路,这是与佛菩萨、与道相应的唯一途径。你有智慧、有功夫、有定力,这些固然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慈悲。

只有慈悲,你才能成为佛菩萨。有定力能与“道”相应,但绝对不可能与佛菩萨相应。定力只是修道的基础。佛菩萨不属于道,他已经超越了道,超然独立于道之上!

为什么大乘菩萨路线把“布施”摆在第一位呢?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走“布施”这条路呢?因为我们没有无我的精神。我执太重,怎么布施呢?之所以我执重,是因为没有慈悲心。没有慈悲,当然也就谈不上奉献。实际上奉献就是布施。所以我说明厚的回答击中要害了。

大家都想成佛、成菩萨,可是大家都不知道如何慈悲!所以佛菩萨在制定大乘修行路线的时候,没有把“慈悲”摆在第一位,而是把“布施”摆在第一位。因为前者的含义太广了,把后者摆在第一位,我们更容易理解,修行路线会更具体、更清晰。

“布施”给大家的感觉似乎更具体、更明确,无非是布施钱财,布施体力等。布施是最容易做到的,实际上也是最难做到的。最难的往往也是最容易的。譬如走路的时候,我退到后面,让你走到我前面;你骂我一句,我不吭声;我们同时到卫生间,我让你先进去,我等着……这些都是布施!可是最简单的,恰恰是我们凡夫最难做到的。一个修行人要想把自己内在的潜能开发出来,唯一的方式就是奉献,即布施!

学佛不是向外索取,而是把内在的力量拿出来使用。就像把井里的水不断地往外提,让井水不断地往外涌一样。只有通过不断地奉献的方式,我们内在的潜能才能打开,进一步才能与佛菩萨相应,与他们同一体。如果你违背了这个路线,而是用索取的方式,把外面的东西往里搬,就如同把外面的水往井里倒一样,最后,井里的水一定会干涸。

把井水往外提,它不仅不会枯竭,而且还会源源不断地往外涌。同理,将心灵的力量不断地释放出来,用出来,你将具有与佛菩萨同样的力量!为什么罗汉与佛菩萨的区别那么大呢?因为佛菩萨是往外释放力量。而罗汉不仅不往外释放力量,甚至还从外面索取力量。

初地菩萨的功德、福报胜过千百亿个罗汉的功德、福报。为什么会这样呢?罗汉修成以后是“自受用”。而菩萨从初发心的那一刻开始(还没有修成),就已经具备了让“他受用”的精神,就已经让众生受用了,何况修成以后?所以说罗汉不能续佛慧命。

譬如在座的都有挑50斤担子的力量,可是谁也不愿意去挑。有一个人根本挑不动50斤的担子,但是他愿意挑。他把50斤的担子分成两部分,今天挑不完,明天继续挑。你能挑50斤的担子(有这个力量),但你不愿意挑,没有让众生受益,所以你只是个罗汉。而他虽然只能挑20斤(力量没有你大),但他愿意挑,他已经让众生受益了,所以他是个菩萨。只要他不停地挑下去,总有一天能挑动100斤的担子!

来果禅师讲过一句话:凡是能发心建寺安僧、讲经论法、参禅打坐的修行人,都是佛菩萨再来。即使他不是果地上的佛菩萨,也已经是因地上的佛菩萨,已经列席了!何为“列席”?就是他已经超越了三恶道,极乐世界已经摆好了他的位子了。虽然对于往生极乐世界而言,他的力量还不够,但是已经有一个位子摆好等着他了,他已经列席了。

就我们目前这种修行的心态,不可能直接到极乐世界!必须到三恶道去“游玩”一圈,才谈得上到极乐世界。我们没有理由不进三恶道,哪怕我们说得天花乱坠,口吐莲花也没有用!魔鬼都能口吐莲花,但他仍然免不了六道轮回。不过我们东华寺有几棵苗子可以避免三恶道。虽然他们的功夫还不够,但基本心态已经具备了。

连最基本的心念都没有转变,仍然是凡夫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怎么能不种三恶道的因呢?如果你是个常人,没有学佛,你的想法做法很正常。可是我们在座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学佛的人,那么我们已经不是俗人,不是凡夫了。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的念头不从凡夫的方向转到佛菩萨的方向呢?虽然我们现在不具备佛菩萨的功夫,但是我们的念头、思维方式一定要转变,转不了也得转,除非你不学佛。

六祖讲“六七因上转”,就是强调学佛的第一步,首先是转变观念。第六意识(即头脑)、第七末那识,在因地上就必须“咔嚓”一声把它转过来。转不过来,想学佛,免谈!前五识、第八识要等到成佛的那一刹那,才能彻底转变。

佛菩萨并未要求我们把前五识和第八识马上转变过来。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在学佛的第一步,先把自己的第六意识(你的思想观念)转变过来。如果这一点你做不到,不狠下功夫,学佛免谈!

古人讲出家容易修道难。等到有一天把道修好了,又说修道容易弘法难。现在想起来,过去很多独觉佛之所以要做“独觉佛”,可能就是缘于此。老子就是独觉佛。可他还是把慧命延续下来了。他幸运地写下了五千言,传给了他的弟子,然后才走掉。

释迦牟尼佛没有老子那么有清福,他是一个忙碌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了具备法身、报身、化身的三身佛。而老子就不是三身佛。因为他付出的没有悉达多的多。

学佛的路上,你付出一分,就得到一分;付出十分,就得到十分。绝对不会像做生意那样,有时候你投资一百万,可能会亏得血本无归!学佛绝对不存在亏本的问题。佛教有一句话:没有天生的弥勒佛,也没有自然的释迦佛,都是经过累劫累世修炼而成的。

在座的能在这一世闻到佛法,又能学佛、出家,实际上在无量劫、无数世以前就曾经学过佛,修过道。如此说来,无量劫以前我们就学佛修道了,到现在还没有成佛?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我们过去已经成佛了,那么我们现在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就应该与佛一样。但是,我看不到大家的所作所为与佛一样。不过倒有一点罗汉的影子,多数人都是各顾各!果真我们都把自己管好了,那也好,也是一个清净庄严的修行人。问题是我们连自己也管不好。

教我弹古筝的那位老师,她毕业以后教的前几位学生很笨,但她相信自己一定能把他们教好。因为刚毕业,涉世不深,充满了激情和自信,她坚信以自己的能力一定能把这几个学生教好!所以她不知疲倦地教。可是几年下来,心力消耗了许多,这几个学生的进步却非常小。后来她终于认识到一个事实,领悟到一个道理:教学生要选苗子。

一个好苗子,你不用费多少心思,不用费多大力气,一点他就通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教好,更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带。用佛家的话来讲,众生确实存在“根器”的差别。如果没有差别,为什么佛菩萨的等级分得那么清楚呢?三身佛、十地菩萨、四果罗汉、声闻、缘觉,这说明他们在因地上就有差别,所以修到果地上还是有差别。有差别是很正常的。佛菩萨都“不平等”,何况人呢?

一个人摔倒了,他愿意爬起来,你去拉他才拉得起来。如果他摔倒以后,趴在地上不愿意起来,即便你把他拽起来,你一松手,他仍然会扑到地上。可是我们每个人摔倒了,都希望有人把自己抱起来,而且永远扶住自己不松手,想靠在人家身上!等到最后证了个小小的罗汉果,还是个半生不熟的“罗汉果”,夹生的!

想成佛的人不从“布施”入手,绝对没有成就的一天!“奉献”是现在的名词,传统宗教都是用“布施”一词来表达。通过不断地布施,不知不觉中就成佛菩萨了。你不走这条路,坐在这里不动,认为自己每天在持戒、忍辱、精进,实际上你心灵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小。你本来可以成个菩萨,却只成了个罗汉;你本来可以成个罗汉,却成了一坛苦水、一棵枯木!过去的祖师大德经常呵斥那些修枯木禅的人。

一个人的心量、能量场、层次,都是通过布施修出来的,或者说是通过布施逐渐培养起来的。再通俗一点讲,一个人的承受力、能力,都是通过布施慢慢培养起来的。争强好胜只会使自己心灵的空间越来越小,断掉自己的慧命而成就对方,是三恶道的种子!

同类推荐
  •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李叔同全集之佛学·杂记(01)

    本书主要包含弘一法师《各地讲法汇集》、《随笔·杂记》、《晚晴集及格言别录》、《说律解经手书题记》和《书、画等的序和跋》五部分。
  •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

    金刚经学记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乃佛教经典。而大愿法师著作此书,除了是对金刚经的剖析和简易化,更是让读者们能证空性智慧,让我们一起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了一切如母有情能速速从分段生死、变易生死的苦海之中解脱出来,共同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 道教基本常识

    道教基本常识

    本书包括教义规诫、宗派传承、道门宗师、道教经典、神仙体系、名山宫观、科仪方术和生活常识等方面内容。
  •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快乐禅:禅理教你透视生活的智慧

    本书通过多篇禅意故事,告诉读者在日常生活中珍惜当下、知足常乐、珍藏本钱、顺其自然等积极健康的观念。
  •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热门推荐
  • 水灵源

    水灵源

    人类是一种极其可悲的生物。他们渴望着自己无法得到的,却从不珍惜已经拥有的。他们可以轻松看到敌人的邪恶,却从不敢正视自己的缺陷。他们用美丽的面具伪装自己,却厌恶他人的虚伪。爱与恨紧紧的纠缠在一起,不分彼此。当一切的奋斗与挣扎结束之后,他们发现什么都没有改变。“小露儿,其实看不见,挺好。只有看不见,才能让你对世界最美丽的幻想永远都不破灭。”
  • 爰园词话

    爰园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梦神舞

    星梦神舞

    夜心蕊,世界第一集团“夜星集团”总裁夜星语的千金小姐,八岁测试为天赋异禀的天才少女。集天赋,容貌于一身的她,在人们心中应该倍受宠爱。然而父母却经常对自己漠不关心,对自己小两岁的妹妹心蔷却宠爱有加。一次意外心蕊不小心伤害到了心蔷,父亲的一巴掌使得心蕊同外公外婆前往了英国。离开了那个豪华却又冰冷的家,16岁心蕊回归。化身“冰霜少年”寒枫来到了学校中,发现学校中且有熟人在啊。心蕊在学校中的生活会怎么样呢?期待《星梦神舞》吧。
  • 独宠:傲娇狐狸宠妻录

    独宠:傲娇狐狸宠妻录

    她,生活艰难,落入困境。他,神秘内在,傲娇内在。当无家可归的她,遇见了神秘的他。故事,拉开了序幕。
  • 偷情的代价

    偷情的代价

    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子全身赤裸地被害于自己的住宅内,警方得讯后立即展开侦查。蹊跷的是,报警的竟是120的医护人员。随着案情愈加地扑朔迷离,警方抽丝剥茧,通过缜密推理,最终查获真凶。
  • 上清黄书过度仪

    上清黄书过度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开那年,纯白记忆

    花开那年,纯白记忆

    记得花开那年,我们还小,身上的校服永远都没干净过。记得花开那年,我们还很纯真,总以为一段真诚的感情就能战胜时间,直到天荒地老。记得花开那年,我们,还有你们……
  • 情驻天涯

    情驻天涯

    “你就像它。”他摘下戒指仍在脚下,“只是个玩具,想扔就扔。”相恋多年,原来一切只是她的一向情愿!?“对不起,他只是不想你伤心!”机场外她心痛欲绝,“亲爱的,你一定要回来。我会一直等着你!”一封绝望的书信,一场无望的等待,这是一首悲伤恋歌……
  • 刀锋之六合纵横

    刀锋之六合纵横

    一个略俗套的开头,主角被仇人误抓去做弟子。一个不一样的故事,没有逆天神器,像许多普通人一样奋斗,最终成就自己的人生。
  • 日落俱乐部

    日落俱乐部

    印度2011年最畅销小说。是作者在96岁高龄写下的最后一本小说。小说描写了三位宗教信仰各异(一个伊斯兰教,一个锡克教徒,一个婆罗门)的耄耋老人相交四十年来的友谊。他们每天傍晚公园里的长椅上聚会、聊天(由此而得名“日落俱乐部”),虽然宗教信仰不同,爱好不同,出身不同,母语不同,人生轨迹不同,但这些差异恰好折射出这三位老人在漫长人生经历中收获的不一样的生活的智慧。对各自的爱情、家庭,对印度这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的过去与现状有着独到和宏阔的见解,特别是三个男人年轻时的私生活,热烈、大胆。读者既能从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中品尝到优美风趣的文字、诗歌,也能对当代印度的市民生活有全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