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24200000006

第6章 智慧:圆融无碍得圆满

心怀感恩方才圆满

感恩是一种大情怀,大智慧,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生慈悲心,生利他心,才会努力修行,才有为普度众生的慧根,所以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能到达圆满的境界。

印光法师开示:“引汝等同证永劫不死之一大事也,当知感恩。能认真念佛,即为报恩。

而迷倒愚夫,不知感恩,反加谤毁。势必从劫至劫,互相杀戮,可不哀哉。”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不只是佛祖暗中庇护我们。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关爱我们和帮助我们的人,父母,老师,朋友还有很多陌生人,是他们让我们渐渐成长。这一切不是理所应当,我们应当学会感恩,学会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报答所有的人们。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年轻人跳河自杀时被一个和尚救起来,但是被救上岸后,这个年轻人却责怪和尚多事,一直埋怨和尚不该救自己。

年轻人对和尚说:“大师不应当救我,你这是白费力气,我此生已经了无牵挂,死心已定,我是非死不可,今天你救了我,明天我还是要死。”

大和尚并不介意年轻人的责备,而是笑着对那个年轻人说:“你如果真是要寻死,我真的救不了你,但我只是想问你,你此生真的已了无牵挂了吗?”

年轻人一脸诧异,说道:“当然了,我从未欠账于人,没有什么拖欠之恩。”

大和尚微微一沉,说道:“那我来问你,你的生命是谁给你的,你是否还的了;是谁把你含辛茹苦地拉扯大,你是否还的清;是谁教你读书识字,你是否还的了……所有这些恩情你是否都还未清?你怎么能说了无拖欠呢?”年轻人听了大和尚的话马上醒悟了,他随即叩谢大和尚的救命之恩,然后匆匆走去了。

正如那位大和尚所说,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受到很多人的关爱和帮助,也有报不完的恩情。佛教的典藏更是将报恩当成修行的基本准则,《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报恩品》里就写道:“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是父母恩,二是众生恩,三是国王恩,四是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可是现在就有那么一批人,他们不懂得感恩,动不动就和父母兄弟起争执,这些人让我们感到难过心寒。

让我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回报社会给我们的帮助,用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兄弟,对待亲戚朋友。能够回报他人,我们的内心也会感到无比的舒适快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世界的一切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充实富有。

圆满的人生需要目标的指引

风筝能够一直翱翔于蓝天,是因为有风筝线的牵引,人如果没有了目标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只有目标清晰,你的人生才有方向感,才能走向圆满。

印光大师开示:“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一句佛号之外不起别念。或若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功夫,总觉我功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此修行,必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是大师给修行人的法语,也是对所有人的指引。我们不是出家人,但要想成就圆满的人生,我们也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为自己做指引。

人生的圆满与否,方向真的很重要。印光法师穷其一生的精力,精研佛法,留给我们数百万字的文超,就是要指引我们看清正确的人生方向,让我们不要误入歧途。法师的谆谆教诲,就像下面故事中慈母的爱,永远让孩子知道心中正确的方向。

一个夏季的傍晚,天色还没有完全暗下来。有位老和尚化缘回来,路过一条小河,他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正在玩弹弓,旁边还有个妇人陪着他一起玩儿,那应当是小男孩的母亲。那只弹弓做的很粗糙,小男孩正用小石子打着八九米外的一个瓶子。男孩儿打出的小石子忽高忽低,有时竟会偏离瓶子一米多远。大和尚停住了脚步,他从没有见过命中率这么差的孩子,怎么会偏一米多远呢。但边上的那位妇女却显得镇静满足。她就坐在小男孩的旁边,很有节奏地捡着小石子并把它递到孩子的手中。小男孩也会非常默契地接过小石子,把它放到弹弓的皮套里,打向瓶子,然后又去接另外一个石子……

小男孩又要打下一个石子了,他的样子认真极了,他屏住呼吸,瞄了很久才打了出去。大和尚就站在旁边,他知道这个肯定打不中。最后大和尚终于忍不住走了过去,对男孩的母亲说:“让我教他打一次好吗,他这样怎么能打中呢?”

小男孩听见有人说话就停下来了,但他并没有回过头来,依然面向着瓶子的方向站着。可小男孩的母亲却回答说:“谢谢师父,不必了!”大和尚刚要接着说话,那位母亲却深情地看着孩子说:“他的眼睛看不见。”

大和尚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轻声地说:“对不起!我不知道,可是他为什么还要玩这东西呢?”

“因为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母亲回答说。

“但他能打中瓶子吗?”

“我告诉孩子只要打就一定会打中,关键是他的行动及方向。”

大和尚不再说话了。他们又开始打了,又打了一会儿,男孩的速度渐渐慢了,他应该是累了。这位母亲却什么也没有说,依然安静地递着小石子,不过速度也明显的慢了,他们真的很有默契。

大和尚渐渐发现,那小男孩打的时候,其实很有规律,每打一颗,他都会向某一个方向移动一点,最后又慢慢移动回来。

是呀,只要他的方向正确了,总会打中。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大和尚转身向寺院的方向走去。

刚刚走了不远,大和尚忽然听到一声非常清脆的瓶子破碎的声音,那声音是那样的悦耳动听。

只要我们确定了正确的方向,坚持用心走下去,就一定可以达到目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非常茫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往哪个方向走才是正确的。就像某首歌里唱的那样:“我站在这繁华的街上,找不到应该去的方向。十字路口我该何去何从,你是否问过自己?是毫不犹豫认定自己的信仰,坚定地走下去,还是犹豫不决?”

回首我们走过的人生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正确的方向感,甚至也有一些时候我们明知错了却没有回头,不知反思和总结自己,殊不知人并不怕犯错,怕的是明知错了却还是不肯悔改。

世界的发展造就了太多的未知,我们需要探索前行。人生的方向正确与否显得更为重要了,选对方向我们应当更加的努力地飞奔向前。选择正途,走向正途,我们最终会走向人生的圆满境界!

摆脱桎梏增长智慧

敞开心扉接纳这世界的不完美,放下愁苦学习佛语中的大智慧,你将成为一个智慧的人,你的人生也会更加简单、充实、向上,圆融无碍。

印光大师教化我们说过:“佛法浩瀚,薄地凡夫欲於现生了生脱死者,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外,别无有能满其所愿者。世间有多少聪明特达之士,专以研究大乘经论为志事。而于此最简便最圆顿之法,反浅近视之,而不肯修。盖其平素注意深妙之理性,而不详思佛力之叵测,以故弃佛力而仗自力,自负为大通家,卒致只得其名,罕得其实;反逊愚夫愚妇无知无识者横超三界,高登九莲;致自己仍在生死苦海中沉沦莫出,岂不大可哀哉!此世间学佛者之通病。念佛往生一法,乃一切众生速出生死之第一要道,实一切诸佛疾成正觉之最上法门,不可以简便易行视作等闲。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为成就此事而已。”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念佛一定要真信切愿,以球出轮回苦海。

发真心念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好多的人学佛参佛好多年了,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不但他们的内心没有被解脱变轻松,精神方面的枷锁反而增加了,束缚更多了,生活的更加沉重了。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想解脱现状,提高自己,使自己可以向好的方面发展。之所以出现前面的反差,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的明了学佛的目的。

学佛做人其实是一个道理,或者可以说学佛是为了更好的做人,做人要比学佛更加艰难。做人做事都必须认认真真的,认真和执着是不同的,执着是得不到解脱的。只有做事认真了,才可能彻底明白事情的真谛,只有真正悟透了,才能够看得开,放得下,唯有如此才能解脱,

现在的人们多认为佛家的与世无争不可取,不值得学习。其实他们不知道学佛是做人的铺垫。学佛是对内在情操的陶冶。有了高尚的情操,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才能成就一个智慧圆满的人生。

把握当下,人生圆满

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应当是眼前的一切,放下心中牵绊,把握好当下,才能有一个圆满人生。

我佛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印光法师一心钻研佛法,亦求普渡众生。护持众生。生活在俗世中的芸芸众生,也苦苦挣扎,想求得幸福安详。

那么怎样才会真的幸福呢?好好活着,活在当下——过去的荣耀不理会,过错不记恨,未来的一切不幻想,真真切切生活在今天,珍惜拥有,珍惜现在。人生是不可重复的过程,每分每秒过了就不可以重来,只有过好当下的每分每秒,生活才有意义。

一位信徒路过一座寺庙,看到一位上了年纪的驼背禅师正在当午的酷日下晒海苔。老禅师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信徒走过去去说:“老师傅,你如此年迈,应当歇了,这样吃力的活,应当让年轻人来做。”

哪知老禅师并不领情,却反口说道:“别人做代替不了我!”

信徒解释说:“请禅师不要误会,您非要做,也不必受如此的酷日暴晒呀!”

老禅师马上接口:“好的太阳不晒海苔,难不成还要等到阴雨再晒吗?”

禅师的话告诉我们:生命终有尽头,一切事情要抓紧去实施,把握好当下,不要给自己留下一生也抹不去的遗憾!

很久以前,有座山上的寺庙里香火非常旺盛,每天都有很多人上山拜佛。在这座寺庙大殿的房梁上住了一只蜘蛛,它在上面结了一张网,受着来往信徒香火和祭拜的熏托,这只蜘蛛渐渐具有了佛性。历经千年的修炼之后,蜘蛛的佛性又增加了很多。

终于有一天佛祖来到这座寺庙,看到如此旺的香火,他心中甚喜。当他转身要走的时候,看到了房梁上的蜘蛛。于是佛祖停下脚步,和这只有佛性的蜘蛛攀谈起来。佛祖问蜘蛛:“你修炼了千年,如今我俩相见算是有缘,这千年的寒来暑往,你一定会有对人生有自己的见解,你觉得什么东西是世间最最珍贵的?”听了佛祖的提问,蜘蛛思索了片刻回答:“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是你穷尽一切办法却得不到的和千方百计拥有了又失去的。”佛祖听完蜘蛛的回答,没有再问,他点头含笑,漫步离开了。

此后人来人往又是一千年,蜘蛛仍旧在房梁上修炼,此时它的佛性更是大有长进。这日佛祖再次来到这座寺庙,他依旧问蜘蛛同样的问题,想看它经过这千年的修炼后,是不是更深层次的见解。蜘蛛这次的回答仍然是:“最最珍贵的应当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不再多问,只是告诉蜘蛛再好好思索一下,到时还会再来,遂转身离去。

又是一千年的日出日落,忽然有一天起了场大风,一滴甘露被风吹落到了蜘蛛的网上。这只拥有了佛性的蜘蛛看着网上晶莹透亮的甘露,觉得它漂亮极了,生了喜爱之意。蜘蛛觉得这是几千年来最最开心的一天了。可是突然又来了一场大风将甘露吹跑了。蜘蛛觉得心里非常失落、难过。就在此时佛祖再次出现了,他问蜘蛛:“又经历了一千年的修行,你可曾用心思考,什么才是这世间最最珍贵的东西?”蜘蛛想到刚刚得而复失的甘露,于是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听完蜘蛛的回答,说道:“如此,我就让你去人世间走一遭。”

蜘蛛投胎去了一个官宦世家,成了一位富家小姐,她的名字就叫蛛儿。转眼珠儿到了十六岁的年龄,她婀娜多姿、楚楚动人。有一天皇帝下旨在后花园设宴为高中状元郎的甘露庆功。轻功宴上来了好多的官家小姐,珠儿当然也在其中,皇帝的小女儿长风公主也参加了聚会。甘露在酒席间饮酒作诗,才艺大显,在场的少女无不为之倾倒。可是蛛儿知道这是佛祖给自己安排的机会,所以她显得比其他人从容镇定。

庆功宴后的一天,蛛儿和母亲一起去上香拜佛的时候,再次遇到了甘露,原来他也是陪母亲来上香的。两位老人上完香,就一见如故地拉起了家常。蛛儿和甘露则走到了屋外的走廊,和自己心爱的人单独在一起,蛛儿心里高兴极了,但是甘露却表现的非常平淡。于是珠儿提醒甘露:“你难道真的不记得我们曾在十六年前见过面了吗?”甘露很奇怪,他对蛛儿说:“姑娘真的很会开玩笑,我不得不承认你很有想象力,当然了,你也很漂亮!”说完转身离开了。

蛛儿回家后,越想越生气,她气甘露记不起自己了。又过了几天,珠儿突然接到圣旨,要她和太子芝草完婚,而自己心仪的甘露则要与长风公主完婚。珠儿听了这一消息,顿觉头晕目眩,她实在不明白佛祖为什么这样安排。此后她一连几天不吃不喝,生命都奄奄一息了。太子听到这一消息,赶来看她。他见到了躺在床上的珠儿,对她说:“就是那日在后花园,对你一见钟情,是我苦苦哀求父皇,他才肯答应我们的婚事并下旨完婚。如果你真的走了,我也不活了。”说着他就拿起自己随身携带的宝剑要自刎。

就在此时,佛祖显灵了,他对珠儿说道:“蜘蛛,你定是对我的安排非常不满吧,可是你想过没有,甘露的一来一去是谁的功劳,是风(长风公主),所以甘露是属于长风公主的,他不过是你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太子灵芝草是当初在寺庙门前的一株小草,他足足在寺庙守了你三千年,可你却从未看过他一眼。如果我现在再来问你那个问题,你可有新的答案?”蜘蛛听完佛祖的话,终于有所悟,她对佛祖说:“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珍惜眼前的一切,把握好当下。”听了蜘蛛的回答,佛祖转身离去,蛛儿渐渐睁开了双眼,她一把夺下太子的宝剑,两人深情地拥抱在了一起……

人生的事不可能完全的称心如意,眼前的一切才是最珍贵的。我们只有好好的把握住当下,才能够过的开心幸福。

心中无挂碍,进退皆自在

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在自性中本来就具足佛无漏的功德。但是因为有业障,这些无漏的功德没有显现出来。缘就是业,此生有什么样的缘,就了什么样的缘,这这一过程中,连同心里的灰尘、污垢一起清除掉。

印光大师曾说过“虽未断烦惑,而烦惑不复用事。”大师是要我们能够彻底放下,五欲六尘,贪嗔痴慢,一切都放下,一句佛号念到底,众生皆可往生。净土法门人皆可修,皆可成就,关键就在是否真正放得下。这不仅是在临终之时,而是现在,即刻。

几生几世的修行只为一个顿悟而已,如果我们可以及早的悟到有舍才有得的道理那该多好呀!

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孩,没有了亲人,孤身一人生活,他没有欢喜与悲伤,过的倒是清静自在。好多的媒婆也都热心的为她说媒,可是就是没有一个她看上的,于是她一直等,因为她相信她真正喜欢的那个人一定还没有出现。

有一次,她在庙会拥挤的人群中看到了一个帅气的青年,不知为什么,只此一眼她就认定了这就是她一直在等的人。只是这庙会人太多了,她终还是没有办法挤到那个青年的身边,只能眼睁睁看着青年消失在人海中。

庙会女孩一直都在找这个青年,一直找了两年,但是丝毫没有踪迹,这个青年好像在地球上蒸发了一样。女孩无时无刻不在祈求佛祖,希望能再见到那个青年。

佛祖被其诚信打动,于是显灵到她面前,对她说:“你果真想再见到那个青年吗?”

女孩说:“不错!哪怕是只看他一眼!”

于是佛祖接着说:“可以,但是这要你用现在的一切去换取,包括自由和主见。”

女孩笑着回答:“我愿意放弃一切!”

佛祖最后说:“你还需要五百年的修炼,但却只能见他一面,你确定要这样做吗?”

女孩坚定地回答:“我不后悔!”

结果这个女孩被变成了一块石头,孤身处在野外荒郊,四百多年的日日夜夜,风吹日晒,苦楚不言而喻,女孩都可以忍受,可是这么多的日日夜夜竟然没有一个人出现过,女孩快要绝望了。

终于在在第五百年的最后一年,这里来了一个采石队,他们发现了这块石头,并把女孩雕刻成了一块条形石,拉到城里,用在了一座石桥的栏杆上。就在石桥剪彩落成的那一天,女孩终于等到了那个她盼了五百年的人。她看到他神色紧张、匆匆地在桥上走过,并没有向桥下多看一眼。女孩紧张极了,为什么自己只是一个栏杆呀!就这样青年又一次消失了。此时,佛祖出现在她面前,对她说:“你该满意了吧?”

女孩回答:“不!我后悔自己为什么只是一个栏杆,如果是桥面,那我就可以碰触到他了,我想能够摸他一下!”

佛祖说道:“摸一下,也可以,但是你就还得再修炼五百年!”

女孩喜出望外回答说:“我愿意再修炼五百年!”

佛祖又说道:“难道你经历了那么多的艰苦岁月,从不后悔?”

女孩回答说:“我不后悔!”

这次女孩变成了一棵矗立在官道上的大树,每天都人来人往。于是女孩每天都在这里眺望。每次,燃起的希望都以失望终结。假如不是经历了之前的五百年,女孩现在早就崩溃了!女孩的心渐渐变得平静了,因为她明白,没有五百年完整的修炼,他是不会出现的。

终于到了五百年的最后一天,他要来了,可是女孩的心中竟还是那样平静。

他来了,还是那件纯白色的长衫,还是那样的帅气,女孩静静地望着他。这一次,他没有了上一次的急促。因为天太热了,他要在这棵大树下休息一下。他走到这树荫之下,伏地而坐,背靠着大树闭目养神,竟然睡着了。女孩终于摸到了他,而且她离他是那样近,可是她却无法向他倾尽这千年的相思。她只有尽量用自己的身体把所有的灼热的阳光挡在高处,这是千年的柔情呀!

不一会儿,青年就醒了,他站起身来,拍拍身上的灰尘。就在临走的一刻,他抬头望了一眼这棵大树,还伸手摸了一下树干,算是一种感谢吧,然后他转身,渐渐消失在了女孩儿的视野之外。

就在这时,佛祖又显灵了,他对女孩儿说:“你如果想做他的妻子,那就需要再修炼五百……”

但女孩却打断了佛祖的话,非常平静地说:“想是想,但是不必了。”

佛祖看着她:“为什么?”

女孩回答说:“这就很好,爱一个人,不一定非要和他在一起。我只是想问,他现在的妻子是不是也像我这样修炼过?”

佛祖点头肯定。女孩浅浅一笑:“我一定也可以做到,可是不必了。”

此时女孩竟发现佛祖也叹了一口气,亦或是佛祖终于松了一口气。女孩儿十分不解,难道佛祖也有难言之隐。佛祖看出了她的疑惑,给了她一个灿烂的笑容:“如果这样,有个男孩便可少等你一千年了,你可知道他只为多看你一眼,都修炼了两千年了。”

女孩儿最终放下了执着的的等待,变得圆融明理。看透、放下是一种大智慧,生活参佛都是如此,有缘了缘,才可以心灵清净无烦恼。

幻心一灭,十方清净

人的幻心妄念是魔,清净本性是佛性,幻心一灭,内心的清净本性如清泉流出,没有虚妄烦恼,没有是非纷争,心境是佛境,你便是佛。

在人世间修行,我们应当明白,我们所有的生理、心理需求都只是我们自性上的尘埃与幻象,这些尘埃幻象是烦恼的来源,是人们苦苦挣扎的根源所在,但它们是可以洗掉的,前题是我们一定要选对了清洁剂,参佛修行就是最好的清洁剂。众生自性不一,所以尘埃幻象也有所不同,因此佛给了我们无数的修行法门。只要洗净了这些尘埃幻象,自性自现,十方清净,继而佛国自现。

有这样一首揭子: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假如我们不能让自性清净,是没有机会亲近佛果的,因为法界十方一切佛的国土都是广大清净的,有着不可思议的微妙庄严。

对于修心,印光法师曾开示:首先要心生信愿,只有信愿真切佛方能够感应。

印光大师说:“佛为能感,故致弥陀即能应耳。如江海中水,未能了无动相。但无狂风巨浪,则中天明月,即得了了影现矣。感应道交,如母子相忆。彼专重自力,不仗佛力者,由于不知此义故也。”

众生自性本事佛性,放下幻心之后,这感应来自于自己内心的佛性佛力。

印光大师还说“又凡欲学佛,须令心地清净。凡一切不善心皆为垢染,必须打扫干净。凡一切善心,必须扩充推广。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护生,吃素念佛。自行如是,化他亦然。有唯心净土,方生西方净土。若自心不净,何能即得往生。纵逆恶罪人,以十声念佛即得往生者,由念佛之净心,感生西方之净土。世多以唯心则无土,便是魔外知见。此种似是而非之邪见,居其大半,致念佛之人,不得实益。尚自以为高明,而不知其为执理废事,自误误人之邪见也。由自性弥陀故,必须念西方弥陀,以求往生,须知凡夫有凡夫之清现,声闻有声闻之清现,菩萨有菩萨之清现,唯成佛方为究竟清现也。”

魔指的是心魔,清净指的是自性,幻心一灭,内心的清净本性如清泉流出,没有虚妄烦恼,没有是非纷争,心境是佛境,你便是佛。

弘一法师在泉州檀林福寺念佛期讲

印光大师为近代之高僧,众所钦仰。其一生之盛德,非短时间所能叙述。今先略述大师之生平,次略举盛德四端,仅能于大师种种盛德中,粗陈其少分而已。

一.略述大师之生平

印光大师为陕西人。幼读儒书,二十一岁出家,三十三岁居普陀山,历二十年,人鲜知者。至一九一一年,师五十二岁时,始有人以师文隐名登入上海《佛学丛报》者。一九一七年,师五十七岁,乃有人刊其信稿一小册。至一九一八年,师五十八岁,即余出家之年,是年春,乃刊《文钞》一册,世遂稍有知师名者。以后续刊《文钞》二册,又增为四册,于是知名者渐众。有通信问法者,有亲至普陀参礼者。一九三〇年,师七十岁,移居苏州报国寺。此后十年,为弘法最盛之时期。一九三七年,战事起,乃移灵岩山,遂兴念佛之大道场。一九四〇年十一月初四日生西。生平不求名誉,他人有作文赞扬师德者,辄痛斥之。不贪蓄财物,他人供养钱财者至多,师以印佛书流通,或救济灾难等。一生不畜剃度弟子,而全国僧众多钦服其教化。一生不任寺中住持、监院等职,而全国寺院多蒙其护法。各处寺房或寺产,有受人占夺者,师必为尽力设法以保全之。故综观师之一生而言,在师自己,决不求名利恭敬,而于实际上,能令一切众生皆受莫大之利益。

二.略举盛德之四端

印光大师盛德至多,今且举常人之力所能随学者四端,略说述之。因师之种种盛德,多非吾人所可及,今所举之四端,皆是至简至易,无论何人,皆可依此而学也。

甲.习劳

印光大师一生,最喜自作劳动之事。余于一九二四年曾到普陀山,其时师年六十四岁,余见师一人独居,事事躬自操作,别无侍者等为之帮助。直至去年,师年八十岁,每日仍自己扫地,拭几,擦油灯,洗衣服。师既如此习劳,为常人的模范,故见人有懒惰懈怠者,多诫劝之。

乙.惜福

印光大师一生,于惜福一事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力斥精美。一九二四年,余至普陀山,居七日,每日自晨至夕,皆在师房内观察师一切行为。师每日晨食仅粥一大碗,无菜。师自云:“初至普陀时,晨食有咸菜,因北方人吃不惯,故改为仅食白粥,已三十余年矣。”食毕,以舌舐碗,至极净为止。复以开水注入碗中,涤荡其余汁,即以之漱口,旋即咽下,惟恐轻弃残余之饭粒也。至午食时,饭一碗,大众菜一碗。师食之,饭菜皆尽。先以舌舐碗,又注入开水涤荡以漱口,与晨食无异。师自行如是,而劝人亦极严厉。见有客人食后,碗内剩饭粒者,必大呵曰:“汝有多么大的福气?竟如此糟蹋!”此事常常有,余屡闻及人言之。又有客人以冷茶泼弃痰桶中者,师亦呵诫之。以上且举饭食而言。其他惜福之事,亦均类此也。

丙.注重因果

印光大师一生最注重因果,尝语人云:“因果之法,为救国救民之急务。必令人人皆知现在有如此因,将来即有如此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欲挽救世道人心,必须于此入手。”大师无论见何等人,皆以此理痛切言之。

丁.专心念佛

印光大师虽精通种种佛法,而自行劝人,则专依念佛法门。师之在家弟子,多有曾受高等教育及留学欧美者。而师决不与彼等高谈佛法之哲理,惟一劝其专心念佛。彼弟子辈闻师言者,亦皆一一信受奉行,决不敢轻视念佛法门而妄生疑议。此盖大师盛德感化有以致之也。

以上所述,因时间短促,未能详尽,然即此亦可略见大师盛德之一斑。若欲详知,有上海出版之印光大师永思集,泉州各寺当有存者,可以借阅。今日所讲者止于此。

印光法师生平简述

印光法师(1861年-1940年),民国四大高僧之一,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陕西合阳人。二十一岁出家。

印光法师是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倡导以念佛法门为主,以信、愿、行为三要,一心持念阿弥陀佛佛号,以求生净土。

法师年幼时随兄长读儒家书籍,出家后博通经藏及各宗教法。他将儒家文化与佛教优长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儒释融通为文化底色的中国佛教特色。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法师将佛教思想与儒学相结合,更有益于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发扬光大。

法师不争名夺利,不任住持,不收出家弟子,不搞社会交往,终生默默修行弘法。他将清净感应修正和善恶因果感报进行整合,弘扬因果正信。法师提倡的“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八句话不仅是佛教弟子修行的法宝,也是人们为人处事的指南。

法师集立德、立言、立行于一身,被誉为三百年来第一人。法师宅心仁厚、慈悲为怀,普天之下,能浴法师智慧之光、同沾大师慈悲之雨的人,会随着法师的指引解脱烦恼,获得内心的宁静;法师一生著作颇丰,他的150多万字的《印光法师文超》被誉为浓缩的藏经,它不仅是佛门瑰宝,也是当今学术界、思想界一笔珍贵的财富;法师重修江苏灵岩山寺,讲经弘法、广度众生。他在苏州创办弘化社,布施经书和佛像,广结善缘。

法师一生,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他如一颗擎天巨树,以深厚的根基广化穷山瘠土为乐土福地,他以广袤的浓荫庇护众生,度无尽众生脱尽烦恼、永得安乐。法师的教化另后人追随,法师的功德令后人敬仰。

同类推荐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放下:快乐之道

    放下:快乐之道

    做人,要像一只皮箱,能够提得起,也要能够放得下。光是提起,太多的拖累,非常辛苦;光是放下,要用的时候,就会感到不便。所以,做人要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的时候放下。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要放下,要放下!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道教史

    道教史

    《道教史(精装典藏本)》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全书所记时限始于道教产生前的秦汉社会状况和思想渊源,止于当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所记内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经籍、教义、人物、教制、教职等等,同时兼及道教的节日、礼俗、圣地、遗迹、建筑、文学、艺术等等。在对道教作全面考察的同时,《道教史(精装典藏本)》中还对道教与中国古代政治、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的关系,作了深刻的分析,对一些重要史事和学术问题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
  • 在浮世

    在浮世

    济群法师:一代高僧用佛法智慧解读世人困惑,指导世人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在浮世》(丰润心灵的人生小语)人处浮世不浮躁,身临乱象不乱心,是一种精神境界。人之根本问题,是迷失本性,无所依托。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立足于俗世,透过种种现象,来阐释佛法的本质——既是出世解脱,也是活在当下;其作品文字隽永,深入心灵,意蕴深长。
热门推荐
  • 九曲轩辕

    九曲轩辕

    苍茫天下,万族林立。人、妖、魔、鬼、怪各分一片天地。自古人、魔二族不两立,征战杀伐不断。此时,距离上一次人魔之战已过去一百五十余年。这样长的和平之期,甚是少见。这样长的岁月,对于山中修道的修士来说,也许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凡人来说,早已过了两三代人了。至于魔族,更是只是在戏里和老人的故事中才听闻过,却不曾见过。本非良才,奈何性子纯良,本非雏凤,奈何机缘使然。一个少年厨子,有些滑头又有些爱财,心肠不坏却也偶尔使诈。遇上了毫无高人形象的奇葩师傅,几个护短又凶悍的师兄师姐,一套每次拿出都让人忍不住笑掉大牙的本命法宝。穷小子的仙路,邪不压正。
  • 扶龙传

    扶龙传

    养望出仕,扶龙就鼎,治水封神,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道家长生。前世经验,今生积累,诸般算计,所有的这一切都将化为仙途资粮。人仙不长生,鬼仙不可求,地仙不逍遥,天仙不敢望,此生愿求神仙之位!
  • 黑夜骑士守护团

    黑夜骑士守护团

    天额,她刚进校园就遇上了一大群,是的,是一大群的帅哥。。。。。。她夏茹凌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了,囧啊。。。。。。
  • 小发明

    小发明

    文章讲述了方便垃圾桶、蛇皮袋撑扶器、多功能反转晾鞋架、深孔伸缩取物器、能取出自来水管内接断裂物的扳手等内容。
  • 精灵法则

    精灵法则

    前世的半神为何选择转世?而今世的他又为何投胎玛法里奥?且看大德鲁伊如何拳打基尔加丹脚踩阿克蒙德---------------------------------------------精灵法则群:147275545(新建)验证,精灵法则。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
  • 末世之无限噬魂

    末世之无限噬魂

    黑犀之心,打造末世至尊!当一枚穿越空间的异次元血石被赵明诡异融合之后,无限的进化吞噬之路在他的身上开始了....无尽的黑暗笼罩天地,嗜血的凶兽纵横城池,恐怖的异种纷至沓来,甚至你身边的不起眼的植物都能要你的小命!秩序已然崩溃,原则已然消失,善恶更是动念而为。曾经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人类,无情的被杀戮追逐,苟延残喘。这是一个混乱的大狩猎的时代,不想变成猎物,唯有变得更强,更狠,更暴!
  • 天道九杀令

    天道九杀令

    东方昊天的穿越预示这片大陆第九次的杀令浩劫;千年杀令千年一次,这是一片被抛弃的大陆,却又为何饱受这千年一次的硝烟;东方昊天的到来又是否能让“九杀令”成为终结?遗失万年的碎片大陆还能否回归?在冥冥之中的安排中,东方昊天如何完成他应有的使命?
  • 命中注定

    命中注定

    吕多多历经坎坷,尝尽酸楚,她始终坚信,世上总有那么一个人,会把自己视若珍宝。赵宁肃玩世不恭,历尽繁花,他没有料到,世上会有这么一个人,会让他疼入心坎。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你的命中注定,坚持,你会遇见他。
  • 呓梦风云

    呓梦风云

    至数里不见离去,料为强人欲劫财害命,再行数里终不见退去。正寻思脱身之法,忽见阴沉江流中,恶浪翻腾如邪莲绽放,巨雷声里一乌鳞巨龙乘云分水而出,如乌云过顶,口喷烈火,吟声滚动,江水倒流,叱咤风云。好一条角虫,舌如烈火,两目闪闪夺魄,两角昂扬,威势冲天,浑身似乌金披挂,腾水而出,江河倒戈,击水成雾,雾茫茫随巨龙而动,傍身而起,真一似九天云落地,一时间竟满地云气,目不能睹物,只把江边化为云头,呼啸一声有山崩之势,只教我两人心脏巨痛,余本就体弱不禁风,一时只觉两耳失聪,惊开其口,木然于地。
  • 狙击部队之战

    狙击部队之战

    中东,美国中心指挥部,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任务,和一个强大的东方军事组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当各大高手相遇之后到底鹿死谁手;狙击手与狙击手的对决又会有怎样的结局……敬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