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48300000005

第5章 传说故事

作为一个军事关隘,雄险无比的瞿塘关在我国古代的历史上曾起过重要的作用,许多影响深远的战例就曾经在这里发生。

同时,瞿塘关不仅是古代的一处军事重地,而且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真实的故事和美丽的神话传说,令人心驰神往。

(一)瞿塘关的战例

关隘是适应冷兵器时代军事需要而设立的,瞿塘关自然也不例外。在瞿塘峡夔门山麓,两岸断崖壁立,在此所设的瞿塘关更是万分险要,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明朝开国君主朱元璋手下大将汤和、廖永忠等人,就曾在这里作战过,和他们作战的是四川的夏王朝。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

元末,农民起义军的将领明玉珍于元至正二十三年在四川建立政权,国号夏,都城重庆,史称夏蜀。元至正二十六年,明玉珍病死,子明升继位。朱元璋在灭元后,于洪武二年派使者赴蜀招降,遭拒绝后决计用兵。

明洪武四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分兵两路进攻四川明升夏政权。这年闰三月,征西将军汤和所率南路军抵达瞿塘关附近的大溪口。

此时,夏军凭借瞿塘天险,以铁索横断关口,由平章莫仁寿率军扼守。

同时,夏政权获悉明军要入川,又增派左丞戴寿、太尉吴发仁、平章邹兴等赴瞿塘关一带构筑工事,加强防御。他们在铁索外北倚羊角山,南靠南城寨,凿两岸壁引缆修筑三道飞桥,铺设木板。置炮石木竿铁铳其上,傍桥两岸亦置炮,并遣重兵固守。

面对险要坚固的瞿塘关以及其它夏军坚固防御,明南路军配属部队将领杨璟决定分兵三路:由指挥韦权出赤甲山,进攻夔州;指挥李某出白盐山下,逼近夔州南岸,以攻南城寨。而杨璟本人则亲率都督佥事王简等人出大溪口,进攻瞿塘关。

然而,杨璟出师不利,为夏军击败,其它两路明军也被迫退还修整两月。

五月初五,受朱元璋命令,大将汤和再次率兵自归州进攻瞿塘关。当时因江水暴涨,汤和被迫驻兵大溪口,又囤兵月余。到了六月,面对瞿塘关久攻不下的局面,朱元璋遣使切责汤和进军迟缓,延误战机,并命其配合北路军加速进军。

就在此时,明政权饿北路军以及陆续攻克阶州、文州、绵州,捷报频传。夏政权的戴寿、吴友仁不得已分守瞿塘关一带之兵,回援汉州,以保成都。

在这种情况下,汤和遂率军自白盐山伐木开道,由纸坊牌溪趋夔州。初五日,右副将军廖永忠领兵抵达旧夔府,夏平章邹兴、副枢飞天张等出城拒战。

初七日,廖永忠分所部为前后两阵,前阵既交战,出后军分两翼夹击,大败之。次日,复挥师进攻,擒其元帅龚兴,斩杀溺死者甚众。

初十日,廖永忠进兵瞿塘关,以山峻水急,工事坚固,舟师难以溯水而进,乃决定分兵两路夹击。一路密遣壮士数百人,皆穿与草木同色的青萨衣,即青蓑衣,携带小船,翻山渡关以出其上流;一路由廖永忠亲率出墨叶渡,分兵两道,一军攻其陆寨,一军攻其水寨,水路将士皆以铁裹头,船置火器。

黎明时分,大将廖永忠攻破陆寨,继而上流水军顺流直冲而下,下流水军也溯流拥舟而上,火炮、火筒齐发,夏军大败,邹兴中火箭而死,遂焚其三桥,断其横江铁索,擒同佥、蒋达等八十余人,斩首千余级,溺死无数,飞天张、铁头张等逃去,瞿塘关被克。瞿塘关的攻克,这给明政权西进入川扫平了一大障碍。

(二)大禹治水的传说

瞿塘关地处三峡,这里山峻水急,自然也有许多传说故事诞生。

据说我们的先民,力图对长江三峡的成因和峡中千奇百怪的自然景象作出回答。但在那时,人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很难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他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把一切都寄托在神或神人身上,把万事万物想象成是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结果。“大禹治水”的传说便是瞿塘关神话传说中的代表。

相传在五六千年前,神州大地上发生了一次特大的水灾。滔天的洪水包围了群山,淹没了平原,大地一片汪洋,人们只好栖身在山洞里,或者在树上筑巢居住。

当时,正处在原始部落联盟时代,部落联盟的首领尧,派鲧去治理这次洪水。鲧治水治了九年,他采取水来土挡、堵塞水路的办法,结果水位越堵越高,堤破决口,洪水再次泛滥,鲧的治水以失败告终。

尧去世后,舜继了位。舜又派鲧的儿子禹继承他父亲未竟的事业,继续治理洪水,还派了商族的祖先契、周族的祖先后稷、皋陶等人去协助他。

作为传说中的人物,禹是哪里人一直没有定论,有的说他是安徽涂山人,有的说他是四川汶川县石纽人。

禹总结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领导人民疏通江河,兴修沟渠,发展农业。后人记载,禹治理水害是从岷江开始的。他首先在汶山县的铁豹岭一带疏导岷江,然后凿开金堂峡口,也就是分流岷江水进入沱江,让它在泸县流入长江,从而减少进入成都平原的洪水。

整治好岷江后,禹又顺江东下到了江州,即今重庆市一带,娶了涂山氏做妻子,他的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启。重庆朝天门长江南岸的那块夫归石或叫望夫石,至今向人们诉说着许多关于大禹与涂山氏之间动人的故事。

禹从江州东下来到了三峡,便开始疏浚三峡的工程。《淮南子》说禹先是“决巫山,令江水得东过”,即凿开了堵塞江水的巫山,让长江的水能够顺畅东流。然后,他又凿开瞿塘关“以通江”,凿开西陵峡内的“断江峡口”,终于让长江顺利地通过三峡,向东流注入大海,解除了水患对长江中下游的威胁,而上游的四川盆地终于变成粮仓,号称天府之国。

传说禹在疏浚三峡时,还曾得到神女瑶姬的帮助。人们说,大溪宽谷中的锁龙柱和斩龙台,就是瑶姬帮助夏禹治水凿峡时锁龙斩姣的地方;巫峡中的授书台,就是瑶姬向大禹传授治水黄绫宝卷的地方,而不愿回天庭的神女,也变化成了那座令人向往的神女峰;西陵峡里的黄牛峡,就是因为神女留下来看守三峡的神牛而得名。

在神女的帮助下,经过禹和各部落人民的共同努力,终于凿通三峡,江河畅通,水流大海,湖泊疏浚,能蓄能耕。禹在治水13年中,非常繁忙,竟至于三过家门而不入。由于禹治水有功于人民,舜便推荐禹为自己的继承人,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后人于是称禹为大禹,意思是伟大的禹。

对于大禹疏浚三峡的传说,古人大多数是相信的。这不仅从各种文献记载上可以得到证明,而且诗人们也多以赞颂的诗句予以讴歌。

杜甫在《瞿塘怀古》的诗中写道:“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而任夷陵县令的欧阳修,只相信禹王开山的功劳,不信神牛凿峡的说法,所以他把黄牛庙改名为黄陵庙,庙里祭祀的黄牛神改成祭祀夏禹王。范成大的《初入巫峡》诗,结句以咏叹写出,直抒胸臆,倍有神致:“伟哉神禹迹,疏凿此山川!”

但是,神话毕竟不能代替科学。大禹与神女开凿三峡的传说,只能是人们美好的想象,要想真正了解三峡的形成原因,我们还得暂时回到那久远而又动荡的地质历史年代。

(三)望霞峰的传说

在瞿塘关附近有一山峰,名为神女峰,一根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仿佛一个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因此叫神女峰。

同时,这个山峰还有一个名字叫作望霞峰,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

据说在夏禹治水的年代,瑶池宫里住着西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名叫瑶姬。她聪慧美丽,心地善良,活泼开朗,耐不住宫中的寂寞生活。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她邀了她身边的11个姐妹,腾云驾雾,遨游四方。

当她们来到瞿塘关一带时,只见12条恶龙兴风作浪,正在治水的大禹也被洪水围困在中间。瑶姬敬佩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精神,决定帮助他治水,便送给他一本《上清宝经》的治水天书。可是,瑶姬还没有来得及告诉大禹如何破译这部天书时,就被西王母派来的天兵捉拿回宫了。

12个仙女早就厌倦了仙宫生活,她们挣脱神链,重新返回人间,帮助大禹疏通了峡道,解除了水患。从此,瑶姬爱上了三峡,成天奔波在巫山群峰之间,为船民除水妖,为樵夫驱虎豹,为农夫布云雨。12个姐妹忘记了回宫的事,久而久之,她们便化成12座奇秀绝美的峰峦,耸立在瞿塘关一带。

瑶姬是12个仙女中的杰出代表,她立的山峰位置最高,每天第一个迎来朝霞,于是,便赢得了“望霞峰”的美名。

(四)孟良梯的传说

在瞿塘关所在的瞿塘峡绝壁上,有一个人工凿的方形石孔,一个接着一个,自上而下成“之”字形排列,如同阶梯,这是孟良梯。关于孟良梯的由来,这里还有一个传说。

孟良是北宋年间,跟随杨家将一同抗辽的名将。据说北宋抗辽名将杨继业,被奸臣害死后,他的尸骨被埋在白盐山腰的望乡台上。

作为杨令公的亲信,孟良决心将杨继业的尸骨盗回,就悄悄地架着小舟进入瞿塘峡,每天夜晚,在绝壁上凿石穿孔,插入铁钎,架木为梯,攀援而上,直到天色麻亮方才停止。

当孟良深夜凿孔到了山腰时,对岸白帝庙的老和尚发现了孟良的秘密行动,老和尚假装鸡叫,引起了白帝城的雄鸡都叫了起来。

此时,孟良认为天快亮了,怕人知晓,就停止凿孔,使之前功尽弃,功亏一篑,尸骨也未取到。

后来,孟良知道是和尚使坏后,就一怒之下,便把老和尚杀了,倒吊在岩壁上。后来,人们就把瞿塘关旁边的这一之字形石孔称之为孟良梯。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据考证,抗辽名将杨继业是死于山西朔县,尸骨不可能埋在瞿塘关一带,这个传说自然不足为信。但它却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北宋民族英雄杨家将的深切怀恋和对孟良忠心耿耿的敬重。

同类推荐
  • 甘肃文史精萃2:学术卷

    甘肃文史精萃2:学术卷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从伏羲谈及中华文化》、《伏羲身世考》、《西王母形象的演变》、《女娲神话》、《先周历史与牵牛传说》等。
  •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本书内容包括:性感,何为性感?:性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头发乱了、什么是男人的性感?不平等的性感、和老公一起看美女、财物与祸水:男性中心社会里的女性。无处不在的性感——商业与风化;无处不在的性感——出版中的性;无处不在的性感——色情文艺;无处不在的性感——性感的药物;性爱与革命;让我们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花鼓戏

    花鼓戏

    《花鼓戏》主要内容分为走进花鼓戏、瑰丽的艺术、花鼓戏的种类等。 花鼓戏是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各地的花鼓戏、采茶戏、灯戏和杨花柳等剧种的统称。主要曲调来源于民间小调,如花腔、打锣腔、川调、口子调、筒子腔等。
  • 生肖文化 戌犬通灵

    生肖文化 戌犬通灵

    本书研讨生肖狗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热门推荐
  • 非修道

    非修道

    天下已乱,非天命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也。一介无用书生,因为天运师的这句话,终于踏上了游学归家的道路,可等待他的,却并非帝王的争霸天下,而是江湖无尽的修道。在那里,有粉墨登场的各色人物,有繁如星河的武学典籍,有众彩纷纭的十八般武器,主人公江陵将在这里,追寻道门九子曾经的繁荣,掀开无尽玄幻的九道迷雾……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 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 穿越之病医侯妃

    穿越之病医侯妃

    一朝穿越成了病鬼,卧榻在床却有人机心叵测的想让她咽下最后一口气!当她好欺负的?好歹穿越前可是名牌医学院的毕业生。治病救人被人传颂神医,整理家宅,被人说是妒妇。唉——女人难做,做侯爷的女人更难。【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文青是不是种病

    文青是不是种病

    二十六岁的李唯七看了十年网文,仍然忠爱小白和升级,对于文艺风深恶痛绝。然而在书评区讽刺文青病作者后的第二日,李维七车祸死亡,一个自称为“文青系统0号”的系统带他重生平行世界。从此,更名白安的李维七过上了幸(苦)运(逼)重(改)生(造)、冶(致)愈(郁)心灵的生活,并逐渐走(重)上(组)人(个)生(人)巅(三)峰(观)。
  • 古墓迷踪之消失的古国

    古墓迷踪之消失的古国

    千年诅咒的继续,更多的未解之谜。众生皆苦,万相本无。谁又能参透其中的含义,谁又能看透古国的消失,楼兰、车师……那些埋藏在历史尘埃黄土中的,究竟是什么。
  • 完善人生的58个细节

    完善人生的58个细节

    随手关门是一种好习惯,也是一种心态。夏天防蚊虫,冬天防寒气,晚上防小偷。不论是自己的门、别人的门或者是公共场合下的门,关的时候都应该尽量轻一点,不仅可以让门的使用寿命长一点,还可以避免制造噪音干扰大家。能够考虑到大家,不干扰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 【执爱之女】莞兰公主

    【执爱之女】莞兰公主

    离开拥有万千宠爱的世界,与自己爱的人浪迹天涯是需要怎么样的勇气与执念。这一路遇见了多少人,经历了多少艰辛,最终却不得不服从命运的安排。他想带她离开,永远的离开束缚与煎熬。莞兰却知道自己永远也做不了他心底那个女人,即使自己的爱不比她少。这份坚定执着的爱,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开始呢?
  • TFBOYS情愫

    TFBOYS情愫

    爱他,并不代表拥有他。只要他快乐,我愿意用自己的痛苦去代替他承担属于他的不愉……
  • 猛兽沸血

    猛兽沸血

    一吼震山林,一怒满世恐!一切的起因竟都是一个天大阴谋,是非对错,在这个人心混乱的时代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李良一直在挣扎中寻找着,也坚持着自己的意念,变得深沉,变得嗜血!这个因为妖狼血种而背上使命的少年,注定一生飘摇!
  • 今古学考

    今古学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