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莫舟回到的时候,莫夫人就把这些事情和莫舟说了,随着三年之期越来越近,莫舟脸上的神色也越发严肃了起来,听了妻子的话只是点了下头,自从女儿病后,莫舟就没见过女儿几次,“我明天和她说说,对了,我想把文熙送到二弟那。”
莫夫人愣了一下,抿了抿唇说道,“真的要走到这一步吗?”
莫舟搂着妻子,小声说道,“只是以防万一。”
当初容昌帝在元妻死后不足百日就立曲氏为继后,纣始为象箸,箕子即叹,果周武灭商,莫舟之父虽不如箕子,却也有几分远见,再说他当时还在教导太子,见此情况他直接阻止了二子莫远入朝,莫远的才学皆在莫舟之上,正在准备科举之事,在父子三人谈过之后,莫远就开始变得热衷于古董字画,最后连科举也没有参加,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名山游玩了。
这事当时闹得很大,因为莫老爷子气的就要把莫远逐出家门,还是容昌帝给说了情,才最终不了了之,只是莫远也被赶回了老家,再也没有涉足京城一步。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他们父子三人心知肚明,莫老爷子是为了怕出事,所以想要给莫家留个希望在,这才让莫远牺牲了前程。
同样的留在京城任职的莫舟也担负着危险,真要出事了,莫舟一家子都逃不了,而远在老家的莫远起码有一些余地来运作,比如送了孩子离开一类的,起码不会让莫家断了根。
果然莫老爷子的担忧是正确的,在继皇后生了三皇子以后,太子的处境越发的艰难,随着三皇子的长大,太子得到的训斥也越多,继皇后的娘家曲家得到了大力提拔,一件件一桩桩事情都证实了莫老爷子的担忧
直至七年前,容昌帝竟然当朝斥责太子后,直接将太子圈禁,这一圈就是四年,四年期间不少帮太子说话的老臣被贬或者直接被迫告老还乡,曲氏一族的势力越发强盛,莫老爷子更是当朝怒斥曲氏一族,多次坏掉曲氏一族的好事。
只是因为莫老爷子是先皇的托孤之臣,又是容昌帝的老师,这才一直安稳,护住了不少向着太子的官员,可是三年前,也不知道曲氏和容昌帝说了什么,容昌帝竟然一意孤行要流放太子,莫老爷子当朝力争,甚至直指继皇后曲氏为祸乱源头,三皇子狼子野心……可就算如此也没有让容昌帝改变主意。
太子一家流放的当日,莫老爷子就撞死在了金銮殿上,那一****更是直接说国之将乱,说没有辅佐好容昌帝,对不起先帝的嘱托。
其实莫老爷子会如此,是有真的气愤之极在里面,可是更多的是想要保住莫家,给太子留一线生机,曲氏一族气势日盛,还有继皇后在容昌帝耳边吹风,莫老爷子多次忤逆容昌帝,就算再多的情分也抵不住这样的消耗,而莫老爷子此举就是趁着容昌帝对莫老爷子还有感情的时候,再添一份愧疚,要知道活人永远比不过死人。
在莫老爷子死后,容昌帝更多的是记着以前莫老爷子对他的教导和用心辅佐,那些忤逆也成了莫老爷子忠心为国,而不是觉得莫老爷子倚老卖老目无皇权,那么容昌帝为了心中的这份情谊和愧疚,也会保住莫家的安危。
不仅如此,莫老爷子还在容昌帝心里埋下了一颗对曲氏一族怀疑的种子,曲氏一族竟然连两朝元老先帝托孤之臣都给逼死了……那么……
最重要的一点,护住了忠于废太子的那些朝臣,可能他们会郁郁不得志,也可能会被贬官辞官甚至流放,但是他们还活着就还有希望,更甚至也是为了莫家以后的崛起留下了希望,不管是容昌帝还是废太子都会记得莫家的好。
莫夫人并不知道这些内情,可是也知道公公的死不简单,“那景霖和娴姐呢?”
莫舟叹了口气没再说话,如果送走的人太多,恐怕招了眼,曲氏一族因为继皇后和三皇子的关系,真的有些肆无忌惮……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现在的曲家真是疯狂了,就连郭傅这个两朝元老都要退让。
当初先帝把容昌帝托付给了郭傅和莫家老爷子,其中郭傅是武将,而莫家老爷子是文臣,郭傅是战功起家,瞧不上莫家老爷子这种文人,而莫家老爷子也瞧不上郭傅这样的武夫,两个人自先帝的时候就极度不和,不过在大是大非上倒是分得清楚,容昌帝圈禁流放太子的时候,郭傅也出面反对,只可惜他并不像莫老爷子这般激烈,莫老爷子死后,也渐渐不再朝堂上说话了,可是曲家并不敢招惹他,因为郭傅掌管军权。
莫家如今的安稳日子,多少也托了郭傅的功劳,莫老爷子刚死,曲家就有人来找事,郭傅直接派人把找事的人都拖到了门口,直接杖责而死,更是在上朝的时候说起了莫老爷子尸骨未寒,就有人上门欺辱家人……弄得容昌帝大怒,直接要严查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