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24700000003

第3章 人物(2)

因为只有如此,他才能够进入推敲山河的状态

《青年作家》:你小时候全家搬到林子里住,是从另外一个地方迁徙到那里的,这个牵扯到你们家族的事情了吗?

张炜:《你在高原·家族》里集中写了一些事情。作家一般会尽可能地绕开真实的个人——无论怎么绕,还是借助现实去想象。很早的时候我们全家不在那片海边林子里,是从外地迁到那里去的,因为各种原因……在动荡的社会生活里,几十年周折了好几次,最后就来到一片没有人烟的地方居住了。小时候看到的人很少,无非是打猎的、采蘑菇的,再后来接触园艺场和林场的人、一些地质工作者,他们都是到处游荡的人。离我们林子最近的一个小村叫“西岚子”,要穿过长长的林中路才能找到。这个小村我在《九月寓言》里写过了,它是从很遥远的地方搬迁过来的,是逃荒人组成的一个村落,让人感到分外亲切。我小时候跟那个小村的人发生了很密切的接触。后来那一带发现了煤矿,还发现了浅海油田,于是矿区建起来,各种外地人越来越多了,我的视野开始扩大。

我原来接触最多的是动物和植物,那是一种孤独的童年和少年生活。

大约十六岁左右一个人到山东南部山区去生活,后来返回了一次,最终又回到山区。这样一直到1978年,考入半岛地区唯一的一所大专学校中文系。

《青年作家》:你家住在林子里,是单独的住吗?是不是和你《家族》里面写的有点像?

张炜:是单独,在林子深处——四十年代末搬入的。反正是经历了动荡的生活,最后既不能在城里,也不能在乡村生活,是这样一种可怕的状态。父亲一直在一个水利工地,在南部山里。但与小说还是不一样,小说总是一种虚构。真实的情形或许比虚构的生活还要复杂一些,它一旦被对号入座,对生活和艺术都是尴尬无趣的。

《青年作家》:这么讳莫如深?

张炜:有些作家是不愿意书写自己的——无论是苦难的家族还是幸运的家族——我就属于这样一类写作者。我并不是担心一些人思想僵化,将作家的表达和他的经历之类一一联系,将文学表达简单化和表面化,于是对作品和作者造成双重的伤害——我不是出于这样的担心。我只是不愿意谈论自己。

《青年作家》:作家对自己的出生和来历,不想多谈吗?

张炜:许多人是不谈的。因为阅读者很容易跟作家具体的创作道路、思想倾向等各个方面发生联系,产生特殊的反应——这也属于“化学反应”,已经完全不是原来的作品了。这对艺术和思想的理解都没有好处。当然倒不仅仅是因为这些顾虑,是现实生活和艺术想象的关系,作者担心被扭曲和误解。

《青年作家》:你为了写这个,《你在高原·家族》,会重新找一些资料吗?

张炜:尽可能多地了解一点,这太重要了。因为从小就知道这一类故事,耳濡目染,很具体,这就避免了故事的概念化。类似的故事很多,在貌似一样的故事里面,找出这个故事的个性到底在哪里,这才是重点要做的事情。我小时候跟在外祖母身边,跑到林子里去玩,有点像童话和小说里经常写到的那种场景。《你在高原》里我反复提到的离我们家最近的那棵大李子树,全都是童年的真实记忆。那棵大李子树真是够大,我到现在都没有发现有比它更大的——浓旺的大树冠好像一直笼罩了我的身心。

《青年作家》:那是一片原始森林中的?

张炜:原始林与后来的人工林连在了一起,成为无边无际的一片,不知有多少万亩。那棵大李子树就在我们房子旁边,出奇的大,记得比我们的房子高多了。我回忆起小时候的环境,马上就会想起它,它代表了全部童年的烂漫、向往、迷茫和未知,总之一切都在那棵树里包容了。回忆中很难解脱它的形象的笼罩。一到了春天它就开满了繁花,整个世界都是它的香味,无数的蜂子蝴蝶都飞过来了。

《青年作家》:在你们家院子旁边吗?

张炜:就在我们房子后面,偏右一点,下面是一口甘甜的、永不枯竭的水井。大树分开几个巨杈,树桩直径需要数人才能合抱过来。它在我心里是十分神奇的——不是象征的意义,而是深刻的印象和记忆让我吃惊。

《青年作家》:小说最重要的原型是“宁伽”?张炜:读宁伽也可以。实际上应该读伽(qie)。小说里有一个地方,是在“小白笔记”这个缀章里吧,谈到这个问题。有人叫他“宁伽(jia)”,他也不反对,但是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宁伽(qie)。

《青年作家》:你能多说说这个原型的故事吗?张炜:因为是第一人称,阅读中才会与作家本人靠近。但这只是叙述的方便,肯定不是作家自己——但是会不自觉地在叙述中融入自己的生活。这里面写了大量远行的朋友,这在现实中倒几乎都是真的。1980年代济南很有一拨人,辞职后要到西部去,心气很高。有的眼看要大学毕业了——考大学多难,他们却在冲动中不想读下去了,可见那时的心情是很激烈的。当时我们都投入了,也很激动,参与一起,准备行李之类上路的东西。那一拨人有的今天已经不在了,有的就活在当下的潮流里。当年那么大的雄心,多么严酷的环境都不能改变他们,但是商业主义的水流一冲,这支队伍就散掉了,各个不同的人生道路就分开了。我是一个参与者,也是一个旁观者目击者,最后成为一个稍稍冷静的观察者和总结者。我跟这拨人的距离,跟小说里写的宁伽与吕擎这拨人的距离差不多,参与的深度和程度跟他们也差不多。

《青年作家》:你写那个庄周这个人物,他变成流浪者了?

张炜:是的。不止一个朋友没有了,消失了,消失在民间,在谁也不知道的什么地方。书中还有一个跳楼的画家,故事中他没有死——实际上是我不忍,现实中他是我最好的朋友,他已经死去了。

《青年作家》:林蕖和这个人是好朋友?

张炜:庄周和他是好朋友。我写的是他的胯关节摔坏了,残废卧床了。实际上这是一个天才画家,是我心中的凡高。他在二十多岁一点曾给我做过一幅素描,那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幅作品了。我以前还为他写过一部中篇小说……

《青年作家》:以他为原型的?

张炜:就是《请挽救艺术家》。其中引用的一些信件就是他的原件——我写不出这样的信,只好用他的原文。这个人对生活绝望了,像许多天才人物一样,他们当中有人是脆弱的。我到现在认识这么多艺术家朋友,但固执地认为他是最有才华的人。他从省城回到了半岛,后来跳楼了,一共两次,终于……

《青年作家》:什么原因?

张炜:绝望,单纯而又执拗,对这个社会不能接受,对生活不能接受。他是特别敏感和纯洁的那种人,是悲剧人物。他给我的刺激太大了。和另一些人不同,有的人出走的时候那么壮怀激烈,想不到回来后一头扎入了欲望之海,变成了非同一般的坏人。

《青年作家》:林蕖等于坏人了。

张炜:有的犯罪了,有的堕落了,有的没心没肺了。有的那么有才华,却又自杀了。这都是1950年代生人的故事。我平时不太敢想那个画家,因为他跟我不是一般的密切——两个省城里的单身汉,几年来一起弄吃的,一起讨论艺术,一起幻想。我们在一个机关工作。

我写作中有一个很大的愿望,就是把这拨人的经历写下来。没有比我们这拨人更惨的了——话又讲回来,每一代人都觉得自己是最惨的,经历的事情最残酷、领受的苦难最多——但是每一代人实在是可以比较可以量化的。1950年代生人这一拨真的够不幸了,他们生下来就没有东西吃,比如说1960年是长身体的时候,却遇到了大饥饿。整个走过了那样的年代,充分领受了那个时期的严厉。在学校教育这方面真是大不幸,不能学英语,不能读国学,如果家庭有问题,连高中都不能上。他们经历了文革,那是多么残酷和荒诞的年代。可是到了所谓的思想解放时期,从政治严酷的时代突然来到了物质主义的声色犬马,等于是人生最突然最巨大的跌宕。这一代人无法承受,他们没有做好准备。他们是特殊的一代,他们具有足够的悲剧环境。

《青年作家》:宁伽确有其人了?

张炜:无一不是实有其人,也无一不是虚构。文学与报道是极为不同的——现实人物关系对书的虚构产生了关键的帮助,但任何一个书里的人物都不能说是生活中实有的。这就是小说的艺术。将生活材料彻底发酵是重要的,这样才能把它变成酒——这是所有艺术生成的通理。但是粮食肯定全都存在的——作家的想象力是那么贫乏,很少能够离开真实去虚构任何事物;另一方面我们又惊叹其虚构能力之强,可以把所有的现实变形、组合、再造,让当事人也恍惚起来。一切都服从了艺术的和谐。

《青年作家》:这个人物是一个贯穿性的人物。有的地方报道说这是为一个地质队员写的小说。

张炜:因为主人公学过地质,有过这样的从业经历。这是重要的。我们小时候那个地方发现了石油、煤炭和金矿,这部分地质人戴着太阳帽和黑眼镜,看上去很是浪漫。他们到了哪个地方就搭起帐篷,木板一铺帆布一扯就是很神秘的窝了。他们从来不住到老乡家里。我们小时候没什么好玩的,除了玩林子、玩海、玩动物和植物,再就是分拨打架。外来地质队员就像天外来客一样,他们的服饰和口音都和当地人不一样,让我们觉得特别有意思。他们也喜欢我们,跟我们玩,讲许多故事。我们在他们帐篷里有时候要待到下半夜。白天看他们的机器、看他们的操作,一切都忘记了。那时候觉得这个职业特别神奇,很浪漫,对他们跋涉千山万水的辛苦考虑不多,只往有趣的方面想。这些人到处走,知道的事情特别多。我们缠着他们讲故事,也吃他们的东西,因为他们好吃的东西也多。我们作为交换,就带水果给他们。他们买来许多海产品,大口喝酒抽烟,我们也跟着学。这对于林子里的孤独少年来讲,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所以我曾经铆着劲儿要做这样的工作,后来还写了很多诗和散文小说,都写了地质队员的生活。现在的主人公是地质工作者,因为只有如此,他才能够进入推敲山河的状态。

所有杰出的作家都只跟“个人:对话”

《青年作家》:你究竟为谁写作?读者,市场,今天,未来?

张炜:在我看来,一个好的读者和一个好的作家是同等量级。有人说阅读相对简单,只要识字就可以读。创作很难,中国民间有一个说法:看花容易做花难。但实际上真正能看懂花的,也同样难。接触过大量的读者,跟他们交谈就会发现,有的人虽然表述能力很差,但的确是懂的,他能感受作品中的一切,这说明他是很高级的读者。阅读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是不同的,这两种能力虽然不可以换算和等同,但要达到较高的量级都是很难的。对于作品的全部感悟,许多读者不能表述,但是心里都有。他可以用另外一些概念来表述,许多时候跟作家的感受是一致的,知道文字内部蕴藏了什么、是怎么一回事,懂得文字背后的东西,懂得形成文字的代价在哪里,盲角在哪里,无限的可能性在哪里——他阅读的时候留下了这些空间,所以能够掌握这部书。

作者为什么不能为读者写作?因为不可靠,因为危险。只为读者写作,很可能就要假设这样的读者存在——既然有一大批或一小部分这样的读者,那就要自觉不自觉地去迁就他们,为其服务。其实这是以折杀自己为代价的。我以前谈过个人的临场感受,说我在为一个“遥远的我”在写——那个“我”在更高处,他在注视我,我为他去写作。

《青年作家》:你什么时候有这种意识?因为过去有个说法是创作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张炜:1980年代中期,我就开始解决一个问题,即设问并回答为谁而写?因为我们这个传统里面,特别是这几十年较短的传统里,核心问题就是强调文学为谁的问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让老百姓喜欢,其余都无所谓了,甚至还问“你算老几”——这个“你”就是指创作主体,指作家,创作者都不算什么了,作品怎么会有价值存在?当然也不必期待这个民族会产生什么了不起的杰作了,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将“民众”视为一个理想的理性的概念,那就只能是等同于时间的概念——在时间里留下来,肯定是获得读者人数最多的,这也就是“民众”了。真正的杰作往往并没有一哄而上的阅读效果,起哄的“民众”大致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乌合之众”了。

谈到更为可靠的“时间”这个概念,我好像仍然也不能接受。因为即便如此,写作的功利性也还是太强了。作家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时间也不能过分地干涉,这才是理想的境界。

后来我用了一个很“虚”但又很“实”的一种说法,来作了稍稍准确的表达。我努力回忆自己的写作状态:凡是写得好的时候,倾注其中沉浸其中的时候,总是觉得有一双很高的眼睛在注视,它在我不能察觉的时候随时出现。就为了让它满足和高兴,获得一个呼应和理解,我才努力而兴奋地工作着。那个高处的人既是我,又不是我,因为他比我高,比我远,他是放得更遥远、更全面、更完整的一个生命。我和它达成了默契和呼吸的关系,那是一个“遥远的我”——这样的表达,才比较接近写作的实情。

这样的写作是自由的,个人的,是其他人所不能取代的。

现在我们大家很容易写出一些区别不大的、似曾相识的作品,所以它们最后不得不被淘汰。非常个人的,不被重复的——跟未来、现在、过去都不重复的,或者说是很大程度上不重复的,才会被保留下来。

同类推荐
  • 青年作家(2015年第11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11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6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谁的青春没有秘密(原创经典作品)

    谁的青春没有秘密(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会跑的布娃娃(原创经典作品)

    会跑的布娃娃(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故事会(2017年5月上)

    故事会(2017年5月上)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7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四川文学(2015年第9期)

    四川文学(2015年第9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热门推荐
  • 青春是一场暗恋

    青春是一场暗恋

    一群坏孩子,一段奢华的青春,一份幸福酸涩的记忆
  • 影梦缘

    影梦缘

    一个曾经的创世神,为了了却那一世的孤傲再创造完这个世界后,毅然选择了遁入轮回,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生。看其如何与人与地与天相斗,争霸天下。锋芒所指,谁与争锋。。。。。。。。。
  • 十绝帝

    十绝帝

    一个从乡镇走出的少年,一个曾经巅峰的人物。一个为了远大志向,一个为了重回复仇。一代师徒情,承载万千血。踏过九天摘星辰,十绝星域我为帝。
  • 新世大陆

    新世大陆

    一个星河划过一道流彩,一片大陆迎来新的故事。在大地无疆的世界上,所有的故事就像天上的星辰光华璀璨,迎来了一场浩斗无止的争鸣,一切皆由平静开始。胜迹王朝的小少年萧尘,从北云之地走来,穿过点点滴滴冒险与惊斗,在亿万势力的漠然俯视下,惊道教院为他打开了一扇初始之门。肆武境:凡境、御境、涅境,皇境。传说皇境,一掌碎山河,天下云动,为天下主宰之皇,独霸一方!“我们该如何,从底下的深渊,爬向朝往辉煌的步伐?”萧尘自语。
  • 花千骨之画情柔骨

    花千骨之画情柔骨

    她是世界上最后一个神,出生时满城鲜花尽数凋零,顾取名:花千骨。她一次又一次的被伤的体无完肤,但依然爱着白子画...
  • 重生无良妃:鬼颜惑君心

    重生无良妃:鬼颜惑君心

    美颜倾城为祸,未祸他人,先祸自己;亲情血脉是假,面若慈善,心似蛇蝎。一朝含恨而亡,当她再次睁开眼时,已非前生那个懦弱无能的相府三小姐了,无良大娘,她比之更无良;阴毒姐姐,她亦可以更无情。所有欠过她的,必要一分一毫全部讨回来,可是肆意人生里却独独出了他一个意外。骇人鬼颜惊慑天下,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他眼中最耀眼的风景,他步步紧逼,极致宠爱,她装傻充愣,冷眼旁观,只因知道情乃世间毒药,可是,心又岂容自己支配?“爷,从一开始,展御便是为了目的接近你哦。”她嘴角溢血,笑容妖娆。“爷不在乎。”他低头,掠尽万般甜美染满唇。
  • 玉树林枫

    玉树林枫

    世间诸多不平事,一己恐难安天地。遍集众口污垢秽,誓诛神州贪枉横。——判官判官林枫遭人设计,意外降临圣树大陆,开始了新的征程……
  • 骨境

    骨境

    古往今来,天才无数,可有几人踏上了巅峰之境?又有几人颠倒了日月乾坤?曾几何时,先天玄骨,被万众瞩目,辉煌如璀璨晨星;梦回当初,修为尽废,遭世人欺侮,落魄似荒野浮萍;一次次挣扎爬起,一次次被打落原地。是天才?是废材?大喜大悲之中,人生之路渐渐圆满;一步一步之下,骨境之途为我而狂!
  • 心跳追击:软萌白兔恋爱史

    心跳追击:软萌白兔恋爱史

    不敢爱,怕受伤,胆小懦弱的聂云殇在上一次失败的暗恋之后,妄想用放纵来麻痹自己失落的心,却机缘巧合地遇到了她眼中的大色狼程耀辉,你追我赶中,聂云殇渐渐懂得了什么叫做爱情,在守护爱情的过程中,她又经历了种种意外和惊喜,别人眼中的平凡爱情故事也许放到自己身上,就会觉得惊天动地。聂云殇的选择,程耀辉的选择,究竟幸福会选择谁和谁在一起呢?
  • 天堂赦令

    天堂赦令

    本故事以魔界意欲冲破由六翼大天使长路西法大人设置的尘埃封印重临人界为索引,派出大恶魔瑶音和弥华姐弟以除掉路西法在人界的转世,为魔界再临扫除最后的不安因素,不料反而牵引出一系列关于三界的秘密,而其中关于远古天神的秘密更是触动了三界秩序的灰暗地带。路西法借由真像之眼洞悉了一切的真相,可经过人界百世的轮回,他早已经脱胎换骨,魔界终究又临,三界命运究竟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