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25400000027

第27章 压卷名家(2)

刘彻十六岁即位,执政的前两个纪元内天灾连连,二十八岁之前的汉武帝,坐皇位比坐针毡还难受。

“(建元)三年春,河水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黄河泛滥,人吃人。

“四年夏,有风赤如血。六月,旱。”汉代版的沙尘暴。大旱。

“秋八月,有星孛于东方,长竟天。”彗星出现东方天空,拖着长尾巴,直至天边。

“元光二年,春,单于入塞。”匈奴犯边境。

“三年春,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入渤海。”黄河改道。

“夏五月,河水决濮阳,泛郡十六。”黄河泛滥。

“四年夏四月,陨霜杀草。”孟夏飞雪,庄稼遭殃。

“五月,地震。”天灾,地震。

“五年,秋七月,大风拔木。”天灾,飓风。

“八月,螟。”大面积虫灾。

“六年夏,大旱,蝗。”蝗灾。

“秋,匈奴盗边。冬,匈奴如上谷,杀略吏民。”匈奴犯边境,上谷,今北京地区。

公元前134年,武帝在全国诏征高端文化人才,当年的话叫“贤良文学”,和今天的“德艺双馨”差不多,但“贤良文学”不是荣誉称号,有实际待遇,还是皇帝的文化顾问,要以书面形式回答皇帝的不时垂问。“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欲闻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于是,就有了汉武帝与董仲舒著名的“天人三策”答对。

汉武帝提问的均不是一时之策,而着眼于求解国家兴亡、长治久安之道。比如,“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灾异之变,何缘而起?性命之情,或夭或寿,或仁或鄙,习闻其号,未烛厥理。伊欲风流而令行,刑轻而奸改,百姓和乐,政事宣昭,何修何饬而膏露降,百谷登,德润四海,泽臻草木,三光全,寒暑平,受天之祜,享鬼神之灵,德泽洋溢,施乎方外,延及群生?”董仲舒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他的成名作,先后以三篇“对策”主要阐述了四个观点:一,“王道之端,得之于正”,“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我们中国人纪元,每年的一月叫“正月”,也是得于“王道之端”的起因。二,尊尚儒学,以接通因秦朝而断裂的中国文脉。三,“兴太学,置明师”,给国家养人才;改革干部选拔制度,以能任职,“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四,提出“天人感应”说。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核心是“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君与臣民共戴天,国家发生地震、洪涝、干旱、瘟疫,还有日蚀、月蚀等,是上天对君王不妥言行的警告和预示,是天降的惩罚。“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天人感应”学说的闪亮之处,是对皇帝君权的制约,民主国家的总统,反对党可以公开批评,泼脏水骂娘也可以。而在极权专制国度,给皇帝提意见仅有胆识不够,还需要智慧,要讲究艺术手法。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不仅被汉武帝赞誉,也入史家法眼,全文收录《汉书·董仲舒传》。后来董仲舒把其中的“天人感应”论点单列成文,写成《灾异记》,而支撑论点的论据,就是公元前135年发生的那两场火灾。但这篇文章犯了皇颜,汉武帝大怒,先降死罪,后又下诏特赦,再之后,董仲舒回到河北衡水老家,“以修学著书为事”。汉武帝刘彻是大帝,对饱学的人内心尊敬,有了问题,仍派专人不远千里去征求意见,“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公元前133年农历七月(汉元光元年),长安城里下了场冰雹,汉武帝派一个叫鲍敞的人去请教董仲舒,此事记载于《西京杂记》里:鲍敞问,“冰雹是什么东西?是什么气生成的?”(雹何物也,何气而生之。)

董仲舒答:“冰雹是阴气胁迫阳气形成的。天地间的气,阴阳各占一半,二者和合,轮回运行。四月(农历)是正阳之月,阳气主导。十月(农历)是正阴之月,阴气主导。二月和八月(农历),阴阳二气势均力敌,相互激荡,‘运动抑扬,更相动薄’。风雨云雾雷电雪雹就这样产生了。气向上升腾为雨,向下笼罩为雾。风是呼出的气,云是气雾。雷是阴阳气相搏发生的声音,电是相互撞击闪烁的火光。阴阳二气开始蒸腾的时候,若有若无,若实若虚,若方若圆。二气凝结,攒聚相合,达到一定重量,就形成雨降落下来。寒冷的月份,雨滴初凝的时候,还轻还小,被风吹袭,飘散为雪。冰雹是雪珠一类的东西,阴气突兀上升,才会形成雹灾。(如果)太平盛世,刮风不会使树枝噼啪乱响,使种子开壳植物萌芽而已。下雨不会击破土壤,滋润植物的叶和茎而已。雷声不惊怵恐怖,发号令使人启发而已。闪电不刺眼,宣示光耀而已。雾不妨碍远望,使大地沉浸在水气里而已。雪不压迫树枝,消灭毒物害虫而已。云呈五彩祥瑞。露珠味甘,滋润肥沃土地。这是因为圣人治理国家,阴阳和谐相合。(如果)政治腐败,阴阳失和,风破房屋,暴雨冲破河湖泛滥成灾,大雪塞堵牛眼,闪电冰雹砸死驴马。此为阴阳二气相互激荡带来的不祥妖气。”(阴气胁阳气,天地之气,阴阳相半,和气周回,朝夕不息。阳德用事,则和气皆阳,建巳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阳之月。阴德用事,则和气皆阴,建亥之月是也。故谓之正阴之月。十月阴虽用事,而阴不孤立,此月纯阴。疑於无阳,故谓之阳月。诗人所谓“日月阳止”者也。四月阳虽用事,而阳不独存,此月纯阳,疑於无阴,故亦谓之阴月。自十月以后,阳气始生於地下,渐冉流散,故言息也。阴气转收,故言消也。日夜滋生,遂至四月纯阳用事。自四月以后,阴气始生於天下,渐冉流散,故云息也。阳气转收,故言消也。日夜滋生,遂至十月纯阴用事。二月八月,阴阳正等,无多少也。以此推移,无有差慝,运动抑扬,更相动薄,则熏蒿蒸,而风雨云雾,雷电雪雹生焉。气上薄为雨,不薄为雾,风其噫也,云其气也。雷其相击之声也,电其相击之光也。二气之初蒸也,若有若无,若实若虚,若方若圆,攒聚相合,其体稍重,故雨乘虚而坠。风多则合速,故雨大而疏。风少则合迟,故雨细而密。其寒月则雨凝於上,体尚轻微,而因风相袭,故成雪焉。寒有高下,上暖下寒,则上合为大雨,下凝为冰,霰雪是也。雹霰之至也,阴气暴上,雨则凝结成雹焉。太平之世,则风不鸣条,开甲散萌而已。雨不破块,润叶津茎而已。雷不惊人,号令启发而已。电不眩目,宣示光耀而已。雾不寒望,浸淫被洎而已。雪不封条,凌殄毒害而已。云则五色而为庆,三色而成矞。露则结味而成甘,结润而成膏。此圣人之在上,则阴阳和气雨时也。政多纰缪,则阴阳不调风发屋,雨溢河,雪至牛目,电杀驴马,此皆阴阳相荡而为祲沴之妖也。)

给国家领导人上课,坚持己见,不昧良心,会得到明君的尊重和重视。当然,前提是明君。汉武帝执政的前十二年历经坎坷,是历险,因为历险,才有了大汉的盛世。董仲舒直言获罪,也是历险,书生意气散尽后,成就一代大儒。这一对君臣,在历险中各自的人性都得到了弘扬和进步。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是具体的。

“昔孔子受端门之命,制《春秋》大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九月经立”。《公羊传解诂》里的这句话,交待了孔子作《春秋》的背景。端门即国之正门,孔子秉周天子之命,以120诸侯国史料为基础撰成。今天的史家讲战国时期约为120个国家,也来自这句话。称“约为120个诸侯国”,是不敢肯定子夏等人有没有疏漏。

《春秋》一万八千言,以鲁国十二位君主为编年序,覆盖120个诸侯国。董仲舒概括《春秋》的价值有两句话,“仲尼之作《春秋》也,上探天端,正王公之位,万民之所欲,下明得失,起贤才,以待后圣”,“理往事,正是非”。

《春秋》笔法有两个要点:

记衰世之事。今天的历史侧重写盛世,著辉煌。孔子记衰世,《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三十六位君王被杀,其中君不君、臣不臣的症结在哪里?五十二个国家亡其国,一个好端端的国家,是怎么走向下坡路甚至灭亡的?我们中国以前的历史有两个功能,一是“以史制君”,“君史两立”,而且有硬性规定,当朝君王不能审看史官记录的历史。史是用来制约君王的,天子为一国之君,是老大,当朝没有人管得了。以史记之,把他说的话和做的事记录下来,留待后人点评。再就是启迪后来者,以古为鉴。在古人的认识里,史就是历史,是国家的经历。称史官为太史,太史的职责里没有社会化妆和宣传任务。到了唐朝,李世民改“史官”制度为“史馆”制度,“以史制君”调整为“以史鉴今”,历史不再由一位史官撰写,而是集体创作。领班大臣“总知其务”,重要的还有一点,“书成进御”,皇帝要知道历史是怎么落笔的。李世民是“皇帝不能做当朝历史读者”这一史书传统的终结者。

《春秋》记录“所见,所闻,所传闻”。“所见”,指孔子亲身经历的年代。“所闻”,听亲历者讲述的年代。“所传闻”,凭资料解读的年代,相当于今天说的当代、近代、古代。“于所见,微其辞;于所闻,痛其祸;于传闻,杀其恩”。“微其辞”,是委婉地提出批评。“痛其祸”是直言不讳,并且加入感情判断。“杀其恩”,因为年代久远了,用事实说话,不因感情用事。

中国旧的史书,给人开窍,也给人大的方向感。中国的历史研究,在汉代实现了第一个高峰,仅《春秋》这部书,“凡《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研究文章多已佚失),”(《汉书·艺文志》)。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是其中的代表作品,这部书的卓越见识以及研究方法,对今天的历史研究而言,仍属凤毛麟角。

[脏唐臭汉]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贾蓉自晒家风里的淫失之行,“从古至今,连汉朝和唐朝,人还说脏唐臭汉,何况咱们这宗人家。谁家没有风流事,别讨我说出来。连那边大老爷这么利害,琏叔还和那小姨娘不干净呢。凤婶子那样刚强,瑞叔还想他的账。哪一件瞒了我!”话是贾蓉说出口的,但根子在作者心里,曹雪芹讲脏唐臭汉,指的是朝廷及权贵人物的“淫失之行”。

我列举大汉雄风腋下的几桩“汉臭”:

“(汉惠帝)四年冬十月壬寅,立皇后张氏。”(《汉书·惠帝纪》)“太后立帝姊鲁元公主女为皇后。”(《汉书·高后纪》)两句史话指的是同一件事,汉惠帝刘盈娶的是外甥女。刘盈的胞姐鲁元公主,下嫁赵王张敖,生女张嫣,吕后做主,把外孙女嫁给儿子。

“孝武陈皇后,长公主嫖女也。”(《汉书·外戚传》)汉武帝刘彻的首位皇后陈阿娇,是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刘嫖是汉文帝女儿、汉景帝胞姐、武帝刘彻的亲姑姑,封馆陶公主,下嫁堂邑侯陈午,生女乳名阿娇。(“金屋藏娇”一词即源于此)。刘盈娶外甥女,刘彻娶表妹,均无后。

“(武)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堂邑侯陈午尚之。午死,主寡居,年五十余矣。近幸董偃。……出则执辔,入则侍内。”(《汉书·东方朔传》)馆陶公主刘嫖豢养董偃,从十三岁起,至十八岁“圆房”收为内侍,武帝刘彻去看望姑姑兼岳母,称呼董偃叫“主人翁”,今天主人翁一词是人民群众,在汉朝专指长公主的小鲜肉。“后数岁,窦太主卒,与董君会葬于霸陵。”(同上)董偃因舆论压力,三十岁郁郁早逝。刘嫖弃丈夫,与董偃合葬,且葬于父皇汉文帝霸陵,属于入祖坟。刘嫖也算敢为天下先的女子。

“元朔中,偃言齐王内有淫失之行,上拜偃为齐相。……乃使人以王与姊奸事动王。王以为终不得脱,恐效燕王论死,乃自杀。”(《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元朔是汉武帝年号之一,由公元前128年到公元前123年。偃是主父偃、武帝刘彻的大臣,他向武帝告发齐王与胞姐有淫乱行为,并由此出任齐相,到齐赴任后,让人捎话给齐王,说皇上已知奸情,齐王在极度恐惧中自杀。因为此前不久,燕王才因为乱伦被处死。主父偃有政治才华,但人品差,爱告黑状,下场很惨,“乃遂族偃”,被诛杀全族。

“帝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更相盗窃争斗。帝著商贾服,从之饮宴为乐,又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绶。又驾四驴,帝躬自操辔,驱驰周旋。”(《后汉书·孝灵帝纪》)东汉汉灵帝刘宏是亡国皇帝,也是无耻荒淫衰君,在位二十一年。十二岁即位那一年,即在宦官操盘下发动文化大清洗(党锢之祸),杀捕文化贤臣数千人。刘宏偏好一出“市场经济”的后宫游戏,在后宫建商业一条街,宫女依柜台俏卖,他装扮成商人沿街选购,随兴淫乐。还有更恶劣的,给狗穿上官服,佩上印绶,出入宫殿,“狗官”一词由此而起。他业余时间在后宫搞自驾游,驾四驴车。范晔给刘宏的史评是,“灵帝负乘,委体宦孽。征亡备兆,《小雅》尽缺。”

清代学者顾炎武有一名言,“士大夫无耻,是谓国耻”,用今天的话来表述,国家重要的公务员无耻,是国耻。

同类推荐
  • 雪球专刊第128期:旅行见闻录(国庆特辑)

    雪球专刊第128期:旅行见闻录(国庆特辑)

    每逢长假必出游,你的旅行计划准备好了吗?雪球专刊将球友们之前整理的游记汇总起来,这里面既有国内的目的地,也有国外的;既有自然风光,又有人文政经,还有各种实用的旅行小贴士。本期雪球专刊推出《旅行见闻录》,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收获。【台湾环岛游小记】高速公路旁边,会见到传说中的槟榔西施。身材火辣的小台妹,穿着透明的薄纱,里面没有内衣。【杭州、乌镇游玩小记】杭州:整体生活节奏比北京慢些,物价更低,人更温和,也更幸福。乌镇:乌镇是个好地方,适合情侣或小伙伴游玩。这里很小,玩一到两天足够了。【日本游记】走在日本的大街小巷,表面看到的是干净。背后反映的是日本民族性格里边的高度统一性。……
  • 居家生活实用妙招经典

    居家生活实用妙招经典

    本书就收录了居家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妙招,并且将这些妙招介绍给读者。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够让读者非常快速地掌握这些技巧,并且很容易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慢慢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 悦读MOOK(第十四卷)

    悦读MOOK(第十四卷)

    本书采用现今流行的“杂志书”的形式,设有多个固定专栏,它既是一本书,又有杂志贴近生活的时效性等特点,内容活泼,雅俗共赏,带有一定的引导性和专业性,具有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其中有学者和专家的精辟的评论分析,书界人士剖析书坛风云,大量的图书信息,丰富的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可谓是爱书人的良师益友。
  • 青年作家(2015年第12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12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7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向敌人敬礼(原创经典作品)

    向敌人敬礼(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热门推荐
  • 仙尘巅峰

    仙尘巅峰

    一次星空探险,一场空间风暴,一块家传玉牌,带领张逸来到波澜壮阔的修仙世界,仙路崎岖,灵根驳杂,凭借这家传的那块神秘的玉牌,他能否在这个冷血无情、凶险狡诈的修仙世界走到巅峰,逆天成仙。
  • 虚拟世界管理局的日常

    虚拟世界管理局的日常

    沉迷虚拟世界怎么办?初泉表示她就是负责把里面的人拉出来的。不过熟练工也有失足的时候,这次轮到她往外逃了。“等等,你是来救人还是来体验生活的?”
  • 女配有毒:夫君要小心

    女配有毒:夫君要小心

    当恶毒女配再次睁开双眼,就不再是那个死在女主手上的女配,她誓要做个搅动天下的终极反派大boss,虐女主,虐男主,可是为什么当她已准备好用死来迎接男女主的死亡,他出现了。她害怕,害怕再次因为爱情而跌入万丈深渊,永劫不复,所以封闭自己的心,做个无坚不摧的人。可是她看着怀里的人,真正的明白了其实那个人早已深种在自己心里。这一世,她还是输了,还是输给了爱情,不过这爱情比起上一世的苦,是甜的!
  • 云瑾流觞

    云瑾流觞

    大道无形,大道无情,大道无名……奈何情路坎坷,即便堕入轮回也要追寻到你……天吞日月难灭我,执剑噬浪逆苍天……身负神魔之力,是为情所困逆乱阴阳,还是执子之手护卫苍生……最后的浩劫将会是谁……
  • 军医穿越:纨绔太子妃

    军医穿越:纨绔太子妃

    什么?!睁开眼她就变成了太子妃?哎呀,这下子可以做一个作威作福的米虫了!纳尼?!她嫁了个病秧子太子爷?天呀,老天爷这是在考验她吗?家里边是疑心重的病秧子夫君,家外头是几个虎视眈眈的小叔子,头顶上还有个不怀好意的皇后婆婆,下面是几个不省心的小姑子,连玥觉得自己的生活简直是精彩极了,比狗血还要狗血。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撸起袖子擦狗血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纨绔千金的千面魔君

    纨绔千金的千面魔君

    曾几何时,某然是如此的正常,自从跟了个无良师父之后,她的人生就与正常分道扬了。“大姐,节操掉了……”“没事,随便捡,节操……多的是……”“这真是我们的女神大人吗?难道传说都是对的”传说中,有一句话叫:俺的眼睛欺骗了俺的心……
  • 今朝风云

    今朝风云

    前世魔,今世仙。缘起缘灭,今生续前世的缘。伊人一笑,醉红颜。蝶念花开,倾天下。长生路,不归路。魔挡杀魔!仙挡弑仙!神挡灭神!風雲仰天长啸:“哈哈哈......如果连老天也要挡我,那我就葬了这天。”
  • 杀手有情,复仇成爱:帝凰

    杀手有情,复仇成爱:帝凰

    前世里一场血案,开国皇后死状凄惨,今生里挟怨而来,真相却如重重迷雾中的楼阁,回旋反复,不见全貌,隔世重来,她的复仇之剑,到底应轻轻搁上谁的颈项?是暴烈而为情迷失的当朝帝王?是沉静而生死相随的别国王子?是妖魅而城府深藏的异姓王?是清雅而绝顶聪慧的皇弟?还是潇洒而有所怀抱的武林骄子?谁是她的敌?谁是她的友?谁葬她于残忍杀着,谁挽她于绝巅长风?谁最终凛然而观,见她傲然冷笑,轻轻于九霄云天之外拨动手指,摆布翻覆这深宫迷怨,天下棋局?
  • 缘起我们相遇时

    缘起我们相遇时

    以前,他们分布在各自的世界角落,并不相识······谁能想到,因为校园,让彼此相遇、相识······遇见后,经历的点点滴滴,各自的因缘际遇,在此美好的年华,在此时空隧道里,汇聚成了画卷般永恒的故事......不管,他们今后怎样,去向何方,它将永远停留在此段时空的长河里······
  • 昨日之日不可留

    昨日之日不可留

    2012年6月24日7:05是的,正如你们所想的,逗逼的高考坑了我也坑了一大批对未来抱有无限想象的少年。是的,正如你们所想的,我一个人落寞的走在街上,我不知道天气如何,我不知道自己走到了哪里,甚至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活着,还是如行尸走肉般不知目的的一点点的向前挪移~~~~不过这个世界似乎不会因为我的失意而变得暗淡,路边的大爷们依旧下着棋,大妈们跳着小苹果,路边摊的叔叔阿姨喝着啤酒吃着串,是的他们不会注意到一个垂头丧气的学生,一切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可猪儿的一个电话,却让我意识到,这个世界突然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