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09400000010

第10章 一起见证成长

1.和孩子一起学习

在美国一所大学的日文班里,突然来了一位近60岁的华裔老太太。她每天总是最先来到教室里温习功课,上课时十分认真地跟着老师阅读。她的笔记写得工工整整,年轻人便纷纷借她的笔记来参考。每次考试,老太太总是紧张地复习。有一天,老教授对青年们说:“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律才能教好孩子。你们可以问问这位受人尊敬的女士,她一定有一群有教养的孩子。”青年们一打听,果然,这位老太太叫朱木兰,她的女儿正是1986年当选为全美六大杰出妇女之一的赵小兰,现任美国政府劳工部长,这是迄今为止华裔在美国联邦政府中任职最高的官员。

一国之希望在于人才,人才之根本在于教育,而教育水平之高低,又与家庭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党的“多次”报告中强调要“形成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共青团的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向全国青年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努力学习;二是善于创造;三是甘于奉献。

一个学习型社会已经到来。不仅青少年要学习,父母老师也要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弘扬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是民族大业之基础,也是父母之责任。

近几年来,学界重新认识国学经典,团中央倡导“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中华民族素来的教育目的是“读书明理”。

明什么理呢?就是明白做人的道理,也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

读千古美文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完善人格,陶冶情操。

别看商州区城关小学的张宇轩是个小学生,她可真是了不起,能背诵数百篇中华美文。她的爸爸是商州区文联主席,父女俩常常一起诵读古诗文。更可贵的是,他们一家人还能用古诗文中的经典句子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知行合一。

女儿背会《明日歌》,懂得了“今日事,今日毕”的道理,每天不用父母提醒,自觉按时完成作业;妈妈背会“天下事有难易乎”,迎着困难上;爸爸常常用古诗文中的道德知识教女儿做人做事。全家勤学向上,创立了很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中华美文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文化,传播了道德知识,宣传了道德规范。亲子同诵中华美文,是加强家庭道德建设的好办法。

“知心家庭”倡导一家人“同诵中华美文”,妙就妙在共学同诵上。今天的父母,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和孩子一起学,既补偿了过去的不足,又能感染孩子。

当你和孩子一起背诵北宋大政治家、大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一定会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气势宏伟的警句打动。你会告诉孩子,“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就是崇高的民族精神,他幼小的心灵就会受到激励,并懂得少先队队礼的含义,懂得什么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当你和孩子一起背诵《老子·道德经六十三章》中“轻诺必寡信”一句时,你一定会想到说话不算数的家长没威信,轻易许诺一定缺乏信用,你做到了诚实守信,再教育孩子明礼诚信,就有了说服力。

当你和孩子一起背诵《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一篇中的千古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时,告诉孩子“尊敬我的长辈,并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孩子,并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别人的孩子”,同时身体力行:你常常带着孩子去看望老人,孝敬老人,给老人过生日;你不仅关心自己的孩子,还关心贫困地区的孩子。在你的影响下,你的孩子便学会了“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学会了“团结友善”的道德规范。

共学同诵重在“同用”。知识是需要学习的,道德是需要传播的,家庭的道德建设靠父母、孩子共同完成。我们要从一言一行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增强道德建设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有个中学男孩在学校表现很好,可在家很懒,从不打扫自己的房间,他认为这是区区小事,自己是干大事的料。爸爸在他的屋门上贴了一句古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儿子看后受到了教育,知道了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的道理,开始自己打扫房间了。这种交流的方式,是心灵的沟通,以理服人,比斥责更有效。

《中国少年》上登载了一则报道:闫妮是名优秀的中学生,她的成长也得益于先进文化的熏陶。

闫妮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一直在边远山区工作,女儿10岁时才调回北京,和女儿生活在一起。作为军人,他有自己的事业,作为父亲,他很歉疚,觉得欠了女儿很多。他一直扪心自问: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女儿?”最后,他决定帮助女儿励志。

上小学时,闫妮有一个日记本,她主动请爸爸在扉页上为她写一段话。父亲写了荀子《劝学篇》里的一段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闫妮对这种方式很乐意接受。她对我说:“我知道爸爸是在鼓励我学习,告诉我在一点一滴积累中学习。这种方法挺好的。如果他把这段话读出来,就是另一种感觉了。因为那时我才10岁,听不懂,可他抄在我的本上,我可以天天看,天天想,爸爸为什么要送我这段话?爸爸不向我说明,我的好奇心越重,这样一步一步去思考,就理解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话不在多,有用则灵。闫妮的父亲并没有因为10年不在女儿身边而觉得愧对女儿,而是用中华民族先进文化去点燃孩子心中理想的火花,去树立道德与规范,这种父爱是理智的爱、智慧的爱、独特的爱。

闫妮上了中学后,每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比如:学习成绩下降了,竞选干部落选了,和同学吵架而陷入苦恼了、情绪出现波动,父亲都会找一本书或抄一段文字,让女儿自己去看。隔一段时间,再和女儿交流:“你对这事怎么看呀?”

女儿对父亲心服口服。这是一个很独特的方法,对于今天有学习和思考能力的中小学生来说的确是个很好的办法。

大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我之所以看得比较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应豪迈地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山峰上,面向世界,开创未来,共同营造“知心家庭”。

2.和孩子一起阅读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爱书、爱读书,但生活中,真正懂得为孩子营造阅读世界的父母却并不多。

在现实生活中,提起孩子的阅读,很多家长心中常会画出这样一个等式:阅读=看课外书=看闲书=和学习无关=影响学习。这和家庭教育中老生常谈的父母功利思想直接相关。许多家长,让孩子在学龄前读书是为了认字,上学之后,孩子只能看和学习直接相关的书,家长很少鼓励孩子自主阅读、自由阅读即使让孩子看书,最多看点优秀作文。不少孩子的阅读兴趣被父母的教育功利思想慢慢泯灭了。

有不少家长打来电话说自己的孩子不乏聪明,可就是学习不好,令他们非常苦恼。家长在电话中常常将孩子学习不好的原因归结为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缺少学习兴趣,有些父母甚至怀疑孩子得了多动症。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阅读研究专家舒华教授的研究告诉我们:家长的这种理解并不全面,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舒华的这一结论来自她与她的研究小组几年来的研究和调查,他们发现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为阅读障碍。

甚至在文化气氛浓厚的首都北京,小学生的阅读障碍率也达到6%-8%。

也许多数家长认为阅读能力顶多会影响到孩子的语文成绩,其实,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因为任何学习都是从阅读开始的。

早在四年前,世界经济组织进行了一次全球青少年阅读能力的调查。

这个组织在调查报告中指出,15岁的青少年不可能在学校里学习到成年以后所需的一切知识和技能,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为终生学习奠定稳固的知识基础,而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基础和最大的本钱。

一个经济组织为什么要关注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呢?原来他们在研究国际成人阅读能力时发现,阅读能力强的人不但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甚至薪水也比较高。学历高低固然会影响就业机会,但是当学历相当时,阅读能力强的人担任高技能白领工作的几率就明显高得多,而且阅读能力比学历高低更能准确预测一个人在职场的发展。

如何给孩子营造一个阅读的世界?父母要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开始。对于孩子而言,读书是从兴趣开始的。能否乐在阅读,也是继续保持和发展阅读能力的关键要素。孩子会不会为兴趣而阅读、喜不喜欢和别人讨论读过的书、逛书店和上图书馆看书的频率高不高、重不重视阅读,都会影响他们未来的阅读习惯。而国际成人阅读能力调查发现,中学毕业后,若是长期不阅读,阅读能力就会逐渐退化。为了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更高的阅读能力,我建议家长要做到:

第一,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也应该有阅读习惯。

第二,要替孩子创造一个很好的阅读条件,例如孩子有自己的书房、书桌、书架,家庭要预备一个好的阅读环境。

第三,家长要为孩子买一些书,不用买很贵的书,鼓励孩子和其他朋友交换书来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选书。

第四,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一点非常重要,对小学阶段的孩子尤其如此。美国的一项研究显示:父母给予孩子读写支持的多少,将显著影响孩子的读写能力。一项名为“阅读能力在美国”的研究报告显示,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例,父母参与少的学校,其阅读分数低于全国阅读平均分数46分,相反的父母参与高的学校,其阅读分数高于全国阅读平均分数28分,两相比较相差达74分。

世界经济组织在他们关于青少年的阅读能力调查中提道:

家财万贯,不如满室书香。因为文化资产的影响力更胜于物质财富。家里图书的数量、种类愈多,父母愈常和孩子讨论书籍、电影、电视节目的内容,孩子的阅读能力也愈强,这就为他们将来参与社会竞争赢取了一张最有价值的通行证。

犹太民族饱经磨难,但在智力领域中,却常能处于优势。在犹太人家里,小孩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是,书本是甜的。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14岁以上的犹太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为世界之最。

在犹太人的传统教育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习俗:

在象征书本的石板上,用蜂蜜写出希伯来文或《圣经》中简单的一节,请孩子在默记内容的同时舔食石板上的蜂蜜,然后再吃掉准备好的蛋糕、水果和干果。所有这些美味都使孩子们从小就感觉到:书本是甜蜜和充满诱惑力的,品过之后,值得细细回味、咀嚼。

如果您能够帮助您的孩子从小就体味到阅读的甜蜜和快乐,这将是您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一笔财富。

3.和孩子一起谈性

“妈妈,我是从哪儿来的?”

“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

“那我是怎么进去的呢?”

“……”

“爸爸,什么叫性交?”

“……”

面对孩子对性知识提出的种种疑问,做父母的常常无言以答或难以启齿。

一对双胞胎男孩长到12岁了,可学校里还没有开设生理卫生课,于是,他们的父母决定亲自上阵。他们到处找课本、找书,可惜,根本没有图文并茂的教材,所有关于青春期教育的书,都是在讲伟大意义,在讲重要性。

“伟大意义还用你说?我们最需要的是怎样开口。”母亲如实说。

于是,夫妻俩开始自己编教材。他们在电脑上为孩子们展示了各种照片,指着图告诉孩子什么叫生殖系统,什么叫性交,什么叫遗精,什么叫艾滋病……两个孩子像上课一样,了解了许多人体的基本常识。

需要说明的是,双胞胎男孩的父母是报社高级编辑,他们有选择资料的便利条件,在家庭性教育这个问题上,更多的父母仍然面临着无法开口的尴尬处境。他们是怎样对待孩子性健康教育的呢?孩子们是怎样获得性知识的呢?

曾经有人对1500个家庭作了调查。调查显示:父母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方法存在很大问题。有74%的父母没有意识到应该适时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当孩子向父母问及关于性方面的问题时,有50%的父母告诉孩子长大后就知道了,能够给孩子进行比较深的人讲解的人只占3%。而另一项调查表明,目前中国青少年的犯罪数量占总犯罪数量的70%,其中有30%是性犯罪。其中,婚前性行为普遍、性病和艾滋病蔓延、少女怀孕增加是目前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面临的三大难点。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是书籍、宣传单和杂志,来自母亲的只有3%,来自父亲的更少,只有1%。

我看过这套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儿童百科全书》,全书共分4卷,大16开本,全部由彩色的形象的图画与照片组成。4卷分别是《地球家园》、《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文化生活》。有关性知识的内容在《文化生活》卷,题目是《我从哪里来》。上面有人体形象,男女生殖器结构、精子和卵子的作用以及胎儿在母体中的不同形象等,一目了然,生动形象,难怪许多孩子那么爱看。

孩子们为什么爱看这套书呢?这套书最大的特点是把知识形象化了,不是干巴巴的说教,更不是纯文字的枯燥无味的知识灌输,而是运用各种图片把一些深奥的科学道理简单化、形象化了。此外,一些由国外翻译到国内的生动活泼的性教育手册,也可以作为父母和孩子共学的资料。

我们这代父母,都没有很好地接受过性知识教育,即使懂得一定的知识也不知道该怎么对孩子说。面对孩子的提问,我们常常十分尴尬,或避而不谈,或对孩子提这样的问题感到担忧和不满。时代在发展,孩子在长大。在性教育方面,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而且是最合适的老师。不懂,没关系,找出一本好书,和孩子一起学,肯定比你敷衍孩子或欺骗孩子好得多。

小孩有时很幼稚,他提出的“性”问号,实际上他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父母也不必惊慌。只要认真地用讲童话的方式讲给他听就可以了。

但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就不能讲“童话”了,除了要讲知识,还要重视对他们进行性别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的观念。孩子的异性交往,是对生命的认知。

孩子和异性交往时,充满了好奇和神秘感。从生理角度分析,荷尔蒙使人带有阳极或阴极电场,在一起会“触电”,有些专家管这叫“磁场效应”,也就是我们说的“异性相吸”。少男少女对异性的好感和注意力是成长中的自然现象。另外有相当多的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所以产生一种对异性的渴望。

性教育专家陈一筠教授忠告父母说:“我们要跟孩子讲,种果树要有夏季的耕耘、除草,才能有秋季的收获。如果夏天就摘下果子来吃,味道肯定很涩。社会有很多陷阱和诱惑,要避免一些事发生,爸爸妈妈得有打预防针的准备,随时了解孩子和异性的交往是什么状态。而且引导要科学、有艺术性,不能用成年人的方法,也不能用一般学科的方法。应该先让孩子心中有数,再让他去交往,绝不能等孩子有危险了才想到教育。另外,男孩女孩交往,一旦进人两个人的世界,就容易走人误区。因此父母应该提倡孩子群体交往。这样既能达到对异性的了解,同时又避免走人误区的危险。不要等到考试的时候再去读书。”

和孩子谈性,还要谈谈如何防止性侵害。

据《中国青年报》发布的一项名为“关注中小学生性侵害”的网上调查显示,一半多(52%)的被访中小学生网友表示,没有人和自己提到过这个问题。

先后共有6164名中小学生网友参加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被访中小学生网友对儿童性侵害有误解。有三分之一的被访中小学生认为“性侵害只会源于异性”,有27%的被访中小学生认为“只有女生才会遭受性侵害”,还有26%的被访中小学生认为“性侵害只会来自陌生人”。

儿童性侵害定义大致可以这样描述:一切通过武力、欺骗、讨好、物质诱惑或其他方式,把儿童引向性接触,以求达到侵犯者满足的行为。

在这次调查中,中小学生获取这方面知识和办法的途径不容乐观。在被问及“是否有人告诉过你遇到性侵害时该怎么办”时,只有41%的被访中小学生表示“爸爸妈妈对我说过”,只有7%的被访中小学生表示“老师对我说过”。

4.和孩子一起交友

从美国回来的哈佛商学院的MBA陈宇华女士认为:哈佛最看重人的是能力。主要是为人处世的社会交往能力,也就是会不会交朋友。

陈女士告诉大家,国内一个名牌大学的男生在哈佛读博士,获全额奖学金,但性格孤僻、不喜交往、心理压抑,去美国三个月后便卧轨自杀。哈佛大学曾做过调查,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八十靠情商、靠人际关系。那些封闭自己、与人交流困难的人,即便很有学问,也很少获得成功。

孩子终究会长大,会独自走向社会。他们能否独立生存,能否获得成功,主要看他们能否与人和谐相处。知识使人变得文雅,而交往能力使人变得完善。

交朋友是需要学习的。不仅孩子要学,父母也要学。许多家庭创造了很好的和孩子一起交朋友的经验。

北京女孩陈文静、陈文佳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她们的父母就非常善于帮助孩子交朋友,并和孩子一起交朋友。说起这点,文静、文佳的爸爸陈小群感受颇深:

“现在父母很少教孩子怎么去处理人际关系,我的体会是,人际关系,父母一定要教孩子。大人在单位,如果同事关系不好,很难愉快地工作,甚至还会把坏心情带回家。孩子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如果和同学、老师关系不好,与人有了矛盾冲突,也不知道怎样处理,孩子就很难快乐起来,也很难保持健康平和的心态。”

“我们经常教孩子的为人处世原则是: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爱做什么做什么,在不伤害别人的情况下,爱说什么说什么。其实,这个原则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尊重别人。”

“有时,孩子回到家也会很激动地说:‘谁谁什么什么地方不好。’我们在听她说完后,最后都会问她:‘这件事情是他不对,那你觉得他有什么优点呢?’孩子就会去想别人的优点,这样在人际关系中孩子就比较容易看到更积极的一面。”

“四年级的时候,文佳班里有一个担任班干部的女孩,总爱找借口扣她那组的纪律分,弄得她特别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轮到文佳值日的时候,她也想找理由去扣那个女孩的分。我就告诉文佳:‘你不是觉得她的做法挺差劲的吗?如果你也像她那样做,你不就是在做自己讨厌的事情吗?最好的办法是,你告诉你那组的同学,要做得100%好,别给人家留下借口。’可文佳说:‘我们组里总有一两个调皮的孩子,他们也不听我的。’我就又跟她说:‘调皮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表扬,别人总爱看他们的缺点,很少有人能表扬他们。但每个人都是有优点的,你只要发现他们的优点去表扬鼓励他们,我保证他们能做得很好。’后来,文佳这样做了,果然,那些调皮男孩也很服她,从那以后文佳她们组很难让别人找到借口。最让我们欣慰的是,那个女孩子看到自己总和文佳作对,文佳并没有以牙还牙,慢慢也改变了,后来她们成了好朋友。”

文静、文佳一旦学会了交朋友,就渴望结交更多的朋友。她们的父母理解女儿,还和女儿一起交朋友。在全国少工委组织的“五十六个民族小伙伴手拉手进北京”活动中,两次分别把内蒙古女孩娜荷芽、云南布朗族村寨女孩张会莲接进家,全家与她们交朋友。

张会莲家住云南澜沧江畔,祖祖辈辈都是茶农,她是村里唯一来过北京的人。为了来北京,她坐了七天七夜的汽车、火车。她的梦想是从家乡修一条直接通到北京的非常快非常快的路,能让更多的小伙伴到北京来,也让更多的大哥哥、大姐姐到她的家乡去,把家乡建设得和北京一样漂亮!娜荷芽的家乡在内蒙古大草原,她的梦想是让已经变成沙漠的地方长出绿草。这些都是姐妹俩在北京难以了解到的,远方的朋友就像一扇小窗户,一下子向她们打开了一个大世界,萌发了一个个美丽的梦想。

对于娜荷芽、张会莲这样的偏远地区的孩子,交往的意义也是一样重要。第一次来北京,张会莲十分拘谨,不爱讲话,分别时连“再见”都不会说。通过敞开心扉的交往,她们距离拉近了,从陌生到熟悉,第二次再见面,会莲像变了一个人:爱说爱笑,活泼开朗,主动打招呼、演节目,灿烂的笑容全都挂在了脸上。

心是一个小窗口,如果这个小窗口打开了,那么再大的世界都能装下。孩子要勇敢地走向世界,父母就要热情地鼓励孩子敞开胸怀。

孩子都渴望朋友。但是现在,很多孩子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久而久之,不合群的孩子越来越多。

不合群的孩子有着很多的困惑和迷惘,时常陷入孤独、寂寞和多疑的不良情绪之中,容易产生自卑或自负心理。做父母的,一定要有意识地开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在同龄人中学会交往。

孔屏是一位孩子的母亲,她定期约孩子的小朋友到家里玩或带孩子到小朋友家里做客。每次家里来了小客人,她都准备好孩子们爱吃的水果和点心,让他们一起边做游戏,边分享他们喜欢的食品。孩子们喜欢唱歌,她就让他们独唱和合唱轮流进行;画画的时候,先出一个题目,每人画一张,她指出每人画得好的地方,然后让他们合作画一张最好的。孩子们在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中渐渐地学会了合作,从而培养了合作意识。

近年来,有些专家提出一个新观念———“同伴教育”。同伴教育的内涵就是让同伴一起交往,在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这样更容易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交往能力。最好的同伴就是朋友。

5.和孩子一起上网

当今孩子的社会交往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不同,他们除了面对面、写信、电话交往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交际。父母和孩子在网络面前“地位”几乎是平等的,而父母更需要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因为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

有个13岁的初中女孩,是班里的学习委员,网名叫“红红的青苹果”,迷恋上全国优秀青少年网站———中少在线。一天晚上,她为了上网居然连晚饭都不吃。妈妈火了,对她说:“你再上一分钟网,我就把电脑送人!你和那些沉迷在网吧里的坏孩子一样!”没想到女儿说:“一样?妈妈,你错了!在网上我有那么多朋友,甚至比我身边的朋友还好!我离不开他们!”打那以后,母女俩很少说话,一天最多说两句。母亲十分烦恼,怎么对待这个矛盾呢?她终于鼓起勇气,上网求助。她给自己起了网名叫“激情燃烧的岁月”,学着发帖子向小网友们述说自己的烦恼。

一时间,引起强烈反响,网友们纷纷回帖发表自己的感受。

拉比·雷奎特:既然您已经上了这个网,您可以学着去喜欢这个网站。这里的确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我和她一样的年纪,我也很喜欢这里,这里可以交到许多朋友,甚至是知心朋友。我认为她上这个网站没有什么错误,但到不吃饭的地步可能就过头了……您一定是一位负责的母亲,您可以和她谈谈,而不是以冷战的方法解决。希望你们的亲子矛盾尽快解决。

风雪狂刀:对于父母比较武断的行为,孩子都会有反抗心理,何不放任她几天,等到开学后她静下心来再说呢?当然,孩子对父母也不能过于无情,经常陪父母聊聊天谈谈心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芽伽:如果您经常上网就会觉得这里的确有许多好孩子,大家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来的。

激情燃烧的岁月:我想,我和孩子还需要更密切的沟通,我需要了解孩子。

风雪狂刀:两代人的隔阂太大了,以至于用水泥是不可能填平的,但是如果两边的人都努力地往鸿沟里填上膨胀性塑料的话,说不定这个隔阂不会变得那么大,会一点一点缩小,直至愈合……

拉比·雷奎特:其实家长也是担心孩子网恋,或聊天时遇到坏人什么的,我认为家长应该保持警惕,但不要采取过于怀疑的态度。如果起疑,也要用尽量缓和的方法来和孩子交谈,让孩子对父母信任。

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会试着向孩子解释。我想她现在甚至开始厌恶我了。她把整个身心都投入到中少网,所以不让她上网对她来说肯定是个打击。

拉比·雷奎特:是吗?那您叫她来看看这个帖子,她会知道其实妈妈是很关心她的。

红红的青苹果:我已经跟妈妈说明白了……她答应我每星期天可以上半个小时中少网,感谢各位。

许多父母认为,今天和孩子沟通很困难。难在哪里?难就难在我们不懂得和现代孩子沟通的方法。到网上看一看,孩子们讲得入情入理,推心置腹。为什么网上交流这么容易?因为是平等交流。在平常的生活里,父母老想教育孩子,总是摆出家长的架子居高临下给孩子“上课”,要么讲千篇一律的大道理,要么怀疑猜测,使孩子反感与成人沟通交流,时间久了,就关闭了与别人交往的大门,变得孤僻。

孩子迷恋上网,父母恐惧孩子上网,成为当今父母与孩子间最激烈的矛盾冲突。

袁融跟他当大学教授的妈妈窦卫霖之间的矛盾,正是从上网聊天和玩电脑游戏开始的。说起跟妈妈发生的网络冲突,袁融记忆犹新:

“我们的冲突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的。那时,我想接触更多的东西,虚拟的网络世界是个无拘无束的环境,我特别希望上网去玩,多交一些朋友,跟他们在网上聊天或打网络游戏。”

“刚开始上网,时间耗得不是很久,后来占用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我妈开始管我,有时游戏玩到一半,我妈就打电话叫我,真让我受不了。”

袁融的妈妈回忆说:“记得他在小学时,我们就给他买了游戏机让他玩,我觉得孩子快乐是很重要的。但是上了初中,他开始玩网络游戏。一开始我没反对,觉得玩游戏能培养人的组织能力,对孩子智力开发有好处。上初二后,他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长,学习也受到一定影响,我觉得该管一管了。可怎么管呢?我觉得特别难,因为那时他已经迷恋上网了,玩起游戏全神贯注,你怎么说他也听不进去。”

母子俩共同回忆起最激烈的一次矛盾冲突。

一次,袁融玩网络游戏上了瘾,怎么叫也不下来。妈妈火了:“你再不下来,我今天就让你玩个够,下次你别想再上网了,我可以修改你的密码!”

袁融说:“你设密码,我会解码!”

妈妈想,既然在电脑方面摆弄不过儿子,就以理服人吧!于是,她对儿子说:“咱们这样经常吵也不行,家庭气氛弄得太紧张,咱们谈一谈吧!”

谈话时,儿子的一句话给妈妈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不让我上网,你就砍断了我的小指头,如果我的小指头没了,你说我还能好好学习吗?我还能幸福生活吗?”

妈妈万万想不到,网络对儿子有如此大的吸引力,竟然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小指头!

妈妈又告诉我,真正的转折点是在儿子上初二的时候。那时,她去美国访问学习了半年,袁融的爸爸也经常出差,没有人管儿子上网的事。其实,她也是很不放心,时常打打电话,而更多的是与儿子相互发Email,一来关心儿子的生活,二来督促他学习。当然,少不了说让儿子少上网玩游戏的话。

在美国,妈妈自己介入到互联网,才感受到互联网在美国学生以及美国教育当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妈妈发现,跟儿子在网上沟通交谈,效果比打电话要好。妈妈渐渐改变了原来的想法,更意识到不能断然阻止孩子接触网络,而是需要引导。

恰恰在这期间,妈妈听说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改变了妈妈的观点:

一个女孩子整天迷恋上网,总把自己关在屋里,不爱跟母亲说话,使母亲感到十分痛苦。母亲很想了解女儿的世界,很想知道为什么网络对年轻人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于是,母亲便化名上网主动找女儿聊天。女儿一直不知道这个“知心网友”就是自己的母亲,在高中的三年里,跟这个网友交流,说心里话。她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告诉“知心网友”这个好消息。这时,妈妈推开门,走进女儿的房间说,这个网友就是我!

袁融的妈妈受到启发:要与孩子沟通,就要理解孩子,知道孩子喜欢什么、爱好什么。从此,她便经常上网跟孩子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生活。

袁融说:“有这样的妈妈,我挺幸运的。我现在上高二了,应该多关心一下父母了。家庭应该是快乐和欢乐的殿堂,我觉得跟父母交流,不是为交流而交流,而是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气氛,这也是对家庭负责的表现。”

现在,许多父母总是对孩子上网的事担心,甚至提起网络就害怕。但是,如果父母真的上网与孩子真诚交流,便会发现,网络也是一个可以真心交往的地方,而并非到处都是陷阱。父母如果想改变与孩子紧张的关系,不妨走到网上,走到孩子们中间,与他们进行朋友式的交流。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与自己的孩子沟通,而且可以有效地改变自己,令自己更年轻、更有活力,令激情燃烧的岁月更长、更久。

6.和孩子一起分享爱

当您和孩子分开很久以后,您发现孩子已经不愿意接纳您了,或者您发现孩子大了之后,就不愿把心里话告诉您了。每当此时,您很苦恼,却找不到办法。不管您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您都不妨来看看怎样和孩子一起分享爱。

爱的分享!

当学会了爱的分享,就共同品味到爱的滋味。

这就是分享的魅力!

有了好心情,一定要告诉别人,这就是分享!

有了好想法,一定要说出来,这也是分享!

一种快乐,与别人分享,就变成两种快乐!

亲子沟通,一定少不了分享!

同类推荐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沟通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沟通术

    在大学里成绩一流的学生,工作后大多成了学者教授,而成绩二流的学生在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大多成了学者教授的领导。在社会中生存,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网,情商高低决定了你的一生走向,你与外界沟通的程度取决于你的情商。
  • 哲理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哲理与道德修养(道德修养集成)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道德修养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道德修养,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真正达到良好的道德修养,我们精心策划了本丛书!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道德故事,展现出形形色色可歌可泣的美德和令人憎恶的丑行,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 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钢筋水泥的都市里默默奋斗的年轻人,普普通通地在社会中努力挣扎、载浮载沉的平凡人。我们为一些公认的目标:成功,拼命奋斗。开始变得压力很大,内心压抑,有很多精神上的困惑,拼命追赶的困惑,遇到挫折的困惑,自己真正想要的什么的困惑。越来越疲惫,越来越不快乐。社会不仅需要功名利禄,还是需要一些其他的东西的,而我们的舆论、标准却忽视了。越是浮躁的社会,我们越是需要培养一些品质。坚守我们真正想要追求的,找到自己内心的节奏,让心慢下来,在浮躁现实中从容的生活。
  • 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你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你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一道润泽员工心灵与幸福人生的智慧鸡汤,鉴于现代职场负面情绪的蔓延,《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你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从不抱怨、不折腾、不懈怠三个方面入手,结合员工的工作实际,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故事和案例,阐述了"为自己工作"的职业理念,从而引导员工不断走向卓越。
热门推荐
  • 六十种曲金雀记

    六十种曲金雀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焚天魂主

    焚天魂主

    韩易以焚天之子自居,外人眼里,他就是小人。和韩易比霸道?韩易乃是睚眦必报!他就是吃人!左手《武经》右手《魂诀》,想吃谁就吃谁。和韩易讲道理?韩易说过,道理是我讲给你听的,在我这里,别跟我讲道理!和韩易比自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韩易是佛挡灭佛,天阻焚天!妖魔鬼怪靠边站,美女神兵全归我!人仙魔神佛,任何形体都无法摆脱灵魂束缚,焚天之子韩易,吞噬神兵,霸占美女,以武入道,祭炼《魂诀》,成就万魂之主。
  • 爱是人间地狱

    爱是人间地狱

    我第一次见到沈从安,是在医院,他穿着白袍,干净又不可侵犯。第二次见又是医院,我别有用心去挂他的科,第一句话便是:“沈医生,我们是不是哪里见过?”第三次见面,是在法庭上,他以侵犯个人隐私之名,将我诉上法庭。所有人都以为我对他有意思,不然无缘无故找私人侦探调查他干嘛?第四次见面,我官司败诉,喝得酩酊大醉,歪歪斜斜去挂他号看病。他停下手上的笔,提醒我:“醒酒在急诊,我这……”他话没说完,我已经发狠的扑了上去……
  • 天不养骄

    天不养骄

    考古工作者的一次偶然发现,将我们带进了一个神秘的匈奴世界。
  • 命运的迷徒

    命运的迷徒

    荆翼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在他开学的前一天他遭遇了一件事,从那时起他发自己有太多的未知和迷局,等待着他去寻找真相。命运的迷局使太多人迷惘,但他不甘沦为命运的仆从,任由命运摆布。
  • 阔少争宠女保镖

    阔少争宠女保镖

    一个女孩,被聘为豪门公子贴身保镖,一次次的保护富二代过程中,身家过亿的阔绰少爷,都以她为心目中的最美,众多公子哥儿不断地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也不负众望,为被保护的陆天昊争回财产,为揭露争财的毒蝎妇人展开斗智斗勇。随着事件的深入,大公司里的豪门争斗,继承权变更的惊险事件,为争夺投资而不惜色诱的下作手段,这一切,仅仅只是故事的开始……
  • 圣武帝尊

    圣武帝尊

    因身怀绝世剑法,引他人觊觎,剑狂风玄被七大掌门围攻,穿越异世!沧海桑田,在异世他重踏征途!习兵法、练武技,应招入军,掌控百万雄师!乾坤,为之颠覆,大地,为之颤栗!在这陌生异世,且看风玄如何东征西讨,成就帝王霸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柳下阴

    柳下阴

    小时候算命先生说我五行缺木,我妈就逼我认了一棵树做干爹,于是我每天早上路过那棵树都要跟他说声:干爹,我去上学了!柳下借阴,阴魂不散!!!
  • 绝世仙王

    绝世仙王

    小龙套人物,一夜之间咸鱼翻身,你们一个个都给我洗光光等着,抢绝世天才的气运,夺大反派的功法宝贝,与天仙美女作伴,认天地圣主当小弟!
  • 黑客间的战争

    黑客间的战争

    你知道你身边的人是什么身份么?学生?白领?打工仔?也许是吧,那你想过没有,他有可能还有另一个身份呢?不可能!真的不可能么。。。。。。这个世界没有不可能的事,只要他有出类拔萃的技能,他就绝对有可能拥有另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杨业是黑客不错,但他没想到生活里会发生那么多不该发生在他身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