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09500000005

第5章 王维诗选(五)

戏题辋川别业

柳条拂地不须折[1],松树梢云从更长[2]。

藤花欲暗藏猱子[3],柏叶初齐养麝香[4]。

【注释】

[1]拂:拂拭。不须:用不着。

[2]梢:树梢,此用为动词,作触及解。从更长:任凭(树梢)长得更长。

[3]藤花:紫藤花,俗称藤萝。欲暗:犹已暗,指藤花繁密,不透阳光。猱:猿猴的一种,善攀援。

[4]初齐:形容柏叶才长起来的样子。麝香:麝,通称香獐子,雄麝好吃柏叶,能分泌出麝香。

【点评】

这首七言绝句咏辋川别业幽景,每句分咏一物。“柳条拂地”、“松树梢云”、“藤花欲暗”、“柏叶初齐”,生动准确地描绘出柳、松、藤、柏在夏日的长势与姿色,显示蓬勃生机,但还只是客观描写,情趣不足。前二句添加“不须折”与“从更长”,将人情与物态融合起来,顿时天趣横生,幽意漫溢,又表达出诗人对万物生长皆任自然不受拘束的品味与思索。后二句的“藏猱子”与“养麝香”,以不见为见,从实景中引出虚景,使辋川别业的藤与柏也不同凡响。猿猱藏于藤花、麝香生于柏叶,引人深思万物各得其所。四句皆景,无一语写人,而诗人观物赏景、静悟禅理的隐者风采,已活现纸上。

诗为七言绝句,却用拗体,前后联失粘,四句皆对仗,别具一格。后来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也采用了这种一句一绝、四句皆对的格式。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河天月晕鱼分子,槲叶风微鹿养茸”(《夏日梦伯兄寄江南》),似从王维此诗后一联中获得灵感。

归辋川作

谷口疏钟动[1],渔樵稍欲稀[2]。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3],杨花轻易飞。

东皋春草色[4],惆怅掩柴扉[5]。

【注释】

[1]谷口:即辋川谷口,参见《辋川集》注[1]。

[2]渔樵:捕鱼人和打柴人。稍欲稀:渐渐地少了。

[3]菱:菱芰,一种水生植物,俗称菱角。蔓:初生的细茎。

[4]东皋:出自《文选》潘岳《秋兴赋》:“耕东皋之沃埌兮。”皋,水边高地。这里泛指田野。

[5]柴扉:柴门。

【点评】

诗写春日傍晚独归辋川的情景。疏钟动,渔樵稀,远山暮,白云归,景色凄清昏暗,烘托出诗人孤寂的心绪。

颈联写菱蔓弱而难定,杨花轻而易飞,既是眼前怕见的暮春景物,透露出诗人飘忽怅惘的神情和迟暮衰老的悲哀,又似有隐喻、象征意味:诗人当时已无心仕进,不愿同流合污,又不能过清贫生活,下不了决心退出官场,此种矛盾的处境与心态,不就像细弱的菱蔓随水飘荡么?而官场上那些靠阿谀权贵青云得意的奸佞小人,不也如轻薄杨花因风起舞么?或许这菱蔓杨花,在诗人眼中正如同翻覆不定的世态人情吧?妙的是诗人并未点破,让读者自己品味。结尾面对漫溢东皋的青草之色,诗人却惆怅独掩柴扉,将“归”意结得黯然神伤。

春中田园作[1]

屋上春鸠鸣[2],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3],荷锄觇泉脉[4]。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5]。

【注释】

[1]疑作于辋川。春中:春季之中,即春二月。

[2]春鸠:春天的斑鸠。

[3]伐远扬:砍下桑树高处扬起的长枝条,以便采摘枝上的桑叶。语出《诗经·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以伐远扬。”

[4]觇:察看。泉脉:伏流地中的水源,因像人体血脉般流动,故称。

[5]觞酒杯。御:举。这里指不举杯饮酒。这二句说,对着酒杯忽又不饮,我为远行客而惆怅。

【点评】

古典诗歌是意象的艺术,意境是依靠意象的组合营造出来的。这首诗的春天气息很浓,意境很美,得力于诗人以其敏锐的诗的触角,捕捉住春天中那些新鲜、柔美、充满生机的景物意象。首联写春鸠鸣杏花开,既有视象美又有听象美,春意盎然。颔联选取持斧伐桑条和荷锄察泉脉两个镜头,概括春天的农事,传达出庄稼人勤劳、开朗、满怀美好憧憬的精神风貌。颈联写燕子归来,予以拟人化,说它们能认识故巢,在屋梁上呢喃,高兴地注视屋中的旧主人正在微笑着翻看新年历。这一联更富于诗的情趣,给生机勃勃的春光增添了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

尾联写诗人触景生情,由春燕归巢联想到那些远行客,对他们表示关切,盼望他们早日还乡归田。全篇情致自然,抑扬有态,整而不板,风格清新。

山居即事[1]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2]。

鹤巢松树遍[3],人访荜门稀[4]。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5]。

渡头灯火起,处处采菱归[6]。

【注释】

[1]居辋川时作。即事:以眼前的事物为题材而写的诗。

[2]“寂寞”二句:意思是:我自守寂寞,有时关上柴门,有时面对那空阔迷茫的夕照景色。

[3]巢:这里用如动词,筑巢的意思。遍:到处都是。

[4]荜门:用荆条或竹子编成的门。荜,同筚。这二句以松树上到处是鹤巢,柴门却人迹罕至衬托环境与心境的幽寂。

[5]落故衣:指莲花凋谢时花瓣脱落。

[6]菱:见《归辋川作》注[3]。

【点评】

诗的前四句写山居的幽寂,后四句写幽寂中仍有浓郁的生活情趣。那嫩竹表皮上新生出的白色粉霜,那红莲花瓣的轻轻飘落,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这些景物细微变化的,却被诗人敏锐地捕捉住,并且生动地描绘出来,给予人新鲜的美的意趣。而山村傍晚渡头忽然闪耀的荧荧渔火,还有从湖上各处归来的采菱女,更引起诗人热切的关注与向往,使我们触摸到他那颗热爱生活、热爱田园的诗心。

山居秋暝[1]

空山新雨后[2],天气晚来秋[3]。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4],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5]。

【注释】

[1]居辋川时作。秋暝:秋天的傍晚。

[2]新:为之一新。

[3]晚来秋:傍晚才感到凉秋的到来。

[4]浣女:洗衣女。

[5]随意:听凭,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歇,指春花凋谢。王孙:原指贵族后裔,后为贵家公子通称。《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此为招致隐士之词。这里作者反用其意,说任他春天的花草消歇,秋景仍然很美,王孙公子自可留居山中。

【点评】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山水田园诗。首联不仅点明地点、季节、气候,而且传达出一种空旷、清新、恬静、凉爽的情调气氛,真是起笔高洁。颔联写月照松间、泉流石上,语言清淡自然,随意挥洒,却妙状景物的光、色、声响,浑然天成地展现出一个清幽明净又生机盎然的意境。颈联运用“暗示”和“因果倒置”手法,听竹喧而知浣女归,见莲动而知渔舟返,真实地传达出诗人的感觉过程,令人如见红衣浣女结伴喧笑,绿蓑渔人满载归来。尾联反用《楚辞·招隐士》诗意,表现山中无论春光秋色都美妙无比,自己愿长住山中回归自然。

此诗字面上是用“赋”的手法写景抒情,实际通篇有象征意味。这月下青松与石上清泉,这些生活在翠竹青莲中的淳朴、勤劳、各得其乐的人们,构成了一个自然美和社会美融为一体的人间乐园,这正是诗人心目中的“桃花源”,体现出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田园乐七首[1](选二)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2],五柳先生对门[3]。

桃红复含宿雨[4],柳绿更带春烟[5]。

花落家僮未扫[6],莺啼山客犹眠[7]。

【注释】

[1]居辋川时作。

[2]“一瓢”句:颜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春秋鲁人,孔子的弟子。家贫而好学,孔子屡称其贤。《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用一个竹器吃饭),一瓢饮(用一个瓢喝水),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五柳”句:五柳先生:指陶潜,见《老将行》注[12]。

[4]复:还。含:沾挂。宿雨:昨夜之雨。

[5]春烟:春天的雾气。

[6]家僮:小仆人。

[7]山客:山居之客,隐者。

【点评】

《田园乐七首》是一组六言绝句,写诗人隐居田园之乐。

这里选出的第一首,前两句画出一幅山村远景图,景物有远近层次,高低起伏,有静有动,传达出宁静、安闲,高远、浑朴多种情调氛围。明代画论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非右丞工于画道,不能得此语。”后两句说:这里的村庄陋巷里有像颜回那样安贫乐道的贤者,对门就住着陶渊明那样的高士。试想,生活在这样远离尘嚣的环境中,同这样的贤者高士卜邻相处,不是很快乐的吗?

如果说前首是一幅水墨画,素淡无色;那么,后首则是一幅水彩画,色彩明丽。前二句红桃绿柳相互映照,已够鲜明夺目;诗人又用宿雨春烟渲染,色彩更加润泽、柔和。后二句由境及人,家僮未扫落花,山客犹在莺声中酣眠,主仆闲静之态相映成趣。南宋胡仔说:“每哦此诗,令人坐想辋川春日之胜,此老傲睨闲适于其间也。”(《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九)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王维是较早尝试运用六言绝句并写出佳作的。这两首诗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一句一景,却又呼应联络,浑然一体。后一首妙用虚词,“复”与“更”相对,使诗意递进;“未”与“犹”相对,又有婉转曲折。

但这种四句皆对、有偶无奇的六言绝句体,多少限制了诗人艺术才华的充分发挥。后来北宋诗人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人借鉴了王维《田园乐》组诗的艺术经验,将通篇对仗变化为半骈半散或四句皆散,使诗的节奏更加灵活多变、自然流畅。

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1]

贫居依谷口[2],乔木带荒村[3]。

石路枉回驾[4],山家谁候门[5]?

渔舟胶冻浦[6],猎火烧寒原[7]。

惟有白云外,疏钟间夜猿[8]。

【注释】

[1]酬:做诗唱和。虞部:工部四司之一,置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囿及草木炭薪等事。苏员外:名未详。蓝田别业:即辋川别业,因别业在蓝田县西南辋谷。不见留:指苏员外访王维不遇,未尝在辋川停留。

[2]谷口:即辋谷口。

[3]乔木:高大的树木。带:映带,夹带。

[4]枉回驾:谓屈尊见访,不遇而返。

[5]山家:诗人自称其别业。候门:在门前迎候。

[6]胶:指冻结,粘著。

[7]猎火烧:一作“猎犬绕”。猎火,为驱赶野兽而点起的山火。

[8]间:间隔。夜猿:指夜间的猿啼声。

【点评】

这首酬答来访不遇的友人的诗,章法结构颇新颖。

清代黄生辑《唐诗矩》称为“前后两截格”。前四句写别业所在的荒村幽寂,客人来访无人迎候,已点明诗题“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意。后四句写辋川冬夜景色:渔舟冻浦、猎火寒原、疏钟夜猿,景色清寂凄寒,似不粘题,其实意在言外:一是表现自己归来后未能与友人相聚的惆怅心情;二是将荒村冬夜景色展现出来,弥补友人未能目睹的遗憾,让友人体味此清寂凄寒之景亦有新奇动人之美。

“渔舟”、“猎火”一联,描绘冻浦凝冰、寒原燃起红亮猎火,景象奇丽。一个“胶”字,准确地写出渔船冻结情况,令人如见湖上的凛冽坚冰。而那白云外时或传来的钟声与猿啼,更令人神往。此诗可与作者的散文诗《山中与裴迪秀才书》并读。

蓝田山石门精舍[1]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2]。

玩奇不觉远[3],因以缘源穷[4]。

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

安知清流转[5],偶与前山通[6]。

舍舟理轻策[7],果然惬所适[8]。

老僧四五人,逍遥荫松柏[9]。

朝梵林未曙[10],夜禅山更寂[11]。

道心及牧童[12],世事问樵客[13]。

暝宿长林下[14],焚香卧瑶席[15]。

涧芳袭人衣[16],山月映石壁。

再寻畏迷途,明发更登历[17]。

笑谢桃源人[18],花红复来觌[19]。

【注释】

[1]王维居辋川时往游蓝田山之作。蓝田:今陕西蓝田县。蓝田山在县东南。石门精舍:蓝田山佛寺名。精舍,古代儒者隐居教授生徒之所,以及名僧所居均可称精舍,此指佛寺。

[2]漾舟:荡舟,泛舟。信:任,随。归风:回风,旋风。

[3]玩奇:游玩观赏奇妙的景色。

[4]缘:循,寻。源:水的源头。

[5]安知:岂知。

[6]偶:不期然而然。

[7]轻策:轻便的手杖。

[8]惬所适:对所到之地感到满意。惬:适意。

[9]荫松柏:有松柏遮盖其上。

[10]朝梵:和尚早晨诵经。

[11]夜禅:夜晚坐禅。坐禅为佛门修行的一种功课,指在一定时间内屏息静坐,以摒除心中杂念。

[12]道心:即菩提心。菩提乃梵文之音译,意译为“觉”“智”等,指对佛教“真理”的觉悟。及:影响,浸染。

[13]“世事”句:意谓佛寺与世隔绝,欲知世事,只有向樵夫打听。

[14]暝宿:夜间止宿。长林:高大的树林。

[15]瑶席:形容蓆子光润如玉。

[16]涧芳:山涧边花草的清香。袭:浸染。

[17]明发:黎明。登历:登攀游历。

[18]笑谢:笑着告辞。桃源人:即陶渊明所描写的桃花源中人。此指幽居深山佛寺的老僧。

[19]觌:相见。

【点评】

王维的一些五言古体山水诗学习了东晋谢灵运的山水诗艺术,但并非模仿照搬,而是在借鉴中有改造、创新。

这首诗的题材内容与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相类似。谢诗开篇说石壁一带的水光山色,令游子流连忘返,然后写自己早晨离山入湖游玩,再写湖中所见晚景,继之交代游毕回宅休息,最后写游览中所体会到的淡泊寡欲、以山水自适的道家思想。基本上是平铺直叙一天的游览过程,中间集中地刻画湖上暮色。全篇意象密集,几乎全是对偶句,以议论作结。王维这首诗艺术构思别开生面。

诗以一天游览的结束作为开端,将自己在归途中因贪恋两岸景色而误入石门精舍比作误入桃源,其游程山回路转,曲折变化,引人入胜。前《游感化寺》诗着力描绘佛寺建筑的雄伟壮丽、金碧辉煌;此诗中竟无一字言及佛寺,而着力于描写老僧、牧童、樵客和自我在林岩山涧中的活动与心态,渲染石门精舍环境淳古朴野的静趣,营造出一个宛如世外桃源的禅悦境界。诗人也就自然地表达出隐居山林自能悟得禅机道心的诗意。诗中写景,也不像谢灵运那样精雕细描,而是伴随着人物的活动随意点染挥洒,笔墨疏淡,却饶有清丽、恬适、幽寂之趣。加上全篇极少对仗,多是自然流畅的散句单行,便使此诗的意境显得空灵幽远,有别于谢灵运的《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又不同于作者先前写的《游感化寺》,可见诗人山水诗创作笔墨变化多端,艺术风格多姿多彩。

诗中“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四句,南宋刘辰翁评:“此景亦常有之,其诗亦若无意,故是佳趣。”(《唐诗品汇》引)这种山回路转、忽然开豁相通的景象,与《终南别业》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相似,看来是王维最先表现的。后来柳宗元《袁家渴记》“舟行若穷,忽又无际”,卢纶《送吉中孚归楚州》“暗入无路山,心知有花处”,耿沣《仙山行》“花落寻无径,鸡鸣觉有村”,周晖《清波杂志》卷中载强彦文诗“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还有王安石《江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都表现了这种景象。钱钟书先生说:“不过到了陆游这一联(指《游山西村》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才把它写得‘题无蠤义’。”

山中[1]

荆溪白石出[2],天寒红叶稀[3]。

山路元无雨[4],空翠湿人衣[5]。

【注释】

[1]作于居辋川期间。

[2]荆溪:即长水,又名荆谷水,源出蓝田县西北,西北流,经长安县东南入灞水。

[3]红叶:指枫叶,秋季经霜变成红色。

[4]元:“原”的通假字。

[5]空翠:弥漫空间浓翠欲滴的山色。

【点评】

这首小诗写终南山深秋初冬景色。诗人以无边浓翠山色作为远景,同近景和中景的清溪、白石、红叶相互映衬,诗中景物既有逼真、细致的描摹,又有总的印象和感受,色彩缤纷而空灵超妙,显示出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相亲的情趣。宋代大诗人苏轼在《东坡题跋》中说王维“诗中有画”,便引此诗为例。画家很难表现视觉以外的各种感觉印象,王维此诗却同时写了视觉、触觉、错觉、及内心感觉,还运用了“通感”手法,用触觉“湿”表现视觉的“空翠”之色,这又胜于丹青妙手。

赠刘蓝田[1]

篱中犬迎吠,出屋候柴扉[2]。

岁晏输井税[3],山村人夜归。

晚田始家食[4],馀布成我衣[5]。

讵肯无公事,烦君问是非[6]。

【注释】

[1]当作于居辋川时。刘蓝田:蓝田县令刘某,名未详。

[2]候荆扉:所等候的,即是下二句所写外出“输井税”夜里回到山村的人。

[3]井税:田税。

[4]始:方,才。家食:家中的粮食。

[5]馀布:指纳调(唐时每丁每年要缴纳一定数量的布或绫、绢等物,称之为“调”)后剩下的布。

[6]讵肯:犹言岂能。公事:指向官府纳税之事。这二句是山村人向诗人的诉说之辞,意谓我们还能不缴租税么?相烦您的关心,询问起这个有关生计的“是非”问题。

【点评】

王维也有少数田园诗反映出农民生活贫困和封建剥削的严重,有针砭现实的思想意义。本篇即是其一。诗中描写由于缴纳租税,这户山村农夫“晚田始家食,馀布成我衣”,过着缺食少衣的生活。结句用曲隐之笔,委婉讽刺。尽管讽刺的力量不足,毕竟表现出对农民的同情与关切。诗人将诗赠给蓝田县令,也是要提请做“父母官”的应当注意百姓的疾苦。

山中送别[1]

山中相送罢[2],日暮掩柴扉[3]。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4]?

【注释】

[1]疑居辋川时作。

[2]相送罢:送走友人之后。

[3]柴扉:柴门。

[4]“春草”二句:语本《楚辞·招隐士》,参见《山居秋暝》注[5]。

【点评】

“日暮掩柴扉”的动作细节,透露出惋惜友人离去的愁苦、寂寞情绪。“春草明年绿”,仿佛突然有一片绿得透明的春草扑入我们眼帘,并且带来了春天的阳光、活泼的生机和新鲜的气息,而诗人盼望友人明年归来同赏山中春色的深情便已洋溢而出。结尾这两句反用《楚辞·招隐士》句意,并改直接感叹句为疑问句,从而传达出极丰富、微妙的感情。“归不归”三字,有担心、疑惑友人去而不归,更有盼望友人早日归来等意绪。

诗的主旨是写惜别,却以送罢起笔,以盼归收束,抓住别后的相思来反衬,愈能显出分手时惜别感情的深挚,艺术构思新颖巧妙。明代唐汝询《唐诗解》评:“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子之归期难必。”清代顾可久赞曰:“婉曲,含蓄,多味,高古”。(《唐王右丞诗集注说》)语简而中的。

辋川别业

不到东山向一年[1],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优娄比丘经论学[2],傴偻丈人乡里贤[3]。

披衣倒屣且相见[4],相欢语笑衡门前[5]。

【注释】

[1]东山:辋川在蓝田县东;又东晋谢安曾隐居东山,后因以东山泛指隐居之地。此处借指辋川别业。向:这里是“将近”的意思。

[2]优娄比丘:指佛教僧人。优娄,梵文的音译,是佛弟子优楼频螺伽叶之略称。比丘,梵文的音译,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和尚。经论:佛教典籍分经、律、论三部分,谓之三藏。经是佛所自说,论是经义的解释,律则记佛教戒规。这句说僧人中有通经论的学者。

[3]伛偻丈人:驼背老人。《庄子·达生》载,孔子到楚国,见伛偻(驼背)者承蜩(用长竿粘蝉),无所不中,便对弟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伛偻丈人之谓乎!”这句说,有像伛偻丈人那样的乡里贤者。

[4]披衣:用陶渊明《移居》“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句意。倒屣:将鞋子倒穿。《三国志·魏·王粲传》载,王粲往见蔡邕,蔡邕“闻粲在门,倒屣迎之”。后以“倒屣”形容热情迎客。

[5]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住处。《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点评】

诗人长期亦官亦稳,身在朝廷,心系辋川。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他对辋川山水人情的无限热爱。诗中写他为归来能赶得上春耕春播而喜悦,草绿桃红的辋川春光使他欣然陶醉,同邻里的高僧和贤者相见,更是“相欢语笑衡门前”。全篇喜气洋洋,乐意盎盎。后四句用典使事贴切生动。最妙的是颔联,写雨中芳草绿得简直能染到别的物体上,溪水上的桃花红得像火一样燃烧起来,把花草的色彩写得如此绚烂、润泽、热烈、鲜活,令人眼明心动,感受出勃勃生机。其敷彩设色的艺术,可谓超越前人。

后来杜甫《绝句》有“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一联,以江碧衬出鸟之白,山青显花之红,花红而欲燃。可与王维此联媲美。

早秋山中作[1]

无才不敢累明时[2],思向东溪守故篱[3]。

岂厌尚平婚嫁早[4],却嫌陶令去官迟[5]。

草间蛩响临秋急[6],山里蝉声薄暮悲[7]。

寂寞柴门人不到,空林独与白云期[8]。

【注释】

[1]疑居辋川时作。

[2]累:拖累,累赘。明时:圣明盛世。是对当朝的称誉之辞。

[3]东溪:源于嵩山东峰。这句意谓思弃官至嵩山隐居。

[4]尚平:即尚长,一作“向长”,字子平,东汉人,隐居不仕。《后汉书·逸民传》载,他把家中男女嫁娶事办完,便同好友一道游五岳名山,不知所终。

[5]陶令:陶渊明,曾官彭泽令。

刘宋义熙元年,年四十一归隐田园。

[6]蛩:蟋蟀。

[7]薄暮:傍晚。薄,迫近。

[8]期:约会。

【点评】

亦官亦隐的生活并没有使王维完全摆脱他所憎厌的黑暗腐败官场,诗人的内心时常是很苦闷的。这首诗前段自嘲无才为官,又自责不能及早抽身退隐,畅游名山大川。正由于内心苦闷难以排遣,因此后段写山中秋色秋声,都带着凄清、悲凉的色彩,诗的情调与前篇《辋川别业》迥然不同。诗题为“山中”,却从山外朝中发端,次句方承首句入题。中二联一叙事抒情,一以情写景,写景分贴诗题“早秋”。尾联上句写幽居山中,柴门寂寞;下句写空林无人,独与白云为伴作结,将孤寂愁苦之情抒发得深婉而悠远。全篇起结工妙,章法严整,平仄合律,叙心事真率,状秋景真切。

酬张少府[1]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2],空知返旧林[3]。

松风吹解带[4],山月照弹琴。

问君穷通理[5],渔歌入浦深[6]。

【注释】

[1]晚年居辋川时作。酬:别人有诗相赠,自己做诗相答。张少府:名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职事辅佐明府(县令)。

[2]长策:良策。

[3]空:只。

[4]解带:古人上朝或见客时需束带,在家闲居无事则可解带。

这句谓松风吹拂着解开的衣带。

[5]穷通:穷困与显达、得意与失意。

[6]浦:水边,或河水支流入主流处或江河入海处。《楚辞·渔父》载,屈原向他表白不与世推移的志气,渔父听罢,“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句暗用此典故。

【点评】

这首诗抒写诗人因不满黑暗现实,晚年万事不问,喜好寂静,沉溺山水,任性逍遥,闲适自在。前四句纵笔直写,袒露胸臆。后四句紧承“返旧林”,写自己在山林中亲近大自然的乐趣。颈联描写他迎着松林吹来的风解带敞杯,在山间明月的朗照下独坐弹琴,何等自由自在,悠然自得!松风、山月,似通人性,与诗人相伴相欢。情景相生,物我合一,实为绝妙图画。近人俞陛云评曰:“松风山月,皆清幽之境;解带弹琴,皆适意之事。得松风吹带,山月照琴,随地随事,咸生乐趣,想见其潇洒之致。”(《诗境浅说》)尾联点醒酬人题旨,暗用《楚辞·渔父》典故,以一问一答句式,又妙在以不答为答,借渔人驾渔舟唱渔歌渐入于深浦的画面,使友人从中体悟穷通之理。渔歌袅袅,萦耳动心,宕出远神,发人深省。

秋夜独坐[1]

独坐悲双鬓[2],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3]。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4]。

【注释】

[1]疑天宝末年居辋川作。

[2]悲双鬓:为双鬓变白而悲伤。

[3]“黄金”句:语本江淹《从建平王游纪南城》:“丹砂信难学,黄金不可成。”世传丹砂可化为黄金,《史记·孝武本纪》:“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这二句用江淹句意,说明丹砂炼不成黄金,自己的白发也难以变黑。

[4]学无生:意谓要超脱尘凡,皈依佛教,破除生灭的烦恼。无生,见《登辨觉寺》注[9]。

【点评】

诗人在此诗中抒写因政治失意、理想幻灭而引起的迟暮悲寂之感。结尾表示要以无生无灭的禅理破除老病之苦,求得精神的解脱。诗的情调悲凉凄怆,蕴含着佛教的消极思想。但“雨中”二句,写山果落地,草虫鸣叫,以动衬静,以声显寂,秋天雨夜静寂之极,烘托出诗人的寂寞悲凉心情,却又一次显示诗人对大自然细微声响动态的辨识力十分敏锐,能以高超的白描手法和平淡的语言表现出来。由于体物入微,且寓情于景,我们似乎从这平常、细微的声响动态中感觉到一种灵幻和神奇。清代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一说:“写景之句,以工致为妙品,真境为神品,淡远为逸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皆逸品也。”可谓赞赏备至。

诵示裴迪[1]

万户伤心生野烟[2],百官何日再朝天[3]?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注释】

[1]作于至德元载(756)八月。菩提寺禁:指作者被安禄山拘于菩提寺中。菩提寺,在洛阳城南龙门。裴迪来相看:裴迪天宝年间未尝居官,故陷贼后不在被拘禁之列,得以至菩提寺看望王维。说递贼……一时泪下:《通》至德元载八月载:“禄山宴其群臣于凝碧池,盛奏众乐;梨园弟子往往歔欷泣下,贼皆露刃睨之。乐工雷海清不胜悲愤,掷乐器于地,西向恸哭。禄山怒,缚于试马殿前,支解之。”凝碧池,在洛阳禁苑中。供奉人,在宫中侍奉天子之人。此处指乐工。举声,发声。口号:诗的题名,表示随口吟成,与“口占”相似。

[2]野烟:战火,指安史之乱爆发。

[3]“百官”句:当时唐玄宗已逃往蜀地,故云。朝天,谒见天子。

【点评】

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叛乱,次年六月攻陷长安,玄宗逃往蜀地,王维来不及随从,为叛军所俘,囚禁在洛阳菩提寺。一天,安禄山在凝碧池设宴,胁迫乐工演奏音乐,乐师雷海清拒绝演奏,大骂安禄山,被肢解而死。乐工们相对泣下。友人裴迪来探望王维,说及此事,王维深为感动,随口吟成此诗。首句即展现战争烽烟遍地燃烧百姓流离失所的惨景,次句慨叹玄宗奔蜀、百官不知何日再能朝拜天子,表达诗人的亡国之痛,又蕴含重朝圣上的期望。三四句把宫苑的凄凉冷落同逆贼的得意作乐对照描写,诗人满腔悲愤之情寓于景中,深沉感人。顾可久评此诗:“感慨、沉着、婉曲、深长。”王维后来被胁迫接受伪职,在叛乱平定后获罪,相传因有此诗而得赦免。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1]

绛帻鸡人送晓筹[2],尚衣方进翠云裘[3]。

九天阊阖开宫殿[4],万国衣冠拜冕旒[5]。

日色才临仙掌动[6],香烟欲傍衮龙浮[7]。

朝罢须裁五色诏[8],佩声归向凤池头[9]。

【注释】

[1]作于乾元元年(758)春末。和:和诗,即写诗与别人相唱和,分限定和韵与不限定和韵两种。这首诗不限定和韵。贾舍人:贾至,字幼邻,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

天宝末为中书舍人,安史之乱从玄宗入蜀。舍人,即中书舍人,官名。唐中书省置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之事,一般由有文学资望的人担任。大明宫:在唐禁苑东南,又称东内,因后有蓬莱池,又名蓬莱宫。

[2]绛帻鸡人:古时宫中不蓄鸡,天将亮时,由头包红巾的卫士高声喊叫,以警百官,名鸡人。

“绛帻”,就是用红巾包头作鸡冠状。送晓筹:即报晓。

筹,即更签,亦称更筹,夜间报更的竹签。

[3]尚衣:官名,唐殿中省有尚衣局,掌天子之服冕。翠云裘:绣有翠云的裘袍。

[4]九天:指皇宫,言其深远。阊阖:传说中的天门,此指宫门。

[5]万国衣冠:指入朝的各个少数民族的属国和四方国家的使臣。冕旒:古代帝王诸侯的礼帽。有冕版覆于帽顶,称为延;以五彩丝绳穿玉,垂在延前后,称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后代只用于君王。此处代指天子。

[6]仙掌:铜仙人的手掌。汉武帝作承露盘,立铜仙人舒掌擎盘以承甘露。一说仙掌即掌扇,亦称障扇,宫中的一种仪。动:指朝日照于铜仙人掌,其光闪动。

[7]香烟:指朝会时殿中设炉燃香。衮龙:天子礼服上绣饰的云龙。衮,天子礼服,上画龙,又称龙衮、卷龙衣。

[8]五色诏:用五色纸书写的诏书。

[9]佩:玉佩。唐五品以上官员之饰物有佩。凤池:即凤凰池。指中书省。本义为禁苑中的池沼。因中书省设在禁苑,故以凤池代指。这句说贾至散朝后因裁制诏书而回中书省官署。

【点评】

由贾至首唱,王维、杜甫、岑参相继奉和的早朝大明宫之作,诚为诗坛一时盛事。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云:“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云:“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四诗皆为台阁诗人典范作品,前人评为富贵尊严,典雅温厚,气格雄深,句调工丽,如宫商迭奏,音韵铿锵。但对四诗优劣,却评议不一。人们的审美趣味不同,见仁见智,很难统一。四诗亦各有微疵,并非绝瑕之璧,亦难分高下。因此清代纪昀说:“四公皆盛唐巨手,同时唱和,世所艳称。然此种题目无性情风旨之可言,仍是初唐应制之体。但色较鲜明,气较生动,各能不失本质矣。后人拈为公案,评议纷纷,似可不必。”(《瀛奎律髓汇评》卷二)立论较高,见解亦独到。

王维这一首既有雄伟气象,又有生动新颖的细节描写,颇见特色。首联借“送晓筹”和“进翠云裘”两个细节,显示早朝前宫廷中庄严、肃穆的气氛。颔联大处着笔,上句写宫殿如九重天门迤逦打开,深邃伟丽;下句写万国使臣拜倒丹墀,朝见天子,威武庄严,表现出大唐鼎盛的气象,突出了大唐帝国的尊严,气势宏大,境界壮丽,历来为诗论家所激赏。颈联小处落墨,写晓日照于仙掌,光彩闪动;殿中香烟袅袅,衮上所绣之龙如浮游于烟雾之中,观察细致,想像力强,状景生动,真中有幻。皇宫的雍容华贵,置身其中如在蓬莱仙境的感受,都富于诗意地表现出来。结尾两句照应贾至原唱的尾联,赞扬贾有才华而受重用,也颇自然得体。妙在不言人而写“佩声”,借景物暗示人的行动,显出诗人捕捉形象营造诗意的才能。

此诗的瑕疵是写衣佩服色过多,又重复了两个“衣”字;三、四联失粘,第七句后三字皆仄声,不及岑参之作音律精严。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1]

松菊荒三径[2],图书共五车[3]。

烹葵邀上客[4],看竹到贫家[5]。

鹊乳先春草[6],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7],一倍惜年华。

【注释】

[1]作于乾元元年(758)三月。晚春:春季第三个月。

严少尹:即严武,两《唐书》有传。严武自至德二载(757)九月至乾元元年六月官京兆少尹。少尹,唐京兆、河南、太原等府,各置尹(正长官)一员,从三品;少尹(副长官)二员,从四品下。

[2]“松菊”句: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意。三径,庭园间的小路。

汉蒋诩隐居后曾于舍中竹下开三径,只与求仲、羊仲二人来往(见《三辅决录》)。

[3]五车:极言书多。始见《庄子·天下篇》:“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4]“烹葵”句:谓山家无别物,只能煮葵待客。《古文苑》卷二宋玉《讽赋》:“上客远来,乃炊雕胡之饭,烹露葵之羹以食之。”烹,煮。葵,见《积雨辋川庄作》注[7]。上客:尊贵的客人。

[5]看竹:参见《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注[5]。

[6]鹊:喜鹊。乳:谓鸟雀孵卵。

[7]黄发:老人毛发色黄,故称黄发。暮:暮年。

【点评】

时值晚春,严少尹等人自京城到辋川别业访问王维并作诗留赠,王维作此诗酬答。诗中叙述客人来访情事,结尾抒写触景所生的迟暮之感和珍惜年华之意。诗的前四句写别业境况与客至之事,句句用典,首句更兼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语意及汉蒋诩的事典,都用得天然凑合,浑化无痕。三四句写出宾主之间,情浓意惬,语言淳朴而有味。五六句写春草未生之先,喜鹊已开始孵卵;花残春过之后,黄莺犹在清啼。这是诗人眼前实见的晚春景物,又使人感到似乎雀都懂得惜春,或抓紧时间繁育后代,或想借自己嘹亮的鸣声以延长春日。景中寓意,赋中有比。

明代钟惺称赞:“‘先’字、‘过’字幻妙之甚!”谭元春说:“‘过’字尤不可思议!”(《唐诗归》)所谓“幻妙”、“不可思议”,是指诗人移情入物,使鹊和莺都有情有意,而‘过’字不仅描绘出黄莺啼鸣着倏然飞过落花的景象,更表现出其欲以啼声延长着春日之情意。但这两个字又很平常,所以清代查慎行说:“‘过’字千锤百炼,而出以自然。”(《初白庵诗评》)正由于诗人感触到连莺鹊都知惜春,因此尾联引发出自怜暮年,应加倍珍惜时光的主旨。清代纪昀总评此诗:“句句清新,而气韵天成,不见刻画之迹。”

(《瀛奎律髓汇评》卷十)是不错的。

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1]

夜静群动息[2],时闻隔林犬。

却忆山中时[3],人家涧西远。

羡君明发去[4],采蕨轻轩冕[5]。

【注释】

[1]约作于乾元二年(759)春。钱少府:即钱起(710?-782?),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天宝九载(750)进士,诗与郎士元齐名,时官蓝田尉。少府:即县尉。

[2]群动:各种动物。陶渊明《饮酒》其七:“日入群动息。”

[3]“却忆”句:王维曾隐居于蓝田辋川别业,故云。

[4]明发:黎明发亮的时候,即指黎明。

[5]蕨: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

嫩叶可食,地下茎可制淀粉。轩:做官的人坐的车子。

冕:做官的人戴的帽子。这句意谓,轻视官位爵禄而情愿过隐居生活。

【点评】

这首送别诗构思新颖,笔墨洗练。诗人下笔写自己在春夜竹亭所感受到的幽静情景。先以“群动息”写静,再用“时闻隔林犬”之声反衬一笔,便加倍寂静。因为友人要回到蓝田去,诗人自然回忆过去在蓝田辋川山居时情景,同涧西别家相隔很远,环境僻静幽美。最后写自己羡慕友人回到蓝田,那里有山水胜景可以欣赏,可以过半官半隐的生活,实现轻视荣华富贵甘愿淡泊清贫的心愿。

全篇无丝毫做作雕饰,自然天成,意尽即止。顾可久评:“幽景远情,想像不尽,脱洗尘垢矣。”(《唐王右丞诗集注说》)是中肯的。

送杨长史赴果州[1]

褒斜不容(巾)(宪)[2],之子去何之[3]?

鸟道一千里[4],猿啼十二时[5]。

官桥祭酒客[6],山木女郎祠[7]。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8]。

【注释】

[1]诗作于乾元元年(758)之后,上元二年(761)诗人临终前。杨长史:杨济,时任果州长史。果州,即果州南充郡,故治在今四川南充。唐时为中州,置长史一人,正六品上。

[2]褒斜:褒斜道,在终南山,为由陕入蜀的交道要道,又名石牛道、北栈或连云栈。(巾)(宪):车幔。这里泛指车辆。

[3]之子:此子,指杨长史。之:往。

[4]鸟道:形容道路险绝难行,只有飞鸟能过。

[5]十二时:整天。古分一日夜为十二时,以十二地支纪之,如子时、丑时、寅时等。

[6]官桥:官道上的桥梁。祭酒:古人出行,要祭祀路神,祭酒客即为过路人祭神的巫师。

[7]山木:山林。女郎祠:在陕西褒城县女郎山,其旁有女郎坟,俗传埋葬的是东汉五斗米教主张鲁之女,事见《舆地广记》。

[8]子规:即杜鹃,子规音谐子归,其鸣声如“不如归去”。传说为古蜀帝杜宇之魂所化。其鸣声凄厉,能动旅人归思。这两句说,别后虽同在明月之下,但你应听听子规之声,不忘及时归来。

【点评】

这首送别诗将离情别绪寓于中间两联对险峻蜀道、异乡风俗的展现之中。颔联写友人所经鸟道有千里之遥,猿啼终日不绝,令读者眼中如有鸟道,耳畔如闻猿声。

颈联轻轻点染,亦使人深感行人长途跋涉艰难,将经历多少险怪凄凉。加之开篇一问,结尾一嘱,传达出无限关切情意。故而纪昀赞曰:“一片神骨,不比凡马空多肉。”

(《瀛奎律髓汇评》卷四)

叹白发[1]

宿昔朱颜成暮齿[2],须臾白发变垂髫[3]。

一生几许伤心事[4],不向空门何处销[5]?

【注释】

[1]作于安史乱后。

[2]宿昔:旧时,昔日。朱颜:指少年时。暮齿:暮年齿落。

[3]须臾:顷刻间。变垂髫:改变了幼时垂髫的模样。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谓之垂髫。

[4]几许:几多。伤心事:指中年丧妻以及后来陷贼、被迫受伪署、乱后被收系狱中等事。

[5]空门:佛教。佛教宣扬“诸法皆空”,以“悟空”为入道之门,故称空门。销:解脱。

【点评】

全诗紧扣着一个“叹”字,句句都是深沉的慨叹。首联巧妙地以象征少年青春的“朱颜”、“垂髫”与比喻晚年衰老的“暮齿”、“白发”强烈对照,句中自对又上下相对,悲叹岁月奄忽,人生短暂,令人触目惊心。三、四句慨叹自己一生遭遇太多的伤心事,给了他一次次沉重的精神打击,以至最终销蚀了他直面人生的勇气和意志,使他不得不遁入空门,寻求精神的解脱。结句以反问句式抒发出诗人深深的人生悲凉感和幻灭感。此诗是诗人苍老的心弦上震颤出的一阕悲凉的人生乐章,它让我们在深受感染中思考古代这一类正直而软弱、不满浊世又妥协处世的士大夫文人的人生悲剧。

顺便说,抒写这种青春易逝、人生易老、生命虚掷的深悲剧痛,此诗尽管感慨深沉,但抒情的力度远不及那位天才的浪漫诗人李白的悲歌。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等,都是从胸口喷薄而出,大胆夸张,具有撼人心魄的巨大冲击力。

同李白相比,王维诗便显得缺乏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激情和气魄。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1]

寒更传晓箭[2],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3],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4]。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5]。

【注释】

[1]据“衰颜”之语,此诗或作于晚年。胡居士:名不详。居士,在家奉佛之人。王维集中另有《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与胡居士皆病寄此兼示学人》等诗,可知胡居士贤而贫困,王维曾赒济过他。

[2]寒更:寒夜的更鼓声。传晓箭:即拂晓之意。箭,古代计时器上标示时间刻度的浮箭,安装在漏壶之中,漏水下滴,箭上时刻依次显露,据以报更。

[3]牖:窗。

[4]积素:积雪。

[5]袁安:字劭公,东汉汝南人,住洛阳,家贫。据《后汉书·袁安传》注引《汝南先贤传》载,一次,大雪深丈余,穷人多出外乞食,他独闭门僵卧,洛阳令外出巡查,见袁安门为雪所封,疑他已死,扫雪而入,见他僵卧,问何以不出,他说:“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洛阳令很钦佩,举为孝廉。这里以袁安比胡居士。翛然:形容自然超脱,无所顾念。

【点评】

这首诗前六句写山居冬夜的静寂、雪景的清洁,后两句自然触发怀人之情。咏雪诗极难出色。俗手好用鹅毛柳絮、碎琼乱玉等陈旧意象,粘着于实相,不能传达新鲜的感觉。此诗写雪笔墨空灵,绝不粘滞,妙传细腻而有层次的感觉。诗人先写隔窗听见风吹动竹林发出的沙沙声响,不言雪已传出雪声之神,再写开门见雪。“风惊竹”传声,“雪满山”状景,又紧扣着诗人“隔牖”而“惊”与“开门”而看的动作神态,使人如临其境,境界深静而高远。接下去的一联,“洒空”二字写动,描出雪花纷纷扬扬、漫空飘洒之态;“积素”二字写静,表现地面上已积起厚厚的一层白雪。“空巷静”、“广庭闲”,则渲染雪夜里深巷、广庭环境的清寂,也传达出诗人闲静的心境。清代刘熙载《艺概·诗概》说:“情句中有景字,景句中有情字。诗要细筋入骨,必由善用此字得之。”这两联写景中有情字,写景亦兼写情,情景相生,故笔墨萧疏简淡,雪景宛然耀目,兼得蓦见惊喜之神。

在王维以前,描绘雪景的名句,有谢灵运的“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十个字写出月雪交辉、寒风凄厉的悲壮景色;陶渊明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卯癸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也是只用十字即摹状雪声之轻虚与雪花之洁白。王维吸取了前人写雪的艺术经验,同样运用不粘滞于物象而重在传达感觉印象的表现方法,画出一幅兼具声息、光色、动感与生气的夜雪图。王维此诗的主题和艺术构思,对大历诗人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等名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渭川田家[1]

斜光照墟落[2],穷巷牛羊归[3],

野老念牧童[4],倚杖候荆扉[5]。

雉雊麦苗秀[6],蚕眠桑叶稀[7]。

田夫荷锄至[8],相见语依依[9]。

即此羡闲逸[10],怅然歌《式微》[11]。

【注释】

[1]此首及以下诗均难考作年。渭川:渭水,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经陕西潼关入黄河,是黄河最大支流。

[2]斜光:斜阳,夕晖。墟落:村落。

[3]穷巷:陋巷。

[4]野老:老农。

[5]荆扉:柴门。

[6]雉雊:野鸡鸣叫。秀:小麦抽穗吐芒。

[7]蚕眠:蚕蜕皮前不食不动,如睡眠状。

[8]荷:扛。

[9]语依依:亲切交谈,不想分手。

[10]即此:就此,对着这些情景。

[11]怅然:失意地,若有所思地。式微:《诗经·邶风·式微》有句:“式微,式微!胡不归?”

(意思是:黄昏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这里仅取其“胡不归”意,怅惜自己未能早点弃官归耕。

【点评】

这是王维田园诗的名篇,抒写诗人对闲逸的田家生活的羡慕,表达厌倦官场、急欲归隐田里的意愿。全篇以“归”为主旨,以“闲逸”为基调,把初夏傍晚农村中的各种人物和景物的寻常境况如线贯珠般串联起来。诗中洋溢着宁静安逸的情调氛围,荡漾着亲切的人情味,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充满诗情画意,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相当熟悉并怀着深挚的爱慕。

诗人运用高超的白描手法,真实、生动地描绘乡村晚景,语语带着情味,风格纯质朴茂,冲淡自然,连语调节奏都是舒缓的,是王维学习陶渊明诗风的杰作。

过李揖宅[1]

闲门秋草色,终日无车马。

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散发时未簪[2],道书行尚把[3]。

与我同心人,乐道安贫者[4]。

一罢宜城酌[5],还归洛阳社[6]。

【注释】

[1]李揖:至德元载(756)为延安太守,同年十月任房琯的行军司马,后罢官隐居洛阳。

[2]散发:发不束整。簪:发簪,古人用它把冠别在头发上。此处作动词用。

[3]道书:道家的书籍。行尚把:走路时也拿在手里。

[4]乐道安贫:乐守道义,自甘于贫穷。《后汉书·韦彪传》:“(彪)安贫乐道,恬于进趣。”

[5]宜城酌:宜城,汉晋宜城在今湖北宜城南。县东一里有金沙泉,造酒极美,世谓之宜城春,又名竹叶酒。宜城酌,借指美酒。

[6]洛阳社:即白社,在今河南洛阳东。《晋书·董京传》载,“董京与陇西计吏俱至洛阳,披发而行,逍遥吟咏,常宿白社中,时乞于市。”这里的洛阳社借指王维隐居处。这二句意谓:一旦在李揖宅喝完了美酒,就还归自己的隐居处。

【点评】

诗的前四句描写景物环境,衬托出李揖闲静幽居的隐士形象。后四句刻画李揖散发不簪、道书不离手,表现其放浪闲散的神态风度,也表现自己与李揖乐道安贫的共同志趣。结句写二人饮罢即分手,显示出脱略不拘的友情。全篇将写景、写人、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以自然朴实、毫不雕饰的语言,传达出真率情意。头两句令人联想到陶渊明《饮酒》(其五)的开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而“闲门秋草色”句五字写景淡远有味;三四句又明显从陶诗“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化出,可见此诗学陶渊明体,得陶诗语言平淡情韵醇厚的风神。

陶诗多为抒写自我,此诗却借赞美友人而兼写自己,这是王维的创新。

送别

下马饮君酒[1],问君何所之[2]?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3]。

但去莫复问[4],白云无尽时[5]。

【注释】

[1]饮君酒:拿酒请君喝。饮,这里用作使动词。

[2]何所之:到哪里去。之,动词,去,往。

[3]南山:终南山。陲:边。

[4]但:只管。复问,再提及。

[5]尽时:穷尽之时。这两句说,只管去山中隐居吧,不要再说得意失意的事了,山间的白云是无穷无尽的。

【点评】

这首诗是王维在官送友人归山之作。全诗六句,仅首句叙事,五个字便叙写出骑马并辔送了友人一程,然后下马设酒,饯别友人。饯别之地,大概是进入终南山的山口。以下五句,纯是同友人的问答对话。次句设问,问得亲切、质朴、直率,表露出对友人的深情。三四句是友人的回答,表明友人是因为官场失意才归隐的。五六句是对友人的劝慰。句中暗用了南齐诗人陶弘景的“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诗意,以悠然缥缈、无穷尽的白云,表现出终南山的阔大、深邃、幽美,包含的情意非常丰富:

有对友人的同情、安慰、欣羡,对人世荣华富贵的鄙夷,对人生穷达升沉的慨叹;说山中白云无尽,而尘世的功名利禄的“有尽”和短暂,已不言自明。清人沈德潜说:“白云无尽,是以自乐。勿言不得意也。”(《唐诗别裁》卷一)黄周星说:“白云无尽,得意亦无尽矣,除却白云,亦何是问!”(《唐诗快》卷四)总之,这两句诗确实婉转、含蓄、高古、悠远、有味,可与《终南别业》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和《酬张少府》的“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媲美。

运用问答的构思方式,既使送者和行人双方的思想感情得以交流,又能省略不少交代性的文字,使得诗境空灵,语调亲切。李白《山中问答》诗云:“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构思与意调与王维此诗相似。后来中唐诗人贾岛在《访隐者不遇》诗中对这种构思谋篇的方法有所借鉴并作了发展,诗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进一步采取省略问话,寓问于答的手法,在二十字之中,写了三番问答;而其结尾,也是以深邃悠远的白云,表达出钦羡隐士、怅惘不遇等丰富意味。

新晴野望[1]

新晴原野旷[2],极目无氛垢[3]。

郭门临渡头[4],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5],倾家事南亩[6]。

【注释】

[1]新睛:雨后初晴。

[2]旷:空旷无际。

[3]氛垢:尘埃。

[4]郭门:外城门。

[5]农月:农忙季节。

[6]倾家:全家出动。南亩:古代田地分陇多是南北向,此泛指农田。语出《诗经·豳风·七月》:“同我妇子,$彼南亩。”

【点评】

这首诗写田野风光和农民的辛劳。诗人紧紧扣住初夏乡村雨后新晴的特征来写景。首联“原野旷”和“无氛垢”,展现出雨后空气清新洁净,没有烟尘污垢,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颔联写乡村周围的远近景色。由于空气明净,增大了望中的透明度和深远度,才有可能如此清晰地看到郭门、渡头、村树、溪口。颈联写田地之外,河水闪烁着白光;山峦背后,一座座青翠如洗的高峰突兀而出。

“白”和“明”二字,写出河水因反射阳光而变成一片明亮夺目的银白色;“碧”与“出”二字,活现山峦经雨水洗沐格外青翠,云雾消散后远处峰峦得以涌出。这三联画出一幅明丽迷人的田野风景,画中景物有远近、高低、大小、虚实的巧妙布置,有色彩和明暗的对照,又有动感。尾联在这幅田野风光图上加上了忙碌劳作的农人,使读者感受农忙季节热烈紧张的劳动气氛、呼吸到农村浓郁的生活气息,整幅画都活起来了。

寒食城东即事[1]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2]。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3],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4],不用清明兼上巳[5]。

【注释】

[1]寒食:参见《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注[7]。即事:就眼前景物加以描写。

[2]演漾:流动,荡漾。涵:沉浸。

白芷: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低温之地,花色白微黄,叶可作香料,根可入药。

[3]蹴踘:亦曰打毬,古代踢球游戏。蹴,以足踢。踘,古代的足球,用皮作成,中间充塞着羽毛等柔软的东西。

[4]分日:指春分之日。

分,节候名,谓春分或秋分。春分在阴历二月中,这日昼夜长短平均。

[5]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阴历三月初,春分后十五日。上巳:中国古代的一个节日。古代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后以三月三日为上巳。古人有清明日游春、上巳日到郊外水边洗濯以祓除不祥的习俗。这两句说,少男少女们兴致最高,用不着到三月的清明和上巳,二月春分以来就在外面游玩了。

【点评】

诗人在寒食节出城东郊游,扑入他眼帘的,是一幅美妙的春天景色:一道清澈的溪流穿过火红粉白的桃李花丛,摇漾着溪上绿蒲水边白芷;溪水又绕过几户人家,落花缤纷如雨飘下,被溪水推送向东流去。以上的景物描写,已见出远近高低错落有致的构图。诗人又在这桃花流水人家的背景上,点缀几笔不时飞上天去越过鸟儿的彩球,还有从垂杨林中相竞跃出的秋千,便使我们想像少男少女们在春日城郊纵情游乐的盛况,仿佛听到他们欢快活泼的笑声。全诗状景如画,春意浓郁。宋代吴《优古堂诗话》说欧阳修的《浣溪纱》词中“绿杨楼外出秋千”句,出自王维此诗的“秋千竞出绿杨里”,甚是。但王诗中还有一“竞”字,把秋千写成像人一样竞赛游戏,颇富情趣。

过香积寺[1]

不知香积寺[2],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种。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3],安禅制毒龙[4]。

【注释】

[1]香积寺:故址在今西安市长安区。

[2]“不知”二句:香积寺在今长安区南皇甫村原下,离终南山尚远,无云峰可言。这两句说因不知道香积寺所在而经数里误入云雾缭绕的山峰。

[3]空潭曲:清幽空寂的潭水湾处。

[4]安禅:佛家语。佛徒安静地打坐,身心进入万念俱寂的境界。制毒龙:佛教用以比喻克制心中的一切世俗杂念和妄想。这两句双关,因潭水深静,想必是毒龙已被制服,而自己也进入禅定之境,没有妄念。

【点评】

这首诗写入深山逢古寺,随缘而悟得禅寂境界。构思精妙,写景艺术高超,正如清代赵殿成所评析:“此篇起句极超忽,谓初不知山中有寺也,迨深入云峰,于古木森丛人踪罕到之区,忽闻钟声,而始知之。四句一气盘旋,灭尽针线之迹,非自盛唐高手,未易多觏。‘泉声’二句,深山恒境,每每如此。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矣。”(《王右丞集笺注》)又,全诗写寺,偏不从正面直接描绘,而只是由低处到高处、远处到近处烘托山寺环境的空寂深幽。

近人俞陛云说:“常建过破山寺,咏寺中静处;此咏寺外幽景,皆不从本寺落笔。”(《诗境浅说》)黄生对这首诗作了总评:“幽处见奇,老中见秀,章法句法字法皆极浑浑,五律中无上神品。”(《增订唐诗摘钞》卷二)但当代论家也有人认为末二句掺入禅语,把一个完整的诗情境界破坏了。

其实诗人的用意,正是要用结尾两句表现出心性与空寂之境的暗合,使诗由自然之境升华为禅境。而且“制毒龙”之喻,正与“空潭”之景相合,语意双关,并不空洞累赘,尚未破坏诗境的完整。

送梓州李使君[1]

万壑树参天[2],千山响杜鹃[3]。

山中一半雨[4],树杪百重泉[5]。

汉女输橦布[6],巴人讼芋田[7]。

文翁翻教授[8],敢不倚先贤[9]?

【注释】

[1]梓州: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台。李使君:王达津《王维孟浩然选集》说:“即李叔明,为东川节度,移镇梓州。杜甫也有《送李梓州使君之任》诗。”陈铁民《王维集校注》疑为高宗孙李璆之子李谦,曾为梓州刺史。

[2]万壑:万谷。与下句“千山”互文见意。

[3]杜鹃:鸟名,又称子规。传说为古蜀帝杜宇之魂所化,至春则啼,啼声似说“不如归去”,羁旅闻之无不销魂。

[4]一半:又作“一夜”。

[5]树杪:树梢。

[6]汉女:与下“巴人”对文,疑“汉”当为国名,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蜀称帝,国号汉,故汉女即指蜀女。一说,指嘉陵江(古称西汉水)畔的少数民族妇女。输:缴纳赋调。橦布:用橦木(木棉)花织成的布。

[7]巴人:蜀人。古巴子国在四川一带。所以称蜀(四川)人为巴人。梓州属西巴。讼:诉讼,打官司。芋:芋头,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食用,巴蜀人多种之。这句谓常因芋田之事打官司。

[8]文翁:西汉庐江舒(故城在今安徽庐江县西)人,景帝末为蜀郡太守。《汉书·循吏传》说他曾兴办学校,教化蜀民,功绩卓著。翻教授:改变以前的风俗习惯而翻新教化。

[9]敢不:一作“不敢”。倚:倚仗,效法。先贤:指文翁。这句劝勉李使君效法前贤,以教化为本。

【点评】

这首送友人到梓州做官的诗,脍炙人口,古今称誉。

律诗贵工于发端,承接二句尤贵得势。此诗力避近熟,从梓州山境说起。首联以如椽大笔,淋漓泼墨,挥洒出巴蜀的千山万壑、参天树林,配以杜鹃鸟热闹如沸的啼鸣,使万谷千岩为之振响,视觉与听觉并写,形象同音响齐出,宛如展开一卷气势磅礴的山水大轴,令人耳目耸动,气壮神旺。先写“参天树”,再写“响杜鹃”,参天树中即杜鹃响起处,既自然,又有气势,若倒过来,便兴味索然。这一联起得极有力,最得势,可谓“高调摩云”、“高格响调”。颔联扣紧蜀地山高林密、雨水充沛的特点,先展现深山冥晦,千岩万壑中晴雨相半的奇景,再画出雨中山间道道飞泉,悬空而下。远远望去,泉瀑就像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这里绝妙地表现出远处景物互相重叠的错觉。诗人以画家的眼睛观察景物,运用绘法入诗,将三维空间的景物叠合于平面画幅的二维空间,若非深谙绘画三昧,决不能将最远处,高处的泉瀑画在稍近、稍低的树梢上。这样,就画出了山中景物的层次、纵深、高远,使画面富于立体感,把读者引进一个雄奇、壮阔又幽深、秀丽的境界。

这一联的“山中”承次句的“千山”,“树杪”接首句的“树参天”,正如沈德潜所说:“分顶上二语而一气赴之,尤为龙跳虎卧之笔。”(《说诗晬语》卷上)王士禛总评这四句,击节称赞:“兴来神来,天然入妙,不可凑泊。”(《带经堂诗话》卷三)“山中一半雨”,一作“山中一夜雨”,哪一句好呢?前人与今人都有争议。清代叶矫然说:“‘一夜雨’者,言夜雨滂沱,悬瀑万壑,‘一夜’、‘百重’,自为呼应之语。”(《龙性堂诗话》初集)近人俞陛云说:“律诗中之联语,用流水句者甚多。此诗非特句法话泼,且事本相因。惟盛雨竟夕,故山泉百道争飞。凡泉流多傍山麓,此言树杪,见雨之盛山之高也。与刘%虚之‘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句,皆一事融合而分二句。妙语天成,流水句法之正则也。”(《诗境浅说》)这是称道“一夜雨”的。今人袁行霈则认为“一半雨”更妙。他说:“‘一半雨’或作‘一夜雨’、‘一丈雨’都不好。这四句都是眼睛可见之景。‘一夜雨’不可见;‘一丈雨’太夸张,都不如‘一半雨’。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引钱牧斋云:盖送行之诗言其风土,深山冥晦,晴雨相半,故曰‘一半雨’。这讲得很好。‘山中一半雨’,也就是‘阴晴众壑殊’,是山行常有的体验。”(《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笔者完全赞同袁先生的辨析。补充一句,从“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来看,“一半雨”也显然胜于“一夜雨”。

诗的前两联在描绘巴蜀雄秀山川风光中,已融入诗人对李使君赴任梓州的无限欣羡情意。颈联点缀蜀地的物产、民风,也写出蜀地经济落后、人民贫困而且缺少教化。尾联顺势而下,勉励李使君以文翁为榜样,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图。此联用典贴切,切人、切事、切地,又借用典委婉表达自己真诚、殷切的期望之意。

诗的前后两部分融会贯通,从送友中表现出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主题。王夫之说得好:“右丞工于用意,尤工于达意,景亦意,事亦意。”

观猎

风劲角弓鸣[1],将军猎渭城[2]。

草枯鹰眼疾[3],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4],还归细柳营[5]。

回看射雕处[6],千里暮云平。

【注释】

[1]角弓:用兽角装饰成的弓。

[2]渭城:秦都咸阳古城,汉代改称谓城,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3]鹰:猎鹰。疾:锐利,敏捷。

[4]新丰市:地名,在今西安市东面的临潼东北,唐时产美酒。

[5]还:忽然,很快。细柳营:又名柳市,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兵之地,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南谓水北岸。

[6]雕:猛禽,也叫鹫,其飞极速,不易射中。古称神射手为“射雕手”。《史记·李将军列传》:“此匈奴射雕手也。”《北齐书·斛律光传》说,斛律光校猎,射中一大雕,人称其为“射雕手”。此处暗用典故,形容将军善射。

【点评】

这首诗写一位将军打猎情景,表现将军的矫健勇武。

首句描绘强劲的北风吹过拉开的紧绷着的弓弦,发出尖锐的颤音。将军还没有出场,读者仿佛已经见到他那双强有力的控弦即发的手臂,见到那迎着呼啸北风凝视猎物的锐利眼神。诗人用“倒卷”笔法,把“风劲角弓鸣”作为起句,再点出“将军猎渭域”,使诗开篇即如险峰陡立,突兀见奇。这北风、角弓和脱弦之箭的呼啸之声,亦收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因此,历代诗评家都赞此诗“起法雄警峭拔”,“出语惊人”,“工于发端”,“倒戟而入,笔势轩昂”。

颔联具体描写打猎情景。“草枯”、“雪尽”四字,准确生动地表现出冬末春初西北原野寒冷萧条中略带一丝春意,格外清新、空旷的气象。正因“草枯”,原先躲在丰林茂草中的禽兽无处藏身,很快被猎鹰发现,所以“鹰眼疾”;残雪消尽,地面干燥,马跑起来便格外轻快,所以“马蹄轻”。诗人对景物之间的关系观察多么精细,表现多么真切!“鹰眼疾”,还写出猎鹰发现目标后闪电般飞扑过去的迅猛之势;“马蹄轻”则使人如见将军策马追捕猎物的矫捷身手。诗人借景物写人,将军的英武形象已跃然纸上。“枯”、“尽”、“疾”、“轻”这四个字,个个精警、传神。

颈联紧接“马蹄轻”,诗笔已轻折到将军猎罢还归。诗人连举两个地名并暗用其中典故,表现将军猎罢归途中曾与部下欢饮,又含蓄赞扬将军平日治军严谨,有汉代名将周亚夫那样的军事才能。“新丰市”与“细柳营”两地相隔七十多里,诗人却用“忽过”、“还归”二语,显示其返营驰骋的疾速,使人产生一种瞬息千里之感。

以上两联,诗意既紧密连接,又自然转换。前联写将军射猎时的勇武,后联写将军罢猎归来的喜悦;前联意象密集,节奏紧促,后联意象疏朗,旋律轻快;前联借景物写人,后联直写人物行动,又用典故烘托。两联诗的内容、描写手法和句式都有变化,对仗既工整,又一意贯连,有如行云流水。在对仗中,“流水对”是最难写的。这里颈联便成功地运用了流水对。

写到猎归,诗意似尽,不料诗人又生发出新意。“回看”句好像舞台上英雄人物落幕之前的一个精彩的造型,显出将军猎后踌躇满志、怡然自得的神情意态,句中“射雕处”,又暗用典故赞美将军臂力强劲,射技高超;“千里”句展现一个空阔的场景,衬托将军豪爽的气概和开阔的胸襟,并留下不尽的意味,令人遐想无穷。从全篇看,这个结尾还同开头呼应。开篇风啸弓鸣,气氛紧张热烈;结尾野旷云低,笔致纡徐舒放,形成鲜明对照。诗人妙用景色的转换显示人物心境的变化。清代王士禛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如王维‘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何等气概!”(何世&《燃灯纪闻》引)施补华评:“收处作回顾之笔,兜裹全篇,恰与起笔倒入者相照应,最为整密可法。”

(《佣说诗》)总之,《观猎》诗起得奇险,收得洒脱,承转有序,一气呵成,写景写人,生动传神,字字锤炼,句句得法,笔力雄劲,意境壮阔,确是五言律诗的杰作,正如沈德潜所评:“神完气足”(《说诗晬语》卷上),“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

送方尊师归嵩山[1]

仙官欲住九龙潭[2],旄节朱旛倚石龛[3]。

山压天中半天上[4],洞穿江底出江南[5]。

瀑布杉松常带雨[6],夕阳彩翠忽成岚[7]。

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8]?

【注释】

[1]方尊师:未详其名。尊师,道士的尊称。嵩山:见《归嵩山作》注[1]。

[2]仙官:有职位的神仙,这里喻指方尊师。九龙潭:在嵩山东峰太室山东岩之半。九潭相接,其深莫测。

[3]旄节:以竹为节,上缀以牦牛尾。旛:同“幡”,长幅直挂的旗。“旄节朱旛”都是方尊师的仪仗。石龛:供奉神佛的小石室。嵩山有太室,少室二峰,皆因其上各有石室而得名。此处“石龛”即指嵩山石室。

[4]山压天中:谓中岳嵩山居天下之中。压,镇。半天上:形容嵩山之高。

[5]洞:指九龙潭。江:长江。此句形容九龙潭的深邃奇诡。

[6]杉:常绿乔木,树干高直,叶细小,呈针状,果实球形,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器具用。

[7]“夕阳”句:意谓在夕阳辉映下,山头彩翠之色,忽又被雾气所笼罩。岚,雾气。

[8]“借问”二句:苏耽:郴(今湖南郴县)人,后成仙,时代未详。《神仙传》卷九载,他成仙时有数十只白鹤降落门前,他即随之飞升云汉而去。又《郴江集》载,他飞升前曾留给母亲一个柜子,叩之可得日常所需,后因其母好奇,开锁察看,从中飞走一双白鹤,柜子就不再灵验了。衡岳:南岳衡山,在湖南衡山县西北。郴县距衡山不远,或借指苏耽所居之地。这二句意谓,请问尊师迎来的双白鹤(疑是时空中恰有双白鹤飞过),可是已曾在衡岳送过苏耽升天而去的吗?

【点评】

王维同道士也有交往。这首送道士归山的诗,将道士当作神仙来描写,意象、景色、境界都有意追求神奇瑰丽,颇有浪漫色彩。首联想像方尊师回到九龙潭畔居住,旄节朱旛这些神仙仪杖将在嵩山的石龛上招展。颔联写方尊师隐居的嵩山居于天下之中,高耸于半天之上,九龙潭同长江连通,潭水将涌出江南。诗人极力夸张形容嵩山雄伟高峻,九龙潭深邃奇诡,神秘莫测。这一联有意复用“天”、“江”二字,造成句中自对上下相对,句法新奇,正是“奇境非此奇句,不能写出”(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三)。颈联变概括描写为具体表现眼前景色:山中瀑布倾泻而下,水沫飞溅,使郁葱杉松仿佛常沐浴在雨中;在夕阳的辉映下,山头的彩翠之色,倏忽间又被茫茫白雾笼罩。同样光色缤纷,神奇变幻。这四句写出嵩山和九龙潭远近、大小、晴雨、虚实景色,句句奇警入妙。尾联用古代人苏耽的典故,将空中飞来的白鹤想像为方尊师将驾鹤升天而去,更加神奇虚幻,笔势宏放,响入云霄。

送杨少府贬郴州[1]

明到衡山与洞庭[2],若为秋月听猿声[3]?

愁看北渚三湘近[4],恶说南风五两轻[5]。

青草瘴时过夏口[6],白头浪里出湓城[7]。

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8]!

【注释】

[1]杨少府:名不详,当时被贬为县尉。少府,县尉别称。郴州:今湖南郴县。

[2]明:明日。衡山:又称南岳,在湖南衡山县西北。洞庭:即洞庭湖,在湖南长沙西北。

[3]若为:犹言怎堪。

[4]北渚:指湘水中的沙渚。屈原《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三湘:见《汉江临眺》注[2]。近:指贬所地近湘水(北渚三湘)。

[5]五两:古代候风器,用鸡毛五两(或八两)系于桅顶制成。

五两轻:谓风大。南风大,则北上之船航行甚速,然杨谪居郴州,不得北归,故恶说南风。

[6]青草瘴:赵殿成注引《广州记》说:“地多瘴气,夏为青草瘴,秋为黄茅瘴。”

又,《番禺杂编》云:“岭外二三月为青草瘴,四五月黄梅瘴,六七月新水瘴,八九月黄茅瘴。”其说不同。夏口:古城名,故址在今武汉市黄鹄山上。

[7]湓城:古城名,唐初改为浔阳,在今江西九江市。

[8]“长沙”二句:贾谊:汉洛阳人,有才华,文帝欲任以公卿之位,为大臣所忌,贬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作赋吊屈原,借以自伤。屈平:屈原名平,楚国大夫。被谗放逐,作《离骚》,后自投汨罗江而死。二人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二句以贾谊谪长沙喻杨贬郴州,意谓杨有才德,必不会久留于郴,无须过于悲伤。

【点评】

友人被贬往郴州,诗人赠诗送别。前半幅抒写友人之悲愁,笔端充满同情与关切。首联扫除应酬之语,以想像之笔写友人明日将到衡山与洞庭,怎堪忍受秋月下听夜猿哀鸣。颔联再回笔写友人“愁看北渚”、“恶说南风”的途中凄苦情景。上句词直情真。下句正如沈德潜所说:“不能北归,仅恶南风,语妙意曲。”(《唐诗别裁》卷十三)后半幅表达对友人的劝慰。颈联仍以想像之笔,预期友人将于明年春夏间瘴起水涨之时,即可自湘乘船过夏口、经湓城而归。这一联节奏轻快,正适应对友人重获起用北归的愉快心情。这两联都是二句一意,诗人以灵动的句法和流水对仗避免了单调、板滞。尾联用贾谊事,切地切贬,亲切入妙。一般诗人用贾谊事,多是正用,借以表达愁苦悲愤情意;这里却是反用,说友人才德兼具,必不会如贾谊久留长沙,也无须如贾谊般自伤。用典翻出新意。“不久”、“何须”四字,上下呼应,唱叹有情,足令友人展眉开颜。全篇用意忠厚,襟怀达观,由抑到扬,筋节动荡,音调清朗可诵。诗中用了“衡山”、“洞庭”、“北渚”、“三湘”、“夏口”、“湓城”、“长沙”七个地名,诗人不忌重复,用得错落自然,也是此诗一特色。

沈十四拾遗新竹生读经处同诸公之作[1]

闲居日清静,修竹自檀栾[2]。

嫩节留馀箨[3],新丛出旧栏。

细枝风响乱,疏影月光寒。

乐府裁龙笛[4],渔家伐钓竿。

何如道门里,青翠拂仙坛[5]?

【注释】

[1]沈十四拾遗:未详其人。拾遗:官名,唐门下省有左拾遗二人,中书省有右拾遗二人,皆从八品上,掌供奉讽谏。同:和。

[2]檀栾:竹美貌。

[3]箨:笋壳。

[4]乐府:掌乐的官署。龙笛:竹笛管首有龙头雕饰的,或泛指竹笛。因古诗文中每以龙吟形容笛声,“龙笛”之名,或起于此。

[5]“青翠”句:语本阴铿《侍宴赋得竹》:“夹池一丛竹,青翠不惊寒。湘川染别泪,衡岭拂仙坛(仙人所居之处)。”这二句意谓,读经处的竹,比起道门里“青翠拂仙坛”的竹,又怎么样呢?

【点评】

中国古代文人爱竹,爱它的虚心劲节,凌云直上;爱它的苍翠檀栾,清雅绝俗,写下了不少咏竹的优美诗文,王维这首诗咏友人读经处新生的竹。尽管嫩节上仍留着馀箨,但新丛已伸出了旧栏,生机蓬勃。诗人想像日后这些新竹长成后,会被乐官裁截制成笛子,或由渔家砍伐作钓竿。诗人还认为眼前的新竹,可与道门里青翠拂仙坛的竹媲美。如果仅仅写了这些内容,不过是一首平实之作。妙的是“细枝风响乱,疏影月光寒”一联,使这首诗放射出奇光异彩。“细枝”、“疏影”,是新生嫩竹的形影。正因是细枝,风吹过,才会发出细碎、杂乱的飒飒声;由于是疏影,没有浓枝密叶遮蔽,月光便显得多,显得雪亮,反射在疏朗的翠色竹叶上,便给诗人一种清冽、寒凉之感。

“乱”字模拟风吹细竹声、准确、细腻;而以“寒”字形容月光,借触觉感受来表现对月光的视觉印象,更是传神妙笔。在王维之前,还没有诗人这样细腻奇妙地表现过嫩竹在风月中的美,营造出如此幽静、清寒、迷离、朦胧的境界。这样的独创境界,是不可重复的。

杂诗三首

家住孟津河[1],门对孟津口[2]。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3]?

君自故乡来[4],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5],寒梅著花未[6]?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7]。

愁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8]。

【注释】

[1]孟津河:指孟津地区的那段黄河。孟津,黄河古渡名,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孟县西南。

[2]孟津口:孟津的渡口。

[3]“常有”二句:意思是:常有江南来的船,不知有没有带来丈夫捎回的书信呢?

[4]君:你,指从故乡捎信来的人。

[5]来日:来的时候。绮窗:雕镂着花纹的窗子。

[6]著花:生花,开花,未:虚词,用在句尾,表示疑问。

[7]“已见”二句:这是来人捎回的思妇信上的话。复:又,还。

[8]畏:怕。

【点评】

《杂诗三首》是一组抒写游子思妇相思之情的五言绝句。第一首写思妇怀远和盼望音书的心情。全诗是思妇的口吻,由家住黄河边说到门对古渡口,再说到常来常往的江南船,有没有捎来丈夫的书信。语言质直,而情意缠绵。

第二首是远在江南的游子向从孟津口来的人的询问之词。游子不直接问妻子的情况,唯独问起窗前的那棵寒梅开花了没有。着一“绮”字,则窗中人必是他魂牵梦萦的爱妻。清黄叔灿《唐诗笺评》说:“‘绮窗前’三字,含情无限。”这株亭亭玉立在绮窗前的寒梅,也许是他与爱妻一起栽种,必定倾听过他们夫妻二人的喁喁情话。游子对寒梅的关切,便是对故乡和妻子的思念,对往事的回忆眷恋。诗人将抒情主人公内心交集的百感一一芟除,只留下一缕情怀;将他灵视中所映现的故乡种种景物意象也尽量删汰,只留下绮窗前这一树梅花。正是借这净化得无法再净化的情思和景物,传达出无限情味,惹人生出无穷遐想。清人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此诗:“以微物悬念,传出件件关心,思家之切。”颇中肯。

第三首是思妇托人捎给丈夫信上的话。首句答复丈夫,说窗前寒梅已发。次句说,又听到春鸟的啼鸣。言外之意是说,丈夫已经外出一年了。三四句说她满心愁绪,最怕见到春草长满阶前。因为这萋萋春草,将使她思念丈夫的愁肠郁结,“愁心”破碎。在这三首诗中,“江南船”、“寒梅”、“春草”三种景物,成为妙传游子思妇相思之情的意象。诗人巧妙借助景物意象抒情,使三首诗语淡情浓,含蓄蕴藉,具有惊人的凝练。

书事[1]

轻阴阁小雨[2],深院昼慵开[3]。

坐看苍苔色[4],欲上人衣来。

【注释】

[1]书事:写眼前所见事物。

[2]轻阴:微阴。阁:同“搁”,停下来的意思。

[3]昼:白天。慵:懒。

[4]坐看:坐下来看。一说坐,犹“且”。

【点评】

蒙蒙细雨过后,天色微阴。诗人独坐深院中,懒开院门。他的目光落在苍苔上,竟幻觉这翠绿的苔色,好像跃离地面,要染绿他的衣服。诗人借写幻觉,表现出色彩奇妙的运动,并借这仿佛流动于整个空间的苍苔翠色,反衬出自己闲寂的心境。这一笔写活了苍苔,写活了色彩,使它们似乎也有了性灵。据明代杨慎《升庵诗活》卷三说:

“王半山(王安石)亦有绝句,诗意颇相类,诗云:山中十日雨,雨晴门始开。坐看苍苔文,欲上人衣来。”按,王安石此诗题曰《春晴》,“山”一作“春”,“坐”一作“静”,明显模仿甚至可说是抄袭王维此诗,不足为法。倒是他的七绝名篇《书湖阴先生壁》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和《若耶溪归兴》的“汀草岸花浑不见,青山无数逐人来”,都从王维《书事》后两句点化而出,不露模仿痕迹,更能独出新意,可谓善于学习借鉴。

同类推荐
  • 美人何处

    美人何处

    安意如最新散文集,依然是解读古典,全书分两部分内容——解读古代美容时尚,通过赏析古代女性的经典故事,以其独有的特质为本,与当下美容话题形成对比、解析。如:杨贵妃的风韵和现今的减肥话题、金庸笔下小龙女的清新和现今的美白话题等。解读古代情商高的美女。文字隽永,将古代美与现代美给予新的注释。如:褒姒以及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牡丹亭中杜丽娘的爱情观、王宝钏一生倔强且悲凉的等待,鱼玄机与温庭筠的故事等。
  •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长街短吻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长街短吻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之“长街短吻”收录了多位名家的散文佳作。他们有对婚姻的彻悟,有对爱情的渴望,更有对逝去恋人、爱人或情人的深切怀思,每一篇每一段都是爱的低语,都是情的凝结。这些文字和他们的主人或许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但这充满时光味道的字迹却还是一再一再地打动我们柔软的心灵!
  • 带一颗心去田园

    带一颗心去田园

    《带一颗心去田园》为著名女作家赵玫、裘山山、庞天舒三人和最新散文集,分别为《我轻声唱起忧伤》、《一个人的远行》、《带一颗心去田园》。作品具有极高的性和艺术价值。
  • 醉春风

    醉春风

    《醉春风》这一组散文、诗歌、小说完全是一种文化与文化的交谈、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个性与个性的交锋。
热门推荐
  • 猎宝将军

    猎宝将军

    “面山靠水,宝藏其间。”石达开的宝藏引的无数英雄竞折腰。一把流失海外的宝剑和一段宝藏解语引发了石达开的宝藏之谜,国际盗宝公司的层层布局设伏、兄弟之间的友谊与背叛、宝藏线索的扑朔迷离、各路盗宝者的围追堵截、各种机关的巧妙设置…………。古风及其团队能否抽丝剥茧,通过各种险境,化险为夷,揭开石达开的宝藏之谜?
  • 异度人间

    异度人间

    误闯避世仙境,传承诡谲异术。本想平淡的过一生,不料被迫走上飘渺奇幻之旅。穿梭于灯红酒绿,手提一盏青色纸灯笼,性情古怪,亦正亦邪。欲望催生世间百态,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只鬼,是心魔?亦或是真正的自己。
  • 蓬折直辨

    蓬折直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堇繁似君

    堇繁似君

    她本以为作为当朝最受皇上欣赏的丞相之女,是很威风的。结果这真的只在她的幻想中存在!她那混蛋老爹为了让她嫁给一个小亲王,规定她不能随意出门,还必须有个大家闺秀的样子!而原因是那个小亲王觉得她不够漂亮!为了自己吃遍天下美食的愿望,小堇绵要开始逃跑啦。
  • 爱若相惜不相欺

    爱若相惜不相欺

    爱若相惜不相欺,却为爱因相欺不相惜。这是一场因为欺骗所以虚幻的爱情,是一场敌对所以无法相惜的爱情。若是当初彼此都没有出现在彼此的生命中,是否彼此的生命都会完美一点?而这一切,爱恨情仇,不过是源于一位逝者的爱。。。在时光飞速流转中,他们的一生由那一个人自私的爱开始,又由那一个人的爱而结束。她,从那年起,立志于百变情妇。早已经习惯于在不同的人面前表达不同的自己。而真实的她,她自己早已忘却。当掩饰自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时,才猛然发现,她的生命里有一个永远能看清自己的他。被他一点点找回自我。也许她会爱上他吧,但只是也许。。。离开了家人,独自面对着他,心底那一丝异样的悸动被亲情压制着。失忆,她过去的记忆已经成为空白,她未来的人生可能只有眼前这个陌生又熟悉的人了。她珍惜着他,渐渐的,迷失了自己的心。。。。可,记忆一点一点找回,她会如何面对这场虚假到梦幻的爱情?她只知道,她的一生,永远不会背叛自己的哥哥。他,一直守护着她。起初,是因为那个人的遗言,什么时候开始,他变成了心甘情愿?但能这样一直守护在她身边,又有何不好?可是,一不小心,她丢了他,他没办法去找她。只能在漫长的岁月里等待着她的消息。可为什么等待到的她,心底却多了一个人?他,一直一直都恨着他们。看到她的善良,他不信;看到她的不惜,他亦不信。利用他们之间的亲情,轻而易举的获得到了她,可是,她却不惜伤害自己来保全她的家人。这时,他的自欺欺人终于结束,他承认爱上了她,也感谢老天能给他一次机会,让她失忆。但幸福能保持多久?一天,一月,一年?她想起过往前尘之时,必然是她与他决裂之刻。亲们,新书噢~~本人新人呐,求给意见!!!!!!更新不定时,存稿用完╮(╯▽╰)╭本人学生来不及时间码字。。。
  • 弃女成凰

    弃女成凰

    “二小姐患的可是心疾,需得亲人以心头血肉做药引,方能救治……”因为庸医大夫的一句话,她被生身父亲亲手剜了心头肉。她带着心口的大坑去见心爱的男子,却撞见他与继妹苟且;这个时候的她已是最绝望了,可是他们却还不肯放过她。他们诬陷他偷了继妹与妹夫的订婚玉簪,他们让她忍受着彻骨的鞭挞之痛,他们把她扔去野狗横行的荒庙,被野狗……你以为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便是人世最苦?那么,你错了。她趴在大雨滂沱的泥泞之中,粘稠的泥土灌进她的嘴中,鼻中,眼中……心中发誓:若她能侥幸不死,那么定要叫那些伤害背叛她的人,生不如死!
  • tfboys四叶草中的星琪儿

    tfboys四叶草中的星琪儿

    她们偶然的相遇,没想到最后他们互相深爱着对方,有了爱情的结晶,但在这段爱情中有很多阻碍
  • 重生之系统修仙

    重生之系统修仙

    一觉醒来,李枫发现自己回到了初入高中的时代。如同重生回去的主角一样他发现自己也有一个金手指:修仙系统。想到了前世种种的遗憾,对于前世的庸庸碌碌,有了金手指的李枫会怎么做呢?
  • 绝世大帝王

    绝世大帝王

    我欲风流天下,成就绝世帝王。本书百度贴吧——————《异界之大败类系统》吧!!!461662827,书友群!!
  • 星际玄兵

    星际玄兵

    天道之术与机械文明融汇于一人会爆发出何等强悍的能量?一名草根崛起于苍茫星空,扫混乱,战天宇,浩荡天路,乱世讴歌。星有光,海无疆,诸天御,不死成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