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称帝与曹丕代汉不同,不但形式上有所缺少,而且准备时间不充分,多多少少有点操之过急。
刘备称帝,除了颁布几项重大的人事任命之外,对其原有官属基本未做变动。
蜀汉政权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许靖与当打之年的诸葛亮不同,已经是年过七十的老人,刘备命他为司徒, 不过是政府中需要这种花瓶似的人物点缀,纯属摆设而已。
关羽已死,张飞成了刘备最信任的人。
刘备即帝位一个月后,宣布立夫人吴氏为皇后(果然是贵不可言!吴氏应该天生一个旺夫相,夫妻二人无事之时,就相互比谁的耳朵大!),长子刘禅为皇太子,同时为刘禅娶张飞长女为皇太子妃。
刘备拜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并由新亭侯晋爵为西乡侯。《汉官仪》载,“司隶校尉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诸郡,无所不纠”。
司隶校尉其实是个握有重权的军政长官,刘备对张飞的宠信,远过诸葛亮多矣!
左将军马超升职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由前都亭侯进封斄乡侯。凉州在曹魏控制之中,马超为凉州牧只能是遥领。马超想要成为实职,就要付出艰辛,刘备拜他此职,正是要利用马超从前经营西北“信著北土,威武并昭”的优势,为将来开拓进取西北而做好准备。
镇远将军魏延升职为镇北将军,继续都督汉中,领汉中太守如故;封护军讨逆将军、国舅吴懿为关中都督。关中也属于曹魏疆域,刘备这样封官许愿,正是清晰的告诉世人:
我们的目标不是没有蛀牙,而是理想远大,蜀汉的战略目标是东下夺取荆州;北出攻掠凉州、关中等地。
刘备绝不是偏安于一隅,小富即安的人。他要打过长江,打过黄河,解放全中国!
刘备称帝之后,为了构建和谐政权,也注意对益州刘璋旧部的安抚工作。加封犍为太守、兴业将军李严为辅汉将军,领郡如故。
刘备称帝之后,匆匆忙忙间除宣布由马良任侍中,何宗为鸿胪,杨仪为尚书之外,其他文职官员一如从前汉王中时所封。对军界重要职位却做了相应调整,这并不是刘备重武轻文。原因无它,正是因为他积极准备东征事宜。
旧人、降人都被刘备委以重任,只有赵云一人仍然做他的翊军将军。
刘备为汉中王之后,并没有重用赵云,现在称帝,赵云的待遇仍没有相应提高,至于封侯,赵云更是想也不敢想了。
刘备称帝之后,立即安排东征,重夺荆州事宜。宿将赵云再次表现了他的不合时宜。
赵云力谏道:
****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
曹丕代汉称帝,汉统不存。刘备仪仗自己他人不具备的出身,理直气壮的称帝,以二祖刘邦、刘秀继承者自居。姓刘,正是刘备先天的政治优势资源。
因此,他不但赢得了当时一些拥汉派的同情和拥护,而且更被****历史时期的史家奉为正统。赵云反对刘备东征,正是因为他心系汉室。赵云在刘备在世时期遭受冷遇,与荀彧后来与曹操决裂相同。
赵云与荀彧一样,是“奉天子”的忠实汉臣。赵云心中,希望刘备是个“奉天子”的方伯而已,汉天子并不是刘备。
事实证明,赵云错了——刘备并不是汉室忠臣,更不是赵云期盼的“兴灭国、继绝世”式的人物。
刘备既称帝,他的所有政治行为就必须要符合自己政权的最高利益才是。
关羽失荆州,也是受刘备轻视孙权影响太多的缘故,刘备一直不将孙权放在眼中,与孙权决一雌雄,刘备具备心理优势。
“老太太吃瓜——专拣软的掐”选择东征并没有错,砸曹魏这个硬核桃,刘备信心不足。
赵云现在仍在讲“****”问题,不亦惑乎!?
曹丕不愿意再做汉室的座上客,刘备也是如此!
因为赵云身份特殊,刘备必须要区别对待,赵云反对东征,与雍茂反对称帝不同。雍茂可以简单的一杀了事,但赵云出生入死,稍加责处,就会导致舆论哗然。刘备虽然没有听从赵云劝阻,但因此也未让赵云随同出征,只是将他安排留督江州,负责督运粮秣等物。
与赵云公开反对东征不同,诸葛亮的态度则表现为暧昧。他明知此战凶多吉少,却怀有侥幸心理。
早在隆中对之时,诸葛亮就曾对刘备明确指出:“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现在刘备决意对东吴用兵,诸葛亮却不极力阻止,显然是心存顾忌的。
随着刘备势力坐大,身份地位的变化,刘备也暴露出了性格中刚愎拒谏的一面。(脾气随着身份变化而变化,官越大脾气越大!)
从事祭酒秦宓试图阻止东征,上疏陈说天时不利,被刘备下狱。刘备东征,“谏者甚众,帝(刘备)皆不听,乃留诸葛亮辅太子而自率诸军东下”。
章武元年(221年)秋七月,刘备率诸军伐吴,开始了他军事生涯中的最为绚丽的谢幕演出!
刘备的人生际遇是“多难兴邦”的最好诠释!
如果说刘备八字生的不好,那么如何解释他做了九五至尊?
如果说他八字生的好,那么他从二十多岁开始,从幽州到徐州,从冀州到荆州,从荆州到益州,辗转流离,漂泊旅游了大半个中国。如果评汉末三国最资深驴友的话,刘备是名至实归的NO.1。
好不容易在西南谋得一个歇脚的风水宝地,屁股还没有坐热,前老巢荆州就被盟友孙权端了。
刘备必须要打回荆州,做出这个艰难的决定他无可奈何。他对可能导致的失败,也有心理准备。
前方即便是万丈深渊,刘备也必须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因为他没有其他选择项,不但要东征,还必须要亲自东征。
刘备怀念从前不做皇帝的日子,做皇帝与做丈夫一样,成熟必须要付出代价,肉体短暂的欢娱之后,等待刘备更多的是责任与义务。
治大国如烹小鲜——不假,但已进入暮年的刘备哪里有时间等待?
最早加入刘备驴友社团的老人,关羽、张飞、麋竺、简雍、孙乾等人都已经先后作古。刘备有种时不我待之感!
章武元年六月,刘备开始调兵遣将,准备东征。
命张飞率巴西兵万人,自阆中(四川阆中)会江州(重庆)。“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顺流而奔孙权”,刘备又痛失一员万人敌的大将。——(《三国志-张飞传》)
与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不同,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同上)
刘备曾经告诫张飞道:“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张飞听了仍是不以为然。——(同上)
史载:张飞遇害,飞营都督表报先主,先主闻飞都督之有表也,惊叹:“噫,飞死矣!”。——(同上)
本来上表之事,是张飞亲力亲为之事,现在忽然见张飞手下越俎代庖,刘备立即意识到张飞出问题了。
张飞死后,刘备追谥为桓侯。
未出师而先丧一员上将,乃是兵家大忌。既严重削弱了刘备军事力量,也极大影响了军中士气。但张飞的死,仍然未能阻止刘备东征的脚步。
关羽在荆州败亡,黄忠也在刘备称王的第二年病死,马超与魏延驻守北疆,赵云反对东征,刘备担心他消极怠工,不敢委以重任。
本来打算用张飞为主将率军东征的,哪知道张飞突然横死于下人之手。万般无奈之下,刘备只好以吴班、冯习二人为左右领军,张南为先锋。
赵融、廖淳、傅肜各为别督,杜路、刘宁等各以部曲随领军吴班及将军陈式等东征。
冯习与张南都是荆州人。刘备任命二人为先锋,也是煞费苦心。
幽、徐等地的旧人,虽然多已作古,但这些人与刘备一样在外漂泊的久了,对于家的观念已经淡漠的很了。失荆州对他们来讲,与此前的失徐州并无质的不同,即使是在世,估计也会如赵云一样,反对东征的;而刘备集团中的荆州人士不会做此想的,他们的祖宗坟冢都在荆州,他们有恢复情结,打回荆州去,正是他们的政治诉求。
也许这也是诸葛亮对东征一事态度暧昧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新政权中益州集团人士,刘备既要用,又要提防。仔细分析就会知道,刘备对于益州集团的信任,不及对荆州集团的信任;而对荆州集团的信任度,更不及对幽、徐集团的旧部。
现在幽、徐旧部已然凋零殆尽,荆州集团自动上位,成为刘备政权中的中坚分子。因此,荆州集团官员的政治诉求刘备必须重视,失去这些人的拥戴,刘备就会失去政权基础。作为利益共同体,刘备被荆州利益集团绑架上了同一战车。
当赵云、蜀人秦宓表示强烈反对东征之时,刘备尽管心中情知他们的反对是有道理的,但迫于压力,他也必须表态“反对无效”!
得知刘备率大军来为关羽复仇,史载,孙权先是“遗书请和”,刘备“盛怒不许”。
孙权见吴、蜀双方一场恶战一触即发,只好硬起头皮应战。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孙权不得不“卑辞奉章”,向曹丕称臣。
孙权骠骑将军、荆州牧、南昌侯没有做几天,曹操就驾鹤西游。
曹丕继位魏王除了巩固政权,内修政事,不久,曹丕决定治兵南征,耀武江东。
草草准备了三天,曹丕就踏上亲征的道路。史称,曹丕南征“爰整六军,率匈奴暨单于、乌桓、鲜卑引弓之类,持戟百万,控弦千队。玄甲曜野,华旗蔽日”,规模浩大,盛况空前。——(《全三国文》)
七月,曹丕率军至谯,八月,“设会乐百戏”,大飨六军及谯父老乡亲。
此次南征,有些做戏的意味。曹丕在谯曲酒流觞,大排宴筵,丝竹歌舞共庆升平,丝毫没有大战在即的紧张气氛。孙权却乐不起来,他感觉到了压力空前。
此时他正在全力备战西线,知道现在不可以触怒曹丕,于是明智的选择了“遣使奉献”。至于孙权奉献何物,史未所载,但曹丕很快就撤军了。曹丕南征“蜀将东驰(孟达来降),吴党委质(孙权遣使)”,曹丕志得意满,在他眼中,父亲从前的鞍马劳顿,都是一种OUT了的行为。自吹自擂道:“坐而降之,其功大于动兵革也”。
曹丕乐观地认为——照目前情形,天下完全可以传檄而定。现在谯地黄龙见野,“石邑县言凤凰集”,种种祥瑞无不在向他传递一个信息:——天命有归!
孙权给了自己台阶下,不如顺水推舟赶回去逼禅才是大事。
曹丕紧锣密鼓的准备代汉,远在益州的刘备集团跳脚大骂曹魏“窃执天衡”、“穷凶极逆”、“剥乱天下、残毁民物”之时,首倡曹操“托名汉相、其实汉贼”观点的江东孙权政权,却从上而下地保持了缄默。不久孙权遣使进贡,主动向曹操称臣。
曹丕做了皇帝之后,孙权“自魏文帝(曹丕)践祚,权使命称藩,及遣于禁等还”。
——《三国志·吴主传》
陈寿将此事记为“使命称藩”,称藩只是地方诸侯向中央表示一种隶属关系而已。孙权这样做,是表示了自己不可以受制于中央,是有自主征伐的独立政权。
令人诧异的是,同样的事情在司马光《资治通鉴》一书则直接记载为“孙权遣使称臣,卑辞奉章”。
司马光尊刘贬曹、孙的良苦用心,跃然纸间。
不管如何,曹操还算是世所公认的英雄,向他称臣,孙权还有一些面子。
现在改向曹丕称臣,孙权会在天下人面前颜面尽失。从孙权自己内心深处想来,这个曹丕在政治上并无任何高明之处值得他佩服。
更重要的是,此前投降曹操,还有一块降汉的遮羞布。名义上,孙权可以说是归顺汉王朝,并非是向曹操个人投降。现在曹丕把遮羞布也拿开了,孙权向曹丕称臣,就等于一不小心被人捉奸在床。
孙权向曹丕称藩,不但要战胜自己,而且必须顶住来自各方的非议与压力。
孙权主动称藩,魏廷上下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曹丕一时难以取舍,于是下诏令群臣讨论刘备是否会东征复仇。
多数人认为“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三国志-刘晔传》)
侍中刘晔则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刘备必定要出兵复仇。“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而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同上)
事情果然如刘晔所预料,刘备称帝不久即率军东征,“吴悉国应之,而遣使称藩”。——(同上)
魏国“朝臣皆贺”,刘晔再次表现出了他的高超见识,指出孙权请降的实质:
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权前袭杀关羽,取荆州四郡,备怒,必大兴师伐之。外有强寇,众心不安,又恐中国承其衅而伐之,故委地求降,一以却中国之兵,二则假中国之援,以强其众而疑敌人。权善用兵,见策知变,其计必出于此。
有鉴于此,刘晔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应该乘此千载难逢的良机灭吴:
今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阴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半,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三国志-刘晔传》注引《傅子》)
刘晔的策略可谓切中肯綮,然而曹丕却以为:“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不知欲来降者为何许人?),必以为惧,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同上)
刘晔据理力争道:“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便还军,不能止也。今备已怒,故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与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然之势也。(刘晔此说欠妥,依刘备此时心思,理应见死不救,但诸葛亮为蜀汉自身长远利益计,必定会再次促成吴、蜀联盟)。”——(同上)
可叹的是,曹丕不但不听,反而决定封孙权为吴王!
在曹丕称帝时候,刘备君臣大骂“篡盗”,而孙权则保持了沉默。
无声就是默许,孙权的政治投机收到了回报。
曹操虽然最终选择了曹丕继位,却没有想到曹丕是个眼高手低的家伙。曹丕既不谙军事,自然不具有战略眼光。他只看到了联吴制蜀的有利一面,坐失了伐吴的良机。
魏黄初二年(221年)八月,曹丕正式册封孙权为吴王。曹丕急于封异姓为王,而忽略了曹彰、曹植众兄弟的分封,所以这样,不外是向世人昭示自己大国天子风范而已。
对亲兄弟相煎何太急,对孙权却圣眷优渥。亲疏不分,曹魏之亡实肇于此。
令曹丕始料未及的是,孙权手下对是否接受他的赠予也有不同意见。
史载,“权群臣议,以为宜称上将军九州伯,不应受魏封”。孙权对自己千辛万苦方争取到的成果被众人简单否定,心底感到无比悲哀。见没有人体会他内心的苦楚,只得为自己辩护:“昔沛公(刘邦)亦受项羽拜为汉王,此盖时宜耳,复何损邪”?——(《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
盖时宜耳!孙权这样做,自有他的道理。大敌当前,主动称藩与接受封王,都是为了将来的权宜之计!
与孙权的实用主义相较,曹丕太过慕虚。承平之日,慕虚尚可以原谅,乱世之中,实用主义至上!
孙权可以与曹操、刘备势力鼎足而三,并不是侥幸。
群臣反对,是因为“士可杀不可辱”。而他们没有考虑过,孙权给自己的定位不是“士”,他志不在此!
现在称臣,正是为了将来称帝;如果连这些屈辱都忍受不了,如何能成就大业?
三国时代,“忍者神龟大法”修为第一人的孙权,与卧薪尝胆勾践遭受的屈辱相比,又能算得上什么?
能够忍受的屈辱,统统不是真的屈辱!
如果有一个高尚的目标在等待你去实现,忍耐屈辱你才能走得更远。
如果屈辱对于实现人生理想完全无必要,那才是真正的屈辱!
孙权的忍耐也是有底线的,在关键问题上,则寸步不让。孙权受封吴王之后,立即派人“入谢”。自然入谢是不能两个肩膀扛张嘴去就可以的。“雀头香、大贝、明珠、象牙、犀角、玳瑁、孔雀、翡翠、斗鸭、长鸣鸡”等物,曹丕但有所求,孙权有求必应。——(《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
但当曹丕提出孙权送质子入魏的要求之后,“权以登(孙登)年幼,上书辞封”。——(同上)
孙权能忍人所不能忍,果然是非同寻常!
小不忍则乱大谋,忍无可忍的时候,多想想“忍字头上一把刀”!
这把刀将自己可以割的鲜血淋漓,同样也可以让敌人付出血的代价。
孙权在力求取得曹丕的支持同时,(起码要保持中立)一面不忘向刘备请和。如果事情可以和平解决,孙权不愿意过早的和刘备展开对决。杀敌三千,自损八百,与刘备恶战,无论谁胜出,最终受益者只有曹魏政权。万一自己在与刘备斗的不可开交时候,曹丕从后而插上一刀,江东割据政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那时候莫说称帝,父兄基业怕也难保。
孙权再次派出诸葛瑾前去交涉相关事宜,战事如箭在弦上,孙权仍要做最后的努力,在他的授意之下,诸葛瑾作书刘备请和。
诸葛瑾立足道义的高度,提醒刘备:“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三国志-诸葛瑾传》)
只可惜,这时候的刘备大军已经抵达白帝,做好了所有的军事部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诸葛瑾的质问,刘备当作了耳旁风。
孙权在擒杀关羽、夺得荆州之后,就亲临前线至公安,此后又自公安徙都鄂(湖北鄂城),将鄂更名为武昌。孙权驻跸于此,正是为了有利于督战和鼓舞士气。
刘备率军大举来攻,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率领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吴军拒敌。将夷陵(湖北宜昌东南)设为大本营,由主帅陆逊亲自坐镇;潘璋守秭归,将军李昇、郎将刘阿等于巫山(今重庆巫山)、巴山(今四川巴东东北)、兴山(今湖北兴山南)一线布防;安东中郎将孙桓守夷道(今湖北枝城西北),将军宋谦屯枝江(今湖北枝江东北),徐盛率军屯扎当阳;朱然与韩当守江陵,诸葛瑾屯守公安,其余将领承孙权驻守武昌,枕戈待命。
与孙权准备充裕、严阵以待不同,刘备盛怒之下东征准备不足,轻敌冒进已经犯了兵家大忌。
刘备御驾亲征,尚书令刘巴、偏将军黄权、侍中马良、太常赖恭、光禄勋黄柱、少府王谋、大鸿胪何宗,太中大夫宗玮等大臣随驾出征。刘备组成如此豪华阵容,不似作战,更似赴宴。
在刘表的大力提倡之下,荆州地区果然是“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可惜的是,这些人才多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荆州地方名将本来就少得可怜,数次易手,更是人才凋零。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说的虽是诸葛亮主政时之事,但蜀地将才匮乏在刘备称帝之时,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曹操为求才先后颁发的三次《求贤令》,为曹丕顺利代汉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人才储备决非朝夕之功,三国人才之盛蔚为大观,曹魏阵营人才济济,这也是吴、蜀无法比拟的优势。
国际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实力的竞争,而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仍然是人才的竞争。与曹操提出的“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的不拘一格收人才相比,刘备任人唯贤的人才观,确实有些不合时宜了。
法正无疑是刘备阵营中不可多得的人才,但天妒英才,法正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后的第二年“卒,时年四十五”。法正的死是对刘备事业的一个沉重打击,“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
带了如许多的政治花瓶上前线,刘备在行伍间也可以享受到九五至尊、一言九鼎的风光。如此作战,不败也难!刘备率领群僚,意气风发自江州至白帝(今重庆奉节东)。
刘备将前敌指挥所设在白帝,然后下达了开战指令。吴班、冯习等人领旨,率军向驻守在巫山、兴山一线的吴军发起了猛攻。史载,“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三国志-先主传》)
蜀军初战告捷,取得了开门红。
吴军的退却,不过是秉承主将陆逊既定战略,避其锋芒,选择的主动收缩防线,诱敌深入。然而,刘备君臣却误以为吴军一堪一击,更助长了君臣上下的轻敌思想。蜀军先拔头筹,刘备立即进驻秭归,蜀军继而大举跟进。
站稳脚跟之后,刘备再命吴班、陈式水军攻夷陵,“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抢占长江两岸战略要津,同时,“自佷山(今湖北长阳西)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溪蛮夷”。——(《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对这些地方土著赐以金帛,授以官爵,因此五溪夷蛮“咸相率响应”,积极加入了刘备的东征阵营,刘备实力大增。
胜利来得太过容易,偏将军、巴西阆中人黄权唯恐蜀军长驱直入有失,上疏主动请缨:“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当)寇,陛下宜为后镇!”——(《三国志-黄权传》)
刘备没有听从,反而将黄权改任为镇北将军,督江北军以防魏师。
蜀汉章武二年(222年)二月,刘备从秭归渡江继续深入。“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于夷道猇亭驻营”。——(《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从巫峡、建平(治今重庆巫山)连营至夷陵界,立营数十屯,绵延数百里,步步进逼。面对蜀军发起的攻势,陆逊则指挥若定,大步后撤,坚守不战。
三国时期,也是个出将入相的人才鼎盛期。曹操有能力如此,但他显然志不在此;诸葛亮算是其中一个,但他理政之能明显过于军事;真正称得上出将入相的人物,东吴陆逊是个中翘楚。
东吴有“张顾陆朱”四大家族,孙权想要巩固自己的政权,必须要与这些豪强势力合作。选拔任用这些世家子弟做官不失为一种政治手段。
在陆逊二十一岁时候,凭借其家族在江东的势力,陆逊做了海昌都尉之职。海昌连年干旱,陆逊“开仓谷以赈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陆逊虽儒雅,但却敢以少数兵力讨伐叛乱,“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匿(逃兵役的人),逊陈便宜,乞与募焉。”史载,会稽有“山贼大帅潘临,历年不禽”,陆逊率手下“讨治深险,所向皆服”。——(《三国志-陆逊传》)
陆逊在任上政绩突出,很快成了四大家族年轻一代的佼佼者。
孙权发现了这颗未来政治之星,加意栽培,并将侄女(孙策之女)嫁给了陆逊。从此陆逊出入孙权左右,平步青云。拜为帐下右部督,对其言听计从,引为知己。
史载:
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扇动山越,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遂部伍东三郡,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宿恶荡除,所过肃清,还屯芜湖。——(同上)
此战之后,年轻的陆逊表现出的以少胜多军事才能令人刮目相看,成了吴地脱颖而出的军界新星。吕蒙死后,年轻的陆逊成了继任者。
对于这个名不见经传对手,刘备嗤之以鼻。自己戎马一生,在他与黄巾军作战的时候,陆逊还没有出生呢。刘备不但在战略上藐视东吴,而且在战术上也藐视陆逊。
出师之初,刘备君臣上下就弥漫着浮躁与盲目乐观。似乎东征之事如观国之光一样轻松惬意。
刘备“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以挑战”,暗中却伏下精兵等待吴军上钩。——(《三国志-陆逊传》)
刘备自以为得计,陆逊却一眼就识穿了他的诱敌之计。仍是森严壁垒,坚守不战。陆逊手下见吴班兵少,“皆欲击之”。——(同上)
陆逊坚决反对,分析道:
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厉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弊耳。
陆逊手下多是东吴宿将,老于兵事之人,哪能听得进年轻人的说教,认为他是怯懦畏敌如虎,“各怀愤恨”。——(同上)
史载:当御备时,诸将军或是孙策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持,不相听从。
逊案剑曰:“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剪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群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任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三国志-陆逊传》)
陆逊手中握有“尚方宝剑”(假节),非常时期可以先斩后奏。众将畏惧军令如山,不敢擅自出兵。
刘备见吴军不上当,无奈之下只好将埋伏在山谷间的八千伏兵调回。吴军将领无不暗呼侥幸,陆逊借此机会道:“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众将这才不敢轻视这位年轻统帅。
刘备攻夺猇亭之时,另外分兵以将军张南为先锋,自秭归南岸长驱南岸,将孙权的侄子孙桓包围在夷道。
蜀军攻势如潮,孙桓一面组织防御竭力抵挡,一面派手下向陆逊求援。陆逊却按兵不动,众将对此表示难以理解,质问陆逊道:“孙安东公族,见围已困,奈何不救?”——(《三国志-陆逊传》)
陆逊解释道:“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足,无可忧也。待吾计展,欲不救安东,安东自解。”众将见他只知坚守避战,现在却大言不惭“安东自解”,心下都不以为然。——(同上)
蜀军出师以来,除了最初攻夺巫山、兴山等吴关隘之外,从正月至六月间与吴军对峙,再未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很快,刘备就从长驱直入的兴奋中清醒过来,蜀军深入吴境,补给线也相应延长。战线拉长,刘备不得不步步为营,“蜀军分险据地,前后五十余里,逊随轻重以兵应拒”。——(《三国志-吴主传》)
就连不知兵的曹丕得知刘备与孙权交兵“树栅连营七百里”,对臣僚说:“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
战事进入相持阶段,蜀军师老兵疲,锐气尽失。而吴军将士则以逸待劳、养精蓄锐,陆逊决定还以颜色。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在陆逊脑中形成,信心百倍的陆逊上疏孙权,剖析敌我形势:
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今日争之,当令必谐。备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虽不材,凭奉威灵,以顺讨逆,,破坏在近。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三国志-吴主传》)
陆逊宽慰孙权,让他高枕无忧,勿以战事为念。
闰六月,陆逊决定展开反攻。陆逊的决定,让手下众将困惑不已,纷纷反对道:“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三国志-陆逊传》)
陆逊胸有成竹道:“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同上)
陆逊派出部分兵力先去做了番试探性进攻,结果“不利”,没有捞到任何便宜。手下众将见他出糗,揶揄道:“空杀兵耳!”。——(同上)
陆逊却从此战中侦知对手虚实,找寻到了破敌之策。不怒反笑道:“吾已晓破之之术!”——(同上)
陆逊命令部队“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见火攻奏效,陆逊大举反攻,史称“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同上)
吴军全线反击,各地捷报频传——
振威将军潘璋“部下斩备护军冯习等,所杀伤甚众”;——(三国志-潘璋传》)
昭武将军朱然“破备前锋,断其后道,备遂破走”;——(《三国志-朱然传》)
偏将军韩当,配合陆逊、朱然作战,“共攻蜀军于涿乡(今湖北枝江城西北),大破之”。
建武将军徐盛,“攻取诸屯,所向有功”;
吴军主力作战部队在陆逊的亲自指挥下,“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余营”。刘备手下大将杜路、刘宁见势不妙,干脆投降了吴军。——(《三国志-陆逊传》)
刘备猇亭大败,退守马鞍山(今湖北宜昌西北)“陈兵自绕”负隅顽抗。陆逊紧追不舍,将其团团包围。史载,“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刘备)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同上)
刘备一看大势已去,再次施展“凌波微步”,趁着夜黑风高,率轻骑突围而走,向西北方向遁逃。皇上也跑了,立即军心瓦解,众人立即作鸟兽散。史载,幸亏有“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阻挡了吴军追击者的脚步,否则刘备难逃此劫。(笔者以为,刘备得以虎口脱险,是因为陆逊秉承孙权之命,有意放他一马的。)
安东中郎将孙桓,见蜀军撤围而走,立即率部奋起直追。年轻人腿脚轻灵,一发力之下收不住足,竟然绕过蜀军,跑到了刘备前面。史称,孙桓“斩上夔道(长江三峡、秭归、巴东、奉节一线),截其径要。”。——(《三国志-孙桓传》)
好在刘备跑路数十年,经验丰富,见此路不通,立即率领残兵败将“逾山越险”而走。
看到年轻人在茁壮成长,刘备却没有感到丝毫欣慰。一边逃跑,一边愤愤不平骂道:“吾昔初至京城(江苏镇江),桓尚小儿,而今迫孤乃至此也!”(英雄出少年,孙桓时年25)
没有活捉姑夫刘备,孙桓只得率军怏怏而返。
见到陆逊请罪道:“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陆逊、孙桓相逢一笑泯恩仇。
陆逊如果前去救援孙桓,定会落入刘备伏击圈中。围点打援的战术刘备还是懂的。
历经苦难艰辛,刘备终于脱离险境,安全逃回了白帝城。出兵之时,刘备率领数万军兵,耀武扬威顺江而东。败归白帝之时身边应该只有少部分亲信跟随。
刘备跑路途中,见到“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败状之惨烈,令他既惭且恚。悲不自胜道:“吾乃为逊所折辱,岂非天邪!”——(《三国志-陆逊传》)
直至败归,他仍然没有检讨自己,而是讳败,认为自己战败乃是“天意”!
危难来临之际,缺钙的杜路、刘宁选择了不战而降吴人,与二人苟且偷生截然不同,将军傅肜、从事祭酒程畿(秦宓继任者)面对强敌,英勇不屈。刘备在前面率先逃跑了,扔下傅肜等人断后。
史载:兵众尽死,肜气益烈。吴人谕之使降,肜骂曰:“吴狗,安有汉将军而降者!”遂死之。——(《资治通鉴》卷69)
傅肜威武不能屈,骂贼而死,得其所哉!只是他遇人不淑,只知“安有汉将军不降”,却不知有汉天子跑路!
程畿溯江而走,被吴军追及,不屈而死。
吴军大举反攻,黄权率领8000蜀军在江北因为道路不通,无法返回蜀地,无奈之下选择投降了曹魏。
相关部门报告了刘备,提议追究法律责任,叛投敌国应该诛戮黄权妻子以儆效尤。刘备阻止了手下人,史载,“先主曰: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战败归来,刘备开始反思此前的草率,他在琢磨善后工作如何进行?
他心中明白:真正应该被问责的人不是黄权,而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