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383600000061

第61章 智慧61顺势而为,善于借物

一个人有没有智慧,能否顺势而为,往往体现在他做事的方法上,借助别人的智慧取得成功,是实现成功人生必不可少的手段。

刘邦在位之初为安定内外,显示汉家江山的千秋万代,便立吕后之子(即后来的惠帝)为太子。后来戚夫人备受刘邦宠爱,并为其生下一子,赐名如意。刘邦因为极其喜爱戚夫人,并与吕后感情日疏,终于经不住戚夫人的旁敲侧击和屡次请求,动了废太子、改立如意的念头。群臣震动,纷纷上疏力谏刘邦,认为废长立幼不仅有违传统,而且易引发内廷动乱。刘邦一时决断不下。整个事件中,最为焦急和忧虑的莫过于吕后,可惜她一时束手无策,只能终日寝食难安。这时有人向她献计说:“张良一向足智多谋,并且深得主上信赖,王后何不求教于他?”吕后立刻让其弟建成侯吕泽将张良请至府上。张良深知其用意,本欲推脱,称:“立太子本是皇家之事,主上自有主意,纵使一百个如臣之人也无能为力。”吕泽一再坚持,软硬兼施之下张良心知推辞不了,沉吟片刻,献策说:“如今戚夫人受宠,口舌之辩无济于事。主上一向最敬重四个人,但因当年主上轻慢,这四人愤而隐匿于山野之中,誓不为汉室效力。主上想招而不可得,常常耿耿于怀。太子若能得此四人辅佐,或许会受益良多。”

吕后于是让吕泽带着太子的亲笔书信,以重金厚礼请这四人出山相助,并将四人接回长安,安置于建成侯府中。

高帝十一年,英布起兵造反,刘邦便属意让太子代己出征,平定叛乱。四人急忙向吕泽建议:“太子此番出征,若建功勋,并不能改变如意受宠的局面;稍有差池,则必招祸殃。再者,军中诸将随主上平定天下,常年征战,骁勇过人,必不服太子指挥。此去无异于以羊率虎,必定无功而返。何况太子领兵在外,如意长侍主上左右,一涨一消,如意更得主上喜爱。今有传言,主上常叹,‘怎能让不肖之子居于爱子之上’,可见废太子之心日盛。唯今之计,还是请吕后向主上恳求,请主上率军亲征。”吕后依计行事,刘邦以为太子之力不足以领兵,只好决定亲征。随后,刘邦向张良询问此事,张良知其中利害,便说:“太子毕竟征战经验不足,封太子为将军,监管关中军马即可。”刘邦于是亲自领兵,攻打英布叛军。

第二年,刘邦得胜归来,身体日益衰弱,心知时日难久,急于改立太子。一次宫中设宴,刘邦突然看见侍立太子身后的四人,心中震动,问其缘由。四人答道:“太子至仁至孝,天下拥戴,何况我们四人呢?”刘邦见此四人都愿意破誓辅佐汉廷,以为太子羽翼日丰,地位牢不可破,废之不智,从此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

张良安嗣之计即我们通常所说之“隔山震虎”。这是一种典型的迂回策略,当正面交锋或直接陈述行之无效时,我们就要转变方向,抓住对方的特征甚或弱点,从侧面入手,或借力打力,或旁敲侧击,以达到最初的目的。

张良提出请四人辅佐,正是深谙此道。当时,太子之位岌岌可危,戚夫人受宠,以情动刘邦自是不可能。依仗群臣的支持,频频向刘邦进言更是无益。只有找出真正能震动刘邦之事,使其在理智上认同太子才是上策。四人在关键时刻的出谋划策使太子避免了一场覆灭之灾,他们带给刘邦的震动使刘邦对太子彻底改观,事实证明,张良之策实在高明。

这对我们不无启示:当我们认为某些问题难以解决时,不妨想想是不是思路该稍作改变,是不是能从侧面入手达到目的。就如同前面有大河挡路,我们不必费尽心思填平它,搭座桥或找只渡船更为明智。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外部环境和才干同样重要,一个有才干的人如果没有外力的帮助,那么他的才干便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因此,充分地了解环境,发现自身优势,利用工具,才能用最小的努力发挥最大的效率,这与武术中的“四两拨千斤”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众多实现人生目标的有效路径之一。

同类推荐
  • 魅力口才是怎样练成的:让你受益一生的当众讲话技巧

    魅力口才是怎样练成的:让你受益一生的当众讲话技巧

    《魅力口才是怎样练成的——让你受益一生的当众讲话技巧》以提高人们的当众说话能力为出发点,采用理论和事例相结合的形式,培养读者在公众场合的讲话能力。它将帮助你克服在公众场合发言的恐惧,提高你讲话的质量,并最终提升你演讲的效果。如果你能坚持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做,你将会逐步成为各个公共场合令人瞩目的明星。
  • 9个步骤实现梦想

    9个步骤实现梦想

    本书告诫年轻人如何有目标、有计划地获得成功。书中提出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以及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要做什么和如何去做。
  • 求职者的圣经:职场篇

    求职者的圣经:职场篇

    《求职者的圣经(求职篇)》是当代知名作家段谦倾心所写的一本关于职业的学术著作,而后又针对当前的金融危机做了更加详细、有针对性的文字补充,是一本难得的职场求职、生存攻略等经典学术著作。让找工作的人知道如何找到工作;让不找工作的人知道如何为自己工作;让正工作中的人知道如何工作可以更好;让不满意现在工作的人知道如何创造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这正是《求职者的圣经》的核心内容。
  • 用人格开启成功之门

    用人格开启成功之门

    人格是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人格魅力就是一种独立于外貌和才能之外的关于思想和世界观的修炼,是一种导引,是一种震撼,让人向往。人格高度决定人生的高度。由浅入深地阐述了人格对人生的重大意义,从人格的基本概念及内涵入手,介绍了人格与生活、人格与情感、人格与事业的关系,以及人格在社会中的影响地位等内容。
  • 圆满人生不等待

    圆满人生不等待

    季羡林老人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说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的许多追求都是以遗憾和缺失而结束的。然而,人生固然注定不圆满,但我们对圆满的追求却不应该停止。事实上,圆满与否都是相对的,虽然一帆风顺非常美好,但经历过风浪之后到达彼岸反而会更加收获一种成熟之美。问题的关键在于,面对人生的风浪,我们是否能够抓紧时间,勇往直前。本书精选百余篇人生哲理美文,就是要告诉大家:圆满的人生不等待,我们不能因为可能不圆满的结果而放弃追求,其实在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你就能够享受到人生的满足与惬意。
热门推荐
  • 无限东方录

    无限东方录

    本应进行最终一战的中洲队,为何会来到了幻想乡?这个远离凡尘的桃源之地,由于中洲队的到来,而掀起了一场剧变……“我有一个金色的梦想,那是远离一切的理想之乡……”月夜见,望舒,封神榜,打神鞭,昆仑,信仰封神……这里,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为了掌控主神……月之都的王者发动第三次月面战争!五阶的圣人,那令人绝望的力量,郑吒与楚轩是否能与之抗衡?藏在背后的敌人,将中洲队拉入幻想乡的黑手……尚。为了守护伙伴,这一次,中洲队要迎来最大的挑战!逻辑天道,河洛混元,寂灭空间,大道始终……守护自己的信念,保护挚爱的力量……我能够和你并肩吗?当然一直到死。
  • 一念斩仙

    一念斩仙

    若,杀人者为仙,杀仙者为魔,我愿屠戮万仙,成为魔中之魔!我为魔,苍天奈我何?故事起源于一颗毁灭天下的种子,少年林雪夜由此踏上一条万古求魔路!
  • 时空旅行者的娱乐人生

    时空旅行者的娱乐人生

    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得不改变的故事;有娱乐圈中练心,也有位面中练身的故事;是个轻松的故事。
  • 封魔宝典

    封魔宝典

    这,是一次奇幻的都市旅程;这,是华夏能力者与西方异人间的绝对碰撞!!!在这里,你将看到一些只属于传说中的各种大咖!……能力者?血族?狼人?还是西方神秘的教廷?莫问是与非,敢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前期有点儿小温馨,从六十多章后就开始向着热血转变了,人性的变迁之路开始启程,值得期待!!)(ps:这是一部比较慢热的列车,剧情正在逐步的拉开,请各位看客带好干粮能一直坚持下去,支持旅程的创作!)(封魔一群:227245523求收藏,求推荐。)(本书前期比较慢热,希望朋友们可以坚持下去,尤其是第一、二章哦……)(一定要坚持读完前几章,石头自己也知道第一、二章有点儿啰嗦了,汗一个……)
  • 傲世虾扯蛋

    傲世虾扯蛋

    虾不扯蛋,何以立足?人不嚣张,何谈傲世?新人、新作、新体验!点阅、收藏、赠推荐!床以焐热,强势围观虾扯蛋!大神就位,自行引颈送人头!傲世虾扯蛋,诚邀大仙烤肉论英雄!
  • 诛神泪续

    诛神泪续

    不同以往的玄幻故事,这里让你耳目一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主人公,他们都是王族的后裔,他们用自己的情与爱,生与死去证明了各族人只是他人的玩偶,他们敬惧的神只是拥有变态生命与功内的杀手……一定精彩,等您欣赏!!
  • 六道灭神器

    六道灭神器

    公元3050年,人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一种新武器灭神器横空出世。然而接连的灾难使得人类遭受了灭顶之灾,灾难的尽头到底是灭绝还是进化。…………远古的战场终将解封,六道的轮回,四圣的降临。一切的事情究竟是必然还是偶然…………他,被兄弟背叛,被迫离开影魔族,为了复仇,他“巧合”的拿起了六原种灭神器,强者终将归来。他,机缘巧合下得知事情的真相,无数巧合皆成因果。是步入六道的轮回,还是进入四圣的阶梯,无人知晓…………
  • 狂神灭世决

    狂神灭世决

    赵天本是一位天资平平的修武者,在赵家分支家族的一户人家下修炼,但自从遇到了狂神灭世决,并得到了狂神的一缕残魂,就此一飞冲天......
  • 三途红莲

    三途红莲

    剑道·丹青之手鬼道·嚣戾之眼阿修罗道·杀戮之心三途红莲怒放之时,觉杀业火焚毁一切!元素阶,怒相本尊,魂契,与众不同的战力原族,月族,冥族,高地,山越,精彩纷呈的世界观设定一个幻想了四年的世界,希望朋友们能够喜欢!
  • 缘来那时

    缘来那时

    你我并未相爱过,等到回首,已然百年,一切只在“缘来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