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16600000040

第40章 我在四中学习的时候

明年是北京四中建校八十周年的纪念。在八十年内它培育了成千上万的青年学生,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我作为四中的学生于1916年至1920年度过一段值得怀念的青少年时期。那时,四中正从它建校后的第一个十年进入第二个十年,与八个十年相比,可以说是十分辽远的往日了。而且四年的学习,时间也是短促的。但在那既辽远又短促的时期内,国家、学校,以及我个人,都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变化——1919年发生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转捩点,这是众所周知的,无需在这里多说。我只想谈一谈学校和我个人的变化。

四中建校于清朝末期,名顺天府府立中学。可能是在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改称为京师公立第四中学。我于1916年暑假考入四中,学校里房舍一部分还保留着封建官府的格式。走进高台阶的黑漆大门,坐北朝南是一座两明一暗的大厅,隔开的一间是校长办公室,打通的两间是教员休息室兼会客室。厅前花木茂盛,这大厅与其说是办公室,倒不如说像是某某官府别院里的一个花厅。还有位于校内中央的一座小亭,亭上匾额写着“漱石”两个字,我一看见那两个字,头脑里便发生疑问,石头怎么能在口里漱呢?后来才知道这是《世说新语》里记载的晋朝士大夫们故弄玄虚、强词夺理的一种坏习惯,说什么“漱石枕流”,分明用水漱口,却要用石,分明可以枕石而眠,却要头枕流水,而且还说出一番道理。后世有些自命“风雅”的人士,不问根源,不顾实际,只觉得把石和水的作用一颠倒,便意味无穷,引人“美感”,于是按照附近有石或有水的不同情况,在园林中亭阁的匾额上题写“漱石”或“枕流”等字样,这是屡见不鲜的。四中的这座小亭,想必是顺天府府立中学初建时的建筑,“漱石”二字,我后来虽然知道了它的出处,但它对于中学和中学生有什么意义,我仍然百思不得其解,日久天长,我对它也就不加理睬,它好像丧失了它的存在。

一排几大间单调而呆板的课室,半中不西,充分显示出清末民初时毫无风格的建筑“风格”。还有两排分割为三四十间的宿舍,里边住着家属不在北京的教师和来自外省外县的学生。我前三年住在亲戚家里做走读生,很羡慕住宿同学的生活比较“自由”,经过一番努力,我在最后的一个学年也迁入学校。使人难以忘却的是课室南的校园,那里春秋两季每天清晨是一片读书声;课室北有高大的槐树成阴,因而学校里当时唯一的一个课外组织叫作槐阴会。学校在十周年纪念时,曾以槐阴会的名义举行过一次盛大的游艺会,招待教育界人士和学生家长。“槐阴”虽不像“漱石”那样不切实际,但它没有时代特点,也体现不出任何教育方针。这个会,我不知它始自何时,也不知它终于何日,大半在五四前后它不言不语地自行消逝了。

五四前,我在四中学习的三年内,国外的大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国内是军阀混战,中间还穿插了一幕张勋复辟的丑剧,学校里则静如止水,教师和学生按部就班地上课下课,开学放假,对那些事件不曾有过什么显著的反应。教师大都朴素无华,按照课本讲授,我从中得到一些应得的知识,但他们不能使我对他们所教的课程发生更大的兴趣,有时还感到沉闷。与此不同的是教数学的黄先生(黄自修先生。)和教国文的潘先生(潘云超先生。),我们上这两位先生的课时,精神格外集中,课室内的气氛格外活跃。黄先生讲解数学,浅近易懂,善于引导学生解决难题而且要求加强速度,使我这一向对数字感觉迟钝的人对代数、几何也有了爱好。潘先生,我在回忆性的文章里不止一次提到过他,这里我还要重复几句。潘先生评文论事有独到的见解,他有中国正统思想以外的一种反正统精神,他讲《韩非子》时,批评孔子,讲《史记》时,反复发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这句话的意义。他常嘲笑《古文观止》里的文章,如今回想起来都有些过分。他并没有当时已经问世的《新青年》所传播的进步思想,但是他在我的头脑里为我在五四后接受新文化铺设了一条渠道。

五四运动一起始,静如止水的四中立即掀起波澜。1919年的5月4日是星期日,第二天星期一我走进校门(那时我还是走读生)便看到全校沸腾,气象一新。“打倒卖国贼”、“废除廿一条”、“收回青岛”等等的小条标语转瞬间贴遍了墙壁和树干。紧接着是走出校门,宣传讲演,自动地成立学生会,派代表参加学生联合会,罢课游行,跟反动的北洋军阀政府进行斗争。

暑假后学校开学,教师却有了变化,我们最尊敬的两位先生离开了我们。潘先生因为在《益世报》上发表一系列支持学生运动的署名社论,被反动的北洋军阀政府判处一年徒刑,黄先生调往北京另一个中学去当校长,他们介绍了两位教师来接替他们。黄先生介绍的,据说是他本人的老师,可能姓陈,我记不清了;潘先生介绍的是他的学生,姓施(施天侔先生。)。我当时想,黄先生的老师必定比黄先生有学问,不料这位老师,不善于教学,上课就讲,对学生从不发问,跟学生毫无联系,他在讲台上讲他的,学生在下边干学生的,使我这对于数学有了爱好的学生又恢复了迟钝。我上了一年“三角”课,也买了一本《盖氏对数表》,结果是茫茫然不知“三角”为何物。如今我真难以想象学期结束时,这门课我是怎么考试及格的。可是直到现在,还常梦见自己对“三角”一无所知,便无可奈何地走进考场,最后是从焦急中醒过来,才算是得了救。与“三角”课相反,是施先生的国文课。施先生向我们介绍西方文学的流派,讲解《庄子》,扩大了我的眼界,活跃了我的思路。他年轻,却很认真,对学生要求严格。他常说写文章要简洁,不要拖沓。有一次我写了一篇作文,力求“简洁”,自以为一定会得到好评,想不到作文簿发下来后,打开一看,有这样的评语:“写得上气不接下气,什么事催得你这样忙。”我一时真是大失所望,再转过来看一看这篇力求“简洁”的文章,才渐渐认识到这样的评语是份所应得的。因此我对施先生更增加信任。这两位先生教学效果的不同,在我中学临毕业时解决了将来“学文乎、学理乎”的问题。

一些传播新文化提倡新文学的报纸杂志,在五四前我们连名称都不知道,这时都不胫而走地进入了宿舍和课室,我们从中学到了许多过去不懂得的道理,也获得不少从前难以想象的知识。这些道理和知识虽然还有人认为是离经叛道的狂言谬论,但我们只要阅读后略有领会,便如大梦初醒。当时一些醒了的青年,觉得既然醒了,就不仅要读要听,而且要说要做,全国各地的新文化刊物便雨后春笋一般成长起来。北京的中等学校中,高级师范附属中学出版了《少年》,赵世炎烈士曾经是这刊物的创办人之一;北京师范学校有人组织“觉社”,也出版一种刊物。我和同班的几个同学看到这种盛况,跃跃欲试,经过几度商量,在1920年寒假后也决定办一个小刊物,命名为《青年》。我们不知天高地厚,只觉得自己有话要说,不愁没有文章,最大的困难是印刷费从何而来。我们都是穷学生,怎么省吃俭用,也拼凑不出印刷费用,虽然每期只需要十几元钱。唯一的办法是拿着募捐簿向教师们募款。我们先找校长,校长写下了四元,这就等于给应捐的数目定下了“调子”,随后找各位教师,一般都写二元,也有写三元或四元的。我难以忘记的是一天晚上,我和另一个同学走到施先生的屋里,向他说明了来意,他毫不迟疑,拿起笔来在簿子上写了“十元”。施先生只教我们一班,教师中他的工资是比较低的,他这样做,是对我们的极大支持,我们很受感动。

刊物出版后,其内容的幼稚、浮浅,自不待言。但那时有一种风气,只要是提倡新文化、反对旧礼教的刊物,便“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不管刊物的水平高低,彼此都亲如同志,因为面前存在着极为浓厚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把《青年》寄往全国各地新刊物的编辑部,在封面印上“请交换”三个字,各刊物便源源寄来。我们收到的刊物,质量不知比《青年》高出多少倍,这是名副其实的抛砖引玉。但有时也招来一点麻烦。有一次收到河南开封省立第二中学几个同学的来信,大意说,他们办的刊物也叫作《青年》,出版在我们的《青年》以前,为了避免发生误会,要我们改换刊名。我们的刊物已经出了两期,不便改变名称,只好在《青年》下边加上了“旬刊”二字。许多年后,我们才知道,开封二中《青年》是曹靖华和他的几个同学创办的。

我们效法《新青年》,在一般性的论文与文艺作品后,每期写有几条随感录,批评社会上或学校内不良的风气。批评社会,没有人反对,有时还受到称赞;谈到校内时,便有人提出质问,“你们办刊物是专来骂人的吗?”这使我懂得了一种“世故”,批评的对象越带有普遍性,人们越觉得与己无关,只要略微触及具体的人或事,就会有人受不了,给以责难。《青年》出了四期,便因经费告竭停刊了,它思想浅薄,文字幼稚,一无可取,至多不过是在新文化战场的边缘上起了点摇旗呐喊的作用。可是它在我的思想里播下了一颗以办刊物为乐事的种子。

《青年》停刊后,我四年旧制中学的生活也接近尾声,经过了一段不太紧张的毕业考试之后,我不无留恋地离开了第四中学。

如今四中早已不是我所描绘的当年的容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中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由于历届师生的努力,它的教学成绩在北京享有盛誉。最近又建筑了新的教学楼,增添设备,进行现代化的教学,匾额“漱石”的小亭和简陋的教室想已不存在了。可是我只能按照个人的经历谈那既辽远又短暂的四年内的一些往事。虽然如此,这也可以说明,在中国最黑暗的时期,有些教师怎样勤勤恳恳地教学,给学生以启迪,有些青年是怎样向往光明,五四运动是怎样神速地促进了他们的觉醒。我已年过八十,我写这篇回忆,设身处地,好像还怀有在四中做学生时的心情。人们常说,写回忆是老年人面前无路可走的一种征象,我这时却觉得,回忆可以使人再现青春。

祝四中随着时代不断前进,永葆青春!

写于1986年4月13日

同类推荐
  •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

    《何处是他乡》记录了作者游走于东西方文化的心得感悟,一半是海外经历、一半是海归思考,旨在为那些准备出国的朋友提供有益的视点,告诉他们国外的生活绝非那么美好,但也并没有那么艰辛。同时也为那些准备回国或已经回国的朋友增强留下来的信心,不知何处是他乡,只因为,处处皆是故乡。作者文字间大城、小城之美丽,不在于美食、美景或历史的沧桑往事,而是那种游离于周遭之外,对美的审视和享受美的过程后的缤纷感,是有意无意地在东西文化中间穿梭的沉淀与收获。
  • 找不着北

    找不着北

    《找不着北》一书辑录了作者关东捷近几年的数十篇博客文章,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作者对近几年来一些社会状况的表述及思考,以较为个性化的眼光,记载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文章篇幅都较为短小,笔调轻松,每每有触动人心的闪光之处。作者关东捷通过较为个性化的眼光对当代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提出了较具有个人特色的领悟和思考,从而能够引发读者对当代社会的进一步思考,有其独到之处。
  •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尤以为“清风”呐喊的篇什多些,故而作者许咨新把书名取为《呼唤清风》,也表达了本书的倾情关注,寄托了笔者的真诚愿望。 全书分为三辑,共99篇。“清风篇”,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劲吹清正廉洁之风的杂文、时评。“随想篇”,多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感而发、不妨一说的杂谈、随感。“拾贝篇”,则为杂文、随笔、散文及数篇初涉文学的萌芽之作。
  •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时光韧带(天籁文集·诗歌)

    不敢说是诗,只因为生命的音符,在时空里跳荡,偶尔捉几只,铺排在平面上,就成了这,似连似断的长短句,空灵的真实,意象延绵嘈嘈急雨,韵律源于天地,智慧敲击宇宙的秘密,情,融化在阳光里,携心灵共振,是恒久的魅力。
  • 一片扁扁的阳光

    一片扁扁的阳光

    本书是孙宗信的作品集,用乡土文化的土腥味和充满哲思风格的凝练古色,来铺陈和描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带来的农民思想观念的嬗变。
热门推荐
  • 学生特种兵

    学生特种兵

    从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出来的16岁特种兵,被意外安排到高中进行三年的读书生活,殊不知,未来一切的敌人,都在这里等着他...............
  • 大圣归来之深海

    大圣归来之深海

    大圣归来后孙悟空究竟何去何从?江流儿真正的使命究竟是什么?白龙马又有什么惊天身世之谜?孙悟空究竟为了什么踏上取经之路?没有紫霞也没有白晶晶,大圣一生的挚爱究竟是谁?大圣和她又如何有几百年前就注定的因缘?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请听我讲讲下面这个故事。
  • 黑化总裁之异国爱情

    黑化总裁之异国爱情

    女主:小子,不要这么嚣张,老姐我可比你大!!!男主:大婶,你这么老了,还有人要你吗?长得也平凡,一点身材也没有!!女主:你说什么,本大姐要什么有什么,你懂什么,与臭味干的小子。毛也没长齐,敢评论我!男主:是吗?大婶,那要不要试一试与臭味干和毛还没长齐的厉害呢?女主:不要啊!!!!!!男主最终扑到了女主。
  • 天域亡帝

    天域亡帝

    奔流不息的人海中,身穿紫色斗篷的萧凡走在其中。在他身后,是一具包裹在绷带中尸体。“.....”——第一次写小说,求指点!
  • 极品宅男在异世

    极品宅男在异世

    林子轩,今世宅男却因种种原因踏入异世,开启了一段传奇历程。一场场猎杀,猎人在获取着他的猎物,殊不知自己却也变成了他人的目标。“猎杀与反猎杀之间我要作不死猎人!”(铭子首发,必属良品……)
  • 君心萌动:邪王追宠忙忙忙

    君心萌动:邪王追宠忙忙忙

    她,镇国王府小姐,容貌无双,颜倾天下;他,风芜王朝国师,狠毒嗜血,权倾朝野;她,听风阁阁主,医手遮天,轻狂嚣张;他,离昀巅君主,鬼面示人,手掌万命。宛如谪仙的北轩太子为她倾世;温柔如水的南莞世子为她屠城;妖孽如斯的雪漾丞相为她堕魔。某男:他怎么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事!
  • 她时代

    她时代

    四个刚进入社会的社会小白,各有各的主张与特点,在工作、恋爱、友情中撕扯挣扎,在迷失与自我中游离,在现实与梦想中徘徊。她们对当下女性的身份角色反思,最终找到了自己感觉最舒适的状态,来面对现实、面对未来、面对自己。这是一个他时代,这是一个她时代。
  •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信息化是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必然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化应用的快速普及,信息化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
  • 王爷又犯花痴啦

    王爷又犯花痴啦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代女性,一朝穿越,竟变成了男人!还是个王爷,而且每次看到美男的时候都会忍不住犯花痴!这下可不得了了!
  • 霸者之路

    霸者之路

    不要隐忍和妥协,抛弃所谓心软与怜悯。弱肉强食的世界就在身边,霸王傲视重生。霸道的人生,不需要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