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责任
出生于俄国的美国哲学家莫里斯?拉斐尔?科恩(1880--1947年)。
在美国哲学界和教育界都很有声誉,曾任纽约学院和芝加哥大学哲学教授。
一次,在他上完哲学导论课后,一名女学生向他抱怨:“科恩教授,听完您的课,我觉得您在我深信不疑的每一件事上都戳了一孔,可又没有提供替代品来填补,我真有点无所适从了。”
“小姐,”科恩严肃地说,“你该记得,大力神赫尔克里斯干过许多差事,他清洗了奥吉亚斯王的3000年来打扫的牛厩,难道非得再用什么把它填满吗?”
物归原主
佛教创始人释加牟尼(公元前565—前486年)经过多次的人生选择,终于在菩提树下
顿悟,达到超我境界。与他得道的艰苦经历一样,他的传道也远非一帆风顺。
有一次,有个男子用肮脏话谩骂释加牟尼,打断了他的讲道。释加牟尼等他骂完后问
他:“如果一个人送礼物给另一个人,被送礼人拒绝收下这份礼物,那么礼物该归谁呢?”
“当然应该归送礼的人了。”那男子摸不着头脑地回答。“好吧,”释加牟尼说,“我
拒绝接受你的肮脏话,现在把它归还给你吧。”
空杯论禅道
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地向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禅师南隐问禅,南隐只是以茶相待,却
不说禅。
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客的杯子,直到杯满,还是继续注入。
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
“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
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竖鸡蛋
有一天,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约1451—1506年)在一个西班牙人家里吃晚饭。有几
个客人妒忌他的荣誉,千方百计贬低他的功绩。他们说:“发现美洲不是件十分困难的事,只要动动脑筋就可以办到。”
哥伦布没有回答,拿起一个鸡蛋,便对西班牙人说:“你们中间谁能够使鸡蛋直立起来?”
他们每个人都试了试,但是谁也没有成功。这时,哥伦布拿起鸡蛋在盘子里轻轻地敲了
几下,鸡蛋的一端敲碎了,于是鸡蛋稳稳地直立在桌子上。
“这太容易啦!”大家叫了起来。
哥伦布笑着对大家说:“完全正确,只要动动脑筋就可以办到。”
夏娃尝禁果
罗马教皇的大使到法国时,未来的教皇约翰二十三世(1881—1963年)也应邀去法国
出席盛宴。宴会上,一位穿着过分坦胸露背的女士刚好是约翰二十三世的邻座,他只装作没有注意女士的穿着,甜食上来时,他挑了一只红苹果递给这位女士,而她却婉言谢绝了。
“请品尝一下吧,夫人。”他劝道,“夏娃只是因为吃了禁果后才意识到自己是赤身裸体的。”
最优美的气喘
18世纪最著名的歌剧演员索菲·阿诺尔德再也不能自如地运用她的嗓子了。但尽管如
此,她在舞台上的那种妩媚的丰姿和迷人的身段,仍然吸引着大量的观众。
一次,意大利经济学家加利亚尼(1728—1787年)出席了她的音乐会后,她问这位在
音乐鉴赏方面也相当权威的观众,她的演唱如何?加利亚尼说:“这是我一生中听到过的最优美的气喘。”
襁褓中的孩子
一天,某人有意刁难瑞士大教育家彼斯塔洛齐,向他提出一个问题:“你能不能从襁褓
中就看出,小孩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彼斯塔洛齐回答得很干脆:“这很简单。如果在襁褓中是个小姑娘,长大一定是个妇女;如果是个小男孩,长大就会是个男子汉。”
还未到吻的时候
在一次社交会上,法国神父米尼耶(1853—1944年)坐在一位长得特别迷人的姑娘旁
边。一位先生问他是否有胆量吻她一下。
“当然不敢!”神父说,“她还没成为圣物。”
如此肯定
理查德·波尔森(1759—1808年),英国著名学者,精通古希腊文学艺术,在评论界
享有声誉。
有一次,波尔森的同代人、年轻的诗人罗伯特·索锡向他请教对自己作品有什么看法。
“你的作品肯定会有人读的,”他恳切地告诉索锡,“在莎士比亚和弥尔顿被人忘却以
后——只要等到那时就行了。”
妙讽狂妄者
波尔森在研究古希腊文学方面造诣精深,成为学术界的权威。
有一位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年轻学者曾鲁莽地建议和波尔森合作研究。波尔森耐心地听完
了他的分析,对他的不自量力和狂妄很不满意,便对他说:“你的建议极有价值,把我所知道的和你所不知道的加在一起,那就是一部巨著。”
高雅的宫殿何人去
伊萨克·巴罗(1630—1677年)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曾任剑桥大学数学教授,对几
何学颇有建树。他还是位名教士,著有大量久负盛名的布道文。他为人谦和可亲,然而却与当时的国王查理二世的宠臣罗切斯特伯爵结下了难解之仇,只要遇到一起,终免不了舌战。
据说,罗切斯特曾将巴罗教士讥为“一座发霉的神学院”。
某日,巴罗为国王作祈祷后与罗切斯特狭路相逢。罗切斯特向巴罗深深地鞠了一躬后,
语带讥讽地说:“博士,请您帮我系上鞋带。”
巴罗答道:“我请您躺到地上去,爵爷。”
“博士,我请您到地狱的中心去。”
“爵爷,我请您站在我对面。”
“博士,我请您到地狱的最深层去。”
“不敢,爵爷,这样高雅的宫殿应留给您这样有身分的人啊!”说完,巴罗耸耸肩走开了。
使水沸腾的人
C·H·司布真(1834—1892年),英国浸信会教的负责人。他以自己的口才和文才俘获了大批的听众,也使他在20岁时就成了一名著名的传教士。当然也就免不了成为舆论中心,不过他都能淡泊处之。
一次,他又被评定他的功绩的众多争论者所包围。一位朋友开玩笑地说:“我听说您又
掉入了热水之中。”“不止我一个人在热水中,”司布真说道,“其他的人也都在热水中,我不过是个使水沸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