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社会的有效需求,是指社会不但提出了某些需要,而且社会发展所达到的程度、科学技术水平、物质设备和社会资金等主观和客观条件,达到或基本上达到了实现社会需要的可能性。社会的有效需求和社会需求这两个概念的涵义是不同的。前者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有其实现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经过努力,有其实现的可能性,而不是空想。后者,可能实现,也可能是某种技术理想。正是社会的这种有效需求,推动、激励和引导人们去创造发明新技术和改造、革新旧技术。
现今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主观上的有效需求与地球难以承受的客观压力之间的矛盾,世界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水平与生产技术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以及这两对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是推动当代高技术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地球正在承受三大客观压力,即:世界人口膨胀引起的地球超载化,由于对物质的消耗和浪费并行而导致原料、能源和水源等自然资源日趋短缺化,环境污染公害蔓延、水土流失和生态日趋失调。社会的有效需求和世界人民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而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品种与之不相适应,人们要求实现:劳动和管理过程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教育普及与科研和推广应用一体化,全球经济、技术活动合作化,生活日用品日趋高档化。
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研究和发展高技术以及加速产业化的进程,则是解决这两对矛盾的根本出路。虽然地球资源有限,可是,人类对自然奥秘的认识是无限的,人类的创造力是没有尽头的。在对地球资源的探索、开发和利用这个领域内,随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就会不断地发现不同的自然资源之间有互补性或替代性,一种丰富的资源可以替代另一种短缺的资源。通过发展高技术和创建高技术产业,能够满足社会和人民生活对高、精、尖产品的需求。向高技术要财富、要效益,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和企业的有识之士所共识。
(2)国际竞争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外部动力
当今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经济竞争上,其实质是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竞争。高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速度快慢,对于一个国家实力的增长、一个国家集团的存在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用于研究和开发的费用呈增长趋势。
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与提高产品竞争能力是不可分的。当代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正在发展着,一个国家已不能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去发展自己的经济。现今任何一国经济的发展,实质上都是一场国际竞争,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产品的竞争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所谓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就是提高争夺用户和占领市场的能力。产品的竞争力是由质量、品种和信誉诸要素组成的。如前所述,高技术是与产品的高质量、多品种、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今一个企业的产品、一个国家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有没有竞争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大小,关键在于产品中高新技术物化率的高低。发达国家主要是“发达”在高技术上,“发达”在高技术产品上,南北经济差距拉大,也主要是由此而产生的。据统计,南北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比,1968年为1:4,1977年为1:15.5,1987年为1:202,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重要的或决定性的原因就是科学技术水平南北的差距拉大了。
在发达国家之间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竞争也在加剧。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资料,80年代期间,发达国家用于高技术基础研究和开发性研究的经费,从605.45亿美元增加到1948.52亿美元,增幅为2.2倍。前苏联、美、日、法的增幅分别是1.52、3.34、5.56、6.1倍。日本提出发展高技术的新计划——“三年行动纲领”,用高技术武装企业,创造世界最高劳动生产率,使日本经济和贸易持续增长。
在高技术竞争中产品质量以优取胜,是竞争力的核心。研制和开发产品的归宿点是提高产品质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产品质量竞争实质上是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竞争。在当代,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途径是研究和应用高技术。这就是说,高质量带来高效益,高技术决定高质量,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保证高质量。
在90年代,国际市场质量和品种竞争将更加激烈。产品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前美国总统布什曾指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是美国进入90年代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也是美国进入下一个世纪的准备。“质量复兴运动”在美国又兴起。被誉为“质量之国”的日本,加速对高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仅用高技术去改造产品质量,还用高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并视为企业的生命。松下公司认为:新产品是其成长的唯一法宝和命脉所在,如果不随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产品,那么不管有怎样优秀的领导人和多么雄厚的资金,企业也难以长期发展下去。日本在应用高技术研制新产品方面,采取“三集中”的措施,即:①课题集中,集中开发某一领域的新产品;②开发集中,集中开发性技术的研究;③时间集中,一般规定新产品研制期为一年。
(二)信息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信息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变革,使生产力从工业生产力跃变到了信息生产力。信息生产力与工业生产力相比,不仅在生产资料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而且更重要的是劳动者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在劳动过程中物质因素和人的因素结合起来的总体能力有了质的飞跃。信息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劳动者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信息生产力中劳动者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与古代生产力时代和机器生产力时代的生产力不同,劳动者不是处在生产流程之中,而是处在基本的生产流程之外,仅与其保持信息的相互作用。基本的生产流程则由基于智能机器系统的智力工具来承担,信息获取系统获取劳动对象的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把劳动对象的信息传递给信息处理与控制中心,信息处理与控制中心对劳动对象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加工,并再生用于改变劳动对象的决策信息,然后通过信息传递系统把决策信息传递给信息作用系统,由信息作用系统使劳动对象进行适合人类需要的转换。信息生产力时代,劳动者的工作转变为信息工作。
(1)劳动者以脑力劳动为主信息
生产力时代的劳动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者的劳动,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主要从事知识创造,即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转换工作。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劳动者的直接劳动不再是生产的基础,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包括在生产过程之中,而是以生产过程的监视者和调节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本身发生关系;劳动者不再是生产过程的主要当事者,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马克思当时是根据工业革命后大工业的发展作出上述预言的,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里,由于智能机器系统的发明和发展,工业上已经出现了无人工厂,农业上已经出现了无人农场,交通运输业上已经出现了无人驾驶的车辆……凡此种种,不仅完全证明了马克思对于大工业发展的英明论断,而且由于智能机器系统代替了人的部分脑力,信息生产力完全把人类从生产过程之中解放了出来。
在信息生产力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知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一般生产力转变成了直接生产力,转变为第一生产力。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它表明,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不仅以知识的形式,而且作为社会实践的直接器官,作为实际生活过程的直接器官被生产出来。”马克思在这里着重指出的是,在机器生产力时代作为信息形态的知识,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人们的智力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控制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社会生产力已经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以知识的形式生产出来的。机器生产力时代已经如此,在当今的信息生产力时代,由于智能机器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不仅如此,而且又在很大的程度上向前大大跨越了一步,知识就是直接的生产力,人们的智力创造生产力,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2)人力资源成为财富创造的源泉
信息生产力时代,人力资源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应当说,人们很早就提出了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性问题。古典经济学把生产要素分为三个部分,即土地、劳动和资本。1976年,威廉·配第就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把劳动者技能的增强视作经济进步和经济福利增长的基本源泉。而真正把人类视作资本和提出教育经济学,则是信息革命以后,其动力来源于信息革命后经济学的数量革命。
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是人的劳动能力,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为教育是“直接把劳动能力本身生产、训练、发展、维持、再生产出来的劳动”。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其实质是通过教育、培训来增强劳动者的技能,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米勒等发现,劳动者的成就与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有规律的紧密联系。贝克尔又进一步把人力资本理论发展为财富理论,提出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财富的源泉。对于个人是如此,对于企业也是如此,并由此区分了一般的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认为组织资本是一个人对特定组织的贡献,当一个人调离这个组织时,其价值就丧失,如果要再获得的话,必须提供昂贵的投资。而一般的人力资本并非是与组织有关的劳动技能,其价值将随着劳动者的转移而转移。
人们对于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明教育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对于农民来说,教育将使他们成为更有效率的信息处理者,不仅能够使他们及时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的新变化,而且也能够促进他们迅速采用新技术。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民,能够支配较多的资源。正因为如此,美国的农业成为生产力持续增长了60年的部门。对于其他行业也是如此。发达国家的职工,一般都要受到较高的教育培训,30%以上的职工受过高等教育。
当今世界,教育已经成为发展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在教育上投资最多的国家,也是最有竞争力的国家。
2.劳动资料智能化
信息生产力时代的劳动资料由机械化转变为智能化。机器生产力时代的机器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是动力机,二是工作机,三是传动机。而信息生产力时代的机器,则由四部分组成,即在机器生产力时代的机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控制机,从而使机器体系转变为智能化机器体系。信息经济时代智能化的机器体系,对人类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不仅改变了人类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了社会的生产组织和管理,而且也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
机器生产力用机器代替人力,使手工生产力转变为机器生产力,经过蒸汽时代和电力时代。
蒸汽时代是用低性能蒸汽机器代替人的体力,电力时代是用高性能的机器代替人的体力。信息生产力时代的机器,是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体系。这种智能化的机器体系,在电子计算机的控制之下,按照人的设想完成各种工作,从而使生产力大大提高。
劳动资料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其变化速度令人惊讶。与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劳动生产力的变化速度快得惊人。对于这种变化,科学家们是这样形容的:本世纪以前的变化慢到一个人一辈子都看不出什么来的程度,而现在,变化的速度已经提高到我们的想象力跟不上的程度;还有的说,无论如何夸张和扩大,也无法如实地描述当代变化的速度和规模,只有夸大其词才能反映出迅速变化的现实。是的,生产力变化的速度的确令人震惊。从交通运输工具的速度提高来看,工业经济时代先进的蒸汽机车的速度时速只有160公里,而信息经济时代航天飞机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8000公里。
智能化的机器体系是一个完全信息化的机器体系,它把人从事物质生产的过程转变为人从事信息生产和处理的过程。当今世界,电子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已经把用户的需求分析、设计、制造、管理、供货、服务等联成了一体,把产品的生产过程变为一个各种信息的生成、处理、传输和使用的过程。它完全超越了传统的制造技术、工厂、车间的概念和边界,实现了设计的智能化、加工过程的智能化和系统整体管理的智能化。
智能化的机器体系使生产过程信息化,把生产过程变成了一个无人生产过程,机器人代替了人。智能化的机器体系使设计信息化,不仅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劳动,而且也实现了用户自己设计的愿望。智能化的机器体系把全球有关的制造业进行大联合,实现了异地设计和全球制造。智能化的机器体系使管理过程信息化,打破了传统的多级管理体系,实现了可视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智能化的机器体系集中体现在机器人的广泛使用上。机器人是由电子计算机和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控制系统组成,具有分析、判断、推理和学习的功能。它的大脑是电子计算机,视觉就是摄像机,摄像机能够把景象转换成信息输入到它的大脑中,就可以判别景象的位置、距离、颜色等。如果它走进一个车间,它就可以知道车间里各种东西的位置和类别,甚至可以识别出人。机器人的听觉,由播音器和助听器组成,能够把外来的声音放大,转换成数字输入机器人的大脑,还可以由机器人翻译成人的语言,回答人的问题。智能化的机器人可以说是什么都能干,无人工厂实际上就是由机器人组成的智能机器体系,机器人成为产品的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