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1100000008

第8章 禅与人生(2)

《古尊宿语录》卷二写道:“若贵一物则被一物惑,若重一物则被一物惑。”《憨山绪言》中还这样写道:“生轻而物重,人亡而物存。古之善生者,不事物故无欲。”告诫我们,不要用生命去作交换,把物质财富看得比自身还重要。无欲,是指不过分追求物质生活享受。佛陀并不否认一个人在生活中物质方面的需要,一个人也不可能脱离社会孤立地生活下去。佛陀在离家苦修途中,还接受村姑送来的杂食哩!学佛之人应当从物欲中解脱出来,从自我中解脱出来,保持心态的超然。没有一个有钱人是名立万世的,唯有圣人的德行永垂不朽。释迦牟尼如果继承了王位,去享受荣华富贵,今天也就无从得知其人了。

在科学日益发达,物质越来越丰盛,个人欲望越来越膨胀的新时代,更需要我们在参禅中去体证。人的欲望是早在孩童时代就存在的一种天性,随着人的成长而扩展,随着社会进步而强烈。现在三岁的孩子都有贪嗔痴,是从电视上学来的。人的欲望并非全是坏事,关键在于合理合法去实现,怎么去运用。比如当今大寺庙的主持,出入有轿车,办公用电脑,佛教系统有多个网站,发行影碟等传媒弘扬佛法。不少僧房内有电视机、收录机、电脑,不少僧侣使用手机,僧尼们在城内也打的。人若没有欲望,社会就不会得到进步发展,不会有今天的高科技。于今人来说,生存欲望基本满足后,还应当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不可沉湎于物质享受。

欲望可分为色欲、贪欲、解脱欲三种。“色欲”即男欢女爱,五官受刺激所获得的快感。“贪欲”指对客观事物得寸进尺,贪而不知足,于财、色、名、食、睡等方面太贪婪。“解脱欲”是想摆脱不利处境或身份,内心的种种烦恼。人生的不愉快,是欲望过多所致,如权欲、钱财欲、情欲等等,欲壑难填。人的个人欲望是无止境的,满足也是短暂的,新的欲望会不时产生,永远没有满足之时。修习禅法,就能培养我们健康的心态。真可禅师说:“人而能自重,虽高官厚禄不能动之。”禅师们视富贵如浮云,视声色若谷响,不营世家,不修形骸,不贪生,不惧死,真正能把世俗的名利视为身外之物。

物质条件只能用来衡量我们的生活水准。我们修禅,要尽量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拥有一颗平常心,时常反省万物“无常”性和“无我”性,省悟到人根本不可能永远占有万物,若妄执追求,必将终食恶果,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经济学“边际效用理论”讲:人们消费的商品量越大,从中得到的心理满足越小。比如现今小孩耍的玩具,又多又高档。我小时两腿夹根竹棍跑,当做“骑马马”,高兴极了。有鉴于此,一切古今贤哲都倡导简朴的生活,不为物役。佛经上说:大水可以冲走你的财富,大火可能烧毁你的财富,灾害让你们的财富毁灭殆尽,不法之徒可以骗抢你的财富,不肖子孙可以把财富挥霍一空。汶川有位大老板,住的高档房,对工人很刻薄,全住工棚。大地震发生,大老板被打死,厂房夷为平地,工人们个个安好。“富不过三代”。老年人、体弱多病的人、起死回生的人更能深刻体会到: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禅,让人们看淡功名利禄,肯定自我。在现代社会烦恼缠身的人生中,保持愉快心情,获得心灵自由,热爱人生,最大限度地去发扬人性中的真、善、美,剔除假、恶、丑。

三、突出自我价值取向的禅

自性自悟的禅,从来都是实现个体地位的,注重向自己内心探求。日本禅学家指出:禅是自己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枷锁到自由的道路,将众生对佛陀偶像的崇拜,变成了对自心的崇拜,把人引向一个与佛心一致、自信自足的新天地。一位朋友对我说,人常常是自己束缚自己,一语道破。

佛陀舍去荣华富贵、情爱,不当皇太子,独辟追求真理的道路,创造了如同虚空广大的生命。勇于革新自己的人,才有光明人生,“没有天生的释迦”。

禅是一种生活艺术,令我们超然面对人生的烦恼逆境,发挥最大的生命本能,在生、老、病、死的常态中超越人生。禅的训练,正在于努力重建自己独立的人格,摆脱一切束缚与桎梏,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人生的价值和乐趣,既不是满足感性欲望,也不是获得外在知识,更不是追求彼岸的永恒,而是实现心灵有所安顿,人生有所归宿。

经书云:不求自己得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禅宗为抗议人生的苦难而产生,也在抗议人生苦难中发展自己,形成了一整套人生价值的哲学体系。真净禅师说:“以平等慈度一切众生,洒一法雨润一切物。”主张“救拔众生”,与儒家的“兼济天下”有相通之处,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其中,自觉地去修习。佛陀教导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禅宗极其肯定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价值,给世人以生命的启迪。

比如弘一大师(李叔同),是民国四大高僧之一,出生富豪家庭。早年留学日本,多才多艺,精通诗词、书法、金石、音乐、戏剧,是我国近代书坛上“心手合一”的旷世高人。他还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奠基人,是我国第一个用五线谱作曲的人,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是他一手培养的。1918年他剃发为僧,是与生俱来的“善根”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视名利如草芥,置个人利害于度外,发愿研习戒律,从日本请来古版佛经一万余卷。他严于律己,淡泊无求,一双破布鞋、一条旧毛巾,一领衲衣补丁200多处,素食为清水煮白菜。自书门联:“草藉不除,时觉眼前生意满;庵门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

他不仅是一代律宗大德,还是一位爱国爱教的高僧。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倡导“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厦门遭日机轰炸,弹片入室,他毫无惧色。曾有诗云:“亭亭一枝菊,高标矗晚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他谆谆教诲后学:广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众生,具慈悲之心,植成佛之因,以后才能成佛。他为红尘中迷失自身价值的芸芸众生,指出了淡薄物欲的人生大道。

他预知时至,1942年10月13日委托妙莲法师将预立遗嘱代寄友人。信中说:“朽人已于九月初四日谢世(即10月13日)。余命终后,凡追悼会建塔一切纪念事皆不可做。只需募资再版2,000册律学专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流布即可。”晚8时许,大师安详圆寂。

四、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禅

摩诃迦叶出身富豪,才学绝世。他看破红尘,淡泊名利,虽有家室,孤床而眠。父母去世便出家修行,世尊拈花,迦叶微笑,成了“西天禅宗第一祖”。

佛家的理想境界,不是作为对象认识,是一种自我修养,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所达到的心灵境地。中国哲学以境界为特点,不追问世界的实体是什么,而是以实现心灵境界为目的。以解脱为境界,彻底解脱为“涅槃”,是佛教境界说的根本特点。禅宗所说的解脱重在今生,重在目前,重在自信自悟。

佛家哲学的根本旨趣,是使人从烦恼苦痛中解脱出来,追求众生的解脱,其思想重心是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将人格升华为最高层次的神格。它引导人们努力摆脱苦海,追求人生的极乐境界。

当今社会的人们,孤独、烦躁成为通病。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不能解除现代人内心的苦恼和空虚。不少人想在喧嚣躁动的世俗生活中,保持一分安宁、纯净的精神家园,让自己身心得到休憩和寄托,祈望有慈悲无私的关怀,以解脱自己身心痛苦。遗憾的是有菩萨心肠的人尚少。我在电视上见到,祖国西部偏僻乡村的孩子,想读书而入不了学。因为教师匮乏,代课教师的工资低得不能维持生活而无人干,我心里很难受。我于上世纪60年代初大学毕业分配去藏区,曾在乡间教了两年高小,那个班才4个藏族学生。我在牧区见到帐篷小学,随帐篷流动,十几个孩子全坐在草地上,老师仅有一套教本,一支粉笔,一个手提小黑板,教与学都非常专注。村村都有小学,每所小学仅有一名教师。可央视上有位名人说,在那年代是理想主义在支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初高中毕业生、师范生、大学毕业生,都响应祖国号召,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当年的穷乡僻壤,而今也交通便捷,物质文化生活比过去好上十倍几百倍,反而成了极少志愿者才去的地方。那位名人在电视上向资助者讲,多多给钱就会有人去。是么?人的贪欲永远满足不了,金钱并非万能。不提倡社会理想,丢失了爱国主义精神,做不到忘我利他,也就无所谓高尚的人生理想境界。

佛教哲学的方法论是“戒、定、慧”三学,在持戒(止恶行善)的基础上修禅定(止息念虑),因定发慧(正确思维)、断烦恼而入涅槃(超离生死苦恼,不生不灭,达到永恒安乐的境界)。禅的功夫主要发生在“戒、定、慧”的基础上,最初是有,接着是空,最后连“有”、“空”的对立观念也没有了,归于“无”。我坐禅的时间不长,最初每当盘腿打坐,满脑子便光怪陆离,天上地下忽来忽往,无法遏止。久之,微闭双眼,想象出现一朵莲花或一座观音,却什么都没有。哪怕坐上几个小时,脑子还是一片空白、清爽,有时身心俱无,我真正体验到了什么是“空”、“无”。

禅的立脚点不在经教中,而是以自己的佛心为立足点,“以心传心”,注重实践的行为。佛法最基本的实践就是修持,进入涅槃,将个体有限的生命没入无限的宇宙空间,求得精神上的永恒。高僧大德达到这种境界的数不胜数。

唐玄奘阅读经典,感到传译本不周全,萌发到西天取经的念头。18个春秋,行程5万余里,带回经典657部,成为一代三藏大师。一念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给中国佛教,中华文化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海玉和尚在九华山住山洞,吃野果、黄精,每20天刺舌出血来写《华严经》,38年写成81部血经。唐开元初(公元731年),四川嘉州(今乐山)凌云寺住持海通法师见三江汇合处,夏季常有洪水患难,舟毁人亡,于心不忍,决心依岩凿建大佛一座以镇水妖。他远赴江淮,托钵化缘,募集到许多银两回寺。自己夜夜绳床,天天素食,年复一年地与工匠们甘苦相共,用心血浇铸。贪婪的当地官吏来向海通威逼拿出开凿大佛的资金,海通怒不可遏,严词拒绝。他大声道:“自目可剜,佛财难得!”惨无人道的官吏毫无人性地要他“尝试将来”,海通毅然决然地“自抉其目,捧盘致之”。在乐山,至今有个海师洞,海通的塑像供奉其中。

同类推荐
  • 往事百语(二)

    往事百语(二)

    回想我的一生,曲折多变,苦难连连,往往因为长辈的一句话,或是师友的一句话,若有所悟,牢记在心,继而活用,成为我一生待人处世的格言,从其中得到了无尽的般若宝藏。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困境,仍能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令我深深体会一句话所散发的力量。
  •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其意思为整个自然界,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只有学习和掌握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才能了解人生之真谛、处世之哲理,才能知天道、明人道、开商道,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 黄帝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南文博雅授权电子版权。
  •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钟吕丹道经典译解

    自古至今,世界各民族都有巫觋,文明古国尤为突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正是因为保持着古代文化的延续性,为巫觋文明的理性传承提供了绝佳的历史背景,由此也缔造了中国的道文化。道文化是继承巫觋文明的源头文化,形式上属于神秘文化,本质上体现了人类的灵性文化。丹道是道文化孕育出来的、掌握灵性文明的实践体系。
  • 应变:生存之道

    应变:生存之道

    佛陀说法,随机应变,看你是什么根机,他就对你“说空说有”、“说因说果”、“说人世说出世”,所以佛法都是应众生根机而变化。
热门推荐
  • 一品丫鬟:毒后来袭

    一品丫鬟:毒后来袭

    作为第一丫鬟,首要任务自然是帮助主人排除万难。打不过怎么办?不怕!姐毒死他。一个少不经事的少女意外闯祸死亡后,被一个满肚子轨迹的小毒女占据身体。从此,她的名字让所有人为之丧胆。她用了十年,名正言顺戴上凤冠,披上霞帔,坐上母仪天下的鸾凤金座。
  • 护花妙手在都市

    护花妙手在都市

    一个是兵王之王,纵横世界的王者,一个是家族破产、尝尽世态炎凉和嘲讽凌辱,被人活活打死的纨绔富二代。当兵王的灵魂穿越到已经死去的富二代身上,再次面对这些欺凌和凌辱,他将如何以对……面对爱情、亲情、友情,他又该如何抉择,请让我们拭目以待!新人新书
  • 孤芳自赏又何妨

    孤芳自赏又何妨

    她是个要强的女孩,有人说她是一个被娇惯坏的孤傲公主,有人说她是难以近距离接触的冰山美人,也有人说她是自命清高……或许,在这个世上只有她自己才能理解自己内心有多么自卑,有多么害怕,有多么想与人接触。她叫“苏尘”,尘埃的尘,微小如尘埃,她只是一枚小小的尘埃,谁又能将她真正放在心里。
  • 第18号棒棒糖男生

    第18号棒棒糖男生

    徐凌薇是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学习成绩也好,可是....当她被第17个男友甩掉之后,她失落地在马路上乱走,却没想到会遇到小时候那个小男孩,只是她不知道而已。而就在她走到那棵与小男孩相遇的树下,她想到了那个小男孩。那个小男孩如今也长大了,因为家里富裕的关系,他非常没有礼貌,高傲自大,喜欢心情不好的时候吃棒棒糖,他就是安逸辰。而他开学时就转到凌薇的那所学校并且在一个班坐在凌薇的座位后面。之后就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火花咯~
  • 纳尼亚传奇(中)

    纳尼亚传奇(中)

    故事的开始讲述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女孩偶然进入了一个异世界,被称为“纳尼亚”,并在那里经历过一连串的冒险,及看到那个世界的创造......,
  • 生活在真实中

    生活在真实中

    崔卫平所著的《生活在真实中》是一本难得的饱含哲思和灵性的书。崔卫平是一位充满智慧和正义感的思想者,她的《生活在真实中》对我们广泛关注的十多位国内外诗人、作家、哲学家进行了生动的评论,她的文字间充满了反复的思辨和诘问,闪耀着智者的光芒,她的那些充满人文关怀的真知灼见,对于我们的精神生活和文学创作有很多指导意义。
  • 重山烟雨诺

    重山烟雨诺

    苏伊诺一个什么都懂的逗B女,季曜沂一个一根筋的大好青年。携手经历了一些不敢想象的人生,出现了各种不忍直视的狗血桥段。从一个武功高强的高手,变成一个打架除了看就只能跑的逗B女,从一个天赋异禀的大好青年,变成快当配角的小男子。请看小女子和大,大,大豆腐的爱情和不同常人的人生。
  • 东方幻想乡的世界

    东方幻想乡的世界

    被流放的冥王。。。打街机而死的少年。。。在异度时空中。。灵魂融为一。。。在东方幻想乡的世界里。。。一同迎接。。神王的报复。。
  • 云剑纪

    云剑纪

    南剑一铸池,蒸金明灭间.一束金波涛平推瑟寒锋这是一个少年由懵懂长大的故事
  • 一块木板

    一块木板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