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1900000005

第5章 三、有志作“伟大的小说”(2)

陈爱珠正背窗而坐,德鸿跪在她膝前,哭着说:“妈妈,打吧。”陈爱珠顿时泪如雨下,哽咽着说了一句:“你父亲若在,也不用我……”就说不下去了,一手拉起德鸿。祖母见了,也在一旁抹泪。

晚上,见母亲心情完全平和了,沈德鸿才敢问母亲:“沈先生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陈爱珠解释说:“父母没有不爱子女的,管教他们是要他们学好,所以子女‘小杖则受’。父母盛怒之时用大杖责罚子女,如果子女不走,打伤了,岂不反而使父母痛心么?所以说‘大杖则走’。沈先生这是为你辩护,说你出走是为孝子事亲,只怕你小小年纪还未想到这一层上去呢。不过今天的事情是我操之过急了。”

沈德鸿听着似懂非懂,不过心中的委屈倒是没有了。

从这以后,陈爱珠再也没有打过德鸿。

这一年的冬天,沈德鸿从立志小学毕业,随即进入镇上新办的植材高等小学。

这所学校的前身是中西学堂,只学英文和国文两门课。改为高等小学后增设了代数、几何、物理、化学、音乐、图画、体操等课程。

这才称得上是新式学校了。学校教英文和其他新式课程的老师,都是由校方从原中西学堂的高材生中选人,保送到上海乃至国外学习一两年后,回校任教。沈德鸿在这里初次接触、学习了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曾留学日本的化学老师在实验室里所做的实验,让他大开眼界。

陈爱珠之所以选中这所学校让儿子入读,也是看重这一点——丈夫的遗愿就是要儿子学成理工之才。

学校教国文的几个老师,却还是些“老古董”的冬烘先生。一个就是王彦臣,不办私塾了,但教的仍是老一套。还有一个教《孟子》的老秀才,竟然把《孟子》中“弃甲曳兵而走”一句中的“兵”,解释为“兵丁”。于是“丢弃盔甲,拖着兵器”的意思,就变成了“战败的士兵,扔掉盔甲,仓皇急走,好像一条人的绳子,被拖着走”。

沈德鸿和同学们忍不住窃笑。沈德鸿站起来,向老秀才提出诘问:

“朱注《孟子》说‘兵’是武器,先生讲错了。”老秀才脸顿时就红了,但硬不认错,直闹到校长面前。

校长也曾是沈永锡的朋友,一听就明白了,却又觉得不能让老秀才在学生面前丢脸,就打圆场说:“先生所讲,可能是根据一种古本的解释吧?”德鸿心里自是不服,可也不便再争。回去又问了母亲,母亲说:“朱子所注《孟子》说‘兵’为武器,没有错的。不过校长的意思是不要让先生难堪,你慢慢大了就会懂得待人处世之道。”沈德鸿觉得母亲说得有理,由是,对人情世故多了一分了解。

新课程里,沈德鸿最喜欢音乐课。音乐课本是沈心工编写的,其中有一首《黄河》,歌词这样写着:“黄河,黄河,出自昆仑山,远从蒙古地,流入长城关,古来多少圣贤,生此河干。长城外,河套边,黄沙白草无人烟,安得十万兵,长驱西北边,饮酒乌梁海,策马乌拉山。……”

歌词大气磅礴,一共有四节,曲调雄浑悲壮,沈德鸿特别爱听爱唱,但是不完全懂得歌词的意义。音乐老师上课只教怎么演唱,不解释歌词,德鸿只有回家去问母亲。母亲给他详细讲解了歌词的意思,但也不知道乌梁海、乌拉山所指为何,只说大概是外国的地名。

由沈心工谱曲的这首《黄河》,是当时的一首校园歌曲,曾在各学校传唱一时。歌词是由杨度撰写的。杨度是后来民国初年组织筹安会策划恢复帝制的所谓筹安六君子之一。不过他在这首《黄河》里所写下的那些大气磅礴的词句,颇能激发清末国势颓败之际,青年学子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沈德鸿每当听到《黄河》时,身心就沉浸在大河上下,长城内外,白草黄沙的旷远悲壮之中,升腾起一种民族自豪感和对于国运惴惴不安的忧患感。

小小年纪就萌生出忧国忧民意识的沈德鸿,把这种感触写在了他的作文里。在一篇题为《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论》的作文里,他痛责宋太祖赵匡胤不以国家安定、民族危亡为重,释解臣下的兵权,致使“边隘无大将,而辽人必入。州县无重兵,而天下瓦解”,贻误了当朝与后代,终至宋亡。国文老师在批语中称赞沈德鸿:“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

在另一篇《西人有黄祸之说试论其然否》的作文中,沈德鸿既写出了对于地大物博、人民智慧、历史悠久的祖国的自豪感,也表达了对于“列强环伺,气焰侵人,有鹰瞵虎视之心,染指朵颐之欲”的“危急存亡之秋”的忧心忡忡。一片拳拳的赤子情怀溢于言表。

与在立志小学一样,沈德鸿的作文总是名列前茅,深得国文老师的赏识。老师常常在他的作文后写下赞扬、鼓励的批语,如:“行文之势,尤蓬蓬勃勃,真如釜上之气”,“目光如炬,笔锐似剑,洋洋千言,宛若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等等。

一次,沈德鸿写了一篇题作《悲秋》的抒情散文,文章虽未脱模仿前人的痕迹,也不免骈体文的铺张摛藻,但其立意布局,写情状物,生发感慨,是同学们难以比肩的。国文老师拍着他的肩膀说:

“你将成为一个了不得的文学家呢!好好用功吧。”沈德鸿听了老师鼓励的话,也萌生了“我能著作一种伟大的小说,成一名家,于愿足矣”的想法。不过,这想法他可是没有告诉母亲,母亲恐怕不会同意的。

进入植材小学的第二年,沈德鸿碰上童生会考。所谓童生会考还是沿袭了科举考试的概念。光绪末年废科举办学校时,普遍流传中学毕业算是秀才,高等学校毕业即为举人,京师大学堂毕业等于进士的说法,高等小学的学生则算是童生了。高等小学的会考就成了童生会考。

这次会考是由沈德鸿的表叔卢鉴泉主持的,出的题目是写一篇文章,《试论富国强兵之道》。这是当时社会上有志之士都在关心思考的问题。沈永锡在世时,与妻子也时常议论这类的问题。沈德鸿拿到题目立刻想起了父母亲在家中议论国家大事时说过的那些话,把它们凑在一起,加上些自己的议论,敷演成篇,最后以父亲生前常常说到的“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为结句。卢鉴泉在这句话下加了密圈,并写下批语道:“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

卢鉴泉特地把这份卷子拿给德鸿的祖父看,又当着德鸿祖母的面着实赞扬了德鸿一番。祖母唤来儿媳,把卷子给她看后才还给了卢鉴泉。

回到房中,陈爱珠笑着对德鸿说:

“你这篇文章不过拾人牙慧,都是我同你父亲时常议论起的那些话题,卢表叔自然是不知道的。但是卢表叔给你个好批语还特地拿给祖父看,当面夸奖你,也是用心良苦啊!祖母和二姑妈常常说你该到我家的纸店去做学徒了,我坚决不同意。这情况料想卢表叔是知道的,但他不便直接出面反对,就采取了这么个办法。你卢表叔是个有心之人,去年祖母不许你四叔再进县立小学,卢表叔也特地到家里来,对你祖母说:‘这是袍料改成马褂了’。”

听了母亲这一番话,沈德鸿才知道为了让自己能继续读书,为了遵从父亲生前的遗愿,母亲在家里承受了多么大的压力。卢表叔把自己在童生会考中的成绩拿来宣扬,也是为了帮助母亲减轻压力,帮助在天之灵的父亲实现遗愿。

沈德鸿又想起前年母亲大发雷霆要打自己,就是因为二姑母在一旁说了几句讥讽的话,想必母亲也是承受着这个压力,急火攻心。

如今在植材上学,母亲让自己在学校入伙,二姑母背后不是常唠叨每月花四元钱膳宿费是浪费吗?这个家里祖母当家,二姑母做主,日常开销抠得很紧,每月只有初一、初八、十六、二十三这几天才能吃到肉,而且三个叔父、两个姑母、自己一家三口的一大家子人,只有几小碗菜、薄薄的几片肉,也就是尝尝滋味而已。母亲不惜每月交四元膳宿费,就为了使自己的营养好一点(因为寄宿生在学校与教师同桌吃饭,伙食比较好)。母亲花的是私房钱,任二姑母在背后说,却也无可奈何。

想到这些,沈德鸿深深地体味到母亲为抚育他们兄弟两个所尝受的艰辛,自己唯有在学业上加倍刻苦努力,才能报答母亲的殷殷之心。

同类推荐
  •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本书选取百位与厦门相关的历史名人,以中国画创意为主要艺术形式,再现人物历史真实。诗书画一体刻画阐释人物气质。所撰小传文字,或随笔感性,或研究成果补白,或独家评论,给人留下启迪。每一幅画都配一首原创诗,为点睛之笔。文字内容讲究书法的诗意表达。艺术品格和学术品格相生共存的创新,让人耳目一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特色鲜明。
  • 影响世界的犹太巨人

    影响世界的犹太巨人

    张箭,男,1955年生于成都。1978年夏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读本科,1982年夏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应届考取川大世界中世纪史硕士研究生,1985年夏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分配在川大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今合并为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教研室)工作。
  •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主要内容分为少年时光、功过是非等章节。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传

    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传

    三毛,一个传奇而洒脱的女子,她将流浪的灵魂安放在撒哈拉的黄沙上。她的文字平实简单却富含着饱满的感情。她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球华人世界红极一时的台湾著名女作家。她踏遍万水千山,寻找梦中的“橄榄树”,带给读者一个流浪远方的梦;在她短暂而精彩的一生中,她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她的作品给读者展现了一个真情博爱的世界。而她的一生又是一个精彩绝艳的传奇。三毛的作品具有传奇性,三毛的一生也具有传奇性。她的人与她的书,以不可抗拒的魔力吸引众多人。她的浪迹天涯,她扑朔迷离的婚恋,她令人扼腕叹息地离开人世的方式等等,无不牵动读者的心。本书用温柔的文字、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三毛的一生娓娓道来。
  • 卢梭(名人传记丛书)

    卢梭(名人传记丛书)

    卢梭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本书客观叙述了卢梭的一生,他颠沛流离的生活、他自由平等的思想主张、他传世的经典之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伟大思想家灿烂辉煌的人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热门推荐
  • 北大心理课

    北大心理课

    找到内心的出路,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未名湖畔、博雅塔下,跟北大学者们聊聊心理!探寻北大人的成功之路,就必须从研究北大心理课开始!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周国平、俞敏洪等众多北大学人、学子的人生感悟和精彩观点,解读现代人的焦虑的心理问题,借大师的智慧之眼,帮助读者理清困惑,还心灵一片宁静之地。
  • 老婆别跑

    老婆别跑

    他功成名就,需要一个听话的老婆,却机缘巧合挑上了不听话的她;她需要一个听话的老公迎接深爱的前男友,却误打误撞嫁给了腹黑的他。原以为这样的婚姻不过是一场彼此需要的戏,可谁知道越斗越沦陷。早说了我不一定会爱你,可为什么在你被贼惦记的时候,我却非要把你攻陷?爱情的字典里没有伟大的退让,只有越挫越勇,来吧,亲爱的,现在就把你拿下!从此以后一生痴缠……可是缠绵过后,为何遗落一地心伤,你若从未爱上我,初初何必要来招惹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谁为夜雨写梧桐

    谁为夜雨写梧桐

    最初良好的开端,一段真挚的情意。明知没有牵手的可能,却也心甘情愿的固守着友谊的神奇。彼此的深情厚意,幻化成各自奋斗的动力。让明月见证了夜雨梧桐的静谧和凄迷以及缠绵的缱绻的心迹。想用什么样的方法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不离不弃!该书不见得能够让你痛哭流涕。但是,多愁善感的人,定会边看边掩面而泣。感动于角色的酸楚,动情于真情实感的流露。不见得牵手才是爱的最终的归宿。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覆盖全球的时代,相见恨晚的痛楚,恪守约定的尊重,也能书写可歌可泣的新时代的梁祝寄语。
  • 篮球之民间

    篮球之民间

    动物界的篮球主角不甘心输给他人,决心走上复仇之路
  • 论衡

    论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20几岁会说话会处事的智慧

    20几岁会说话会处事的智慧

    成功总是垂青于会说话和会处事的人!可以说,会说话会处事是一个女人在生存和竞争中获胜的必备本领。当你真正掌握了说话的分寸、处事的尺度,你就拥有了成功人生的资本,就一定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在人生中找到幸福。一本女人写给女人的成功白皮书、幸福魔法书。事业、生活、恋爱、婚姻、财富、人际……完美地解决女性生活中各项疑难杂症的百科全书。
  • 角落天堂

    角落天堂

    笔者在医院护理两年病人的亲身经历,用大视角用大胸怀大爱记录了面对死亡形形色色的人的不同反应,有的是残酷的心灵洗涤;有的是温情的细心守候;有的是痛彻心扉的不甘心……医院,由其是肿瘤医院,确实是检验感情的圣地!一个人,得小病能被关心照顾;生大病不离不弃,生死面前始终如一,才是我们常人眼里的坚固的亲情、爱情!医院确实是检验感情的圣地,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布衣小卒都脱去世俗的外衣,归还本真,健康为大,过去做过的种种善恶,拥有的种种名利地位都盼与健康来交换…..医院是检验感情的圣地,让社会和患者家人都多些关爱多些真情,让检验不再是生命离世的冰冷体验,而是温馨践行人与社会临终关怀!
  • 农门悍妻:山里汉子,不简单!

    农门悍妻:山里汉子,不简单!

    【全文完结】穿越到一个挻着大肚子女人身上,正被人扫地出门!恶毒的大嫂;贪财的左邻;眸光短浅的右邻;有继母就有继父;无耻的继弟弟妹妹们;孕妇难为,孩子没出生,王怡咬咬牙先忍了,等孩子出生了,嗯哼……“候爷妾,地位也不底了,比农家妇高出不知道多少,你知足吧。”“娘亲,你不要我的吗?”儿子哭着问,好算计啊,儿子是娘心头肉啊,儿子一求指不定她就同意,忍辱负重的腾了正妻位?滚滚滚,男人神马的一边凉快去,她带着儿子也能过得好。新文《空间农女:彪悍俏媳妇野汉子》,坑品有保障,欢迎姐妹们去跳坑
  • 虐菜祝由士

    虐菜祝由士

    我不是打手,却专打各路强者;我不是医生,却专治各种不服;不为别的,只因为我是一名祝由士,炎黄子孙的正统护卫!什么自带系统的,什么穿越重生的,什么扮猪吃老虎的,什么妖魔鬼怪,什么狼人吸血鬼,在我眼里就是渣,清一色菜鸟,妨着我的,碍着我的,看着不顺眼的,统统一个字,虐!(不要惊慌,妹子除外!)
  • 深宅天下

    深宅天下

    相爱相杀,真真假假,模糊了水中月镜中花,铁甲铮铮,隆隆战鼓,血色渲染窗纱……看犀利女主身处后宅,却仍能翻覆朝堂风雨;神秘男主颓废麻木,却仍能玩弄权术于股掌间,二人携手并肩,又会谱写怎样的家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