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2300000011

第11章 附录二

不能被遗忘,旨意在创造

——梁平《汶川故事》阅读印象

薛梅

从“人的文学”的确立,再到“爱,是不能忘记的”,这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都具有标志性转折意义:作家与诗人自觉以“人性”作为审美构思的重心。“不能”二字,既强调了人性开掘中的意识形态,又达成了人道主义理性向度上的诉求。也许,梁平的诗报告《汶川故事》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一位诗人自觉立场上,不能忘记的人性之爱与理性之思。

一、灾难与记忆:

不能被遗忘,正显示了诗人梁平的一种野心。他想用诗歌的形式记录时间,感受到时间长度所产生的重量,并为历史留存记忆,为时代作证。

三年,我们看着时间经过,时间也穿越了我们。一方面时间以连绵的流逝给予我们遗忘,既然逝者不能复生,那就遗忘灾难,以此来减缓悲痛所挟裹的心灵伤害,让生者赢得更多活下去的理由。另一方面,时间的灾难瞬间所呈现的停止或打断,是改变方向的紧要点,它使时间的桌布滑过去,又打开另一张桌布,生者在灾难的废墟上重建着一切,焕然一新。可见,时间流逝所表现出的颜色的削减和改变,都是无可回避的。

然而,人类的记忆具有摆渡作用,它能赋予现今的存在以意义,也能复制和定格过往。因之,任何生命的消失以及灾难的发生,便因记忆而具有了价值。或者说,当我们不能改变时间的流逝,我们能够做到的,唯有用记忆的良知来老老实实复制时间,用良知的记忆来真真切切使时间定格。让逝者永生,让生者永爱。如果说,遗忘,是活着的本能,那么,记忆,则是活下去的自觉。

这或者正是诗人梁平在诗歌创作中的自觉。梁平在为我们奉献了“时代良知”的《三十年河东》、“城市良知”的《重庆书》、“地震良知”的《默哀:为汶川地震罹难的生命》之后,在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来临之际,又倾情为我们奉献上了这部力作,“汶川地震诗报告”《汶川故事》,显然具有了一种客观面对灾难的品性与力量。

两千多行的《汶川故事》,在宏大的叙事结构中浇铸着诗人血脉的跳动和奔涌,气势磅礴,悲歌慷慨中又焕发着人性的光芒、时代的养素。当“序曲”在岷的地理时空流转中,打开了一幅和谐、创造和美丽的四川画卷,生命的意义便已在无形中得以确立,历史正与时间相适应。然而,自然的破坏力量,就像突如其来的致命匕首,不留情面也不留余地,用时间的刻痕,蕴蓄且昭示人类潜在的隐患和不屈的抗争,“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灾难的瞬间刻度,让记忆从此纠结、缠绕、唤醒,诗人诚实的抒写了其时,以及其后,中国的悲痛、悲悯、悲壮:“梦断五月”不堪回首又不能遗忘的汶川,“在十三亿中国人心里,/铺开撕人心肺的长篇悼词”;“梦醒四川”废墟上的死亡阴影,在汶川人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大爱中,收获了“大地上的生机,精神与灵魂的涅槃”;“梦想成真”是灾后重建的奉献者的歌谣,“人类灾难史上,救援。赈灾。重建,/一部复杂而浩瀚的中国书,/每个章节酣畅淋漓,都是华章”;“尾声,或梦的飞翔”中,我们又看到了历史与时间相适应,“十三亿炎黄子孙的精神认同,/已经植入民族的肌体,生生不息”,“把蜀道天堑变成康庄大道”的中国的四川,“在祖国腹地大西南的方向,/——江山如此多娇。”

时间是承重的,灾难的存在便在它自己的摆渡之中,我们死去,我们又活过。《汶川故事》如是倾诉,“一万年以后,/这里生长的坚忍与顽强,/成为一种精神,成为时间的重量”。无疑,梁平的诗歌记忆,为我们带来抵制时间和遗忘的,正是心灵深处的慰藉和安妥。

不能被遗忘,同时又显示了梁平诗人的一种担当。他自觉诗人与社会的“瓜葛”,呈现出一位优秀诗人对中国文学传统中“诗史意识”的回归。

“诗史”的概念,最早见于晚唐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主要用来指杜甫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当时社会面貌、人民疾苦,以及悲天悯人的忧国忧民情怀,是对杜甫诗歌社会价值的高度评价。此后,“诗史”情结便成为历代诗人关注、记载或反映一个时期重大社会、历史事件的自觉意识。“以诗补史”、“以诗正史”、“以心为史”的“诗史意识”,不仅成为诗歌批评的一个范畴,更是一种文学精神。

作为中国当代一名出色的诗人,梁平始终固守着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他认为,“主旋律题材”或者“政治抒情诗”的抒写,“绝对是介入中国社会或者见证中国变化的一种方式。优秀的诗人一定要和社会有‘瓜葛’,即是要具备理解、分析、把握这个社会的能力”。这便是他灵魂中的“诗史”情怀。

面对灾难,面对心灵,诗人何为?我们毫不费力地从网上检索梁平,且不说从地震到来时,梁平第一时间呼吁国家为罹难者下半旗志哀的诗写,到什邡穿心店地震诗歌墙的选址;且不说从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四川省省委宣传部,四川省作协举办的《铭记》、两周年举办的《春回天府》、三周年举办的《四川开满鲜花》几个大型诗歌朗诵会,以及《瞬间与永恒》《春回天府》大型诗画册的出版发行,单是在三年时间流逝之后的今天,长诗《汶川故事》的问世,足以看到诗人梁平勇于文学担当的可贵品质。

《汶川故事》是平凡而又出类拔萃的,普通又超乎寻常的,它像所有抒写地震的诗歌一样,奉献一颗赤子之心;但它又是梁平自己的,独一的心灵镜像。一首诗,无论是抒写个体生活的私处,还是人类生存的宽度,其人生深邃处的开掘,生命精神的俯仰,皆会因诗人心灵感知的差异和观念的取舍而有所不同。诗歌担当决定了梁平诗歌的价值取向,他的《汶川故事》所承载的并非一时事件的局限,而是地震的具时事件所带来的无限心灵震波。他以形象和审美的方式,呈现出最生动最具认识价值的灾难现场、领导核心、社会群体、地理面貌、民族气度,是由来已久的自然和人类的抗争与挑战,是文明进程中命运和时代的涌动与思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汶川故事》还是一部与苦难抗争的中华民族的心灵史和情感史。

二、诗体与反思:

毫无疑问,梁平是一位具有优秀素质的成熟诗人。他深知,如果只会一味地让文字具有时间复制和还原的能力,那么这种诚实就势必丧失掉一个诗人应有的诗意情怀。因此,他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不断尝试着跳开假、大、空的“政治抒情诗”或“主旋律诗歌”(如果“政治”这个词汇,也要在与时俱进的新与变中成长,我倒是非常愿意接受“时代抒情诗”和“新抒情诗”的提法)的误区,改变“集体言说”的方式,并以诗人自己的最大限度保持诗歌应有的艺术品质。

旨意在创造,主要体现在诗人梁平的文本探索上。《汶川故事》显示了梁平渴望将新闻报道、评论、官方发言、传记、影视剧本、抒情诗与叙事诗等各种文体整合于诗歌的先锋意识。

《汶川故事》的副标题中,明确指出了本诗的诗体特征:“诗报告”。“诗报告”并不是梁平的首创,这是近年来诗人回归社会现实,回归人的普遍认同,融入时代精神,在自我真切感受之上作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重要成果。尽管概念的提出时间较短,但是文化根基却相当深远。从百年诗史的“纪实以诗鸣”的文学传统,到解放战争中元帅诗中的新闻报告内容,再到20世纪70年代的文本自觉,特别是张永枚反映南越入侵我国西沙群岛、我国军民英勇自卫反击的《西沙之战》,将“诗报告”这一题材广泛引入了人们的视野。此后,依然不乏这一诗歌文体的自觉探索者。他们的作品,“便是敏感的他们关注社会现实的结果,是重大社会新闻事件触动了诗人的诗思与诗情,他们将诗歌艺术与新闻报道有机融合起来,呈献给我们。”(西篱《人民的生存和天、地是歌唱的源泉,是唯一的真诗》)。

在《汶川故事》中,梁平进一步完善和锻造了“诗报告”的熔铸成分,以先锋性和创新性显示了一个成熟诗人非同凡响的整合能力。他吸取和发扬了叙事诗的审美特征,不仅特别关注诗歌结构的创设,“序诗”和“尾声”既构成了整个“诗报告”的圆融汇通的整体感,同时也营造了浓烈的情绪场和清晰的评判,中间三章则在一个时间的起始点,呈线性观照,震时、震后,过去,现在;又呈放射性扫描,拓展情感空间,个体、群体,具象、全貌。他还关注现代性内涵与古典元素、民间意蕴的并融和光合,比如:

有一个记忆叫汉旺时间。

那是北京时间、伦敦时间、纽约时间,

甚至世界上所有移动排列的时差,

一统在钟楼上那个永远的定格。

汉旺是汉王的谐音。

时间是东汉光武帝用过的时间。

时间是灵魂叩问过的时间。

一个小镇镶嵌在四川盆地的边缘,

与汶川、北川、青川有关,

与德阳、绵阳、阿坝有关,

与藏有关,与羌有关,

与四川有关,与中国有关,

与人类那场劫难有关。

——《第一章 梦断五月·5》

《汶川故事》中,仅以第二章“梦醒四川”第10节为例,新闻报道的时间性和逻辑性、事件的突出重点和对受众的温情导向,影视剧本镜头推拉式的视觉效果和共鸣感应、追光式的细节刻画和真切的对话意味,官方发言的客观判断和公信高度、自觉的身份意识和积极的家国姿态,评论的细微处见精神、宏观的梳理与概括、传记的翔实和厚重、人与事的彼此映衬和烘托,都被梁平十分巧妙的安插在诗句中,似是而非,又神形兼备,颇具文体家的素养和风范:

青川满目疮痍,

石坝乡党委书记在崇山中,

站起另一座峰峦,他是这块土地上的脊梁。

父母受伤、去世、到最后下葬,

每个消息都带给他了,

每个消息都似霹雳,搅动他五脏六腑。

没时间回家看,没有时间悲伤,

他只能在心里哭喊“孩儿不孝啊”,

只能背过身悄悄抹去泪水,

石坝废墟上所有的乱石压在心上。

灾民转移、安置,

小麦、油菜该抢收了,

水稻该插秧了,玉米该下种了……

他穿行在层叠的废墟上、田野里,

身后一个、两个,一个个村民跟上来,

跟出五月石坝农耕的一片繁忙。

已经破碎的石坝的梦,开始缝合,

每一根针线都从他笔直的腰身穿过,

穿过乱石,穿过扭曲的道路,

老百姓心里,留下一条闪光的路标。

——《第二章 梦醒四川·10》

然而,叙事、新闻报道、官方发言等题材的吸取和整合,仍然是作为诗歌的表达手段,这些最终都是要为诗歌的抒情服务,以描写抒情,以叙事抒情,以议论抒情,有悼亡的哀婉、沧海桑田的悲叹、化悲痛为力量的深切、雅歌忠诚的礼赞、敬畏的生命信仰、悲悯的人间大爱。《汶川故事》的抒情是从心灵流淌的河流,涓涓汩汩,浸润人心,自然而不失浓郁,奔放又不失内敛,完全打破此类题材中概念化的局限,不作“口号”式、“标语”式传声,也不作绝望状、冷漠状宣泄,更不作大而无当、空而无益的牢骚,一切诗句皆“感于哀乐”,随心而抒,随情而发,浇灌出的人性之花、民族之花,在汶川地震的废墟上迎风绽放。

旨意在创造,还体现在梁平诗人的理性之美。这意味着,《汶川故事》所呈现出的不仅仅是爱,是悲悯,更重要的还是痛定之后理性的反思和超越。

一个地震,震醒了一人,还是一群人,或者一个民族的人?《汶川故事》在时隔三年后的回望和反观中,以伤情和真情、悲歌和颂歌铺陈、点染和勾画出一个五味俱全的丰富表情,诗歌的表情,给以探寻和回答。

废墟上的重建并不艰难,难的是灾难后精神的重建。诗人梁平以浩然之气,仰望人类精神的峰顶。首先,梁平思考了人及其生命的尊重。梁平在《两个层面:我们的尊重与期待——关于抗震救灾诗歌的思考》中说:“从‘5·12’到现在,所有关于灾难的人和故事,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核心。万众一心也罢,众志成城也罢,其存在的价值最根本的衡量尺度只有一个,就是高于一切的人及其生命。这是足以让世界仰视的光芒。”《汶川故事》紧紧围绕灾难前后的人心、人性、人情这一条主脉,以多种笔法生动而鲜活地塑造出老人、孩子、妇女、领袖、战士、幸免者、志愿者等众多形象,甚至有名有姓的平民式英雄就多达十几人,透视他们的灵魂,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人性的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诚如诗人王干所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其次,梁平思考了公民社会核心价值如何有效地保持和强化。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必然产生悲悯和大爱,这是可贵的精神收获。更为可贵的是,诗人对灾难的追问和反思:“一部别处无法复制的大书,页码正在散落,/以怎样的方式装订成籍?/以怎样的路径让它走出遮蔽?”不仅体现了诗人真挚、成熟和经验表现上的活力,也凸现了深层次的人类意义,是那种超越“生死的泰然与淡定”、“灵魂的干净与安宁”、“精神的崇高与超越”、“坚强”和“承担”的公共意识,以及“后援建时代”、“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工业、产业园区”、“绿色生态环境”的现实情怀,这为诗歌的纵深拓展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空间和精神想象。

爱在其中,美在其中,《汶川故事》为我们守护了一个民族心灵的秘密。

2011年4月9日于河北承德魁福园

同类推荐
  • 我们埋葬了它

    我们埋葬了它

    我们那讨厌的舅舅,一个脸尖、眼睛小的坏蛋。他是个到处闲逛的“浪荡子”。他看到我们的老母羊和它那唯一被留下的小羊,小羊正挨着它的母亲在睡觉。我们谁也没有看出它有任何什么不对劲……
  • 情嫂

    情嫂

    林梅艳与义哥林加良追求自由恋爱遭到父亲反对,双双殉情不成私奔到一家乡镇企业煤窑打工,梅艳洗澡被人偷窥,加良无法忍受男人们对妻子的垂涎,只好把已怀孕在身的妻子送回桃花沟。林加良下矿井挖煤遇塌方幸免于难后辗转省城被聘为一家具公司的经理,因搭救被人骗色骗财的轻生女子冯晚云而与之生情。林梅艳为寻夫到省城误入一贪官包养的“二奶”陶凤灵家当了保姆,夫妻两人在这里相见且发生误会。加良不再拒绝冯晚云的追求,与晚云发生关系。并致晚云怀孕,林梅艳拒绝了贪官金钱的诱惑,安抚了因贪官落马而开煤气自杀的“二奶”陶凤灵及女儿丫儿......
  • 地铁诡事

    地铁诡事

    京城地铁中经常会出现灵异新闻:雍和宫车站隧道里抬轿子的人;半夜十一点半不开灯的地铁末班车;莫名其妙卧轨身亡的乘客,在看到他最后的监控录像时,却发现他是被一双无形的手推下站台……这些传言究竟是谣传?还是真实存在的?我最开始也是不相信的,但是直到有一次我半夜不小心钻进了地铁之中,亲眼看到了一些灵异的事情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些事情并不是鬼故事,而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身边……
  • 枕上妻

    枕上妻

    秦悦歆被人骂的时候,是陆晨安牵着她的手帮她一字一句地反唇相讥;秦悦歆被人打的时候,是陆晨安按着轮椅出来将她护在身后;秦悦歆说疼的时候,陆晨安二话不说拿着一把牙签就往自己的手上扎说:“我陪你一起疼!”人人都说陆晨安爱秦悦歆爱到走火入魔,就连秦悦歆也觉得陆晨安爱她爱得没有底线。她只是没想到,没有底线,只是因为从来不在他的心上停过,所以才会纵容一切。秦悦歆以为自己爱上的是一头披着狼皮的羊,却没想到陆晨安是一头披着狼皮的豹。男欢女爱是套路,可是为什么,陆晨安你不把路修到最后。
  • 伪幸福

    伪幸福

    这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温亚军的长篇力作。伪幸福主要讲述了:不管男人女人,心里有了秘密,就像要枯死的花,忽然间有了水和养分,于是又被滋润,有了生气和活力,慢慢还会有花骨朵,有了花的最后盛开。文笔很细腻,写出了都市人生活的无耐和农村人生活的简朴。
热门推荐
  • 阴棺迁葬

    阴棺迁葬

    半夜迁葬,自古就有很多讲究!因为没听风水先生的话,我家午夜迁葬,却挖出一具鲜红的棺材,自此全村人就像中了邪一样的逐一死去!为了活下去,我听信送葬先生的话,将我自己放在棺材里给埋了……没想到,从此我就变成了一个……
  • 语言理论与实践

    语言理论与实践

    这个集子收录的是个人零散的思维碎片,如果其中存在一种教学思想的话,这种思想可以说属于“工具论”。这种“工具论”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与现在绝大多数国家认识高度统一后推行的语文教学思想与方式(形式训练)高度一致。
  • 悠明

    悠明

    一个对历史,知之甚少。科技,只会电脑。武器,只会拳头。武术,来自广播体操。骑术,只会二轮的人穿越到一个与历史不一样的明朝,该怎样生活下去呢。(本文,无雷无郁闷,QCQS)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铁血战争

    铁血战争

    这是一个关于神灵与信仰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恶魔与魔鬼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阴谋与欺骗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位面与追寻的故事,波澜壮阔的史诗级冒险历程,跌荡起伏的启示录战争场面,严谨的设定,细腻的描写,身临其境的感受,优雅流畅的翻译体文风,带给你一个充满浓郁中世纪魔幻风潮的奇幻世界。
  • 帝王格

    帝王格

    一夜间,她从尊贵郡主贬为下等平民,赐名为贱,原本属于自家的江山却被眼前男人所取代,埋藏怒火,她潜伏多年,温柔陷阱,权力交织,彼此暗斗,却又心心相惜,一场游龙戏凤无间道悄悄运转!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凤凰栖一

    凤凰栖一

    凤凰是被奶奶在路边捡回来的,一直生活的很好,直到二十七岁那年发生一些变故回到乡下老家,诡异事件一波一波的发生。凤凰跟小伙伴强子最后因为诡异事件的原因意外坠落悬崖,消失在滚滚长江水水中。真正的故事开始了。
  • 上神站住,茶钱留下

    上神站住,茶钱留下

    【已经弃更……宝宝们不要再追了……】她是有着神秘力量却小气抠门店长:你有愿望么?有间茶楼,可以满足你所有的需要,只要你付得起茶钱……她是气若幽兰风姿卓越的仙界神女:想喝茶?自便!想愿望成真?做梦吧!她是妖魅绝艳放荡不羁的魔界之王:想和我做交易?准备好美男再来!吃干抹净再还你!生生世世的恋人、莫名其妙的男子外加一只乱入的喵,这一切到底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为之?你有愿望么?在这个纷杂迷乱的世界里,你愿意付出一切来换取这个愿望么?哪怕只是一个梦?“喂喂,那个谁?给老娘把茶钱留下!”“夫人,为夫没钱,可以以身相抵么?
  • 名门影妻

    名门影妻

    一场事故,让苏雨柒踏入娱乐圈;一场意外,让她遇到自己多年未见的未婚夫。两两相撞,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七年后再见面,竟是如此尴尬。两人之间的线竟又悄悄接起,还狠狠的打了个结。(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云浮城

    云浮城

    据说云浮城主人能掌握人的生死,能预知未来,能起死回生。据说每隔三千年云浮城便会降下天梯,落下钥匙,登上天梯并且拥有钥匙的人就能成为云浮城的主人,掌握凡世的生死,无尽的财富与权利,更能与这片天地共存。小乡村惊现钥匙。是真?是假?孤儿小欲与钥匙究竟有什么关系?程枫,程雷,小欲三人战胜对手,真的能成功成为云浮的主人吗?一切真的这样简单吗?
  • 逆问尘尽

    逆问尘尽

    我只是带上自己和别人的夙愿前行而已,别无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