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匈):“胸”初文为“匈”,《说文》有“匈”而无“胸”,对《说文》中关于“匈,声也”,而《说文系传》、《说文段注》、《说文义证》、《说文通训定声》均训“匈,膺也”的问题,吴宝安认为段玉裁等是改“声”为“膺”,并推测此举原因在于“匈”的“声”义不太常见且“声(聲)”字形又像“膺”,于是认为未为妥当,且以《史记》中“匈”有“喧哗、吵嚷”之义予以证明。对此我们有着不同见解。“胸”是一个后起字,而“后起字”就是一个字原本有多义,后来为其中某义造新字或加偏旁以区别其义,但并不意味着“胸”产生以后,“匈”就不再表示“胸”义了,所以显然“匈”是有多义的,而段玉裁等训“匈,膺也”的时候,此“匈”指的其实是“胸”,故并不存在什么“改‘声’为‘膺’”的问题。
《后汉书》中“胸”7见,其中除《隗嚣公孙述列传》“宜断之心胸,参之有识”中“胸”用为引申义“心中、胸怀”外,余6例均表示胸部,如:洞胸、伤胸、胸背、胸胁疾、异肩共胸。而“匈”用为“胸”有11例,多与名词尤身体词连用或对文,如:匈腹、匈膂、匈臆、背及匈,也与动词搭配,如:匈詈、当匈、叉其匈。可见,《后汉书》中表示“胸”,“匈”比“胸”的使用频率更高。用例略举一二:
(1) 十一月丁丑,汉护军将军高午刺述洞胸,其夜死。(《天文志》)
(2) 何悟青蝇飞于竿旌,无忌游于二垒,使股肱分成二体,匈膂绝为异身。(《袁绍刘表列传》)
(3) 彼之蔚蔚,皆匈詈腹诅,幸我之不成,而以奋其前志,讵肯用此为终死之分邪?(《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膺:《广雅·释亲》:“膺,匈也。”《后汉书》中“膺”112见,多用于人名或用作动词,明确表示胸部的仅1例,见《舆服志》:“驸马,左右赤珥流苏,飞鸟节,赤膺兼。”其中“膺兼”意为当胸的马带。另有“服膺”3例,引申表示“胸中”。
关于“胸”、“膺”的区别,《说文》段注曰:“膺自其外言之,无不当也。匈自其中言之,无不容也。”然《后汉书》中明确出现有“当匈”,如《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永疑其诈,谏不听而出,兴遂驾往,永乃拔佩刀截马当匈,乃止,后数日,莽诏书果下捕矫称者,永由是知名。”依段注似乎不好解释。我们认为“膺”可看作是“匈”的一部分。《慧琳音义》卷十四“膺平”引《苍颉篇》:“二乳上骨也。《汉书》韦昭曰:胸四面高中心下处曰膺。”又《玄应音义》卷四“膺平”注引《苍颉篇》:“膺,乳上骨也。”可见,“膺”即指两乳之间骨,通常情况下这个部位是下凹的,即“四周高中心低”,因而常说“填膺”,如《论衡·程材》:“孰与通于神明,令人填膺也。”但也有突出的特殊情况,今言之“鸡胸”,古称“挚鸟膺”,《三家注》曰:“鸷鸟,鹘。膺突向前,其性悍勇。”如此,“胸”、“膺”可理解为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胸”泛指胸部,而“膺”指胸四面高中心低的部分。
此外,王凤阳先生(1993:124)认为“胸”、“膺”还存在来源上的区别,“‘匈’、‘胸’是为胸膛而造的本字,‘膺’作胸解是它的派生义”。他通过考察前期文献,发现“膺”多是当胸设置的马饰,“膺”从指称马的胸饰到可以表示马胸,再进一步用于人。同时也正因为“膺”的这种来源,其应用较为狭窄。现代汉语中,“膺”表示胸仅用于书面语中仅有的几个固定搭配。
还有一个胸的同源词“臆*”,《广韵·职韵》:“臆,胸臆也。”《文选·潘岳〈射雉赋〉》“丹臆兰”徐爰注:“臆,膺也。”《后汉书》中“臆”3见,其中“匈臆”2例,余1例“痛心伤臆”,均为引申用法,而不是指胸部了。“臆”在先秦的常见典籍中不见用例,其后文献中“臆”用作胸义也极为鲜见。
怀:《说文·心部》:“怀,念思也。”除用为动词外,“怀”还作为名词,表示胸部或胸前,先秦时就有这种用法,如《论语·阳货》:“免于父母之怀。”《诗·小雅·谷风》:“将恐将惧,寘予于怀。”较之于“胸”,“怀”更侧重表示胸前的空间。《后汉书》中“怀”387见,多为动词用法,其中明确表示胸的仅2例,见《郭陈列传》:“一体而分,三年乃免于怀抱。”《皇甫张段列传》:“使金如粟,不以入怀。”另有2例引申表示“心中、胸怀”,见《皇后纪上》:“母子同命,愍伤于怀。”《冯衍列传》:“三公之贵,千金之富,不得其愿,不概于怀。”现代汉语中“怀”表示胸义也十分常见,诸如“怀里”、“怀抱”等。
心,本指胸内器脏,也可以泛指整个胸部。《后汉书》中这种用法并不常见,有“叩心”6例,如《郭陈列传》:“顿踣呼嗟,莫不叩心。”犹言今之“捶胸顿足”,这里“叩心”中的“心”应该理解为“胸”。
乳:《玉篇·乙部》:“乳,以养子也。”《广雅·释器》:“湩谓之乳。”《后汉书》中,“乳”用为“乳房、乳汁”义凡26见。其中“乳”没有直接表示乳房的,仅1例“钟乳状”表示像乳房的,“乳”多用来表示乳汁,“乳母”出现了20
例,如《李王邓来列传》:“时皇太子惊病不安,避幸安帝乳母野王君王圣舍。”“乳母”反映了当时的亲属称呼,可以说是时代性特征鲜明的一个词。
《后汉书》中乳汁又称为“湩”,仅1例,见《独行列传》:“善深伤李氏而力不能制,乃潜负续逃去,隐山阳瑕丘界中,亲自哺养,乳为生湩。”而王凤阳先生(1993:181)则由《穆天子转》“巨搜之人,具牛羊之湩”中的“巨搜”及“湩”缺乏和汉语词族的联系,认为它是一个外来词。那么“湩”的多种读音是否能为王先生的观点提供语言内部的支持呢?我们设想可能正由于“湩”是一个外来词,开始的时候可能有几种汉语读音,在逐步使用的过程中,人们觉得似乎可以更好地对译这个外来词,译音不断地发生变化,于是出现了徒东切。
这里顺带提一下“奶”,这个词未见于《后汉书》,也不见于《说文》,“奶”最初作“嬭”。“奶”与“乳”同源,王力《同源字典》:“今人谓乳房为奶,乳汁亦为奶。‘奶’是‘乳’的音转。”“奶”表示乳汁至迟在唐代就已出现用例。“考历代史志中如“轻者一服,重者三服,奶汁下亦得,圣惠热水下,奶母忌一切生冷、油腻、毒物”(惊痫癫证治),“惊啼不吃奶,乳汁下七丸,风痫米饮下五丸至七丸”(惊痫癫证治),“治孩子水泻利并脾冷,食乳不消,吃奶频吐”(疳痢证治),其中“食乳/吃奶、乳汁/奶汁”并用,且由于出现在医籍中,足见“奶”的口语性。又宋彭大雅《黑鞑事略》:“马之初乳,日则听其驹之食,夜则聚之以泲,贮以革器,洞数宿,味微酸,始可饮,谓之马奶子。”其同代人徐霆疏:“霆常见其日中泲马奶矣。”这里“马奶子”、“马奶”均为口语。现代汉语中,“奶”更是在方言口语中替代了“乳”。
小结:我们将《后汉书》中“胸”语义场分为泛指胸部和表示乳房的两个子义场来讨论,其中“胸(匈)、膺、怀、心”表整个胸部,“胸”是主导词;表乳房的词仅有“乳”1个,且多表示乳汁,现代汉语中“湩”已不用,“乳”也不单用,“奶”却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活跃于全民的口语中。
27.心(Heart)
“心”位于《百词表》第52位。作为汉语核心词的“心”,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后汉书》中“心”语义场下仅“心”1个成员。
“心”早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其字形为心的象形,虽然从刻辞用例来看,并没有生理意义上心脏的用法,但从人类认知角度来看,“心”的本义应为心脏。《说文·心部》:“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又《素问·解精微论》:“心者,五藏之专精也。”《管子·心术上》:“心也者,智之舍也。”《鬼谷子·捭阖》:“心者,神之主也。”《淮南子·精神》:“心者,形之主也。”这些都是古人对“心”的认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心处在胸部左侧肺部之中,是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重要器官。
《后汉书》中“心”共791见,除38例指星宿名外,仅2例表示心脏,见《杜栾刘李刘谢列传》:“今日杀云,臣恐剖心之讥即议于世矣。”《独行列传》:“豪等纵雄而刺辅,贯心洞背即死。”其余均用作引申义,多表示“内心、中心、心思、性情、品行”等,“心”用为引申义与用为本义的例数之间的差异是相当悬殊的。从历时来看,“心”在甲骨时代就产生了思想、感情义,甲骨文卜辞记载“王心若”(《缀》177反),即王心情舒畅。从文字发展中也可以看到“心”的意义上的这一巨大变化,考察《甲骨文字释林》和《金文诂林》、《金文诂林补》可知,甲骨文中从“心”之字较少,而金文中从“心”之字剧增,“心”的表义范围已扩大到心理情感和思维活动方面了,如:念、愉、悆、悳、惄等。而到了现代汉语中,“心”的引申义已达到了13个之多,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心”的引申义如此之多而比本义更为常用呢?早在甲骨文中“心”就可以表示“内心、心思”,如上文举例,而在先秦时期,“心”的这种用法得到了继承和进一步发展,如《书·泰誓中》“离心离德”孔颖达疏:“心,谓谋虑。”文献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种积淀下来的对“心”的认识以及“心”本身语用上的发展趋势促进了之后“心”意义的丰富和发展。其次,传统中医学的影响。中医学认为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与脏腑有关,而主要是心的生理功能,故有心“藏神”、“神之主”的说法。《灵枢·本神篇》“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一个“任”字指出了接受外来事物而产生思维活动的过程是由心来完成的。古人对于心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大脑思维活动的重视,反映在语言体系上,“心”就朝着“精神、思维、意念”方向逐步引申了。第三,佛教文化的影响。在佛教中,依派别或经论的不同,对“心”各有不同的指谓:或指心王及心所法的总称,或指相对于“心所法”的心王,或指第八阿赖耶识的别名等。同时流传进来的佛教本身存在梵citta,巴citta,藏sems几套语言词汇体系,不同语言体系中的“心”有着各种不同的语义形态,而在译经中都直接对应为汉语的“心”了,可想而知,对译后的“心”语义上必然具有复杂性的特点。而《后汉书》所处的时代,正是佛教迅速传播盛行之时。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后汉书》中“心”用来指心脏仅有2例,而绝大多数用例都用于各种引申义了。
《后汉书》中“心”从组合形式上看,尤以和动词搭配居多,如:同心、痛心、动心、尽心、推心、割心、存心、抽心、属心、恣心、肆心、断心、悼心、洗心、倾心、劳心、放心、丧心、叩心、剖心、用心、刺心、抑心、叙心、移心、隐心、骋心、委心、贯心;也与形容词搭配,如:赤心、众心、孤心、怨心、苦心、狂心、野心、清心、高心、夙心、愚心、本心、诚心、详心、私心、离心、雄心、群心、异心、真心、奸心、仁心等;也与名词、代词、数词搭配,如:心腹、腹心、心胆、心膂、心中、狼心、兽心、民心、我心、尔心、厥心、一心、二心等。用例如:
(1) 岂意卒然颠沛,天年不遂,悲痛断心。 (《孝安帝纪》)
(2) 志团团以应悬兮,诚心固其如结。(《张衡列传》)
(3) 自是匈奴得志,狼心复生,乘间侵佚,害流傍境。(《南匈奴列传》)
(4) 二志靡成,聿劳我心。(《文苑列传》)
(5) 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皇甫嵩朱俊列传》)
由上可见一斑,足以表明《后汉书》中“心”语法功能的全面和组合应用的多样化,各方面较之先秦时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组合形式有的一直延用至现代汉语。
小结:从先秦发展至今,“心”语义场一直词目单一,较为稳定。相比其它的内脏名词,“心”引申义多,而且其常用义已不再是本义了,《后汉书》中“心”用为引申义和表示“心脏”比例为753∶2。随着科学的发达,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心没有脑的功能,但现代汉语中,“心”在语言使用上仍大大占据了“脑”的范围,这反映了语言表达的约定性,有时虽不反映客观实际,但大家都能够理解,不会产生交际的困难,也能继续产生其它的组合形式。这也体现了核心词的相对稳定和能产的特点。
28.肝(Liver)
“肝”位于《百词表》第53位。《后汉书》中“肝”语义场下仅“肝”1个成员。
《说文·肉部》:“肝,木藏也。”《白虎通义·情性》:“肝,木之精也,苍龙之位也。”《淮南子·精神》“肝主耳”高诱注:“肝,金也。”这些解释多附会阴阳五行,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肝是人和高等动物的消化器官之一,以分泌胆汁、储藏动物淀粉、调节新陈代谢为主要功能。
《后汉书》中“肝”共14见,其中表内脏义的有10例,其它4例均用为引申义,如“口陈肝胆”、“输写肝胆”、“披露肝胆”,这里“肝胆”比喻真挚的心意;从搭配形式上看,既可单用,可见“刳肝”、“剖肝”,如《董卓列传》:“夫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缙绅,迟疑陵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又可与其它身体名词组合,共11见,如“肝脑”、“肝胆”、“肝脾”、“肝肺”,这里“肝脑、肝胆、肝脾、肝肺”应理解为泛指胸腔内器脏,而不是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如《蔡邕列传》:“臣征营怖悸,肝胆涂地,不知死命所在。”此例中“肝胆涂地”显然不仅仅指肝和胆。在其它文献中,我们可见“肝脑涂地”、“肝胆涂地”又作“肝心涂地”,如陈子昂《谢衣表》:“臣万死枯骨,垂朽蒙荣,载战载损,肝心涂地。”“肝胆相照”又作“肺肝相示”、“腹心相照”,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后汉书》中“肝”与动物名词搭配的仅“猪肝”1例,如《周黄徐姜申屠列传》:“老病家贫,不能得肉,日买猪肝一片,屠者或不肯与,安邑令闻,敕吏常给焉。”
现代汉语中,和表“血液循环的器官”的“心”双音化为“心脏”一样,“肝”也已经双音化为“肝脏”,我们对“肝脏”粗略地进行了历时角度的调查,发现“肝脏”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用例,如“凡肝脏,自不可轻啖,自死者弥甚”(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魏晋时期的《肘后备急方》中也有用例,如“凡物肝脏自不可轻啖,自死者”(治食中诸毒方第六十九),之后也仅出现在医书及和医学有关的道教文献中,如北宋道教典籍中有“肝脏”4例,其中卷十四“三洞经教部·经五”中3见,如“肝脏图”、“图形已附在肝脏”、“一负龙,一持玉浆,出入于肝脏也”,余1例见卷三十六“杂修摄部五”,如“是月肝脏以病”。后直到清代才开始出现于小说《聊斋志异》中,仅1例,《聊斋志异·八大王》:“其吁地而呼天也,似李郎之呕其肝脏。”
小结:“肝”语义场在汉语史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成员单一,稳定性较强。和“心”相比,“肝”的常用义为其本义,而“心”则更多用其引申义。
(第三节)自然现象及物质名词(1)
1.日(Sun)“日”位于《百词表》第72位。汉语中“日”还可以作为时间单位,虽和太阳的运行相关,毕竟和作为天体“太阳”本身的这一概念有一定差异,故不列入考察范围。
日:《说文·日部》:“日,实也。太阳之精不亏。”李喜荣在《大徐本〈说文·日部〉“日”、“昱”二字考》中,据唐代类书《艺文类聚》和《初学记》,认为唐本《说文》应无“不亏”之语,同时考察了众多注家的注疏,和其它字书类书中的解诂,指出“日”字下释文“不亏”之语可能为后人所加,“日”应称为“太阳之精”,与称月为“太阴之精”的解释体例应当一致。《后汉书·五行志》引《日蚀说》:“日者,太阳之精,人君之象。”
《后汉书》中“日”共1831见,其中半数以上用作时间名词,表示“白天、每天、日子、时光”之义,“日”用为“太阳”的例子从数量上看并不少,但在使用语境上是较为有限的,基本上用于与“日”有关的各种天文现象,其出现的范围,多集中于《志》中的“律历、五行”中。从“日”的组合形式来看,与名词搭配可见“日月、日变、日色、日光、日道、日景、日傍、日中”,与动词搭配有“追日、蔽日、贯日、抱日、负日、日食、日蚀、日昃、日却”等。同时,“日”也可以单用,仅“日有食(蚀)之”就有148例,此外还可见于列举。用例如:
(1) 中平四年三月丙申,黑气大如瓜,在日中。五年正月,日色赤黄,中有黑气如飞鹊,数月乃销。 (《五行志》)
(2) 极建其中,道营于外,琁衡追日,以察发敛,光道生焉。(《律历志》)
(3) 六年十二月戊午朔,日有食之,几尽,地如昏状。(《五行志》)
(4) 日、月、五纬,各有终原,而七元生焉。(《律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