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0400000024

第24章 1965年:大众的力量

人物一:钢铁战士——麦贤得

在坚守岗位的3个小时时间里,麦贤得身负重伤,头部和胸部中弹、脑浆外流,鲜血流满脑袋。他只能靠听觉和触觉维护机器,最后趴倒在岗位上昏迷不醒。

今天,“钢铁战士”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赞美之词,但在60年代,它特指一名战斗英雄:麦贤得。当年的新闻报道是这么记载麦贤得的英雄事迹的——

1965年8月6日凌晨,台湾“剑门号”和“章江号”闯进了东山岛附近的渔场,我护卫艇、鱼雷艇奋起迎敌,是为“八六”海战。

战斗中,611艇后左主机意外停车,轮机兵麦贤得立即跑过去帮助启动机器。一块弹片打进麦贤得的右前额,插到左侧靠近太阳穴的额叶里。在接受简单的包扎后,麦贤得又站到了自己的岗位 上,一刻不停地检查机器。

额上的鲜血和流出的脑浆粘住眼角和睫毛,影响了麦贤得的视线,但他凭着平时练就的一手“夜老虎”硬功夫,顽强地坚守在战斗岗位上。在剧烈摇摆的机舱里,他穿来绕去,摸索着检查一 根根管路、一个个阀门、一颗颗螺丝钉,由于失血过多,麦贤得的动作逐渐有些迟钝,但他的战斗意志却更加坚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居然能在几台机器、几十条管路里,检查出一个 只有手指头大的被震松了的螺丝,并顽强地用扳手把螺丝拧紧,保证了机器的正常运转……

麦贤得是去年(1964年)新参军的广东青年,文化底子薄,海战时刚满20岁。他之所以练就黑暗中的检修本领、坚持战斗,全靠平日里刻苦钻研。为了记住术语、数据,弄清楚机械原理,麦 贤得在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训练之余抓紧一切时间拼命学习。无照明条件下的训练是对老战士的要求,对新战士不做要求。但麦贤得坚决要求参加训练,跟着老战士们学习,终于练就了娴 熟的本领没,保障了战斗的胜利。在坚守岗位的3个小时时间里,麦贤得身负重伤,头部和胸部中弹、脑浆外流,鲜血流满脑袋。他只能靠听觉和触觉维护机器,最后趴倒在岗位上昏迷不醒。

战斗胜利了,麦贤得则刚刚开始与死神的战斗。国家组织了全国最精干的医护力量全力抢救麦贤得,还专辟了由汕头到广州的空中救护通道。经过多方抢救,并植入两块有机玻璃片代替部分 头盖骨,麦贤得终于转危为安。手术过后一段时间,麦贤得不断地流鼻涕。一化验才知原来是脑浆还在外流,麦贤得不得不再次被推进紧急室。最后,麦贤得勇敢地战胜了死神,坚强地站立 了起来,创造了医学史上的奇迹。

“钢铁战士”麦贤得成了一代中国人心中的英雄。

出院后,麦贤得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但是,四次脑手术夺走了他很大部分的记忆,给他的语言表达带来了障碍。麦贤得说话比较困难,加上重伤带来的癫痫和右半边身子瘫痪,让他每天不 得不服用大量药品。就是这样,麦贤得克服重重困难,边治疗边工作,直到2007年才从海军某基地退休。

退休后的麦贤得在家里静养,喜欢书法绘画,过着美满的晚年生活。

人物二:赤脚医生——王桂珍

当时很有影响力的《红旗》杂志发表了题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调查报告,介绍了王桂珍等人的事迹。《人民日报》、《文汇报》等各大报刊纷纷转载。“赤脚医 生”的名号叫响了,作为一项医疗政策在全国推行。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学习赤脚医生、学习王桂珍的热潮。

1965年12月,上海川沙县江镇公社从21个生产大队挑选了28人来到卫生院接受培训。

当时的江镇公社卫生院只有一幢租来的民房,连高压锅都没有,针筒等最基本的医疗器械只能用煮沸来消毒。这么薄弱的医疗实力竟要承担江镇公社28000多人的医疗保障工作。公社的好多人 得了胆道蛔虫症,感染胆囊发展为胆囊炎,患胆石症的病人也相当多,公社卫生院救治不过来。客观形势要求在农村配置更多的医生,增加医疗设施。

21岁的王桂珍贫下中农出身,是大队团支部书记。她被村民推举,走进了卫生院的大门。参加培训的28人大部分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学习很认真,也愿意吃苦。规定晚上9点熄灯,王桂珍就 拿个小手电筒在被子里学习到12点。考虑到学员文化基础差且培训时间只有几个月,卫生院的老师们讲得也比较通俗,从医学基础讲起,自编讲义,油印出来给学员们使用。1966年3月,王桂 珍等28人结业了。他们返回各自的生产大队,一边劳动,一边给人看病。

起初,村民们不太相信只有“一根银针、一把草药”的这些“赤脚医生”。毕竟,看病治人是大事,马虎不得。王桂珍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她和大家生活在一起,扎针的时候先 在自己身上试验,又在村边一块坡地上种了一百多种中草药,在实践中学会了近一百种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方法和一百多个穴位,还能医治麻疹、肺炎、胸膜炎等重病。村民们看到这 些身边的“赤脚医生”治病不差,方便不说,价格极其低廉,于是都很愿意找他们看病。赤脚医生们在本乡本土打开了局面。

1968年9月,当时很有影响力的《红旗》杂志发表了题为《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调查报告,介绍了王桂珍等人的事迹。《人民日报》、《文汇报》等各大报刊纷纷转载 。“赤脚医生”的名号叫响了,作为一项医疗政策在全国推行。随之而来的是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学习赤脚医生、学习王桂珍的热潮。

王桂珍的命运也被改变了,1973年担任公社党委副书记、1974年担任川沙县卫生局党委负责人、1975年担任卫生部防治局副局长,1976年成为卫生部党委核心小组成员(副部长级)。在担任 卫生部的领导职务期间,王桂珍身份还是一个“赤脚医生”,靠拿工分生活,大队一年给她记2000个工分,每个工分7分钱,她一年收入140块钱。

十年浩劫结束后,王桂珍被免去了所有职务,回到江镇老家务农。她先后在企业当过厂医、做过服装、养过长毛兔、办过印刷厂。

年度人物

王桂珍代表1965年,不仅因为她代表了中国百万计的农村村级卫生员,更因为“赤脚医生”的出现暗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新动向。

王桂珍之后,赤脚医生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最多时人数超过500万。他们手拿“一根银针,一把草药”走村串户场面成了农村几代人难以忘记的场面。

赤脚医生的出现是对之前中国卫生工作的重建。建国后,中国卫生资源过分集中在城市,服务面窄,广大农村依然缺医少药,农民得不到直接便捷的服务。而且医疗成本过高,让农民难以承 受,常常是“救护车一响,家里一只猪白养”。因此,卫生部的工作在1965年遭到了严厉批评,被要求面向农村,面向大众。

而赤脚医生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村级卫生员没有脱产,有一半左右时间参加劳动,因为就在农民身边而为农民乐于接受。其次,赤脚医生的供养和治疗成本很低。因为赤脚医生不脱 产,所以生产大队对他们的补贴不多;加上他们就地取材,一些生产队还建有土药房,所以医药成本也很低。以江镇民利大队为例,赤脚医生的年收入为200余元,其中劳动收入为54元,扣除 上交的医疗收入92元,大队实际补贴61元,平均每个贫下中农一年才补贴赤脚医生四五分钱。第三,除了极大增加农村医疗资源配置外,村级卫生员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清理垃圾 ,消毒饮水,消灭蚊蝇,有效地降低了传染病的流行,减少了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1965年开始推广的赤脚医生制度,使原本医疗资源“重城市轻乡镇”的情形得到转变。

赤脚医生的胜利是依靠农民大众的力量取得的胜利。将原本少数人掌握的东西打破了,让大众去重建,往往能产生令人惊叹的效果——前提是有力的领导和有序的组织。

但是,赤脚医生制度在发展中存在极端化倾向。对它的肯定,伴随着对原先医疗制度的彻底否定。科班出身的正规医院医生被认为脱离群众、没有实践经验,能力不如赤脚医生,更严重的是 “思想”落后。而新兴的赤脚医生群体,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主要经过公社卫生院的简单集训,就被推向广阔的农村,让他们在实践中自己进步。同时,大批医疗专业人员下放至农村普及农 村医疗的行列。许多行之有效的医疗制度被否决了,一些医务人员受到了冲击。

原本的医疗制度的确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改进,但是否需要被推倒?

如果建国以来的卫生系统存在必须推倒重来的问题,那么其他行业是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是否也要被打倒在地?这都是我们站在1965年的历史截点上需要深思的问题。

大史记

1966年,七八百名哈尔滨汽轮机厂的职员,带着机器来到了四川绵竹。他们走到当地的汉旺镇,发现此处群山环抱,地形隐蔽,周边人口较少,就停了下来,建起了东方汽轮机厂。四川的气 候在这群北方人看来比较怪,经常下雨,有时候连续几个月阴雨绵绵,难见晴天。许多人水土不服,经常闹肚子。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是来完成援建“三线”的光荣任务的。

“三线建设”在1965年全面展开。大的三线范围包括四川(含重庆)、河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云南、贵州、陕西、青海、甘肃和宁夏13个省及自治区。其中,重庆、贵州的 山区,四川中部平原地区接收的企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其中,成都主要接收轻工业与电子工业,绵阳主要接收核工业与飞机工业,重庆主要接收解放军装备中除核武器外几乎所有的武器 制造生产,贵阳主要接受光电工业,安顺则主要接受飞机工业。1973年,国家正式发文重点建设贵阳、重庆、安顺、绵阳四个重点城市,这四个城市就是全国三线企业的核心。

三线企业出于战备的需要,一般建得远离城市,比较分布。有的企业被分散在几个自然村中,装配零部件需要汽车往返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员工上下班也非常不便。而处于“战争前线”的一 二线企业则“停、缩、搬、分、帮”,停止扩大生产,从技术力量、设备等方面对三线企业进行帮助建设。大批一二线企业职工喊着“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来到中部和西南地 区,形成了移民潮。攀枝花、十堰、西昌等城市出现了,中国二汽、葛洲坝水利工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刘家峡水电站、成昆铁路等工程上马了……整个国家经济开始向重工业转向。如今 ,多数当年的三线企业转产、荒废或者关闭。当年的援建大军在当地安家落户,进入了晚年。

当年3月1日,中国民航第一飞行大队资深机长孙全贵和毕春芳驾驶伊尔18型螺旋桨飞机平稳降落在当雄机场,实现了成都——拉萨航线的首航。成都—拉萨航线正式通航;

5月1日,学者到云南上那蚌村西北的一个小山丘寻找化石。下午5时左右,人们在褐色粘土层中发现了两颗人牙化石。元谋人,迄今所知中国境内可知年代最早的直立人,在这一天被发现了。 据测定,元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

7月1日的上午9时,北京地铁一期工程开工典礼在京西玉泉路西侧两棵大白果树下秘密举行。因为地铁是战备工程,开工典礼出于保密考虑只邀请了少数媒体参加,并不许消息登报,只作为内 参保留。然而,北京市民都知道地铁开工的消息。因为早在50年代地铁建设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中途,苏联援建理论退出,国际上一度宣扬“没有外国人的帮助,中国人不可能修建自己的地 铁”。现在,中国人用实际行动回击了这种说法。因为工程采取明挖,热心市民们时刻留意工程进度。1969年10月1日,第一辆地铁从古城站呼啸驶出,前往复兴门站。中国有了第一条地铁。 许多北京市民拿着单位证明,进入地铁反复乘坐,就为了两个字:新鲜。

长江边各城市的市民也兴起了一项新鲜的健身运动:横渡长江。因为国家领导人的表率作用,1965年跳入长江畅游是一项既时髦又“正确”的运动。

同类推荐
  • 皿煮大汉

    皿煮大汉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抽风运动席卷全国,曾抗过日,留过学的物理学家,化学家,诺贝尔奖候选者,共产党员张枫怀着满腔热情的回到祖国,准备投身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中去。然而,一场莫须有的罪名强加到他身上,张枫在满怀悲愤中被迫害致死。然而,苍天有眼,张枫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了张角义子张白骑。此时张角新死,黄巾军四分五裂,朝廷步步紧逼,张枫能否杀开重围,带领黄巾军走向胜利呢?张枫道:“且看将来之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新潮涌动(近代卷)

    中国历史大事详解:新潮涌动(近代卷)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1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

    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

    《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的文笔,简洁、生动、形象、浑厚,不乏精彩之笔。借文与史兼长的笔法,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与可读性、亲和力与感染力。见解独到,透纸可现。在论述中闪烁着作者的智慧。《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收录了作者个人读书历程的心得和体会,其文笔简洁、生动、形象、浑厚,见解独到,透纸可现。在论述中闪烁着作者的智慧。 全书共分“雄杰”“红颜”“族群”“现象”“文化”五个部分,具体包括《英年早逝惜贾谊》《宫闱角逐话女人》《姜太公的无道子孙》《流人屈原与伟人毛泽东》等。
  • 曹小象

    曹小象

    重生成为三国第一神童曹冲的曹小象,能够给历史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 调教南宋

    调教南宋

    张良臣这个成天只知道打架闹事无所事事的家伙终于受到了老天的惩罚,成为了众多穿越大军中的一员。而且很不幸,当张良臣来到南宋的时候,蒙古大军正席卷天下,他没能如众多穿越前辈那样纵意花丛指点江山。没奈何只好从头做起,一点点积攒实力,一点点扩大地盘,最后与蒙古大军争锋天下逐鹿中原。人多力量大,种田最伟大,张良臣用他的现代知识种出了一个大大的帝国来!
热门推荐
  • 苒苒物华休

    苒苒物华休

    相遇相守,却未能白头相爱相知,却不曾偕老我们之间有曾经,有深情不相负我们之间有记忆,有鸿沟无从跨“无生,没有什么是最好的选择,也没有对于大家都好的结局。”“我知道,但是我有唯一的选择和无二的结局。就是天南地北,上穷碧落,陪着你”
  •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明使者

    大明使者

    我,即使武功未必第一却能利用武功天下第一;我,未必才智天下第一却能运用才智天下第一的;我,未必就是皇上却能在京都之下为所欲为;我,只是大明最辉煌的使者,只是过客。——凌振明
  • 廉政微阅读

    廉政微阅读

    该书是给喜欢廉政文化的人们茶余饭后或工作间隙随便翻到哪一页,都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的口袋书。虽只是人类廉政文化整体的一鳞半爪,但却是精粹所在。全书分为“清廉为官”、“清白传家”、“廉史留痕”等 16 辑,每辑由若干则短文组成。篇幅短小而信息量大,语言简洁而活泼,让读者在轻松之中领悟廉政文化的精妙。
  • 重生之复仇妖姬

    重生之复仇妖姬

    因为一巴掌,他让她一无所有,被迫留在他的身边;也因为一巴掌,她爱上了他,却换来他的折磨。再一次相见,她为复仇而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爱爱恨恨,最后,谁才是她最后的归依?
  • EXO——在,也不见

    EXO——在,也不见

    你有没有在年少时遇到过一群你无法忘怀的人,如果有,请记得,纵然世界于你分崩离析,但也请回头看看,他们,一直都在。堇色安年,谁许我一世荒芜;风雨漂白,我许你一世年华。愿我们隔着这人海——在,也不见!
  • 总裁蜜宠,一往情深

    总裁蜜宠,一往情深

    夏珏瑟:真是bi了个狗了,出去买个菜,回来就变成总裁夫人!总裁人美多金怎么看上我的?怎么破?24小时在线跪等白逸轩:怎么破?我来告诉你吧,我的白夫人!夏珏瑟:嗯,哎?拿开你的咸猪手,我不破了,不破了,唔......甜宠文,男主女主一见钟情,男女主身心干净┎1v1┒无虐无虐无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校草是学霸爱上学渣

    校草是学霸爱上学渣

    “女主,您的三大男神到货了,请签收”女主最爱哪款男神?是爱她胜过爱自己的温柔暖男,是从小就喜欢她只对她暖的高冷竹马?是还是默默为她奉献的腹黑邪少?哪个才会让女主托付终身?最后“花”落谁家?【情节虚拟,请勿模仿】讨论剧情群:欢迎加入校爱小说讨论群QQ,群号码:146271405,随意小说主角名即可入群
  • 至尊除妖师

    至尊除妖师

    父亲说:只有天生除妖师才是真正的除妖师,才有可能历经千劫成就五级至尊。从此,安静绝不与我为伴、孤独却永恒相随。恐怖的魅魔、诡异的魇魔、神秘的永夜岛、海底世界、异域风情、千古谜团……看我如何智斗群邪、力挽狂澜!记住,我叫向北,这是我的传奇。至尊除妖师总群:291709338。
  • 一等妒后:重生之锦衣天下

    一等妒后:重生之锦衣天下

    身为皇后,却被一朝天子算计,母家被杀,亲妹妹却鸠占鹊巢成为皇后,而自己被斩双手喂毒酒惨烈而死。涅槃重生,前世温婉大方,今生狠辣嚣张,那些规矩那些道理通通靠边站!可是为什么,前世亲手杀了自己的男人,今生却变身忠犬深情款款?而前世神秘的国师,今生居然是个招摇撞骗的神棍?燕莘小手一挥,管它是真是假,敢挡她燕莘的路,就要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