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0400000037

第37章 1978年:抉择

人物一:用科学点亮天空——陈景润

“我所攀登的山峰,在雨雪云雾笼罩下,它吸引你走进它,像磁场引导指南针,除非你是一个勘探队员,你不会知道这山脉的价值。”——徐迟

1978年1月,新中国第一届科学大会召开在即,《人民文学》在刊头位置发表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十几年来,科学工作者、知识分子首次以英雄形象的主角身份登场。它像是一枚信 号弹,顿时点亮了科学和真理的天空。

被选为主角的是数学家陈景润。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前,全中国没有几个人知道这个身材消瘦、不大言谈的人。更没人能想到,在十年浩劫那嘈杂混乱的岁月中竟然还有人独自默默的在煤油灯 旁演算着一般人都看不懂的公式。十几年来的独自坚守只为寻找到真理的答案,如果不是历史的偶然让他进入公众的视线,他会像许多默默无闻的科学工作者一样独守着那一方书桌。

陈景润1933年出生在福州。因为身材瘦小,又不爱说话,小时候他是个很不起眼的孩子。没人知道这个让人觉得有点“怪”的孩子,心中却有着一片不为外人所知的美妙天空。1950年他考入 厦门大学数理系,开始显露出对数学的特别兴趣。他把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和其他数学经典反复研读,在1956年写出了名为《他利问题》的论文,从此开始了在数学领域的攀登。他以易 于常人的吃苦努力,在短短几年中,发表了多篇论文,改进了许多数学家研究的成果。

十年浩劫爆发了,偌大的中国没有几个人还安静地坐在书桌前,陈景润却高兴地拿着自己历时三年的辛苦之作,厚厚二百页的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叩响了北大教授闵嗣鹤老师的家门。

这篇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

这个猜想产生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偶然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例如3+3=6;11+13=24。他反复试验结果都一样但就是无法证明。于是在1742年, 他只好求助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威的数学家欧拉。欧拉回信说,这个猜想肯定成立,但他也无法证明。后来欧拉穷尽一生的劳作,也没能完成这个证明。随后的二百多年,有人对一个个大于6的 偶数进行了验算,一直算到了330000000,结果都表明哥德巴赫猜想是对的,但还是无法证明。全世界科学家为了证明它奋斗了260多年,谁也无法摘下这颗数学王冠上的宝石。

闵嗣鹤教授对论文进行了仔细的审阅,告诉陈景润,人家是用高速电子计算机证明的“1+3”,而他证明“1+2”完全靠自己运算,论文太长了,证明过程繁琐,必须要再简化。

得到指点的陈景润又继续没日没夜地继续他的研究。但是在混乱年代,陈景润也受到了批判,研究遇到许多阻力。外面狂风暴雨,他连个桌椅电灯都没有,却仍旧伏在床板上演算他的“1+2” 。六年中,他很少出门,除了简单的吃饭和睡觉外,所有时间都在演算、简化他对“1+2”的论证。草稿纸用了几麻袋,铺板都被磨光了。

6年之后,陈景润完成了对“1+2”论文的修改,他把精简论证后的论文再次送给闵嗣鹤审阅。老先生看完论文满意地合上了眼,不久去世了。

1973年4月,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科学》杂志,在英文版16卷第2期上全文发表了陈景润的证明,向世界宣告中国科学家证明了“1+2”。

“我所攀登的山峰,在雨雪云雾笼罩下,它吸引你走进它,像磁场引导指南针,除非你是一个勘探队员,你不会知道这山脉的价值。”

这里面饱含的孤寂与快乐,只有执著的人才能体会。

人物二:生死契约——严宏昌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该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向国家伸手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牢杀头也干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 八岁。”

自从朱元璋讨饭出了名,几百年来,“乞丐之乡”的帽子就扣在安徽凤阳的头上。其实凤阳是穷是富,田里的收成是好是坏,和历史没什么关系,和两样东西有关系:一是看老天爷,二是看 乡亲们的干劲和汗水付出。

60年代后期,农民干多干少一个样,渐渐失去了生产积极性,田地渐渐荒芜,收上来的粮食自然就越来越少,后来甚至连种子粮都收不齐。村民只得“重拾祖业”,去讨饭。到了1970年,凤 阳小岗村村民严宏昌家里实在没吃的,他只能辍学跟着村里人去要饭。那一年严宏昌21岁。

讨饭的日子不好过,饥一顿饱一顿。1973年,不愿意要饭的严宏昌开始外出找活干,挖塘、修铁路、抬土方,什么活都干,后来参加了建筑队,沿着铁路建设住房、桥梁,经过不断努力做到 了五级工,最后还成了风阳小有名气的“包工头”。最多的时候,他一个月往家里带回200块钱,成为村里公认的富裕户。

1978年凤阳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本来的贫困生活雪上加霜。这一年小岗村庄稼几乎颗粒无收。生产队干部改选之时,严宏昌回到小岗村参加选举,村民们对他当队长充满了期待。六十 多岁的老社员关廷柱说过一番话:“洪昌啊,我们小岗就看你这一下子了。哪怕你就给我们一天弄两顿菜稀饭,叫我们不要饭我们就满意了。我想喝一碗洋面浆子,想了十年我都没喝上嘴啊 。”

严宏昌绞尽脑汁地想办法,最后想到了分田单干、充分调动乡亲们积极性的方法。经过讨论,大家觉得分开干是最好的办法,可风险太大了。当时,十年浩劫虽然已经结束,但中央的政策尚 不明朗,分田单干到底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还是保平安呢?严宏昌和村民都犹豫不决。但是饥饿的感觉是实实在在装在肚子里的,加上农时不等人,大家最后心一横,死也要做个饱死鬼。就 这样,生存下去的需要战胜了恐惧,大家下定决心,分田单干。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小岗村18户村民的当家人,一个一个假装若无其事地聚集到小岗村最西头的严立华家,一场重大的土地会议开始了。考虑到分田到户是很冒险的行为,弄不好要挨批斗 蹲监狱,所以大家连后事都想好了,然后立下字据。严宏昌拿出钢笔,颤抖着写下了那份著名的“红手印契约”:

“1978年12月地点严立华家。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该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向国家伸手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牢杀头也干心 ,大家社员也 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

契约写好后,十八个人神情紧张地按下了二十一个红手印(其中三人还代替未到场村民按了手印)。严宏昌连夜组织,把耕地、牲畜、农具按人头分到各户。分到土地的村民不等不靠,积极 性大大提高,第二天就下地大干起来。

“大包干”就这样偷偷摸摸地开始了。第二年秋天,小岗村收获了十几年未有的大丰收,成功解决了温饱问题。肚子饱了,大家又开始担心纸包不住火,万一这件事暴露了怎么办。让大家没 想到的是,他们成功的经验竟然在安徽全省得到了推广,先是其他人偷偷学静静地干,接着是全国大张旗鼓地宣传、学习、跟进。他们的土办法有了个科学的名称,叫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被严宏昌等人的手印给轻轻推开了。

如今,这张按满红手印的契约被永久珍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中。

年度人物

1978年3月18日,陈景润受邀请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还是第一次济济一堂,拥有自己的全国性代表大会。考虑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几个月前还被称为“臭老九”和“反动学术权威”,这次大会的意义 更加重大。更让科学界欢欣鼓舞的是,大会正式宣布科技工作者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也属于工人阶级的一分子。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科技人员几十年的尴尬的“身份”问题。会上 ,1192名先进科技工作者和7657项优秀科研成果的完成单位受到表彰。

知识和教育在被荒废了十年之后,重新赢得了尊敬。社会重新正视科技发展问题,人们开始带着崇敬的眼神看待那些有别于工人、战士和党员干部的科技人员。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在书面 发言中宣称:“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陈景润的故事就像是来自远古地底的呼啸声,划过众人的耳边,震撼了一个时代。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竟然还有人坚守科研!陈景润成了“科学春天”的一声惊雷,惊醒了多少还在迷茫无 助的人。他在80年代前期似乎变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化身。陈景润只知道工作,不喜欢公园,不喜欢逛街;陈景润不拘小节,头发长了不理,错过图书馆闭馆时间被关在阅览室里等等,都被 那时的人看作是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甚至有人学习陈景润的高度近视,学习他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埋头科研。不论对错,知识分子重新进入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1978年最终成为中国许多知识分子命运的拐点。除了年过不惑的陈景润被人所知,这一年,著名科学家黄昆20多年后重回研究所,陈佳洱返回北京参与制定低能核物理加速器研究的规划,袁 隆平由怀化农校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晋升为研究员,巴金重新拾笔,耗时7年完成了《随想录》。此前,他们不仅缺乏相应的科研条件,还要承担体力劳动,有人甚至变卖了科研图书。后 来我们说,国际竞争最终要回归到人才的竞争。那么1978年的科学重兴,对中国之后崛起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大史记

今年,广大知青经过艰苦的等待和艰难的争取,终于可以返回城市了。当梦寐以求的回城车票握在手中,知青们又痛苦起来。千辛万苦争取来的胜利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就像当年恋恋不舍地 告别父母下乡一样,如今知青们已经在乡村生活了数年甚至十数年,农村有了他们的回忆甚至子女。当年人们会看到成群结队的知青围坐在火车站的广场上,魂不守舍,有人唱起了知青歌曲 ,整个车站彻夜都是此起彼伏的歌声……

最终有数十万知青选择了留在农村,真正“扎根”在农村。

1978年12月23日,在上海北部长江边上沙地和滩涂上,宝山钢铁基地动工兴建了。1978年经济的困难和国家的落后,让全国上下产生了迎头奋进的紧迫感。国家提出了要建设120个大项目,其 中包括10大钢铁基地、9大有色金属基地、10大油气田的宏大目标。为了达成目标,中国开始大量引用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前一天(12月22日),中国技术进口总公司与新日本钢铁公司签订了 关于向日方订购钢铁总厂成套设备的总协议书。宝钢就此产生,既没有配套生活设施,邻近地区也没有矿产支撑。现在,宝钢依靠技术和管理,依托进口的澳大利亚铁矿,逐步发展壮大。但 当时“引进大潮”中的一些其他项目和设备,就没有宝钢这么幸运了。

当年,西安棉麻厂的青年工人张艺谋开始转变装扮,竖起衣领,沉默寡言,不久还辞去工作前往北京电影学院求学去了。当年有许多青年像张艺谋一样,受到在华上映的日本影片《追捕》的 影响,竞相模仿片中高仓健饰演的检察官“杜丘”形象。杜丘孤独沉默的形象迷倒了大片青年男女,让人们看到了有别于中国银幕形象的表演。

还有两件被载入史册的“大事”不得不提。5月10日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发表了几经修改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第二天《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署名公开发表。关 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在全国展开。“实事求是”重新挂在了人们嘴边,这四个字出现在了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任务,也是它的主要功绩是 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同类推荐
  • 新帝王莽

    新帝王莽

    新的皇帝,不一样的王莽。
  • 三国之点将台

    三国之点将台

    这是一个穿越者的故事,一个黄巾小兵,在无奈的生存挣扎中越陷越深,洗不掉黄巾的烙印。他身为黄巾,没有名臣猛将来投,没有美女投怀送抱。有的只是那一个伴随他穿越时空的点将台。看他是如何在士族遍地的世界中杀透重围。终究还是一个从一名黄巾小兵成长为暗夜行走,最后统帅天下的故事。
  • 100个词串起世界史

    100个词串起世界史

    本书以100个历史关键词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描述史前文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段漫长的世界历史,鲜活呈现了重大的历史事件、巨大的社会变迁、伟大的风云人物、辉煌的文明成就,既有宏观历史脉络的揭示,又有具体历史事件的描述,通俗易懂、简洁生动。
  • 仙、侠、道

    仙、侠、道

    中华哲学思想主要有道、儒、法、墨四家,儒、法、道三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得到过伸张,唯有墨家思想却一直没有得到君王得重视,本书是以秦汉时期为背景,假想墨家思想伸张后国家与人民的生活情况。本作品为王道作品,描写纯净的心里世界,弘扬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人无善恶之分,事无对错之意,不同的民族与不同想法的人通过特殊的事件达到互相尊重与理解的过程。
  • 龙魂转世

    龙魂转世

    他,不得以而进入轮回转世,却成为灾难象征。他,只想孤身自守隐居山林,却因她踏入异空。他,穿越来到群英并起时代,却引发系列战乱。他,不是霸据一方实力诸侯,却左右三国时局。您,要想知道他的深切根源……
热门推荐
  • 恶魔少爷:刁蛮丫头别想跑

    恶魔少爷:刁蛮丫头别想跑

    她是一个平凡的女生,却凭着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全球最好的荷西学院。在这里,她收获了友情,但是遇到了一个恶魔校草,整天的缠着她,要求她做他的女人。“安少民你混蛋!”这是第一个敢动手打他、对他大吼大叫、违抗他命令的女人!“你必须做我的女人!”他的心里都是一直在想:没有人可以做违背他意愿的事!第一次初吻、第一次去酒吧、第一次住宾馆,很多的第一次,都是他给了她!突然的她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这个恶魔般的少爷!突然的他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刁蛮的丫头!
  • 武碎苍黄

    武碎苍黄

    他,原本是一代将星,自幼天生神力,能文能武,却遭人陷害,战死沙场。他,原本是一名千年难得一见的绝世天才,却莫名被打碎了灵脉,失去了一身修为,从此不思进取,沉沦度日。灵魂更替,执念依旧。重生之后,他决定踏上强者之路,同时,也为了追查,这一切的幕后...ps:序章,文风古。第一章归正。不看,影响也不大。
  • 麒麟(古典武侠)

    麒麟(古典武侠)

    许三郎自幼跟随两百余岁的天山老妖习武,二十岁出师,江湖人称天山灵柩,轻功卓绝。在追杀雄霸一方的地主楼兰三鬼,路经塞北枯城,与城中名道不留道士发生误会,夺得威震武林的宝刀麒麟刀!后来辗转成为中原武林盟主,却被投靠了朝廷的高手周庄子在西湖一战中击败,历经千辛万苦习得麒麟刀法…在北京城打败周庄子后,与其携手,击退倭寇,保中华平安。在广西林家,许三郎失手杀死最心爱的女人,文竹。之后他的感情历程又是怎样的呢?神秘的教主是谁?文竹的孪生妹妹文心和许三郎又是怎样发展的呢?敬请期待!
  • 剑书

    剑书

    在战争史中生存下来的千年世家陈家,如今出现一朵奇葩!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他不求学,不爱名,不爱利。一心练剑!在爷爷的引荐下,得到一位隐世老前辈指导,在一座奇峰上苦苦悟剑。却不料引动奇峰内封尘多年一把残剑内的惊天剑意。剑意出世!天地震动!天劫至,剑意不敌,接天劫之力剑意带着被天劫破坏肉体的陈鞘的灵魂破开虚空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 树杞林志

    树杞林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掌覆星河

    掌覆星河

    某真:小唐唐,我陪你去看流星雨。某唐:如果有星元石雨,你再喊我。某征:唐小妞,陪爷去捡星元石。某唐:老规矩,你懂的。家大业大,等米下锅,某唐的痛苦谁懂?上有老弱病残,下有孤小幼童,还有星海好闺蜜要养。买机甲炼战甲,喝药剂嚼丹丸,飞行器要升级,虚空母舰要修理。更兼修行路漫漫,法侣财地少不了。某唐摸摸干瘪瘪的荷包,仰天长叹,来场星元石雨爽一爽,头破血流也甘愿!某唐:那个谁,愿陪我去黑吃黑不?那个谁:掌覆星河!手握人生!重点是媳妇说啥就是啥!----------某肖新开星际文,延续《女王纪》番外背景,各位走过路过的亲爱的们不要大意地重重地踩踩踩!!新书宝宝需要呵护,收藏点击推荐票打赏神马的多多益善啊!
  • 虫族在地球

    虫族在地球

    “我们的目标是称霸宇宙!”小白愤愤的说道。“好吧,好吧。”陈峰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卧室,“称霸宇宙凭什么?难道就靠着满屋子的蚊子一只大黄狗一只小白猫外加一只巴掌大的小猪-猪哥亮?”PS:虫族在地球故名词义可定时虫族啦!当然前期可能不太像,其中关键大家自己看吧。
  • 网游之仙木参天

    网游之仙木参天

    以西游记为蓝本的虚拟网游,古临渊竟然随机到连移动都做不到的树妖,又该如何打怪升级?原著里默默无闻的木仙庵,竟然也有称霸四大洲的机会,这里到底又有谁的功劳?一骑当千,双锏之下没有一合之敌,古临渊又是如何做到这些?且看杯酒临风如何阴险狡诈,成仙成佛,一木参天!
  • 爱在悄悄绽放中

    爱在悄悄绽放中

    对于喜欢的人,她选着暗恋。不是不够爱,而是她一直想要保持在那个人心中美好的形象,可爱的,单纯的,老实的,爱学习的,同时也是弱小的,需要人保护的。没有说出来的喜欢,没有其他人知道的感情,就让这段回忆永远留在日记中吧。
  • 浴血神器

    浴血神器

    悟天走到山洞近前,听到洞中传来一阵女子呻吟声,他把头向里望了望,不禁大吃一惊,这、、、这是?看我手持神器,浴血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