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1200000063

第63章 佛教基本知识概说(4)

在新版印刷术发明以前,佛经的弘布流通,只得靠纸墨抄缮流传于各大寺院和民间。写经事业大约一直延续到南唐保大年间(943-957)才终止,所写经卷数量十分可观,据现存记载的粗略统计,仅从陈武帝令写一切经12藏起,至唐高宗显庆时西明寺写一切经为止的100年间,皇室和民间的写经就达800多藏。可惜的是,写经绝大部分都没有保存下来。刻经有两种形式,一是石刻,发明于6世纪中叶,代表作有山东泰山经石峪的《金刚经》、山西太原风峪的《华严经》、河北武安响堂山的《维摩诘经》,以及北京房山云居寺的石刻佛经。另一形式是木刻。在唐代已有少量的木刻本佛经问世。根据现有资料,全部大藏经木刻本的雕造,是始于宋太祖开宝五年(972),此后直至清代约1000年间,先后共有10余次官私木刻版本大藏经的雕造,这些版本有:《开宝藏》、《契丹藏》、《崇宁藏》、《毗卢藏》、《圆觉藏》、《资福藏》、《赵城藏》、《碛砂藏》、《普宁藏》、《弘法藏》、《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嘉兴藏》、《清藏》。国外的汉文大藏经雕版本有韩国的《高丽藏》和日本的《弘安藏》、《天海藏》和《黄檗藏》。随着印刷术的不断进步,近现代汉文大藏经的流通多采用排印版本,现共有七种:《频伽藏》、《普慧藏》、《弘教藏》、《□字藏》、《□续藏》、《大正藏》和《中华大藏经》。

5.佛典的目录和结构

佛典目录也称"经录",记载佛典的书名、著者和内容等情况,是指导阅读、检索佛典的重要工具。佛典目录的编排有一定的次序,反映了佛典的内容结构。

(1)佛典目录

随着汉译佛教典籍的日益增多,一些佛教学者开始编纂佛典目录。这一方面是为了寻检的方便,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散失错乱,便于统一组织编定佛典。据不完全估计,自东晋以至清代末年,共有50多种佛典目录,现在流传下来的尚有30多种。

从较为可靠的资料来看,最早制作佛典目录的是东晋名僧道安。他编的目录后人称之为《综理众经目录》,原本已佚,仅可从《出三藏记集》中窥其一斑。《出三藏记集》为梁僧祐所作,记载东汉至梁所译经、律、论三藏的目录、序记和译者传记等。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经目。自梁武帝开始,编定佛典的权力被收归为帝王所有,从梁武帝到清乾隆年间,钦定编录共有17次,其中有3次最为重要,分别是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编定的《众经目录》、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编定的《开元释教录》和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编定的《至元法宝勘同总录》。

(2)佛典结构

汉文佛典目录将众多的佛教文献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反映了佛典的体系及其内容的构成。经录通常从形式上把佛典分为五类:经、律、论三藏和密藏、杂藏。

经藏:分为大小乘两个子目,子目中又分为若干部,如大乘经中通常分为般若部、宝积部、大集部、华严部、涅槃部五大部,以及五大部以外的重译经和单译经;小乘经通常分为阿含部和单译经。

律藏:分大乘律和小乘律,就戒规和受戒仪式等做出详尽规定。

论藏:从派别方面分大乘论和小乘论,也有从内容方面分为释经和宗经两个部分。释经论是解释佛经的论典,宗经论是阐发各宗各派学说的论著。

密藏:一般分为金刚顶、胎藏、苏悉地和杂咒四部分。

杂藏:分为印度撰述、中国撰述及其他子目。

(二)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大体上包含了相互密切关联着的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人生方面,阐述人生现象的本质,指出解脱人生苦难的途径和人生应当追求的理想境界,这实质上是关于伦理宗教理想的学说。二是从探索人生问题出发,继之探索人与宇宙交涉的问题,由此而开展寻求宇宙的"真实",形成了"缘起"、"无常"、"无我"("空")的世界观。

1.佛教的伦理宗教理想

(1)人生的本质和价值

佛教提出了宇宙中的有情识的和证悟得道的生命体共分十类的说法,十类名为"四圣六凡"。"四圣"是声闻、缘觉、菩萨和佛,"六凡"是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又称"六道"或"六趣"。佛教宣扬人类的地位低于"四圣",但在六凡中又居于较高的第二个层次,若相信佛教,努力修持,就能经过"天",再上升进入"四圣",从而获得解脱。从人的本质角度讲,人身是五蕴的集合体。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此指肉体;"受"指感官生起的苦、乐、喜、忧等感情;"想"是理性作用,概念作用;"行"专指意志活动;"识"是意识。佛教宣扬,人由五蕴和合而生,五蕴是成坏无常、虚幻不实的,最终要分离而消散,因此人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实体存在。从人生的价值角度讲,佛教把人的生命、生存断定为"苦"。所谓"苦"主要不是专指生理上或感情上的痛苦,而是泛指精神的逼迫性,即逼迫恼忧的意思。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变迁不息的,变化无常的,广宇悠宙,不外苦集之场。由于人为无常患累所逼,不能自我主宰,因此,也就没有安乐性,只有痛苦性。佛教讲的"苦",最常见的是"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人生是苦,这是佛教人生观的基本命题,以此命题为基石,佛教奠定了超脱世俗的立场。

(2)人生痛苦的根源

人生痛苦的直接原因是有"生",生是苦的开端,生命是受苦的实体。由此,佛教又从人生过程的角度,把人生划分为许多部分,这些部分互相结合为无止境的痛苦链,并以此进一步阐明人生的痛苦现象及其根源。关于这方面,佛经中记载的有五分、九分、十分和十二分等说法。其中论述得较多的是北方所传的十二分,也称"十二因缘"或"十二有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个环节,描述了人的种种生命现象,以对佛理的无知,即"无明"为起始,辗转感果,互为条件,最后归结为痛苦人生的必然结果——老死。由老死又到无明,再依次循环,生死流转,痛苦不已。佛教强调任何一个有情识的生命体在获得解脱之前,都要依此因果律而流转不止。在早期佛教时期,释迦牟尼把十二因缘和业力、轮回的思想联系、统一起来,用业报轮回说来说明众生的不同命运。释迦牟尼从主体行为和道德责任的角度出发,吸取和改造了其他流派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众生是无我、无常的,没有自体,终归要消灭的,而众生却要求有我,要求"我"恒常不变。这种无知往往会表现在众生身体、语言和心理的行为、活动上,也就是"业"。身、口、意三业体现着力量和作用、功德和过失,会在未来引起相应的果报,从而使众生在"六道轮回"中沉浮流转,永无了期。而只有皈依佛教,弃恶从善,才能超越轮回,求得解脱。

(3)人生的理想境界

佛教把人生的趋向归结为两条相反的途径:一是人生的需求常常和环境不协调而产生种种痛苦,人们又不了解它的原因,找不出解决的办法,只好随波逐流,听任命运的安排,陷入不断轮回之中,称为"流转";二是对"流转"的生活采取相反的方法,破坏它,变革它,使之逆转,称为"还灭"。这就是人生行事的两个相反系列,而后者就是佛教认为应该追求达到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

早期佛教借用婆罗门教的涅槃概念来标明佛教的最高理想境界,并分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两类。有余涅槃指已断烦恼贪欲,但前世业果尚在,仍住世间,是有思虑的不彻底的涅槃;无余涅槃指生死之因果尽灭,是灰身灭智的境界。后来,大乘佛教中观学派创始人之一龙树提出了新的主张,他认为,涅槃和世间的本性是一致的,两者都是"空",也都是不可言说的"妙有",是完全统一的。众生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正确认识一切事物的"实相"(本来面目),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这种主张也就是要求去掉一切戏论,"显示实相"。实相是涅槃的内容,涅槃境界就是对实相的认识和运用。这种涅槃也称为"实相涅槃"。后来瑜伽行派的无著、世亲又提出"转依"的范畴以代替解脱。要求人们在修持过程中,努力以清净的观念、认识逐渐代替染污的观念、认识,进而使整个认识改变,并带来行为的改变,行为的改变又带来环境的改变。这样人生也就从染转净,逐渐转变,终至染尽净满,身心面貌完全改观,也就实现了转依,达到了涅槃境界。

(4)人生解脱的途径

佛教对于获得人生解脱、达到最高理想境界的途径和方法,论述很多,各派尤其是大小乘的讲法也不尽一致,比较典型的除上面所述的八正道外,还有三学和六度等学说。

三学,指戒、定、慧三学。戒是指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借以防非止恶,从是为善。按其内容又分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止持戒为防非止恶的各种戒,如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等;作持戒为奉持一切善行的戒,如二十犍度等。定学即禅定。"定"是梵文Samadhi的意译,音译为"三昧"、"三摩地"。意思是指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佛教以此作为取得确定之认识、做出正确判断的心理条件。"禅"是梵文Dhyana音译"禅那"的省略,意译为"静虑"、"思维修"等,意思是心绪宁静专一。禅与定是有区别的,中国佛教学者通常把禅和定合称,含义比较广泛。佛教各派关于禅定的说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有"四禅"、"念佛禅"和"实相禅"。"慧"是梵文Mati的意译,指通达事理,决断疑念,取得决断性认识的精神作用。此指能使修持者断除烦恼、达到解脱的佛教智慧。为培养、增加智慧而进修,称为"慧学",通常又分为三种: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

大乘佛教认为,没有众生的解脱,就没有个人的真正解脱,由此提出了"救苦救难"、"普度众生"的口号,相应地又将以个人修习为中心的戒、定、慧三学扩充为具有广泛社会内容的"菩萨行"——"六度"。"度"是梵文Paramita(波罗蜜多)的意译。意谓由生死此岸渡人到达涅槃彼岸的六种途径和方法。这是大乘佛教修习的主要内容。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2.佛教的宇宙真实学说

佛教为解脱人生的痛苦,而探求了人生的"真实"。由于人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无时无刻不和客观世界发生种种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因此佛教又进而探求了宇宙的"真实",对世界万物是如何生起的、一切现象的真实本性是什么,做了种种解释和说明,形成了宇宙论学说。这种学说的基本论点就是缘起论、无常论和无我论。

(1)缘起论

缘起论是整个佛教教义的理论基石。所谓"缘起","缘"是结果所赖以生起的原因、条件,"起"是生起的意思。缘起就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生起都是有原因的、有条件的,是由相待(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决定的。而且,一因不能生果,任何果都必须至少有两个因才能产生,任何单独的因,如果没有适当的外缘,就不能产生果。世界万物都处在因果相续的关系之中。从纵的方面说,因果遍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相续不断,无始无终;从横的方面说,因果间的联系互相依存,互为条件,错综复杂,无边无际。世界万物就是这样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网络之中的。

(2)无常论

"无常"指变化无定。佛教认为,世界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都受原因、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处在生起、变异、坏灭的过程中,迁流不停,没有常住性。无常论的意义有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早期佛教提出无常的观念着重在为人生痛苦的理论提供论据,以十二因缘系统地阐明人生变化无常,认为人认识上的无知,又有无限的欲求永远无法得到满足,所以人生是一个充满痛苦的过程。但后来的佛教各派学者阐述无常的理论时,就不只限于论证人生是苦了,他们开始广涉一切现象,说明万物的流变无常。他们强调一切事物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和其他事物相依而成的,这样,只要一个事物有变化,就会引起其他事物的变化。因此,凡属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时时在变,永不停止。

(3)无我论

无我论也是从缘起论派生出来的重要理论,是针对当时印度各派的"我"的理论,尤其是婆罗门教的梵我即神我理论提出来的。"我"是主宰和实体的意思。佛教认为,既然世间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成,那么就不存在人格化的造物主,不存在一切事物的主宰者,也没有独立的永恒的实在自体,这就是"无我"。佛教宣传的"我"有两种:一是"人我",二是"法我"。相应地,"无我"也有两种:一是"人无我",二是"法无我"。小乘佛教学者认为,因为人类最容易把自身执著为实有,所以比较强调宣扬"人无我",强调人是五蕴的聚合,在生理和心理的存在状态上都是无常的,不可执为有我。大乘佛教学者则认为,人以外的其他一切事物也和人一样,都是各种因素的集合体,也都没有独立自存的实体,是为"法无我"。

"无我"就是"空"。"人无我"也称"人空","法无我"也称"法空"。"空"是佛教思想最核心的哲学范畴,其意义有四层:一是"空性",即人生、宇宙的本性、本质是空的;二是"空理",在认识了一切事物的空性后,在认识上形成了真理,空是最高的真理;三是"空境",在认识了空性,懂得空理之后,达到了一种空的境界;四是"空观",进入空境之后,又转化成为一种方法,从空的角度和高度观察宇宙、人生,为空观。佛教讲空,不是说什么都不存在,空不是虚无。空与有是联系着的、对应的,空不排斥有,有也不离开空。由此也可以说,空即是有,有即是空。

(三)佛教的制度和仪轨

1.教徒和僧籍

(1)教徒的称呼

佛教徒有四类,称为四众弟子,就是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女又有四类,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四众。比丘是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男僧,比丘尼指出家后受过具足戒的女僧。比丘又俗称为"僧人"。僧是梵语"僧伽"的略称,僧伽意义是和合众,凡三个以上比丘和合共处称为众。世俗还称比丘为"和尚",和尚是印度俗语,梵文的音译为"邬波驮耶",意译是"亲教师",即师傅,在中国一般是对佛教师长的尊称,后又成为僧人的通称了。另外,对那些佛教界的上层人物,有佛理素养又善于讲解经文的,称之为"法师"。中国蒙藏地区,人们称僧人为"喇嘛",意思是"上师"。在家信教的男众称为"优婆塞",在家信教的女众,称为"优婆夷",指亲近事奉佛、法、僧"三宝"者。俗称在家佛教徒为"居士"。

(2)入教的程序

佛教信仰者出离家庭独身修道是要经过一定程序的。一般的程序是按照佛教戒律的规定,先到寺院找一位比丘,请求他作为自己的"依止师"。这位比丘再向全寺院的僧侣说明情由,广泛征求意见,取得一致同意后,方可收其为弟子。然后再为他剃除须发,授沙弥戒,此后这人便成为沙弥了。出家人至少7岁才能受沙弥戒,沙弥至20岁时,由寺院住持和依止师提出,经过僧侣的同意,召集10位大德长老,共同为他授比丘戒,成为比丘。受比丘戒满5年后,才可以离开依止师自己单独修行,云游各地。女性出家,同样也要先依止一位比丘尼,受沙弥尼戒。年满18岁时,受式叉摩那戒,成为"式叉摩那尼"(学戒女)。到20岁时,先从比丘尼,后从比丘受比丘尼戒。这样经过两度受戒之后才能成为比丘尼。当大乘佛教在印度盛行后,修大乘佛教的比丘还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受菩萨戒。

同类推荐
  •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独尊于西汉武帝之时。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学成为了我国的显学,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对中华文化的熔铸、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儒学,本书编者编著了《儒学基本常识》以供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或参考。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往事百语(一)

    往事百语(一)

    回想我的一生,曲折多变,苦难连连,往往因为长辈的一句话,或是师友的一句话,若有所悟,牢记在心,继而活用,成为我一生待人处世的格言,从其中得到了无尽的般若宝藏。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困境,仍能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令我深深体会一句话所散发的力量。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热门推荐
  • 诛天破邪

    诛天破邪

    一个天书的降临带着逍遥穿越异界,从此逍遥战邪魔,力压群雄,天之娇女纷纷投怀送抱,逍遥的传奇故事在此陆续展开。
  • 杀手娘亲腹黑娃

    杀手娘亲腹黑娃

    朝代更迭?管我p事!江湖纷争?管我鸟事!五国争霸?跟我有关系吗?抢夺圣子?抢……什么?我儿子就是圣子?谁敢动我儿子一根汗毛,老娘削死他!一个爱钱的娘,俩个爱美食的娃;一个爱美男的娘,俩个爱美女胸前大馒头的娃;一个精彩搞笑的故事。
  • 梦回南宋之扭转乾坤

    梦回南宋之扭转乾坤

    南宋初年,战事不断,黄河以北尽在金人铁蹄之下,满目疮痍。金国多次南下征伐均止于长江,始终未能灭亡南宋,金国连年征战,国力大损,绍兴十一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得到短暂的安宁。几个普通大学生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南宋,历经种种磨难,且看他们如何摆脱一无所有的难民境况,一步步改变自己的未来,登上时代顶峰,让南宋悲弱的宿命发生逆转!
  • 管人很重要,用人更重要

    管人很重要,用人更重要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并不是将人才吸纳进自己的麾下便可以高枕无忧了只有对人才管理得法,用人得当,才能激发员工的无限潜能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用人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无德有才限制录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
  • 暗季

    暗季

    黑夜在梦境中无限延伸竭尽全力寻找时间的尽头却在光与暗的交界处迷失在黑白森林中
  • 无尚神

    无尚神

    天堂亦是地狱,天使亦是恶魔,真理可笑的谎言,离神最近的地方便是打开地狱的大门,黑暗比黎明更加耀眼。这个世界生病了,我们要做的不是解脱,而是活下去习惯这个病态世界。末日到来,大地被撕裂将一切掩盖古老而神秘的文字从地下涌现,新生物纷纷出现,神兽,恶魔,异者,异者就是拥有异能的新人类,他们在毁灭中诞生,在绝望中成长,不为和平,不为正义,只为同一个梦想无尚神而战。
  • 帝京岁时纪胜

    帝京岁时纪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火辣娇妻:南少,求放过

    火辣娇妻:南少,求放过

    【甜vs虐】傲娇男主vs暖心女主到底谁胜出!五年后,他日日对她宠宠宠!画面反转,【幼稚园】闺女你爹来啦,屁!没有娘哪来的爹!“…”儿砸你爸来看你了!我去!我长的像犯人吗?儿女贼难缠,要的是“淡定”!作者我不干了!我要把两个小崽子退货!腹黑vs冷血,傲娇vs傲娇,天涯何处都有娇嫩花我却独恋你一朵冷傲娇!【追妻路漫漫,画面简直辣眼睛】
  • 天妃娘妈传

    天妃娘妈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御龙成神

    御龙成神

    曾经,他为了报仇,不顾一切。曾经,他为爱痴狂,毁天灭地。他也曾因为拥有而快乐,因为失去而疼惜。当经历了红尘纷乱之后,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心中挚爱。他想要什么?达官显贵?实力通天?都不是,他只为那怀中柔骨。为何要战尽天下,只为博红颜一笑。却因为一次事件,他失去了她。现在,当他看破了一切,心里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我只要你!”